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扩大生物富集
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生态学基础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R·H·Whittaker提出的群落顶极理论是( )。
A.单元顶极理论B.顶极格局假说C.多元顶极理论D.以上都是2. 艾维因肉鸡,生长速度快,体形大是一种优良品种肉鸡,它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工根据人类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C.人工根据肉鸡生长需要定向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和人]:选择的共同结果3. 下列直接影响或参与生物新陈代谢的因子是()A.光照B.坡向C.海拔D.坡度4. 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5. 在自然界中可能性很小的物种形成方式是( )A.异域性物种形成B.邻域性物种形成C.同域性物种形成D.以上三种都不是6.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形态特征是()。
A.矮化B.顶冠C.根系发达D.旗冠7. 温周期对生物有利的方面是( )。
A.提高了种子发芽率B.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夜间低温有利于呼吸作用C.可提高动物繁殖率,减少“死胚”率D.可提高动物蛋白质、糖分含量8.与昼夜变化相适应,动植物常常表现出节奏行为,由于这个节奏大体上是24小时的周期,又称为( )A.似昼夜节律B.光周期现象C.温周期D.光周期9. 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锥体为金字塔形,则该种群的发展趋势呈()A.稳定型B.增长型C.衰退型D.下降型10. 地球环境是指( )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和生物圈D.以上各圈层所组成11. 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是( )。
A.植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B.动物个体的迁移和散布C.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D.植物繁殖体的爆发12. 下列属于同一个种群的是()A.某一池塘中的鲢鱼和鲫鱼B.两个鱼塘中的鲤鱼C.某一森林中的山杨和柳树D.某一实验地中的小麦13.法瑞学派群落分类方法的基础是()A.演替原则B.植物区系C.植被型D.群落生态14. 需要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强光照的植物属于()A.阳性植物B.阴性植物C.中性植物D.耐阴植物15. 小麦黏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整理出来的污染生态学重点
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学、化学、数分析等方法研究在污染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
耐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生物富集:生物个体或出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的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2.前适应:生物在没有接受污染以前具有的性状特征在污染环境中也是适应的现象。
3.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物中日益增加的二氧化碳在空间吸收红外线,这就直接影响到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大气中扩散,致使地表和大气下层的温度增高,这种现象就叫温室效应。
4.生物监测是利用生物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各层次对环境污染程度所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状况,从生物学的角度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5.生态代价-指对污染适应的生物,在进入到正常环境中时,它的竞争力降低;同时,还可能伴随有对温度、水分、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6.进化代价-对污染适应很好的植物在其他环境中进化发展的灵活度降低,以至于可能失去适应其它环境的可能性。
7.安全浓度: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仍为发生受害症状,这种不会受害症状的浓度被称为安全浓度。
8.污染物在动物机体内的迁移途径:排出途径--粪、尿乳汁、呼气、毛发。
9.土壤自净作用:以各种方式进入土壤的污染物,通过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复杂作用,使污染物质逐渐转化、减毒、消失,最终使土壤恢复到原有的生态功能的过程10.环境容量:在一定范围和规定的环境目标下,能容纳某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容量大小与污染物的毒性及其物理化学特性有关,也决定于环境空间大小、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的净化能力。
污染物毒性越大,趋稳定,则环境容量越小;环境空间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环境容量越大。
11.氧化塘又称氧化塘或生物塘。
是利用库塘等水生生态系统对污水的净化作用,进行污水处理和利用的生物工程措施。
农业生态学考研重点
农业生态学1.农业生态学: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联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的分支。
2.生态系统:一定空间内的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
3.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物质。
4.耐性定律:对具体生物来说,各种生态因子都存在着一个生物学上限和下限(或称“阀值”),它们之间的幅度就是该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
5.△生活型:由于环境对生物的限制作用,不同生物长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为培育条件下,会发生趋同适应,经自然选择和人为选择形成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
6.△生态型: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群,长期存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和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可遗传的类群。
7.生境:在环境条件的制约下,具有特定生态特性的生物种和生物群落,只能在特定的小区域中生存,这个小区域就称为该生物种或生物群落的生境。
8.生态位:生物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9.△生物种群:是指在某一特定时间中,占据某一特定空间的一群同种的有机体的总称(或同种生物的集合体)。
<它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生物群落和种间关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群落构成的基本单位〉10.△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段和生境中各种生物群落所构成的集合。
