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3)CO2、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教学重点: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学难点:1、CO2与水、石灰水反应。

2、CO还原CuO的分析。

[课前延伸]复习目标1、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3、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出研究方法。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

____________单质 ___________ 化学性质____________碳物理性质:__________ _____二氧化碳化学性质: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实验室制法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氧化物验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一氧化碳用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自我检测1、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C60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C、它与金刚石一样具有很大的硬度D、它的一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2、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A、木炭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C、金刚石D、铅笔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后,过一会儿石灰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A、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B、没有加热C、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较少D、加入的是稀硫酸4、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二氧化碳用来制二氧化碳5、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应物相同但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5.课后巩固与拓展: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科普视频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球生态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它与我们生活中的碳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好奇心。
2.教学内容:
-简要回顾已学的碳元素知识,如碳的化学性质、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等。
-介绍本节课将围绕碳及其氧化物展开学习,强调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
-通过讲解、动画演示、实验验证等方式,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取方法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碳及其氧化物知识。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2.教学内容:
-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反应原理和应用。
-环保意识、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
3.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熟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结构及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碳相关的现象,如碳燃烧、碳酸盐的形成等。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掌握,培养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书面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结合课堂所学,绘制碳及其氧化物相互转化的概念图,以直观展示各物质之间的联系。
2.实践作业:
-设计并实施一个家庭小实验,如用醋和小苏打观察二氧化碳的生成,或用碳粉和氧化铜粉末进行一氧化碳的还原实验。
2.利用实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直观认识。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注重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评价
1.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评价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情况。
2.过程与方法:观察学生在实验、讨论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作业时,不仅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还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差异;
-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
2.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纠正错误观点。
2.学生总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碳及其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关注气候变化问题。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考纲要求】1. 知道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元素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 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3. 了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4.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验证【知识梳理部分】考点一: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①反应原理:利用或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注意:不能用纯碱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是因为;不能用稀硫酸,因为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也不能用浓盐酸,因为其会挥发出气体,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②制取装置: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故选择。

收集方法:,理由是。

③验满方法:。

④检验方法:。

小试身手1. (2010˙重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A. 1处B. 2处C. 3处D. 4处考点二:碳的氧化物及其性质CO2CO 色、态、味溶解性密度用途CO2的化学性质CO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与水反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还原性毒性[讨论交流]怎样区别CO2和CO?(注意描述规范: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进行)小试身手2.(2016˙广东)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取的方法()A. 点燃混合气体B. 把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灼热氧化铜D. 把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考点三:碳的单质1.金刚石、石墨和C60联系:区别:碳单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a.充分燃烧生成CO2,化学方程式为b.不充分燃烧生成CO,化学方程式为在氧气中燃烧时现象为。

③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能与Fe2O3等氧化物发生反应。

CO2 + C--C + CuO—小试身手4.(2013˙天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具有可燃性,碳燃烧时总是生成二氧化碳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考点四: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完成下列转变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哪些属于化合反应?哪些属于分解反应?②可燃性九年级学生学情分析整体看,学生学习状态不好,感到没有进入初三那种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状态。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掌握碳的几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理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
-熟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如不助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了解一氧化碳的生成、性质(如可燃性、毒性)、应用及防范措施。
2.技能层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操作提高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以及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案的能力。
-能够运用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设计简单的实验,进行观察和分析。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层面: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复习中主动构建知识网络,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结构。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和应用的梳理。
2.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认识到化学知识在解决环境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质量的改善,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在进入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对碳及其氧化物的基础学习。他们对碳的单质形态、化学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由于概念抽象、知识点繁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上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此外,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对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尚需加强。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等知识点。
2.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概括性描述等方式,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海口市龙泉中学王忠透一、教材分析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深入、细致地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其包括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从整体看本单元知识点众多且前后联系紧密,注重情景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突出体验和探究式学习,紧密联系社会和高科技是教材的特点。

该单元又是在较系统的学习了化学用语之后开始的首个单元,运用和巩固化学用语也是重要任务,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入,又对以后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巩固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能正确书写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由对温室效应及CO毒性等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及健康安全的意识。

