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习题1资料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化学习题1

一:填空

1、对于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在生产工艺上,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1)下进行,(a 、常压,b 、高真空,c 、加压)目的是为了(

2、3)。

2、动力学链长ν的定义是(4),可用下式表示(5);聚合度

可定义为(6)。

与ν的关系,

当无链转移偶合终止时,ν和的关系是为(7),歧化终止时ν和的关系是(8)。

3、苯乙烯(St)的pKd =40~42,甲基丙烯酸甲酯(MMA)pKd =24,如果以KNH 2为引发剂进行(9)聚合,制备St-MMA 嵌段共聚物应先引发(10),再引发(11)。KNH2的引发机理(12),如以金属K 作引发剂则其引发机理是(13)。

4、Ziegler-Natta 引发剂的主引发剂是(14),共引发剂是(15),要得到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应选用(16),(a 、TiCl 4+Al(C 2H 3)3,b 、α-TiCl 3+Al(C 2H 5)3,C 、α-TiCl 3+Al(C 2H 5)2Cl ),全同聚丙烯的反应机理为(17)。

5、已知单体1(M 1)和单体2(M 2)的Q 1=2.39,e 1=-1.05,Q 2=0.60,e 2=1.20,比较两单体的共轭稳定性是(18)大于(19)。从电子效应看,M 1是具有(20)取代基的单体,M 2是具有(21)取代基的单体。比较两单体的活性(22)大于(23)。当两单体均聚时的kp 是(24)大于(25)。

6、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26),这是因为(2

7、28)。

7、苯酚和甲醛进行缩聚反应,苯酚的官能度f =(29),甲醛的官能度f =(30)。当酚∶醛=5∶6(摩尔比)时,平均官能度 =(31),在碱催化下随反应进行将(32),(a 、发生凝胶化;b 、不会凝胶化)。如有凝胶化,则Pc =(33)。当酚∶醛=7∶6(摩尔比),则 =(34),以酸作催化剂,反应进行过程中体系(35)。(a 、出现凝胶化;b 、不出现凝胶化)

8、聚乙烯醇的制备步骤是:①在甲醇中进行(36)的溶液聚合,②(37)。形成聚乙烯醇的反应称为(38)。

9、等摩尔的二元醇和二元酸在一定温度下,于封管中进行均相聚合,已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4,在此条件下的最大反应程度P =(39),最大聚合度 =(40)。

10、聚合过程中产生诱导期的原因是(41)。①体系内有杂质存在;②引发剂尚未分解;③单体耗尽。 11、本体聚合往往采用分段聚合的工艺,目的是(42)。①提高转化率;②解决传热问题。

12、丙烯腈-丙烯酸甲酯Q 值分别是0.60和0.42,e 值是1.20与0.60,而丙烯腈-α甲基苯乙烯的Q 值是0.60与0.98,e 值是1.20与-1.27,这两对单体均能共聚的原因是(43)。①Q 和e 值相近的的单体或Q 值相近而e 值相差大的单体易共聚;②这两对单体都是共轭单体。

13、60℃下,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DCPD )的t 1/2=1hr ,LPO 的t 1/2=12.7hr ,分别用以引发聚合时,如希望聚合速率差不多,则两者的用了用量应为(44)。①两者用量一样;②DCPD 用量应比LPO 多;③DCPD 用量应比LPO 少。

14、温度对聚合反应的速率和分子量影响均较小,是因为(45)。①聚合热小;②引发剂分解活化能低;③反应是放热反应。

15、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和寿命将变得(46)。①[M .]增加,τ延长;②[M .]增加,τ缩短;③[M .]减少,τ延长。

16、一对单体共聚时,r 1=0.5,r 2=0.8,其共聚行为是(47 )。①理想共聚;②交替共聚③恒比点共聚。 17、某聚合体系用CS=19的链转移剂调节分子量,一次投料.则生成的聚合的分子量的变化现象是(48)。①聚合初期小,聚合后期大;②聚合初期大,聚合后期小;③整个聚合过程中一样大小。 18、从聚合结构推测下列单体的聚合热(-ΔH)的大小次序为(49)。①CH 2=CHCl > CF 2=CF 2 > CH 2=CH-C 6H 5;②CF 2=CF 2 > CH 2=CHCl > CH 2=CH-C 6H 5;③CH 2=CH-C 6H 5 > CH 2=CHCl > CF 2=CF 2。

