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教学计划的四大要素确保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教学计划的四大要素确保学生学习的全面性一、引言教学计划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对所要教授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进行的有序安排和整合。
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全面性,教学计划需要考虑以下四大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与反馈。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四个要素在教学计划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要求。
教学目标应具备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和评估。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学科知识、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并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基础,包括需要传授给学生的具体知识点、概念、原理等。
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既要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鉴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丰富,以提供更全面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传授教学内容的手段和方式。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和教学环境等因素进行灵活调整。
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
常见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五、评估与反馈评估与反馈是教学计划的关键环节,用于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小组讨论、项目展示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并及时提供反馈。
反馈应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改进学习,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六、结论教学计划的四大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与反馈,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共同确保学生学习的全面性。
教学目标明确了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教学内容提供了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教学方法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式,评估与反馈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进展并进行调整。
表述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
表述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
一、行为主体——学习者
教学目标的设计,其行为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所以表述时应该表述为“学生要……”而不是“教师教会学生……”。
同时要注意,在表述过程中不能出现“使、让”类动词,比如:“让学生学会……”。
二、行为活动——具体行为
这种表述一定是具体可操作的,一般来说以动宾短语为主来进行表述。
如:“书写6个汉字的字形”、“能操作计算机”等。
三、表述条件——限制或范围
一般来说表述条件的限制和范围存在四种情况:一是允许或不允许使用手册与辅助手段,如“可不可以带字典”;二是提供信息与提示,如“在给定的段中,能够找出描写春天的句子”;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2分钟内……”;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课堂讨论时,能叙述……要点”。
四、表述标准——最低表现水平
标准的表述一般与“好到什么程度”、“精确度如何”、“完整性怎样”等问题有关。
如“至少写出三个事例”等。
行为目标有着它独特的优点,能够准确的给学生以明确的目标,让其产生具体的行为变化。
但是它也存在着不足,它只片面的强调了外在的行为变化,但是没有注意到学生内在的心理变化。
所以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应该考虑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
表述。
这样不仅能够关注外在行为变化,也能结合其内在的体验、感受,将行为结果与行为过程协调起来。
论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2019年精选文档
论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及其之间的关系1教育目标及相关概念辨析通过比较《现代汉语词典》《辞海》(教育心理分册),以及《教育学辞海》等多家看法,归纳其一致之处,教育方针就是由国家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其依据是政治、经济的需要,为的是实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同于狭义的培养目标,即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或培养标准;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要求,即教育想要大大的结果。
三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1.1 三者的区别教育目的比较抽象,实际上是理论术语,不由国家或政党来规定,而要由理论界探讨以求共识,因而具有不可操作性。
教育方针高度概括,是工作术语,由国家和政党规定,体现国家和政党的意识,直接面向教育实践、面向教育工作者,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操作性,但无直接的衡量指标。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和分解,也是工作术语,由国家规定,并具有更进一步的可操作性,有直接的衡量指标,如人才培养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结构目标等等。
1.2 三者的联系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理论表述,实际上就是确立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直接理论前提,教育目的的任何不科学、不完整必然带来教育方针、教育目标的不科学和不完整。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定义,它本身取决于教育目的的深度和广度,而它的实际操作将产生对教育目的的反馈。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化,相对来说是教育方针的操作层面,更是教育目的的操作层面,其具体执行结果有助于直接检验教育方针是否切合实际,判断教育目的是够正确科学。
基于以上辨析,我们认为,无论是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国家跨度上,对教育方针的比较都比对教育目标的比较更加宏观、有效,更具有反思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2课程目标2.1 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是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要求,它期望一定阶段的学生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素养等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它是现代课程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介于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之间,起着桥梁转换作用。
教学教案的四大要素详解
教学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具,对于教学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在编写教学教案过程中,需要考虑教学教案的各个要素,使其能够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目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教案的四大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编写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中心,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归宿。
