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谦翻译理论ppt课件
翻译理论与技巧第一讲总论(课堂PPT)
——Thomas Huxley, Prolegomena to Evolution and Ethics.
可以有把握地想象,二千年前,在凯撒到达不列颠南部 之前,从我正在写作的屋子的窗口,可以看到整个原野 是处在一种所谓“自然状态”之中。
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 诸景,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二千年前,当罗马大将凯 撒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 施……
深奥才能达意,是复古的思想。核心是译作的文学价 值和艺术价值比较高。
13
It may be safely assumed that, two thousand years ago, before Caesar set foot in southern Britain, the whole countryside visible from the windows of the room in which I write, was in what is called “the state of Nature”.
洋学说和文学的做法,对他们惯用的“转述译法”提 出挑战,采用新的译法——忠实于原文的白话文的直 译法。
20
“易解”和“丰姿”的双标准: “力求易解”和“保存原作丰姿”:既要通顺、又要
忠实,是对“信达雅”的传承和发展。
“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为辅” “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二)理解逻辑关系
为了透彻理解原文,译者往往还得上下有联系地理 解原文的逻辑关系。有时原文里的一个词、一个词 组或一个句子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意思,就得仔细推 敲,估计实际情况,根据逻辑推理来决定哪一种是 确切的译法。 It is good for him to do that. 这样做对他有好处。 他这样做是件好事。
第三部分:“五四”之后的近代翻译 史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 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 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 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创 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 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第三部分:“五四”之后的近代翻译 史:
玄奘:
世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他在唐太宗贞观 二年出发去印度求经,十七年后才回国。他 带回佛经657部,主持了比过去组织制度更加 健全的译场。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为汉文, 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 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第二部分:“五四”之前的近代翻译 史
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第一部分:佛经翻译 安世高 三支 释道安 佛教三大翻译家
安世高:
佛经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 八年)开始的,安世高是当时的译者,也是 佛经翻译的创始人。
三支:
支娄迦谶(支谶):月支国人,译了十多部佛经, 译笔生硬,读者不易看懂。 支亮:支谶的弟子 支谦:字恭明,三国时期高僧,月支国优婆塞人, 体形细长黑瘦。汉末来中国,他的祖父法度在东汉 灵帝时,率国人数百移居中国,支谦同来,至洛阳, 受业于支谶的门人支亮。他懂得多种西域文,精通 梵语,博览经籍,翻译了数十种佛经重要典藉。因 其博学超众,曾被吴主孙权拜为博士。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 备五也。 (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
❖ 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 备六也。 (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
❖ 译德、译才,德才兼备,方为合格的译者。 也就是说 既包含人格修养,又包含学识修养 八备把译经活动同译者主体的道德风尚、学 识修养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有学者认为, 八备开创了主体性(subjectivity)研究的先河。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 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 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 个时期。
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 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 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 尾声了(马祖毅,2004:19)。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 支谦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群 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孙 权赏识。
❖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 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 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 其译文:文质调和。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 摩罗什、真谛、彦琮。
❖ 道安
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时被
前秦王符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 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又称释道安。 ❖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到了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 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但译者水平参 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 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 之说。 ❖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 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 文与原文不一致: ❖ “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 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知识回顾课件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
总结词
翻译理论的主要流派包括语言学派、文学学派、文化 学派和社会学派。
详细描述
语言学派强调语言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关注语言之间 的对等和转换。文学学派关注文学作品的翻译,强调 译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化学派则关注文化背景和 内涵的传递,强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社会学派 则将翻译置于社会语境中考虑,关注翻译的社会功能 和影响。这些流派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提高翻译的 质量和效果,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原作。
01
02
03
增词
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原文中 没有的词句,以使译文更 加流畅、自然,补充原文 中隐含的译文更加简洁、 明了,避免冗余和重复。
词类转译
改变原文中某些词的词性 ,以适应目标语的表达习 惯和语法规则,使译文更 加地道、自然。
03
语言与文化差异
语言结构差异
翻译理论与实践基础 知识回顾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翻译理论概述 • 翻译技巧与实践 • 语言与文化差异 • 翻译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 翻译工具与技术 • 翻译实践案例分析
01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性质