5、通过理顺碳和碳的氧化物之间的联系的活动,学会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三、教学重点:1、掌握C、CO 、CO2化学性质2、利用碳及其氧化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难点:1、本单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利用本单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复习课时,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有时课堂上死气沉沉的。

在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使学生掌握C、CO和CO2的化学性质,我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讲述“一家三父子”故事导入新课。

(二)、巩固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和用途。

师:碳父有一个兄弟与他是孪生兄弟(即金刚石和石墨),虽然他们是“孪生兄弟”,但是其物理性质和用途大有不同,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和用途有何不同?学生:回忆、思考并回答。

(三)、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师:碳父兄弟(碳单质)虽然物理性质大有不同,但是毕竟还是兄弟,其化学性质是相似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单元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巩固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依据及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会复习总结归纳基本知识的方法。

(2)能用碳及其氧化物的基本知识解决简单问题,能用探究学习方法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复习重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与用途。

【复习难点】探究实验室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引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对碳的单质及化合物都有了哪些认识?仔细回顾并梳理一下。

2.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研究解读,如果学生解读不准确或不到位,教师再进行补充。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比较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找出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木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知识模块二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可燃性⎩⎪⎨⎪⎧完全反应:C +O 2=====点燃2CO 2不完全反应:2C +O 2=====点燃2CO 还原性:C +2CuO=====高温2Cu +CO 2↑ 知识模块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法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实验装置:教材P115图6-12。

反应原理: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操作步骤:参考过氧化氢制氧气。

检验方法: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验满方法: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2.工业制法:CaCO 3=====高温CaO +CO 2↑知识模块四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常温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一氧化碳可以燃烧。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检测反馈达成目标一、当堂检测完成学生用书的“单元重热点、易错点突破”部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4.环保意义:讲解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2.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异同;
3.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环保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展,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教师详细介绍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性质,通过图示、实例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化学方程式:讲解碳及其氧化物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书写规范,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表达化学反应。
3.实际应用:分析碳及其氧化物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如二氧化碳在饮料制造、一氧化碳在钢铁生产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感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以下为具体的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梳理:按照教材内容,带领学生梳理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检验方法等,形成知识网络。
4.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碳及其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学会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4.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验和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2)树立环保意识,关注碳及其氧化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反应类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参与度。
2.创设生活情境,加深知识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碳及其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3.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实验能力:
加强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实验技能,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原因,从而加深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理解。同时,注重实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
2.新课内容:
(1)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燃、还原性。
②碳的反应:燃烧、还原、氧化。
(2)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无色、无味、不可燃、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二氧化碳的反应:与水、石灰水等反应。
(3)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反应
①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无色、无味、可燃、还原性、有毒。
-讨论问题如:“二氧化碳对环境有哪些影响?”“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什么?”等。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加深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应用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涵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反应和应用。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记忆不牢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正值青春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其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5.突破重难点,强化训练: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认识到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7.教学评价多元化:采用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与碳的氧化物复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掌握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基本概念、化学式及性质。
2.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用途,如碳在冶金、燃料、电池等方面的应用,一氧化碳在工业上的重要用途,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3.掌握碳及其氧化物反应的基本类型,如燃烧反应、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等。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反应类型等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讲解。
3.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评价,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自信心。
(五)总结归纳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反应类型等知识点。
8.课后拓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实验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含碳物质,如煤炭、铅笔、饮料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中的碳有什么作用。
2.提问:“为什么煤炭可以燃烧产生能量?饮料中为什么会有气泡?”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强调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生:分组讨论,学生展示师:我们学习了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并认识了碳酸钙和碳酸等含碳物质的性质。

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师:给出学习提纲,让学生依据提纲内容复习课本中的基础知识。

学生分组提问,并扮演展示:复习活动一:1.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和石墨化学式,它们物理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列举石墨的三条物理性质?(2)有吸附性的有哪些?谁的吸附性更强?吸附性属于物质哪方面性质?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1)单质碳有哪三条化学性质?可以简记为7个字:、和。

