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教案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及反思

凝聚价值追求——教案及反思一、教案内容:【第一课时】1. 课程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
4.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5.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二、教案内容:【第二课时】1.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品质。
2.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法。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4.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法、小组竞赛法。
5.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2) 新课导入:讲解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道德品质。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三、教案内容:【第三课时】1. 课程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
2.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的重要性。
4. 教学方法:视频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5. 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主题。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优质课教学设计_0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教学难点: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三、新课导入通过视频配乐诗《中国的脊梁》导入四、小组合作交流学习问题:1、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内涵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5.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学生展示交流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进行多媒体展示解答。
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七、课堂练习1 .某中学决定开展一次“高擎民族火炬,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活动。
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活动有( )①参观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②举行“颂中华”校园歌手大赛③举行“艰苦奋斗精神代代传”的演讲比赛④举办“校园时装文化节”活动A. 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A.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中国航天人积极践行中华民族精神,攻坚克难、无私奉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直接说明中华民族精神()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一致B、是中华民族的根C、是战胜困难不竭精神动力D、核心是无私奉献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要求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明礼、守法、诚信、敬业、。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5.2《凝聚价值追求》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和法治基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理解和实际践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激发他们自觉践行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重要意义。
2.难点: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了解其内涵和意义。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念。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一段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凝聚价值追求-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凝聚价值追求-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份教学计划,旨在通过教材内容与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全的道德情操,达到凝聚价值追求的目的。
教学目标•理解“价值追求的含义”、“如何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追求与道德信仰之间的关系”等概念。
•掌握《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材料,了解人类的价值追求与道德规范的形成。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到价值追求与社会责任的联系,从而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观。
•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中提出合理的分析和建议。
教学内容第一节:价值观的定义及概念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价值观?为什么价值观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自己的价值观又是什么?教学目标:•学习掌握价值观的定义及概念,理解价值观在人们思想、言行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坚定、健康的价值观。
学习内容:•价值观的定义及概念•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如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第二节:人的本性和自我意识的形成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们认为人的本性是什么?你们认为自我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教学目标:•了解人的本性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掌握宣泄负面情绪的正确方法,培养消极情绪驾驭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学习内容:•人的本性的起源和发展•消极情绪的表现以及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第三节:道德情操的培养课堂导入:•分析以下问题:道德情操的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要培养道德情操?教学目标:•了解道德情操的含义与重要性,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我道德素质,塑造健全的道德形象。
学习内容:•道德情操及其构成•如何培养道德情操•形成健全的道德形象第四节:道德规范的内涵与作用课堂导入:•分析以下问题:道德规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内在涵义又是什么?教学目标:•理解道德规范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道德规范的内涵,认识到道德规范的普遍适用性和稳定性,树立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5.2《凝聚价值追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践行可能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对于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能还不够明确。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一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计划,供学生在课堂上参考和制定。
3.准备一份课后作业,用于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如爱心、诚信、公正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案例,如爱心助人、诚信考试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论述,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不深,对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意义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确定教学流程。
3.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素材。
5.2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
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
板书
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性
高扬民族精神
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平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
创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
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作为中国人,我们共
同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子议题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是什
么?
