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测量》教学设计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量一量》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按照老师的要求,使用非标准单位(如手、步等)对物品进行简单的测量。
2.能够简单了解物品大小、重量的概念。
3.能够使用简单的比较语言表达大小、重量的差别。
4.能够构建简单的量度关系,理解量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量度关系,理解量度的意义。
•难点:非标准单位的测量。
三、教学内容1. 单元主题:量一量2. 知识点1.量是根据事物所具有的某些属性而规定的具有数值和单位的概念。
2.非标准单位的测量:使用手、步等常见单位衡量物品实际大小、长度、重量等。
3.比较大小、重量:通过视觉观察,使用“大、小”、“轻、重”等比较语言表达物品之间的差别。
4.具体练习: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幼儿自主选择非标准单位进行测量,体验量度的意义。
1.听课式授课法:老师在黑板/白板上讲解相关概念,呈现示范实验,引导幼儿自己思考量度的意义。
2.线下体验法:老师为幼儿准备一些不同的非标准单位,让他们通过手工制作、画图等方式亲手体验量度的过程,并解决中途遇到的问题。
3.竞赛竞赛法:在专门设置的比赛场地,幼儿们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自己想出来的非标准单位对指定物品进行测量,争取成为测量最准确的小专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出本单元主题并解释量这一概念的意义。
2.展示一些非标准单位,让幼儿了解实际生活中应用最多、最方便的衡量单位有哪些。
2. 讲授1.讲解非标准单位的原理并演示如何使用。
2.奖励对使用更加妙想天开的非标准单位的幼儿。
3. 训练1.让幼儿自主选择一些物品进行量度练习。
2.通过实际操作思考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3.鼓励幼儿在量度时要仔细、耐心、准确、认真。
4. 总结1.梳理幼儿们在本节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点。
2.强调量度的实际用途,让幼儿了解量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观察幼儿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掌握使用非标准单位的能力。
2.集中测试:为幼儿设置一些测量问题,并使用适当的比较语言让他们回答,判断他们在本节课程中的掌握程度。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选)ppt
结果反馈
教师展示幼儿的测量数据,并引导幼 儿了解自己手的大小与年龄、身高等 因素的关系。
结束
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学会了使用直尺进行测量,理解了测量的基本概念及其 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了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及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作业布置
请家长在家中寻找一件物品,与幼儿一起测量其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测 量结果。
CHAPTER 04
活动延伸
区角活动
01
组织幼儿在数学区角活动中,利 用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进行实物 测量,加深对测量概念的理解。
02
提供多种材料,如积木、绳子、 纸条等,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测 量工具,培养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
家庭活动
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进行家庭 测量活动,如测量家具、门窗的长度 、宽度和高度,增进亲子互动。
操作指导:教师指导幼儿分别测量积木的三个维度,强调测量时要确保直尺与积木表面垂直 。
过程
• 结果反馈:教师展示幼儿的测量数据,并引导幼 儿理解不同形状的积木如何影响其表面积和体积 。
过程
活动三
测量自己的手
任务布置
请幼儿用铅笔和直尺测量自己手的长 度和宽度,并记录测量结果。
操作指导
教师指导幼儿正确摆放直尺,确保从 手的边缘开始测量。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训练幼儿对长度、高度等空间 概念的感知。
培养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测量日常生活用品的长度 、宽度等。
情感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共同完成 测量任务。
培养幼儿尊重测量结果,养成实 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CHAPTER 02
活动准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优秀5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篇一1、学习用自然物测量物体,掌握测量的方法。
2、尝试用数字记录测量的结果。
3、能积极参加测量活动,独立完成操作任务。
筷子,铅笔,吸管,粉笔,记录纸一、创设问题情景小朋友看,我们这里有台电脑,可是在不用的时候,它会有很多的灰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做套子要知道它的长度,那我们应该怎么样知道它有多长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测量员吧。
二、幼儿尝试进行测量活动。
请你取出我给你们准备的东西,来试着量一量你坐的小椅子的边有多长,想一想应该怎么样量才是最正确的呢?(幼儿尝试用铅笔进行测量活动)提问:你是怎么样进行测量的?你量出它有多长?三、讨论测量的方法。
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种测量的方法,那到底什么方法是正确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教师示范测量黑板: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测好一段就用粉笔做一个记号,首尾相连。
最后数一数就知道我们测的东西到底有多长了。
四、幼儿自主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的结果。
1、提出测量的要求:选择一种工具,量时找准起点,用粉笔画个记号,沿边线测量,首位相连。
2、幼儿操作并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
3、讨论与总结:(1)你用什么工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2)谁也是用这个工具的?结果一样吗?(3)你还测了什么?结果怎样?有人测的和他一样吗?你的结果呢?五、延伸活动1、讨论:除了刚才我为小朋友准备的东西?还有什么也可以当测量的工具?2、我们身体的那些部位也可以当测量工具?3、幼儿游戏:跨步现在我们一起来用脚大跨步的走,测一测从我们坐的地方到门口有多少距离吧。
好玩的数学趣味教学设计方案篇二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圆是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在几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进一步学习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