(2)碳的燃烧有几种情况?你能写出几个化学方程讨论方案学生用心聆听分组提问,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

回答问题:能否说二氧化碳有酸性?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抢答问题小组讨论式?(3)碳的还原性实验中,为什么在酒精灯上面加上网罩,有什么作用?试着写出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生成物说出反应的现象。

生:每小组选一位同学,板演展示记忆结果。

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学生纠错并给出学生建议。

给出学生下一步的目标,将重要实验再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

生:分组完成学习任务,展示学习情况。

复习活动二:碳的氧化物有哪些?它们的化学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有哪些?各小组各抒己见,比赛准备时间:2分钟。

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学生分组讨论认真思考完成习题表扬积极的学生A.猛击后用大量水冲洗B.用大量的水浸泡C.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后用水冲洗D.用热的纯碱溶液冲5.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C.用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 D .清的石灰水振荡6.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具有毒性C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D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7.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⑵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装置是 和 。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2)撰写一篇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字数在300-500字之间。
2.实践作业:
(1)分组进行家庭小实验,如二氧化碳的制备、碳的还原性实验等,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
(2)调查生活中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了解防治措施,形成调查报告。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乐于探索碳和碳的氧化物领域的知识。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碳的氧化物在环境、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作业完成后,学生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专题六: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碳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掌握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制备和应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了解它们在环境、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3.学会使用化学实验仪器进行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相关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实际:以碳元素在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如金刚石、石墨、燃料等,引导学生思考碳元素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查阅资料,了解碳的单质在新型材料领域的应用,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并撰写一篇小报告。
3.探究题:
-探究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如何通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来应对气候变化。
4.思考题:
-思考碳及其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从环保角度出发,提出一项减少碳氧化物排放的措施。
作业要求:
1.学生应在作业中体现对碳及其氧化物性质、应用的理解,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操作。
3.查阅资料和思考题要注重实证和逻辑性,表达清晰,观点明确。
作业批改与反馈:
1.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批改,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点,指出不足。
2.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展现个性和创新精神,对有创意的答案给予表扬。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更高难度的思考题,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一对一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漏洞。
6.反馈评价,促进成长: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自我评价,促进学习成长。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2.碳的化学性质:讲解碳的可燃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结合实验现象和实际应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3.碳的氧化物:介绍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明白两者之间的异同。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安排以下任务:
1.分组讨论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用途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授课时间:年12月18日授课地点:初三(1)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3)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

(4)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性质、用途的比较,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

(2)通过对碳单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以及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比较,学习比较归纳的方法。

(3)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重要性以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以及养成如何看待事物的客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及装置。

(3)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与可溶性碱的反应,一氧化碳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2)碳及碳的化合物的相互联系(3)研讨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三、教学方法:比较归纳、讨论交流四、教学过程:本单元主要分三部分复习:1、碳单质2、碳的氧化物及其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碳单质:1、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不同?练习: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练习(二)碳的氧化物及其性质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为什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物质不同?练习:(三)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确定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练习:五、作业:完成化学方程式六、板书设计:单元六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单质2、碳的氧化物及其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复习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概述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的复习课,主要内容是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点复习。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包括碳元素的基本性质、碳的同素异形体、碳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物的性质等。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学生能够巩固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复习并巩固碳元素的基本性质、碳的同素异形体及其特点。

2.复习并掌握碳元素的化合价和氧化物的性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能够通过简单实验观察和判断物质的性质。

4.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碳的同素异形体及其特点。

2.碳的化合价和氧化物的性质的复习。

3.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步骤一:复习碳元素的基本性质1.随堂小测评测学生对碳元素的基本性质的掌握情况,如碳的原子序数、原子量、电子排布等。

2.梳理和复习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如石墨、金刚石、天然气等。

步骤二:复习碳的同素异形体1.复习并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特点和性质差异。

2.指导学生根据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来解释它们的性质差异。

步骤三:复习碳元素的化合价1.复习碳元素的化合价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给出一些简单的化合价的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并互相讨论。

