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斜方肌起止点拔罐放血合脊柱调衡治疗各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斜方肌起止点拔罐放血合脊柱调衡治疗各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斜方肌起止點拔罐放血合脊柱調衡治療各型頸椎病臨床觀察頸椎病是中老人的常見病、多發病,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及人們、工作方式的轉變及長時間的伏案工作、使用電腦、空調、風扇、駕車及長時間坐姿不當等原因,頸椎病的發病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

隨著脊柱生物力學的發展,頸部肌肉的力學作用與頸椎穩固平衡之間的相互關係逐漸被人們所認識和研究。

斜方肌為頸項部的淺層肌肉,其肌肉的勞損可引起頸椎的平衡失調,導致頸項部疼痛僵硬等症狀,筆者通過臨床發現斜方肌起止點走拔罐、刺絡放血可直達病所,消散筋結,通經止痛,脊柱調衡有效恢復脊柱的穩定性,緩解肌肉或血管痙攣,改善頸椎病患者的症狀,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本組病例共86例,源於2010年5月~2013年5月來我隊門診患者,其中頸型50例,神經根型17例,椎動脈型12例,交感神經型6例,脊髓型1例。

1.2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及文獻綜合修訂病、證分型標準。

頸型(氣滯血瘀證):頸部肌肉僵硬,後伸受限、壓痛明顯,伴上肢放射痛,肌肉萎縮,肌力減退,感覺障礙,舌質紫紅有瘀點,少苔,脈細澀;神經根型(氣血兩虛證):頸部僵硬,活動受限,一側或兩側肢體疼痛和放射痛,伴有手指麻木、手指無力,持物墜落,頸肩部及枕部疼痛,枕部感覺障,少言懶言、面色蒼白,舌質淡、苔薄白,脈虛弱;椎動脈型(肝腎兩虛證):頸肩及枕部疼痛,噁心嘔吐,頭暈頭痛,耳鳴,視物不清,腰膝酸軟,上肢屈伸不利或麻木,畏寒喜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弱;交感神經型(脾腎陽虛證):頭沉頭暈偏頭痛,不思飲食,四肢發涼,視物不清,腰膝酸軟,溫熱則舒,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脊髓型(痰濕瘀阻型):上一側或雙側肢體麻木,酸軟無力,甚者可痙攣性癱瘓,四肢下肢肌張力增高(腱反射亢進,淺反射減弱或消失),眩暈頭痛,肢體沉重,活動困難,舌質淡、苔白膩,脈弦滑。

1.3納入標準①符合頸椎病的診斷標準;②年齡26~76歲,性別不限;③1個月內未接受其他治療。

脊柱微调手法并牵引治疗颈椎病62例

脊柱微调手法并牵引治疗颈椎病62例
临 床 研 究
 ̄ i ia s a c l c lRe e r h n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J u n lo h o dcn n h o h r c hn s o r a fEt n me iie a d Et n p a m
采用脊柱微调手法结合牵 引治疗颈椎病 患者取得满 意疗 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 本组 患者6 例 ,均为我科 门诊2 0  ̄2 0 年 的患者 ,其 2 07 09 中男性2例 ,女性3 例;年龄最 小2 岁,最大7 岁,以3  ̄5 8 4 O 2 2 5 岁居 多;病 程 最 短3 ,最长 2年 , 以6 3个 月居 多 。均 有 颈 天 O ~ 6 部慢性劳损史 ;症状 :颈部活动受限4 例,颈肩 、臂疼 痛 、 5 麻木及腕部 、手指放射痛4 例 ,眩 晕、偏头痛 1 例,耳鸣 5 2 2 例。体征 :出现颈椎横突左右旋转偏歪5 例 ,横 突隆起 处压 0 痛4 例,颈肌僵硬5 例 ,压 项试验 阳性2 例,臂丛 神经牵 拉 6 2 8 试验 阳性2 例 ,旋颈试验 阳性 l例 。均行颈椎 正位 、侧位 、 4 1 ‘ 双斜 位、张 口位及 前屈后伸 功能位x 线摄片 :颈 椎 曲度变直 2 例 ,反 弓1例 ,成角 l例 ,节段性不稳定2 例 ,椎体双边 5 8 O 0 或双 突影5 例 ,寰 齿间距不对称 8 ,间隙变窄4 例,椎 间 0 例 O 孔狭窄或变型2 例 ,钩椎关节增生或移位3 例 ,项韧带钙化 3 2 1例 。2 一 般 资 料 比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均 > . 5 。 5 组 P 00 ) 12 诊 断标 准 . 全 部 病 例 诊 断均 符 合 19 年6 国 家 中 医药 管理 局 颁 布 的 95 月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下简称 《 标准》及9 年在青岛 2 召开的 《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规定的诊断分型标准》。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变化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常见的颈椎病症状包括颈部疼痛、颈部僵硬、上肢无力和麻木等。