本节讲的是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掌握运用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或用圆与圆交点个数来确定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3―6》教学设计
The world is like a mirror: Frown at itand it frowns at you; smile, and it smiles too.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3―6》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幼儿学习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
2、让幼儿学会数屋匹配。
3、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1、小猴的果园场景,各种水果玩具,水果数群和数字头饰各25个。
2、录音机、磁带(音乐:找朋友,去交游)。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以游戏“看数字做动作”引入,复习6以内的数。
师:小朋友们好,老师要和小朋友们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看数字做动作”。
老师来出示数字,小朋友来做动作。
小朋友做动作的次数要与老师出示的数字一样多。
(老师出示数字3,请小朋友拍手).2、去参观小猴的果园。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猴想请小朋友到它家的果园去参观,看看我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去吗?(想)。
那请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排还对,我们准备出发吧!3、随着音乐—去交游,有精神的踏步走。
二、参观果园,学习目测数群。
数物匹配。
(一)、出示果园场景。
1、小猴的果园到了,哇!真漂亮!我们来看看果园里都有什么果树?(目测:有4棵果树)。
请个别小朋友来说。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到底有几棵果树。
2、我们来看看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5个苹果)。
师:在来看看橘子树上有几个橘子?(4个香蕉)。
师:菠萝树上有几个菠萝?(6个)。
师:最后看看梨树上有几个梨。
(3个梨)(二)、摘果子,数物匹配。
(让部分幼儿操作,其他幼儿检验)。
1、师: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要把它们一个一个的摘下来,并把相同的水果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你们谁愿意来帮助小猴摘果子。
师:你们谁愿意帮助摘果子的?(请举手告诉我),好!请你来帮我摘梨。
幼儿园中班教案《测量》(精选)
03
通过测量活动,教育幼儿在做事时要有耐心和细心,不轻易放
弃和马虎对待。
PART 02
教学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测量的基本概念长度测量
了解长度、距离、周长等基本概 念,知道如何用测量工具测量物
体的长度。
重量测量 了解重量、质量等基本概念,知道 如何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重量。
时间测量
了解时间、时刻、时段等基本概念 ,知道如何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
认识测量工具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能够使用尺子 、绳子、纸片等工具进行简单的测量 。
让幼儿认识尺子、绳子、纸片等测量 工具,知道它们在测量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和比较不同物体的测量结果,培养幼儿细致观 察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能够自己动手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思维发展水平
评价幼儿在测量活动中的思维活跃程 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的表现。
对测量概念的理解
评价幼儿是否能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 ,如长度、重量、时间等,是否能正 确应用测量单位。
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逻辑 是否严密,是否能有条理地阐述自己 的观点和思路。
评价结果反馈
2023 WORK SUMMARY
幼儿园中班教案《测 量》(精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5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过程 • 教学方法 • 教学评价 • 教学反思
PART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测量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使幼儿明白测 量是用来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粗细 等的方法,初步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 。
中班身高课程设计思路及反思
中班身高课程设计思路及反思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身高的概念,掌握测量身高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描述自己与同伴的身高差异。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身高是人的生长发育的一个方面,了解影响身高的因素。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使用工具测量身高,并准确记录数据。
2. 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高,培养观察和比较能力。
3.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身和他人身体差异的尊重,树立平等互助的价值观。
2. 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3. 学生养成关注身体健康的好习惯,认识到运动和合理饮食对身高发育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生活实践类课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以身高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长发育。
学生特点:中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自身和同伴的身体差异产生好奇心,有较强的观察和比较欲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中班身高主题的教学活动。
1. 身高概念与测量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身高的概念,学习身高的测量工具和基本方法。
- 教材章节:《我们的身体》——身高与生长。
2. 观察与比较身高:- 安排学生进行身高测量,观察和记录同伴的身高数据。
- 教材章节:《我们不一样》——身体差异的认识。
3. 影响身高的因素:- 介绍遗传、营养、运动等影响身高的因素。
- 教材章节:《健康成长》——生活习惯与身体发育。
