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合集下载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研修心得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研修心得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研修心得——培养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通过近期参加的哈市高中英语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组的研究项目及哈市学科骨干教师的集中培训,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核心素养有了深刻和清晰的认识,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所得,与大家一起分享学习。

一、核心素养概念提出的必要性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衡量标准越来越高,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拥有过硬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育人要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过去的知识本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争分夺秒。

但是,当知识以几何态势增长之时,这种方法显然不能奏效。

知识教学过度会阻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学校教育是给学生的人生准备好必要的“桨”。

知识观念的更新是一种世界发展趋势。

很多国家、地区与国际组织都认为,“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应该取代以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传统课程标准体系。

”国际上长达20多年的研究表明,只有找到人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才能解决好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只有找到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DNA,才能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又为未来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二、核心素养的提出与界定“核心素养”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

经合组织1997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但2003年出版的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则使用了该词。

为推进核心素养走进教育实践,2005年经合组织又发布了《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Key Competencies:Executive Summary),以增强核心素养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可操作性。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所必备的能力和特质。

它是指一个人具备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得他们能够在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并且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挑战。

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核心,对于个人的成功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核心素养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核心素养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是知识素养,即一个人对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知识素养包括科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能够让一个人拥有全面的视野和理解力。

其次是技能素养,即一个人在实践中所掌握和运用的技能。

技能素养包括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等,使得一个人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情境。

最后是态度素养,即一个人对待事物和他人的态度和价值观。

态度素养包括责任心、积极性、尊重他人等,使得一个人具备良好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其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教育体系的。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

学校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

其次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环境,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和互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习惯。

此外,社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给予人们广泛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和企业等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培养活动,帮助人们培养核心素养。

最后,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个人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努力。

个人需要具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读书、参加培训、参加公益活动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个人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对自己的信心。

要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和求知的欲望,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是一个人成功和成长的基础。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2014年10月21日14:50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期作者:柳夕浪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作者简介:柳夕浪,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600)。

内容提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回答。

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

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①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②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③),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⑤等。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道德、创新和实践等方面综合发展的能力。

它包括了人的整体发展,是一个人成为全面发展个体的基础。

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发展。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一个人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和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可以通过教学和学习的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情感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管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并引导他们进行情感表达和情感管理。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道德能力是指一个人从伦理和道德的角度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可以通过道德教育进行。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好与坏,什么是公正与不公正,什么是责任与义务等道德原则,并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此外,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主动进行创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和创新实践进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和创新,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环境和资源。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一个人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训练等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总之,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从认知、情感、道德、创新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培养和发展。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的多元素养,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这样的个体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且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什么是核心素养_——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_——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_——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必须具备的几个方面的能力,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思维素养、创新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学习能力等。

这些素养构成了人们的基础,是对于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日新月异,人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因此,培养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

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务,怎样才能够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呢?下面将从多个方面阐述问题。

1.注重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知识和艺术素养等多个方面。

在这个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的社会中,注重文化素养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平衡自身的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

如何培养文化素养呢?首先,多读书多看电影,了解文化艺术的精髓和演绎方式。

其次,积极参与社群活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氛围。

最后,利用网络平台,深入了解各种文化知识,学习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

2.注重信息素养在当下这个信息化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可靠的信息。

如何培养信息素养呢?首先,学会有效地检索和筛选资料,使用各种信息工具,比如搜索引擎、电子图书等。

其次,学会如何进行信息加工、信息整合、信息分享。

最后,具备一个良好的批判敏感力,辨识虚假信息、避免误导带来的不良后果。

3.注重思维素养思维素养是指人们理性思考的能力,包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等多个方面。

良好的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理性看待问题,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如何培养思维素养呢?首先需要锻炼自己的逻辑和批判能力,思考问题时不过于情感燃烧,确定问题的根本。

其次,在生活中多接触新事物,开启创新思维模式,鼓励自己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发展自己的自我激励能力,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控力。

