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1-7墨子篇章
《墨子》
《墨子》墨子亲士【原文】入国〔1〕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2〕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3〕;桓公〔4〕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5〕。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6〕而大丑也。
太上〔7〕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解】〔1〕入国:治理国家。
〔2〕缓:怠慢,耽误。
〔3〕文公:晋文公,名重耳。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
出走:逃亡。
〔4〕桓公:齐桓公,名小白。
春秋时齐国国君。
〔5〕遇:遭遇,遭受。
吴王:名夫差。
春秋时吴国国君。
摄:震慑。
〔6〕抑:容忍,忍耐。
〔7〕太上:最好的。
【译文】治理国家,如果不体恤爱护有才能的人,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看到贤能的人不立即亲近,那么这是对国君的怠慢。
没有贤才就不能应付急难,没有士人就无法考虑国家大事。
怠慢贤才,忘记士人,而能够使国家长治久安的,从来不会有这样的事。
从前晋文公重耳逃亡国外,而后匡正天下;齐桓公离开国家,而后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遭遇吴王夫差灭国的耻辱,而后成为震慑中原诸侯国的贤君。
三人之所以能够扬名天下,取得成功,都是由于对治理国家能够忍耐奇耻大辱。
最好的是不要失败,其次失败了而能够成功,这叫做善于用人。
【原文】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1〕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君子进不败〔2〕其志,内〔3〕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4〕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5〕,上必有谘谘之下〔6〕,分议者延延〔7〕,而支苟〔8〕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注解】〔1〕足:充足,满足。
〔2〕败:衰败,丧失。
〔3〕内:退。
〔4〕逼臣:宠爱的臣子。
〔5〕弗弗之臣:直言进谏的臣子。
〔6〕谘谘(zīzī)之下:敢于争辩的臣子。
【世纪金榜】初中语文文言文《墨子》原文和译文
原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将要用它去攻打宋国。
老师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从鲁国出发,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墨子说:“北方有欺侮我的人,希望凭借您杀掉他。
”公输盘不高兴了。
墨子说:“请允许我献给你千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墨子【古籍精品原文】
墨子《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目录∙01章亲士∙02章修身∙03章所染∙04章法仪∙05章七患∙06章辞过∙07章三辩∙08章尚贤(上)∙09章尚贤(中)∙10章尚贤(下)∙11章尚同(上)∙12章尚同(中)∙13章尚同(下)∙14章兼爱(上)∙15章兼爱(中)∙16章兼爱(下)∙17章非攻(上)∙18章非攻(中)∙19章非攻(下)∙20章节用(上)∙21章节用(中)∙23章节葬(上)(亡) ∙24章节葬(中)(亡) ∙25章节葬(下)∙26章天志(上)∙27章天志(中)∙28章天志(下)∙29章明鬼(上)(亡) ∙30章明鬼(中)(亡) ∙31章明鬼(下)∙32章非乐(上)∙33章非乐(中)(亡) ∙34章非乐(下)(亡) ∙35章非命(上)∙36章非命(中)∙37章非命(下)∙38章非儒(上)(亡) ∙39章非儒(下)∙40章经(上)∙41章经(下)∙42章经说(上)∙43章经说(下)∙44章大取∙45章小取∙46章耕柱∙47章贵义∙48章公孟∙49章鲁问∙50章公输∙51章囗囗(亡)∙52章备城门∙53章备高临∙54章囗囗囗(亡) ∙55章囗囗囗(亡) ∙56章备梯∙57章囗囗(亡)∙58章备水∙59章囗囗(亡)∙60章囗囗(亡)∙61章备突∙62章备穴∙64章(亡)∙65章(亡)∙66章(亡)∙67章(亡)∙68章迎敌祠∙69章旗帜∙70章号令∙71章杂守原文01章亲士作者:佚名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墨子》的主要内容
《墨子》的主要内容《墨子》墨子和墨家学派的言论,汇集在《墨子》一书里。
据《汉书•艺文志》载,《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从《墨子》书的体裁、内容、形式的不同来分析,既非一人,也有时间早晚的区别,大体可分为五类:第一,记载墨子主要思想的二十三篇。
《鲁问》记,墨子曾告诉弟子魏越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
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国家熹(喜)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
国家务夺侵凌,即(则)语之兼爱、非攻。
故曰,择务而从事焉。
墨子提出的这十大主张: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尊天、事鬼、兼爱、非攻,既是墨子针对当时不同国家弊病灵活运用的政治主张,又是墨子思想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墨子》书中的这十篇原来都各有上中下三篇,今缺七篇,存二十三篇。
从今所存有上中下的各篇来看,文义大同小异,当系三个墨子弟子记录分别整理而汇编在一起的。
第二,记载墨子言行的十二篇。
《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五篇,体裁跟儒家的《论语》相似,当为墨子弟子记载的墨子言行,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四篇,亦记墨子之言,但记纂成篇,当晚于上述五篇。
《亲土》、《修身》、《所染》三篇,过去有不少治墨子的学者认为是儒家的伪窜,理由是与儒言相近。
