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计样本

合集下载

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本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核心词汇和短语,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教材中的重点语法知识,如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等,提升语法运用能力。

3. 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各类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英语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习惯。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完成教材中的各类写作任务,提高写作水平。

3.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培养团队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大学阶段,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较高。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内容,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施,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新词汇和短语:按照教材的章节,每单元学习至少50个新词汇和短语,涵盖日常生活、学术、职场等场景,确保学生能够丰富词汇量。

2. 语法知识:针对教材中的重点语法项目,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进行系统讲解和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选取教材中的经典文章,教授学生快速阅读、精读等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口语表达:结合教材中的对话和话题,进行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毕业班教案设计

大学毕业班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一、教学背景1. 课程性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为他们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基础。

2. 学生情况:本节课面向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但听说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英语听说交流,提高他们的听说技能,为毕业后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日常生活、工作场景的英语听说交流2. 重点词汇:job interview, business meeting, daily communication等场景相关词汇3.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职场场景的英语对话,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教师介绍本节课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 实践活动:教师设计一系列职场场景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听懂的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进行英语听说交流。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5. 总结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英语听说技能:通过听力练习和角色扮演,评价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

3. 小组合作能力: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英语听说教程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3. 网络资源:英语学习网站、听力材料等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组织大学毕业班的学生进行英语听说学习,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展示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展示

h
23
三、预期效果
通过整体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课堂积 极性,增强师生互动性,使学生学以致用, 以实现英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相联系的目标, 学生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趣味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
h
24
Part Four 课程单元设计
一、单元主题 : 打招呼,个人信息咨询 二、主题特点: 知识基础,语言简洁,对话
• 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 to you. h / How do you do?
32
• C. group work 小组练习
学生小组自由组合组织对话,同时, 教师需在教室留意走动观察,协助需要帮 助的学生.
h
33
• D. testing 评测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展示
h
1
目录
• Part One 教材分析 • Part Two 学情分析 • Part Three 课程整体设计 • Part Four 课程单元设计 • Part Five 评价体系
h
2
Part One 教材分析
h
3
一、改革原因
传统教材注重以读写为主,课堂教学 侧重于对语法知识的讲解,着重阐述教程 里的课文内容,与实际运用严重脱节,课 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 积极性,也使得学生发言机会极少。
• 各小组以完成的先后顺序至教师处进 行实景对话表演,该过程中,教师认真倾 听,必要时提醒,对话结束后,教师点评 并鼓励,纠正语音、用法、措辞等错误。 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
h
34
Part Five 评价体系
h
35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课程设计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课程设计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概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是一门针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英语语法和词汇基础,培养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多方面的语言能力。

本课程每周共计4学时,其中2学时为授课时间,2学时为课外阅读和作业时间。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学习目标1.掌握英语语法和词汇的基本知识。

2.培养阅读和听力能力,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理解。

3.提高口语和写作能力,培养表达自己的能力。

4.了解英语世界的文化、社会和历史。

教学内容第一周:英语基础知识概述•英语语法和词汇基础知识回顾•英语发音和声调训练第二周:英语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的选择和运用•阅读理解的基础练习第三周:英语听力技能•听力训练的基础知识•英语听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第四周: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作文范文分析和写作练习第五周:英语口语训练•英语口语技能要点•口语练习和实践第六周:英语世界文化概述•英语世界文化概述•了解英语社会和历史教学方法1.课堂授课:老师将针对每周的学习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析。

2.课外阅读:每周布置适量的阅读任务,学生需要在课外完成相关的阅读和笔记。

3.课余作业:每周布置作业,包括听力、口语和写作等多种形式,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4.小组讨论:学生将被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周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评价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2.期末考试:将考察学生对本课程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参考资料•《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教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第二版教师辅导用书•《英语语法与修辞》•《英语写作指南》•英语学习软件和英语听力材料。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报告书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

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

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

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英语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英语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英语教案设计范例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和熟练运用英语单词和短语。

–熟练掌握英语语法结构。

–能够听懂并口头表达简短对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重要单词和基本语法。

–在语境中正确使用所学内容。

•难点:–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实际情景口语表达。

–逻辑思维与外语沟通结合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用所学词汇说出图片内容。

2.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新的单词和短语,并进行语音、书写、搭配演示。

3.操练(15分钟)–学生大声朗读新学内容,师生一起完成练习题,加深记忆。

4.强化训练(1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根据任务卡内容展示对话。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行设计情景对话,并进行小组表演。

