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论文开题报告
口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口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及其对口译教学的启示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口译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翻译形式之一,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
的作用。
然而,口译过程中存在语用失误,这对口译质量和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研究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分析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分析口译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
2. 探讨语用失误的产生原因;
3. 分析语用失误对口译质量和效果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多个实际口译场景中出现的语用失误进行分析,从
而找出其共性和特点。
另外,本研究还将采用文献综述法,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口译学、语用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从理论上探讨语用失误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期将得出以下结论:
1. 口译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
2. 语用失误的主要产生原因;
3. 语用失误对口译质量和效果的影响;
4. 针对语用失误,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口译教学建议。
五、研究启示
本研究可为口译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包括:
1. 加强口译的语用教育,以提高口译员的语言意识和语用能力;
2. 丰富口译教材,将相关的语用知识和实际案例融入口译课堂教学中;
3. 增强口译员的应变能力,即使遇到语用失误,也能够迅速调整语言表达,避免对口译效果的负面影响。
口译论文开题报告
口译论文开题报告口译是译员把听到的源语信息通过脑记和笔记的结合,经过大脑分析处理转换成对等目标语的处理活动。
口译在国际大型活动中起着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的重要作用。
翻译专业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
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
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
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
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
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
口译论文开题报告
口译论文开题报告口译论文开题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口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连接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然而,随之而来的挑战也日益增加,如何提高口译质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旨在探讨口译的困境和挑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二、背景分析1. 口译的重要性口译作为一种语言技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在国际交流中更好地理解和沟通,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口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口译的困境和挑战然而,口译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
首先,语言的复杂性使得口译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译员具备高超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
其次,跨文化交流的特点使得口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还需要对不同文化的背景和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此外,时间紧迫、信息量大等问题也给口译工作带来了困扰。
三、研究目标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提高口译质量,解决口译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口译译员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译员的翻译水平。
2. 加强对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为口译工作提供更准确的背景信息。
3. 探索口译技术的创新,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口译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研究方法本论文将采用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等。
通过对口译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当前口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口译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最后,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口译从业人员和用户的反馈意见,为口译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五、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口译的定义和分类:对口译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不同类型的口译,如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
2. 口译的困境和挑战:分析口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语言难度、文化差异、时间压力等。
3. 口译质量的提升方法:探讨提高口译质量的方法和策略,包括提高译员能力、加强文化研究、借助技术手段等。
从顺应论角度看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从顺应论角度看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的开
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口译作为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口译活动中语境因素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语境是指语音、语调、语气、词汇、语法结构等加上与语言使用者发出语言构成的文化环境的状况。
在口译活动中,语境因素的应用对于准确传达讲话者意图、保持原意、提高翻译质量和增强交流效果都至关重要。
顺应论是一种翻译理论,主张语言交际中应根据语言环境和翻译目的来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和文化背景。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应用可以提高翻译品质,增加准确性和流畅度,保持原话中的语言亲切感和文化色彩。
因此,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从顺应论的角度探讨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对口译活动中常见的语境因素进行分类和阐述,包括语音、语调、语气、词汇、句子结构和文化背景等。
其次,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口译时如何根据语境因素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包括直译、意译和增译三种翻译策略。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和案例选取,具体分析探讨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应用,并对顺应论翻译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反思和评估。
三、预期结果和意义
预计本研究将阐明语境因素在口译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为提高口译员的翻译质量和能力提供指导和借鉴。
同时,本研究也将证明顺应论在口译中的适用性与重要性,对翻译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口译开题报告
口译开题报告口译开题报告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口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本次口译开题报告将围绕口译的定义、重要性、技巧和挑战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口译的定义和重要性口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口头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口头表达的过程。
它在国际交流、商务谈判、学术研讨、外交活动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口译,人们能够跨越语言障碍,实现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口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工具,能够帮助人们跨越语言障碍,促进国际交流的顺利进行。
2. 推动经济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口译在商务谈判、国际会议等场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企业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促进文化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口译,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国的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口译的技巧1. 语言能力:作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口译员需要精通至少两种语言,并具备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准确的翻译能力。