这一说法的根据只是这些篇中某些话好像是儒家的言词,而没有从思想体系的考察得到证明,因而很难确立。
儒墨两家的时代相近或相同,所使用的语言虽有时相同而含义却是各异。
正如《韩非子•显学》所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
第三,记载墨子后学诋斥儒家的《非儒》一篇。
儒墨两家齐名,但在一些重要论点上是相对立的。
孔墨的后学亦互相诟毁。
孟子为孔子的后学,以能言距杨墨为圣人之徒,是闲先圣之道。
墨子的后学,也可能将非儒者作为墨子之徒,认为是在捍卫墨子之道。
有人认为《非儒》篇中没有子墨子曰,当不是记墨子之言;又篇中所诋者为孔子及其弟子,而对反墨家最力的《孟子》却未提到,大概《非儒》写成在《孟子》以前。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1-10吕氏春秋章句
吕氏春秋章句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
万物章章,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
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天也。
〖译文〗一万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役有不被射中的。
万物繁盛茂美,如果用以伤害一个生命,那么这个生命没有不被伤害的;如果用以养育一个生命,那么这个生命没有不长寿的。
所以圣人制约万物,是用以保全自己生命的。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
〖译文〗如今我的生命属于我所有,而给我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大的。
以它的贵贱而论,即使贵为夫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轻重而论,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换;以它的安危而论,一旦失掉它,终身不可再得到。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译文〗天覆盖万物,没有偏私;地承载万物,没有偏私,日月普照万物,没有偏私,春夏秋冬更选交替,役有偏私。
天地、日月,四季施其恩德,于是万物得以成长。
圣人生於疾学。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於尊师。
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译文〗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
老师受到尊重,言语就会被人信从,道义就会被人称述而彰明了。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
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
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於朝,君子不与交友。
〖译文〗君子学习,谈论道理一定称引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听从教诲一定尽心竭力击发扬光大。
听从教诲而不尽心竭力去发扬它,这种行为叫作“背”,谈论道理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这种行为叫作“叛”。
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不接纳他们在朝为臣,君子不跟他们交往为友。
乐之务在於和心,和心在於行适。
〖译文〗愉快的关键在于使心情平和,使心情平和的关键在于行为合宣宜中。
俗定而音乐化之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7课公输《墨子》教学课件共70张
【译文】墨子说:“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 死我。杀了我,宋国就没有谁能守卫抵抗了,就可以 攻下了. 可是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着我 的防守器械,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来入侵了。即使 杀了我,也不能杀尽保卫宋国的人。” 楚王说:“好啦!我不攻打宋国了。”
整体感知课文
以人物思想、态度的变化为 线索组织全文。
背景交待 公输盘诎
公输盘服 楚王曰“善” 楚王曰“善”
阅读探究(一)阅读1-2段,明确: ❖ 3墨子见到公输盘, 就请他帮助自己去杀人,而且 进一步说可以“献金”,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 4.墨子怎样驳斥了他的“义”?
❖ 5.“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的服了吗?他取消 了攻宋的计划了吗?
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 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 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 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 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 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 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 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 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绩。鲁班 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 6.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墨子善罢甘休了吗?从文中 哪一句可以看出来?
❖ 7.墨子仅用三次对话,就使公输盘理屈,这三次对 话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3、阅读探究 墨子见到公输盘, 就请他帮助自己 去杀人,而且进一步说可以“献金”, 其真正的意图是什么?