向学生展示伟大 民族精神所发挥 的重要作用,引 出如何传承和弘 扬民族精神的话 题
落实。
②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
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
人。
③捡起掉在地上的国旗,避免被人踩踏;
④遵纪守法,不闯红灯。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பைடு நூலகம்
1、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有
(
)
①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
凝聚价值追求
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构筑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3)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
牢固精神纽带。
(4)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
凝聚价值追求+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1)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
课程标准学生能够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党史、热爱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
学习内容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教学目标1.阅读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案例分析,说出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本质.2阅读课文概括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和做法,汲取精神力量。
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原因和做法,在生活中自觉践行。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阅读案例活动一:阅读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独立思考:1.说说你对“中国的脊梁”是什么?举例说明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者故事。
2请谈谈你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或者是认知?合作探究P67活小组合作探究,思考问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1)请你说说我们要发扬民族精神的原因?(2)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如何发扬或者是弘扬民族精神?(3)你认为自己该怎么做?自己说自己的想法,各抒己见课堂小节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学科知识的积累,九年级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本堂课学习应该能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做法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做法,逐步养成亲社会行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为数不多的英雄人物身上,尚缺乏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的理解。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凝聚价值追求”,主要围绕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
教材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和法律基础,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其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讨论题目,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的哪些价值观?为什么我们要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同时,结合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话题。
讨论题目可包括: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4.巩固(5分钟)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在公共场合遵守秩序,不插队、不随地乱扔垃圾,体现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在与人交往中,做到诚实守信、友善待人,体现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勤奋敬业,体现敬业的价值目标。
答案:在学校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做到尊敬师长、关爱同学、勤奋学习。例如,尊敬师长,听从老师教导,体现尊敬的价值目标;关爱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体现友善的价值目标;勤奋学习,认真完成作业,体现敬业的价值目标。
5. 请举例说明如何在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案:在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需要做到遵纪守法、乐于助人。例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体现法治的价值目标;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人,体现友善的价值目标。
(2)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监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存在主要问题
(1)课堂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不够积极,缺乏参与感和兴趣。
(2)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不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缺乏实践经验。
5. 网络资源:确保教学过程中可以正常使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调查问卷、教育平台等,以便于开展互动式学习和数据分析。
6. 学习平台:确保学生可以正常登录和使用学习平台,以进行在线学习、讨论和提交作业等。
7. 教学工具:准备白板、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教学工具,以确保教学信息的清晰展示和传播。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难点: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凝聚价值追求》的教材。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
3.投影仪:准备好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凝聚价值追求。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取向。
(2)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在学生自学后,有学生代表明确答案,教师总结,点评。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一、高扬民族精神三、合作探究,能力提升(一)高扬民族精神探究活动1:民族精神的内涵多媒体展示图片材料教师总结:(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当代中国,爱通过活动环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在对事例的分析过程中,体验、归纳知识,注重了学习过程,记忆更加深刻。
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探究活动2:民族精神的品格(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3)改革开放时期;抗洪救灾精神、“非典”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探究活动 3:民族精神的意义材料一中国女排坚定“为国争光”的信念,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她们对发球、拦网等技术动作几乎每天都要练习成百上千次,对训练比赛造成的肩、腰等部位伤痛从不叫苦叫累。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他是谁?
1.展示谭嗣同、袁隆平、桂海潮的身份词条
2.提问: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
1.认真阅读有关材料。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3.爱国主义:列举屈原、文天祥、邓小平、陈祥榕等从古至今为国献身的伟大人物。
提问:“爱国”仅指的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4.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等、中国维和部队、王进喜——铁人精神、钱学森等人的典型案例分别介绍其中体现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中国人民的特点
6.提问:古往今来,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民族精神具有什么特点?
