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腹股沟滑动性斜疝的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妊娠合并腹股沟疝16例临床分析

妊娠合并腹股沟疝16例临床分析
病 、皮 下 脂 肪 瘤 、软 组 织 恶 性 肿 瘤 等 鉴 别 。文 献 报 道 伴 外
院的妊娠合并腹股 沟疝产妇共 1 6例 ,占同 期 l 6 6 6 0名 分
娩 总数 的 0 . 1 %,年龄 2 3 ~3 7岁 ,平均 2 7岁 ;其 中初产 妇 1 1例( 1 1 / 1 6 ) ,经产妇 5例( 5 / 1 6 ) ,分娩孕周 3 5 ~4 1周。 1 . 2 诊断标 准 ①腹股 沟斜疝 :站立 时腹股沟处 肿物突
l 3 ) 产后下腹肿块仍存在 ,诉较孕期明显好转 ,未影响生活 ; 另 1 1例 ( 1 1 / 1 3 ) 均在产 后 1 ~3个 月 自行 消失 。
2 讨 论 2. 1 病因 妊 娠 合 并 腹 股 沟 疝 临 床 发 病 率 文 献 报 道 为
宫产联合腹股 沟疝修 补术 ,防止 产后复发 。
并腹 股 沟 疝 1 6例 进 行 分 析 。
2. 2 诊断
妊娠期 下腹部肿 块病 因诊 断往往 先考虑腹股
1 临床 资料 1 . 1 一 般资料 2 0 0 7年 3月 至 2 0 1 1年 1 0月在我 院住
沟疝 ,尤其是 无痛 可复性肿块 ,站立 时突出 ,平卧后 回纳 入 腹腔肿 块消失 。但 需与 圆韧 带静 脉曲张 、股 疝 、淋 巴结
阴道 分 娩 。若 因合 并产 科 手 术 指征 需 剖 宫 产 时 , 疝 块 突 出 明 显者 ,征 得 孕妇 同意 后 同时行 疝 修 补 术 ,Ⅱ型 及 以上 的 需 剖
1 . 4 分娩 方式
经 阴道分娩 ( 顺产 ) 9例 ( 9 / 1 6 ) ; 剖宫产 7
例( 7 / 1 6 ) ,其 中家 属 要 求剖 宫产 5例 ( 5 / 1 6 ) , 合 并 羊 水 过 少 及 巨大 儿 各 1例 ,均 未 行 疝 修 补 术 。 1 . 5 结果 产后 4 2天 至 1 2个 月 随 访 1 3例 ,除 2例 ( 2 /

对腹股沟斜疝手术论文

对腹股沟斜疝手术论文

对腹股沟斜疝手术的体会摘要:一个多世纪以来,腹股沟斜疝手术虽经种种变革与创新,特别是50年代以后,针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腹壁缺损差异程度,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但均未能彻底解决术后复发问题,为此,外科医师同仁们仍需努力。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手术【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46-02腹股沟斜疝,俗称小肠气,吊气,是最常见的普外科疾病之一。

此种疾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胚胎早期,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内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层肌肉径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

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状突,如环不闭锁,就可形成先天性斜疝,而未闭的鞘状突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

1 临床表现1.1. 易复性疝为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或负重时出现,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肿块可回纳腹腔。

1.2 肿块质软,呈带蒂“梨形”,可达阴囊或大阴唇。

1.3 体检时用手指伸进腹股沟管外环,可发现外环口增大,咳嗽时有冲击感。

病者再站立,并咳嗽,疝不再出现。

1.4 难复性斜疝者,平卧时疝亦不消失。

1.5 嵌顿性疝表现为肿块突然增大,紧张发硬,并伴有明显疼痛,推之不能还纳腹腔。

如嵌顿的内容物为肠管,可出现机械性肠梗阻征象。

1.6 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

绞窄时间长者,由于疝内容物发生感染,侵及周围组织,引起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

2 病例呈现唐正坤,男,22岁,住金沙县安洛乡平子寨野猪塘组。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7年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腹股沟包块,包块开始如板栗大小、无痛,呈进行性增大,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肉眼血尿。

包块每于久站及劳动时出现并增大,于平卧及休息时消失,院外一直未作特殊处理,入院前于遵义医学院查彩超示为“左侧腹股沟疝”。

今为求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求治于我院,以“左侧腹股沟斜疝”收住我科。

患者精神、饮食、夜休及二便正常。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体会
能使 韧 带 近 端 出现 螺 钉 拔 出 、 板 上 翘 等 问题 。 钢 总之 , 骨 钩钢 板 内 固定 治疗 远 端 粉 碎 性 骨 折 取 得 了满 锁 意 的疗 效 , 是一 种 较 好 的 手术 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王澍 寰 . 床 骨科 学 . 1 临 上海 : 上海 科 学 技 术 出 版社 ,0 59 0 2 0 :1
【 摘要 】 目的
月 ~ 0 0年 6月在 8 21 6例腹股沟斜疝 中应用 网状补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的临床疗效 。结果 活动。随访 3 8个 月, 4 无复发 。结论
疗 腹 股沟 斜 疝 的 合 理 术式 。
出 觋 尿潴 留 3例 , 肿 胀 3例 , 对 症 处 理 后痊 愈 。所 有 病 例 术 后 切 口疼 痛 轻 微 , 需 使 用 止 痛 药 物 , 早 期 下床 阴囊 经 无 可
皮肤 。
1 资 料 与 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
笔者 所在 医院 20 0 6年 6月 ~2 1 0 0年 6月
2 结 果
共 完 成 无 张力 疝 修 补 术 8 6例 , 为 男 性 , 龄 1 8 均 年 9— 4岁 , 其 中6 0岁 以上 的老 年 患 者 4 4例 , 5. % 。 单 侧 疝 6 占 12 0例 , 双
在 医 院 自 20 0 6年 6月 ~ 00年 6月 应 用 聚 丙 烯 网 塞 和 成 形 21
补 片行 腹 股 沟 斜 疝 修 补 术 8 6例 , 得 良好 效 果 。 现 报 道 取
如下 :
菌干纱布压平补 片 3~5rn 吸去 网 片上 的渗 , 认无 活 i, a 确 动性出 后缝 合 腹外 斜 肌腱 膜 , 重建 外 环 , 合皮 下组 织 、 缝

