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优良的人文修养,掌握系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扎实的生命科技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以及环保等行业从事生物技术相关的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能进一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引领生物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以及技术开发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具体描述为以下几项:1.具有健全的人格、浓厚的人文情怀、优良的文化素养、一定的国际化视野;2.具有系统宽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创业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的生物专业技能和本领,能够胜任生物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3.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引领生物领域的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以及技术开发。
二、毕业要求通过本科阶段学习,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的毕业要求(能力):1.综合素质要求1.1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
1.2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信为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1.3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
1.4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1.5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水平。
2.知识结构要求2.1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数学、化学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文学、艺术、哲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3 生物技术专业知识:掌握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较好地掌握运用生物技术进行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创新与创业3.1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并怀有热忱继续深入设计并开展生物领域的创新性或前瞻性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以及技术开发。
生物技术专业学习计划
生物技术专业学习计划一、专业介绍生物技术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生物系统和生物学原理进行生产和加工。
生物技术涵盖了生物医药、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代生物技术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我选择了生物技术作为我的专业方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成为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
二、学习目标1.系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2.熟练掌握生物技术的实验技能,包括基因工程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
3.了解生物技术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情况,包括生物医药、农业、环境保护、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
4.具备扎实的科学素养和专业素养,能够在生物技术领域内开展深入研究和创新。
三、学习计划1.基础课程学习(1)生物学基础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涉及生物学的学科,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因此,我将在大一的时候主要学习生物学基础课程,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等。
(2)化学基础化学是生物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将为我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大一的时候,我将学习基础的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
(3)数学和物理基础生物技术的研究需要用到数学和物理的知识,因此我也会在大一学习相关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课程,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学习(1)基因工程学基因工程学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专业课程,对此我将投入大量精力来学习和实践。
我将全面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学习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转基因生物等相关知识。
(2)细胞工程学细胞工程学是生物技术领域的另一个重要专业课程,我将在该课程中学习细胞培养、细胞工程、细胞信号传导等相关知识,为将来在细胞工程领域做好准备。
(3)生物制药学生物制药学是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我将学习生物药物的制备技术、生物药物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等相关知识,为将来在生物医药领域有所建树做好准备。
2021年关于生物教学计划集合5篇
2021年关于生物教学计划集合5篇生物教学计划篇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辅修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
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能力。
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置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1、生命科学概论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物质代谢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
(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及翻译。
(4)学习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定性鉴定或定量测定的方法。
掌握离心法、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等基本原理及实验技术。
使用教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罗纪盛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技术专业辅修
生物技术专业辅修
一、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本辅修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较系统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或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检疫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
掌握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了解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的能力。
二、学分要求及结业要求
学生修读本辅修专业必须获得30学分,方可获得石河子大学颁发的生物技术专业辅修结业证书。
课程计划
培养方案制订人:任林昌李鸿彬培养方案审核人:王绍明培养方案批准人:王维新
1。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精)
第二专业(双学位)教学计划(供参考)
说明:第二专业教学计划学分总量控制在50-55左右(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毕业设计(论文)等),目前正在修订完善中,以下各第二专业、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仅供参考。
第二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生物技术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英语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轻化工程教学计划
辅修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计划
第二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教学计划。
《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参考计划(一)
《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参考计划(一)《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参考计划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扩大。
因此,现在许多大学开设了生物技术辅修专业,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市场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种关于《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参考计划,以帮助有意愿选择该专业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是本专业的先修课程。
学生必须达到学院所规定的最低要求才能选修生物技术的相关课程。
2.专业课程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工程,生物分离技术,生物质量控制等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
学生应学习这些课程以学习生物技术的应用基础和实践。
3.实验课程生物技术实验,生物生产实验,生物工程实验,生物过程控制实验等是本专业的实验课程。
学生应参加实验室培训和实验课程,以提高实践能力和研究技能。
二、教学大纲1. 目的本专业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生物技术问题的能力和生物技术实验操作技能。
2. 培养目标本专业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包括:(1)学习并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理解和掌握生物技术的相关技术。
(3)培养解决生物技术问题的能力。
(4)提高生物技术实验操作技能。
三、考核评估本专业的考核和评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百分之50的考试成绩等多个方面。
在保证学生全面学习的同时,也能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业成果。
四、实践培训学院应提供专业实践培训,以补充学生的理论知识。
培训内容包括实际应用和生产,研究领域的实习,学术交流等。
学生应在不同领域的生物技术实践中积累经验。
总之,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热门学科,学生应对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了解其应用的广泛范围。
本专业教学参考计划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应用生物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
生物辅助教学计划与实施5篇
生物辅助教学计划与实施5篇关于生物辅助教学计划与实施有哪些?计划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任何组织中的各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计划。
接下来是关于生物辅助教学计划与实施的文章,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生物辅助教学计划与实施1在新的学期里本人将继续担任七年级_班的生物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必将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