总结词: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 将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以实现信 息的传递和交流。翻译的性质包括语言性、文化性和 交际性。
总结词
文化意象是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定形象或概念,对于翻译者来说,如何 处理这些文化意象是翻译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或表达方式,需要进行适当的 解释或转换,以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例如,“龙”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含 义截然不同,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
[英语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
The definition is:
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i.e., the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成都家教,成都家教网;
综合各家之长: (Sum Up)
•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 语言传达出来,以达到沟通思想情感、 传播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特别是 推动译语文化兴旺昌盛的目的。 • Translation is an activity of reproducing in one language the ideas which have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推荐网站
1. 中国翻译协会
2. 传神社区
3. 众译网
4. 翻译中国
5. 正方翻译论坛
推荐期刊
1. 《中国翻译》 中国翻译协会 主办
2. 《上海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学会 主办
成都家教,成都家教网;
课堂简报——《译文》
课堂简报——《译文》
成都家教,成都家教网;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 A good translation is one which the merit of the original work is so completely transfused into another language as to be as distinctly apprehended and as strongly felt by a native of the country to which that language belongs as it is by those who speak the language of the original work.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 •
1.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回顾 进入80年代,我国翻译结束了经验式的封闭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对各种 文体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翻译,大量的国外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 内,相继出现了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社科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和 经贸翻译等各相关学科的专门翻译的研究。口译翻译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现代文体翻译具有以下特征:1. 题材和体裁丰富;2. 实用性、针对性强; 3. 文体特征研究细致。文学翻译在诗歌方面,英诗汉译以卞之琳为代表,既 译神也译形,提出了格律移植宽严有度,“以顿(汉语中口语的基本节奏单 位)代步(指英诗的音步)”的主张。江枫进一步提出“以形传神,立形存 神”的观点。汉诗英译方面翁显良有独到见解,以意象和节奏为本色,以不 切为切,浅中见深。许渊冲提出用:一(identification)、艺(re-creation)、 异(innovation)、依(imitation)、怡(recreation)、易(rendition)六个 字概述了译诗的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常道与变道。高健和刘炳善对散 文翻译颇有研究,提出“意之所到,风格随之”,巧劲来自真功夫。许国璋 主张学术翻译要“切译”,自成一体。程镇球对政论性文稿的翻译以严谨著 称,陈忠诚译法律以精确驰名。刘先刚提出建立企业翻译学的构想,使科技 翻译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公文、合同、广告、招标文件等应用性文 体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 第五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清末的严复翻译了许多 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 (The 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The Sociology • On Liberty)、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 Liberty A Politics)等。 他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对我们的翻译具有指 导意义。第六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 近代翻译史的先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文 的丰姿。”第七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支谦翻译理论
政治背景
• 佛教在西汉末开始传入中国,而月支为佛 国,亦中国早期佛教的输入地之一
• 汉朝数通西域,联手月支,两国的亲密关 系促进了彼此的密切往来 • 西域凿通之后,月支人入居内地者累代不 绝,佛教东传即彼地文化输入的一个重要 内容。
翻译理论与主张
• 在实践中又“因循本质,不加文饰”。 • 维祇难强调译经不必讲究“饰”和“严”, 有人还引用老子和孔子的话,强调译经 “实宜径达”。 • “因循本质,不加文饰”了。 • 在翻译理论方面是动摇于“文”、“质” 之间的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1. 加入本土思想 • 擅长用中国本土思想改造佛经,尤其擅长 用《老子》中的哲学概念对佛经进行翻译。 • “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 从文丽”,“曲得圣义,辞旨文雅”。
社会背景
• 三国处于“汉赋”向“骈文”的过渡期
• 对美妙文辞和非凡想象力的追求,即从质 朴趋向藻饰,这对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并催发了文派的产生 • 佛经翻译家用文质概念评价译文的优劣 • 例如用道教术语对佛经进行“格义”, 《般若 道行经》重译时改名为《大明度无极经》
翻译理论与主张
• 总的来说,在理论上强调“文质并举” • “质”、“雅”共求,尤应追求“文雅” • 而在“译胡为汉”时,难在“审得其体”, 至少“虽不能密”,也应该“粗得大趣”。 • 《法句经序》中指出,以前译人所出之经 颇为“浑漫”,“其所传言,或得胡语, 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3. 译文加注
用“自注”填补译句的不足,使译文变得准确完整 、明白晓畅
译者以自己的理解进一步解释的方法,将注释加进 译文之中,使译文更能完整、准确表达原意,从而 使译文更加完美。
笔译基础-第三讲
第三讲
翻译的标准
• 总体原则 • 中国翻译历史上出现过的标准
– 因循本旨,不加文饰(支谦) – 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道安) – 信达雅(严复) – 化境(钱钟书) – 神似(傅雷) – 三美(许渊冲) – 多元互补论(辜正坤)
• Languages mediate our experiences, our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our modes of encounter with others, our value systems, social codes and sense of belonging, both collectively and individu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versity, linguistic diversity reflects the creative adaptation of groups to their changing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In this sense, languages are not just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ut represent the very fabric of cultural expressions; they are the carriers of identity, values and worldviews.