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体会

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体会

老年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体会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是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势,但在临床应用中仍有各类并发症发生,吸取多方面经验,使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36例,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36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60~80岁,部分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其中腹股沟斜疝16例、双侧斜疝5例、直疝4例,嵌顿疝7例,复发性斜疝4例。

方法:视患者基础身體状况,6例采用局部麻醉,其余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使用聚丙稀网塞和补片,1号薇乔可吸收缝线,疝囊小无牢固粘连者完全游离疝囊,后将其内翻送入腹腔,疝囊巨大者,如无牢固粘连则完全剥离切除,如局部紧密粘连则采用部分剥离,内环处行连续缝合,充填网塞置入疝环后四边与疝环周围腹横筋膜或腹内斜肌弓状缘,联合肌腱、腹股沟韧带,用1号或4号丝线间断固定4~6针,一般4针即可。

游离精索在精索后方放入网片,充分展平后用薇乔线将其边缘与反转韧带、联合肌腱、腹内斜肌腱膜、腹股沟韧带间断缝合,针间隙1.5cm左右,术野充分电凝止血后,用薇乔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并适当折叠缩小网隙,重建外环。

结果36例术后随访1年,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剧烈疼痛、复发等并发症;早期下床、疼痛轻、无行走牵拉痛,无因卧床引起的其他严重疾病。

讨论无张力疝修补并发症主要是固定、缝合、止血等存在不足而引起的,本组全部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无1例并发症。

主要体会:疝囊不勉强剥离,如局部粘连紧密则部分剥离切除,远端严格止血,近端行缝扎后再还纳行网塞充填内环。

网片缝合固定时应充分展平,不能移位卷曲,运用1号薇乔线可避免丝线引起的排异反应导致的感染。

术野充分电凝止血,避免切口下血肿。

腹外斜肌腱膜适度折叠缝合,并缩小精索前间隙及外环,避免过度折叠缝合致术后行走牵拉感。

嵌顿疝嵌顿时间短,疝入物无坏死常规可行网塞修补,如疝入肠管坏死,需行肠切除则术者不建议再行无张力疝修补。

腹腔镜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术与传统术式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第2 9卷第 1 期 20 0 9年 2月







l. 9 ⅣD. 22 1
J OUR NAL OF GANNA ME CA I R I Y N DI L UN VE S T
FEB. 0 2 09
腹 腔 镜 术 与传 统 术 式 治 疗 小 儿 腹股 沟斜 疝 的 临床 疗 效 分 析
廖振机 周 小龙 钟应华 , ,
( . 南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 1赣 赣州市立 医院 ;. 2 赣南 医学院 ;. 3 赣南 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 江西 赣州 3 10 ) 4 00
摘 要 : 目的 : 比较腹腔镜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 d J, ,t 腹股沟斜疝 的优缺点及疗 效 。方法 : 16例 腹股沟斜疝 的 将 2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 资料 . 选 择 我 院 20 0 6年 8月 ~2 0 0 8年 8
于 体外 。在腹 腔镜 监 视 下 , 者单 手 持针 ,在疝囊 术 入 口水平 分 3~ 4次将 缝 针 在腹 膜 下 潜行 环 绕鞘 突
人 口缝合 1周 ,收 紧缝 线 检查 无 漏 洞后 , 用单 手 采 打结 技术结 扎鞘 突 。最 后采 用穿腹 壁 途径取 出缝 针 及缝 线 。解 除气 腹 ,结 束 手 术 。可 吸 收 线缝 台 切
疗 /J腹 股沟疝 , 被认 为 是安 全 可 行 的 。腹 腔镜 IL , 已 下 治疗 dJ腹 股沟 斜疝 简单 易 掌握 , 械 要 求 不 复 ,L 器
杂 , 口小 , 伤小 , 切 损 恢复快 , 到d J # 科 医生和 患 受  ̄D l - 儿 家 属 的 欢 迎 。我 院 自 2 0 0 6年 8月 到 2 0 0 8年 8 月 , 收治/ J 腹股 沟斜 疝 16例 , 行 疗效 比较 , 共 JD , 2 进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76例体会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76例体会
1 ・临床研 究 ・ 9 2
A r21, o1, o1 pl02V 10N . i . 0
表2 治 疗后血 常规 比较
用过量铁标准液 ,使血清中的转铁蛋白与铁结合达到饱和状态,使用
碳酸镁去掉多余的铁,然后用亚铁嗪比色法测定铁的含量 ,计算总铁
结 合力。
缺 铁性贫血 是小儿 时期一种最常 见的贫血 ,导致贫血 原 因有铁 摄
良好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3mi,术后 3mi- 2 8 n 0 n 1h即 可下床 活动 ,住 院平 均 28 。术后 无切 口感 染 ,出现 2例 尿 潴 留 ,1 . d 例肺 部 感 染 ,3 阴 例 囊积 液 。结论 局 麻 下行腹 股 沟无张 力疝修 补 术是 一种 安 全 、可 靠、 简便 、经 济 的方 式 。 【 关键 词】 腹 股 沟疝 ;无张 力修 补 ;局麻
人不足、体内储存铁不足、生长发育快以及铁的消耗或丢失过多等,
其中铁 的摄人 量不足 是最 主要 的原 因 ,从而导 致儿童缺铁 性贫血 患病 率较高 ,治 疗上 目前多数的铁剂 为无机铁制 剂 ,且多数 有 胃肠反 应 , 大多数患 儿不愿服用 ,我们选d, 硫酸亚铁糖 浆是一种 E感较好 的一 'L J l
感适宜 ,使用方便 ,可拌入其它 食物 中,如 稀饭 、面条 、汤 、菜泥等

