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 其三 公开课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必修3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

高中语文 必修3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

对王昭君的评价
王安石: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青冢”墓碑碑文: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董必武: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学习目标:
1、背诵全诗,领会诗歌情感主旨 2、赏析诗句,把握王昭君形象特征 3、总结归纳咏史怀古诗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 马蹄声声,我心悠悠。那鸟儿一定在安慰我,望着薄暮 中的宫殿,我竟发现它有些衰败,有些龌龊。我清楚地 记得,在宫中,我的每一夜都独自在冰冷的玉枕上度过, 每一日都在猜忌与妒忌中度过,锦衣玉食,丝竹管弦之 后,我面对的是毛延寿们的贪婪和盘剥,姐妹们孤独的 泪水。我曾希望皇帝可以垂青于我,但我又怎能向毛延 寿弯腰低头!
古道那头的宫城,离我越来越远,我,还能回来吗?

马蹄声声,我心悠悠。回首望去,我第一次发现那夕阳
下的宫殿竟那么美,可是现在,我已不属于那座宫殿,那里
的一切快乐与幸福也不再属于我了。那里的一殿一宇都那么
的宏伟,那里的一花一木都那么的妩媚,那里的一歌一曲都
那么的悦耳……我曾和姐妹们乘着一叶扁舟在太液池如镜的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pípá
lún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音读
要求:读整齐、读准字音, 争取读出情感
意读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进行, 根据自己的理解复述诗歌内容
诗歌大意: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 门山,这里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 还在。一旦离开汉宫,(命运)便与北 方沙漠相连,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画 工曾经辨识过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 那怀念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 过后,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中,还分明

《咏怀古迹》(其三)《马嵬》公开课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马嵬》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1把握《咏怀古迹》其三和《马嵬》其一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

2了解咏史怀古诗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咏史怀古诗阅读一导入新课: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诗文解读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这首诗咏叹的历史人物是谁?(王昭君)2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

3昭君怨恨什么?一怨:远嫁朔漠,故乡千里二怨:死葬胡沙,魂魄空归三怨:元帝昏庸,终身遗恨4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

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王昭君因汉元帝不辨美丑远嫁匈奴,诗人因唐皇不分忠佞被贬谪。

同时天涯沦落人。

诗人在咏叹王昭君的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悲昭君以自悲也。

——王嗣奭shì语怀人伤己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1诗歌咏叹的史实(1)马嵬之变: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潼关被攻破时,玄宗逃往蜀地避难,随军行至马嵬驿(陕西兴坪)哗变,随行将士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

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

史称“马嵬之变”。

2写作背景李商隐的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马嵬,远望马嵬杂乱地长着灌木和荒草,有的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老之感,有人提议让他吟咏一首,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二两首。

人教版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课件(13张ppt)

人教版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课件(13张ppt)
是该有的生活!无论未来的每一天,是什么样子,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按照自己的选择来生活,是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但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 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写这首诗 时,诗人已经50多岁,漂泊于西南,有家难 回。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思考:这首诗写“怨恨”,但首联并没有写
昭君的怨恨,而是写了(群山万壑赴荆门),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群山万壑赴荆门, 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未为合作。”你同意 这种看法吗?
清人吴瞻泰的《杜诗提要》中说“发端突兀,是七律 中第一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 说的窈窕红颜,惊天动地。”意思是说,杜甫正是为 了抬高昭君这个“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 地”,所以才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她。杨伦 《杜诗镜銓》说:“从地灵说入,多少郑重。”也与 这个意思想接近。其一,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 奇美。
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50多岁漂泊于西南有家难昭君绝代佳人入宫见妒画图省识远离汉宫千载之怨诗人才华横溢入朝见妒不分忠佞无辜遭贬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深沉怨恨思考
杜甫

怀




杜 甫
西吉中学 郭勤
三 )

