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合集下载

什么是心理健康 课件

什么是心理健康  课件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心理问题对于一些目 前医疗手段还无法完全治愈的躯体疾病来讲影响作用越来 越大。例如支气管哮喘,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对于 花粉过敏的哮喘病人,他是不能闻花的。那么在这个实验 当中,将这类哮喘病人带到一个房间里面,这个房间里放 了一盆花,这个病人一看见立即花粉过敏,进而导致哮喘 发作。但是等通过药物把他救过来后,当他在仔细去看一 下这个花,结果发现这个花其实是塑料花,也就是说这个 塑料花从本质上来讲是不会散发出花粉的,也是不会引起 哮喘病人花粉过敏引发哮喘的。说明引发其哮喘发作的主 要原因就是一种心理的作用,一种我们人对自己的暗示, 使我们产生了这样的身体反应。
保持社会功能 良好
四个原则
保持良好的 人际关系
要积极参与 劳动实践
四个原则
保持自我意识良好
指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同他人对自己的判 断认识大致保持一致。自我意识需要有我们 在认知心理学里面讲到的原论证能力。这种 原论证能力指的是要对于自己的状况有一个 反省能力,也就是能反省自己现在的状况, 能跳出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程度、站在别人 的角度去评判自己的能力。
• 在全科医生、家 庭医生处,40- 60%的病人需进 行心理咨询和治 疗处理;
(一)心理健康会严重的影响躯体健康
• 住院躯体疾病病人合并某种特殊的心理障碍 的机会大大高于普通人群:谵妄高出15-30%; 抑郁高出2-3倍;惊恐发作高出10-20倍;物 质依赖高出3-5倍。
(一)心理健康会严重的影响躯体健康
5、 以个 人主 观经 验为 标准
6、以 心理 成熟 和发 展水 平为 标准
即正态分布,就是绝大部分的人处在中间 比较平均的水平,只有少量的人在平均水 平的右边或者左边,那么我们将两头极端 的这些人定义为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或者 心理不健康的人。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辩论赛反方辩词正方一辩:谢谢主席!一场精彩的辩论赛必须在明确辩题的基础上进行。

我方明确指出,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各种器官的作用和能力正常。

而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能力,性格,意志,道德品质没有缺陷,情绪稳定,性格开朗,能克服困难,能抗拒各种压力,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协调能力,有社会责任感。

偏执,自我封闭,抑郁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在人的一生中,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很重要,但无论从个人到家庭,从集体到社会,大量的例子都生动地证明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第一,从心理健康的作用和影响来看。

心理健康可部分弥补身体缺陷,生理健康却很弥补心理缺陷。

众所周知,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完全耳聋情况下,靠着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完成了许多不朽的传世名作。

现代医学表明:70%的病人只要消除恐惧和忧虑,自然痊愈,98%的病人只要心情愉快,病情就会明显好转。

第二,从社会现状来看。

(1)中央电视台11月22日报道:北京一所中学4名少年模仿电影电视绑匪形象,用公用电话跟被害者家长联系,索取赎金,不顾被害同学的苦苦哀求,杀害了同班同学,原因很简单:当时没想那么多,留下活口就可能被告发。

4名少年的生理健康是健康的,然而心理被严重扭曲,盲目模仿,不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关系,造成了惨痛悲剧。

(2)《中国青年报》11.19报道,黑龙江大庆市人力三轮车夫王强被迫向一只被撞死的狗磕头,为什么?狗主人有权有势,为找回面子,不顾他们的尊严,心理不健康!此外,我们还经常看到,下岗工人身强力壮,精神沉沦;劣质奶粉,黑心棉屡屡危害人类;一些扫黄打黑的干警愉快地陷入恶势力精心设计的温柔梦乡。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37.8%以上,大学生在29%以上,全世界抑郁病患者人数己达2亿,比20世纪70年代整整翻了一番。

那么成人呢?其他心理疾病呢?看来,这只是冰山一角,引入深思。

健康的几个概念

健康的几个概念

健康的几个概念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完整性的状态。

它不仅仅是缺乏疾病或身体不适,而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以下是关于健康的几个概念的详细解释:1. 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是指身体系统的正常运作和功能。