良好的教学目标可以确保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编写教学教案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以便编写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应该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并且应该是可测量的。
简单地说,教学目标应该回答以下问题:这一节课的目的是什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什么?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应该是有组织、有序的,能够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同时应该是合理的、充实的、有内涵的。
在编写教学教案时,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
教学内容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在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应该强调学科内容本身的学习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说、做、写、演等多种方法,而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势。
在编写教学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同时,在设计教学方法时,也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的总结和评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进行反思和调整。
在编写教学教案时,需要考虑教学评价的设计,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需求的评价标准。
同时,教育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考虑学生成绩,还应该考虑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教案教学目标四个
教案教学目标四个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计划和安排。
是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学科标准和学生需求制定的,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
在教案中,教学目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
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
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教师的知识目标可能是教会学生如何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
在制定知识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学术水平和先前的学习经验。
知识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且符合学科标准。
能力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的能力和技能。
例如,在一节英语课中,教师的能力目标可能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力目标可以包括听、说、读、写等不同的语言技能。
在制定能力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
能力目标应该具体、可度量,并且与学科标准相一致。
情感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一节历史课中,教师的情感目标可能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情感目标有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促进情感的成长和发展。
在制定情感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特点。
情感目标应该具体、鼓励积极参与,并且与学科标准相一致。
价值观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形成和发展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例如,在一节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的价值观目标可能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价值观目标有助于学生发展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建立良好的伦理意识。
在制定价值观目标时,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成长阶段、价值观和社会背景。
价值观目标应该明确、引导积极行为,并且与学科标准相一致。
综上所述,教案教学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设定的关键要素与技巧
教学目标设定的关键要素与技巧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阐述教学目标设定的关键要素与技巧。
一、教学目标设定的关键要素1. 客观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客观、明确、可衡量的。
教师要清晰地描述学生应该达到的学习成果,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主观的表述。
例如,“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意境”比“学生能够喜欢诗歌”更具体、可测量性。
2. 一致性:教学目标应该与教学内容和评估方法相一致。
目标的设定应考虑到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能力水平,并且要与所使用的教材和课程标准相适应。
同时,教学目标还应与教学评价方式相匹配,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评估表现出目标达成程度。
3. 渐进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能力水平来制定。
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地设定目标,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渐提高学习的难度。
4. 可行性:教学目标应该是具有可实现性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间限制,合理设定目标。
目标过于理想化或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设定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影响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技巧1. 使用动词词组:教学目标中使用具体的动词词组可以帮助教师更精确地描述学生应达到的行为和能力。
例如,“学生能够识别和解释文本中的主题”比“学生理解文本的意思”更具体明确。
2. 分解成小目标:将整体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有助于学生逐步实现长期目标。
例如,将“学生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口语交流”分解成“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进行日常生活对话”、“学生能够用复杂的句子进行较复杂的话题讨论”等。
3. 应用多层次的认知层次:教学目标应覆盖多个认知层次,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等。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引导学生参与目标设定: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参与目标设定的过程,让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期望。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责任感,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设计的四大元素
教学设计的四大元素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蓝图,是教师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组织。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具备四大元素,即明确的目标、合理的内容、恰当的方法和有效的评价。
下面将对这四个元素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明确的目标教学设计的第一个要素是明确的目标。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之前,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教给学生什么。
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能够指导教学活动的进行。
