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以读为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内容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一个从不会读到读通、读懂、读活的真实过程,不仅体现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层次和梯度,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阅读规律,而且发展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初读精读深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读一本书要认真,仔细的多读,书里的含义就自然而然的领悟到了。
只有通过真情实感的朗读,学生才可以体会出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至高无尚的道德情操。
而在课堂上,这些要靠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激发,决不仅仅是老师填鸭式的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
“以读为本”可以让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通过“读”,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想象力更为丰富,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真正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谈一下我在新课标理念导引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初步探索。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因此导课这一环节的激趣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教师可运用电教媒体、实物、谈话、游戏等多种手段,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阅读的期待,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师生双方都产生良好的教学心态和学习心态,心理准备充分。
如教学《荷花》、《桂林山水》这一类写景的课文,上课伊始,可先让学生欣赏有关“林海”和“桂林山水”的视频资料。
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个个聚精会神,视觉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还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欣赏完毕,再让学生带着刚才的心情去看看作者是怎样语言文字来描述的。
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到了课文的朗读中去。
当然,引课固然重要,但它毕竟只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开始部分,所以我们平时的引课一定要简洁、直接,讲究效率。
二、初读感知,读通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工程。
以生为本,自主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探究
以生为本,自主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探究发布时间:2022-07-13T05:40:02.78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3月5期作者:何德兴[导读] 语文是许多小学教育众多科目的主要学科之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整体发展。
何德兴厦门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福建漳州 363100摘要:语文是许多小学教育众多科目的主要学科之一,有助于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整体发展。
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减轻负担和提高效率已成为当前教师的主要改革方向。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我们应当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加强学生的学科体验,促进学生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也就是说,加强学生语文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积极学习的良好习惯,实现语言应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自主阅读;策略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有助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分析以往的教学情况,教师习惯于使用灌输教学手段,学生往往被动参与课程学习,教学效率相对较低,课堂质量也与预期相差甚远,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不能从根本上加强。
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致力于促进现代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小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作用(一)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语言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活动,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阅读活动的发展有助于学生构建更完整的知识框架,促进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世界,提高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小学语文教师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他们必须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阅读热情的培养,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必须加强阅读教学活动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写作和学习提供有力保障。
以生为本开启快乐读书之旅——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
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
在每节写字课上,我会一边给学生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平,眼离纸面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缘一拳远”,一边端正的坐在讲桌前示范写字姿势,一边开始认真书写这节课所学的字,并把老师写的字通过智慧黑板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佩服老师、相信教师,用老师的魅力去征服学生。
让学生知道,字要写的规范、干净、整洁;让学生懂得,好的书法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能给人美的感受。
(二)示范引领促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
所以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写字姿势、课堂作业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笔者会及时表扬写字姿势规范的学生,帮助写字姿势不规范的学生纠正坐姿及握笔姿势。
下课前笔者都会选择优秀的学生作品通过智慧黑板展示给大家,一是为了鼓励优秀的学生,让他继续努力;二是为了帮助其他学生发现自己的差距,指明努力方向,争取下节课自己的作品能成为优秀作品。
同时学生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见人善,即思齐”的道理。
四、汉字之美———会欣赏美,会创造美《课标》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首先学会欣赏美。