• 我想,我永远也不可能以光速奔跑,我的 同类,我的同时代人,我的后代,大概都 不可能这样奔跑。所以,我不可能改变历 史,而且,我并不想做一个能改变历史的 好汉。爱因斯坦也一样,他再聪明伟大, 也无法改变已经过去的历史。即使他能以 光速奔跑。
翻译课导入ppt课件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①He is easily the best student in the class. ②I can’t agree more. ③Do you have a family?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一个中学老师把KFC肯德基店里的广告标语 “We do chicken right!”发给学生练习翻译,结果
有如下答案: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01. 我们做鸡是对的! 02. 我们就是做鸡的! 03. 我们有做鸡的权利! 04. 我们只做鸡的右半边! 05. 我们只做右边的鸡! 06. 我们可以做鸡,对吧? 07. 我们行使了鸡的权利! 08. 我们主张鸡权! 09. 我们还是做鸡好! 10. 做鸡有理! 11. 我们让鸡向右看齐! 12. 我们只做正确的鸡! 13. 我们肯定是鸡! 14. 只有我们可以做鸡! 15. 向右看! 有鸡! 16. 我们要对鸡好! 17. 我们愿意鸡好! 18. 我们的材料是正宗的鸡肉! 19. 我们公正的做鸡! 20. 我们做鸡正点耶~~
Chili Sauce: 辣椒酱 Tripe : (可食用的动物)肚子
《支谦翻译理论》课件
支谦翻译理论的特点
支谦翻译理论注重译文的语境和语用意义,要求译者根据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使译文更符合 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支谦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鼓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个人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创新,以提高译 文的品质和可读性。
支谦翻译理论的影响
1பைடு நூலகம்
域文化。
支谦翻译理论对文化交流的 贡献还体现在其对文化传播 的推动上,通过翻译将外来 文化引入本土,丰富和发展 了本土文化。
05
结论
总结支谦翻译理论的贡献
01
强调翻译的忠实性
支谦认为翻译的首要原则是忠实于原 文,译文应当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 风格,而不是随意改写或添加个人观 点。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翻译理论发展 奠定了基础。
04
支谦的翻译理论和注释方法对于后来的佛教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02
支谦翻译理论概述
支谦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
支谦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准确性和语 言的自然流畅,主张在翻译过程中保 留原文的意义和风格,同时注重译文 的易读性和文化背景的传递。
支谦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 是文化的交流,要求译者具备跨文化 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以实现原文与译 文之间的文化对等。
支谦翻译理论中的一些具体技巧和方法,如对原文意义的深入挖掘、对文 化差异的处理等,对现代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现代文化交流的贡献
支谦翻译理论强调尊重原文 的文化背景和特点,有助于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
理解。
支谦提倡的“因循本旨,不 加文饰”原则,有助于保留 原文的文化特色和语言风格 ,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异
支谦提出的“文质相附,归趣显明”的翻译标准,对现代翻译理论中关于译文流畅性和准确性的平衡问 题具有指导意义。
著名翻译理论家介绍 PPT
※中国近代翻译简史及理论家介绍
一、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前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林纾(1852-1924),原名群玉,秉辉,字琴
南,号畏庐、畏庐居士。我国近代影响最大, 成就最高的小说翻译家,在古文、小说、诗歌、 绘画等方面也各有造诣和贡献。
‚林译十大小说‛: 《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撒 克逊劫后英雄略》、《吟边燕语》、 《拊掌录》、《迦茵小转》、《离恨天》、 《现身说法》、《块肉余生述》、《不如归》
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达—译文要通顺畅达,使读者清楚地理解; 雅—雅言(语出《论语·述而》)
子所雅言,诗、 书执礼,皆雅言 也。
Ps:这里严复所说的‚雅‛是指‚汉以前的字 法句法‛,他认为:只有用汉以前的古文译 书,才能把原著的‚精理微言‛表现出来, 才能行之远,使译文不粗俗,才能‚雅‛。
一、东汉—唐宋的佛经翻译 安清,字世高,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汉代翻译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佛经贡献最大者,他精通汉语,所译佛典‚义理 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为翻译 之首‛。安世高可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 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
☆古代:汉隋唐宋的佛经翻译时期 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时期 ☆近代: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时期 ‚五四‛以后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 译时期 ☆现代: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翻 译时期
著名 翻译 理论 学家 介绍
Q:你所知道的翻译(理论) 家有哪些?