目标可以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是指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内容;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具体能力;情感目标是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明确的目标有助于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二、合理的内容教学设计的第二个要素是合理的内容。
内容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一定层次和难度的内容,既要符合学科的规范要求,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使学生能够逐步深入地学习和理解。
三、恰当的方法教学设计的第三个要素是恰当的方法。
方法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分为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游戏法等。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有效的评价教学设计的第四个要素是有效的评价。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反馈和总结,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评价方法可以包括考试、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
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这方面,我们研究得还真是很不够。
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常常没有自己的思考,往往将教学参考用书上的“教学要求”一抄了之,“教学目标”的制定便“大功告成”了。
如果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甚了了,教学活动中自然也就没有了“灵魂”,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容易迷失“方向”。
一、课堂教学目标“四个要素”规范的课堂教学目标应该包含下列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
3.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教学目标是依据课程目标设计的,课程目标应贯穿和体现于教学目标之中,因此教学目标的内容范围与课程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具体可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
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
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基础;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载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其他目标有重要的促进和优化作用。
新课程提出了三维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的教师认为,这三维的课程目标只是个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大用处,所以不必堂堂呈现,堂堂落实。
三维目标的描述
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和叙写要点三维目标的水平〔层次〕分类〔1〕知识水平〔结果性目标〕分类了解——再认或回忆、识别、举例、描述对象的特征。
行为动词:说出、举例、识别、背诵等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对知识作出解释、扩展、提供证据、判断等。
行为动词:解释、概括、判别、猜想、推断等。
应用——使用抽象的概念、原那么,总结、建立新的合理联系等。
行为动词:设计、撰写、解决、总结、推广、证明等。
〔2〕技能水平〔结果性目标〕分类模仿——在原型示范或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提供的对象进展模拟、修改等。
行为动词:模仿、临摹、重复、例证、缩写、听唱、跟奏等。
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展调整与改良,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
行为动词:完成、演唱、演奏、测试等。
迁移——在新情景中使用已有技能,或是同一技能在不同情景中使用。
行为动词:改编、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3〕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经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独立或合作参与活动,获得初步经历,建立感性认识。
行为动词:经历……的过程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并能对知识作一定解释和应用的过程。
行为动词:体验……的过程探索——经历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探索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行为动词:探索……的过程〔4〕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层次分类感受——经历学习活动后建立的感性认识。
行为动词:感受、感悟、聆听、参观、观摩、访问等。
认同——经历学习活动后表达感受、态度及价值判断等。
行为动词:承受、同意、采纳、拥护、疑心、抵抗、反对等。
内化——确立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
行为动词:养成、树立、具有、追求、塑造等。
三、三维目标的制订1.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和叙写要点教学目标可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两大类。
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指出学习的结果。
所采用的行为动词明确、可测、可评。
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即描述学生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时机〕等。
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1、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2、开放课堂在一个大教室内设计若干个功能不同的活动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不同的活动区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形式不固定。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形成性目标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标。
5、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6.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7、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指那些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共同学习内容,它被置于整个课程的核心。
1、班级教学班级教学又称班级授课制是根据年龄或知识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2、导生制导生制的做法是,教师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去教年幼的或学习差的学生。
3、自学辅导模式自学辅导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学习的模式。
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并为被评价者的自我完善和有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6、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
7、教学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一般说来,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根据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确定教学起点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时间设计;教学措施设计;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一)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最先要考虑的问题。
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调控教学环境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进程和预期结果,或者说,它具体指引着教学活动往哪里走,只有知道了往哪里走之后,才能选择适当的内容、方法来达成预期目标。
如缺乏清晰的目标,教学将失去导向,只能盲目进行。
因此,设计教学的第一步即在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