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自成教育本学期将继续彻底贯彻落实初一年级的“迈好青春第一步,自信——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初一年级以自信成功为主体,鼓励学生迈好人生第一步;关注学生心灵花园的耕耘,唤醒学生内心的自尊与自信。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班与班差别比较大,班内两极分化严重;(2)每个班的人数太多,有时候老师无法估计到所有学生;(3)优秀率不很突出,一部分同学成绩不太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在上一个新台阶。
这些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
生物技术专业(动物方向)教学计划(本科)04.3.28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计划(动物生物技术方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动物生物技术理论及其产业化的基本技能,能在动物生物技术领域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生物制品技术及新技术的开发,并能从事一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级生物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点与培养要求本专业所设置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及教学实践环节,主要要求学生学习动物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现代免疫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了解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科学、农学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7.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写作能力;8.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体育的合格标准,身心健康。
三、学制与学位(1)实行弹性学制。
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生物学。
五、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微生物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生物制品学、现代免疫学、遗传学、细胞工程学、胚胎工程学、基因工程学等。
生物科学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生物科学专业双学位、辅修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中学进行教学和 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在科研、技术推广部门从事研究、技术推广和管理 工作的应用拓展型高素质人才。 二、修业年限
二年 三、毕业证书与学位授予
根据《惠州学院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双学士学位管理办法》(惠院教发[2010] 14号)的有关规定符合条件者,并修满45学分,将授予生物科学专业毕业证书,修满55学 分,授予理学学
新乡医学院 本科生物技术专业第二学位教学计划
新乡医学院本科生物技术专业第二学位教学计划生物技术是21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高新技术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
生物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医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在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如食品短缺、人类健康、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重大问题上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实际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生物技术专门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1.坚持德育领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志愿为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爱岗敬业、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注重智育提高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创造品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工作的能力与素质。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医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医学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及产品开发、教学及企业高层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医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第二学位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医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2.掌握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和研发的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医药产品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初步能力;3.熟悉国家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医学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4. 了解生物医学高新企业管理知识;5.了解生物医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医学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6.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能力;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方案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我们要好好方案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学方案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的《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专业培养目标本辅修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根底知识;2、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根本实验技能;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能力;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置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根底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1、生命科学概论: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根底知识、根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根底知识、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根底、生物大分子的构造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方案、微生物与人类的安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科学的根底理论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根底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构造、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构造与功能的关系;(2)物质代谢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3)说明遗传学中心法那么所提醒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及翻译;(4)学习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提取别离、定性鉴定或定量测定的方法;掌握离心法、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等根本原理及实验技术。
生物课程的选修与补习计划
生物课程的选修与补习计划本次工作计划介绍:一、背景及目标:随着生物课程的学习,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选修困难或成绩不佳的情况。
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选修与补习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生物课程的学习成绩和兴趣。
二、主要内容:本次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学生选修情况,了解学生对不同生物课程选修的兴趣和需求;2.分析学生生物课程学习成绩,找出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3.制定选修与补习计划,包括选修课程设置、补习时间安排、补习内容等;4.实施选修与补习计划,监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及时调整计划;5.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分析学习成绩的变化,对选修与补习计划进行总结和改进。
三、数据分析:通过对学生选修情况和学习成绩的分析,找出学生选修和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为制定选修与补习计划依据。
四、实施策略:1.针对学生兴趣和需求设置选修课程,鼓励学生自主选择;2.针对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补习计划,如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等;3.设置合理的补习时间,避免影响学生的休息和其它学科的学习;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补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5.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选修与补习计划。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工作计划的实施,预计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成绩将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得到增强。
同时,我们也将对本次工作计划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计划能力。
以下是详细内容:一、工作背景:生物课程的选修与补习计划是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生物课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选修困难和学习成绩不佳的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课程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兴趣,我们决定制定并实施一套有效的选修与补习计划。
二、工作内容: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学生选修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不同生物课程选修的兴趣和需求,收集学生的选修数据。
生物技术专业指导性修读计划
4
4+1
2
3
33
1 1.5
CHEM120005 普通化学A(上)
22
CHEM120006 普通化学A(下)
2
2
CHEM120009 普通化学实验Ⅰ
1 1.5
CHEM130071 分析化学
2
2
CHEM130072 分析化学实验
2
3
CHEM130049 有机化学
4
4
CHEM130050 有机化学实验
2
3
7 7
2 *
4 *
备注 24学分 16学分 2学分 29学分
52.5学分
16学分 8学分 6学分
2
2
BIOL130119 实训实习
2
2
BIOL130138 毕业论文(上)
2
**
BIOL130139 毕业论文(下)
4
*
专业选修课程
16
* **
拓展性选修
8
* **
任意选修 应修学分小计
周学时小计
6
* **
153. 5
25. 5 32
25. 5 31
25. 259.
5
19. 253.