步骤四:复习氧化物的性质1.复习氧化物的概念、分类和常见氧化物的名称。

2.指导学生通过简单实验观察不同氧化物的性质,如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氧化铁的性质等。

步骤五:综合训练和小结1.给学生提供一些综合训练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1.教学方法:讲述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课本、教辅和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全面复习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全单元的知识网络,通过讨论和交流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2)通过建立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的化学反应网络,培养自己概括、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学会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过程与方法:(1)从知识归纳整理建立网络,再到知识的应用,理解复习整理。

(2)能够提炼出对零散知识进行复习的有效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知识之间的联系,能有意识的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以网络图的形式展现出来。

(2)通过讨论,交流,改进的过程,体验分工合作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

复习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复习难点:建立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碳酸的相互转换网络。

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延伸到课前,给每个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课堂上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质疑和改进,让每个学生建构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合作交流果。

出示方法指导,根据方法指导,我们可以知道这类题目的设计要遵守的原则。

同学们在设计方案时用到了很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我们知道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这么多性质,我们也学过很多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下面我们进行个小竞赛。

出示竞赛规则。

组织竞赛。

同学们对于知识都掌握的很扎实,现在我们对这些反应进行归类。

从同学们描述的反应,可以看出很多物质相互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和碳、一氧化碳,碳酸、碳酸钙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否也可以相互转化。

出示转化图。

请同学们根据学案上的拓展提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

反馈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进行方法指导,确定实验原理。

请同学完成跟踪练习。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汇报设计方案。

回答根据规则积极进行小组比赛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做跟踪练习并反馈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第二初级中学杨泽军【内容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主题】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和实验活动2.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

课题2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课题3在课题2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2是讲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碳和碳的氧化物是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对非金属元素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初中化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中考的重中支重的单元。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全面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

即①掌握碳、CO、CO性质和用途,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

2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②掌握实验室制取CO2的选择, 检验和验满的方法,并初步说明所用的试剂、装置、收集方法的原因。

③建立以CO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

2④CO2、CO的检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并通过示例讲解,练习反馈让学生再次感受、体验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本单元一些规律性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规可循。

三、教学重、难点①重点: ⑴建立以CO2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

⑵实验室制取CO的有关知识。

2②难点: ⑴如何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课的讨论、练习等活动。

⑵探究实验室制取CO.装置的选择与连接。

2四、策略与方法学会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建立以CO2为中心的化学反应网,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现象描述、仪器选择、实际应用,掌握C、CO、CO2的性质与用途,CO2的检验及CO2的实验室制法的有关知识。

五、教学准备:复习学案复习课件自我评价六、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展示,学生点评。

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观察能力.考点4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性质差异原因物理性质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课题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目标知识及能力(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3)CO2、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情感及价值观(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碳单质、CO2、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3)CO2与水、石灰水反应。

(4)CO还原CuO的分析学生准备记忆碳单质及氧化物的相关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准备第六单元知识体系和相关练习题课时安排总计三课时(具体安排见附件一)学法指导归纳练习指导第()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课前预习(复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知识网络归纳】1、请学生互相交流本单元有那些知识。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见附件一)交流本单元知识积极参与,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课堂活动与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一)单元知识要点归纳小结:1.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2)无定形碳: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