教学目标
1.背诵《咏怀古迹(其三)》,赏 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2.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 诗中昭君的怨恨之情。
赞颂昭君的和亲功绩,昭君出 塞使汉免受战争之苦数十年, 这样的功绩,堪与卫青、霍去 病比肩。

人教版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3《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PPT课件
3. 当 时 中 国 正值封 建社会 末期, 国力渐 衰,内 部危机 严重 4.电脑和网络的迅猛发展,给人们提 供了许 多便利 ,使人 们变得 懒惰而 浮躁, 出现了 拼凑、 剪接式 的文章 。 5.文艺创作者不能把极端个性的东西 展现给 观众, 也不能 把属于 极端个 人的观 点强加 给大众 ,使文 艺作品 的传播 遭遇障 碍。 6.作家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关注大众 的艺术 审美品 位,尊 重大众 的理解 ,从而 引导大 众去感 悟真理 ,提升 大众的 思想境 界。
赞颂昭君的和亲功绩,昭君出 塞使汉免受战争之苦数十年, 这样的功绩,堪与卫青、霍去 病比肩。
六.作业
背诵《咏怀古迹(其 三)》并预习《登高》
1. 西 方 资 本 主义迅 猛发展 ,急需 开辟更 大的商 品销售 市场和 原料产 地 2. 列 强 拥 有 强大的 经济实 力和船 坚炮利 的军事 优势
二.熟读诗歌 掌握内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找出诗中最能点明情感的词语
怨恨
昭君的怨恨
哪些句子能放映出昭君的怨恨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远离汉宫、远嫁异邦、身死 异国、画师无耻、月魂空归
皇帝昏庸
思考: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
宫中一位待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为阏氏, 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后汉书.南匈奴传》:及呼韩邪死,其前 阏氏子代为,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 帝赦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 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 的何在?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 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
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 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 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 的、不平凡的女子。清人吴瞻泰认为:诗人就是 要借高大山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抬高昭君这个 “窈窕红颜”,要把她写得惊天动地。可见,作 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这 是其一。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 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 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 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 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 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
这首诗 给我们塑 造了一个 什么样的 人物形象?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昭君怨恨 什么?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 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 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 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 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 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 两句诗:“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 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大意 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 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 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 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 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可见,昭君 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 说,毕竟是一种不幸。 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 的呢?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1、背诵全诗,领会诗歌情感主旨。

2、赏析名句,把握王昭君的形象特征。

3、总结归纳咏史怀古诗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把握王昭君的形象特征,领会诗歌情感主旨。

2、总结归纳咏史怀古诗的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新课之前,我们来看这几幅图片(PPT展示图片),大家认识图中的几位美人吗?对,(几位演员扮演的古代四大美女),她们在元宵晚会中演了“国色天香”的舞蹈,这是我们今人对古代四美的现代演绎。

说到四美,中国古代有一副对联怎么说的?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其中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二、整体感知(一)音读(要求读整齐,读准字音,争取读出情感)1、全班齐读2、纠正错音万壑(hè)赴(fù)荆门朔(shuò)漠青冢(zhǒng)论(lún)(二)意读(结合课下注释进行,根据自己理解复述诗歌内容)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可与同桌讨论2、请同学起来复述诗歌内容明确: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山,这里遗留有生长明妃的香溪村。

颔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别汉宫便与北方荒漠连一起,最后只留下青冢向着漠漠黄昏。

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画工曾经辨识昭君美丽的面容,(却因一己私欲致使昭君嫁匈奴),只有死后魂灵徒然在月夜归来。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年以来琵琶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倾诉着她内心的怨恨。

3、请同学起来朗读(有感情朗读)三、问题探究(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一)、找出描写昭君相关的诗句,概括昭君的形象特点?(二)、诗歌主要塑造了昭君,首联却不写昭君,而是描绘昭君村的图景,目的何在?(三)、作者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提示,阅读课下注释1和14)1、讨论结束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总结的昭君形象特点明确:貌美、不随世俗、爱国、恋乡、孤独、命运悲惨、满怀怨恨等2、请同学起来回答第二题明确: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这个奇女子。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1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1