6.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关键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活跃,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新课呈现环节学生注意力集中,操练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拓展环节促进了学生实际口语能力的发展。

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自主设计对话时表现不动,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学生的能力提升。

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设计一个简短的对话,并完整演练。

以上是一堂英语课的教案设计范例模板,通过细致的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英语一级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一级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一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本单元的新词汇和短语,理解课文中的语法结构。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3.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英语学习策略,如查词典、预习课文、整理笔记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参与课堂英语讨论,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进行简单的写作和翻译。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提高国际视野。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一级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个体差异,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选自《大学英语》第一册,主要包括以下章节:1. Chapter 1:Introducing Yourself- Section 1:Meeting New People- Section 2:Talking About Your Hobbies- Section 3:Describing Your Daily Routine2. Chapter 2:Families and Friends- Section 1:Describing Families- Section 2:Talking About Friends- Section 3:Celebrating Important Moments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第一周:学习Chapter 1,重点掌握见面打招呼、介绍自己及兴趣爱好等日常交流用语。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本章节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并理解其在语境中的含义;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进行句型转换,提升句子表达的丰富性;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实用句型进行日常英语交流;4. 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英语听力技巧,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率;3. 学生能够运用写作技巧,完成相关主题的短文写作;4.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升英语学习策略和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树立自信心;2. 学生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视野;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能力;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听说读写技能的全面提升。

学生特点:大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在教学中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英语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Language and Culture”为核心,涵盖以下方面:1. 词汇:重点学习与文化交流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bilingual, ethnicity, diversity, adapt to, cultural norms”等。

2. 语法:复习并拓展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的用法,以及与文化交流相关的句型。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范文University English Lesson Plan Template。

Lesson Title: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Objective: 。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academic and real-world contexts.Students will develop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and discussions.Materials:PowerPoint presentation。

Handouts with critical thinking exercises。

Whiteboard and markers。

Introduction (10 minutes):Greet the students and introduce the topic of critical thinking.Ask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and its importance.Present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lesson plan and its objectives.Body (40 minutes):1. Defini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10 minutes)。

Use the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to define critical thinking and its key components (analysis, evaluation, inference, interpretation, explanation, and self-regulation).Engage students in a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in academic and real-world situations.2. Critical Thinking Exercises (15 minutes)。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设计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设计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本章节的核心词汇、短语和句型,理解并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

2.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课文中出现的不同时态、语态和语气,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分析课文中的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观点和论证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信息提取、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学生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评价和创造性地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尊重他人观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现象,提高人文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求知欲强,思维活跃,需要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第二册第三章“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为主题,围绕以下知识点展开:1. 课文阅读: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和结构,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 了解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原因及其影响。

-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2. 语法点讲解:复习和巩固不同时态、语态和语气,提高语法运用能力。

- 分析课文中的语法现象,进行实例讲解和练习。

3. 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锻炼英语听力技巧。

- 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听力材料,进行听力练习和讨论。

课程英语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课程英语教学设计案例模板

课程英语教学设计案例模板一、教学目标在本次课程教学设计中,我们的主要目标是:- 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教学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引入和巩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2. 语法: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教授相关的语法知识点;3. 句型:研究和练课文中的典型句型结构;4. 阅读理解:进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练;5. 听力训练:通过听取课文中的录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6. 口语练:进行相关的口语练,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7. 合作项目: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步骤本次课程的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2. 词汇研究:呈现本课程的关键词汇,并进行解释和强化练;3. 语法讲解:通过课文中的例句,讲解相关的语法知识点;4. 句型练:带领学生进行与课文相关的句型练,加深对句型结构的理解;5. 阅读理解:进行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阅读理解练;6. 听力训练: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取并完成相关的听力练;7. 口语练:设计相关的口语练活动,让学生互相对话、表达观点;8. 合作项目:安排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

四、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2. 书面作业: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书面作业,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口头表达:组织相关的口语情景练,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 合作项目评估:观察学生在合作项目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次课程的教学活动,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的英语教材作为教学参考;2. 录音材料:准备与课文对应的录音材料,帮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3. 练册:提供相关的练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4.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或电子白板,呈现课件和多媒体资源。

