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案(一)_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正方体涂色问题的相关知识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涂色问题。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理解正方体涂色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涂色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操作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正方体涂色问题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图片、PPT等。

2.学具:正方体模型、彩笔、白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给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涂上颜色,你会怎么涂色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性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物,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能够用语言进行描述。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特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特征,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方式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2.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准备一些正方体模型,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正方体的图片和相关的案例。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给这个正方体表面涂色,你们认为应该怎样涂色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正方体涂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学习完成本节课后,能够通过涂色图像的方式,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手绘图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正方体表面的各个方位。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加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手绘图像、描述的方式来表达正方体表面的各个方位。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正方体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提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二)教学(30分钟)1.向学生展示“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描述这张图片的特点。

2.通过带领学生一起涂色的方式来慢慢揭示图片的内容。

3.针对每一面涂色前的位置关系进行解释,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等。

4.引导学生自己去涂别一种颜色的正方体,练习表达涂色前后的位置关系。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向学生出示几组正方体图形,要求学生手绘图像,并描述各个面的位置关系。

2.通过互相交流来分享自己对于不同正方体图形的观察。

(四)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去构造一个正方体,手绘图像,并描述各个面的位置关系。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堂课作铺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题是涂色正方体,目标是初步了解正方体表面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图片、手绘图像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表面各个面的位置关系,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去涂别一种颜色的正方体,练习表达涂色前后的位置关系。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正方体表面各个部位的位置关系。

在作业布置环节,布置的作业既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时可适当加入一些真实场景,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习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正方体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六年级之前,已经对正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正方体的特征,知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但是,学生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各不相同,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不同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表面涂色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表面涂色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复杂的表面涂色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情况,发现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3.交流法: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彩色笔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给这个正方体模型涂色,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涂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正方体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正方体的涂色情况,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这些正方体的涂色有什么规律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拿出口袋里的正方体模型,并给每个小组发放彩色笔。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2023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苏教版(2023秋)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正方体的基本概念、表面积计算及其在表面涂色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讨了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这一主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他们不仅理解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和表面积计算,还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思考:
最后,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以下几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1.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帮助他们将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联系起来。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分享成果的质量。
4.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正方体特征和表面积公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表面涂色问题的数量关系,我会通过实物模型操作和图示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正方体表面涂色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计算切割后的小正方体数量。
-表面涂色问题:从一个正方体切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后,不同颜色小正方体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总结出数量关系。
举例:在讲解正方体表面积公式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计算一个具体尺寸的正方体表面积,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2.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学生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是难点,尤其是如何将二维的正方形与三维的正方体联系起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正方体的基本概念。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拥有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它是研究立体几何中重要的基础形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并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还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环节,主动探究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展开图、多媒体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正方体模型和正方体展开图,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正方体表面涂色规律的理解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涂色规律,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其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正方体涂色问题较为复杂,需要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并能够自己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正方体的模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2.准备正方体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准备正方体的涂色方案,用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正方体的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正方体的涂色方案,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的操作和练习,通过涂色正方体的模型和图片,来发现和总结正方体涂色的规律。

教师在巡回指导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是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两个正方体,一个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个一面涂色的正方体,以及一个没有涂色的正方体。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如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的表面积等。

学生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找出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理解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找出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理解三面涂色的正方体,两面涂色的正方体,一面涂色的正方体和没有涂色的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规律。

2.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共同解决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

3.实践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摸一摸,折一折等,感受正方体的特征,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正方体模型,正方体图片,多媒体课件等。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正方体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学会绘制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能够根据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能力。

(3)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方体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通过观察图形,学会绘制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根据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2、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关系。

(2)如何通过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呈现问题:老师将一张已经剪开的类型不一的纸板展示给学生并提问:“这是一张纸板,请问这是什么?”(2)钩子引入:老师接着问道:“如何把它变成一个盒子?请你们思考一下,考虑了吗?”(3)教师示范:老师接下来展示如何折纸板成一个盒子,以此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图形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

2、讲授新知(1)呈现问题:老师向学生提问:“如果把一个正方体裁成四个小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会变化吗?”(2)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一会儿,然后展示四个小正方体合成的一个大正方体,引导学生想到正方体展开图与立体图的关系。

(3)讲授正方体的概念及基本性质:通过课件展播、图片演示,向学生介绍正方体的定义、性质及图形特征,让学生对正方体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4)讲授如何绘制正方体的展开图:通过课件展播、图片演示,向学生讲解绘制正方体展开图的步骤。

3、巩固练习(1)展开宝箱练习: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副已经充分展开有面链接的纸板盒子,要求小组成员协作拼合成一个宝箱,练习学生通过观察展开图绘制立体图形。