7.自学提升
内容: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与分享,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提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拓展:从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示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看法。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凝聚价值追求的教案【学情分析】(一)学情分析从认识和情感体验层面,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了解只停留在英雄人物身上,缺乏对中华民族精神巨大作用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爱国是丰功伟绩,是伟大的牺牲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很难从日常生活中体验爱国情感。
从理解能力方面,对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有生活体验,但很难抽象到精神层面,爱国情感这种高度。
此外,生活在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受到诸多挑战,学生可能会出现价值观盲目认同。
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学会将积极的态度落实到日常生活小事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弘扬民族精神,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道德修养:增强民族气节,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
3.健全人格:通过对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理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思想品质。
4.责任意识:引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难点】(一)重点难点重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含义和作用;如何传承和继承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点: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文化观,培养学生生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新课导入】(一)新课导入视频播放宣传片《抗击新冠肺炎的无名英雄》。
庚子年初,当新型冠状病毒袭来,全国联防联控,有很多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部队官兵、社区人员……逆行而上、默默奉献,为人民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有的甚至牺牲一线。
正是有无数像他们那样的英雄无私守护,在危难之际的挺身而出,换来我们一份岁月静好,也让民族精神的高塔巍然耸立。
教师总结:在这些无名英雄身上体现了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精神?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凝聚价值追求》。
【新课讲解】(一)新课讲解【环节一:研理于经,征事于史】习总书记的引经据典、谈古论今,让大家敬仰。
而他的文学情缘来自于小时候习妈妈带她去新华书店买的《岳飞传》,“精忠报国”四个字从那时候就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并成为了一生的追求。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5.2凝聚价值追求

课题
5.2凝聚价值追求
周次
课时
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能力目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
4.活动:结合课件展示的例子,小组内进行总结。
围绕民族精神的内涵,寻找材料深刻体会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团结统一:土尔扈特东归……爱好和平:昭君出塞……
勤劳勇敢:鞠躬尽瘁……自强不息:愚公移山……
5.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参考教材,找一找。并说说这些精神对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精神价值?
课堂小结: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传承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5.2凝聚价值追求
参考答案:(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延安精神……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弹一星”精神……
改革开放时期: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抗疫精神……
探究(二)构筑中国价值
么是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参考答案: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层面)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5.2凝聚价值追求》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意义,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理解不深,对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存在困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意义;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经验;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引导问题;3.准备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我们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的案例材料,让学生分组阅读并进行简要讨论。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3.操练(10分钟)根据案例内容,设计一些引导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意义是什么?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一个主题,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或“个人层面”,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视频《习近平讲述的故事——抗美援朝精神》。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民族精神,学习“凝聚价值追求”。
1.自主学习,梳理新知:(1)民族精神的内涵和作用。
(2)民族精神的品格。
(3)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
(5)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讲授新课(一)高扬民族精神2.活动一:阅读材料(课件展示下面材料)。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了百年沧桑。
西方列强肆无忌惮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百年的苦难。
“九一八事变”点燃了深埋于民众心底的怒火。
中华民族面对的问题已不再是屈与辱,而是更加残酷的生与死。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但决不容忍别人肆意侮辱欺凌,一旦意识到生存的严重危机,便会万众一心奋起反抗。
抗日战争既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顶峰,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顶峰。
思考:(1)“抗日战争既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顶峰,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顶峰。
”后一个“顶峰”在精神方面折射出什么?答案提示:折射出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
(2)归纳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重要性、作用)。
教师总结: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3.活动二:阅读教材P67正文,阅读文字和图片《中华民族精神》(课件展示),完成“探究与分享”。
5.2 凝聚价值追求(优质教案)-【“大单元”教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质课

5.2 凝聚价值追求(优质教案)-【“大单元”教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优质课件+教案+学案(部编版)教学目标:1. 了解凝聚价值追求的含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2. 掌握凝聚力的概念和影响社会凝聚力的因素。
3. 学习如何积极提高社会凝聚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1. 了解凝聚价值追求的含义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2. 掌握凝聚力的概念和影响社会凝聚力的因素。
教学难点:1. 学会如何积极提高社会凝聚力,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教师出示“凝聚力”的图片,请学生谈谈他们对凝聚力的理解。
2. 引入今天的主题凝聚价值追求,并解释什么是凝聚价值追求。
Step 2 授课1. 授课讲解什么是凝聚力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
2. 讲解影响社会凝聚力的因素:经济、文化、道德等。
3. 授课讲解学习如何积极提高社会凝聚力,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的方法:做好自己的工作,尊重他人,发扬优良传统等。
Step 3 练习1. 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提高社会凝聚力,并列举一个例子说明。