大学英语课的教案设计及实例分析

大学英语课的教案设计及实例分析

2007年第50期周刊摘要:设计教案可以看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奏,本文把教材、教学对象、教法作为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逐一进行阐述,并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了现代意义的教案设计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教案内容应呈现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

最后借助一定的评价标准对一份教案实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教案设计因材施教交际教学多媒体化实例分析1.现代意义的教案设计传统的教案通常指的是教师在授课前所作的课堂教学计划,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

因此,教案也可以理解为备课的记录、教学的“脚本”和讲课的依据。

但是,现代意义的教案却是随着现代课程、教材以及课堂意义的变革而发生着变化。

随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方法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交际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外语教育质量标准的评价依据的确立,现代意义的教案就不再是单一的文本形式,而是多媒体化,图文音像并举,课内课外衔接,教师学生合作的包括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任务、项目的有机组合(夏纪梅2002:141)。

2.教案设计的重要环节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的教案时,应该重点把握以下环节:1)认真备教材。

现阶段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还是基于一定的教材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认真学习课程要求,钻研教材,这其中包括了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对教材所体现的新的教学理念的领会,突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

但是,“教材是服务员(servant),不是主人(master)”(Cun-ningsworth,1987),是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材主宰教师。

设计教案,就要突破把教材作为主要知识来源的限制,尽量给学生丰富的背景知识介绍和实践发展的新知,以克服教材的滞后和不足。

教案是教材的副产品,但更应该强调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对教材的再创造。

换言之,教师使用教材不能只满足于“照本宣科”,而要会“加工处理”;不能只会计划分配课堂时间和内容,而要会把教材当作“刺激物”、“引发物”,刺激和引发学生积极地去探索更多更广的知识和信息(夏纪梅2002:142)。

大学生活英语教案设计模板

大学生活英语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与沟通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大学生活的不同方面,如学习、社交、娱乐等。

2.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对象: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教学重点:1. 大学生活相关词汇和短语的使用。

2. 基本英语口语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表达时可能存在的语法错误和词汇选择问题。

2. 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非语言沟通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大学生活图片、视频或PPT。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英语文章或对话材料。

3. 教师准备一些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用英语简要介绍大学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大学生活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学生活的看法和期待。

二、词汇学习(10分钟)1. 教师展示大学生活相关的词汇,如:classroom, library, dormitory, campus, club, etc.2. 学生跟读并模仿,教师纠正发音和语调。

三、句子结构练习(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简单句子,如:“I study in the libraryevery day.” “I have a lot of friends in my dormitory.”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子结构,自己造句。

四、听力理解(10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大学生活的英语对话或视频,让学生听取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学生复述听到的内容,教师纠正错误。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 school life and college life?-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life?2. 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

大学英语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材与工具1. 教材:《大学英语教程》第X册第X课。

2. 辅助教材:录音机、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进度1. 课前导入 5分钟2. 学习新课文和相关词汇 15分钟3. 听力训练 10分钟4. 口语练习 10分钟5. 阅读训练 15分钟6. 写作指导 15分钟7. 课堂练习 10分钟8. 课后作业 10分钟四、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复习上一课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学习新课文和相关词汇(15分钟)教师板书并解释本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引导学生尝试猜测词义并进行记忆。

3. 听力训练(10分钟)教师使用录音机播放本课文的听力材料,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4. 口语练习(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5. 阅读训练(15分钟)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写作指导(15分钟)教师通过分析本课程的写作要求和范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目,学生在课堂上解答,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8. 课后作业(10分钟)教师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度和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测试,进行综合评价。

2. 教学反思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总结课堂上的教学经验,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延伸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课件、多媒体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手段,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乐趣。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案设计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大学英语口语课课程名称:大学英语口语课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2.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日常交流话题;2. 口语表达技巧;3. 交际策略。

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材、录音机、磁带或光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问候,了解学生的情况;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3. 引导学生进行相互介绍,介绍自己的同学。

二、口语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日常交流话题,如“我最喜欢的电影”;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 教师选取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口语表达技巧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口语表达技巧,如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进行转折等;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运用所学的表达技巧;3.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口语表达技巧;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口语表达情况;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问候,了解学生的情况;2. 复习上节课的口语表达技巧;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兴趣爱好等。