11.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记作r m12.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最大容纳量。
用K表示。
13.化感作用:植物(包括微生物)通过向周围环境中释放化学物质,从而对领近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抑制或促进的作用,这种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
生态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1.生态因子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气象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2.景观中最基本的生态要素有:斑块,廊道,本底。
3.影响光能利用效率的生物因素有:光合面积,光合时间和光合能力。
4.控制演替的主要因素有: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5.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土壤动物,物理环境,凋落物的化学性质;而待分解者的C:N比为(25~30):1时,最有利于分解者的分解。
6.由于人类对气相循环的干扰,而造成全球性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
7.种群的内分布型可分为随机型,均匀型和集群型。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使盛开。
这句话反映的是生态学的物候现象。
9.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主要有捕食食物链,腐生(碎屑)食物链及寄生食物链。
10.生态金字塔的类型主要有: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11.竞争按生物间的关系可分为资源性竞争和相互干涉性竞争。
1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按其影响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化学循环。
13.变色龙的生活习性属于生态学中的拟态现象。
14.利他行为可以在家庭选择、亲属选择、群体选择三个群体水平间产生。
15.分解过程的复杂性表现为它是碎裂、异化、和淋溶三个过程的综合。
16.保护区的根据其功能和作用一般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域。
17.种群的数量变化,按Logistic equation,可划分为五个时期:开始期,加速期,转折期,减速期,饱和期。
18.群落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外貌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的结构,群落环境,种间关系,动态特征,边界特征,分布范围等。
20.热带雨林的结构具有种类组成丰富,群落结构复杂,乔木具有特殊构造21一般来说,竞争发生于不同(或生态位相同、相近)的物种之间,竞争的结果会导致物种间产生生态位的分化,从而使群落中生物多样性增加。
真题名词解释:
真题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生物入侵、生态恢复、生态农业(13、12、10、08、05、04)生态系统: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和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而构成一个整体,是生态学的基本功能单位。
2.动。
温室气体的汇:从大气中清除各种温室气体、气溶胶和温室气体的前体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3.河流的湍流作用和弥散作用、分散作用(13、11)湍流作用:在河流水体的湍流场中质点的各种状态(流速、压力、浓度等)的瞬时值相对于其平均值的随机脉动而导致的分散现象。
弥散作用:由于横断面上实际的流速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在用断面平均流速描述实际的运动时,就必须考虑一个附加的,由流速不均匀引起的作用。
分散作用:由于分子的随机运动引起的质点分散的现象。
4.声压与声压级(13、08)声压:声波引起的质点振动,使大气压力产生起伏,这个起伏的部分,即超过静压5.6.的在于发现清洁生产的机会。
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之上,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这样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模式,整个系统不产生或基本上不产生废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R”原则:减量化(reduce)原则的原则是针对输入端,旨在减少物质和能量流动。
再利用(reuse)的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循环(recycle)通过把废弃物变成资源减少处理量。
生态产业链: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以提高资源基7.8.库氏曲线与帕累托效率、柯斯定律(13、12、11、08)库氏曲线:一条倒U型曲线,用来描述收入差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曲线。
根据目前各国经济与环境状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先恶化后改善的情况,称为环境库氏曲线。
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化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分配状态,在不能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高中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2019年文档资料
高中生物学中的“生物放大”1973年“生物放大”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其含义是通过捕食食物链的逐级积累,使某物质的含量逐渐增大。
这是特指的“生物放大”现象。
事实上,“生物放大”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如小分子物质生成大分子物质、低能量转变成为高能量、群落的演替、生物的进化、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放大都属于“生物放大”。
这是泛指的“生物放大”现象。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完整、准确地理解生物放大的科学含义,不断发展生命科学理论。
1 物质的浓度放大1.1 C4植物对CO2浓度的放大C4植物利用将CO2固定在C4化合物中,C4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将CO2释放出来。
该过程的生理意义在于,C4途径中能够固定CO2的酶对CO2有很强的亲和力,可促进PEP将大气中含量很低的CO2以C4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使得C4集中到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供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中C3途径利用。
科学家将C4植物的这种独特作用比喻为“CO2泵”,它将空气中浓度较低的CO2转变成了浓度较高的CO2,通过放大CO2的浓度,提高了光合作用效率。
PEP的再生需要ATP提供能量。
这时ATP的水解产物是AMP 而不是ADP,所以相当于2个ATP转化为ADP的能量。
因此,在C4途径的运转中,每同化一个CO2,要消耗5个ATP和2个NADPH。
由此看出,C4途径的运转较C3途径有更高的能量需求。
由此还可以判断,在光强较弱以及温度较低的情况下,C4植物并不占优势。
1.2 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而发生放大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氯杀虫剂。