它包括身体的健康状况,如有无慢性疾病、能量水平和代谢率等。

保持适当的体重、正常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以及良好的饮食习惯都是保持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 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心理适应能力和认知功能。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缺乏心理疾病,而是指一个人能够积极面对生活挑战,具备适应和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情绪和学会有效的应对策略来实现。

3. 社交健康:社交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良好状态。

它包括个体与家庭、朋友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

拥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对心理和身体的健康有重要影响。

与他人建立支持性的关系,参与社交活动和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都是保持社交健康的重要因素。

4. 心灵健康:心灵健康是指人们心灵内在的和精神层面的健康。

它包括一个人的信仰、价值观和对生活的及时和适当的反应。

拥有积极的心灵健康对提高整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修养心境、追求内心平衡和寻找人生意义来保持心灵健康。

5. 全人健康:全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交领域都处于良好状态。

它强调身体和心灵的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人健康的影响。

全人健康的实现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如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和个人行为等。

总而言之,健康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不仅仅是身体的状况,而是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心灵的健康。

它要求我们在各个方面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以实现全人健康的目标。

通过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健康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健康是一种积极而动态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关注。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辨证关系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心态和身体健康的表现。

个体的生理健康可以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个体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对其生理健康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一、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个体健康的生理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良好的、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产生不良的、消极的影响。

1、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能产生积极影响。

从个体的内部状态讲,个体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即生理健康)时就表现为机体各系统的正常,在这种情况下,机体各系统,包括内脏器官对神经系统以及大脑均有一种良好的刺激,这种机体各系统对神经系统和大脑的良好刺激会引起各体的适应感,从而使个体体验愉快的情绪,对其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在个体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处于一种适宜的状态,即对机体的生理、心理能产生各种影响的激素分泌正常、适宜,而正常、适宜的激素分泌可以是个体的情绪等心理活动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这是保证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从个体外部因素讲,个体在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即使是负性的刺激也会产生一种良好的反映。

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身体状况似乎起了一个“有色眼镜”的作用,它不但使个体对良性、中性的刺激产生良性的反映,而且也会使个体对负性的刺激产生良性的反映,从而使个体产生愉快的情绪。

此外,健康的身体还可增强个体的体力,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大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反应”,从而激发其活动兴趣。

广泛的活动兴趣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2、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向,一方面,生理健康可以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生理健康还可以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

生理健康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可以在个体出现生理上的轻微不适时表现出来,但比较明显是表现在个体生理上的病变可以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相当明显的消极影响。

心身关系的理解

心身关系的理解

心身关系的理解引言心身关系是指人类身体和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心理学家和医学专家长期以来一直对心身关系进行研究和探索。

他们认为,心身关系对人类的健康和幸福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深入地探讨心身关系的理解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心身关系的定义与涵义心身关系是指人类心理和生理两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关系。

心理层面即人类的思维、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生理层面即人类的身体器官、生理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等身体相关的活动。

心身关系通过神经系统、激素分泌、免疫系统等多个途径实现。

心身关系的机制心身关系的机制十分复杂,包括心理、生理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相互影响。

以下是影响心身关系的主要机制:1.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是连接心理和生理的桥梁,它通过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分泌调节心身活动。

2.情绪和压力:情绪和压力是心身关系中重要的调节因素。

负面情绪和过度的压力会导致心理和生理的紊乱,进而影响健康。

3.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在心身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状态的改变可以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引发心理问题。

4.行为和生活方式: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心身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善心身健康。

心身关系与健康心身关系对人类的健康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心身关系与健康的几个方面:心理健康心身关系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积极的心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也会直接影响身体的健康。

免疫系统心身关系对免疫系统有着重要影响。

情绪状态的改变可以调节免疫功能,而免疫系统的异常也可能引起心理问题。

慢性病心身关系在慢性病的发生和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康复和治疗心身关系对康复和治疗也有一定影响。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改善心身健康。

如何改善心身关系改善心身关系有助于促进人类的健康和幸福。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升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反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一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病症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生理健康含心理健康关系