同喂 服 ,无任何不 良反应 j 。
2 . 2治疗 组治疗后疗 效
参考 文 献
治疗组治疗后血常规、血清铁及总铁结合力比较 ( ),有统计 表2
学意义。治疗组H T c 比较P . 无显著差异,其他各项P >0 5 0 均<O 1 . 0
l2 n  ̄mi,麻 醉完毕 。 1 . 4手术 方法 所有 手术均 由 同一组 医生完成 。斜疝 、直疝 采用腹股 沟韧带上 切 口网塞 +平片修补 ,股疝采用腹股 沟韧带下切 E仅用网塞填充 修补。 l 2结 果 本 组 16 患者 均经局 麻 下无张 力疝修 补术 治愈 。术 中疼痛 耐受 7例 良好 ,手术 时间2 ~ 0 n 5 9mi,平 均3mi;术 后3mi 1h 可下床 活 8 n O 2即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16例临床分析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16例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 2008年9月总第148期 Cont em por ar y M e di ci ne,S pet e m ber 2008,I s sue N o.148临床医学C l i n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其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逐渐替代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术,成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方法[1-2]。

随着手术病例的增加,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问题已经越来越被广大外科医师所关注。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共收治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患者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51~82岁,平均63岁。

其中斜疝14例、直疝2例。

一次复发15例,二次复发1例。

再次手术距前次手术时间3月至5年不等,平均1年8个月。

前次手术时伴慢性咳嗽7例、前列腺增生5例、慢性便秘2例。

1.2 手术方法 16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选择腹股沟原手术部位前入路,电刀进入,仔细解剖与辨认相关的解剖层次,再次高位游离疝囊,疝环口过大者,缝合缩小疝内环口,或置入第二个网塞,在原网片上方重新置入新网片,网片超过耻骨结节1~2c m ,并与耻骨结节处腱膜组织缝合固定,对于不影响本次手术操作、术后无压迫症状的原网塞网片不作处理。

2 结果本组16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

术中发现网片卷曲、移位6例、疝环口过大4例、网片过小3例、网塞下滑2例。

术后无切口感染、局部血肿、牵扯疼痛感或缺血性睾丸炎等并发症发生。

随访6~48个月,未见再有复发。

3 讨论自1997年引进无张力疝修补技术以来,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其独特的优点,尤其在减少患者术后疼痛牵扯感及降低复发率方面的明显优势,被临床结果肯定,但随着手术病例数的增加和随访时间的延长,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据报道,国内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5年的复发率在1.0%~3.0%之间[3]。

16例腹股沟滑动性斜疝的治疗体会

16例腹股沟滑动性斜疝的治疗体会
1 诊断 . 2 1 . 患者有腹股 沟区可复性 肿块病史,在排 除直 疝情况下, .1 2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 : 腹股 沟部有较大且 难 以用手法完 全回纳
腹股 沟 滑动性 疝是指 自腹股 沟管突 出的脏器 和 f ) 或 其
系膜构成部 分疝囊 的疝,滑 出的脏器右侧常见为盲肠 ,左 侧 则 为乙状结 肠。盲肠或 乙状 结肠 的浆膜 层构成 疝囊 的后壁 , 并 向两侧 返折构成疝 囊的两侧和前壁 ,有时滑 出的脏器为膀 胱 。腹 股沟滑 动性疝发生率虽较低,但 由于其解剖结构 的特
1 81 9 7 . 97 :6 —1 2
( 收稿 E : 0 2 0 — 5 ( t 2 1 — 3 0 ) 收稿 日期 : 期 陈丹 云 )
Me ia n o a i n o ia Vo. . .4 Ma , 0 2 d c l n v t fChn 1 N0 1 y 2 1 I o 9
腹股沟 滑疝无 论在术前 的诊断 还是 术中的治疗 都有一定 的困
1 .1 B vn . 1 ea 法 3.
这是 一种较常用的方法,但只适用于较小
的滑动 性斜 疝,如盲肠滑 出。具体步骤是 ,切开疝囊 后,沿 盲肠 边缘 2c m处 弧形切开腹膜 , 切缘两端必须到达疝囊颈处 , 以保证在构成一个 完整的疝囊后可行高位结扎 。仔细游 离盲
经验体会 J g a t u 《 国 学 新 第9 i y ni i 中 医 创 》 卷第1t 总 2 ̄ 22 5 n h 4 ] 第2 J 0 年 月 ( J ) 4)1
1例腹股沟滑动性斜疝 的治疗体会 6
曹明智① 温养泽①
【 摘要 】 目的 : 探讨 腹股 沟滑动性 斜疝 的手术治疗。 方法 : 首先游 离疝内容物 、疝 囊成形 和高位结 扎,再 行疝修 补术 。 结果 : 1 6例手术 均取得成功,无脏器损伤,术 后随访 12 ~ 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 : 腹股沟 滑动性 斜疝只要术前仔细诊断,术中认真解剖 ,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再 不 同的修补方法 ,可避 免脏器损伤和减少术后 复发率 。