2. 沟通能力:口译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准确理解讲话者的意思,并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达。
同时,口译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听力和记忆能力,以便准确地传达讲话者的意思。
3. 文化素养:口译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礼仪习惯和价值观念。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讲话者的意图,避免文化误解。
4. 快速反应能力:在口译的过程中,时间非常宝贵。
口译员需要具备快速反应的能力,能够迅速理解和转化讲话者的意思,确保口译的流畅和准确。
三、口译的挑战1. 同声传译:同声传译是一种高难度的口译形式,要求口译员能够在听到讲话者的同时,迅速进行翻译。
这对于口译员的听力和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英语口译论文开题报告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交替传译模拟实践报告——以发言人致辞(中译英)交传为例**: ***年级: 2012级专业: 英语口译学号: ********** ****: **1、本论文选题基本内容、应用价值或现实意义本篇实践报告采用模拟会议的形式进行,真实模拟了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会议,以发言人在论坛开幕会上的致辞为原文本,进行中译英的交替传译实践。
会议内容涉及中外会展业,搭建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探寻双方相同利益和共同发展的切入点,为国际会展企业进入中国和中国会展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新的渠道,促进中国会展业法制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实现中国会展业与国际会展业的战略性合作。
该实践报告将如实记录模拟翻译过程,记录翻译文本,并对模拟论坛各个环节(会前准备、速记、即时翻译应变策略、翻译技巧与理论的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高办法。
该实践报告的应用价值巨大,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如实模拟论坛会议,具有可操作性和广泛应用性。
模拟过程中设发言人及翻译两人,操作实施方便。
第二,中国会展业蓬勃发展,符合绝大部分译员将来从事的领域,可以广泛应用。
第三,在模拟翻译过程中可以帮助译者找到不足,加强英语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提高反应能力,为以后有可能从事口译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2、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及预期可解决的实际问题一般介绍口译的文章都把重点放在纯粹的翻译技巧上,却忽视了口译现场时限性超强的情况下译者面临各种压力,需要在发言人话音一落就把长达3到5分钟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这么短的时间如何运用这些翻译技巧。
成功的翻译需要有对原文的理解、全面准确的速记、新语言组织的敏感度等。
本论文选择属于商业题材,重点研究当前社会商务会议中交替传译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真实口译实践材料训练加强自身对于公众演讲、速记、短时记忆、连续传译、重组语言及临场应对策略等各项口译基本技能的掌握。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口译专业开题报告(中)-王洁-20141016
学校代码:10036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口译专业开题报告口译实践与跨文化交流理论——卡特彼勒2014亚太区沟通员大会实践报告培养单位: 英语学院专业名称: 英语口译培养方向: 商务口译项目性质: 交替传译学生姓名: 王洁指导教师: 王欣红实践导师:蒋好书报告日期: 二〇一四年十月Proposal for Graduation Report of Master of InterpretationInterpretation Practice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ies: Practice Report of Caterpillar 2014 Asia Pacific Communicator ConferenceByWang JieAdvisor: Wang XinhongIntern Tutor: Jiang Haoshu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October 20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毕业报告选题审核表英语学院(系)英语口译专业研究生王洁的硕士毕业报告选题审核结果如下(请在以下选项□内划√)笔译专业:选题有价值□英译汉□汉译英□内容符合□长度达标□英语撰写□汉语撰写□口译专业:选题有价值□符合专业方向□报告提纲明确□长度达标□英语撰写□汉语撰写□经过审核,现做出如下处理意见(请划√),:一、同意按毕业报告选题进行写作。
()二、同意毕业报告选题,但必须对内容及方法作相应修改。
()三、重新选题。
()导师签名:指导意见:要求:请导师给出学生毕业报告写作的具体意见,字数不得少于100字。
目录第一部分口译项目简介 (1)1.1 本项目的目的 (1)1.2 本项目的概况 (1)第二部分口译项目进展 (3)2.1 第一阶段 (3)2.2 第二阶段 (3)第三部分口译报告结构 (5)参考书目 (7)第一部分:口译项目简介1.1 本项目的目的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跨国公司的跨国经营活动日益活跃,跨文化交往活动日益频繁,而在大型跨国公司中,劳动力背景也日渐多元化。
口译开题报告
口译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来自×××学院,我的口译研究题目是“口译中的语篇分析及其应用”。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研究的是语言行为的连贯性和组织结构。
在口译中,语篇分析可以帮助翻译人员更好地把握原文的意义和语言风格,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在实际的口译工作中,合理的语篇分析也能够提高口译质量,增强口译的自然度和流畅度。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语篇分析在口译中的应用;第二部分是如何对口译中的语篇进行分析。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将采用实例研究的方法,分析一些典型的口译场景,并探讨语篇分析在这些场景中的应用。
具体而言,我们将着重研究多方对话、新闻翻译、学术演讲、商务谈判等场景中的语篇分析策略。
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对口译中的语篇进行分析。
具体而言,我们将研究从哪些角度入手、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分析。
我们将结合实例详细说明如何对口译中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分析。
本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在于:(1)为翻译人员提供一个更有效的翻译工具,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2)为语篇分析领域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翻译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语篇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译中的语篇分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3)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本文将对语篇分析在口译中的应用和口译中的语篇分析进行深入探讨,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译中的语篇分析及其应用。
我们将通过实例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使用语篇分析技术提高口译质量。
我们相信这一研究将为翻译行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谢谢!。
口译论文开题报告doc
口译论文开题报告篇一:英语口译论文开题报告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指导教师:张伟平 XX级英语口译 75万平1234篇二:MTI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规范开题报告: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并达到学校相关要求可以申请学位论文开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口译学习与实践确定论文题目,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提交选题报告,由系研究生指导小组组织审核、答辩。
通过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撰写论文。
MTI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格式规范一、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A4,正文部分可双面印刷? 页边距:上2.8cm、下2.5cm,左、右2.5cm,装订线:0cm? 页眉:1.6cm,页脚:1.5cm? 文档网格:无网格二、字间距无特别说明时均采用标准字间距。
三、图表报告中有图、表、公式时,其格式要求参照《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四、开题报告结构开题报告包括封面、英文摘要、主体。
1. 封面撰写格式见附录1。
2. 英文摘要撰写格式参考《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3. 主体主体包括正文、参考文献。
书写格式可参照《吉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正文:书写格式见附录2。
内容可参考以下几点:(注意:仅供参考)(1)研究的意义。
(2)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论文研究方法及材料。
(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5)论文的工作进度安排。
附录1:封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文题目(宋体三号,居中)英文题目(宋体三号,斜体,居中)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申请学位类别学科专业名称论文答辩日期培养单位附录2:正文式样×××××××1.1 ××××1.1.1 ×××××××××××××××××××××××××××××××××××××××××××××××××××××××××××××××××××××××××××××××××××××××××××××××××××××××××××××。
口译实践报告开题报告