生理健康含心理健康关系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跟着自然科学的速展和信息代的到来,我所的社会也在生着亘古未有的化。

工化、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停提升;人的生活奏不停加快,愈来愈宝,人愈来愈效益所使;自主的、造性的和高的智力愈来愈多;人的活范在不停拓展,人与人的交往愈来愈多,理奇妙复的人关系每个人所不行防止;各样各的争度也愈来愈巨大,人与人之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别愈来愈著。

在生活中,所的正常人有多人成天愁眉苦、心意乱、以安息渡日,期在苦望中扎、煎熬,甚至走向自的路;有多人日以酒伴、沾酒就醉,打人人;有多人与人、矛盾、、犯法;有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关炎等非器性疾病,甚至身患症、早亡;有多人无能、失落、落魄、;有多人学生学不好;有多人苦于性;有多人不可以和人正常的交往和睦相,整天捕风捉影;多家庭因成的精神病而搞的苦万分;多夫妇不睦、争执、打、离婚⋯⋯。

可,跟着人物生活水平的不停提升和人医水平的迅速展,健康的观点已不再被人地定和限制生理健康,人已逐渐到健康的真实含是身心健康及优秀的社会适性。

心理学家心理健康所作的描绘是:有充足的精力,有高度的适能力,情定,气度开等。

事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是一生兄弟,而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要比生理健康更重要。

世界生健康下的定:“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上的完满状,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象。

”从世界生健康的定中能够看出,与我的理解有明区的是:它海涵了三个基本因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拥有社会适能力。

拥有社会适能力是国上公的心理健康首要准,全面健康包含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多半,二者亲密有关,缺一不行,没法切割。

是健康观点的精华。

许多人以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观点。

实质上,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假如一个人性格古怪,心理长久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令人的抵挡力降低,疾病就会乘人之危。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的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当生理或心理某一方面产生疾病时,另一方面会受到影响。

人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生病时,会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容易发怒;当面临重要考试而紧张焦虑时,则会食而无味,胃口大减,出现失眠、头疼、易疲劳等症状。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主宰健康,强烈或持久的负性情绪,如烦恼、忧愁、焦虑、恐惧、失望等,最终会导致生理疾病。

其次,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生理健康。

有专家指出,人体内有一种最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力量,即良好情绪的力量。

若能善于调节情绪,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可以起到未疾先防、有病早除的作用。

由此可见,健全的心理有助于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身体有赖于健全的心理,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1。

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的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

人们已经意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病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时同样会影响心理健康。

1 生理健康生理学属于生物科学的范畴,研究对象包括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人体生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是研究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及各系统、器官、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能够精力旺盛地、敏捷地、不感觉过分疲劳地从事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保持乐观、积极向上以及具有应激能力”是以前对生理健康所下的定义。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生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临床症状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指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由此可见,健康是由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组成的。

基于生理健康的定义,作者认为健康的内涵是十分宽泛的,必须包括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但是,生理健康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对狭窄的,只包括躯体的生理健康这一个方面。

现在的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即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机体的各个器官、关节活动及肌张力均处于最低的正常水平,维持机体基本的生理机能,有利于降低和避免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2 心理健康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自然界物质发展到高级形态的属性,是人体特殊部位的活动结果。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恰当地认同他人、面对和接受现实以及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利用这4种特质;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体现在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热爱生活,乐于工作;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和谐完整;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方面。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医学证明:不良情绪会降低某些生理功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从而引发各种身体疾病。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

从哲学的观点来说,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生理健康,两者是辩证统一,互为因果的关系。

没有一种疾病是纯生理的或纯心理的,无论生理或心理哪一方面出现问题,另一方面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生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密切,经常生病的人,心理变化异常,爱发脾气、爱责怪别人、自怨自哀;而身体健康的人,则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与人相处融洽,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着的,1、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

在医学上,很多生理疾病,从感冒到癌症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有关。

如果心理压力不严重,只可能引起当时人失眠、多梦。

当在较严重的压力状态下,可能出现认知活动失调,如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判断失误和思维紊乱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如出现焦虑、忧郁、愤怒、恐惧等比较强烈的疯狂情绪和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在众多病患中,有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上疾病的10%左右,而间接导致的却在一半以上。