2.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和讲解。
Step 4 总结1. 小组的成员回答教师关于本课学到了什么的问题。
2. 教师进行总结。
作业安排:写一篇关于凝聚力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的文章。
教学反思:凝聚统一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本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凝聚力的概念,学习如何提高社会凝聚力,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珍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合作和关爱是很重要的。
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知识,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多媒体的内容,如视频和音乐等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凝聚价值追求》教案第2课时凝聚价值追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品质、作用及其表现;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自觉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高扬民族精神【教学难点】构筑中国价值【教学环节】一、歌曲导入【多媒体呈现】播放电影《霍元甲》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因为畏缩与忍让/人家骄气日盛/开口叫吧,高声叫吧/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里是全国皆兵/历来强盗要侵入/最终必送命/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翠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个个负起使命/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江山秀丽叠翠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冲开血路,挥手上吧/要致力国家中兴/岂让国土再遭践踏/这睡狮渐已醒教师点拨:《万里长城永不倒》唱出了国人的爱国情怀,讴歌了勇赴国难、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社会如何进步,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都要继承和发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
二、探究新知(一)高扬民族精神活动1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问题:(1)你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什么?请用具体人物或故事加以说明。
(2)“中国的脊梁”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壮大有哪些作用?要求:师生一起朗读材料,略作停顿引发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中国的脊梁”既包括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包括现实中的代表性人物,还包括千千万万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中华儿女。
在这些人物的身上,无一不闪耀着民族精神的光芒。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是中华儿女始终昂扬向上的强大精神动力。
【多媒体呈现】 1.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活动2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问题:(1)你知道上面图片中的故事吗?请与大家分享。
(2)这些故事中包含了哪些民族精神?(3)请你分享你所知道的能体现民族精神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
要求: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积淀和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强大精神动力。
【多媒体呈现】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活动3 欣赏诗歌【多媒体呈现】播放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诗朗诵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问题:诗歌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听诗朗诵,思考问题。
教师小结:“我用残损的手掌”说明作者虽是一个诗人,手无寸铁,但肯定很注重名节,被捕入狱后也肯定受到了非人的待遇,但即使是这样他仍然胸怀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纸上。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说明已经沦丧。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说明那片地方,我们的人民在生死搏斗。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该是”但已不是,家乡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地方,但对“我”来说却是凉意穿心,是彻骨的冰冷,是泥沙无奈的滑落,是江南荔枝花的憔悴。
“江南的水田”曾是充满生机的家园,而今却“只有蓬蒿”,一幅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国土惨遭践踏的历史画卷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这首诗既是中华儿女对祖国那份不可替代的深厚感情的集中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精神的凝结。
【多媒体呈现】 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活动4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材料一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忠诚爱国。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
喜讯传来,举国欢腾。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致电表示热烈祝贺,全世界中华儿女无不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问题:两则材料告诉我们什么结论?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例?请与大家分享。
要求:邀请两位同学依次朗读两则材料,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呈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
【多媒体呈现】 4.中华民族精神的品格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活动5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播放习近平同志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视频。
对于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四个最新论断: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
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
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深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不可能发展进步。
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
中国人民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问题:(1)习近平同志对民族精神的四个最新论断是什么?(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重要作用?要求:认真观察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问题后达成共识。
教师小结: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华民族遭遇过各种艰难险阻、历经过无数考验,仍能百折不挠、知难而进,就在于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多媒体呈现】 5.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活动6 探究分享【多媒体呈现】材料一20XX年3月5日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做新时代好少年。
共分三大部分:雷锋精神代代传、核心价值观记心间、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材料二20XX年1月,“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红色1+1共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走进校园活动在密云区第五小学举办,密云博物馆共展出《您应该知道的密云》《二十四节气》《密云英雄人物》《家·榜样家教家风展》等展板60余块,密云区第五小学近1000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中发放了《您应该知道的密云》《家·榜样家教家风》宣传手册2000余份,并向学生们赠送了学习用具。
问题:(1)举办这些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2)请与大家分享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好做法。
要求:学生默读材料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究,参与班级展示分享。
教师点拨:民族精神代代传。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灿烂的人生。
【多媒体呈现】 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