4. 数据分析与记录:- 指导学生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 教材章节:《有趣的数据》——初步认识数据统计。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通过小组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合作互助的品质。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通用)ppt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归纳小结环节设计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加深学生对测量概念的 理解。
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 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结构。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 学知识并预习下节课内 容。
06 评价与反馈设计
评价方式选择
观察法
01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测量概念的理解和
反思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 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是否能够激 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包括注意 力、思考、表达等方面,以及幼儿之间的 互动和合作情况。
分析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包括 幼儿难以理解的概念、方法或技能,以及 需要改进的教学环节或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测量。
难点
对于大班学生来说,测量方法的掌握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因此需要教 师耐心指导,并多加练习。同时,对于一些复杂的测量任务,如测量较长或较 细的物体,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实践和经验积累。
03 教学准备与资源利用
教师对测量单位、测量方法等进 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
练习法
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 握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手段应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测量单位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实物教学
利用实物教具,如米尺、量杯等,让学生直观感受测量的过程和方 法。
新课教学环节设计
1 2
概念讲解
详细讲解测量的概念、单位、方法等基础知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测量》(精选)ppt
05
教学资源
教材与教案
教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材,包含 测量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练习题。
教案
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 骤等。
教具和测量工具
教具
包括直尺、卷尺、量杯等测量工具,以及用于演示的实物模 型。
测量工具
供幼儿实际操作使用的测量工具,确保安全、易于操作。
相关教学视频和资料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 秀教案《测量》(精 选)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7
目 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 教学资源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测量的基本概念 ,理解测量的实际意 义。
了解长度、高度、重 量等基本测量单位及 其换算关系。
学习使用不同的测量 工具,如直尺、卷尺 等,掌握正确的测量 方法。
02
教学内容
测量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长度
物体或线段的长度是测量 物体或线段从一端到另一 端的距离。
宽度
物体或线段的宽度是测量 物体或线段从一边到另一 边的距离。
高度
物体或线段的高度是测量 物体或线段从上到下的距 离。
测量工具的使用
使用直尺
直尺是测量长度、宽度和高度最 常用的工具,可以用来测量物体
作业评价
03
对幼儿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幼儿继续努力,提高学习
效果。
04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目标达成度
通过课堂互动和课后作业,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 概念和方法,教学目标达成良好。
学生参与度
在测量物品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测量》(精选)ppt
02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测量工具
准备各种测量工具,如直尺、卷 尺、天平、量杯等,确保幼儿能 够接触到不同的测量工具,增加
活动趣味性。
测量对象
准备各种可测量的对象,如纸条、 绳子、积木、水果等,让幼儿在实 际操作中感受测量的实际应用。
辅助材料
准备一些辅助材料,如记录表、笔 、橡皮等,让幼儿在测量过程中记 录结果,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表 达能力。
和体重。
结束环节
总结回顾
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强调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引导幼儿思 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测量,以及正确的测量方法对生活的影响。
延伸拓展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更多与测量相关的现象和问题。例 如,可以让幼儿在家中寻找需要测量的物品,并尝试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 量。
不足之处
测量工具不够精确
由于测量工具的限制,导致测量结果不够精确,影响了学生 的学习效果。
部分学生操作不规范
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规范的行为,需要加强指导 和纠正。
改进措施
更换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更换 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如使用更精确的直 尺或量角器等。
VS
加强学生操作规范的指导
经验准备
认识测量单位
了解测量工具的特性
在活动前,让幼儿了解基本的测量单 位,如厘米、米、千克等,为活动做 好知识储备。
让幼儿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特性和使 用方法,如卷尺可以测量长距离,天 平可以测量重量等。
掌握测量方法
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如使 用直尺时要将起点对准物体的一端, 读数时要认清单位等。
03
活动过程
我家漂亮的尺子教案实用三篇
我家漂亮的尺子教案实用三篇我家漂亮的尺子教案 1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拃)及脚(脚印)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
2、知道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进一步积累测量的经验。
3、乐意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PPT,记录表、笔、衣服,活动室内布置六条小路。