颈椎病可分为神经根型和脊髓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颈部疼痛放射至上肢,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

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按摩、针灸等手法调理人体经络,以达到调节气血和促进身体健康的效果。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论基础是中医学的经络理论和穴位学说。

推拿的作用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推拿能够刺激局部经络和血管,增加血液循环速度,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供应和代谢废物的排出。

这有助于缓解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2. 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推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经络,可以对神经系统产生调节作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神经根受压引起的,推拿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舒缓神经根受压引起的疼痛和神经症状,促进神经根的修复和恢复。

3. 改善颈椎结构和功能:推拿可以通过调整颈椎的位置和姿势,减轻颈椎的负担,促进颈椎的正常运动和功能恢复。

推拿还可以通过拉伸、按摩和揉捏等手法,舒缓颈椎周围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改善颈椎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缓解疼痛: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促进疼痛的缓解。

研究表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可以显著缓解,疼痛程度和频率明显减少。

2. 减轻神经症状:推拿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神经症状,如麻木、刺痛和无力等。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神经症状可以明显改善,上肢活动功能恢复明显。

3. 提高颈椎功能:推拿可以通过改善颈椎结构和功能,提高颈椎的活动范围和柔韧性。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颈椎活动度,提高颈椎稳定性。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推拿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和促进颈椎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减轻神经症状和提高颈椎功能。

神经松动技术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技术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颈腰痛杂志 2018 年第 39 卷第 2 期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2018 * Vol.39 No.2•185.•临床研究•神经松动技术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观察蒋剑锋,魏爱淳,陈清清,杨波(海安县中医院骨科,江苏海安226600)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技术联合整脊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〇ndyl0tiCradicul〇path@,CSR)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14-05-2016-05,选取90例CSR患者,并为三30 对研究, A 神经松动技术治疗;B 脊手治疗;C脊手神经松动技术治疗。

10 d为一疗,而疗效对比。

结果 患者成1个疗的治疗,者。

治疗后,KVAS)和颈部功(ODI):较治疗!<0.05); C 两于 A<B 两!<0.05),A、B .见学异(!>0.05)。

结论 用神经松动技术脊疗法治疗CSR,可、改颈椎,疗效于疗,临床。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松动技术;整脊疗;前瞻性研究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234(2018)02-0185-03D0I:10.3969/j.issn.1005-7234.2018.02.003Effect of nerve mobilization combined with chiropractic manip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rveroot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JIANG Jian-feng,WEI Ai-chun,CHEN Qing-qing, YANG Bo(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Haian County,Haian Jiangsu,226600, China)Abstracti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erve mobilization combined withchiropractic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CSR). Methods From May 2014to May 2016,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CS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30 casesin each prospective study. A group received nerve mobilization technique treatment, group B receivedchiropractic therapy, group C received chiropractic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nerve mobilizationtechniques. 10 d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then the efficacy was compared among three groups.Results All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leted 1 course of treatment, no one quitted or eliminated. Aftertreatment, 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before treatment (P<0.05). VAS and NDI in group C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group B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 group and B group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nerve mobiliza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chiropractic treatmentin CSR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pain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cervical spine, and the curative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 therapy,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reference.Key wordsi nerve root cervical spondylosis; nerve mobilization technique; chiropractic treatment;prospective study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 )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虽然手术 治疗C S R已开展多年,但其疗效因人而异、并非所收稿日期=2017-08-25;修订日期-2017-10-08作者简介:蒋剑锋1975-),男,江苏籍,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脊柱、创伤电 话-189********电子邮箱:jjf322@ 有C S R都以手术为首选H1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健康域临床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在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根据历年相关文献报道称其发病率占颈椎病总发病率的55%~65%,CSR的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逐渐成为骨科医生以及患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经研究,CSR的发病机制[1]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中的髓核突出、关节骨刺增生等原因导致颈脊神经根长期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发生炎性改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与受刺激或压迫的颈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以及放射性疼痛等,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1非手术治疗大部分CSR患者在经过非手术治疗后都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临床常用的方法包括西医药物治疗、中药内服、牵引、正骨手法、针灸、颈椎制动、综合治疗等。

单一使用某种方法疗效不佳且远期疗效评价低,临床实践上多采用2种或多种非手术治疗方法联合应用。

1.1西药治疗临床较为常用的药物有激素、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以及神经营养类药物等,项勇等[2]采用塞来昔布联合颈神经根阻滞治疗急性加重期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大大降低了患者根性疼痛,从而改善颈椎生理功能障碍。

吴春生认为甘露醇能够较大程度缓解水肿、瘀血以达到减轻神经根压迫状态,从而缓解疼痛,但甘露醇脱水对电解影响极大,因此具有局限性。

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缓解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上有着显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大大降低,是临床上优先考虑使用的药物之一。

