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五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例1
把一个80 N的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F1、F2,其中力
F1与F的夹角为30°,求: (1)当F2最小时,另一个分力F1的大小.
(2)F2=50 N时F1的大小.
【思路点拨】 画已知力的示意图 → 依条件作平行四边形 → 求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解析】 (1)当 F2 最小时,如图甲所示,F1 和 F2 垂直,此 3 时 F1=Fcos 30° =80× N=40 3 N. 2
【思路点拨】
两种情况,物体对挡板和斜面有弹力作用,
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解析】
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
甲图中两分力大小分别为: G1=Gsin α,G2=Gcos α 乙图中两分力大小分别为: G1′=Gtan α,G2′=G/cos α.
【答案】
见解析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3.已知合力以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时, 有下面几种可能:
(a)当Fsinθ<F2<F时,有两解. (b)当F2=Fsin θ时,有唯一解.
(c)当F2<Fsin θ时,无解.
(d)当F2>F时,有唯一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特别提醒:根据已知条件,利用作图法作平行四边形可能用 到的作图方法有:①过一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②以某 点为圆心,以定长为半径画圆弧.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法二: (矢量三角形法). O 点所受三力的示意图首尾连接, 将 构造出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将悬点 B 从图中所示位置逐渐移动到 C 点的过程中, OB 绳 上的拉力 F3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α 逐渐增大,根据矢量三角 形图可知绳 OA 的拉力 F2 逐渐减小,绳 OB 上的拉力 F3 先 减小后增大.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解析】 法一:(平行四边形).在支架上选取三个点 B1、 B2、B3,当悬点 B 分别移动到 B1、B2、B3 各点时,AO、BO 上的拉力分别为 FA1、FA2、FA3 和 FB1、FB2、FB3,如图所 示,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FA 逐渐变小,且方向不变; 而 FB 先变小,后变大,且方向不断改变;当 FB 与 FA 垂直 时,FB 最小.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因此,如图乙所示,合力
2 F= Fx+F2≈38.2 N y
Fy tan φ= =1 Fx 即合力的大小约为 38.2 N,方向与 F1 夹角为 45° 斜向上.
【答案】
38.2 N,方向与F1夹角为45°斜向上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方法总结】
建立坐标系遵守的原则:
(1)使尽量多的矢量落在坐标轴上; (2)尽量使未知量落在坐标轴上.
2 (5)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 F= Fx+F2,合力的方向与 y Fy x 轴的夹角为 α,则 tan α= . Fx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特别提醒:建立坐标系之前,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画出 各力的示意图,一般各力的作用点都移到物体的重心上.
栏目 导引
第三章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相互作用
例3 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 依次为19 N、40 N、30 N和15 N,方向如图所示,求它们的 合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2)根据图乙所示,Fsin 30° =80 N× =40 N<F2 2 则 F1 有两个值. F1′=Fcos 30° F2-F· 30°2=(40 3-30) N - 2 sin F1″=(40 3+30) N.
【答案】 (1)40 3 N (2)(40 3-30) N 或(40 3+30) N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解析:
选 ACD.物体重力的作用效果,一方面拉紧绳,另一方面使 杆压紧手掌,所以重力可分解为沿绳方向的力 F1 和垂直于 G 掌心方向的力 F2,如图所示.由三角函数得 F1= ,F2 cos θ =Gtan θ.故选 ACD.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要点三 正交分解法 1.概念:将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力 的正交分解. 2.优点:其目的是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其优点有 (1)可借助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对力进行描述.(2)分解时只 需熟知三角函数关系,几何关系简单,容易求解. 3.步骤 (1)建立坐标系: 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 直角坐标系 x 轴和 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重力为500 N的人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牵引重 力 为 200 N 的 物 体 , 当 绳 与 水 平 面 成 60° 角 时 , 物 体 静
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
大小.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解析:人和物体静止,所受合力皆为零,对物体分析得到: 绳的拉力 F 等于物重 200 N;人受四个力作用,将绳的拉力 分解,即可求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水平分力 Fx=Fcos 60° =200× N=100 N 2 3 竖直分力 Fy=Fsin 60° =200× N=100 2 3 N
在 x 轴上,Ff 与 Fx=100 N 平衡,即摩擦力 Ff=100 N. 在 y 轴上,由三力平衡得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FN=G-Fy=(500-100 3) N=326.8 N.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成功体验 判断正误 (1)运算时遵循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 定是矢量( ) ) )
(2)由于矢量的方向用正负表示,故具有正负值的物理量一
(3)矢量与标量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运算方法不同(
提示:(1)√
(2)×
(3)√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要点探究讲练互动
要点一 对力的分解的讨论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特别提醒:(1)对力进行分解时,按力的作用效果准确确定 出两分力的方向是关键.