真正的意图在于步步激怒 公输盘,逼使他说出“吾义固 不杀人”一类的话来。
言。”
距 通 "拒",抵抗,防备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1-7墨子篇章
墨子章句兼相爱,交相利,〖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译文〗爱护他人,给他人带来好处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福;相互厌恶和残害人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祸。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
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生产的。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译文〗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象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译文〗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译文〗墨子说:天底下办事的人,不能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能把事情做好,是从来没有的事。
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也。
”〖译文〗一只眼睛所看到的,不如两只眼睛所看到的;一只耳朵听到的,不如两只耳朵听到的;一只手操拿,不如两只手强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译文〗君子不在水中照镜子,而是以人作镜子。
在水中照镜,只能看出面容;用人作镜,则可以知吉凶。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1-5荀子章句
荀子章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译文〗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酰酸,而蚋聚焉。
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译文〗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译文〗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译文〗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译文〗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
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译文〗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译文〗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译文〗见有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见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惊心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
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译文〗指责我而指责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赞同我而赞同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就是害我的贼人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
《墨子》原文及翻译白话版中(收藏)
《墨⼦》原⽂及翻译⽩话版中(收藏)五七患(1)⼦墨⼦⽈:国有七患。
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治宫室,⼀患也;边国⾄境(2) ,四邻莫救,⼆患也;先尽民⼒⽆⽤之功,赏赐⽆能之⼈,民⼒尽于⽆⽤,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爱佼(3) ,君修法讨⾂,⾂慑⽽不敢拂,四患也;君⾃以为圣智⽽不问事,⾃以为安强⽽⽆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以⾷之,⼤⾂不⾜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
以七患居国,必⽆社稷;以七患守城,敌⾄国倾。
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凡五⾕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
故民⽆仰,则君⽆养;民⽆⾷,则不可事。
故⾷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也,⽤不可不节也。
五⾕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
⼀⾕不收谓之馑,⼆⾕不收谓之旱,三⾕不收谓之凶,四⾕不收谓之馈(4) ,五⾕不收谓之饥。
岁馑,则仕者⼤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旱,则损五分之⼆;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禄,禀⾷⽽已矣。
故凶饥存乎国,⼈君彻⿍⾷五分之五(5) ,⼤夫彻县(6) ,⼠不⼊学,君朝之⾐不⾰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不盛(7) ;彻骖騑,涂不芸(8) ,马不⾷粟,婢妾不⾐帛,此告不⾜之⾄也。
今有负其⼦⽽汲者,队其⼦于井中(9) ,其⽏必从⽽道之。
今岁凶,民饥,道饿,重其⼦此疚于队,其可⽆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疾,⾷者众,则岁⽆丰。
故⽈:财不⾜则反之时,⾷不⾜则反之⽤。
故先民以时⽣财,固本⽽⽤财,则财⾜。
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常收⽽旱⽔不⾄哉!然⽽⽆冻饿之民者,何也?其⼒时急⽽⾃养俭也。
故《夏书》⽈:“禹七年⽔。
”《殷书》⽈:“汤五年旱。
”此其离凶饿甚矣(10) ,然⽽民不冻饿者,何也?其⽣财密,其⽤之节也。
故仓⽆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备兵,虽有义不能征⽆义;城郭不备全,不可以⾃守;⼼⽆备虑,不可以应卒(11) ,是若庆忌⽆去之⼼,不能轻出。
墨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读书笔记
墨子在孔子与孟子之间,发展儒家的基本理论(修身养性等),认为上帝兼爱,并赏罚分明。墨子提出从上 至下的道德、政治管理制度,认为人民思想会因此借天子最终统一于天。
44·读《论语》《孟子》《韩非子》《商君书》《荀子》《墨子》《庄子》2022.08.16忘了是基于什么原因 决定读先秦经典的,但这两个月,集中的把几本最具代表性的诸子经典初读了一遍。连续看这些书,什么感受呢? 我的大脑就像是稷下学宫的论战台,先秦诸子轮番登场,发表各自见解,同时也要应付他人的挑战和质疑,唇枪 舌剑,好不热闹。他想的不是等会怎么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看他们争来争去的觉得很搞笑也很好玩,又觉得他 们笨,争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不如像我一样躺平,岂不快活。
目录分析
1