中国的汉字确实很美,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发现汉字的美,学会欣赏汉字的美。
鲁迅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
”给学生播放怪笔网红大叔朱永福一笔倒写空心迷宫字的视频,或右手,或双手同时左右开弓,所有的字一笔写成,震惊众人。
震惊的原因一是大叔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二是朱永福大叔笔下祖国汉字无可言喻的美。
朱永福大叔用行动完美诠释了鲁迅先生的那段话。
学生隔着屏幕感受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美。
上课笔者还会播放PPT动画。
动画的内容是我手写的“老师爱你们”及每个学生的名字。
这样做一是为了亲近学生,二是让学生保持继续往下看的好奇心。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五篇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起点阶段的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读的乐趣”。
《小母鸡种稻子》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不仅插图形象生动,而且语言活泼易懂,符合儿童口语习惯。
教学时通过自读、互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同时《小母鸡种稻子》一文富含劳动教育意义,且前三段结构相似,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领会课文潜在的思想教育内容,提高品德修养。
[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14个生字,会用“愿意”口头造句。
教学流程:一、唱唱读读,导入新课1、师: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喜鹊呀,小蜜蜂呀,都从树林里飞了出来,鸟儿们又开始欢快地唱起歌。
同学们,请听——(多媒体播放《劳动最光荣》的曲子)2(出示歌词)学生朗读这首歌词。
3、师:同学们,知道“幸福的生活哪里来吗?”(要靠劳动来创造)是呀!劳动最光荣!今天,让我们顺着歌声(音乐声起)一起去认识一位劳动小能手。
(师手拿一张小母鸡图片,边演示边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指导认识并读好“种”这个多音字)5、设置悬念: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评:童话般的导语一下子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欢快的乐曲带着学生走进课文,小母鸡生动的动画形象、悬念的设置更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谈“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谈“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指的是研究课题发展的历史、研究领域内的问题、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讲解和练习为主,学生缺乏实际阅读和写作的机会,导致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也较为薄弱。
探讨“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就。
通过研究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激发写作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使语文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的分析和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问题的本质和症结,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和指导。
1.2 意义“以读促写”是指通过阅读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吸收到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使他们在写作时有更多的素材和思路可供运用。
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结构和语言规律,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的策略,旨在促进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通过研究“以读促写”的实施效果,探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目标。
通过研究,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指导他们开展更加有效的语文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此外,通过深入探讨“以读促写”的实施策略,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从而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动力和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的金钥匙——以读为本
分地 读 , 读 中整 体 感知 , 在 在读 中有所 感 悟 , 在读 中培养
语感 , 在读 中受到 情感 的熏 陶” 。这是 语文 课程 标准 对语
课文 , 出描 写 老汉 的有 关语 句 , 画 在旁 边 做 简单 的批 注 , 带着 这个 问题 学生 进入 文本学 习 , 边思 考 , 在全 边读 然后 班交 流 , 谈让 自己感动 的原 因 。在 交流 中 , 倾 听 谈一 教师 学生 的发 言 , 及时 给予 评价 , 后通 过有感 情地 朗读 表现 然 出 自己的感动 , 而升 华对 老汉 的理解 和认识 。 从 因为学生
兴趣 盎 然 , 言 在生 成 , 语 能力 在增 长 , 连平 时 很难 动 笔动
细读 必须 体现 以下 三个特 征 。
1读 思结合 、 边读 边想 是最 基本 的读 书方法 ,应 贯穿整 个 教学 过
程, 以读促 思 。讲 解课 文 时 , 学生 反复 读书 , 让 引导 品词 、 析 句 , 系段篇 , 悟课 文 的主要 内容 。要 引 导学 生体 会 联 感
读 为基础。语文教学只读不练 , 学生学得不扎实 , 体现不
了工 具性 与人 文性 统一 的特征 。 学生 拿起 笔来 写 , 比读 对
都是 感悟语 言 , 养语感 , 培 了语 感 , 切说 写都无 法进 行 。 “ ” 括两 层 离 一 悟 包
让 学 生理解 后在 读 中感悟 , 即使是 同一个 字 , 不 同的环 在
有效 地识 字 、 识词 。 复的 朗读 , 学生读 得 正确 , 反 能使 读得
流 畅 , 强语 感 。 增
二 、 读 感悟 细
境 中也 在表 达着 不 同的意 思 。读 是 实践 , 又是 训练 , 既有 理解 , 有体 验 , 又 学生 在读 的过程 中学 到 了很 多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以读为本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以读为本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语言训练的起始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以读为本,通过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注重情感的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能独到的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熏陶学生高尚的情操,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深化农村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是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落后现状的突破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以读为本abstract:primary school language is students’’ language training at the beginning of, various grades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students to read in for this, let the student fully reading through,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ding