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除了用药物治疗,心理因素占了35%。

比如人们生了病,自然而然心情就不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马加爵事件始末
• • • • • • • • • • 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 2004年2月23日 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接报后,在云南大学学生公寓一宿舍柜子内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 2月25日 云南省公安厅发出A级通缉令,悬赏15万元人民币捉拿云南大学凶杀案犯罪嫌疑人马加爵。4受害学生均为马加爵同学。 2月26日 广西自治区公安厅发出通缉令,并悬赏5万元捉拿马加爵。此前,警方查明,马加爵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宾州镇人。 3月1日 公安部发布A级通缉令,通缉在逃杀人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公安机关悬赏20万元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通缉。 3月6日 马加爵父亲接受记者采访时,写下一封家书,劝儿自首。他在信中说:“你平时都说长大了要报答父母恩,现在从你失踪后, 我们每天都放声大哭,你母亲已经病得很重了,她是多么想看见你啊!……儿子,你从小就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们相信,你不会 让我们永远去承受这种痛苦的。” 3月初 公安部统一指挥针对马加爵的全国大排查,全国出现数十名“疑似者”。 警方查明,2月15日,马加爵曾在云南省工商银行汇通支行学府路储蓄所分两次提取了350元和100元人民币现金;2月8日至13日以及 2月15日马加爵上过互联网,查询江西省赣州市、湖南邵东县和广州市等地的地理、交通、就业等情况,并浏览了有关身份证的制作、核查 等有关规定,访问过互联网上“公安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等网站。上网时间集中在晚上11时至次日7时。 3月12日 广东省公安厅转发公安部查缉马加爵线索的通告:警方调查发现,马加爵极可能于2004年2月17日下午乘火车离开昆明前往 广东,所涉车次及时间包括:2060次昆明—湛江,时间为20:41;1166次昆明—广州,时间为23:23。3月15日晚7时30分左右 马加爵在 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 4月22日,昆明中院公开审理了马加爵涉嫌故意杀人、附带民事诉讼一案,并于4月24日作出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马加爵犯故意杀 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令马加爵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文杨、唐先和人民币两万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邵渭 清、黄燮梅人民币两万元,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杨绍权、马存英人民币两万元。宣判后,在法定期限内,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昆明 中院即依法报送云南省高级法院核准对马加爵的死刑判决。 2004年6月17上午9时,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核准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 判决。宣判结束,马加爵即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云南省高级法院经复核认为,马加爵无视国家法律,因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琐事与同学积怨,即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并经周 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 罪[1]。在整个犯罪过程中,马加爵杀人犯意坚决,作案手段残忍;杀人后藏匿被害人尸体并畏罪潜逃,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极大,情节特别 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马加爵的辩护人关于马加爵认罪态度好,有悔罪表现的辩护意见虽然符合事实,但马加爵罪行极其严 重,对其不予从轻处罚。一审判决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遂作出裁定,核准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马加爵 死刑。

心理决定生理

心理决定生理

心理决定生理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些人心里笼罩着沉重的阴影,或抑郁孤独,或嫉妒猜疑,或喜怒无常,或无端恐惧,或顾虑重重……我们将其称为心理阴影,或叫心理失衡,它对人们的生活是有害的。

人的心理平衡能力主要由人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决定。

人的认知能力是心理平衡的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情绪调节能力;而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又影响着人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着人的心理平衡状态。

人的认知能力通常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等基本因素,它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

生理学研究表明:从30岁左右开始,人体脑细胞数量开始减少,60岁以后更加明显。

脑细胞的减少带来一系列的衰老症状,从而也导致了认知能力的衰退。

目前发现的心理失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 灰色心理:“灰色心理”一词源于美国。

美国社会医学专家经过调查发现,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郁闷不乐、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灰色心理”。