亲士
2
修身
3
所染
4
法仪
5
七患
1
辞过
2
三辩
3
尚贤上
4
尚同上
5
兼爱中
非攻上 节用上
节葬下 天志上
1
明鬼下
2
非乐上
3
非命中
4
非儒下
5
耕柱
1
贵义
2
公孟3Leabharlann 鲁问4公输
5
备梯
作者介绍
这是《墨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墨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墨子(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墨子》原文及翻译白话版上(收藏)
《墨子》原文及翻译白话版上(收藏)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
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子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定为墨家学派总的宗旨。
“兼爱”是墨子的最核心主张。
“兼爱”,即“一视同仁地爱一切人”,“像爱自己一样地爱所有人”。
墨子认为,你若不爱别人的亲人,别人也不会爱你的亲人,爱人者人必爱之,恶人者人必恶之,爱、恶之行必有相应的报偿。
《墨子》一书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辞过》、《三辩》共七篇。
这一类杂有名家之言,混有杂家之说。
比如《亲士》篇中的“铦者必先挫,错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难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语。
“修身”一词,为儒家之言。
《所染》中的“染苍则苍,染黄则黄”疑是出于名家之性说。
“法仪”一词,疑是法家之言,纯出伪托,而后四篇是墨家记墨学的概要,有可能是墨学的提纲挈领。
第二类:《尚贤》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爱》上中下篇、《非攻》上中下篇、《节用》上中篇、《节葬》下篇、《天志》上中下篇、《明鬼》下篇、《非乐》上篇、《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四篇。
这一类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
除了《非攻》上篇、《非儒》下篇之外、各篇皆有“子墨子曰”四字,认为是墨子门弟所记的墨子之言。
第三类:《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大取》、《小取》篇,共六篇。
这一类被治墨者称为墨辩,亦称为墨经。
此六篇难通难译,古字词较多,辩理深奥,加上杂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理论,光学力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理论、社会科学、伦理学、逻辑学等等,实在难以理解。
这一类是《墨子》的精华部分。
梁启超认为这六篇是墨翟自著。
而孙诒让则认为是后墨学者所著。
孙诒让所据的理由之一是:公孙龙与墨子时代不同,而且公孙龙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坚白石之论。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
诗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优美动听的古诗词。
从传统的押韵和艺术表现来说,中国经典诗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以一种全新的语言文字形式,通过精心收集古代诗词、绘图和读写训练,以及配有丰富的文化背景,为读者呈现出一部经典藏书。
本书主要收录中国最具经典性的古诗文。
其中收入了许多来自文学名家的作品,诸如李白,王安石,司马相如,杜甫,柳宗元,陆游等等。
节选自这些文学大家的诗文,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精髓,将让读者深入体验中国文学的魅力。
此外,还收集了很多优秀的诗词名句,比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等,从此让读者探索中国文学文化的全部价值。
另外,本书还收集了一些古代典籍中的经典诗词作品,比如《诗经》,《楚辞》,《庄子》,《墨子》,《唐诗》,《宋词》,《元曲》等,能够让读者更加完整地了解中国文学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古代诗文,也涉及中国文学的全部范围,既有古典作品,也有现代文学作品,让读者可以领略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的演变,更好地感知中国文化的魅力。
此外,本书为读者介绍了多种不同的诵读方式,让读者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诗词。
本书提供了许多关于不同读词方式的讲解,从而帮助
读者拓展诗词读读的技巧,深入浅出地理解古人的意境。
总之,《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书籍,收录内容丰富,让读者可以很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以及它所蕴含的精髓,进而更好地洞察中国文化的动人之处。
墨子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一:兼相爱,交相利。
翻译一:互相爱护,互相利益。
墨子认为,天下之人皆应互相爱护,追求共同的利益。
这种兼爱思想打破了当时诸侯割据、相互攻伐的局面,倡导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原文二:非攻,兼爱也。
翻译二:非攻,也是兼爱的体现。
墨子反对战争,主张非攻。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破坏社会稳定。
因此,非攻也是兼爱的一种表现,即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
原文三:尚贤,使能者居上,不贤者居下。
翻译三:崇尚贤能,让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职务,让无才能的人居于低位。
墨子提倡尚贤,认为贤能之人应该担任重要职务,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这种思想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四:节用,去奢泰,俭约自守。
翻译四:节俭使用,摒弃奢侈,保持简朴的生活方式。
墨子主张节用,反对奢侈浪费。
他认为,节俭可以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
这种思想对后世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影响。
原文五:非命,天命不足信。
翻译五:反对命运,认为天命不可信。
墨子反对天命观念,认为命运并非不可改变。
他主张人们通过努力奋斗,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种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原文六:明鬼,祭祀之礼不可废。
翻译六:信仰鬼神,祭祀之礼不可废弃。
墨子认为,鬼神是存在的,祭祀之礼不可废弃。
这种思想反映了墨家学派对鬼神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墨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原文七:天志,天下之事皆由天命。
翻译七:天志,天下之事皆由天命决定。
墨子认为,天命决定天下之事。
这种思想与儒家、道家等学派有所不同,反映了墨子独特的宇宙观。