1.2中药治疗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中药内服法和外治法,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原则,因此在临床上辩证的准确与否决定着治疗疗效好坏。

中药价格低廉、携带方便、经济适用性强等特点深受颈椎病患者青眯。

王素利等,应用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研究显示临床疗效满意,桂枝加葛根汤在药理方面有消炎、止痛等作用。

中药外治法包括外敷、熏洗、烫熨、中药离子导入等方法。

刘敏娟等,采用温针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0例,总有效率为94.5%,总结出中药离子导入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并能降低全身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
1. 改善颈椎血液循环: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揉捏颈部肌肉,增加颈椎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局部炎症和肿胀。

2. 松解颈部肌肉和软组织:推拿手法可以通过揉捏和推拉的方式,松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僵硬,改善颈椎的活动度,减少颈椎间盘和神经根受压的可能性。

3. 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推拿在刺激穴位时可以通过神经途径传导,调整神经系统的功能,促进神经根的修复和再生,减轻疼痛和麻木症状。

4. 改善气血循行:推拿通过调理经络,可以激活气血的运行,疏通经络,消除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和疗程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经过连续几次的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

推拿治疗仅适用于病情较轻或早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对于病情严重或慢性的患者效果较为有限。

需要注意的是,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过程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推拿师进行操作,不能随便进行自我推拿,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推拿治疗仅仅是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还需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锻炼等,综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最新颈椎病(神经根型)临床疗效总结分析

最新颈椎病(神经根型)临床疗效总结分析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一、基本情况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康复科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进入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临床路径的病例共68例,完成路径62例,平均住院日19天。

主要治疗方法有:旋提手法、颈椎牵引、颈背部痛点针刀减张疗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颈部理疗。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完成路径的62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如下:1.旋提手法、辨证口服中药汤剂、颈部理疗者62例(应用率67.7%),说明这些治疗方法适应症较广泛,也是临床常用方法。

2.颈椎牵引者50例(应用率80.6%)。

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颈椎椎间孔分离试验阴性者,分离试验阳性者应当禁用颈椎牵引。

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者可能存在:(1)神经根水肿造成椎间孔内组织粘连,行椎间孔分离试验可能会出现粘连组织牵拉神经根,使症状加重。

(2)局部骨赘的挤压,可使得椎间孔分离试验加重骨赘对神经根的刺激或挤压。

3.针刀松解疗法5例(应用率8.1%),松解部位为颈背部压痛点,治疗次数1~2次。

此法适用于颈部棘突、肩胛骨区域(肩胛骨内上角、冈上窝、冈下窝、肩胛骨外侧缘)有表浅压痛点且有明显上肢串痛者。

此疗法并未贯穿整个疗程,因为:(1)有一定的安全性问题;(2)针刀刺入的深度较难掌握;(3)患者有惧怕心理,接受度不高。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疗效评价1.临床控制:10例(16.1%)。

2.显效:43例(69.4%)。

3.有效:6例(9.7%)。

4.无效:3例(4.8%)。

这62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疗效提示,该诊疗方案中的中医疗法可缓解或消除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上肢疼痛和麻木、并能改善颈椎活动,这与中医疗法改善气血循环、调整颈椎关节和松解粘连的作用有关。

(二)疗效分析1.缓解或消除疼痛和麻木症状(1)缓解或消除颈项部及上肢疼痛在完成路径的62例患者中,10例颈项部及上肢疼痛消失(16.1%),43例减轻(69.4%),这可能与手法起效迅速、中药汤剂和理疗作用持续有关,二者协同作用疗效更加显著。