腹股沟滑疝12例治疗体会

腹股沟滑疝12例治疗体会

1 O个 月 ~ 4年不 等 , 均 2年 5个 月 。除 1例合 并 平
右 侧滑 疝 外 , 其余 均 为单 侧 ( 侧 8例 , 侧 3例 ) 右 左 。 病 史 中 出现膀 胱 刺激 症状 和 排 尿 困难 者 2例 , 体 查
时仍 有 此 症 状 。组 成 滑 疝 囊 壁 的 内容 物 为 盲 肠 7 例, 膀胱 3例 , 乙状结 肠 2例 。斜疝 型 滑疝 8例 , 直 疝 型滑 疝 4例 。有 3例 为 巨大 阴囊 型 滑疝 。
Mc —Va 氏法 修 补 4例 , a s i 法 和 Ma d o n B si 氏 n d e 氏法 各 修 补 3例 , lse氏法 修 补 术 2例 。术 中 Haa t
7例 疝 人 的 阑尾均 行 常 规切 除 术 。
2 结 果
渐 向两 侧及 后 壁 沿 伸 可避 免 损 伤 内 脏 。 术 前 未 做
巨大 阴囊 型疝 ; ) 程 中伴 有膀 胱 刺激 症 状 和排 尿 3病
困难 , 或在 复 位 时仍 有 此 症 状 者 ; ) 股 沟 疝 在 平 4腹 卧 还纳 时疝 囊 柔韧 感较 明显 ; 完 全或 不 完全 复 位 ) 后 随压 迫 的手 移去 , 囊 很快 膨 出者 。通 过 以上 临 疝
于 以后 对疝 囊 的高 位 结 扎 和 修 补 。 切 开 疝 囊 时 尽 可 能靠 近 前壁 进 行 , 时 避 开 腹 膜 外 脂 肪 较 多 、 同 疝 囊肥 厚 的部 位 。对 于 术前 诊 断 或拟 诊 的病 人 , 切 在
开疝 囊 前壁 后 , 分 离 内容 物 与疝 囊 壁 的粘 连 , 先 逐
1 2例 中 6例 疝囊 用 B v n氏法处 理 , ea 4例 疝 囊 采用 L —R q e氏法 处理 , a ou 2例 较小 的滑疝 行 高 位 结 扎 。在加 强 腹横 筋 膜 的基 础 上 , 部 分 内环 口较 对 大 、 置 较 低 的滑 疝 进 行 陷 凹韧 带 和 悬 韧 带 加 强 。 位

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

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

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为腹股沟直疝。

一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外科住院确诊为腹股沟疝患者40例。

其中男32例,女8例,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30岁。

二临床表现可因疝囊大小或有无并发症而异。

腹股沟区出现一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患者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

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

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自腹股沟下降至阴囊内或大阴唇,行走不便和影响劳动。

难复性斜疝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嵌顿性疝临床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肿块回纳。

三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积极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对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的患者必须积极治疗,症状控制后再行手术。

吸烟者,术前2周开始戒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饮食中注意多饮水,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保持排便通畅。

(2)备皮:严格备皮,避免因切口感染导致疝修补的失败。

术前嘱患者沐浴,按规定范围备皮,对患者会阴部、阴囊皮肤做仔细准备,既要剃净阴毛,又要防止剃破皮肤。

手术日晨再检查一遍皮肤准备情况,如有皮肤破损或有继发化脓性感染,暂停手术。

(3)肠道准备:便秘者术前2~3日使用导泻药,如番泻叶、果导片等。

手术前晚给患者硫酸镁口服,饮水2 000m1,清洁肠道,防止术后腹胀和便秘。

(4)术日晨,进手术室前,嘱患者排尿,以防术中误伤膀胱,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5)疝的护理:卧床休息2~3天,回纳疝内容物,使局部组织松弛,减轻充血与水肿,有利于术后切口愈合。