中年人为什么会患灰色心理疾病呢?因为中年人在生理上已由旺盛期进入缓慢衰退期,并开始感受到现代生活、工作的快节奏,在“内忧外患”的冲击下,心理开始出现偏差。

2. 抑郁症:有资料表明,抑郁症是造成全球精神疾患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的速度增长,全球现有1%的人遭受此病折磨。

在我国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固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抑郁症患者日益增多。

3. 情绪饥饿:情绪饥饿与否和人的生活状况有很大关系。

清贫者由于整日为油盐操劳,思想有所寄托,不致缺少情绪体验。

所以,情绪饥饿常产生在生活富足、闲散舒适、无所追求的人群之中,他们长期无所事事,精神毫无寄托,缺乏亲情安慰,常处于情绪起伏的不健康状态,久之则心情抑郁,疾病缠身。

4. 信息膨胀:社会发展至今已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社会,信息量的增加,使人精神负担加重,心理障碍加大。

WHO提出健康新概念

WHO提出健康新概念

WHO提出健康新概念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健康的概念又有新发展,它指出: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也就是说,它不仅涉及到人的心理,而且涉及到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健康的整体概念。

生理健康是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更谈不上长寿。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

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

据医学家测定,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

道德健康也是健康新概念中的一项内容。

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把道德纳入健康范畴是有科学依据的。

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

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心胸坦荡,则会心理平衡,有助于身心健康。

相反,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则会导致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有损健康。

试看,一个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者,何以能谈健康!据测定,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其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也会减弱,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亡。

有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

主要类容:随着经济、文化、价值多元化等因素的发展,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诸如人际关系障碍,夫妻关系不和,亲子关系紧张,性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嫉妒、自私、自卑、猜疑、易怒等问题,严酷的摆在人们面前。

健康(四维)名词解释

健康(四维)名词解释

健康(四维)名词解释
健康四维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

1、生理健康是健康的基础,主要指人的组织结构功能要正常,同时组织结构所具有的功能要正常,它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2、心理健康应具备对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及事件较强的适应能力、自控能力、调节能力,协调、康复、耐受能力。

3、道德健康是指在做人的道德和应有的品质上具有完满状态。

是以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基础的,是生理、心理健康最完美的表现和统一。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

4、社会性的健康是指社会性角色(职业、婚姻、家庭角色)等,或工作、学习、娱乐中人际关系的适应状态的优良与完美,是健康的高层次要求。

社会适应良好者不仅要有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而且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健康向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健康最高的要求。

健康状况的名词解释

健康状况的名词解释

健康状况的名词解释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它直接关系着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幸福和进步。

但是,当我们谈到健康状况时,有时会遇到一些陌生的术语和概念。

本文旨在解释和探讨关于健康状况的一些常用名词,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关注自己的健康。

一、生理健康生理健康是指人们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包括器官功能、免疫系统、代谢等。

一个人的生理健康状况会受到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生理健康好的人通常精力充沛,拥有强壮的体魄,正常的饮食和睡眠习惯,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能力。

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状态的良好与否,包括情绪、认知、社交能力等方面。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具有积极向上的情绪,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压力,拥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以及稳定且健康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健康社会健康是指一个人在社交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良好状态。

它关系到个体在社会中的交往、互动和适应能力。

一个社会健康的人通常能积极地融入社会,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建立和维护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

四、环境健康环境健康是指个体所处的环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环境健康状况包括身处干净卫生的环境、良好的空气质量、安全的居住住所等。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等各个方面。

五、健康促进健康促进是指通过采取积极的行动,提高个人和社会健康水平的活动和策略。

健康促进的核心理念是全民参与和维护自身健康,以及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这一概念强调了个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平衡,通过普及健康知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创建健康友好环境,来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六、慢性病慢性病是指长期进展,不能迅速消失或治愈的疾病。

与急性病不同,慢性病通常会持续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并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某些类型的癌症等。

预防和管理慢性病需要综合的健康管理策略,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合理的体育运动等。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有哪些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有哪些
导语: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

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1)躯体健康;(2)心理健康;(3)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

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
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主讲:陈汉英第一章心理健康教育概述第一节健康的含义一、什么是健康传统观念: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是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

WHO1946年对健康的界定: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其含义:1、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2、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地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良好功能状态。