二、口语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日常交流话题,如“我最喜欢的食物”;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 教师选取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三、交际策略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交际策略,如如何提问、如何进行回应等;2. 学生进行口语练习,运用所学的交际策略;3. 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交际策略;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口语表达和交际情况;3.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口语练习。

英语大学课程教案模板

英语大学课程教案模板

教案标题: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Course Overview:This course provid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English literature. Students will explore various literary genres, including poetry, prose, and drama, from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course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critical reading and analytical skills, as well as theirability to write coherent and persuasive essays. By the end of the course, students should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ain themes and trend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be able to appreciate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literary works.Course Objectives:1.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major literary genr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2. To develop students' skills in close reading and textual analysis.3. To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write clear, coherent, and persuasive essays.4. To deepen students' appreciation of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literary works.Target Students:The course is designed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have a basic knowledge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ourse Duration:The course will be taught over a 16-week semester, with one 1.5-hour lecture and one 1-hour tutorial per week.Course Assessment:1. Mid-term exam (30%)2. Final exam (35%)3. Essays (35%)Course Content:1.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study2. Poetry: Forms and techniques3. Prose: Fiction and non-fiction4. Drama: Forms and techniques5. Historical periods: Medieval, Renaissance, Enlightenment, Romantic, Victoria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6. Crit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Weekly Outline:Week 1: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StudyLectur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and its importance- Different literary genre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e role of the reader and the literary criticTutorial:- Introduction to the course and expectations- Close reading exercise: Analyzing a poemWeek 2: Poetry: Forms and TechniquesLecture:- Definition and history of poetry- Major poetic forms: sonnet, ballad, ode, etc.- Poetic techniques: metaphor, simile, personification, etc.Tutorial:- Analysis of a poem: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Week 3: Prose: Fiction and Non-fictionLectur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se fiction and non-fiction- Short story and novel: Forms and techniques- Non-fiction prose: Memoir, essay, etc.Tutorial:- Analysis of a short story: "The Catbird Seat" by James ThurberWeek 4: Drama: Forms and TechniquesLecture:-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rama- Major dramatic forms: tragedy, comedy, etc.- Dramatic techniques: dialogue, stage directions, etc.Tutorial:- Analysis of a play excerpt: "Romeo and Juliet" by William Shakespeare Week 5: Historical Periods: MedievalLecture:- Overview of English literature before 1500- Major authors and works: Chaucer, Langland, Gower-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periodTutorial:- Analysis of a Middle English poem: "The Wife's Lament"Week 6: Historical Periods: RenaissanceLecture:- Overview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1500 to 1660- Major authors and works: Shakespeare, Marlowe, Jonson-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periodTutorial:- Analysis of a Renaissance sonnet: "Sonnet 18" by William ShakespeareWeek 7: Historical Periods: EnlightenmentLecture:- Overview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1660 to 1780- Major authors and works: Dryden, Pope, Swift-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periodTutorial:- Analysis of an Enlightenment essay: "A Modest Proposal" by Jonathan SwiftWeek 8: Historical Periods: RomanticLecture:- Overview of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1780 to 1830- Major authors and works: Wordsworth, Coleridge, Keats-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periodTutorial:- Analysis of a Romantic poem: "Ode to a Nightingale" by John KeatsWeek 9: Historical Periods: VictorianLecture。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计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设计一、课程设置(一)课程性质、地位《大学英语》是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定位根据省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课程遵循“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专业课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有三项:一是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语音、全部语法、常用词汇、基本句型结构和行文结构;二是能力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有基本的交流能力;三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程设计本课程依据生活情景、学习情景、工作情景展开内容,遵循情景、遵循认知规律,将各种情景重构、有序的整合成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最终达到能运用知识目的。

二、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选取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密切相关,基本以大学生活不同阶段的相关话题展开课文内容,设计相关情景。

学生学习过后使用频率较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运用能力。

(二)内容序化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以及时间发展顺序,内容从新生的入学开始讲起,提出怎么适应大学生活的建议,之后插入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交友、兴趣爱好、假期、家庭、购物、环境等,一致到学生即将毕业、求职等连贯性的话题展开课文内容。

全部内容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深入,不离学生左右。

(三)资源利用1、纸质材料:我们选用的教材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读写及听说教程1,2,3册以及《新时代大学英语同步测试》1,2,3册。