高龄腹股沟疝外科治疗的几点体会

高龄腹股沟疝外科治疗的几点体会

症, 给高龄疝 的外科治疗及预后都带来不利影响 , 是普外科医生
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 张力疝修补术虽颇具优点 , 无 但在基层 医 院因经费等原因难 以推广。本 文总结 了我院 1 0年来手术治疗 的 高龄腹股沟疝 16例 , 0 将治疗体会介 绍如下。
用 于作加强修补的局部组织有 腹股沟韧带 、 耻骨疏韧带 、 联 合肌腱 、 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的前鞘。但 因老年人局部组织退化 萎缩 , 如处理不恰 当有造成撕裂形成新 的缺损 , 导致疝复发的可
腹外斜肌腱膜较薄弱 ,边对边平行缝合 易致腱膜撕裂造成加强
处理时的 困难 , 此时必需 间断梯形缝合 , 以重叠缝合致满 意。 继 在重 建 外 环 口时 , 口大 小 以可 容 纳 食 指 尖 大 小 的 空 隙 为 宜 , 环 以 利于精索通过。
23 恰 当运 用 局 部组 织 .
高龄腹股沟疝外科治疗 的几点体会
许文 彬
( 江 萧 山 医院 普 外 科 , 江 浙 浙 萧 山 ,12 1 3 10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 采用改进腹股沟疝的传统手术方式治疗 7 o岁以上 高龄老年人
腹 股 沟疝 16例 。结 果 : 诊 1 (年 , 发 低 , 明 显手 术 并 发 症发 生 , 0 随 ~1 ) 复 无 疗效 确 切 结 论 : 进 后 的手 术 方 式 是 治 疗腹 股 沟 疝的 有 效 方 改 法 , 其他 术 式 相 比 该 术式 操 作 简单 、 伤 小 、 复 快 、尤 其适 用于 老年 腹 股 沟疝 患 者 的手 术 治 疗 。 与 创 恢 ;
中 国 中医 药 咨 讯

21 0 0年 1 2月中 第 2卷 第 3 5期

腹内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

腹内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

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R TM NT 中外医疗2008NO.25C HI NA FORE I GN ME DI C AL T REATME NT 临床医学作者从1997年至2007年收治164例成人腹股沟斜疝均采用经腹内修补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0年,无一例疝复发和并发症,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164例,男152例,女8例;年龄18~81岁,中位年龄42岁;复发性斜疝4例,双侧斜疝2例,斜疝嵌顿18侧;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h ~45年;伴有习惯性便秘8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排空膀胱,在局麻或连续硬外膜麻醉下取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2.5c m 处作4.0c m 横行切口(相当于内环口上一横指),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钝性分离腹内斜肌、腹横肌,切开腹横筋膜和腹膜进入腹腔。

1.2.2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30°,用两把小纹钳提起切口下缘腹膜,此时内环口可清晰暴露于切口,将疝内容物回纳,如果嵌顿的肠管坏死可将它提出切口外作肠部分切除,肠端-端吻合。

1.2.3用右手食指从内环口探入腹股沟管,检查腹横筋膜的缺损情况,用左手食指探摸内环口腹膜下精索,用七号丝线从内环口下缘进针,穿过腹横筋膜从内环口上缘出针,如此缝合数针,使内环口能通过精索,再用四号丝线荷包缝合内环口的腹膜(注意不能损伤精索)。

1.2.4用三把小纹钳提起内环口下缘腹膜,清点术中用具无误,用四号丝线将切口上缘腹膜和提起之内环口下缘腹膜作连续缝合,分层缝合切口。

2讨论2.1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病,手术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大宗病例报告都有不同比例的复发率,其中腹股沟斜疝约3%~5%,直疝达10%,股疝约10%~20%[1[。

2.2青年或成年时期发生的斜疝通过临床解剖和实践证明是与原有腹膜鞘状突和因而形成的腹壁缺损有关[2]。

钱礼薛光华等通过研究指出:腹股沟斜疝的产生都由于腹膜鞘状突未闭或闭合不全,故所有的斜疝都可认为是先天性的,因而提出斜疝修补术的关键是高位结扎疝囊和修补内环[3]。

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

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
1 . 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均 采用 S P S S 1 5 . 0 统计 软件进行分析处 理 ,计数
参 考 文 献
[ 1 1巴图尔 】 ・ 尼 牙 子,斯坎德 尔 ・ 牙 生,艾 尼艾买 提 . 充填式 无 张力疝修
资料采用 检验 ,P < O . 0 5 表示差异 有统 计学意义 。
2 . 3 随访
观察 组 全部 获得 随访 ,无 复发 患者 ,对 照组 获得 8 2例 随 访结 果 ,7 例 复发 ,复发率 8 . 5 %,观 察组复 发情况 明显少 于对
月 强 组 ( = 5 . 3 3 6 ,P < O . 0 5 ) 。 3 讨论
8 6 例,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传统 巴西尼修补术治疗。两组患 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合并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医 学研 究》 第1 1 卷第8 期( 总 第1 9 6 ) 2 0 1 3 年3 月
腹股沟斜疝 的临床治疗
郝建平①
【 摘要 】 目的: 探讨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 对i 7 2 例腹股沟斜疝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 , 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及传统巴西
率6 9 . 8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是 由于无张力疝修补 后 进行游 离 ,切开 并游离 精索 ,分 离疝囊 ,将其 内翻后 放置 于 术可在不破坏 人 体生理结构的基础上 ,采用人工材料对病灶进行修 腹 腔 内,于疝 内环 缺损处填 充疝环 填充 物 ,缝合 切 口。两组患 复,可保 留 完好的腹股沟组织结构 。 而在并发症的观察及随访中, 者 术 中均避 免牵拉 以避 免术后水 肿 ,对 于合并 高血压 、糖尿病 笔者发现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5 . 8 %, 无复发患者,对照组并发症 的患者术前 均纠正其血压 、血糖水平 。 发生率 2 5 . 6 %,复发率 8 . 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及复发 明显少于对 1 . 3 疗效评价 照组 , 可见 , 无张力疝修补术能够有效保护髂腹下以及髂腹股沟神经 , ( 1 ) 完全治 愈 :术后包块消失 ,切 口愈 合 良好 ,且无并发症 ; 对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 ,对于腹股沟斜疝 ( 2 ) 好转: 术后包块 消失 ,切 口愈合较差 ,且伴有并发症 出现 ; ( 3 ) 应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可 明显改善传统治疗方法疼痛大 、 无效 :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有效 = 完全治愈 + 好转 。 恢复慢 、复发率高的缺点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手术为主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92例体会