emotional experience, form good language sense, can the original understanding, appreciate literature works, influence students noble sentiment, the real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accomplishment. so in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change status of th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is reform, improve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key. in the classroom, “to read for this” reform of chinese teaching is the countryside elementary school behind the breach of thestatus quo.key words: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to read for this; reading methods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读一本书要认真,仔细的多读,书里的含义就自然而然的领悟到了。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XXX语文课外阅读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分解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
其次课标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背诵优秀诗文总计160篇(段)。
并在后面附上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
我们制定这一方案就是要使学生的阅读、背诵量达到这一要求的底线。
另外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惯,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学会读书并在读书的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在班级甚至是学校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2、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惯。
3、通过读书活动,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研究。
促进学生的知识更新,活跃学生的思维。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我校的特色,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5、能熟练背诵新课标要求背诵的70首古诗。
三、活动构想:1、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各班级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制定符合本班学生实践的班级读书计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低年级的阅读量为5万字,分解到各个学期每学期应达到1250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分解到每个学期应达到10万字,也就是相称于两本语文书的字数。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称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各班级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践制定个读书计划,班主任要认真督促检查,确保计划得到落实。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1)各班级要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不能一两个月都不变一次)、墙壁等,营造书香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
交际 能力 的一 种 培养 。我感 受 到学 生 兴趣 盎然 ,语 言 在生成 ,
能力 在增 长 ,连 平时 很难 动 笔动 1 : 3的同学 也跃 跃 欲试 。这使 我 深刻 地感 受到 :只有 以读 促 写 ,读 练结 合 ,学 生 的语 文能 力 才
这 些 都 是 多 余 的 动 作 ,略 读 时要 去 掉 。 另 外 是 要 扩 大 “ 视
材 料 的基 本 内容 、 主要 思想 和技 法 。为 了 帮助 学生提 高 略读 的 效 果 ,教 师要 对学 生进 行具 体 的教 导 ,对 不 同 类型 的材 料 ,指
所传达 的思 想 内容 ,也要 悟语 言 的表 现形 式 。 细读必 须体 现 以下 三 个特征 。 1 、读 思结合 边 读边 想是 最基 本 的读 书方 法 ,应 贯穿 整个 教 学过 程 ,以 读促 思 。讲 解课 文 时 ,让 学生 反 复读 书 ,引 导 品词 、析 句 ,联 系段篇 ,感 悟 课文 的主要 内容 。要 引导 学生 体会 作 者 的思想 感 情 ,领悟语 言表达 之微 妙 , “ 读 了又 思 ,思 了又读 ”才 能人 情 入境 。如 《桥 》一课 ,教师 在学 生整 体感 知 课文 的 主要 内容 的
有 所提高 。
三 、略读 感想 略读 的特 点是 : “ 提 纲挈 领 ” ,就是 提纲 挈领地 把握 阅 读
通 过 细读 ,梳 理文 章脉 络 ,理解 课 文 内容及 表 现形 式 ,做 到有所 感 悟 ,这是 阅读 教学 的主 要任 务之 一 。叶圣 陶老 先生 指 出: “ 至 于 文 字 语 言训 练 ,最 要 紧 的是 训 练 语 感 ,离 开 了语 感 ,一切 说 写都无 法进 行 。 “ 悟 ”包 括两 层意 思 ,既要 悟 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以读为本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以读为本《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
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教学建议部分也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可见,朗读被认为是贯串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
读,也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它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通过读,表情达意地再现作品的内容,能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特别在小学阶段,”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最适合运用在阅读教学之上。
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
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快乐。
我自担任语文科教学工作以来,都很重视朗读训练。
在课堂上,师生进行互动的朗读训练,每节课,都像一台声情并茂的朗读表演。
下面,我谈谈朗读训练的一些体会。
一、初读感知,读中质疑“以读为本,由读生疑,由读求悟,由读生情”是这一训练方法的指导思想。
这一训练方法强调的以读为本,是对传统的讲读式教学方法的更新。
讲读式教学方法包括讲解和朗读两方面。
徐世英先生在《谈谈朗读教学》中,将朗读与讲解做过精辟的比较,他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呈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
”徐世英先生的一席话,将以学生为主体的朗读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
在讲读式阅读教学基础上创立的”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发扬了讲读教学法中的”读”之长,避去了”讲”之短,是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阅读教学训练方法。
比如:我在教学《难忘的八个字》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我先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动机和兴趣。