发明DDT的瑞典科学家Müller由于这项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人们最初将DDT应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上,后来又应用在军事上,都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但DDT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不易分解且易扩散,易溶于脂肪并在动物的脂肪组织中积累,从而对人体造成损害。
DDT进入人体的途径有2条:① 通过植物的茎叶及根系进入植物体,植物被草食动物摄食,草食动物再被肉食动物摄取,逐级浓缩;② 喷洒的DDT落在地面上,先进入土壤动物,再进入食虫动物最后通过肉食动物捕食逐级积累浓缩。
生态学名词解释
1.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2.物种species:简称“种”。
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体,一个物种和其他物种在生殖上互相隔离。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3.顶级群落climax community:指一个地区的植物群落,在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通过顺行演替发展成为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结构稳定的群落。
又称演替顶级。
4.环境容纳量carrying capacity: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5.生态系统ecosystem: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6.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7.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指由于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水生动物死亡的现象。
8.种群population: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种群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9.生物群落Biological community:指特定空间下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它们之间及它们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10.优势种dominant species: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
11.食物链food chain: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海洋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研究
海洋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与生物放大研究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还维持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平衡。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海洋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污染物的进入海洋环境不仅对海洋生物造成了直接的伤害,还会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的过程,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潜在威胁。
生物富集是指污染物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积累和增加。
当污染物进入海洋中时,它们会通过生物体生物吸附、摄食或呼吸等途径进入生物体内部。
一些特定的海洋生物会选择性地吸附和吞食富集了污染物的生物体,从而使其在海洋食物链中逐渐积累。
例如,某些鱼类、贝类和海藻等富集了高浓度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物质。
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无法被有效地排除,长期积累下来可能会对生物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生物放大是指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传递逐级放大的过程。
污染物在海洋食物链中逐级传递,从初级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掠食者,其浓度会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海洋生物在食物链上的层级关系中,每一级生物吞食下一级生物的数量远大于被吞食的数量。
因此,即使初级生产者只富集了微量的污染物,但当这些初级生产者被消费者吞食后,污染物的浓度会大幅增加。
比如,当有机污染物进入海洋食物链后,它们往往会在鱼类等掠食者身上富集,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放大。
研究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的过程,对于了解海洋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机制,以及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污染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污染物的性质、生物体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的条件等。
首先,污染物的性质对其富集和放大的程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些易挥发的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在海洋环境中往往会被相对较高的生物体吸附和富集,而一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则会通过生物脂肪积累逐渐富集。
此外,不同污染物之间还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加剧其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放大。
其次,生物体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也对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起着重要影响。
生态学复习题答案资料
耐受性定律: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能耐受的范围,即有一个生
驯化:响应环境变化在结构上作出的可逆性变化
是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当抑制生命活动正常进
周期性出现的,比休眠更深的新陈代谢受抑制的生理状态,是对有节奏重复到来的不
是生物对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在自然情况下,滞育的解除
(1)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维持体内环境稳定是生物扩大耐性限度的一种重要机制,不能完全摆脱环境的限
何谓休眠,滞育?对生物的意义
是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当抑制生命活动正常进
周期性出现的,比休眠更深的新陈代谢受抑制的生理状态,是对有节奏重复到来的不
-黄化现象(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抑制生长