4.注重创新素养在现代社会中,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从_素质_到_核心素养_关于_培养什么样的人_的进一步追问_柳夕浪

从_素质_到_核心素养_关于_培养什么样的人_的进一步追问_柳夕浪

一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的回答。

为什么说它是“中国式的”呢?第一,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

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1]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直接领导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他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1985年5月,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2]教育如何才能担当起提高全体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在关于中国教育发展道路的抉择中,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

1987年4月,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九年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大纲统稿会上指出:“基础教育不能办成单纯的升学教育,而应当是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是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教育。

”[3]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吸收了教育思想讨论的成果,明确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第二,它被赋予“中国特色”的内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随着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4]),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5]),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摘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培养什么样的人
现在大家都在提倡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到底什么是核心素养呢?我认为就是要培养学生们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能力、素质和修养。

首先,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们健康阳光快乐的心理。

心理健康应该是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个人应该对人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只有这样,他才能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成为对这个社会有用的人。

第二,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甚而改变这个社会。

学生如果抱着“只要学好书本上的知识就行”的观念进行学习,那么他们必将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学校和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能力,这样,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中才能有所作为。

第三,我认为应该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要求了。

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将来在工作和生活中才能游刃有余。

第四,我认为还应该培养学生们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

这种技能包括很多方面,起码的两个方面一是生存技能:学生应该学会在危险的境地中求生和逃生;二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即在社会活动中随时能解决一些突发的问题。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而
这些能力归根结底就是健康快乐的成长,自信乐观的生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一、本文概述《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文章从“素质”这一概念出发,逐步引出“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的追问,文章试图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当前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如何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培养出具备核心竞争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文章首先回顾了“素质”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指出其作为传统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引入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详细阐述了其内涵和特点,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跨文化交流等方面。

这些核心素养被认为是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能力和品质,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文章通过对比分析“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异同点,进一步强调了从“素质”到“核心素养”转变的必要性。

文章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育理念,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能力培养,从培养“素质”转向培养“核心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具备全面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文章通过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展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文章认为,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多元化和开放性,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育也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有品质、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局限性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通过全面、协调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浅析“核心素养”历史发展及教育本质

浅析“核心素养”历史发展及教育本质

浅析“核心素养”历史发展及教育本质摘要:自古以来,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但培养怎样的人这一答案随着时代的更迭一直变化。

从素质---素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不同时代对培养的人才各有怎样的需求,体现了教育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同样涵盖了核心素养于教育之本质。

但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研究仍存在不足,还需改进。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发展;教育本质;课堂教学一、核心素养之历史发展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至此,我国的教育发展正式步入素质教育时代。

2014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1】2015年以来,教育部重点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中国教育学会于2016年3月4日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9大核心素养。

英国继续教育联盟(Further Education Unit)是最早使用核心素养进行课程设计的组织,曾列出100多个关键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被分成10个领域。

【2】21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DeSeCo)是一个标志性的举措。

该项目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3】2006年,欧洲联盟采用了语言、数学、信息、学习、文化、创新等终身学习八大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组织都对核心素养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我国发展和完善这一核心概念提供诸多启示。

二、核心素养于教育之本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什么是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 ——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
展的人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

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

因此,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

例如,语言素养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或外语学科的概念,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

因此,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强调跨学科,更加重视综合素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教育一直强调学生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智力素质、体育素质、艺术素质等。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人们感到需要将原有的“素质教育”升级为更具有时代感和实践性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一系列与日常生活和未来工作紧密相关的能力和素质,包括信息素养、创新素养、批判思维素养、沟通素养、合作素养和生涯素养等。

这些素养凸显了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期望,强调在知识技能之外,个体需要具备的全面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具备获取、理解、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特别针对数字时代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需求。

信息素养包括搜索和筛选信息,理解和处理信息,表达和发布信息以及保护自身信息等。

在如今大数据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创新素养是指个体具备设计、创造、实验和推广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案、新产品和新服务的能力。