(2)计算正方体表面积:将一个已经剪开的正方体纸板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要求计算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图计算出正方体的表面积。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6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第13课《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并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对正方体的表面积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掌握解决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方法。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动画演示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提供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正方体模型。

3.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回顾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正方体表面涂色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解决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提供一些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批改,给予反馈。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正方体的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三年级和四年级关于立体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正方体,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3.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描述。

2.难点: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提问法、操作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正方体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若干个。

2.正方体表面涂色图若干张。

3.黑板、粉笔。

4.投影仪、幻灯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和涂色图,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并提出问题:“请大家观察这些正方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如何描述?”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正方体的性质和表面涂色问题的描述方法,同时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用正方体模型和涂色图进行实践,尝试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反馈。

4.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检查学生对正方体特征和表面涂色问题的掌握情况。

同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涂色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七年级立体图形的认识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涂色问题,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立体图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特别是正方体的涂色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和直观的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正方体的空间观念,理解涂色规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涂色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正方体空间观念的建立,涂色规律的推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正方体的涂色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

3.直观教学法:运用教具、模型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正方体涂色图、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可用纸折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正方体模型,提问:“如果我们给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涂上颜色,你会怎么涂?”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正方体涂色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涂色规律。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正方体涂色时的相邻关系和相对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给正方体模型涂色。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涂色规律。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涂色作品,让学生判断是否符合涂色规律。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上1.5《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一节关于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正方体模型,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正方体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关系,从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对于立体几何的概念和规律,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立体几何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从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能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2.教学难点:正方体面、棱、顶点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正方体实物模型,引导学生发现涂色规律。

2.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正方体模型,加深对涂色规律的理解。

3.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4.讲解法:教师讲解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涂色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实物模型。

2.正方体平面展开图。

3.多媒体教学设备。

4.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正方体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尝试将其折叠成正方体。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将正方体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模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正方体模型和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进而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证明这个规律。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几何知识,对正方体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并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证明这个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并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证明这个规律。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证明这个规律。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操作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体模型、图片、黑板、粉笔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模型,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正方体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并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和证明这个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的操作和观察,通过剪贴、涂色等方式,验证正方体表面涂色的规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丨苏教版 (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丨苏教版 (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探索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操作活动,观察并发现一面、二面、三面涂色以及无色小正方体的位置特点,以及它们的个数与正方体的点、面、棱的数量关系。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学生会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学生通过观察探索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的规律;2、经过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1、同学们,你们对正方体很了解吗?谁能说说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如果把这个正方体表面涂上红色,然后切成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那么小正方体的表面积又会有几个面涂色,各种不同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它们分别在大正方体的什么位置?今天,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共同探讨《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二、新棱1、出示多媒体课件,现在先把表面积涂上红色的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再切开,这样会分成几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所分成的小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情况怎样?学生举手回答,师生共同填表格。

师: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分面8个相同的小正方体,都是3面涂色。

2、过渡:猜一猜,如果把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结果会不会这样?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提问:①这样能分成多少个小正方体?②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各有多少个?分别在原正方体的什么位置?③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得到的?学生自主探索,观察猜想,小组内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师生共同填表。

结论:像这样把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共同得到27个小正方体,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在T点的位置,2面涂色的有12个,在棱的中间,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6个,在面的中间。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六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正方体涂色方法的规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探索正方体涂色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正方体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交流与合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正方体表面涂色方法的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方体表面涂色方法的规律。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正方体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

2.设计相关练习题和拓展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正方体的特征。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给这个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涂上颜色,你们能找出涂色规律吗?”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正方体涂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涂色方法的规律,即每个面的颜色与相邻面的颜色有关。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正方体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正方体的特征,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图形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图形知识,对正方体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他们可能还没有明确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正方体的特征和表面涂色规律的理解。

2.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正方体的表面涂色问题。

2.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正方体模型:准备一些正方体模型,用于直观展示和操作。

2.正方体图片:收集一些正方体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3.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案例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正方体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正方体的特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正方体的表面涂色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尝试用语言和图形描述正方体的表面涂色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启发。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正方体表面涂色的问题,让学生回答。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面涂色的正方体》(1)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面涂色的正方体》(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精品教案
(如下图),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块。

追问:怎么列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答案:方法一:可以把小正方体的长和宽都延长相同的长度(扩大一倍),即棱长10厘米的大正方体,然后可以通过计算:
10×10×10=1000立方厘米。

5×5×5=125立方厘米。

1000÷125=8(个)。

方法二:可以把5厘米看作1,然后再按照方法一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2×2×2=8
1×1×1=1
8÷1=8(个)
新课导入回顾:正方体有多少条棱?多少条边?多少个面?
问题:如果把正方体2等分,可以分成几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以一个问题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讲解追问: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
方法一:可以先把正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长方体,再把长方体分为大小相等的4个小正方体,然后×2就可以。