口译实践报告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跨国会议、商务谈判、政府交流等场合中,口译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能。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口译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也日益增加。
因此,对于提高口译的实践能力和质量有着迫切的需求。
本报告旨在开展对口译实践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口译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如何应对口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详细分析和系统整理,旨在为口译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提高口译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2.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口译能力的提升口译能力是口译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升口译能力是本研究的重点。
将对口译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口译技能。
将使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等研究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
2.2 笔译与口译的对比研究笔译和口译是语言翻译的两种形式,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难点。
通过比较笔译和口译的异同之处,可以更好地理解口译的独特之处,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克服口译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笔译与口译的对比研究。
2.3 口译实践中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口译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种新的技术和工具。
本研究将对口译实践中的技术创新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口译的质量和效率。
将重点关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技术在口译中的应用,并评估其优缺点。
3. 研究步骤和计划本研究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收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对口译实践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和梳理。
步骤二: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收集相关数据,了解口译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困惑。
步骤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和规律,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步骤四:根据研究目标和方法,开展口译能力提升、笔译与口译对比研究、口译技术创新等具体工作。
《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翻译报告的开题报告
《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翻译报告的开题
报告
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口笔译已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能,而许多人在实践中发现,口笔译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需要一定的训练和技巧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水平。
因此,本论文将探讨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型,以期提高口笔译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翻译质量。
二、研究内容
1. 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型;
2. 口译训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笔译训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口笔译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
5. 实践案例分析。
三、研究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探讨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型,以及口笔译训练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等问题,旨在提高从业者的技能水平和翻译质量。
同时,还将分析口笔译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为从业者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四、研究方法
本论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型,并通过实
践案例分析口笔译训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同时,还将通过调查问卷了解从业者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以便更好地指导口笔译训练。
五、论文结构安排
本论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和模型、口译训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笔译训练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口笔译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法以及实践案例分析。
其中,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其他各部分则具体介绍相关内容。
最后,本论文将以总结和展望作为结束部分。
2023年翻译专业开题报告
2023年翻译专业开题报告2023年翻译专业开题报告11. 开题时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
开题报告用汉语撰写。
2. 答辩时间:下一年的5月中下旬。
3. 论文写作形式及要求:论文用汉语撰写(文中举例可为英文),主要形式为基于个人翻译实践的翻译(实践)研究。
具体要求如下:1)口、笔译论文长度均不少于1.5万字(不包括附录中的原文和译文)。
要求提供附录(原文+译文)。
笔译论文中所附原文和译文不少于1万字,口译论文中所附口译转写的原文和译文不少于5千字。
2)选材要求:笔译原则上必须是自己曾参加过的项目或习作,口译原则上必须是自己参加过的口译实践或口译练习。
3)翻译的作品原则上必须是原创的,不能抄袭或改译他人译文。
4)论文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致谢摘要Abstract1. 任务描述(研究背景/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意义)2. 任务过程2.1 译前准备2.2 翻译过程3.3 译后审校3.案例分析(基于自身翻译实践的具体翻译案例展开讨论,如翻译原则、标准、策略、方法、特定语言现象[如中国特色词汇、四字格、隐喻等]的处理、翻译风格,等等)。
4.实践总结参考文献附录:原文+译文5)写作格式(引文出处标注、参考文献等)及论文版式参照《外语学院研究生论文手册》第六部分“论文撰写的规定与格式”。
-9-20说明:论文原则上采用以上框架模式(以上述框架模式为主,鼓励、提倡学生采用以上写作模式)。
如确有必要也可采用以下三类模式之一:关于MTI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说明(-6)1. 论文写作形式:论文用汉语写作,可有以下三种形式:A. 翻译市场调查报告(汉语写作)(1.5万字)B. 个人翻译实践总结(汉语写作)(1.5万字)C. 机(器/助)翻译实践总结(汉语写作)(1.5万字)2. 论文写作规范:按外语学院研究生论文写作手册要求办。
3. 论文写作提纲样例:A. 翻译市场调查报告样例武汉市翻译市场调查报告i. 致谢ii.中文摘要iii.英文摘要1. 导言2. 武汉市翻译市场的现状2.1.翻译机构的`类别及数量2.1.1政府翻译机构2.1.2.国企翻译机构2.1.3.私体翻译机构2.2.翻译产品的品种及出版情况2.2.1.文学作品2.2.2.社科作品2.2.3.自然科学类作品2.2.4.应用文作品2.3.翻译市场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2.3.1.口译需求2.3.2笔译需求2.3.3.应对需求存在的问题3. 翻译市场的应对措施3.1.政府政策3.2.培养机构的任务3.3.培训与市场的衔接3.4.人才的市场适应4. 结语参考文献B. 个人翻译实践总结样例“转换”在……翻译中的应用研究1.前言2. …..的语言特点2.1.用词特点2.2.用句特点3. 处理…..语言特点的原则及方法3.1.原则:忠实与通顺3.2.方法:合理应用转换4. 转换应用的范围4.1.词语的转换4.2.短语的转换4.3.句子的转换5. 应用转换的要领5.1.5.2.5.3.6. 结语参考文献C. 机器翻译实践总结样例机器辅助翻译__X在“??”中的应用研究1. 前言2. __X的功能特点2.1.处理词的特点2.2.处理句子的特点3.“??”文本的语言特点3.1.词语层面的特点3.2.句法层面的特点3.3.语篇层面的特点4. __X应用的要领4.1.4.2.4.3.5. 结语参考文献2023年翻译专业开题报告2how to deal with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i.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world’s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frequent. therefore,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cannot be ignored. howev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that are reflected in the two languages pose considerable difficulty.it is acknowledged that when doing translation one can not translate word for word, or sentence by sentence. therefore, we must use som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amplification, ellipsis, conversion and so on. ellipsis as one of the basic translation methods plays an essentialrole in english-chinese rendition. translators apply it in order to make their versions more coherent and understandable.according to the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ellipsis means leaving out a word or words from a sentence deliberately, when the meaning can be understood without them.