紧接着,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时,遇到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自己动手查字典翻资料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以读为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以读为本作者:贾苇来源:《大众科学·上旬》2019年第02期摘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替代学生学习,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不能把知识僵硬地融入学生的思想中,也不能将思想移植到学生的思想中,学生主动练习不可替代,老师要将文字归还给学生,让课堂回馈给学生。
因此,课堂教学应根植于文本,让学生通读文本,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激发他们探索性阅读的热情。
教师应该教学生如何提问,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理解文本时理解语言的准确性。
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这是每一位中国教师的任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语文;小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
由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因此,汉语教学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综合汉语能力的培养。
而在阅读教学课中以读为本可以充分的,让学生探索自身的潜能,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提升。
虽然原始的教师阅读课教育与以以读为本的教育存在着相应的差异,但实质上并没有排斥和矛盾,而是可以让教师的教育得到相应进步。
在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可以很好地完成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任务。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读为本”的目标1.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作为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汉语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以读为本,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己与自己对话,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正视自己,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以“读”为本,整合三维目标——变革小学语文命题形式的思考
以“读”为本,整合三维目标——变革小学语文命题形式的思考摘要:小学语文本是一门以语言文化知识教学为核心,教授学生语言文化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学科,而语言的重要功能在于“说”、“实践”和“应用”,只有充分具备现实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语文学习。
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督促作用的考试活动则多以“写”作为主要的考察形式,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进步,但是于口语表达方面,则十分欠缺,“社恐”性学生在当下社会中比比皆是。
据此,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应当从考试命题着手,深刻变革其教学模式,贯彻以“读”为本,综合听、读、写三维教学目标,提出“情境性命题、表现性命题、综合性命题”三大改进策略。
关键词:以读为本;三维目标;小学语文;命题形式;创新实践引言: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学生培养基础性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语文考试命题方式则存在严重的偏激性问题,侧重“写”的语文能力培养而忽视“读”的能力培养,造成很多学生虽学富五车却无力尽数表达的后果。
据此,根据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将以“读”作为重要切入点,提出小学语文命题形式的革新策略。
1.小学语文命题形式改革的原则1.1以“读”为本以读为本是小学语文命题形式提出改革应当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
语文学科是学生掌握优质社交技能、语言表达能力,完成终生性内容语言性传输的重要途径。
其中只有在基础性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读”的能力训练,才能够在培养学生勇敢表达自身意见的同时,掌握从容的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任务。
1.2三维整合三维目标整合是小学语文命题形式提出改革应当遵守的重要原则之一。
所谓三维目标即“听”、“写”、“读”三重维度,语文学科既是一门科学知识型学科,又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性学科,学生既要充分掌握语言文化相关知识,获取一定的内容输出能力,又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
作为一项社会交往工具,听写读三项技能缺一不可,否则便会造成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低下,面对自身知晓的事物却不知该如何传达、解释、表达等,影响具体生活、学习及工作效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以读为本论文
浅析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以读为本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读一本书要认真,仔细的多读,书里的含义就自然而然的领悟到了。
只有通过真情实感的朗读,学生才可以体会出主人公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和至高无尚的道德情操。
而在课堂上,这些要靠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激发,决不仅仅是老师填鸭式的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
“以读为本”可以让教学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让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通过“读”,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想象力更为丰富,而且表现出浓厚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真正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一些贫困生需要参与家庭经济劳动,缺少一定的语言表达环境,语言表达能力相对的匮乏。
注重“以读为本”不但可以实现老师的轻松教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表达能力。
一、目前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1.小学语文课堂仍是以讲解分析为主,教师“填鸭式”喋喋不休地串讲,分析文章以及字词句的理解意思,让小学生学得被动、枯燥、呆板。
2.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应试记忆理解。
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分析力。
3.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通话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学生不善于表达,害怕作文写作,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二、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读书效果。
(一)初读课文,识字解析激发兴趣。
可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语文教学一般要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教学先后顺序。