-引起光合作用,进而促进生长
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才能达到光补偿点,才能
3)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来源,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
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
而生物本身对这些变化的光因子也有着及其多样
存活曲线的三种基本类型为: 凹曲线 、 直线 、 凸曲线 。
种群的主要空间分布型: 随机分布 、 均匀分布 和 集群分布 。
生物种间的基本关系有: 共生 、 竞争 、 捕食 、 寄生 、 偏害 。
动物的竞争行为可分为: 直接竞争行为 和 间接竞争行为 两大类。
按演替的起始条件群落演替可划分为 初生演替 和 次生演替 两种主要类型。
顶级群落:如果一个群落在某种生境中基本稳定,能自行繁殖并结束它的演替过程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总结资料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美国生态学家E.Odum 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4.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6.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8.春化作用: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这一现象就是春化作用。
9.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上才会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就不能发育,而这个温度就是发育阈温度。
10.贝格曼规律:高纬度恒温动物往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11. 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量散失,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相对较长,有利于热量散失。
12.相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
13.田间持水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
14.种群: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5.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积累和放大
第五节 生物对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一、生物污染(Biological Pollution)
1、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例如:沙门氏菌、 霍乱弧菌、肠道病毒等 2、水体的富营养化
– 概念:指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进入水体,使 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旺盛增殖,从而破坏水体的生 态平衡的现象。 – 不良后果:
六、外来物动力学 0级动力学过程:物质的转运速率与浓度无关,是 恒定值。 一级动力学过程:物质的转运速率与所在部位的 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二级动力学过程:两种物质参与反应,非线形。 速率:mg/min. 速率常数:K=总量(浓度)/速率= mg/ (mg/min.)=min.-1
七、生物浓缩模型
图1-6 生物体某一组织生物浓缩的机理模型
cT t
dcT VT qV cBi cBo VTK 2cT dt qV
VTK 2 qV cBi cBo cT VTK 2
cBi cBo1 e K 2t
由此可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浓度不仅与该化合物 在该组织中的代谢速率有关,还与进出组织的血液中 的化合物浓度差成正比。
– 影响因素:金属的浓度、金属的形态
– 例如,六价铬比三价铬毒得多;甲基汞的毒性比其他的汞化合物毒性大 得多;有机锡比无机锡毒,有机锡中的烷基锡比芳香基锡毒,烷基锡中 三烷基又比其他烷基锡毒。
2、金属的微生物转化
– 微生物对金属的毒性转化,主要是氧化、还原和甲基 化作用。
3、汞的转化
a、汞的存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第四节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缩、 积累和放大
一、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1、概念: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 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 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 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 浓缩、生物学富集。(体内/环境中)
海洋中汞甲基化机理研究进展
海洋中汞甲基化机理研究进展张亮;陶舒琴;张向前【摘要】甲基汞是一种剧毒物质,它的生物富集性和生物放大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甲基汞在海洋中的来源和去除、转化途径,着重对甲基汞的生成机理做了论述,并讨论影响甲基汞生成的(甲基汞反应场所、甲基化细菌、硫酸盐浓度、营养程度等)条件的具体影响机理.%Methylmercury is a highly toxic substance,its bioaccumulation and bio-magnification cause widespread concern.In this paper,the source and removal of methylmercury in the ocean and the mechanism of methylmercury were discussed,and the specific impact mechanism of several conditions (methylmercury reaction sites,methylated bacteria,sulfate concentration,nu-tritionallevel,etc.)affecting methylmercury production were also discussed.【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7(034)009【总页数】6页(P111-116)【关键词】甲基汞;甲基化;海洋;机理研究【作者】张亮;陶舒琴;张向前【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厦门 361008;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361005;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厦门 361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5;P7甲基汞(methylmercury,MeHg)是汞的一种有机化合物,也是含汞化合物中最具毒性的代表。
基础生态学(考试)
盖亚假说:地球表面的温度、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势及大气的气体构成等是由生命活动所控制并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得地球环境维持在适合于生物生存的状态。