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does not mean cutting some content from the original articles. what could be omitted are words that are useless in translated works or else they will make the versions redundant or disobey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 in another language.some words and phrases are useless in chinese but necessary in english. articles in english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henomenon from this aspect.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in english, but we can hardly see any reflection of this part in chinese. ellipsis is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text, making it more fluent, smooth, concise, thus conforming to idiomatic chinese. the paper will explore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ellipses of pronouns, conjunctions, articles, prepositions, modifications, so as to achieve smoother and clearer communications among china and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ii. literature reviewlong before, some people began to learn other countries’ languages to understand others cultures. in china, xuanzang was the first translator who not only translated the sanskrit sutras into chinese, but introduced the first chinese writings to foreign countries, making foreigners understand china’s ancient culture. meanwhile, he was the first to translate lao tses works into sanskrit. indian scholars had a high opinionof xuanzang, in china, there is no such great translator, and also in the human cultural history, we can only say that xuanzang is the first great translator.(ye lang, ) we can say that it was xuanzang who motivated people to know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their cultures and the peoples who live there. then, some big countries such as america, china, and so on became a melting pot.(gu zhengkun, ) people have imperceptibly spent thousands of years in knowing each other.with china’s entry into wto and its open-up policy, cross-cultural exchang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between this country and others. a lot of foreign tourists come to visit china. while traveling, these foreigner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translations of the scenic spots. sometimes, they even feel confused. a lot of problems exist in the translation, such as misuse of words, poor expression of meaning and so on. all of these poor translations do harm to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cause a lot of inconveniences for the foreign visitors. (ma zuyi, ). i am fond of tourism and being a free tourist like the others who are good at enjoying their wonderful lives. the love of tourism makes me feel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but every time when i have a trip, many unsuitable translations of the names of those scenic spots will embarrass me. tourism is part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 proper translation of the scenic spot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o our country.communica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lobalized society. in order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ried a verity of ways. of course, translation is one of them. all translators have done their best to make the translated work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needs of people.(gu jinming, 1997) from my perspective, they reallyhave done a great job. and i want to retrospect the cause of their development. after a thorough evaluation, i choose a branch of translation —ellipsis in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then i did the following jobs.i put all my researches and other stuffs together, and then i found that it is a common cas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which draws much academic interest. in 1976, halliday and hsan classified ellipsis into nominal, verbal and clausal ellipsis. this classification exerts great influence in academic circle. thereafter,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has been studied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different layers of structure. this kind of study underlines differentiations and similarities of ellipsis in chinese and english.another famous theory to explain ellipsis is economy principle. economy principle was put forward by chomsky (1991,1993, and 1995) in his generate crammer. it maintains that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study follow economy principle, which means using the least effort to express the most information. this principle just coincides with ellipsis in function.in this thesis, i think that brevity is the most obvious and common function of ellipsis, especially in daily language. an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 advocate brevity. shakespeare once remarked, “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 and in chinese there are numerous idioms like “yan jian yi gai” (meaning compendious). however, apart from the function of brevity, ellipsis embodies other functions which are also pretty common in the two languages but less noticed.