(2)作出平行四边形后分力大小的计算常用到直角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等有关的几何知识.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例2
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
上,分别被垂直斜面的挡板如甲图和竖直放置的挡板如乙图 挡住.试对两个图中物体的重力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 解,作出示意图,并求出两分力的大小.
相互作用
2.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
实例 分析 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 F,拉力 F 一方面使物体沿 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 F 可分 解为水平向前的力 F1 和竖直向上的力 F2.F1=Fcos α, F2=Fsin α 质量为 m 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 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力 F1; 二是使物体 压紧斜面的分力 F2.F1=mgsin α,F2=mgcos α 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壁上, 其重力 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 F1;二是 mg 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 F2.F1=mgtan α,F2= cos α 质量为 m 的物体被 OA、OB 绳悬挂于 O 点,重力产生 两个效果:对 OA 的拉力 F1 和对 OB 的拉力 F2. F1= mg mgtan α,F2= cos α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方法总结】
(1)画矢量图是解决力的分解问题的有效途
径.(2)涉及“最大”、“最小”等极值问题时,可多画几 种不同情形的图,通过比较鉴别正确情景.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跟踪训练1 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 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 分力F1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F2的大 小为6 N,则在分解时( )
要点二
按效果分解法
1.根据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即有无数 组解,但在实际分解时,一般要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其步骤是: (1)先根据力的实际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2)再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3)根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计算出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正交分解各力: 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 x 轴和 y 轴上,并在图上注明,用符号 Fx 和 Fy 表示,如图所示. (3)在图上标出力与 x 轴或力与 y 轴的夹角,然后列出 Fx、 Fy 的数学表达式,与两轴重合的力不需要分解. (4)分别求出 x 轴、y 轴上各力的分力的合力,即: Fx=F1x+F2x+„ Fy=F1y+F2y+„
【答案】
绳OA的拉力逐渐减小
绳OB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名师归纳】 1.动态平衡问题的特点,通过控制某一物理 量,使其他物理量发生缓慢变化,而变化过程中的任何一个 状态都看成是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2.图解法解动态平衡的物理条件 1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态平衡状态.2三个力的特点 为: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该力一般为重力或与重力相 等的力;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改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 改变. 3.图解法分析三力动态平衡问题的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2明确三力的特点,哪 个力不变,哪个力变化.3将三力的示意图首尾连接,构造 出矢量三角形;或将某力根据其效果进行分解,画出平行四 边形.4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 度变化,从而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答案:326.8 N
100 N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寻规探法思维启迪
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 【范例】 用绳AO、BO悬挂一个重物,BO水平,O为半圆 形支架的圆心,悬点A和B在支架上.悬点A固定不动,将悬 点B从图中所示位置逐渐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分析绳OA和 绳OB上的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
栏目 导引
力分解时有解或无解,关键看代表合力的对角线与给定的代 表分力的有向线段是否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若 能,即有解;若不能,则无解.具体情况有以下几种: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跟踪训练2
如图所示是李强同学设计的一个小实验.他将细绳的一端系 在手指上,绳的另一端系在直杆的A端,杆的左端顶在掌心
上,组成一个“三角支架”.在杆的A端悬挂不同重物,并保
持静止.通过实验会感受到( ) A.绳子是被拉伸的,杆是被压缩的 B.杆对手掌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杆由C指向A C.绳对手指施加作用力的方向沿绳由B指向A D.所挂重物质量越大,绳和杆对手的作用力也越大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唯一解 D.无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解析: B.由已知条件可得 Fsin 30° N,又 5 N<F2<10 选 =5 N,即 Fsin 30° 2<F,所以 F1、F2 和 F 可构成如图所示 <F 的两个三角形,此时有两组解,故选 B.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五节
力的分解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习目标
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2.能够根据力的作用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 3.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决力的分解问题.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新知初探自主学习
一、力的分解 自研教材 分力 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____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等效 2.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分力与合力_____替代.在力的分解 中,合力是实际存在的,分力是虚拟的,并不存在. 3.运算法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 平行四边形 ____________定则.
【思路点拨】 建立坐 把各力分解 分别计算各坐 求解总 标系 → 到坐标轴上 → 标轴上的合力 → 的合力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解析】 如图甲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个力分解到两 个坐标轴上,并求出 x 轴和 y 轴上的合力 Fx 和 Fy,有 Fx=F1+F2cos 37° 3cos 37° -F =27 N Fy=F2sin 37° 3sin 37° 4=27 N +F -F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成功体验 1.如果没有限制,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少对不同的分力 呢? 提示:无数对. 2.对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时,依据什么分解是唯一的? 提示: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
栏目 导引
第三章
相互作用
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自研教材
1.三角形定则 首尾 始端 两个矢量______相接,从第一个矢量的______指向第二个矢 末端 量_______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向.三角形 定则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简化,实质上是相同的. 平行四边形 2.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___________定 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 算术 3.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___法则相 加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