总之,墨子思想内涵丰富,涉及政治、道德、哲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其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墨子名言的翻译和解读,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墨子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古诗文读本九年级1-1孔子家语选读
孔子家语(选读)原文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困穷而改节。
«在厄»译文灵芝和兰花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它们不会因为没有人来欣赏它们变得没有香气;人格高尚的人修行道义以身立德,他们不会因为生活贫困物质贪乏而改变气节。
原文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六本»译文所以说,与人格高尚的人住在一起,就象住在了放有灵芝和兰花的屋子里,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气,是因为你已经为之同化,满身是香了;而与品德低劣的人住在一起,就好象住进了卖咸鱼的店铺一样,时间长了闻不出它的腥臭,是因为你已与之同化满身臭气了。
原文: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又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译文:放有红色朱砂的地方实会被其染红,而放有漆墨的地方会被其染黑,因此,想要做君子的人或者说是君子,都会慎重选择他们所居所处的环境。
事实上,君子就象芝兰和松梅一样,不会因为无人喝彩而不芳香四溢,也不会因为清苦卑微而变得庸俗丑陋;他们的志气如香兰一样天长地久不会改变,他们的信念如灵芝一样坚定不移始终如一。
原文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孔子家语·六本》译文孔子说:“良药虽然苦但是对疾病的康复是有利的,忠言虽然很刺耳,但是对于以后的德行操守是有好处的。
商汤因为敢于面对直言忠臣而昌盛起来,夏桀因为阿谀奉承而失掉了天下。
要是国君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父亲没有敢于争辩的儿子,兄长没有能和他争论的弟兄,普通人没有敢于挑刺的朋友的话,看起来像是没有任何过错,实则就是有错的。
①谔谔:直言进谏的样子。
②唯唯:恭敬顺从的应答声。
③争:通“诤”,直言劝谏。
原文: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孔子家语·六本》译文:所以我说:…国君的错,大臣能够直谏;父亲的错,儿子可以争辩,兄长的错,弟弟要纠正,自己的错,朋友会给你挑刺。
《墨子》(原文及译文)在线阅读
《墨子》(原文及译文)在线阅读
《墨子》阅读
分类:国学大全
作者:墨子
《墨子》一书是由其门人后学记录辑集而成,大约成书于战国后期,略晚于《孟子》。
《墨子》原为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墨家的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
•导言
•序
•一亲士
•二修身
•三所染
•四法仪
•五七患
•六辞过
•七三辩
•八尚贤上
•九尚贤中
•十尚贤下
•十一尚同上
•十二尚同中
•十三尚同下
•十四兼爱上
•十五兼爱中
•十六兼爱下
•十七非攻上
•十九非攻下
•二十节用上
•二十一节用中
•二十二节用下
•二十三天志上
•二十四天志中
•二十五天志下
•二十六明鬼
•二十七非乐
•二十八非命上
•二十九非命(1)中•三十非命(1)下•三十一非儒
•三十二大取
•三十三小取
•三十四耕柱
•三十五贵义
•三十六公孟
•三十七鲁问
•三十八公输
•三十九备城门
•四十备高临
•四十一备梯
•四十二备水
•四十三备突
•四十四备穴
•四十五备蛾傅
•四十六迎敌祠
•四十七旗帜
•四十九杂守•附录:一、经上•二、经下•三、经说上•四、经说下。
《墨子》全文
《墨子》全文卷一《亲士》1.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2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句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2.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
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
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3.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唫,怨结于民心,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
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4.今有五锥,此其銛,銛者必先挫。
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是故比于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5.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也。
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盖非兼王之道也。
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尧尧者,乃千人之长也。
6.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万物,是故溪陕者速涸,逝浅者速竭,墝埆者其地不育。
王者淳泽不出宫中,则不能流国矣。
《修身》1.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小学文言文墨子
《墨子》(一)经典国学再现昔者晋文公好士①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②之裘,韦③以带剑,练帛④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是其故何也?君说⑤之,故⑥臣为之也。
我是小助手①士:大臣。
②牂(zāng)羊:母羊。
③韦:熟牛皮。
④练帛:大帛,粗疏的丝织品。
⑤说:通“悦”,喜欢。
⑥故:所以,因此。
我是小翻译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粗疏的丝织品做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参见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
考考你的智慧1.根据文意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好士之恶衣:()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练帛之冠:()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语句。
(1)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其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语句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文中可以看出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你能讲出一个关于晋文公的小故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墨子的著作