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评价功能,由于它具体规定着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和质量要求,因而在检验、评价教学效果时必须从目标出发,以教学目标为基本的评价尺度。
缺少教学目标或教学目标不明确,都会给教学评价工作带来困难。
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是由教学评价工作的需要所决定的。
3.教学目标是学习者自我激励、自我评估、自我调控的重要手段。
由于教学目标能提供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方向,使学生明确了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增强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根据目标指引的方向不断调整学习方式,积极克服困难,为达成预定的学习目标而努力。
由此看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向、评价和激励等多方面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科学、合理地确定好具体的教学目标,对于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设计教学目标的步骤1.钻研教学大纲,分析教材内容。
教学大纲是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及进程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着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知识范围、教学的时间分配以及教学法上的要求等,而教材则是教学大纲的进一步丰富和具体化。
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
教学目标阐明的方法一、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Robert Mager)强调应该以具体明确的方式说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做什么。
用马杰自己的话说,“假如你对要去的目的地不清楚的话,那么你很可能会抵达另一个地点,而且不知道自己走错了目的地”。
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马杰提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1)行为: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
例如,“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
(2)条件: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时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
例如,如果要表述一个“要求学习者能够辨别各种鸟类”的教学目标,那么必须指明的条件是“从黑白图片中,还是从彩色图片中”,“允许学生使用工具或不使用工具”。
(3)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或行为改变的程序)。
例如,“学生能够在十分钟内解出二元一次方程”。
马杰的“行为”、“条件”和“标准”的三要素模式至今仍为教育界所接受。
用传统的方法表述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的能力”比较笼统含糊,对其中的含义,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提法不能为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指导。
而使用马杰的三要素模式编写的学习目标就很明确具体,清楚地告诉人们,学生将获得的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观察和测量这种能力。
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有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有必要在马杰的三要素的基础上,加上对教学对象的描述,这样,一个规范的学习目标就包括四个要素。
为了便于记忆,他们把编写学习目标的基本要素简称为ABCD模式: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
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即达到所要求行为的程度)。
ABCD法
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式──行为目标的ABCD表述法(2011-11-25 08:20:43)教学目标应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能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业行为,并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
对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评估和激励作用。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慎重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
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编写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2.行为动词。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
而传统应用的“了解”“掌握”“知道”“熟悉”等几个笼统、含糊的,难以观察到的,仅表示内部心理过程的动词,往往难以测量,无法检验。
而“认出”“说出”“描述”“解释”“说明”“分析”“评价”“模仿”“参与”“讨论”“交流”“认同”“拒绝”等词则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生物课程标准》第44页在“学习目标的说明”中列出了一些常用的知识性目标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及情感性目标动词,可作为生物教师备课时的参考。
3.行为条件。
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
4.表现程度。
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目标表述体现ABCD原则
目标表述体现ABCD原则
完整的行为目标表述原则一般包含以下ABCD四个要素。
其中A
是对象( audience )写明教学对象 , 即目标由谁来完成。
B 是行为 ( behavior )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 , 行为目标常用行为术语——知识目标:认读、说出、拼写、读准、认识、了解、熟悉、理解和领悟、表达、掌握;技能目标:讲述、朗读、复述、背诵、描述、获取、写出、表演、演唱、交流;情感态度目标:喜欢、乐于、有……的愿望、尊重、爱护、珍惜、养成、敢于、辨别、欣赏。
C 是条件( condition )指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是完成行为的前提,它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如“在…… 情况下”、“根据……”、“经过……” 等。
D 是程度( degree )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和程度,解决“做得怎么样”的问题,是行为完成质量的可接受的最低衡量依据,它通常是附在行为表述之后,从行为的准确性和质量两方面来确定,进一步说明行为要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如:“全体学生能将关于食品的英文单词按蔬菜、水果、饮料、肉类等进行分类,至少 90% 的词汇分得正确” 。
“至少 90% 的词汇分得正确”就是一个标准,对“分类”这一行为起到了补充和确定的作用。
有了这个标准,教师检测学生时有了尺度,而学生自查学习效果时也有了依据。
这四个要素恰好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导学、导教、导测量的功能。
通常使用的套话格式: Through this lesson(At the end of this lesson),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
教学目标表述(综合版)
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即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又叫结果性目标。
这种目标一般有三个层次的要求:学懂、学会、能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如何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程序和具体做法,是过程中的目标,又叫程序性目标。
这种目标强调三个过程:做中学、学中做、反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对过程或结果的体验后的倾向和感受,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主观经验,又叫体验性目标。
他的层次有认同、体会、内化三个层次。
知识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简单体模型正确绘制三视图。
主体条件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2)(学生)能用万用表正确判断安装的线路是否正确。