(hua xianfa,)these functions distribute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unevenly and represent great colorfulness of language. exploring other functions of ellipsis andsearching for functional recreation in translation will be of much benefit to both english to chinese and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i found that when chinese authors try to analyse ellipsis in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y always initially put articles in the list. they consider that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 that chinese always leave out personal articles. while it is obviously different in english that almost every sentence has a subject, we can see articles fluently. that is because when we translate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personal articles can be omitted, even though sometimes it may appear once, it can also be omitted if necessary. furthermore, if the objects can be seen obviously, personal articles should also be omitted. however, it never happens in english. from this point, it is not only allowable but also necessary when we translate personal articles which are objects in sentences into chinese.in my point of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as in some way has deliberately promoted the way of people’s thinking, translation syste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erfect,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enjoyed the convenience. however, we can not neglect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is field in china, and we have less influential chinese translators in the world. therefore,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in translation.iii. feasibility analysisthis academic paper is a feasible project and the reasons are as follows:1.i have great interests in the way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2.i have already studied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have been familiar with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 .3.i have collected enough references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on ellipsis intranslation and do a scrupulous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4.i have a carefully planned schedule and have worked out a detailed outline of this thesis.5.i have acquainted myself with the correct format, a clear and complete structure required by the academic paper, and my adequate english competence will enable me to write in fluent and precise english.6.my instructor is a qualified translator who is familiar with the subject i havechosen.iv.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and solutions1. problemsdespite the references i have collected and read, a thorough study of ellipsis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rom the point of freely using still needs far more. what’s more, owing to the limited ways of getting references in xinjiang, i will have to make full use of my present resources. also,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ever written such a serious academic paper. i am therefore a learner and lack the needed training and experience.2. solutions(1) i shall make full use of my already acquired references which come from books, magazines and the internet as well.(2) i shall value my own original thoughts and mainly rely on detailed analysis that i have read from the books which have closely idea with my purpose.(3) when i have difficulti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i shall consult my instructor and seek for help.v. necessary conditions1. our university and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ave provided the basic study and research conditions and facilities, including books and journals in the library and reading rooms.2. the internet is another source of information and on the campus we have easy access to the internet.3. i have been assigned an instructor to guide me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ning and writing.vi. outlinei. introductiona.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ellipsis in translationb.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dealing with ellipsisc. the reason why ellipsis is so widely used in translation1. chinese expressions are much briefer than that of english2. english grammar is wee-knit and complete in sentence structureii. the principles of ellipsisa. omitted words must be useless and unnecessar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b. the meaning of the omitted words is implied in the testc. omitted words which are self-evidentш. the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ellipsisa. the coherence of the meaning of expressionb. the coincidence of the manner of expression1. ellipsis of articlesa. ellipsis of definite articles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articles2. ellipsis of prepositions3. ellipsis of pronounsa. ellipsis of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pronounsb. ellipsis of indefinite pronounsc. ellipsis of relative pronouns4. ellipsis of conjunctionsa. ellipsis of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b. ellipsis of subordinate conjunctions5. ellipsis of rhetorica. ellipsis of repeated wordsb. ellipsis of synonyms。
《中间地带》口译报告的开题报告
《中间地带》口译报告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中间地带》口译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全面开放,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中英之间的文化和商务交流也逐渐增多。
因此,对于口译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给翻译行业和培训机构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中间地带》是英国电视台制作的一档以英国人和中国人互访彼此家乡来了解对方文化的纪录片。
由于观众可以直接观察并比较两个文化的不同之处,因此该节目非常适合进行口译翻译和文化解读。
本篇研究旨在通过对《中间地带》的口译翻译,探讨中英文化差异,加深英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提高中国观众的英语水平和对英国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1)《中间地带》节目的介绍介绍《中间地带》节目的背景、制作和内容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该节目的翻译需求。
(2)翻译分析对《中间地带》节目中出现的文化差异和英语表达方式进行分析,例如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等。
(3)口译实践通过模拟实际口译翻译的情景,对《中间地带》节目进行实际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翻译技巧。
2.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英国文化和历史知识,提高口译翻译的专业水平。
(2)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中英文化和语言的异同,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沟通方式。