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
昭君墓
一身归朔漠, 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
几与卫霍同。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对比)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当代画师眼中的昭君
电视剧中的昭君形象
咏怀古迹(其三)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 的奇伟形象。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 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 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 惊天动地。——清 吴瞻泰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王昭君
பைடு நூலகம்(拟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王昭君
(拟人)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 亨认为“群山万壑赴 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 句,此未为合作。”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步骤三、 分析技巧
这种态度用什么方法表达?
归纳怀古咏史诗的特点
1.标题特点: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 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 人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1)咏古迹(2)怀古人
(3)忆古事
3、思想情感:(1)感慨身世
(2)感伤兴衰
(3)劝勉警戒等等

《咏怀古迹(其三)》省级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获奖

《咏怀古迹(其三)》省级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获奖
4、手法:用典 对比 借古讽今 吊古伤今
5、语言:含蓄蕴藉
6、意象: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测试与拓展
咏史怀古诗: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或登临旧地 ,、游览古迹时有感而发,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怀抱的诗歌,都可 以称作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6、意象: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A.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B.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C.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昭君 墓、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岳 飞墓、李白坟。 D.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题解
《咏怀古迹》是一个系列,它一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 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是一组七律诗组。
知人论世,背景简介
杜甫少年时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 二韵》中写到“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 风俗淳。”(我自认为自己才能很突出,很快就可以踏上高位, 建立功勋。我的理想是辅佐和尧舜一样贤良的君上,我的壮志是 使社会风气比上古更真淳。)。后应试不第,漫游各地。唐玄宗 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 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后 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无辜被贬为华州司功。 后来他弃官西行,投靠四川节度使严武,定居于成都。严武病逝 之后,杜甫失去依靠,于是离开成都,辗转到达夔州,住了两年。 此诗就作于杜甫客居夔州期间。
合作探究分析文本
作者为什么选取怨恨的角度写昭君,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的同时,寄寓了自己怎样的情感?
作者借昭君的古迹,既怀念古人,也另有深意。在咏叹昭君 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漂泊不定,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 不幸。

咏怀古迹(其三) 优秀课件(公开课)

咏怀古迹(其三)  优秀课件(公开课)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昭君怨恨什么?
⒈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 归,思念故乡的幽怨。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月夜魂 )
⒉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画图省识春风面”)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态 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 价,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得售其奸,昭君之所 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 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 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了。
•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 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 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 调的幽怨和感伤,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 “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昭君青冢
• 昭君到匈奴后,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匈奴和汉 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据《后汉 书》记载: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 而多次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 侍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给 匈奴王的儿子,直至公元前19年,33岁的绝代佳人 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 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没有写 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 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强调了山川灵秀之所聚,才 有绝代佳人之所出,衬托了昭君的美好形象。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 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这 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教案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目标】1. 品读诗句,感悟诗歌内容与手法。

2. 了解昭君和杜甫的相似命运,体会诗人深层的情感。

3.通过合作探究练习,理解并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昭君和杜甫的相似命运,体会诗人深层的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练习,理解并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汉元帝年间,巴山楚水一个有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女子,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地走进了朔风劲草的茫茫大漠,最终化为青冢里的一缕魂魄,默默地守望着她的故园。

她就是王昭君!唐朝大历年间,怀才不遇、漂泊西南、历尽沧桑的杜甫,来到了昭君的家乡——湖北秭归,在绵延起伏、势若奔驰的山林间,遥想八百年前的美人,诗人会生发怎样的感怀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去寻找答案吧!展示学习目标二、整体感知《咏怀古迹》是一组七律诗,共五首,每首各抒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本首写的是王昭君,那么,诗人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又是如何写的呢?首先我们来诵读这首诗歌诵读指导: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与情感,情感沉郁怨愤,所以语气要舒缓。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读后点拨读音和重点词意。