(3)新的碳的单质:C60等。

说出碳的几种单质回答出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交流碳和炭的区别。

碳:指元素,只用作化学用语,在表示元素和含碳的化合物是使用;炭:指具体物质,如炭黑,它们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掌握碳的几种单质教学流程课堂活动与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标2、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师生共同回忆,归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具体见附件二)适时拓展:1、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2、CO2灭火运用了CO2的什么性质?(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3、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引导回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复习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具体包括: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1.教学内容:
(1)碳单质的性质、用途和结构;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讲解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碳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相互转化关系,为课堂讨论和练习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认识:
(1)书写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碳及其氧化物相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
(3)分析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3.教学目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反馈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复分解反应 D .分解反应
6/7
4、为了研究 CO2的性质,需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实验装置。
CO2气体。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
稀 HCl
CaCO 3 A
浓 H2SO4 NaOH溶液
B
C
D
E
F
(1) 制取并收集干燥的 CO2气体,可采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2 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提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内容以及你还有哪些疑问。
____________
单质 ___________Fra bibliotek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 __________ _____
二氧化碳
化学性质: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____
实验室制法
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
3 若在上述实验中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
5、某厂用石灰石高温煅烧制得生石灰,若每天消耗含杂质
5%的石灰石原料 300 吨。
请根据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⑴ 理论上每天可生产氧化钙多少吨(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
⑵ 若每吨石灰石以 100 元的价格买入,制得的生石灰(含原杂质)以每吨
250 元卖
出,扣除每吨石灰石原料生产的加工费 30 元,则该厂每天可获利润多少元?
D
、二氧化碳用来制二氧化碳
5 、反应条件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反应物相同但条件不同,生成物可能
不同。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生成 __________, 为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应加入的
试剂为 __________。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 __________ ,同时生成的气体是 ________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 课后延伸 ]
1.继“分子足球” 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 N60。一定条件下 N6
0 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
N60 属于
A.金属单质 B .非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2.有关 H2、 CO、 C 三种物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
预习反思
通过自主学习,你认为这部分知识的疑点、难点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请
记录下来,上课时小组内一起解决。
[ 课内探究 ]
预习总结,展示问题。
先独立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展示。
1、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工程
物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用途
碳单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分子
3/7
CO2 碳的氧
1. 下列各项实验中 , 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 )
4/7
2. 关于一氧化碳燃烧 ( (A) 反应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
) 说法正确的是 ( )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 1
(D)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为
V(CO)∶ V(O2)=2 ∶ 1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后,过一会儿石灰
石表面几乎无气泡产生,其原因可能是(

A 、发生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
、没有加热
C 、石灰石中含有碳酸钙较少
D 、加入的是稀硫酸
4 、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

A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 利用图 8 装置可进行气体性质的探究实验 . 甲的玻璃管中盛放黑色粉末 (CuO 或 C),
乙的洗气瓶中盛放无色溶液 ( 澄清石灰水或 NaOH溶液 ).
(1) 写出仪器的名称 : a______ , b______ . (2) 根据要求填表
5/7
(3) 上述两实验中 , 在导管 c 的尖嘴处都用火柴点燃 , 其目的是否完全相同 ?简述理由 . 五、小结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正确认识;
( 2)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
生存环境的情感;
教案重点:
1、碳单质、 CO2、 CO的化学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案难点:
1、 CO2与水、石灰水反应。
2、 CO还原 CuO的分析。
[ 课前延伸 ]
复习目标
1 、了解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了解一氧化碳的毒性;
3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构建知识网络,总结研究方法
1/7
按照下表所列顺序,回忆所学知识,填写相关内容,形成本单元知识网络,总结
出研究方法。
_____
装置:
氧化物
验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
_
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_
一氧化碳
用途: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A.都是目前最理想的清洁燃料
B .与金属氧化物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在氧气中燃烧,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D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后,一定有化合物生成
3.贝壳(含 CaCO3)煅烧后得 CaO, CaO加到海水(含有 MgCl2)池中得 Mg(OH)2沉
淀, Mg(OH)2与盐酸反应得 MgCl2 溶液。上述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反应类型是
化物 CO
2、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比较
工程 原料 原理 装置 图
氧气 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碳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收集 方法 检验 方法 验满 方法
为了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精讲点拨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之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根据反馈的情况重点讲解。 有效训练
教案目标: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
1、知识与技能;
( 1)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
( 3)CO2、 CO的性质、用途以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 1)通过探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2)通过讨论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7
自我检测
1 、1985 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组成为 C60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物质
C、它与金刚石一样具有很大的硬度
D 、它的一个分子由 60 个碳原子构成
2 、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

A 、木炭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
2/7
C 、金刚石
D
、铅笔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