活动过程:一、经验回顾:我知道的尺1、师:你们认识这些尺吗?它有什么用?2、师:这些尺的长度、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幼:可以用来测量。
教师小结:尺上面都有刻度,虽然它们的长度、形状不一样,但是都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我给你们介绍一个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多多,多多的妈妈测量物体都不用尺子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现场探索:理解“身体尺"1、手尺(引出长度单位"拃"的概念。
)(1)师:妈妈是用什么来测量的?幼:妈妈是用手尺进行测量衣服的。
(2)师:妈妈是怎样用手来量的?什么是"拃"?教师小结:把手伸直,从大拇指的尖尖头量到小指尖尖头这么长的距离叫"拃"。
(3)这里有两件衣服,谁愿意来试试。
师:你们认为他们测量的怎样?为什么?教师小结:后面一个手和前面一个手接起来,这样首尾相接才能量的准确。
手伸直一拃,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
再来,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拃。
(4)师:怎样才能让手尺尽量不变呢?教师小结:我们在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手尺张到最大,每个手尺都一样长,这样一个手接着一个手,首尾相接的去量,才能量的准确。
师:小手真有用,平常小手能做很多事情,现在小手还能做量一量的工具。
这个工具就是一把漂亮的尺子,它叫作"拃"。
2、脚尺(1)师:多多用身体的什么部位量了哪里?上面的10和12是什么意思?(脚能不能做漂亮的尺子呢?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2)师:多多是怎样用脚测量的?教师小结:左脚右脚按顺序放上去,脚跟连脚尖,从头量到尾。
巧测量幼儿园教案
巧测量幼儿园教案一、教案背景和目的测量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教案旨在培养幼儿测量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测量能力,让他们掌握测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各种物品的长度、重量、容积等指标的测量兴趣。
2.提高幼儿测量技能和应用能力,能够使用测尺、秤、容器等基本工具完成测量。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其个性化发展。
4.通过教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交流和协作能力,培养集体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方式本教案采用“教师讲解+小组活动”的形式,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和运用工具在本部分中,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测量用的工具:测尺、厘米尺、秤、容器等,并让幼儿亲自尝试使用这些工具,以便能够在测量中随心所欲地进行动手实践。
第二部分:测量具体物品在本部分中,教师将提供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书、水杯、球、玩具等,让幼儿们自己测量这些物品的大小、长度、重量等。
同时,孩子们也可以互相交流和比较各自的测量结果,从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测量的本质。
第三部分:小组活动在最后一个部分中,教师将把幼儿分成小组,并让他们一起完成一项任务。
例如,让他们测量几个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盒子的大小、容积等,并比较和总结每个盒子的特点。
通过小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合作、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可以增强课堂氛围,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
四、教学评估评估重点在于幼儿在测量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回答问题、作业或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五、教学准备1.一些测量工具,如测尺、厘米尺、秤、容器、球、书、玩具等。
2.大型黑板或白板,或者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3.教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教学案例,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六、教学心得幼儿园的测量教学要注重孩子们的感性认知和实践操作,注重互动性的教学,幼儿的学习重点应放在“掌握技能和提高能力”上。
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工具
中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工具一、教学目标:1. 认识并学会使用自然测量工具,如尺子、秤等;2. 培养孩子们对于测量和比较长度、重量的兴趣;3. 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班级环境布置:在教室的角落里放置一个测量角,摆放测量工具,如尺子、秤等;2.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或实物样本,用于示范和展示;3. 教学材料:纸张、铅笔、颜色工具。
三、教学过程:【导入】1. 呈现学习目标:老师可以用图片或实物示范一个场景,比如两个不同长度的铅笔,让孩子们猜猜哪个更长。
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准确测量和比较长度。
2. 唤起背景知识: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让他们分享他们之前了解过的测量工具,如尺子、秤等。
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使用这些工具。
【展示与教学】1. 展示尺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孩子们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并教他们如何正确读取尺子上的长度。
2. 与孩子们一起进行互动演示:老师示范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如书、笔等,并邀请孩子们依次参与测量。
3. 引导讨论:针对孩子们测量结果进行讨论,比较得出结论并总结规律。
例如:如果两个物体的尺寸相同,测量结果应该一致;如果物体A的长度大于物体B,测量结果也应该反映这一差异。
【练习与巩固】1. 分组练习: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组物体,要求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比较物体的长度。
2. 互相检查与讨论:每个小组完成测量后,孩子们可以交换并相互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让他们谈论比较物体长度的过程,以加深对测量和比较长度的理解。
3. 教师的指导和提问: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测量和比较长度对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很重要?例如,我们可以用尺子来测量一个书包的长度,以确保我们选择合适的大小。