手术为主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92例体会

手术为主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92例体会我科于1985~1999年以手术为主治疗60岁以上腹股沟疝病人92例,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人92例,男76例,女16例,年龄最高者83岁,腹股沟斜疝80例,直疝12例,其中疝嵌顿者42例(45.7%)。

新发疝32例,原发疝症状加重者50例,复发疝10例。

疝合并有慢性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48例,心血管疾病29例,慢性尿潴留4例,习性性便秘2例,腹水3例,结肠肿瘤6例。

结果本组手术治疗80例,死亡1例,死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非手术治疗12例,死亡1例,死于心肌梗塞。

非手术治疗12例中,近期复发5例,再次行手术治疗。

本组手术病员采用局麻6例,硬膜外麻74例。

讨论腹股沟疝或疝的并发症是老年人的常见外科疾病之一,无论在病情或处理上都比中青年人要复杂得多。

如果不予以高度重视,检查不彻底或忽视老年人可能并存的常见病以及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不当等,都将造成不良后果。

应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老年人的腹壁肌张力减弱,是疝发生的主要原因,加上引起老年人腹压增加的因素较多,疝的发生率便高,往往有坠胀和疼痛,更重要的是疝嵌顿机会明显增高,所以只有详细询问病史及全面的体格检查,才能弄清引起疝或疝嵌顿的根本原因以及其伴随疾病,以便在治疗疝的同时,控制治疗其它伴随的并发症。

不断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复发率,增加手术安全度。

对老年疝手术进行必要的估计和选择:由于老年人生理特点是各组织器官趋于老化,且多伴有心、肺、脑、肾不同程度的功能不全,尽管疝手术属于小手术,但对应激能力和免疫能力低下的老年人来说干扰很大。

因此,术前充分估计病人是否能安全渡过手术和其并发症是重要的。

通过临床实践,我们认为:①除了手术绝对禁忌证外,老年人对疝手术是完全可以耐受的,本组无1例是因疝手术本身造成死亡的,所以高龄不是手术的禁忌证。

②手术尽可能择期进行,以保证老年人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对嵌顿疝,能行手法复位的先手法复位,变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

12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12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体会

d , J L 腹股沟斜疝 是 由于 先天 性腹 膜鞘 状 突未 闭锁 或 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不 全所致… , 是小 儿外科 的常 见病 之一 , 可 见 于任何 年龄 段 的 儿童 , 但 以 2岁 以内的男性婴幼 儿最 多见。 由于 1岁 以上 的患 儿疝 自行 消失的可能性较 低 , 且 在哭闹时容易发生 嵌顿 , 故对 1 岁 以上 的患儿 , 若 疝仍未 自行愈 合 , 应 给予手 术治疗 , 如果 医院 条件较 好 , 在 门诊 也 可 开展 该 项 手 术 J 。2 0 0 9—0 1 —2 O 1 3一 O 1 , 我们在氯 胺酮 、 利多卡因麻醉下 , 取 患侧下腹 腹横纹 小切 口 ( 1~1 . 5 c m) , 行单 纯疝 囊 高位 结 扎术 , 治疗 d , J L 腹股 沟 斜疝 1 2 8例 , 效果满 意 , 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般 资料 本组 1 2 8例患儿 中男 1 2 0例 , 女 8例 ; 年龄 1~

8 4・
2 0 1 3年 5月 第 1 9卷 第 3期 HE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S U R G E R Y Ma y

2 0 1 3. V0 1 . 1 9. No . 3
1 2 8
谢辉东
J L 腹 股 沟斜 疝 的手 术 治 疗 体 会
临床表现是在腹股 沟 区或 阴囊 处有 柔 软 的可 复性 肿物 。在 咳 嗽、 哭闹、 用力 排便 时 肿物 出现 , 平 卧后 明显 缩小 或 完全 消 失。 随着体格 生长 , 腹肌 逐渐强 壮 , 1岁 以内的患儿有 自愈 的可 能。
因此 , 一 般 主张 对 年 龄 末 满 1岁 的 婴 儿 , 可 以暂 不 手 术 。 先 用 棉

2021腹腔镜下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心得范文3

2021腹腔镜下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心得范文3

2021腹腔镜下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治疗心得范文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并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经腹腔镜治疗的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患者26例, 记录并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复发情况等。

结果所有患儿均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无中转开腹者, 手术时间(42.21±6.56) min, 术中出血量 (16.23±3.25) ml,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住院时间(3.07±0.64) d, 所有患者出院时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随访至今均未见复发。