三、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交互影响第二节心理健康的标准一、心理健康的经验性标准1、个体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主观体验对自己的心理是否正常作出判断。

2、观察者依据自己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或临床经验对被观察者的心理是否正常所作出的判断。

二、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依据心理特征偏离统计常模的程度作为判断心理正常或异常的标准。

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心理测量的统计结果。

事实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对某些方面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的统计结果,往往呈现正态分布,即居于中间状态者为大多数,视为心理的正常范围,而偏离中间状态居于两端者为少数,视为心理异常的范围。

三、心理健康的医学标准医学标准是将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与躯体疾病同样看待,以生理病理性变化为心理诊断标准。

医学标准十分重视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检查及心理上的测定。

四、社会适应性标准1、以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否严重违背一定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为标准。

2、以某个人一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为依据。

注: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及其影响;注意分析其心理和行为的性质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注意仔细观察一个人心态和行为变化的骤然性和渐进性。

五、心理学标准(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判断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二)王效道(北京大学医学部)提出的心理健康三项原则和七条标准(三)林崇德(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1) 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2) 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3) 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4) 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5) 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 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 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8) 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9) 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10) 能否在社会规范酌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随着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所处的社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化、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越来越宝贵,人越来越为效益所趋使;自主的、创造性的劳动和高级的智力劳动越来越多;人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拓展,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为每个人所不可避免;各种各样的竞争强度也越来越巨大,人与人之间的收入、社会地位等差异越来越显著。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正常人有许多人整天愁眉苦脸、心烦意乱、以安眠药渡日,长期在苦闷绝望中挣扎、煎熬,甚至走向自杀的绝路;有许多人终日以酒为伴、沾酒就醉,打人骂人;有许多人与人敌对、冲突、诉讼、犯罪;有许多人常常感冒,患高血压、关节炎等非器质性疾病,甚至身患绝症、早亡;有许多人无能、失意、潦倒、贫穷;有许多人学生学习不好;有许多人苦恼于性问题;有许多人不能和人正常的交往融洽相处,整日疑神疑鬼;许多家庭因成员的精神病而搞的苦恼万分;许多夫妻不和、争吵、打闹、离婚……。

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类医疗水平的快速发展,健康的概念已不再被人们简单地定义和局限为生理健康,人们已逐步认识到健康的真正含义是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所作的描述是:有充沛的精力,有高度的适应能力,情绪稳定,心胸开阔等。

事实上,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而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讲要比生理健康更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

”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

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

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生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区别和联系:生理是指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机能。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

怒。

哀。

乐等情感体验等。

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人的心理不是一般物质的运动,而是人的机体,首先是人脑这种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机能、活动过程或运动。

人离开脑就不存在心理活动。

无脑的或患有脑缺陷的婴儿不能发展或不能健全发展心理。

人脑的不同区域有相对的分工,各具有不同的作用。

某一区域的损伤或病变会招致与之相应的心理活动的紊乱以至丧失。

儿童心理的发展非单纯决定于却依存于机体特别是脑的发展。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联结,它们的分子组成,以及脑中的各种化学物质,都与特定的心理现象有关。

人的机体是一个整体,人脑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但人脑的活动是与机体的其他部分的活动相互协调,不可分割的。

心理活动还与体液有关。

人认识世界还有赖于内外感受器官的特异传入神经冲动。

人脑要保持工作状态也有赖于非特异的传入神经冲动。

丧失了大多数外围感官的人会长期陷于睡眠状态。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认识客观世界,也改变客观世界,而心理就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或反应。

人能作用于周围环境,就是以其主现见之于客观的行动过程。

这个过程实现的一个前提是心理过程如思维、意向等的内部物质变化。

通过肌肉活动而见之于客观的行动,客观物质化了的行动才能给客观环境以影响。

常见的行动包括广大的范围,都是借助于人的机体的肌肉活动,诸如发声、表情、动作,特别是人手的动作等。

手既是认识的器官,也是改变物质世界的主要器官。

人类机体某一部分的丧失,将导致心理的相应变化。

后天聋者渐次变哑;后天盲者关于客观世界的视觉表象以及截肢者关于被截肢体的表象,都只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内。