【引申应用】1. 进一步学习重量的测量:与孩子们分享秤的使用方法,并给予一些小型物体,如水果、玩具等,让孩子们使用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2. 孩子们观察和记录:让孩子们观察不同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并记录下他们的发现。
巧用手指测高度教案中班
巧用手指测高度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巧用手指测量物体的高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手指测量物体的高度。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手指测量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以巧用手指测高度”,并向学生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猜测这些物体的高度。
然后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学习如何用手指来测量物体的高度。
2. 学习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使用手指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
首先,教师让学生伸出手指,用手指的长度来估算物体的高度。
然后,教师示范如何用手指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让学生跟着做。
3. 小组活动(20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然后,教师让每组选择一个物体,用手指来测量物体的高度。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用手指来测量物体的高度。
每组完成后,让学生报告他们测量的结果,看哪组测量的结果最接近实际高度。
4. 教师点评(5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对于测量结果进行讨论和思考,指出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5. 拓展活动(10分钟)。
教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其他物体,用手指来测量物体的高度。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测量,也可以在课后进行实地测量。
然后让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上台报告。
6.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使用手指测量物体高度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学会了使用手指来测量物体的高度。
同时,通过小组活动,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于测量方法的讲解和示范。
科学弹簧测量计教案中班
科学弹簧测量计教案中班科学弹簧测量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弹簧测量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科学弹簧测量计进行实验和数据记录。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科学弹簧测量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科学弹簧测量计的原理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了解科学弹簧测量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准备实验材料和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了解弹簧的基本知识,做好实验前的预习。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介绍弹簧的基本知识,引出科学弹簧测量计的概念和用途,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讲解科学弹簧测量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演示,向学生详细介绍科学弹簧测量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包括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测量计进行实验和数据记录。
3. 实验操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弹簧测量计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掌握科学弹簧测量计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技巧。
4. 数据记录与分析。
学生进行实验后,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弹簧的弹性特性以及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5. 总结提高。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索。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科学弹簧测量计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弹簧的弹性特性,以及拉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学生对科学弹簧测量计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精神。
同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测量温度中班教案反思
测量温度中班教案反思在测量温度的中班教案中,我计划了一系列的活动来帮助幼儿了解和测量温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具,但也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认为我在引入新知识方面做得很好。
我使用了幅面图片和幼儿图书来介绍温度的概念。
通过图片和故事,幼儿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温度的变化和测量方法。
同时,我也提供了一些简单的实例,比如用手触摸水的感觉,让幼儿亲身体验温度的不同。
这样能够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理解温度的概念。
其次,在实际操作中,我使用了温度计来让幼儿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
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具,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地看到温度的数值。
然而,我在使用温度计时可能过于关注孩子们的操作技巧,而忽视了对温度计的适当介绍。
我应该在介绍温度计时,告诉幼儿如何正确使用它,并提醒他们要小心轻放以避免摔坏。
另外,我还计划了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比如,让幼儿自行选择不同的物体,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并将数据记录下来。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帮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我在安排小组活动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差异性。
我应该针对不同的小组情况,设计不同的难度或扩展活动,以满足各个幼儿的学习需求。