结论综合分析各项数据, 腹腔镜治疗小儿滑动性腹股沟斜疝临床效果满意,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 腹腔镜;滑动性腹股沟斜疝; 疝修补术;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feasibility of laparoscopic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liding inguinal hernia by retrospectively analysis. Method A total of 26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liding inguinal hernia treated by laparoscopy in our hospital were reviewed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7. The operation time, blood los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length of stay and recurrence were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aparoscopy, without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The operation time was (42.21±6.56) min., the blood loss was (16.23±3.25) ml. There was no obviou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and the length of stay was (3.07±0.64) days. All patients were cured when they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nd without recurrence followed up until now.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is a satisfactory, saf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sliding inguinal hernia. Keyword: Laparoscopy;Sliding inguinal hernia; Herniorrhaphy;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多发病。

腹股沟斜疝的护理体会

腹股沟斜疝的护理体会

腹股沟斜疝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1-08-30T09:56:37.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4期供稿作者:邹朝琼[导读] 避免腹内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处理,防止疝复发。

邹朝琼(贵州省平塘县医院 5583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4-0084-02 腹股沟斜疝是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原来的位置,通过腹壁的薄弱环节,由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经过全部腹股沟管再由外环口向外突出形成。

可落入阴囊,易发生嵌顿或绞窄。

是我科常见疾病之一,若能正确及时处理,患者可完全治愈,若延误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因此类疾病的特殊性均选择手术治疗,故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愈后起决定性的作用,我科从2006年6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此病患者4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43例,均为男性,年龄8个月~80岁,病史2天~6年不等,合并嵌顿8例,绞窄1例,除1例行肠切除术外,均拟行疝囊高位结扎+疝修补术,术后除搞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外,设法降低腹内压,减轻疼痛是预防复发和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以上患者经我科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后,术后8-12天拆线,全部治愈满意出院。

2 术前护理2.1术前教育:告之患者戒烟戒酒,防止受凉,多饮水,多食蔬菜等粗纤维食物;巨大疝者,应劝其卧位休息,少离床活动。

2.2消除腹内压增高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

2.3术后检查:老年患者应了解心、肺、肝、肾功能以及有无糖尿病等。

2.4皮肤准备:阴囊及会阴部皮肤应仔细准备,不可损伤,以防感染。

2.5灌肠和排空膀胱:术前晚肥皂水灌肠,清除肠内积粪,防止术后腹胀及便秘;进手术室前排空膀胱,以防术中误伤。

2.6合并嵌顿及绞窄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腹部情况,做好急诊手术准备,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备血、给予抗生素等。

中医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6例

中医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6例

中医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6例
刘元珍
【期刊名称】《四川中医》
【年(卷),期】1995(13)4
【摘要】老年腹股沟疝及其并发症是临床的常见病,一般早期施行手术修补可以获效,但对体衰或伴有严重疾病的老年患者则不适宜手术治疗。

笔者自1987年以来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老年腹股沟疝16例,幸获疗效,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年龄60~65岁8例,66~70岁5例,71岁以上3例;病程最长3年,短者半年;腹股沟直疝11例,腹股沟斜疝5例,均为单侧可复性疝。

临床主要表现为少腹肿块,或阴囊肿大,时聚时散。

【总页数】1页(P48-48)
【关键词】腹股沟疝;中医药疗法;老年人
【作者】刘元珍
【作者单位】湖北武汉市第二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69.562.1
【相关文献】
1.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J], 王刚;沈根海;高泉根;沈昊
2.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
疝的临床效果 [J], 樊建新;黄君
3.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与非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J], 赵长海;任秀敏;杨晓丹;王强;焦成斌
4.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观察 [J], 赵江涛; 吴润达; 刘海晨; 胡庭辉
5.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随机单盲研究 [J], 于军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例腹股沟滑动性斜疝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滑动性斜疝的手术治疗。

方法:首先游离疝内容物、疝囊成形和高位结扎,再行疝修补术。

结果:16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脏器损伤,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腹股沟滑动性斜疝只要术前仔细诊断,术中认真解剖,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修补方法,可避免脏器损伤和减少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滑动性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疝修补术;脏器损伤;复发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4.079
腹股沟滑疝在腹股沟疝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如不仔细,很容易损伤腹腔脏器,出现过多的并发症,使患者术后恢复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疝修补术手术方法和术式的改进,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腹股沟滑动性疝16例,通过术前明确诊断及手术方法的改良,避免了脏器损伤,减少了术后复发率,随访疗效满意,本文就对该病的诊治和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腹股沟斜疝435例,其中滑动性疝16例,占3.6%。

男10例,女6例,
年龄4~58岁,平均31岁;病程3~15年。

左侧8例,疝内容物为为乙状结肠6例,子宫附件2例(分别为4岁、7岁女性患儿);右侧8例,疝内容物为盲肠阑尾2例,膀胱2例,大网膜4例。

6例为疝囊旁型,10例为疝囊内型。

1.2 诊断
1.2.1 患者有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病史,在排除直疝情况下,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腹股沟部有较大且难以用手法完全回纳的疝块,且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疝块虽回纳,但在阴囊颈部可触及肥厚的精索及伴行物;外环口很大,触及外环口时感觉有组织异物,有所增厚,均可考虑有滑疝的可能[1]。