生境中光、温度全球分布规律: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小环境: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光周期:植物的开化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K=N(T-C) (式中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时间,T为平均温度,C为发育阈温度)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腐殖质: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
构件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
构件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的。
生物统计学: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中数量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科学。
最小可生存种群: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大小。
集合种群:指的是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成为生态入侵。
休眠:有机体在不利环境下所处的一种不活动的状态。
滞育:昆虫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暂时性停滞状态。
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种间关系:不同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
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2024年新教材生物高考易错知识点汇总(选择性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
2024年高考生物考前易忽略的考点(选修2、3)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
(注意因果关系)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证明尖端产生的某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的是温特。
3.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本质为吲哚乙酸(IAA)4.影响生长素横向运输的因素:单侧光、重力或离心作用5.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
(有学者提出:由于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向光侧抑制物多)6.生长素作用的机理: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导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产生效应。
7.植物激素:没有特定的分泌器官,没有特点的靶器官,没有体液运输,一般是小分子,作为信息分子,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8.顶端优势的解除:去掉顶芽,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
9.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排序:根>芽>茎;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10.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例子: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
(茎的背地性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11.激素的产生部位: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脱落酸主要在根冠和萎焉的叶片;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均可12.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13.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的。
14.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共同促进细胞分裂。
15.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像接力一样按顺序出现。
16.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①与植物激素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类似;②与植物激素生理效应类似,但分子结构完全不同。
17.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
18.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容易获得无籽果实。
(属于不可遗传变异)19.预实验的作用: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 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态效应
第三章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生物效应环境效应是指在环境要素作用下环境受到影响的现象及其后果。
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变异而产生的后果即为环境生态效应。
大量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海,对生态系统产生毒性作用,使鱼类受害而减少甚至绝灭;任意砍伐森林,会造成水土流失,产生干旱、风沙灾害,同时使鸟类减少,害虫增多;致畸、致癌、致突变物质的污染引起畸形和癌症患者增多。
这些都是污染物环境生态效应的表现。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富集放大及生物迁移的过程是导致环境生物效应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资料来源王焕校,2000)一、有关生物对污染物吸收、迁移的几个基本概念1.安全浓度生物与某种污染物长期接触,仍未发现受害症状,这种不会产生症状的污染物浓度称为安全浓度。
2.最高允许浓度生物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或者是对污染物最敏感的时期内,该污染物对生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和生产力没有发生明显的影响的最高浓度,称为最高允许浓度。
3.效应浓度超过最高允许浓度,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接触毒物时间越长,受害越重。
这种使生物开始出现受害症状的浓度称为效应浓度。
EC50、EC70、EC90分别代表在该浓度下有50%、70%、90%的个体出现特殊效应。
4.致死浓度当污染物浓度继续上升到某一浓度,生物开始死亡,这时的浓度称为致死浓度。
LC50、LC70、LC90、LC100分别代表毒害致死50%、70%、90%、100%的个体的阀门。
二、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与迁移(一)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1.植物对气态污染物的粘附和吸收植物能粘附和吸收气态污染物。
植物粘附污染物数量,主要取决于植物表面积和粗糙程度。
污染物能通过叶面气孔或径部皮孔进入植物体内。
2.植物对水溶态污染物的吸收植物吸收水溶态污染物的器官是根,但叶片也能吸收水溶性污染物。
水溶性污染物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达到根表面:(1)质体流途径,即污染物随蒸腾拉力,在植物吸收水分时与水一起到达植物根部;(2)扩散途径,即通过扩散作用而到达根部。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基础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美国生态学家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