主体条件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1)(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正确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主体过程与方法标准行为动词教学内容(2)(学生)联系自己及同学的学习实际,深入理解、感悟主体过程与方法标准行为动词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所需的条件。
教学内容(3)(学生)通过个别朗读、分组朗读等方式,主体过程与方法标准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行为动词教学内容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行为动词教学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生)亲历设计和制作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动词情感行为行为(2)(学生)体味文章所表现出的浓浓的父子情谊。
主体行为动词情感行为(3)(学生)体会加工方法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习惯。
主体行为动词教学内容行为动词态度行为行为如:“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检测电容器的方法。
”这样的目标表述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是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二是行为动词和行为条件模糊;三是行为结果不确切。
如果改为:“通过实训,能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会使用万用表判断电容器有好坏。
”就符合要求了。
三、教育目标表述的要求1、准确性准确性是指行为动词的使用,行为条件的交待和表现程度的定位,要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某一学段的目标,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不拔高,不降低要求。
教学设计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学设计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包含的四个基本要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教学设计四要素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实施之前,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进行的决策,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施工蓝图”。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以下列四个要素为主要内涵。
1、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师进行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让学生在教养、教育、发展几个方面都有所得,日积月累才能达到育人的整体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首先要在育人总体目标的规范下,对每一项教学内容和活动确定所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期望学生在知识、能力、智力、情感、品德、行为等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归宿。
2、如何组织教材借以达成预期目标?教材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教材中所反映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智能活动的最基本的成果。
教材不仅具有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价值,而且还具有促进学生情感、性格、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价值。
一般而言,教材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有着差距和矛盾。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缩小这种差距,解决面对的矛盾,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还要让学生在解决这一矛盾过程中养成探究和创造的精神。
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和发掘教材蕴含的教养、教育、发展的因素,做到既不脱离教材另搞一套,也不照本宣科,合理组织和呈现教材,才能借以达成预期的目标。
3、选择何种认知策略,指导学生有效学习掌握教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智能。
但是只靠死记硬背获得知识是无助于发展的。
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是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教学的认知活动总要受学生认识规律的制约。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在实际的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例如,“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是学生,也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而不应采用“使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等用语;2. 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3. 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4.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例如,“既提供的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三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四个单词”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为了操作上的方便起见,而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犹如鱼水一样,和谐地和合在—起的,落实目标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元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审美、体验四个方面;“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存在于“过程和方法”之中,“过程和方法”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它的对象、要素、结果,都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构成的,无法离开“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因此,三维目标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和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从过程和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和反映;总之,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及操作性;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我们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教学目标的完成者是学生,教师不能凭自己主观臆断设定教学目标,而是要在充分解读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这里有两点需要我们关注:一是学生需要分析,二是换位思考;在教学目标设计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社会背景、语言水平、语用能力等;所有这些不是在教学设计时才去了解,应该靠平时的积累;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保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想完成的、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要体现任务;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也就是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化任务;因此,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们也应该考虑目标的任务化;这类任务既来自学生的生活,又能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教学目标要体现发展;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这需要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即 Krashan 克拉申的“i+1”理论,围绕学生 i 原有水平上加一个难度 1 ;这个难度的把握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原有水平,同时还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能力;前者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难度的定位,即高于学生原有的水平;低于或平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目标是无效的;后者将影响教学目标难度的高低;这个难度 1 必须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同样也是无效的;假如超出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考虑设置支架来降低其难度;教学目标要体现人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目标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应该根据班上最后一名学生设计出基本目标,由此再考虑教学目标的开口,即“保底不封顶”,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原有水平和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怎样检验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 1、我用的是行为动词吗 2、这些行为动词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吗 3、我的预期目标能否明确到相关“领域”、具体到合适的“层次” 4、学生学习之后应知道什么知道多少 5、学生学习之后应该能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6、在实现“应知、应会”目标的同时应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7、达成目标的条件是什么一个表述较好的教学目标范例Unit 1 Reading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读和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unpleasant,scientist,already,made,factory,simple,such,everywhere,human ,shape,huge,snake,possible,electric, seem,impossible,40% 左右的学生对非重点词汇能基本理解,中等及以上学生能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及将来时态的用法;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描述“机器人”基本的特点;3 在理解文章内容和反复朗读的前提下,学会根据文章标题和相关图片获取新信息的策略; 80% 左右的学生能回答根据文章内容所提的问题,正确率应不低于 75% ; 50% 左右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复述文章的大意;4 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愿望;由于上述目标运用了适当的行为动词,对学习内容、结果行为以及结果行为的条件和程度都作了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界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观测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施;语法课堂教学程序展示presentation:展示包含语法项目的文本材料,组织学生观察、归纳其在文中的结构及含义; 解释explanation:将语法结构从所在的上下文中剥离出来进行专门处理结构、含义、作用、规则等; 练习practice:学生通过控制、半控制和自由运用不同层次的练习来达到逐步掌握和运用所学语法项目; 测评evaluation:对新学的语法项目进行测评和检查,了解所学情况;只有经验,不反思,不与时俱进,不创新,一桶水那就腐烂发臭了,质量就不高了(一)围绕问题反思1 .教学反思的主要目的是自我欣赏还是解决问题找问题——归因——重建;这就像评课,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着重于找问题和对策;平时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你是认为“本来如此”,将其“一笔带过”还是认真思考、深入挖掘2、问题从哪里来教学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问题意识;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人不怕有问题,怕的是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说明他变得懒于思考了;课堂实践中要开放,别怕出问题,甚至想方设法让学生出点“问题”,从而使他们暴露出真实的想法;3、找到了问题,还要进行归因分析,并找到对策;其实,遇到问题不仅要反思,还要尽可能进行调查课前调研、课后调查、小检测、访谈等——以学定教,分析、激发、利用认知矛盾,以利于找准原因,找到对策;二通过对比反思.前后对比反思磨课问题——归因——重新设计与实施——新问题——……2.与他人的课包括名师课、优质课进行对比赏析或质疑,并反思甚至尝试;3. 不要“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一动也不动;”三在合作研讨中反思1.在独立备课基础上参与集体备课——找差距,并归因;2.请人评课——找问题,并研商对策;3.就某一问题、某一节课与同事、专家展开研讨;方式:实地一对一、沙龙式、网上或杂志论坛、电话等;四写作促反思 1. 当你动笔去写的时候,才发现你的思考不够深入,还比较零散;写作能促使您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特别是想发表的文章,论点要新,论据要典型、有说服力,逻辑性要强;2. 方法:1坚持写教后记、反思日记或博客;2过段时间进行筛选、归纳、整理;3论证:观点是否新,是否与别人重复;4再加工,形成文章投稿;3. 写作时应注意:1尽可能围绕一个小问题来写,将其说清楚、讲透彻;2对案例做出针对性的分析,不能两张皮;对于问题,一般应提出对策;3不求写得很长一般4000字以内,而是求深度;4文体不限,尽可能“万变”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等高效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程序:1. Warmer---让学生参与, 激活课堂;2.Lead-in---为目的语创设情景,在情景中学; presentation ---展示给学生目的语,并形成概念; practice---让学生熟悉目的语的构成,并了解概念;5. Free practice---让学生们通过活动使用英语;6. Feedback--- 反馈巩固纠错;教学中常见的问题:1、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2、教学活动针对性不强;3、教学活动效果不好、效率不高;4、操练的面太窄,许多学生处于空闲状态;5、教学语言不规范,不清楚,不简洁、随意6、呈现信息不准确,不利于学生接受;7、教师主导过渡,学生自主性受限制;8、课文内容没有练熟就过度拓展;9、忽视常规教学媒体的作用The effective teacher …高效率的教师这样做:•Really listens to his students;善于倾听•Shows respect;尊重学生•Gives clear, positive feed back;给学生清楚、正确的反馈•Has a good sense of humor;具有幽默感•Is patient;有耐心●Knows his subject;熟知所教学科● Inspires confidence;激发学生自信心● Trusts people;相信他人● Empathizes with Ss problems;理解、同情学生的困难、麻烦● Is well organized;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Paces lessons well;课堂节奏好●Does not complicate things unnecessarily;不会没必要地将简单事情搞复杂●Is enthusiastic and inspires enthusiasm;热情并能激发热情►Can be authoritative without being distant没有距离感,但有权威性►Is honest, is approachable 诚实可亲。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
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第一篇: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教学目标书写四要素1.应阐明学习行为的主体;2.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结构短语表达教学目标;3.要说明达到该目标的条件;4.对于和目标相关的行为状况要有一定的判别标准。
小学语文《田忌赛马》教学目标设计经过一稿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本课生字、新词。
2.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要求学会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会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二稿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三稿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忌、膑、瞪、惑、讥、讽、蔑、序。