脊柱小角度扳转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脊柱小角度扳转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持 时 间 足 以使 切 1瘢 痕 形 成牢 固 , 2 1 不怕 牵拉 搓 洗 , 于切 1减 用 2 1
张 缝 合 , 一 种 理想 的缝 线 材 料 _ J 是 1 。
[ ] 杜 春燕 .医 用 功能 纤 维 [] 现 代 纺 织 技 术 ,0 4 83 :8—6 2 J. 2 0 ,( )5 0 [ ] 石 大 维 , 淑 贞 , 海 棠 . 工 合 成 可 吸 收线 用 于 妇 产 科 手 术 切 3 赵 刘 人
口缝 合 体 会 [] J .哈 尔 滨 医 科大 学 学 报 ,99 3 ( )4 5 19 ,3 6 :6 [ 稿 日期 ] 2 0 —1 1 收 07 0 5
改 良减 张 缝 合 法 具有 如下 优 点 : ①缝 合 技 术 简 单 易 用 , 符 合 微刨 原 则 , 者 无 须 特 殊 训 练 ; 避 免 了因 减 张缝 线 牵 拉 压 术 ②
7 (4 4 ±1 .8 岁 ; 程 ( .4±2 5 ) ( 24 .8 0 2 ) 病 56 . 8 a 1个 月 ~ 2 ) 3a 。 其 中颈 型 8 例 , 2 神经 根 型 3 7例 , 髓 型 2 脊 7例 , 动 脉 型 4 椎 4 例 , 感神经型 2 例 , 合型 5 交 3 混 1例 。 1 2 方 法 .
理, 可早 期 出 院或 转 科 接 受 后 续 治 疗 , 低 了 患 者 医 疗 费 用 , 降 提 高 了床 位 周 转 率 ; 避 免 了 在 切 1周 围 形 成 粗 针 , 1甲级 愈 合 率 高 , 者 满 意 度高 。腹 部 筋 膜组 切2 1 患
注 : 与对照组比较, ① P<0 0 。 . 5
织 是 承 受 张 力 的 主 要 组 织 , 良减 张缝 合在 保 留减 张作 用 的同 改 时 避免 了传统 腹壁 全层 减张缝 合 的不足 之处 , 得临床 推广 。 值 [ 参 考 文 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牵引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8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曲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颈曲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脊柱功能,临床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脊柱微调手法;神經根型颈椎病;牵引;临床疗效
为进一步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本文选取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进行治疗,男16例,女26例,年龄在21~78岁,病程在8个月~28年;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牵引治疗,男15例,女27例,年龄在22~79岁,病程在9个月~29年。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物理牵引。

患者取坐位,用枕颌布兜进行牵引,同时患者头部向前倾15°,牵引力度要由小到大,从3kg开始,增加0.5kg/次,最大牵引重量不超过6kg,牵引30min/次。

隔1d牵引1次,共牵引2w。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进行治疗。

①首先在微调前要进行患者组织放松。

患者取侧卧位,颈肩自然放松,然后由医师利用弹拨法、揉法、推拿法等使患者的颈肩部位软组织得到放松。

②然后使患者取侧卧位,推拿医师一手拇指按压于患者病变突出部位,掌根托住患者下颌,另一只手掌拇指按在病变部位的下一节关节突上,掌根托住患者后颈部。

准备完成后,先将患者头颈纵向拔伸,待患者颈椎间隙拉开后,再利用两手拇指的力度前后推移病变关节,纠正病变关节的位移。

③纠正结束后,医师采用双手托颈的方式轻轻放松患者颈部,然后利用弹拨法、揉法等缓解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酸痛、无力等症状。

每2d进行1次脊柱微调,共治疗2w。

1.3观察指标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
效标准》[1],将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失,颈功能恢复正常,可以进行正常生产、生活);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减轻,颈肩功能基本恢复,需要在辅助下进行生产、生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

②对患者的颈椎进行X线检查,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曲度[2],正常曲度值为(12±5)mm,17mm为生理曲度变大,颈曲值为0时,生理曲度变直,颈曲值为负数时,生理曲度反张。

颈曲度差值=治疗后颈曲值-治疗前颈曲值。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愈16例(38.10%),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86%,对照组患者治愈11例(26.19%),治疗总有效率为69.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曲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曲度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颈曲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颈椎病,因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致[3]。

临床上认为,由于生理曲线折断使得水平方向的颈髓、神经根的应力集中,从而使得神经根型脊椎病患者的神经受到压迫损伤,临床表现为颈部压迫性疼痛、手指麻木、根性激励障碍等。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其中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较好效果,但是对于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建议进行必要手术治疗,防止病情扩大。

脊柱微调手法就是非手术治疗方式中,是一种临床应用效果较好的治疗手段,它是在传统推拿、牵引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人体脊柱力学和关节运动学作用原理[4],结合肌肉按摩、椎体调整等多种物理手法对患者的损伤脊椎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患者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群力学性能,促进血液循环及机体微循环,消除患者颈部疼痛等临床症状,纠正关节错位,调整颈椎曲度,改善患者腰椎、颈椎功能,在减少脊椎位移对患者神经性压迫的同时,促进颈部血液循环[5],使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本研究中,通过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颈曲度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86%,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外,脊柱微调手法以脊椎节段的微调代替了传统的解剖和整复,直接在患者病变部位进行作用,无需进行上下椎体的传递,能够准确的作用于病患处,同时减少对于正常椎体的伤害。

脊柱微调手法在操作过程中顺应脊柱走向,在最小的力度条件下,按照患者脊柱条件进行按摩、整移,小幅度的进行移位节凸的复
位,效果更佳明显。

综上所述,采用脊柱微调手法进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颈椎曲度,调整关节错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思斌,袁绘,李正祥,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8):116-118.
[2]李正祥.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7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29(6):392-393.
[3]孙武权,谢贤斐,王佳勤,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526-1528.
[4]张立军.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48-50.
[5]李秀彬,李正祥,王立新,等.脊柱微调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颈椎曲度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8):1782-17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