创新素养强调对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需要在科技、商业、艺术等领域不断探索、实践并反思效果。

创新素养也与信息素养密切关联,创新往往源自于对新信息的收集和应用。

批判思维素养是指个体具备评估和分析信息、论点、观点的能力,从而作出理性的决策。

批判思维素养需要个体具备挖掘、分析、比较、综合信息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具备判断、推理和评估的能力。

沟通素养是指个体具备与他人顺畅、有效地交流和互动的能力和技巧。

沟通素养不仅涉及语言表达能力,还包括视觉、听觉、手势等多种表达方式。

沟通素养在现代社会中显得日益重要,其重要性还在于客观沟通的能力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合作素养是指个体能够在集体中有效地协作和互动,从而实现规划和目标。

合作素养除了涉及理解、尊重和容纳差异性,还需要在协作过程中共享知识资源、分工合作、充满信任和意愿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生涯素养是指个体对生涯发展有充分的认知和规划能力,包括个人兴趣、人生价值和职业方向等等。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什么是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精心整理——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

比如,美国对核心素养的关注起源于注重知识创新的高新企业团队,这些企业从用人所遇到的问题反馈到教育中,指出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质,他们称之为“技能”。

这些技能不是简单、具体的,而是在21世纪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内容。

再比如,从2009年起,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启动了为期5年的“教育课程编制基础研究”,它关注“社会变化的主要动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适应今后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从而为将来的课程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

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

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

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再谈“培养什么样的人”

“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再谈“培养什么样的人”

“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再谈“培养什么样的人”I. 前言- 对“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话题的重要性介绍- 研究背景和目的说明- 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概念定义及关系II. 综合素质的涵义及培养方法- 综合素质的概念和意义介绍- 各类综合素质如何培养,如思维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训练方法- 论述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及应用。

III. 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的概念定义和涵义- 描述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 论述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及社会的影响与重要性。

IV. 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分析核心素养如何培养,如创造力、批判性思考、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方面的训练方法- 论述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应对措施。

V. 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比较分析- 对比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异同点,如概念、内涵、培养方法等方面- 论述教育实践中怎样更好地将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

VI. 结论- 总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提出对于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培养以及教育方面的建议。

I. 前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成长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问题,还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人才。

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职业生涯成功的重要基础。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概念定义、培养目标和方法,以及这两者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通过对比和分析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异同点,以提出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和建议。

II. 综合素质的涵义以及培养方法综合素质指的是人在各个方面的素质综合能力,包含思维能力、领导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

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仅是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将问题的解决方法构思到实现之中的思路。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

教育研究98学法教法研究课程教育研究在日常教学中一线的中学教师非常注重不同历史事件的比较。

但是相比美国国家课程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维度中的要求之一比较对某一历史人物、时代或事件的不同记载,判断其准确性。

在中国的课程标准中这是从来也没有过。

因为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从来都已权威和标准的面貌出现,并且拒绝让学生质疑其正确性,虽然在事实上它错漏百出,为了防止学生对历史教材怀疑,从而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产生怀疑。

因此我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要求在我国的课程标准里也很难出现,但是这始终是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方向,也是历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有趣的是,在美国国家课程历史学习培养维度中,历史分析与历史解释最后一条要求是假设历史影响。

而对比我国的课程标准呢?大多是了解、熟悉或掌握某某历史事件的历史影响。

二者相对比,差异明显。

其中我认为比较独特而中国课程标准比较缺乏的是,历史研究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获取与判断历史资料能力与准确表述与组织化陈述能力。

这种能力我想在上海地区有比较强的培养,因为上海地区的历史高考题有一道小论文题目,虽然有很多人称上海高考这道小论文题目实际上是新八股。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这种小论文题目的要求实际实际上与美国国家课程提出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维度中的历史研究能力的要求不谋而合。

不过这种小论文题目仅限上海地区,对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这样的题目考查,因此实际上,这种历史研究能力的要求,对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来说,在事实上要求比较简单,甚至没有。