最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所学温度测量的知识,我在活动结束后计划了一个小结和复习环节。
这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可以帮助幼儿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然而,我在小结环节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点的复述,而忽略了对幼儿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检查。
我应该设计一些情境问题或实际应用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
总的来说,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在引入新知识、使用教具、组织小组活动以及小结复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教具介绍、小组活动设计和小结环节的实施中。
通过这些反思,我将能够进一步完善我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测量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幼儿园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幼儿园测量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四、活动目标:1. 了解幼儿园测量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和教学方法。
2. 探讨幼儿园测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3. 提高教师对测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能力。
五、活动内容:1. 活动导入主持人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引导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
2. 专题讲座(1)测量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主讲人结合实际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解了测量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1)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幼儿的参与度。
2)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将测量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4)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测量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主讲人介绍了以下几种测量教学活动的方法:1)观察法: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长短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比较法:引导幼儿对物体进行大小、长短、高低等比较,培养幼儿的判断能力。
3)操作法: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测量过程,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4)游戏法:将测量活动融入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3. 案例分析(1)案例分析一:大班测量活动《测量瓶子的高度》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这个活动的背景、目标、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并分析了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
(2)案例分析二:中班测量活动《测量树叶的长度》主讲人分享了中班测量活动的经验,包括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等环节。
4. 教师讨论与交流教师们针对以上案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测量教学活动。
5. 总结与反思主持人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强调以下几方面:1)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设计丰富多样的测量活动。
3)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测量教学活动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测量》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理解远近的含义,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远近,并初步学会记录
2、在游戏中体验比较远近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有自然测量的经验。
2、各种可以用来测量远近的工具: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3、6个装有(即时贴1条,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粉笔1支、五角星贴贴纸1枚的小筐。
4、地图一幅。
活动过程:
1、幼儿排成一队随老师进教室,立正站好。
师:谁离曾老师最远?谁离我最近?
2、幼儿坐成半圆形。
师:谁离我最远?谁离我最近?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原来用目测可以比较远近。
1、A和B(两个坐得比较近,目测不出来离老师的距离)谁离曾老师近?谁离我远?(出现争议)
2、目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测量远近?(工具:如手、脚等)
3、请一个幼儿用手或脚测量,老师观察指导。
师:现在我站起来,凳子就代表我的位置。
(预测:1.幼儿测量正确:他量得真好,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会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会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2.幼儿测量不正确:开始量的时候手或脚要和他的凳子碰一碰,量到最后要和我的凳子碰一碰。
一只手要碰到另一只手,脚跟脚尖要碰住等。
)
3、出示箱子里的各种物品(纸棒、盒子、绿茶瓶、书本、小筐……)。
师:我这有好多东西,它们能测量远近吗?
幼:能。
师:我请一个孩子来试试。
(师及时纠正和指导)
游戏活动:
1、比赛: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工具测量远近。
你们想不想来一次跳远比赛?现在我请小朋友三个人一组去领一份材料,找到一空地,贴上及时贴,每个人轮流跳,跳到哪用粉笔做记号,其他两个人分别测量、做记录,记录表的上面一行写学号,下面一行写远近,最远的贴上代表冠军的星星。
2、检验(重点检查两份记录表)
师:刚才的跳远比赛每组都产生了一位冠军,现在他们要代表我们班去体育馆参加比赛。
这是一幅幼儿园到体育馆的地图,你们看得懂吗?
幼:有一条路上有酒店,有一条路上有医院,有一条路上有银行……
师:你会选哪条路?为什么?
幼:近,可以节省时间。
师:到底哪条路最近呢?我们一起回教室量一量吧!
活动延伸:
幼儿随教师一起回教室测量相对物的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