墨子的著作引言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名翟,字子墨,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科学家。
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伟大经院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墨子一生致力于推崇兼爱、反对战争和推行科技发展,提出许多富有思想深度的观点和理念,并留下了许多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墨子》是墨子的主要著作,也是墨子学派的经典之作。
这部书是墨子系统阐述自己思想的总结,也是其科学发展观念与社会伦理的体系化表达。
《墨子》的篇章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政治、伦理、科学、宗教等诸多方面。
其中最为广为人知的主题是对兼爱的倡导。
墨子认为人人应该兼爱,不论国籍、宗教、种族的差异,都应该以爱彼此为基础,推崇和平、友爱与和谐。
此外,在科学领域,墨子也积极倡导了科技创新的理念。
他认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于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提出“天下为公”的观点,主张共享科技成果,以促进国家和人民的福祉。
墨子的《墨子》还涉及了一系列辩证法原理和思想。
他强调了战争的消极影响,提出了“非攻”的主张。
墨子认为战争不仅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富浪费,而且破坏了社会稳定与和谐。
因此,他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以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墨子兼诚简》《墨子兼诚简》是墨子的另一部重要著作。
这部书主要阐述了墨子关于忠诚和诚实的观点。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时刻保持忠诚和诚实的品质,这是维护社会和谐和推动科技发展的基石。
墨子进一步强调了诚实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在诚实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实现信任和互助,科技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
他提出了“凡能为人而不如实者,不得为国家之事”的主张,强调个体的诚实和努力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墨子与墨学思想》《墨子与墨学思想》是对墨子思想进行总结和研究的一本书籍。
这本书对墨子的思想与墨学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其思想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对后世影响的原因。
墨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兼爱”观念上。
他认为人人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遵守道义,追求和谐与和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子章句
兼相爱,交相利,
〖译文〗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译文〗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译文〗爱护他人,给他人带来好处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福;相互厌恶和残害人的人,天必定给他降祸。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
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译文〗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
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生产的。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译文〗假若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不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不相互侵扰,盗贼没有了,君臣父子间都能孝敬慈爱,象这样,天下也就治理了。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译文〗意志不坚强的,智慧一定不高;说话不讲信用的,行动一定不果敢;
子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译文〗墨子说:天底下办事的人,不能没有法则;没有法则而能把事情做好,是从来没有的事。
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一手之操也,不若二手之强也。
”
〖译文〗一只眼睛所看到的,不如两只眼睛所看到的;一只耳朵听到的,不如两只耳朵听到的;一只手操拿,不如两只手强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译文〗君子不在水中照镜子,而是以人作镜子。
在水中照镜,只能看出面容;用人作镜,则可以知吉凶。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
〖译文〗这是因为王公大人治理国家不能做到尊贤使能。
在一个国家中,如果贤良之士
多,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大;如果贤良之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绩就小。
所以王公大人的急务,将是如何使贤人增多。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译文〗有能力的就举用他,没有能力的就罢黜他。
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
〖译文〗得意之时不可不举用贤士,不得意之时也不可不举用贤士。
如果想继承尧舜禹汤的大道,就不可不尚贤。
尚贤是政治的根本所在。
”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译文〗墨子说,他曾见人染丝而感叹说:“(丝)染了青颜料就变成青色,染了黄颜料就变成黄色。
染料不同,丝的颜色也跟着变化。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
〖译文〗现在小范围内做不对的事,人们就都知道指责其错误;大范围内做,却不知道指责其错误,反而跟着称赞他为义举。
这可以算是懂得义与不义的区别吗?
大不攻小也,强不侮弱也,众不贼寡也,诈不欺愚也,贵不傲贱也,富不骄贫也,壮不夺老也。
是以天下之庶国,莫以水火、毒药、兵刃以相害也。
〖译文〗大的不攻打小的,强的不欺侮弱的,多的不残害少的,狡诈的不欺骗愚笨的,尊贵的不傲视卑贱的,富足的不傲慢贫困的,年壮的不掠夺年老的。
所以天下众国,不以水火、毒药、刀兵相互杀害。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译文〗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不值得和
他交友;守道不坚定,阅历事物不广博,辨别是非不清楚的,不值得和他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