4.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生境。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6.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7.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称为黄化现象。
8.春化作用:一般是指单子叶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这一现象就是春化作用。
9.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上才会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就不能发育,而这个温度就是发育阈温度。
10.贝格曼规律:高纬度恒温动物往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11. 阿伦规律: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四肢、耳朵等)趋于缩短,有利于防止热量散失,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体表的突出部分相对较长,有利于热量散失。
12.相对湿度:是指单位容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
13.田间持水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
14.种群: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15.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2013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农业生态学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农业生态学: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和平衡发展规。
1.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定结构及完成一定功能的综合体。
2.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人类的积极参与下,利用农业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生态结构和高效生态机能,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并按人类社会需要进行物质生产的综合体。
3.整合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
4.系统:由相互依赖的若干组分结合在一起,能完成特定功能,并朝特定目标发展的有机整体。
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的集合体。
2.邻接效应:当种群的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称为邻接效应。
3.环境容纳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限的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大数量(密度),称为系统对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4.内禀增长率:在环境条件无限制作用时,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最大相对增殖速度。
5.生态密度: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6.生态对策:生物朝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
1.生物群落: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2.群落演替: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物种消失,另一些物种侵入,出现了生物群落及其环境向着一定方向有顺序的发展变化过程。
3.原生演替:从未有过任何生物的裸地上开始的演替。
4.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生物群落破坏后的地段上进行的演替。
5.群落的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域。
6.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条件的特殊性、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中,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这一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富集培养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富集培养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微生物是指体积极小的单细胞生物体,是生命活动中的基本单位之一。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各种环境中都有其生存的特异性和功能。
与人类共处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极大地影响和塑造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健康。
因此,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微生物,发现新物种以及新的微生物环境,研究人员需要寻找创新高效的方法。
富集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已成为微生物学的热门研究方向。
一、什么是富集培养技术富集培养技术是一种筛选微生物的方法,它是一种把具有特殊功能或药用价值的微生物筛选提取出来的技术。
在微生物材料中,常会存在一些数量极少的特殊菌株,通过富集培养技术,可以在样本中提高这些菌株的数量,进而对其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
二、富集培养技术的原理富集培养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尽可能“富集”特定微生物菌株。
例如,当研究人员要分离海洋的细菌时,就需要收集大量的样品,并在培养基中富集有机酸和氢从而提高接种比例。
富集培养体系的建立,要充分考虑所要筛选的微生物菌株特性,如环境捕捉方式、代谢特性、菌落形态等。
三、富集培养技术的优点相较于直接分离鉴别方法,富集培养技术有以下优点:1. 富集培养技术能够提高样品中的微生物数量,提高鉴定的效率和准确率。
2. 富集培养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微生物活菌体,为后续的试验和研究提供便利。
3. 富集培养技术能够扩大研究样本的范围和多样化程度,从而更好地反映微生物在不同环境下的分布情况。
四、富集培养技术的应用富集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临床医学、药学以及农业和环境领域。
临床医学肠道微生物是人体内重要的共生微生物群。
通过富集培养技术,可以从粪便样本中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以用于肠道菌群的治疗。
药学许多微生物在天然环境中采取特殊的生物合成途径来产生药用化合物。
通过富集培养技术,可以大量获得代表性的微生物,并进行药物筛选和分离。