1.2.2 常规进行腹股沟区b超检查,本组4、7岁患儿左侧附件滑疝在行常规b超检查时怀疑疝内容物为子宫附件,经术中证实。

1.2.3 进行钡剂灌肠x线检查,证明结肠在疝囊内[2]。

1.3 治疗方法均手术治疗。

手术要点是先游离、回纳滑出的脏器,重新构建一个完整的疝囊,再常规行疝囊高位结扎及修补
[3-5]。

1.3.1 疝囊成形和高位结扎
1.3.1.1 bevan法这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但只适用于较小的滑动性斜疝,如盲肠滑出。

具体步骤是,切开疝囊后,沿盲肠边缘2 cm 处弧形切开腹膜,切缘两端必须到达疝囊颈处,以保证在构成一个完整的疝囊后可行高位结扎。

仔细游离盲肠到内环水平,避免误伤
系膜血管和精索血管。

至此,可回纳滑出的盲肠,把腹膜弧形切缘的两端对合靠拢作纵行缝合,构成一个完整的疝囊以作高位结扎。

1.3.1.2 la roque法适用于较大的滑动性斜疝,如滑出的肠管较长如乙状结肠,此法较为可靠。

具体步骤是,切开疝囊前壁,游离肠管的后侧直达内环处,如滑出肠管较长,游离时须注意不可误伤其系膜血管。

再在内环上方3 cm处按肌纤维方向分开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注意不可损伤髂腹下神经,切开腹膜,经内环回纳游离的滑出肠管并从腹部切口提出,原肠管后侧游离面即翻转到前面,疝囊切口与腹膜切口之间的壁层腹膜亦随之翻出,剪除多余的疝囊,使其残余切缘恰能对拢缝合,覆盖肠管的游离面,构成系膜后面的浆膜层,回纳肠管。

最后,缝合腹膜切口。

1.3.2 疝修补术滑疝的特点是疝环被撑大,腹壁各层腱膜及腹横筋膜强度严重受损。

过去常采用bassini、halsted或mcvay法[6-7]。

随着生物补片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对ⅳ-ⅶ型腹股沟斜疝使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rutkow手术)[8-9]。

对滑疝以同种术式进行治疗,效果满意。

2 结果
16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笔者所在医院除对2例小儿患者行疝囊高位结扎、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修补腹股沟管前壁外,其余病例均行rutkow手术,手术均取得成功,无脏器损伤,治疗后均取得良好效果。

术后患者均卧床1~2 d,对于老年患者,术后指导下肢
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无感染发生,2例出现肠功能紊乱,予以对症处理后肠功能恢复。

术后随访1~2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腹股沟滑动性疝是指自腹股沟管突出的脏器和(或)其系膜构成
部分疝囊的疝,滑出的脏器右侧常见为盲肠,左侧则为乙状结肠。

盲肠或乙状结肠的浆膜层构成疝囊的后壁,并向两侧返折构成疝囊的两侧和前壁,有时滑出的脏器为膀胱。

腹股沟滑动性疝发生率虽较低,但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如处理不当,常损伤内脏或复发。

随着手术方式的改进,成人滑动性疝的手术方法更倾向于无张力疝修补术,而相较于常规疝修补则减少了术后疝的复发,在进行该术式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1)完全遵循滑动性疝的经典手术原则,对于术前不能确定的囊内型,在手术过程中要做到充分地暴露及精细的解剖,以满足探查及修补的需要,切口略长,不追求小切口,这样才方便于清晰地显露腹股沟区解剖,确保植入物放置的精确性及覆盖的范围。

小切口手术并不等于微创,反复过度地牵拉反而加重组织的损伤,且不利于充分探查。

(2)整体修补腹股沟区腹横筋膜板层,平片的覆盖范围应当为整个腹股沟区,并与周围的坚韧组织适当重叠,正确判断疝环的边界,固定网塞于疝缺损边缘且有足够强度的组织之上,并适当地重叠,网片及网塞均需确切缝合,缝合间距不应过大。

(3)注意腹股沟区组织的保护,包括神经、精
索及其血管,操作时轻柔,清晰的认识腹股沟区的解剖关系,无论是在常规修补还是使用无张力补片的修补过程中都十分重要。

尽管腹股沟滑疝无论在术前的诊断还是术中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在手术过程中做到充分地暴露及精细的解剖,在正确的处理疝囊的同时注意对腹股沟区组织的保护,包括神经、精索及其血管,尤其是疝内容物的保护,整体修补腹股沟区腹横筋膜板层,网片及网塞确切缝合,可避免脏器损伤和减少术后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顾才校.滑动性疝8例分析[j].实用外科杂志,1992,12(3):133.
[2] 宋晓星.疝造影的临床应用[j].实用外科杂志,1989,1(3):135.
[3] uemura s,woodward a a,amerana r,et al.early repair of inguinal hernia in premature babies[j].pediatr surt int,1999,15(1):36-39.
[4] decou j m,gauderer m w.inguinal hernia in infants with very low weight[j].semin pediatr surg,2000,9(2):84-87.
[5] tackett l d,breuer c k,luks f i,er al.incidence of contralateral inguinal hernia[j].j pediatr surg,1999,34(5):684-687.
[6]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0:916.
[7] 黄志强.现代腹部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1995:22.
[8] 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6-28.
[9] 马颂章.疝和腹壁外科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3,10(1):1.
(收稿日期:2011-12-23) (收稿日期:李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