2×2=4,(一个面)
4×2=8。

(上下两个面)
即8个。

方法二:先假定大的正方体棱长是2,然后等分方法一:先算
分开后一面地
正方体个数,
再相加。

方法二:通过新课讲解结合讲。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丨苏教版(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丨苏教版(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学目标:1.借助正方体涂色问题,通过实物观察、演示、想象、联想等形式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获得一些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激发主动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探索找出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规律。

教学难点:经过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二阶魔方、三阶魔方和四阶魔方、探究记录单,作业纸教学过程:一、学情调查1.谜语导入四方一件宝,变化真不少。

左旋再右转,赏玩须用脑。

常玩常出新,熟能生技巧。

(打一游戏器具)谜语中告诉我们魔方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拿出魔方),它既然是正方体,那还有什么特征?那么为什么能左旋再右转?主要说出:是正方体、表面涂色、正方体的特征、被均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

2. 点明学习内容:谜语里还告诉我们要想掌握一项技能或者某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用脑,不停地去探索和研究,发现规律,从而提升认识,增强本领。

这节课我们就借着小小的魔方来探索和研究表面涂色的大正方体被切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回顾正方体的特征,直接点明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经过探索与研究,方能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一)1.研究棱长平均分成2份、3份正方体的情况(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这个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被平均分成了几份?现在图中把它切成了多少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体?哪位同学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2*2*2=8。

被切成的这8个小正方体有几面涂色?你是怎么知道的?强调它们都在顶点处。

(2)刚才我是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如果把每条棱平均分成3份,结果又是如何?2.出示课件:继续研究,如图(棱长平均分成3份的大正方体)借助三阶魔方观察,完成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教案(一)_教学设计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研究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表面涂有颜色的正方体切成若干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探索表面涂有颜色的小正方体的各种情况以及其中隐含的简单规律的过程。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探索数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结构美,获得成功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用材料:多媒体课件,正方体。

学生用材料: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12个棱长被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体,实验记录单。

研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正方体(出示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模型图,)看,这是一个正方体,我在它的表面涂上颜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来展开!(揭题)
二、经历过程,探究规律。

(一)探究1: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

1、出示问题1: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每条棱都平均分成2份,如果照下图的样子把它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的小正方体?
出示问题2:每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涂色?
(1)想一想:能切成8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板书:222=8)
(2)看一看:每个小正方体都有3个面涂色。

板书:8
(3)得出结论: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2份,分成了8个小正方体,8个小正方体都是3面涂色。

2、过渡:猜一猜,如果把正方体的每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结果会不会也这样?
(二)探究2:每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

1、出示问题1:把正方体的每条棱都平均分成3份,再把正方体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
出示问题2:像这样切开后,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一共有几种?分别是哪几种?
(学生看课件说后,教师板书:3?=27,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
2、自主探究:
(1)观察猜想:切成的小正方体中,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
(把猜测写在实验单上表格1)
师:根据学生猜测板书,这只是我们的猜测,究竟猜的对不对呢,打上?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各有多少个呢,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来实验验证一下。

(2)实验设计:你认为可以怎样来实验?
(3)动手实验:
①提出实验要求:
A、找一找: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
B、数一数:每种小正方体各有几个?(如果需要可以拆一拆)
C、填一填。

D、说一说:是怎么找到的?(教师巡视并指导让数的小组先汇报,再让算的小组汇报。


②汇报演示:(按上面的顺序,让数的小组先全部汇报完,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达成共识。

③得出结论:
(课件出示)像这样把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3份,3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顶点,有8个(板书:8);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棱中间,有12个(板书:12);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面中间,有6个(板书:6)。

3、回顾过程:
刚才我们把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3份,知道了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的位置和个数,我们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知道的?板书:观察猜想、实验验证(板书:找、数)、得出结论
过渡:刚刚我们研究了把棱平均分成3份时,分成的小正方体表面涂色的情况,如果把棱平均分成4份呢。

(三)开放探究3:每条棱都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体表面涂色情况。

1、出示问题:如果把大正方体的每条棱平均分成4份、5份,再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能切成多少个小正方体?其中3面、2面、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各有多少个?(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这样一个模型)
2、自主探究:
(1)提出实验要求:
请你按前面的方法
A、猜一猜: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分别在什么位置?每种各有几个?
B、找一找。

C、填一填。

D、说一说:是怎么找到的?(教师巡视并了解学生可以用算的方法)
(2)汇报演示:
让数的小组先全部汇报完,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如果没有,可以提示:除了一个一个数出个数,还有什么快速的方法知道2面涂色、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达成共识。

后比较方法:有的小组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有的小组是根据位置的特点算出来的,你更喜欢谁的方法?喜欢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