19、偶氮二异丁腈的分子式是(50),英文代号是(51),分解反应式(52),DCPD 的中文名是

(53),分解反应式是(54),分解活性是(55)比(56)大,它们在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是(57)。

20、聚合物是(58)的混合物,其分子量是一平均值,这种分子量的不均一性称做(59)。

21、某一单体的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是Rp∝[I]0.7[M],说明其反应机理为(60)。

22、尼龙-810是由(61)和(62)缩聚而成的,“8”代表(63);“10”代表(64)。其反应机理是(65)。

23、60℃时苯乙烯(St)的kp=176 l/mol.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kp=367 l/mol.s,由此表明:自由基的活性是(66)比(67)活泼,而单体的活性是(68)比(69)小。

24、链转移剂是(70),在聚合过程中可起(71)作用,故又称(72)。常用的链转移剂有(73)。

25、烷基乙烯基醚能进行(74)聚合,原因是(75),异戊二烯连锁聚合三种机理均可反应,这是由于(76)。

26、悬浮聚合中产物的颗粒形态、粒度与(77、78)有关。

27、出现自动加速时,高转化率下聚合常数的变化趋势kp(79),kt(80)。

28、竞聚率是指(81),它的大小取决于共聚单体的结构,即由(82、83、84)三个因素决定。

29、乳液聚合时常用的乳化剂是(85),悬浮聚合的分散剂有(86、87)。

30、自由基聚合中,欲降低聚合物的分子量可选择(88)聚合温度,(89)引发剂浓度,添加(90)等方法。

31、癸二酸和己二胺进行缩聚,所得产物称尼龙(91),属(92)。(a、体型缩聚;b、线型缩聚)。如果官能团浓度[COOH]=[NH2]=2mol/l,另加入CH3COOH 0.01mol/l,总体积为1L,则过量分率q=(93),摩尔系数r=(94),反应进行到P=0.99时,得到产物的聚合度Xn=(95)。

32、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根据(96)的变化,可以分为(97、98、99)三类。

33、配位聚合的引发剂有(100、101、102)。要得到全同立构的聚丙烯应选用(103)为催化剂;加入第三组分的目的(104)。(a、TiCl4+Al(C2H5)3;b、α-TiCl3+Al(C2H5)3、c、α-TiCl3+Al(C2H5)2Cl),全同聚丙烯的反应机理有(105)与(106)两种说法。

34、维尼纶的生产过程是:(1)(107)(单体)的甲醇溶液聚合,(2)将(108)的醇解得(109),(3)将产物经(110)到一定程度后去纺丝织布即成。

35、双酚A与光气反应产物称(111)树脂,该聚合方法是(112),要求原料配比(113)。最后加入叔丁基苯酚的作用是(114)。

36、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以SnCl

4-H

2

O为引发体系在CH

2

Cl

2

中反应,其聚合机理是(115),产物称

(116)。

37、某一单体的聚合动力学研究结果得Rp∝[I]0.7,说明终止机理为(117)。

38、某一对单体M

1-M

2

的共聚物的组成曲线如图。若起始原料组成为,起始共聚物组成为,与

的大小关系是(118),随共聚反应的进行,共聚物组成变化方向为(119)(标在图上),若使共聚物组成比较均一,必须补加(120)。

39、苯乙烯和丁二烯容易进行理想共聚,这是因为(121)。

40、苯乙烯和丙烯腈在60℃下进行共聚,r

1=0.40,r

2

=0.04,其共聚合行为是(122),在(123)情况

下,共聚物组成与转化率无关,此时的组成为(124)。

41、若一对单体共聚时r

1>1,r

2

<1。则单体M

1

的活性(125)单体M

2

的活性。所以两单体均聚时M

1

的增

长速率常数一定比M2(126)。

42、某聚合体系的配方为:苯乙烯50份,水100份,K

2S

4

O

8

0.1份,C

12

H

25

SO

4

Na 5份,该聚合方法是

(127),C12H25SO4Na 起(128)。聚合反应的场所是在(129)内,用(130、131)办法可以同时提高Rp和Xn。

43、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以SnCl

4-H

2

O为引发体系在CH

2

Cl

2

中反应其聚合机理是(132),产物称

(133)。

44、聚合物的降解反应有(134)等,降解方式有(135),(136)和(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