5
14.5 18
教 BIOL130011 微生物学实验 育 BIOL130012 遗传学
1.5
3
3
3
1.5
3
3
3
BIOL130013 遗传学实验
1.5
3
PHAR130112 医学基础
2
2
PHAR130113 药理学概论
2.5
2+1
PHAR130114 药物化学概论
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生物教学工作计划集锦6篇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
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教学工作计划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专业培养目标本辅修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2、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能力;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置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1、生命科学概论: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物质代谢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及翻译;(4)学习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定性鉴定或定量测定的方法;掌握离心法、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等基本原理及实验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技术》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培养目标本辅修专业培养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辅修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能力和素质:1、掌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工程原理的基础知识;2、掌握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3、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生产、管理的能力;4、了解与生物产业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通过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具备良好的生物技术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置本辅修专业设置课程包括:生命科学导论、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生物技术检测(含仪器分析)、污水处理工程、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食用菌栽培学。
四、课程简介1、生命科学概论:主要介绍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及成果应用,从不同侧面反映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融。
主要内容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生命的物质基础、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与克隆技术、遗传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神经科学、生物钟与生物信息传递、生态环境与人口资源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生命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拓展视野,丰富生命科学知识。
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介绍和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内容:(1)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主要理化性质,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物质代谢的代谢变化,重点阐述主要代谢途径、生物氧化与能量转换、代谢途径间的联系以及代谢调节原理及规律;(3)阐明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及翻译;(4)学习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的提取分离、定性鉴定或定量测定的方法;掌握离心法、分光光度法、层析法等基本原理及实验技术。
使用教材:《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罗纪盛等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目:《普通生物化学》(第四版),郑集,陈均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biochemistry: an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 t. mckee; j. r. mckee,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XX年;instant notes in biochemistry, b. d. hames, n. m. hooper & j. d. houghton, (英文教材影印版),科学出版社,1999年。
3、微生物学及实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为生物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甚至地质学、太空学等也需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
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
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研究与应用微生物的主要方法与技术,包括经典的、常规的、以及现代的方法与技术,使学生具有适应于从事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应用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使用教材:《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XX4、生物技术检测《生物技术检测》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课程是以分析方法为系统,借助于专用仪器,综合应用已学过的有关学科知识,通过实验,加深、巩固对本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生物检测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生物检测分析方法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1)色谱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2)光谱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3)电化学技术及其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4)生物技术检测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基本仪器的使用。
使用教材:《仪器分析》(第三版),朱明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参考书目:《生物物理学》,赵南明,周海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第二版),张龙翔,张庭芳,李令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5、植物组织及细胞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项以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的无性繁殖技术,以植物组织和细胞的离体操作为基础的实验性学科,是举世瞩目的现代生物技术之一。
它应用无菌操作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加速繁殖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等。
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设备、方法和应用,以实用为目的,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实际操作技术。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掌握开展离体培养克隆植物的基本技能。
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器官培养、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种质离体保存、植物组织培养苗的工厂化生产、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工厂化生产、果树与蔬菜的组织培养技术、园林及观赏植物的组织培养等。
实验操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茎段的组织培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叶的组织培养等。
6、发酵工程本课程主要讲授微生物工程原理、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工程、微生物工程生产工艺及产品举例等部分。
内容包括菌种的特征和选育,培养基的特性和选择,发酵工艺的控制,杂菌的防治和产品分离提纯工艺的控制等内容,为生物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微生物发酵工程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涉及到数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等多个学科,基础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同时要求基础理论和生产时间密切结合。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将要按照微生物发酵生产的全过程阐明各个阶段、各种产品生产的原理和技术,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重点突出生产的工艺操作和控制技术等实际问题。
因此,该课程需要在理论教学的同时,配合实验的实践环节,也要求学生建立实际生产的概念,在实践中巩固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利用实验、参观、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会缩短理论与生产实践的距离,建立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概念和能力,动手能力也将有所提高。
推荐教材:贺小贤编著,《生物工艺原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XX曹军卫,马辉文,张甲耀编著.《微生物工程》(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XX俞俊棠主编. 《生物工艺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7、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生物技术辅修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的资源特性,水体污染的特性,污染指标和污染控制的基本途径及方法,各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的选型和构筑物设计计算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艺和及有关设备的技术性能,熟悉有关设计计算、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方面的知识,了解有关处理系统的管网设计、施工、维护运行方面的知识。
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因此必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应用技能并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能迅速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同时具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及科研的初步能力。
使用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水污染控制工程》修订版张希衡编冶金工业出版社《水处理工程》顾夏声编清华人学出版社《水污染治理工程》黄铭荣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水污染控制工程》胡亨魁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8、食用菌栽培学本课程是在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新兴实用技术课程。
食用菌是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有利于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增强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是人类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每餐合理饮食结构应是“一荤一素一菌”,其中的“菌”指的就是食用菌。
因此,近十年来,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食用菌生产、加工在我国已然形成独立的新兴产业并开始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了解和掌握食用菌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和服务社会生产具有实践意义。
本课程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
课程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部分,比例大体为:1:1。
理论教学包括:食用菌基础知识、商业化栽培技术工艺和食用菌病虫害防治和加工保鲜技术三部分内容。
实验教学重点加强操作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使学生掌握食用菌制种技术、菌种分离与保藏技术,能够进行常规的食用菌栽培工艺操作。
本课程的目的:使学生理解有关食用菌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理化环境条件及栽培管理方法,掌握食用菌栽培过程及加工的多种基本操作技术,并且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具备在实践应用中控制生产、服务科研和改造创新的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
五、学分要求最低学分要求为2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