老师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学生通过自己读、分组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做到认真初读全文,标出生字新词解析理解。
学生在学习中要大胆提问、用心感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表现能力。
再速读全文,找出文章中最能表达文章中心的语句。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激励,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
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应注重“以读为本”
’ ’
如在教学 《 贵的沉默 》 可 一课时 , 学生 在初读 课文
后 提 出了 如 下 问题 :为 什 么 他 们 的可 爱恰 恰 在 那 满 脸 “
的 犯 了错 误 似 的 神 色 之 中 ? “ 什 么 沉 默 前 后 的 热 闹 ”为 已 经 不 一 样 了 ? “ 什 么 这 一 片 沉 默 给 了 我 很 大 的 享 ”为 受 ?“ 极 为 珍 贵 的 东 西 是什 么 ?… … 。我 让 学 生 再读 ”这 ” 课 文 后 , 三 个 问 题 很 快 得 到 了 解 决 , 后 一 个 问题 却 前 最
学 习语 文要 注意 积 累和 运 用 ,只 有 储 存 大 量 的优
二 、 读释疑 。 精 突破 重 点
精 读 课 文能 突 破 重 点 。课堂 上 , 我让 学 生 交 流 各 自 提 出的 问题 。 对 学 生 的 问题 进 行 引导 、 纳 、 理 。 并 归 整 接
美 词 句 和 名 篇佳 旬 , 使 之 转 化 为 自 己 的 语 言 , 能 提 并 才
文 朗读 探 究 。
再 开 展 小 组 比赛 进 行 评 价 朗读 。 以 此 来 激 发 学 生 的 朗 读 热 情 ,并 且 使 学 生 自然 而 然 地 把 握 了 课文 的 感 情 基
调, 了解 作 者 对 泉 水 的喜 爱和 赞 美 之 情 。
四 、 读 成 诵 。 用 积 累 熟 运
一
的问题 , 找到相应的段落再读一读 。不久 , 很多小手高
高 地 举 起 来 了 ,他 们 响 亮 地 说 出 了答 案 : 这 是 孩 子 们 “
对 父 母 的 爱!”
、
初读 感知 , 提出问题
三、 赏读感悟 。 体会情感
以课外阅读为支撑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
以课外阅读为支撑提升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摘要:课外阅读能够为小学生的写作积累素材,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习事业都更富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培养要求,这就需要随着终身阅读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其自我提升,通过阅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学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要喜欢和学生共同探讨写作问题,共同进步。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作文引言在当前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了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重点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通过课外阅读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实现素材的积累、思路的拓宽等,从而切实实现小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1.1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本身就是一个感受和表达情感和需求的过程。
小学生刚接触写作,语文素养低,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他们认为作文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导致在实际写作中无话可说,逻辑混乱。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写作失去了自信。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丰富内心感受,还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和写作材料,促进写作的顺利进行。
1.2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需要长期坚持积累,广泛收集素材。
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这些内化成自身能力,并在写作时加以利用,从而提升作文质量。
所以,课外阅读与学生写作水平提升密切相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为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扩充知识库,提升写作水平。
1.3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写作教学的要求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内容也不仅限于日常生活见闻,需要逐步丰富写作内容。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7篇
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7篇篇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与意义整本书阅读是指让学生围绕整本书进行阅读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活动。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整本书阅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更广泛的阅读领域,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整本书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这些素养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3.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整本书阅读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进行阅读,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1. 课堂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整本书进行阅读理解、讨论和评价。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深入理解书籍的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水平。
2. 课外阅读教学。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学,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书籍和知识领域。
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3. 阅读活动与比赛。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阅读活动,如读书节、读书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策略在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中,教师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实践策略:1.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书籍。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以阅读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以阅读教学为例发布时间:2021-03-25T06:50:39.585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期作者:冯艳玲王翠莲[导读] 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前进小学摘要: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迎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