四个阶段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家(安清、支谦、慧远、 道安、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
师、著名
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及其弟子含辛茹苦 历经12载,译出经典74部384卷,这些经卷 对中国和世界佛教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影响。 他与义净、唐玄奘被尊称为历史上佛教三大 翻译家。鸠摩罗什主张意译,成为中国翻译 史上的里程碑。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
支谦的翻译思想及其现代阐释作者:华满元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佛经翻译家,支谦在佛经翻译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求信”、“求雅”的翻译理念究其本质就是清末学者严复所归纳出来的“信达雅”翻译观。
支谦的翻译思想是中国本土翻译理论之起源,它植根于中华文化之沃土,成长于佛典翻译活动,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
挖掘支谦的翻译思想,并以现代视域加以阐释,旨在将之纳入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话语体系,古为今用;同时也修正我国译界某些学人对其片面的解读,更正其滥用西方翻译话语理论予以随意裁剪之行为。
关键词:支谦的翻译思想;“求信”;“求雅”;现代阐释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3-6822(2015)02-0041-081. 引言支谦是我国古代汉魏时期的伟大翻译家和翻译思想家。
他秉承中华古代诗学传统,将自己的翻译思想旗帜鲜明地与其翻译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开创了一代翻译新风,为中国古代佛典翻译思想的发展和“译道”知识谱系的成长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支谦的翻译思想是他对翻译活动思考之结晶,既能显见于他亲手撰写的《法句经序》,也能领略于史书中对他的评价,还能体味于其佛典汉译作品之手笔。
然而,我国译界常有学人误读其翻译思想,将支谦冠以“文派”之代表;有的认为支谦的翻译观就是“意译”(曹明伦,2006:122-125);还有的认为,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翻译方法,故其翻译评价标准就是“辞达而已矣”(王福美,2011:77-80)。
对此,我们要正本清源,还之以历史的、客观的解读。
本文认为,支谦的翻译思想可简述为“求信”、“求雅”,这一思想既是其个人对翻译佛典的精细体悟之反馈,又是时代诗学影响之使然。
换言之,支谦的翻译思想所展现出来的内涵就是“信达雅”。
正确解读这一点才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支谦翻译思想的价值,将之纳入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的话语体系,古为今用。
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译文
北宋
翻译理论
提出
东汉末年
发展
传达
翻译理 论
翻译
中国
强调
玄奘
中国
研究
佛教
原则
进一步
准确
流畅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是一本全面梳理和阐述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学术著作。该书 以时间为主线,从东汉末年的支谦到北宋初年的赞宁,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中国翻译理论的主 要观点、发展脉络和特点。 在东汉末年,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活动逐渐兴起。支谦作为早期翻译家的代表,提出了“质直 译经,不失本旨”的翻译原则,强调忠实于原意,追求准确传达。这一时期的翻译理论主要的是 译文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 随着佛教的兴盛,唐代的玄奘在译经活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提出的“五不翻”原则,即 “秘密故不翻”、“多含故不翻”、“此无故不翻”、“顺古故不翻”、“生善故不翻”,进一 步丰富了翻译理论。玄奘注重译文的表达和修辞,力求译文的流畅和优美。 到了北宋初期,赞宁在《大宋僧史略》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此书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 的交流与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翻译,正是这种交流的桥梁。通过翻译, 中华文化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也为其他文化的引入提供了可能。《中国翻译 理论:从支谦到赞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使我们得以深入了解中 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精彩摘录
在《中国翻译理论:从支谦到赞宁》这本书中,我们见证了中国翻译理论的演 进与发展,更深入地理解了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本书所选择的精彩摘录, 不仅仅是对翻译理论的提炼,更是对中华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
翻译理论和技巧PPT课件
第132页/共33页
状语/• The ancient Greeks studied the human temperament. • 脉冲激光系统已在人造卫星上进行了试验 • A pulse laser system has been tested on a satellite • 现代原子理论已对半导体的性能做出了解释。 • The behavior of semiconductors is explained by modern
causes. • Nor will it affect China’s policy of opening its banking and insurance
s e c t o r.