农业和环境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富集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生物富集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生物富集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学原理,利用生物体兴奋性、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方法,对目标物质进行富集和分离的技术。
在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和分析领域,生物富集技术因其高效、准确、环保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应用。
一、生物富集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生物富集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体与目标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来自于不同的生物体和目标物质,包括酶、抗体、受体和微生物等。
酶富集法是指通过酶与物质之间的特异性作用,将目标物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富集和分离出来。
例如,使用酪氨酸酶将含有酪氨酸的溶液与固定在硅胶或脱脂细胞膜上的酪氨酸酶接合物进行反应,酪氨酸酶会与酪氨酸结合,并富集在固相上;其他非酪氨酸酶所能结合的物质则被洗脱出来。
抗体富集法是指通过抗体与物质之间的专一性识别作用,将目标物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富集和分离出来。
例如,在血清样品中富集分离出一氧化氮等低浓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中,可以采用抗氧化还原酶作为标志物的识别分子,通过固相萃取或亲和层析等技术,将抗氧化还原酶和目标物质结合并富集分离出来,达到对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
受体富集法是指通过受体与物质之间的亲和作用,将目标物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富集和分离出来。
例如,在环境水样中富集分离出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中,可以采用受体如人类雌激素受体为识别分子,通过生物传感技术等方法,将受体和目标物质特异性结合并富集分离出目标物质,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高灵敏度检测。
微生物富集法是指通过微生物与物质之间的特异性作用,将污染物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富集和分离出来。
例如,基于细菌或真菌先天的吸附、吸附和生长、降解污染物等特性,通过微生物的选择和培养,可以富集分离出某些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
以上四种方法在环境分析中被广泛应用,具有选择性和灵敏度高、样品制备简单等优点。
生物富集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包括地球化学过程、污染物来源和生物效应等方面的研究。
二、生物富集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生物富集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扩大作用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许多有机氯杀虫剂和多氯联苯都有明显的生物放大现象。
了解这种现象对评价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生物放大一词是专指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生物说的,如果生物之间不存在食物链关系,则用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来解释。
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农药和重金属的浓度在食物链上逐级增大时,多将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
直到1973年起,科学家们才开始用生物放大一词,并将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三者的概念区分开来。
研究生物放大,特别是研究各种食物链对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潜力,对于确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安全浓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放大与食物链在生态环境中,由于食物链的关系,一些物质如金属元素或有机物质,可以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经吸收后逐级传递,不断积聚浓缩;或者某些物质在环境中的起始浓度不很高,通过食物链的逐级传递,使浓度逐步提高,最后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
例如,海水中汞的浓度为0.0001mg/L时,浮游生物体内含汞量可达001-0.002mg/L,小鱼体内可达0.2-0.5mg/L,而大鱼体内可达1-5 mg/L,大鱼体内汞比海水含汞量高1万-6万倍。
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环境中低浓度的物质,在最后一级体内的含量提高几十倍甚至成千上万倍,因而可能对人和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生物放大作用是通过食物链完成的,而食物链可以分为几种形态。
在生态系统中,根据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可将食物链分为四类。
一是捕食性食物链,它是以植物为基础,后者捕食前者。
如青草-野兔-狐狸-狼-虎。
二是碎食性食物链,指的是以碎食物为基础形成的食物链。
如树叶碎片及小藻类-虾(蟹)-鱼-食鱼的鸟类。
三是寄生性食物链,是以大动物为基础,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上形成的食物链。
如哺乳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
四是腐生性食物链,指的是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为基础,然后被微生物所利用。
生物放大作用就是通过食物链完成的。
总的说来,初级生产者所产生和固定的能量、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便可形成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
多种有害物质的放大作用DDT等杀虫剂通过食物链的逐步浓缩,能充分说明它们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962年,美国的雷切尔·卡逊在其《寂静的春天》中充分描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对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甚至连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也因杀虫剂的使用而几乎灭绝。
但是,DDT的生物放大危害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揭示。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DDT在海水中的浓度为5.0 X 10-11g,而在浮游植物中则为4.0 X 10-8g,在蛤蜊中为4.2 X 10-7g,到银鸥时就达75.5 X 10-6g。
DDT从初始浓度到食物链最后一级的浓度扩大了百万倍,这就是典型的生物扩大作用。
DDT对英国雀鹰(Accipiter nisus)的影响也是灾难性的。
早在 20世纪 60年代,雀鹰遭受了显著的毁灭,部分原因是由于DDT的生物放大作用,由于使母鸟吃了富集DDT的小虫和其他食物,它产下的卵的卵壳太薄,使得卵在孵出小鸟之前就很容易破碎,因而对雀鹰造成灭顶之灾。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还发现,我国典型湖泊底泥中19世纪早期已存在微量二恶英,主要存在土壤的表层,一旦沉积很难通过环境物理因素再转移,但却可通过食物链再传给其它生物,转移到环境中。