请学生用诗意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千山万壑逶迤不断一直延伸到荆门,生长王昭君的山村还存在。

他离开了汉宫廷,远嫁到了北方的沙漠,如今只留下一座坟墓沉寂在黄昏中。

当初汉元帝在画图中曾经见过王昭君的容貌,如今只有王昭君的魂魄仍在月夜归来,千百年来流传的她做的胡音琵琶曲,分明是在诉说她满腔的怨恨。

这首诗歌首联点出王昭君出生地,颔联叙述其一生的不幸遭遇,颈联揭示造成其悲剧命运的原因,尾联表达出蕴含其内心的感情。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图画:群山起伏,连绵不绝;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

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奇伟形象,正所谓地灵人杰,钟灵毓秀,好山好水好姑娘。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课件

咏怀古迹其三公开课课件
在鉴赏怀古诗词时要抓住历史人 物或事件与时局和诗人自己身世之 间的连接点。
鉴赏咏史诗三步骤
1、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 清史实
2、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 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对比体悟 感情)
3、这种态度运用什么方法表达 (分 析技巧)
通读诗歌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 似,此诗借昭君遗恨绝域,曲折表达自己怀 才不遇、报复雁
西




▪ —— ▪ ——
闭 月
羞 花
貂 婵
杨 贵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 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的鲍 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 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 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之绝唱。尽 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云,没有威 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境,仍能使 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历史。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杜甫的《咏怀 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恒的艺术魅力。
昭君怨恨什么
⒈远嫁异邦远葬他乡,
月魂空归,思念故乡的
幽怨(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空归月夜魂
⒉对画师的无耻行 为怨恨 (画图省识春
风面
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 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金圣叹也曾对 此发表评价,大意是:毛延寿则班小人之所以得 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难道不是你皇上 自己造成的吗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供 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选之劳都不肯费, 也未免太过分了。 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 涂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
在这首诗当中,你读 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
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
昏庸糊涂的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百年 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来的撩人 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说着她的怨恨! 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既有对她 的赞扬,又有对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 们的耳边好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 琶声!
拓展阅读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是昭君的怨恨, 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 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写的是昭君村的地点和那里的景色。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 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 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 不绝的千山万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 势,又有变幻之姿。
杜甫
《咏怀古迹》是 一组结构严密的 七言律诗,共五 首,每首各咏一 古迹,依次是庾 信故居、宋玉故 居、昭君村、先 主庙、武侯庙, 都是借古迹抒发 诗人的身世之感。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全诗的感情基调——感伤、叹惋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再见!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 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 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 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 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 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 感慨。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 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 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 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 “悲昭君以自悲也”
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 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 不能及。 ——清· 李子德
1.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2.借高山大串的雄伟气象来烘托昭君 的奇伟形象。 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 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 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 惊天动地。——清 吴瞻泰
佳句鉴赏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一去”对“独留”,“一”与“独” 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 寂,写得入骨三分。可见,昭君是多么孤 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 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 “向”, “连”字写出塞万里之景,“向” 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漠”对 “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 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 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 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 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 后的凄凉与冷落,一句 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 剧。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 “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 外,不能归汉,昭君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 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 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 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 传达得淋漓尽致。
总结:
怀古(含咏史)诗词是诗人 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 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 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 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之作。
达这 (种 分态 析度 技运 巧用 )什 么 方 法 表
态事为 度 什 ?么 ( 诗要 体 人写 悟 在这 感 诗个 情 中古 ) 表人 现这 出段 什往 么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珮环月夜归来, 化作此花独幽。 ——姜夔《疏影》
诗人咏叹王昭 君其人其事,寄寓 了自身怎样的情感?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左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的所 (描 弄写 清的 史古 实人 )、 往 事 是 怎 样
鉴 赏 咏 史 诗 三 步 骤
作业:阅读《蜀 相》,按照怀古 诗的鉴赏方法写 一篇鉴赏短文。
这是一首怀古诗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