第76页/共33页
句子结构
• 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其句子结构是语义的,主 语的句法功能弱;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英语句 子结构式语法的,主语句法功能强。
英语造句不是话题说明,而是主动宾, The super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总是被动者,此处用被动语态造句。 • 器件损坏现象发生了。 • 发生了器件损坏的现象。 • The damage to parts of apparatus have occurred. • There have occurred the damage to parts of apparatus.
第110页/共33页
句型转换:大小主语转换
《支谦翻译理论》课件
支谦翻译理论在学术著作翻译中,注重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思想,同时保持 学术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详细描述
在学术著作的翻译过程中,支谦翻译理论强调对原文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表述, 确保译文的学术价值和规范性。同时,注重保持原文的思想脉络和逻辑关系, 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等效的信息和思想。
商业文件翻译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面临着语言多样性、文化差异等 挑战,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支谦翻译理论将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不仅局限于文 学、影视等领域,还将渗透到经济、政治、科技等各
个领域。
面对挑战与机遇,翻译行业需积极应对,不断创新和 完善支谦翻译理论,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人类
文明的交流与传承作出更大的贡献。
支谦的译本语言优美、准确,深受当时人们的 喜爱。他的译本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 后世的佛经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支谦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于后来的佛经翻 译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信、达 、雅”原则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翻译领域。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创造性
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适当的 再创造。
忠实性
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不随意改动或曲解原 文。
平衡
在创造性与忠实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在 翻译中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又要确保译 文对原文的忠实性。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支谦翻译理论的实践应 用
“求信”是指译文应保持原文的信息和 风格,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精 髓。
支谦翻译理论的特点
翻译理论与实践 ppt课件 (2)
• 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i.e., the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 阅读理论著作;专题论文;翻译教材;译品的前言后语)
2. 研究译作范本 从中摸索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对比不同译本的处理和效果。
研究典型译例,注意翻译技巧的说明和译句的得失,为翻译
实践打好基础
3. 不断进行翻译实践 (1) 依照词语---句子---段落---语篇的顺序; 2. (2) 选择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练习材料; (3) 难易循序渐进; 3. (4) 译文反复修改,不断提高译文质量; 1. (5) 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 2. (6) 可请别人修改或校正。
Class 1
Thursday
Classroom
20:30—22:30 p.m. 会3-202
导学——课程要求
Course Description & Requirements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named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ims at cultivating the SS’ ability of translating between E-C and C- E—they have the 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some basic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about translation. E.g. the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 and C, the eight basic techniques in translation, some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 special sentences, etc. In a word, the SS will have the first impression to English language and Chinese, and through these discussions they will have a higher ability in their English writing. It will take us at least a span of 2 lectures to finish one topic in the syllabus.
《中国翻译史》PPT课件
玄奘: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
国人。
“五不翻”的原则(谢天振《中西翻译简
史》 279页)。
六种翻译技巧:补充法,省略法、