所以,说心理的物质基础是人的整个机体更合乎逻辑。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密切,经常生病的人,心理变化异常,爱发脾气、爱责怪别人、自怨自哀;而身体健康的人,则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与人相处融洽,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交互影响着的,心理和生理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有人做了一些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有90%的人认为心理健康重要,但只有5%左右的人阅读过有关心理方面的书,换句话说,只有5%的人对心理健康有所了解。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

当我们上街做调查的时候,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当被调查的人看完我们的调查内容时,对我们摇摇头说:“这填了也没用,我们不相信。

”之类的话表示拒绝。

当然,这只是少数人的想法,但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他们这么说必然是经历过什么了。

如果我们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能更上一个台阶的话,也许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大家的心理健康意识会增强。

1、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人的生理发生变化必将会影响心理。

在医学上,很多生理疾病,从感冒到癌症都被怀疑和心理压力有关。

如果心理压力不严重,只可能引起当时人失眠、多梦。

当在较严重的压力状态下,可能出现认知活动失调,如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判断失误和思维紊乱等,可能出现情绪失调,如出现焦虑、忧郁、愤怒、恐惧等比较强烈的疯狂情绪和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在众多病患中,有心理因素直接导致生理上疾病的10%左右,而间接导致的却在一半以上。

在疾病恢复的过程中,除了用药物治疗,心理因素占了35%。

比如人们生了病,自然而然心情就不好。

一个人一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会没有食欲。

长时间失眠会造成身体消瘦,这些都是心理影响生理层面的例子2、心理会反作用于生理,人的心理发展变化会影响人的生理变化。

比如心理不严重焦虑,有可能会得胃溃疡。

大脑是身体的最高司令官,掌管着全身上下的“朝政大权”,但同时大脑也是心理的中心,一旦心理发生紊乱就会牵连到生理,表现为,胃胀,便秘,心跳加速等等。

因为心理发生了变化,掌管全身上下的植物神经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表现为心理变化过渡到生理影响。

另外,病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心理健康会影响人的生理健康。

例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或抑郁状态下,由于体内激素分泌、肌肉紧张度等的变化,会导致免疫系统难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时人的抵抗力就会下降,疾病也会趁虚而入。

这也正是为什么那些情绪不好的人容易得感染性疾病,为什么心情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容易患癌症,为什么肥胖的人容易患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所在。

例如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甲状腺的生理功能是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新陈代谢加速,就会引起个体产生紧张性心理反应,如情绪易激动,注意分散,焦虑不安,甚至产生妄想和幻觉;相反,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代谢作用减慢,个体心理的智能活动就会减慢,反应迟滞,记忆减退,思维缓慢,常会出现悲观、抑郁等消极否定性的心理状态。

这表明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会引起心理功能降低或紊乱。

反之亦然,心境不良也会导致生理病变。

比如,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忧愁和愤懑的心境状态,就会导致食欲减退,胃酸分泌增多,胃壁充血,胃黏膜出现延展,使充血部位变得单薄,保护胃壁的作用降低,使胃壁经常处于胃酸的侵蚀之中,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胃炎、胃肠溃疡等消化性疾病。

心身医学研究表明,任何生理病变,都有可能引起心态消极变化,出现抑郁、悲观、焦虑、恐惧甚至绝望等消极心态,严重者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伴发性精神障碍。

相反,任何过分的心理反应或异常的心态变化,也有可能导致生理病变,即心因性疾病。

因而在任何形式的健康教育中,既要重视生理健康教育,更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不可偏废。

总之,健康的本质就在于和谐。

”我们每一个人本应心理健康如上所述,但由于我们在生命历程中所受到的心理伤害。

生活中的所谓正常人,其实并不在人的最佳状态,只是处于人的最佳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

我们实际离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

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生活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和扑朔迷离的大环境里,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要求。

现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自己及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亲友的心理健康状态。

让我们运用心理科学保持我们自己和亲戚朋友的心理健康,以较好的身心状态工作、生活,享受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