(3)实践模拟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况进行口译实践,提高口译翻译的实际能力。
三、预期成果及意义通过口译《中间地带》节目,可以更好地了解中英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和翻译技巧,为中英之间的文化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本研究也将促进中国考研英语和职业英语口译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人才储备和行业发展。
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教学的开题报告
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教学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国际贸易和交流的不断增多,口译作为一项又重要又繁琐的工作逐渐得到广泛的重视。
而在口译中,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是两种不同的口译形式。
视阅口译主要是将看到的文章、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需要考虑到词汇的翻译、句子的理解和语法的正确性。
而视听口译则需要将听到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需要稍加推理、逻辑思考和配合口型等技巧。
本篇开题报告即围绕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学习语言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青睐,良好的语言口译能力在个人职业发展中也拥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研究不仅有学术意义,更有实用意义。
二、研究目标通过对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旨在:1、探索视阅口译与视听口译的教学差异;2、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语言口译能力;3、总结教学方法和经验,为口译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4、从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反思中提出为改进和完善将来的教学实践的方向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视阅口译教学①应该明确的教学目标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设计③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视听口译教学①应该明确的教学目标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设计③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3)教学效果的考核各项教学结果本着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能够适应学生实际水平、合理有效的标准进行考评,评价标准以能够反映课程内容、贯穿整个学期、能够提高语言口译能力为前提。
2、研究方法本项目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文献阅读、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获得信息。
具体方法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研究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的教学理论;(2)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对口译课程的认知;(3)实地访谈各个层面的人士,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反映。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预期成果主要包括: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计划;2、具体探究视阅口译和视听口译教学的教学区别和相同之处;3、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对口译课程的认知,以反映是否能够良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4、掌握相关口译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效果的改善的方向和方法,提高口译课程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IHP项目口译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
IHP项目口译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
标题:IHP项目口译实践报告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口
译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同时,影响口译质量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如专业水平、语言熟练度、专业知识等,如何提高口译质量成为了
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IHP项目口译实践,探究如何提高口译质量,提升口
译能力,为口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论文结构:
本文分五章,分别为绪论、相关理论、IHP项目概况和口译实践、
实践成果分析以及结论和展望。
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相关理论:在研究口译实践的基础上,对口译相关的理论进
行探讨,包括口译的定义、历史和分类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章IHP项目概况和口译实践:介绍IHP项目的背景、目标和任务,并介绍本项目的实践内容和方法,详细描述参与者的基本情况、参
与过程和实践成效。
第四章实践成果分析:根据实践过程中的数据和实践效果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口译质量提高的因素和
口译能力的提升方式。
第五章结论和展望: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改进建议和未
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口译质量和水平,可以为口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会议口译中的障碍与解决方案的开题报告
会议口译中的障碍与解决方案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会议口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会议口译作为一门特殊的翻译形式,既要忠实地传达原文信息,又要在表达方式和表情语态等方面贴近听众,确保交流双方的准确理解和心灵共鸣。
然而,在实践中,会议口译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如语言语境的多样性、速度快节奏、领域专业性和文化差异等,这些障碍可能导致翻译品质下降,甚至难以维持交际双方的沟通。
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将分析会议口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探讨这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将会有助于会议口译的实践工作,提高翻译品质和传达效果。
二、研究问题在会议口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语境的多样性2. 速度快节奏3. 领域专业性4. 文化差异这些问题在会议口译中会影响翻译的品质和交流双方的沟通,而且有时也会导致翻译的错误和误解。
因此,本研究旨在解决这些障碍,从而提高会议口译的品质和传达效果。
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 会议口译中的语言语境多样性是如何影响翻译品质的?2. 如何针对会议口译中的快速节奏提高翻译效率?3. 会议口译中的领域专业性对翻译有哪些影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4. 会议口译中文化差异的解决方案有哪些?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文献和案例。
2. 设计问卷,对受访者进行访谈和调查。
3. 对问卷和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4. 提炼出会议口译中的障碍及其解决方案。
5.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关于会议口译的改进建议。
四、研究意义会议口译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形式,它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会议口译中的种种障碍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交流双方的沟通和理解。
本研究旨在分析会议口译中的障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会议口译的翻译质量和传达效果。
这将有助于提高交流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促进国际交流和合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释意理论谈新闻发布会口译开题报告 (2)
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从释意理论谈新闻发布会口译
On Press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from the Aspect of Interpretive Theory
研究生姓名陈洁
学号450603101
导师姓名熊兵
系所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本文以释义派理论为切入点,以2004—2012年两会期间温总理总理答记者问上的实例进行分析释义派和新闻发布会口译。分析温总理答记者说的语言特色和释义派口译理论对口译策略的帮助作用,着重讨论新闻发布会口译的特色,以及新闻发布会口译的原则和方法。
本文摆脱了用语言学和跨文化等传统视角来研究新闻发布会口译,拟从释义派理论的角度入手探讨汉语新闻发布会口译。释义派理论对新闻发布会口译研究的影响,以及确定新闻发布会口译的原则和方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对释义派理论和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外籍人士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新发展、新动向,洞悉新时期中国人民社会生活的重心以及价值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Roderick Jones.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8.