综上所述,可见在历史课程的目标上,中美两国实际上大同小异,两者的大部分的目标都比较一致,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不过令人遗憾的,我国教学的课程标准虽然目标不差,可以再实践过程中很多目标被忽略了,因此中国课程标准的实践与完善还任重而道远,而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一线历史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1]《世界史:大时代》,美,埃德蒙•柏克三世,澳,大卫•克里斯汀,美,罗斯•E•杜恩,杨彪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

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2010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作为基础教育的一名工作者,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深有感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重,在育人才。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国运兴衰、民族复兴关键在人才。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必备的要素中,“德”是第一位的,“德”是人才的灵魂,一个无“德”(魂)的人是可悲的,甚至是可怕的。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

目标和方向都已经明确,关键在于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开展的养成教育工作的实践和思考,我认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工作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有力抓手和根本途径。

一、从我做起,以身作则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2014年10月21日14:50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3期作者:柳夕浪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119内容摘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作者简介:作者简介:柳夕浪,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教育局(江苏南通226600)。

内容提要:借鉴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对素质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在素质层次结构中对素养的可教、可学、可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说明;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理清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素质层次结构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中国式回答。

它是针对“中国问题”提出来的。

20世纪,从1957年“反右”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被耽误了,①学校教育成为重灾区。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敏锐地看到了人口素质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

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②人们很自然地把人的素质同教育联系起来,开始了关于端正办学思想的大讨论。

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素质教育呢?二十多年来,人们不断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有一段时间还有学者提出“心育”③),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④),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⑤等。

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逻辑轨迹是:教育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时代发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它就被增加相应的新质,即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对立面,其内涵是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而逐步被充实完善的。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地进行了素质教育区域性试验与探索,以及学校层面的改革实践,涌现出湖南汨罗、山东烟台、辽宁大连、上海闵行、江苏南通等一批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⑥,创造出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尝试教学等等实施素质教育的鲜活经验。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构面向21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1年开始,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带动人才培养环节的一系列变革。

然而,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看,都存在着一些困惑或问题。

仅就理论层面看,主要是:百科全书、心理学辞典中将素质(predisposition)界定为人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

如此定义的“素质”是不可教的,只能成为教育的必要基础,不能构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而在对经典概念进行教育学的改造和加工时,更多的人将其泛化为人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于是有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

既然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那么“素质教育就成为同义反复、没有内容、空泛、抽象、不确定的概念”,“道理说不清”⑦。

于是,有学者指出,“素质教育”并非是教育术语,而只是一种“教育口号”,它是“主情”的,所唤起的是人们的情绪、情感的相应反应,并非建立在理性分析之上;它是“活跃”的,因时而动,因势而更。

二学科专家习惯于在既有理论的“疆界”、“界限”内认知与行动。

而当跨越“疆界”的教育改革行动不断发生,原先用以区别事物和界定理论的“界限”模糊了,就会发展出跨越原有疆界的理论空间与通道,迫使理论重构,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以素养(competence)为核心,推进未来课程建设,便是很好的理论重构的范例。

其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广邀学者自1997年开始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广泛关注。

该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问题。

⑧第一,在与情境的内在关联中厘清素养的内涵,将素养看作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任务的内在先决条件,强调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互动关联以及对优质生活的追求。

素养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这些情境包括家庭、健康、消费、休闲、职场、教育与训练,以及社区和公共领域等。

素养与情境因素是相互呼应的,不同的情境所要求的素养组合也有所不同,不仅国家、社群、制度、组织常常是充满矛盾冲突、充满挑战的,而且个人生活情境也是如此,愈来愈具有不确定性,而非简单的、固定不变的。

我们不应该脱离特定的情境,抽象地谈论所谓“素养”。

从理论上讲,素养是需求取向的,是一个功能概念,而非实体概念,并且在通常情况下作为复数(competencies)使用。

第二,更进一步地说,个人成功地应对情境的挑战需要什么样的内在先决条件呢?显然不是单一的知识、技能、态度,更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知识、能力、态度之整合与情境间的因应互动体系。