建议学生可参考的书籍《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备考指南》,本分简单的课外读物。

2、网络:主要是词典查询、适合口语学习的欧美电影、电视剧、在线英语广播等3、媒体:通过电视频道观看对外新闻。

4、教学应用多媒体,可以讲以上几种资源搬入课堂。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课堂中以教学单元的话题为主线,让学生参与讲解,教师点评和补充并给与讲解成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英语课程设计方案

综合英语课程设计方案

《综合英语》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理念: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课堂教学为指引丰富教学资源为依托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学团队:公共英语教研室!}第一部分课程描述一、课程性质?1. 课程定位《综合英语》课程为必修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基础地位。

《综合英语》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英语技能,即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英语翻译》、《英语写作》等专业课程提供了语言上的基本保证。

同时,《综合英语》课程中渗透了英语国家文化,如风土人情,习俗禁忌等,为学生日后学习《商务谈判》、《外贸函电》等专业课程提供了交际沟通能力上的准备。

另外,《综合英语》教材中选取的文章大多以培养学生的情商为主,从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多元角度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旨在培养学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学生学习更加专业高深的课程提供意志品质方面的保证。

2. 与职业岗位工作的关系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和能力,作为一门工具型专业基础课,《综合英语》课程与职业岗位的联系似乎不如专业型课程那么紧密。

但事实上,缺乏基础英语的学习,学生就失去了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那么职业岗位的胜任就只能是一句空谈。

除了使学生提供基本的沟通技能之外,《综合英语》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多元文化思维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的支撑,为从事外贸及涉外导游工作提供语言交流上的保证。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宗旨是在传授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的同时,综合训练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使本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和社交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地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岗位职责的要求。

3. 对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通过学习《综合英语》,学生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从而能够做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和行为习惯,体现一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设计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一、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

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

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

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

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

:(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

①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Core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本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本阶段实行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学完本阶段学习后能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PRETCO-A)。

②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本阶段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组织教学,将学院现开设各专业按专业群归类,开设医护英语、机电英语、IT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财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等行业英语。

开发相应行业英语教材和自主学习资源,一部分用作课堂学习,一部分用作学生自主学习和将来继续学习。

行业英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职业生存能力。

(2)模块化组织:将教学内容按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个模块进行组织,(3)立体化教学:包括教学内容立体化和教学方式立体化。

①教学内容立体化:课程教学实现纸介,音频、视频和计算机辅助的立体教学手段,采用教材、教辅、校园网和多媒体等多种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既有教师的示范指导,又有各种视频课件,方便学生自学、自测。

②教学方式立体化:注重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率,但也不放松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安排。

在课外活动样式上,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做到多种多样,将趣味性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通过举办英语角,让学生有定期进行英语口语交流的机会和场所,邀请外籍教师到场,提高学生来英语角的积极性。

定期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才艺大赛。

二.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以“社会生存”为主题,根据大一生生儒学的某些学习生活规律和学习关注星期以及社会生存常见需求,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第二学期)我们拟定了12个主要学习任务;围绕“职业生存”展开,与相关专业相结合,侧重商务英语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第一阶段:序号学习单元学习内容建议学时教学场所指导教师1 Learning 大学生活和以前的学习生活有很大不同,帮助学生用相关的英语词汇和举行谈论大学生活,并帮助学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8 普通教室2 association 大学生活与以前的学生生活的最大不同就是有丰富的社团活动,联系我校“桃花文化艺术节”给学生介绍大学的社团活动并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学习社团海报的制作。

8 普通教室3 dinner 学习常见的有关食品、饮料的英文单词和日常用语,学生能自由表达对不同事物的喜好,能掌握用餐时的表达语。

对中西方餐饮文化有一定了解,介绍仙桃的地方特色小吃和特色菜。

普通教室4 shopping 让学生可以利用英语进行购物,学会谈论物品的颜色和价格,对服装的喜好和购物时使用的礼貌用语、讨价还价。

介绍仙桃的不同购物场所给学生,学生能用英语在购物时进行交流。

8 普通教室5 healthy 学习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看病的相关单词以及看病的表达语。

在学校生病后看病的地点介绍。

8 普通教室6 festival 结合国庆节和春节,学习关于节日的知识,了解中西方重要节日,加深对外国节日文化、风土人情的了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增加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87 hobby 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给学生以成就感、自豪感,谈论自己的爱好与意愿,并陈述理由;学会询问并谈论他人的爱好。