Seleskovitch, D. L’interprete dans les Conferences Internationales, Problemes de Languaage et de Communication.Paris: M inard Lettres Modemes, 1968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释义派理论在口译研究的应用和对策,以及新闻发布会口译的原则和方法。
从语境视角对英汉口译预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从语境视角对英汉口译预测的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速,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英语与汉语有着极大的语言差异,因此在英汉口译过程中,能否精准地预测译文是英汉口译质量的关键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英汉口译预测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如国际会议,商务谈判等地方的现场翻译就需要翻译者具备快速准确的口译预测能力。
因此,研究英汉口译预测的方法和技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英汉口译预测的笔译和口译实例的收集、分析和总结,探讨英汉口译预测的方法和技巧,为口译人员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并为英汉口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具体来说,该研究的目的如下:1)调查英汉口译预测的现状,发掘英汉口译预测存在的问题;2)总结英汉口译预测的方法和技巧;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探讨不同语境下的英汉口译预测策略;4)提出提高口译预测能力的建议。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着重探讨以下内容:1)相关文献的查阅和综述;2)英汉口译预测的概念、特点和分类;3)英汉口译预测原则;4)实例分析,探讨英汉口译预测的方法和技巧,并归纳总结相关规律;5)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提高口译预测能力的建议。
4.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其中,定量研究将通过对大规模的英汉口译实例的收集和分析,以数据为基础对英汉口译预测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
定性研究将通过对个别英汉口译预测实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不同语境下的英汉口译预测策略。
5. 研究意义英汉口译预测作为一种口译技能,在口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将有助于理论层面上对英汉口译预测进行深入研究,获得更为完整、准确的英汉口译预测的规律和原则;同时,也有助于实践层面上提高口译人员的英汉口译预测能力,为提高口译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因此,本研究的意义非常重大。
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
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标题:涉外游轮口译——个人实践报告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而游轮旅游作为一种高端旅游形式,自2010年起,中国市场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
截至2019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游轮市场第二大消费国家。
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等原因,涉外游轮服务中常常需要口译翻译的支持。
因此,对于涉外游轮口译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人计划通过对涉外游轮英汉互译的实践探究,总结口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方式,提高口译翻译的水平,进一步拓展游轮旅游市场,改善旅游服务质量。
研究内容:本人计划以涉外游轮服务中英汉互译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口译识别、翻译技巧和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 口译识别通过实践,总结涉外游轮服务中常见的语言交流情景和难点,掌握口译识别技巧,提高口译效率和准确性。
2. 翻译技巧探究涉外游轮口译的翻译技巧,包括语言表达技巧、文化背景研究等,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
3. 问题解决分析并总结在涉外游轮服务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减少翻译过程中的失误和误解。
研究方法:本人采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亲身参与涉外游轮服务,并结合相关文献和案例研究,分析并总结涉外游轮口译的关键问题和应对方式。
预期成果:1. 撰写出一份涉外游轮口译实践报告,对涉外游轮口译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指导和建议。
2. 提高涉外游轮口译翻译水平,为涉外游轮服务的创新和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3. 推进口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进度安排:1. 2021年9月-11月:文献资料搜集和阅读,研究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论。
2. 2021年11月-2022年4月:参与涉外游轮服务,进行实践探究,总结口译识别、翻译技巧、问题解决等方面的经验。
3. 2022年4月-6月:分析及总结涉外游轮口译的关键问题、研究对应的应对方式,初步撰写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文最新推荐------------------------------------------------------口译论文开题报告口译是译员把听到的源语信息通过脑记和笔记的结合,经过大脑分析处理转换成对等目标语的处理活动。
口译在国际大型活动中起着经济、政治、文化等交流的重要作用。
翻译专业的硕士论文开题报告1、选题意义和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对外联系也日益增多。
中国企业要想打入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企业网站或宣传册上的企业简介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通过阅读企业宣传资料,读者可以看出企业外宣材料既有关于企业的基本信息介绍,也有企业所做的文字上、句法上、结构上的这染来达到推广企业、大市场的目的。
汉语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在英译过程中会涉及到与目的语不同的语言习惯、行文方式以及文化因素、社会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等,这就需要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调整,从内容和形式上对语篇进行重构,以此实现对交际意图的顺应。
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说,本文有三种类型,分别是信息型、表达型和诱导型.笔者认为,企业外宣翻译属于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兼而有之,而且更侧重于诱导型.因此,外宣翻译要更加注重文本的交际功能,要更多的考虑如何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更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并让读者产生共鸣,继而付诸行动,实现译文预期的功能。
1 / 19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m)提出了顺应论,将语言的使用过程看做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
因而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研究语言使用。
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也可以从顺应论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
优秀的企业宣传材料不仅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还会为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任何一个想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务必在其外宣材料的翻译上做足功夫。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生活环境的不同,译者在翻译企业外宣材料时为了获取目的语读者的认可并激发他们付诸行动,就要顺应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以及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对原文做出形式上和内容上的调整,而这一顺应的过程也是语篇重构的过程。
本文突破性的将顺应论与语篇重构结合起来,并结合西麦克展览公司宣传材料和海天调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材料及其翻译,试图从顺应论的视角分析企业外宣翻译中的语篇重构现象。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1987年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顺应论之后,在语用学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不久国内学者就将其引进到中国来。
国内学者不仅从理论层面对顺应论进行研究和探索,而且将顺应论应用到翻译理论和实践、外语教学、二语习得、文化传播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成果最大的当属顺应论对翻译理论和其应用的研究。