因此,湖泊底泥中高浓度的二恶英可通过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对水生物和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通过实验还发现了二恶英在食物链中生物放大的直接证据,并提出了生物放大模型,从而否定了国际学术界过去一直认为二恶英在食物链中只存在生物积累而不存在生物放大的观点。
由于生物放大作用,杀虫剂及其他有害物质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就变得十分惊人。
一些毒素在身体组织中累积,不能变性或不能代谢,这就导致杀虫剂在食物链中每向上传递一级,浓度就会增加,而顶级取食者会遭受最高剂量的危害。
食物中被放大的毒素由于生物放大作用的存在,环境污染对人和生物的危害也呈现富集或放大作用,因此生物放大作用也威胁着人类食物链,比如各种副食、肉类和鱼类。
但是,这种危害一直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重金属铅、汞、镉等原本就对人和生物有害,但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就更大了。
铅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和肾脏的损伤。
汞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对人体造成伤害,甲基汞在体内代谢缓慢,可引起蓄积中毒,而且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与大脑皮层的巯基结合,影响脑细胞的功能。
镉对机体的危害是破坏肾脏的近曲小管,造成钙等营养素的丢失,使病人骨质脱钙而发生骨痛这几种重金属在食物链中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食物链的放大作用完成的。
环境中的铅容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是蔬菜,由于环境中的铅在土壤中以凝结状态存在,因此通过作物根系吸收量不大,主要是通过叶片从大气吸收,所以蔬菜中铅含量富集程度以叶菜最高,其次是根、茎类、果菜类。
对食品中铅含量的调查显示,靠近公路两侧的蔬菜的铅含量远远高于远离公路的蔬菜,这既说明含铅汽油是污染源,也说明了铅的放大作用途径。
汞主要蓄积于鱼体脂肪中,鱼是汞的天然浓缩器,鱼龄越大,体内富集的汞就越多。
不同鱼种富集汞的能力不同,鱼体中汞的含量也不同,一般来说,食肉鱼体内汞含量大于食草鱼,吃鱼的鸟在体内蓄积的汞更多。
所以,人们在选择鱼的消费时,也应当有一个顺序,即从草鱼到食肉鱼,从淡水鱼到海鱼。
尽管江水中汞含量较低,但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鲶鱼等食肉鱼中汞的含量也大大增加,因此也应当成为人们消费时的一种不宜选择的标准。
此外与DDT同属于有机氯杀虫剂的狄氏剂在鳝鱼和苍鹭中的富集作用是最大的。
人如果食用这两种食物,人实际上就是食物链的终端,在人体中必然导致狄氏剂的大剂量中毒。
因此,消费者更不能把诸如苍鹭那些吃鱼的鸟类当作野味来消费。
镉是通过水生生物的养殖进入食品链的。
镉的生物放大作用表现为,海产品中镉的含量是海水的4500倍。
作物的根系也可吸收土壤中的镉,镉污染地区的蔬菜、粮食等食品中的镉含量远高于无污染地区。
不同作物对镉的富集程度不同,镉含量也不尽相同,比如蔬菜中镉含量顺序是(按富集系数大小排列):芹菜叶(0.1150)>菠菜(0.0956)>莴笋(0.0469)>大白菜(0.0452)>油菜(0.0437)>小白菜(0.0417)>芹菜茎(0.0390)>韭菜(0.0365)>茄子(0.0240)>圆白菜(0.0105)>黄瓜(0.0062)>菜花(0.0059)。
因此,这可以作为人们消费食物时避免有害重金属元素生物放大作用的一个参考。
生物放大一词是就有食物链关系来说的。
如不存在这种关系,机体中物质浓度高于环境介质的现象,则分别使用生物浓缩、生物积累两个名词。
20世纪60~70年代初期,阐述农药或重金属的浓度在食物链上各级机体中逐步增加的事例时,不少人都把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
到1973年,才有人开始应用生物放大一词,把它同生物积累和生物浓缩的概念区分开来。
后来,学者们设计了各种实验系统,包括模式生态系统,以进行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作用的研究。
最先注意到的是水生态系统中有机氯农药的生物放大现象。
1966年有人报道在美国图尔湖和克拉马斯南部保护区内DDT对生物群落的污染。
DDT是一种有机氯杀虫剂,易溶于脂肪而积累于动物的脂肪体内。
经检验证实,通过生物放大,在colymbsruficollis poggei的脂肪体中,DDT的浓度竟比湖水高出76万多倍。
北极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在地衣-北美驯鹿-狼的食物链上,也明显地存在着对137铯的生物放大现象。
生物机体中的137铯的放射性强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增大。
许多文献报道和说法使人产生了一种印象,似乎绝大多数的元素和难分解化合物在每一个水生态系统中都有生物放大现象。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元素来说,生物放大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
至于氯烃类化合物是否在所有的水生食物链上发生生物放大现象,也存在着许多疑问。
各种生物对不同物质的生物放大作用也有差别。
例如,汞和银都能被脂首鱼(Pimephales pronelas)积累,但脂首鱼对汞有生物放大作用,而对银则没有。
又如在一个海洋模式生态系统中研究藤壶、蛤、牡蛎、蓝蟹和沙蚕等5种动物对于铁、钡、锌、锰、镉、铜、硒、砷、铬、汞等10种重金属的生物放大作用,结果发现,藤壶和沙蚕的生物放大能力较大,牡蛎和蛤次之,蓝蟹最小。
食物链上营养级较高的生物机体内所含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的浓度,一般说来,高于营养级比它低些的生物。
但是因为处于食物链上的任何生物体内所含某种物质(例如有机氯杀虫剂)的浓度都取决于它的摄取和消除的相对速度,所以处于食物链中部的生物体内所积累的该物质的浓度,也有可能大于营养级比它高的生物,如图中无脊椎动物的浓缩系数就大于石斑鱼。
由于生物放大作用,进入环境中的毒物,即使是微量的,也会使生物尤其是处于高位营养级的生物受到毒害,甚至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对污染物的排放,不仅要规定浓度的限制,也要考虑总量的限制。
深入研究生物放大作用,特别是鉴别食物链对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潜力,对于探讨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以及确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安全浓度,都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生态危机严重的生态平衡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称为生态危机(ecological crisis),即由于人类盲目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导致的局部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调。
生态平衡失调起初往往不易被人们觉察,如果一旦出现生态危机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平衡。
也就是说,生态危机并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问题,而是指由于人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秩序紊乱、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到目前为止已经威胁人类生存并已被人类认识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1)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