2.了解“扫兴、挖苦、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疑惑”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从田忌两次赛马一输一赢的事情中,让学生懂得要办成事需对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合理使用力量。
数学七年级下册《多边形内角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章第五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表述不正确)。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目标1“了解”冲突)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目标难度大,无法测评)。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º,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举例说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表述(精选5篇)
举例说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表述(精选5篇)第一篇:举例说明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应如何表述如何设定一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一、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由对象、目标、策略和评价四要素组成的,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
• 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加以把握的关键;教学目标的清晰性,影响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
• 确定好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教学才能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
所以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起到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
二、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目标:(一)要认真钻研教材:(1)领会编者意图;(2)关注文本特点,制定符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二)把握学情(1)了解学生曾经掌握了什么和将要掌握什么,孩子已经有了哪些本领和将要练习哪些本领;(2)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他们接受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目标。
这样的教学目标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关注重点和难点(1)每篇讲读课文,总有两到三条训练重点,而所谓的“注重重点”是指重点之中的重点,即突破口。
(2)所谓“难点”,就是指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
(四)、要考虑课标的落脚点:(1)课标是一个标杆,而课文则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
教学目标的必须要制订要紧紧扣住课程标准,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
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制订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素养的全面性。
“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3)还要注意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的整合,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能明确、集中、恰当、具体。
(五)、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在教师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学生明确学什么和如何学的同时,还要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只有这样,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才能起到导教、导学、导检测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包含以下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教学目标表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因此行为主体是学生。
在实际的目标表述中,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从逻辑上去判断主体应该是学生。
例如,“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这个目标的逻辑主语是学生,也就是“学生能够独立复述课文”,而不应采用“使学生”、“教会学生”、“培养学生”等用语。
2. 行为动词具体教学目标应采用可操作、可测评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如“认出”、“说出”、“背诵”、“辨认”、“描述”、“解释”、“说明”、“拒绝”等词,使其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
3. 行为条件教学目标需要在表述中指明行为的条件,即影响行为表现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如“根据地图”、“不靠帮助或参考书”、“在十分钟内”、“利用网络环境”等。
对条件的表述包括四种主要类型,即允许或不允许使用参考资料或辅助手段、是否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行为完成的情境。
4. 表现程度表现程度是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
例如,“既提供的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三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四个单词”等。
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检测。
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为了操作上的方便起见,而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三个方面。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犹如鱼水一样,和谐地和合在—起的,落实目标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元认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审美、体验四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存在于“过程和方法”之中,“过程和方法”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它的对象、要素、结果,都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构成的,无法离开“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独立存在。
因此,三维目标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
三维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
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和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
从过程和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和反映。
总之,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及操作性。
要真正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我们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内容: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
教学目标的完成者是学生,教师不能凭自己主观臆断设定教学目标,而是要在充分解读学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
这里有两点需要我们关注:一是学生需要分析,二是换位思考。
在教学目标设计前,教师要全面了解、分析学生,包括他们的认知结构、认知特点、个性特征、社会背景、语言水平、语用能力等。
所有这些不是在教学设计时才去了解,应该靠平时的积累。
在教学目标设计时,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确保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想完成的、能够完成的、应该完成的。
教学目标要体现任务。
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也就是学生能够用英语完成各种各样的生活化任务。