我国真正将顺应论引入翻译研究开始于21世纪初。
1 国外顺应论研究状况。
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IprA工作文集》(IprA---------------------------------------------------------------范文最新推荐------------------------------------------------------ WorkingDocument 1) (1987, 45-48)中发表了一篇名为《作为顺应论的语用学》,标志着顺应论的提出。
1995年,他较为详细并系统地在他主编出版的第一本《语用学手册》(handbook of Pragmatics)中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阐述。
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为顺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进行动态地选择的过程。
他将语用学描述为关于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综观,并将语用学定义为语言和交际在认知、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研究。
1998年,阿萨卡瑟(AsaKasher)主编的《语用学的关键概念》Pragmatics;: Critical Concepts)论文集中,维索尔伦发表了一篇名为《交际动态过程的语用模式》(v4 Pragmatic model for the dynamatics of communication )的文章,主要研究了顺应论中顺应的动态性。
1999年,在他的专着《语用学新解》(Understaning Pragmatics)中,维索尔伦强调了语用学的地位和作用,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顺应论走向成熟。
该书主张把语用学当作一种研究视角,突破了以往学者将语用学看作语言学的一个核心分支(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的看法,而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的视角或纵观,贯穿于语言学研究和使用的方方面面,可以照应到语言的各个层次。
运用这一视角,可以研究不同的语言材料。
这是一种研究方法上的革命,可以为语言的不同层面进行语用分析,也为语用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位。
2 国内顺应论研究状况。
钱冠连是国内第一位将顺应论引入中国进行研究的学者。
在他发表3 / 19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的《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 语用学新论评述》(1991,62-66)的文章中,将维索尔伦对语言适应包括五个方面,即适应的对象、层次、阶段、领悟程度和适应策略进行了分析,并且就语言适应、选择和语言功能综观三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真分析对比了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新论和以往的语用学的区别。
他还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一篇《语用学: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J.Verschueren〈如何理解语用学〉述评》(2000,230-232),该文章首先解释了语用学综观论的理论源头。
维索尔伦从Morris的理论中得出了任何规则里都有语用成分,也能从不同的语言成分中审视到语用视角。
其建设性意义体现在将语用学从语言学的并列学科出分割出来,使其不再属于语言资源的语言学,而是加入到语言使用的语言学去,作为是一种语言综观和视角来研究和使用,这不仅仅可以解决语用学问题,还为今后人们从语用学角度解释其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国内除钱冠连外,2007年何自然主编的《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一书也对维索尔伦的顺应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
和以往语言学及语用学着作不同的是,该书紧紧把握住语用学研究与发展的方向,集语用学的三个前沿理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为一体来向国内读者进行西方翻译理论的介绍。
关于顺应论的部分,该书介绍了顺应论的理论来源、顺应论的三个核心概念、顺应论的视角观、顺应论的分析维度、顺应论的应用等。
本书中理论与实例有效结合,为读者展现了顺应论的完整框架及其应---------------------------------------------------------------范文最新推荐------------------------------------------------------ 用。
该书指出,顺应论是宏观语用学的核心,顺应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和探讨语用学的全新视角。
谭晓晨发表在《外语与外语教学》上的《语境的动态研究一--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评介》(2000, 50-52)中介绍了维索尔伦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和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
孙炬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上的《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2007,51-55)从语言哲学的立场阐释了维索尔伦的顺应论。
语言的使用是哲学立场的反映,纵观维索尔伦的语用思想,折射出体现在意义观、心理认知观和语境观三个方面的语言哲学。
此外,刘正光、吴志高从哲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顺应论的理论基础,除了对语言顺应论做出肯定,他们还指出将顺应看成一把万能的朗匙,以解释所有的语言运用,有运用过度之嫌(李元胜,2007:124)。
中国学者不仅专门对顺应论进行研究,还将其与其他理论结合或者将顺应论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在利用顺应论对其他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顺应论对翻译的研究占据多数。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侧重于顺应论对翻译理论研究的启示,戈玲玲在发表在《外语学刊》上的《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2000,7-11) -文中,为我们展现了语用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它超越了以往语言学研究的框架,将翻译看作是一种动态的信息交流活动。
文章还指出,根据顺应论,语言和语境之间的顺应是一个相互的过程,两者可以相互影响,同样,翻译作为语5 / 19言转换的过程,也会涉及到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相互顺应,这种顺应应该以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为目的,对交际语境、语言的选择和语言结构做出改变。
叶苗在其着作《应用翻译语用观》COn Pragmatics Transl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中,首先对应用翻译进行了定位,然后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应用翻译。
同时她主张以顺应论为基础来讨论和解释异化,并以《选美中国》为例,结合应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之争,提出了在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应用文本翻译时,译者可以采取异化策略,担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扩大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语境、认知语境,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兴趣和探索,增强我国软实力。
纵观国内顺应论的研究现状以及顺应论与翻译结合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在顺应论对翻译的结合方面,研究者几乎都是从文学翻译、应用文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很多研究还是局限于维索尔伦顺应论的推介和重申,缺乏创新点,并且对理论的适用范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导致了顺应论在很多领域的误用和滥用。
开题报告的立题依据应该怎样去思考和撰写呢?填写任务书时还需要注意哪些内容?学生用立题论证任务书及开题报告填写说明篇一学生用立题论证任务书填写说明1、题目:本项要求题目内容居中,详见教师用《立题论证任务书》---------------------------------------------------------------范文最新推荐------------------------------------------------------ 中格式与要求。
2、课题类型:软件设计、网站建设、网络方案设计、课件制作等。
3、专业班级:填写内容为:科技一班、科技二班、网工一班、网工二班、软工一班、软工二班。
4、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简介与原始信息工程参数:填写内容为你的设计或论文所实现的功能及软、硬件环境,不要照搬教师立题任务书中的内容。
5、设计(论文)的工作量:学生要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在撰写论文和编写软件的过程中书写那些相应的文档,查阅资料的时间,你撰写的论文中可能含有的如系统流程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E-R图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一定你都含有,你毕业论文的大约字数,软件调试生成的机时等,一定用自己语言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