88 travel 学生学习能用英语问路、指路,用英语完成订票,了解湖北省的8有名旅游景点以及仙桃的旅游景点,能够用英语对相关景点进行介绍。

9 love 学生学习爱情和婚姻的相关单词,能用英语表达自己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对待大学爱情。

8 普通教室10 Internet 学习网络的各种词汇,了解网络购物知识,通过网络、手机学习英语,8 普通教室11 Socialproblems 学生学习了解身边最新最热的社会问题,学会相关的单词和表达语,并能运用其表达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8 普通教室12 job 学生学习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兼职问题,学习相关的单词和句型,平衡好学习和兼职工作。

展望未来的工作,能用英语灵活应对面试,具备一定技巧;会用英语写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等。

8 普通教室第二阶段:(三)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听说模块: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谈话以及题材熟悉的报道或讲座,并能与英语国家人士进行一般的日常会话和事务性讨论,语言基本得体。

(2)阅读模块:能读懂难度中等的英语读物,掌握中心大意,抓住有关细节要点,领会作者意图。

(3)写作模块:能根据作文题目、提纲或图表、数据等写作,文章内容切题,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4)翻译模块:能借助词典翻译难度一般的英语文献并且表达流畅、确切,能胜任初级口译工作。

(1)听说模块:熟悉商务活动中必备的英语词汇、在合同、谈判、信函等商务环节中英语的运用技巧,具备在外事外企工作所需的基本实际操作技能;2、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培养并熟练掌握旅游业务与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技能;掌握涉外文秘英语文章的特点,熟悉有关词汇及表达方式,达到熟练阅读和初步翻译常见涉外文秘英语文章,能够模拟套写常见的涉外文书,初步掌握并制作表格及填写表格的方法;3、会用英文谈论计算机方面的事情,掌握有关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基本词汇、基本表达方法和较系统的英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4、会利用机械方面的英语知识,熟悉基本的相关专业英语词汇和机械工作内容;5、初步掌握服装设计、生产和贸易的专业英语知识,了解制衣企业的岗位职责,掌握一些服装外贸工种的实际操作方法;6、会用英文翻译物流管理方面的若干流程,掌握相关的精读课文、单词与专业术语、问答题和阅读材料;7、使学生掌握如何灵活应用与食品相关的词汇和用语,能够在食品听、说、读、写等方面有所提高,为以后的进一步的学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

(二)教学模式采用“课堂讲解+练习作业+模拟实践+课外学习”的四合一教学模式。

1. 课堂讲解:课堂讲解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讲解内容包括英语语言(语法、词汇等)、写作技巧、专业术语和惯用表达。

讲解过程中一般还有1)文化导入: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导入与课文有关但不涉及课文具体内容的相关文化知识,如一些背景资料的介绍等,起“热身”作用,以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主题。

2)微观知识层面:篇章分析。

在课文理解部分的处理上,教师着重课文的总体结构分析,使学生对课文的层次,话题的展开获得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在篇章层面的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题。

2. 练习作业:作为语言的学习,课堂练习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起着重要的温故知新的作用。

课堂练习的内容包括本课和以前课程当中出现过的重要语法现象、常用词汇、专业术语、习惯表达和写作技巧、格式。

采用翻译、选择填空、完成句子、阅读理解、应用文写作等方式。

课堂练习的比重一般占总课时的30%左右,但教师需要部署学生在课下做好准备。

作业也是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

大学英语每周课时4节,每学期课后作业布置的次数不少于10次,必须全部批改,这样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 模拟实践:实践是为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和要求而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4. 课外学习;为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我们加强第二课堂教学,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写作比赛、英语角以及一些有主题的模拟活动等,这些活动更新了教学理念,是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支撑点,又是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的关键。

这些课外口语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听英语、说英语、译英语,在这种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口语活动的独特魅力,从而形成一个氛围浓、范围广、多形式、多手段的英语学习环境,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三)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集直观性、启发性、形象性、情感性于一身,有效解决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厌学等诸多问题,有助于学生英语互动能力的培养。

将学生置于情景之中,通过某种气氛的感染,让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是提高英语教学实效的一条重要途径。

2.任务驱动法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和交际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而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做到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