多文本阅读能够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效果带来很大的提升,不少小学语文教师已经用教学实践证明了其教学效果。
因此,多文本教学正在成为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而教师借助多文本读写结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则可以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而提升教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本文将通过小学语文多文本教学读写结合阅读教学的意义,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西戎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然能够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为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面对全新的教学情势,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比而看,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更是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一、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的意义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情况:第一种情况,部分学生的课文阅读阅读能力比较出众,但是这部分学生对写作却是一窍不通;第二种情况,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出类拔萃,但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却低于平均水平。
第三种情况,这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第四种情况,极少数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兼备,在班级里的语文成绩颇为靠前。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学生接受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时脱节的,其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实践机会,其三,教学资源利用得不够充分。
语文教学要以读书为本_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李亮访谈录
!!专家访谈理论讲坛编者按:最近,我们采访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李亮老师。
针对课外阅读的认识问题,以及教学生读书时应把握的基本目标、策略、方法等,李老师谈了他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示和思考。
语文教学要以读书为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副主编李亮访谈录○本刊记者张振清张:李老师,您好!听说您最近主持了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小学语文远程培训的有关课外阅读的专题,是主讲专家之一。
课外阅读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焦点话题,请您先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好吗?李:我一直有一个想法,不一定正确,那就是觉得“课外阅读”中的“课外”两个字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课外阅读的习惯提法给人一个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阅读是课外的事情,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主体之外的东西,有固然好,没有也无伤大局。
这是个很大的认识误区。
这样的认识反映到教学实践中,就会出现两种教学行为:一是无视课外阅读的价值,认为只要抓好课堂40分钟就好了;二是把课外阅读当做语文教学的附属品,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于是,教师就在学生现有的学习任务之上,再加上些课外阅读的任务。
我觉得,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整个语文教学都应围绕读书来展开。
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事是教学生读书,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读书;课外则应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读一定数量的书籍。
所以,我主张把“课外”这两个字去掉,让课内和课外贯通起来,让读书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轴,这样做也许对摆脱语文教学的困境有所帮助。
我主持的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的远程培训课外阅读专题,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来展开的。
不重视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致命伤张:您刚才说到语文教学的困境问题,这涉及到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认识。
您觉得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李:不重视读书!我觉得不重视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致命伤。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经在本世纪初写文章呼吁,要搬掉语文教学的“两座大山”。
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
小学语文开展阅读教学的策略论文一、以读为本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读能力只能是朗读。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可见尊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的教学理念。
"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
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内容,然后才是怎样读好的问题。
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以便顺学而导;读流利课文;读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二、读中感悟感悟,感知而领悟。
在读中领悟。
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
小学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拔,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探究
教学中 以读为本呢 ?我认为可 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实施 。
一
、
培养 学生爱读 的欲望
文 时, 全 文 的构段结 构一致 , 可 以重 点指 导学生分 析一段 , 生 自学其 他 的段 落 , 由扶到 放 , 充分体 现学法 指导 。2 . 以读代
语文 阅读教 学成功与否 的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如何培养 学
情 感转移 , 最终 能达到共 鸣 的学习效 果。其 次 , 要设 置悬念 , 引发思考 。如教 学 《 鱼游 到 了纸 上》 时, 青 年双 目失 明看 不见 鱼, 但画 的鱼 却栩栩如 生地呈现 在你眼前 , 青年 为什 么不用看
就 能画这些 东西呢 ?学 生兴趣极浓 , 积极思考 , 大胆 地展开想
用。
象。 再次 , 要借 助情景 , 激 情入文 , 借 助一种情 景 的创 设 , 来 引 发 学生情 感 的共 鸣 。如 导入 《 普罗米修 斯》 一 文学 习时, 让学 生重温 自己看 过的童话 故事 , 激 发学 生学 习兴 趣就会 有想一 读 为快 的欲望 了 。最 后 , 可 以分组讨 论 , 或游 戏介入 , 自己体