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和代词
还原法。(见马祖毅《中》151页)
精选PPT
16
第四阶段:在北宋(公元954-1111年)
赞宁:总结译经理论,“六例”(陈文39页)
精选PPT
精选PPT
26
近代翻译史
留学者以去日本的人数最多,日本就成了 输入西学的中转站,即通过日本向西方学 习,通过日文翻译引进西方科学文化。
这一阶段文学翻译(主要是外国小说的翻 译)也形成了极度繁荣的局面,密切配合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向全国人 民宣传进步思想,曾其中不可忽视的启迪 民智的作用。
第三,从翻译方法来说,一般都采用直译 法。
精选PPT
11
第二阶段:东晋到隋(公元317-617年)
从苻秦译场和姚秦译场开始,翻译由私译 转为官译;隋朝,上林园里设置了翻经馆。
主要译者:
支谦:突破了以往的直译法,开始追求文字的 典雅;
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 律;(见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116页; 陈福康《中国译论史稿》11页)
精选PPT
32
现代翻译史
五四运动以后的翻译有其特点: 一 取出了过去“豪杰译”,任意增删等弊病,使译文更切合
于原文,大大提高了翻译质量 二 自推行新文化运动以后,译文大多采用白话文 三 从事于翻译者多属留学回国的人员,他们既通外语,又学
有专长。特别是从事外国文学翻译的人员,往往又是致力 于创作的作家和诗人。而外国文学的翻译又促进中国新文 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 科学翻译着重于外国科学名著的介绍 五 哲学社会科学的翻译,除译介外国古典文献及资产阶级学 者的著作外,又开始有系统地译介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
翻译理论入门中国篇PPT课件
• (4)经文在长行之后,另有偈颂复述,内容重复, 有时是五百字,有时达一千字,在翻译时也被删去;
• (5)经文中讲完一事便告一段落,要转述别的事时13
佛经翻译的代表人物(二)
• “三不易”:有三件事决定了翻译并非易事:
• 支谦:字恭 明,原为月 支人。汉献 帝 ( 189200 ) 末 年 ,避乱入吴 ,深得孙权 的赏识。
8
佛经翻译的代表人物(一)
• 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
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将炎
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
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仆初嫌其
辞不雅。维祗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
点。 • 3、说明我国译论从一开始便深植
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中。
10
佛经翻译的代表人物(二)
• 道安 (312—385):又 名释道安,俗姓卫,常 山扶柳(今河北冀州) 人。18岁出家,因其形 貌黑丑,初时未受到重 视。但由于他的博闻强 记,数年后,他的师傅 改变态度,让他受具足 戒,并准许他出外参学 。
24
明末清初翻译活动的代表人物(一)
• 徐光启的翻译思想: • 1、求知、求真理。 • 2、抓重点,抓“急须”,能
够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着眼。 • 3、想要超越前人和外国人,
就必须对对方的语言等进行 彻底的了解,在此之前必须 先学会翻译。 • 徐光启与利马窦合作翻译了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 Elements of Geometry 25 by Euclid
• “五失本”、“三不易 11 ”的翻译思想 。
“五失本” (five deviations) “三不易” (three difficultie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3. 译文加注 用“自注”填补译句的不足,使译文变得准确完整 、明白晓畅 译者以自己的理解进一步解释的方法,将注释加进 译文之中,使译文更能完整、准确表达原意,从而 使译文更加完美。
9
对翻译理发展的影响
1.通过翻译活动和成果,增强对外来佛教学说与中 国文化之间的求同倾向和融合之势 2. 建立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和理论,在《法句经序》 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
3
社会背• 对美妙文辞和非凡想象力的追求,即从质 朴趋向藻饰,这对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并催发了文派的产生
• 佛经翻译家用文质概念评价译文的优劣 • 例如用道教术语对佛经进行“格义”, 《般若
道行经》重译时改名为《大明度无极经》
4
翻译理论与主张
• 总的来说,在理论上强调“文质并举” • “质”、“雅”共求,尤应追求“文雅” • 而在“译胡为汉”时,难在“审得其体”,
10
11
6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1. 加入本土思想 • 擅长用中国本土思想改造佛经,尤其擅长
用《老子》中的哲学概念对佛经进行翻译。 • “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
从文丽”,“曲得圣义,辞旨文雅”。
7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2. 会译 “会译”方法实际上就是将所译佛经的各种版本 进行对勘 区别本(母)末(子),分章断句,上下排列,进 行重译,将原来艰涩难懂的语句变得豁达顺畅, 通俗易懂 用“会译”取代“音译”也就是说在深刻理解原 文的基础上创造译文新词,做到“音译”与“意 译”的互换,进一步改进译文
支谦:翻译理论
1
翻译成就
• 译作:可考证的包括《阿弥陀经》、《须 赖经》《维摩诘经》、《法句经》等二十 九部经书
• 理论代表作: 《法句经序》
2
政治背景
• 佛教在西汉末开始传入中国,而月支为佛 国,亦中国早期佛教的输入地之一
• 汉朝数通西域,联手月支,两国的亲密关 系促进了彼此的密切往来
• 西域凿通之后,月支人入居内地者累代不 绝,佛教东传即彼地文化输入的一个重要 内容。
至少“虽不能密”,也应该“粗得大趣”。 • 《法句经序》中指出,以前译人所出之经
颇为“浑漫”,“其所传言,或得胡语, 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5
翻译理论与主张
• 在实践中又“因循本质,不加文饰”。 • 维祇难强调译经不必讲究“饰”和“严”,
有人还引用老子和孔子的话,强调译经 “实宜径达”。 • “因循本质,不加文饰”了。 • 在翻译理论方面是动摇于“文”、“质” 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