素养与知识(或认知)、能力(或技能)、态度(或情意)等概念的不同在于,它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素养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态度因素特别重要。

有关研究者指出:,态度是用乘方来连接知识与能力的。

如果态度是正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相乘倍数的效果;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第三,“素养”比“能力”含义更为广泛,它与“能力”的不同点还表现为:能力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素养则是“可教、可学”的,是经由后天学习获得的,它可以通过有意的人为教育加以规划、设计与培养,是经由课程教学引导学习者长期习得的。

与此相关的是素养内涵的潜在特质,同时它通过特定情境中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具体表现为行为的意向、行为的技能水平等,形成所谓“素养展现模式”。

一个人所具有的素养如同一座冰山。

素养的外显特质往往比较容易描述,而内隐的情感、态度、价值、动机则不容易直接观察,难以培养并进行评量,但是从理论上讲,可以根据相关理论所建构的严谨工具加以探究推断。

因而素养是可以测评的,且需要长期的培养。

第四,研究者不是停留在泛泛谈论一般的素养,而是在对素养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

如果说素养是基本生活之所需的话,那么,核心素养则为优质生活之所需,它强调不同学习领域、不同情境中都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是关键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素养,试图将核心素养与由核心素养衍生出来的其他素养区别开来。

核心素养是少而精的。

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归纳出“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和“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台湾地区陈伯璋等人以此为依据提出如下台湾“国民核心素养”之架构(见表1)。

上述研究赋予素养以可教、可学、可测评的内涵特质,并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中寻找理论依据,使之成为既有科学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价值的教育学概念,对于我们进一步追问“培养什么样的人”,完善素质教育的理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直接的启发意义。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与人的主体内在的需求、利益、目的相联系,涉及方向的辨别、价值的选择、利益的考量,但它绝不仅仅是主观性的,更不是少数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而总是受到“客体的外在尺度”的制约。

我们只有在弄清楚“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有什么”或“没有什么”、“可能怎样”或“不可能怎样”的基础上,对有无意义、是否必要、什么是关键的问题作出理性的抉择,才能以主观的形式提供客观实践的指向、范围、程度和运行轨迹等。

“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的解决受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具体地讲,每个人的发展总是要受到其所处的社会情境与个人生活情境的制约。

人既创造了情境又受制于情境,是受动与能动的统一体。

更进一步地说,就是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作为一个教育价值认识的命题认真进行研究,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定位、培养目标及不同学段的阶段性目标作出清晰而切实的规定,关注天道与人道的统一、需求与可能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总体结构目标与阶段目标要求的统一,使学生发展目标的选择、发展水平的规定、质量标准的划定等建立在扎实的教育实践根基之上,可理解、可操作、可评估,不是一时的冲动和少数人的主观臆断,不是大而化之、无法付诸实践也无法考量的口号,不是结构不明、层次不清的各种指标的胡乱堆积。

三借鉴近年来国际社会关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澄清“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必然涉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对人的素质结构及其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进一步厘清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体系的关系,加深对素质教育这一命题意义的认识。

首先,关于对素质内涵的把握。

我们既不必拘泥于经典的解释,把它变成僵死的概念;也不能把它当作变动不居的流行词汇,使其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素质”讲的是人的“质”,即人的“质量”或“品质”;同时,还突出了一个“素”字,说明这里讲的“质”不是某一方面的质量,也不是一时一事所表现出的现象,而是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质量。

人的素质,就是人原本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综合性的质量或品质,具有本源性、根基性、潜在性、综合性等特征。

它在生命之初便被孕育着,并在生命过程中逐步生成、趋于完善,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具有先导意义与根基作用。

素质是人性之本,是能力之源。

其次,关于素质的形成过程。

素质的相对稳定不是说一成不变。

借用海德格尔的术语讲,事物的质是在其“在”或“是”的过程中“生成”的,是面向未来开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