悟 。如 教学 《 记 金华双 龙洞》 时, 适时介 入学 生做小 导游 的游
四、 阅读教 学过程 中的指导 与评 价
在课堂 阅读 的教学过 程 中, 教师 要善于 运用 各种方法 与
手段 , 调节 、 控制课 堂气氛 , 使课堂 教学活 而不乱 。如在 教学
戏, 使课 堂教 学满足 学生 的参与热 情 , 有 助待生 命的 。 这样 , 学生与文 本交流 , 思 想就会 产生 碰撞 , 阅读就 是这样 一种个 性化 的解读过 程 。在 实 际课 堂教 学中, 教师 要更多地抛 弃答案唯一 式的 问题 , 尽可 能从不 同层 面、 不 同角度设计一 些能够促进 学生多 向思维 、 个性 思考 的开 放 性 问题 , 从而为 学生 的阅读提供 广 阔的空 间。只要 学生言 之 成理 , 能 自圆其 说 的, 就给予赞 誉与 鼓励 。所 以, 适 当地指 导与评价 使学 生在主 动积极 的思维和 情感 活动 中, 加深 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的“以读为本”
新的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针对语文课堂上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许多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实行“以读为本”,要让朗朗的书声回到教室。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人教育名言,广为人们所引用,为当前“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作注脚。
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吃透“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引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只有吃透两头,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读为本”,自觉地将“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求发展。
一、通读感知
我们拿到课文,毫无疑问,总是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你必须要给学生提供读充裕的通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借助各种阅读工具自由地、充分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中的语言信息,把课文读通并初步读懂。
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地培养。
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
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细读悟语
通过细读,梳理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必须强调的是“细读悟语”的“悟语”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问一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
要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特征。
读思结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
问题有时可以是教师点拨的,但更需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
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读议结合。
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
当前,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
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促使阅读活动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
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由地开展阅读活动。
3、读练结合。
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
笔者在教学《养花》一文时,就是这样引导学生细读的。
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带若问题“作者是如何将养花写具体的?”自由读文思考,在书上圈、点、画,并在小组上交流。
“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细读,同学们很快找到答案,“养花,既然是一件快乐的事,那么为什么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呢?”学生再次细读,并相互交流。
最后许多同学都说,当花受到摧残时,养花人难免有些忧郁和伤心。
这说明作者已对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情,也说明了作者酷爱养花的程度。
真是喜从忧来。
三、品读悟情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
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
这一环节的读,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已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
如《白杨》一文的朗读教学,在读品读“白杨树的特点”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自己来读。
有个学生读得声音太高,太快了,我问:“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对白杨树的赞美呀!”于是,我让那位学生从课文中孩子们的对话读起,读到对白杨树的赞美这一段。
其他同学也读,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有位同学说:“虽然是对白杨树的赞美,可那是爸爸在孩子们不知道白杨树的特点的情况下告诉他们白养树的特点,一脸的严肃。
因此应读得缓慢,声音要读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才行。
”于是,我让这位同学来试读,让其他同学通过比较,明白怎样处理才是正确的。
有时,还需要老师来一两句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感觉,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好。
四、诵读积累
“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激发,学生跃跃欲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哪一位文学家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具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
我常将背诵穿插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品读一个段落后,由于学生充分理解了语言结构,体悟到文章的美,就有一种读背课文的愿望,也很容易背诵课文。
我常不失时机地让能背诵的同学合上课本,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段落。
久而久之,学生尝到了背诵的甜头,很自觉地将一些优美的段落熟读成诵。
有时,教师让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发现有些同学已合上课本背诵起课文了。
当然,教无定法,要体现以读为本,也并非都要有这样一个读的过程,还是要以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本”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文章体裁,写作特色,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组织学生的读的过程。
文章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接触程度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或省略一些步骤,或改变一些读的顺序,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气,深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