因此,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我们也应该考虑目标的任务化。
这类任务既来自学生的生活,又能整合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要体现发展。
每一堂课都要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
这需要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难度,即 Krashan (克拉申)的“i+1”理论,围绕学生( i )原有水平上加一个难度( 1 )。
这个难度的把握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学生的原有水平,同时还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能力。
前者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难度的定位,即高于学生原有的水平。
低于或平于学生原有水平的教学目标是无效的。
后者将影响教学目标难度的高低。
这个难度( 1 )必须控制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否则同样也是无效的。
假如超出学生的能力,教师就要考虑设置支架来降低其难度。
教学目标要体现人文。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目标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应该根据班上最后一名学生设计出基本目标,由此再考虑教学目标的开口,即“保底不封顶”,真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从自己原有水平和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导学——确定教学范围、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原有学习基础等,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是确定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教学环节以及每个步骤或环节将采取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有条理地去完成教学计划或任务;三是导测量——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为教师本人及教育监督者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
怎样检验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 1、我用的是行为动词吗? 2、这些行为动词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吗? 3、我的预期目标能否明确到相关“领域”、具体到合适的“层次”? 4、学生学习之后应知道什么?知道多少? 5、学生学习之后应该能能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6、在实现“应知、应会”目标的同时应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7、达成目标的条件是什么?一个表述较好的教学目标范例Unit 1 Reading?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 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读和理解文中的重点词汇: unpleasant,scientist,already,made,factory,simple,such,everywhere,human,shape,huge,snake,possible,electric, seem,impossible,40% 左右的学生对非重点词汇能基本理解,中等及以上学生能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及将来时态的用法;(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描述“机器人”基本的特点;( 3 )在理解文章内容和反复朗读的前提下,学会根据文章标题和相关图片获取新信息的策略; 80% 左右的学生能回答根据文章内容所提的问题,正确率应不低于 75% ; 50% 左右的学生能比较流利地复述文章的大意;( 4 )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愿望。
由于上述目标运用了适当的行为动词,对学习内容、结果行为以及结果行为的条件和程度都作了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界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观测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实施。
语法课堂教学程序展示(presentation):展示包含语法项目的文本材料,组织学生观察、归纳其在文中的结构及含义。
解释(explanation):将语法结构从所在的上下文中剥离出来进行专门处理(结构、含义、作用、规则等)。
练习(practice):学生通过控制、半控制和自由运用不同层次的练习来达到逐步掌握和运用所学语法项目。
测评(evaluation):对新学的语法项目进行测评和检查,了解所学情况。
只有经验,不反思,不与时俱进,不创新,一桶水那就腐烂发臭了,质量就不高了(一)围绕问题反思1 .教学反思的主要目的是自我欣赏还是解决问题?找问题——归因——重建。
这就像评课,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着重于找问题和对策。
平时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你是认为“本来如此”,将其“一笔带过”?还是认真思考、深入挖掘?2、问题从哪里来?教学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问题意识)。
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在平凡的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不断解决问题,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人不怕有问题,怕的是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就说明他变得懒于思考了。
课堂实践中要开放,别怕出问题,甚至想方设法让学生出点“问题”,从而使他们暴露出真实的想法。
3、找到了问题,还要进行归因分析,并找到对策。
其实,遇到问题不仅要反思,还要尽可能进行调查(课前调研、课后调查、小检测、访谈等——以学定教,分析、激发、利用认知矛盾),以利于找准原因,找到对策。
(二)通过对比反思.前后对比反思(磨课)问题——归因——重新设计与实施——新问题——……2.与他人的课(包括名师课、优质课)进行对比(赏析或质疑),并反思甚至尝试。
3. 不要“听听感动,想想激动,回去一动也不动。
”(三)在合作研讨中反思1.在独立备课基础上参与集体备课——找差距,并归因。
2.请人评课——找问题,并研商对策。
3.就某一问题、某一节课与同事、专家展开研讨。
方式:实地(一对一、沙龙式)、网上或杂志论坛、电话等。
(四)写作促反思 1. 当你动笔去写的时候,才发现你的思考不够深入,还比较零散。
写作能促使您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
特别是想发表的文章,论点要新,论据要典型、有说服力,逻辑性要强。
2. 方法:(1)坚持写教后记、反思日记或博客;(2)过段时间进行筛选、归纳、整理;(3)论证:观点是否新,是否与别人重复。
(4)再加工,形成文章投稿。
3. 写作时应注意:(1)尽可能围绕一个(小)问题来写,将其说清楚、讲透彻。
(2)对案例做出针对性的分析,不能两张皮。
对于问题,一般应提出对策。
(3)不求写得很长(一般4000字以内),而是求深度。
(4)文体不限,尽可能“万变”(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等)高效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程序:1. Warmer---让学生参与,激活课堂。
2.Lead-in---为目的语创设情景,在情景中学。
nguage presentation ---展示给学生目的语,并形成概念。
4.Controlled practice---让学生熟悉目的语的构成,并了解概念。
5. Free practice---让学生们通过活动使用英语。
6. Feedback--- 反馈(巩固纠错)。
教学中常见的问题:1、教学目标设定不明确。
2、教学活动针对性不强。
3、教学活动效果不好、效率不高。
4、操练的面太窄,许多学生处于空闲状态。
5、教学语言不规范,不清楚,不简洁、随意6、呈现信息不准确,不利于学生接受。
7、教师主导过渡,学生自主性受限制。
8、课文内容没有练熟就过度拓展。
9、忽视常规教学媒体的作用The effective teacher …高效率的教师这样做:•Really listens to his students;善于倾听•Shows respect;尊重学生•Gives clear, positive feed back;给学生清楚、正确的反馈•Has a good sense of humor;具有幽默感•Is patient;有耐心●Knows his subject;熟知所教学科● Inspires confidence;激发学生自信心● Trusts people;相信他人● Empathizes with Ss problems;理解、同情学生的困难、麻烦● Is well organized;具有较好的组织能力●Paces lessons well;课堂节奏好●Does not complicate things unnecessarily;不会没必要地将简单事情搞复杂●Is enthusiastic and inspires enthusiasm;热情并能激发热情►Can be authoritative without being distant没有距离感,但有权威性►Is honest, is approachable 诚实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