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对话:基于尊重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话:基于尊重和理解:

如今,“阅读是对话”已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至少,我们平常所阅读的教学案例或教学思辨文章和所听到的各类公开课、观摩课中,早已鲜见“一言堂”、“填鸭子”了。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进步,使语文的新发展呈现出一片明亮色彩。 对话是多重的,主要涉及的有:作者,作品(文本),读者(教师和学生),编者(通过教材编排序列、课文阅读提示等内容或大或小地介入)。关于这些因素之间的“对话”是如何展开的,我们这里不多作讨论,我们关注的是,“对话”是在怎样的心理背景下展开的。 众所周知,对话有其前提:平等。没有平等,就没有对话。因为对话是在双方及至多方之间展开的,是多种观点、思想的交流、碰撞,而意义则是,交流碰撞之后有一个公允的观点、思想或者虽未有一个统一的观点、思想却已为更深入地对话奠定基础、孕育先机。如此,试想,如果其中有一种观点、思想虽然并不特别具有说服力,但却是“权威”的,具有压迫性的,则何谈“对话”?只是“一人说话,大家听话”而已。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是非常普遍地存在着的。阅读作品,主体似乎该是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后者),实际却是教学参考书,虽然教师在大声“贩卖”,学生在努力“收购”,根本上却是处于一种可怕的“失语”状态,因为面对文本,他们并没有付出(或无机会付出)思考的努力,时间久了,恐就确如许多论者所言,有失去思考的欲望甚而失去对话的能力的危险。 所幸现今情形正在好转,但在平常所看到的课例、所听到的公开(观摩)课中,我们却又看到了不少与对话的平等精神相悖的另外的情形:如果过去很多情形下是将教材(实则是教参编者)奉若神明,纵有腹诽也是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对教材说半个“不”字,如今却就像贫下中农翻身得解放,回过头来斗地主富农一样批斗教材了,一腔怨气全撒在了教材身上,难得肯对教材说声“好”字,或者索性丢开教材不理,只作导入之用,思考、讨论都在教材之外。应该说此类做法并非大流,但我们必得重视,它看似还给了老师和学生阅读的自主权,实现了对话的自由度,其实却仍只是“独声演出”,只不过是角色发生置换,过去是教材(教参),如今是老师和学生,“大家说话,一人听话”而已。在本段提到的两种情形中,一者是把教材当成了敌人,集体口诛笔伐,“打倒”;一者是把教材当成了闲人,晾在一边,真正地“保持沉默”。 比如有一个课例,题目就叫《请说出不喜欢的理由》,我们以为,这里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是值得商榷的:1、作为“学习”的阅读(而不是“消遣”),其读还是不读的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是“喜欢”或“不喜欢”,而须是阅读的意义,而这是由教材本身的价值来决定的,比如鲁迅先生的作品,从有关调查报告可知,几乎是多数学生不喜欢鲁迅作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教鲁迅作品,相反,我们要更加耐心细心地教,因为鲁迅和他的作品有着伟大的意义,如果我们的民族想有足够的深度和力度,就必须进入鲁迅;2、由前者,尽管“喜欢”

或“不喜欢”可以是读者真实的阅读心态,而且会或多或少地影响阅读效果,但如果让课堂停留于这一浅层次而不作深层意蕴探讨的努力,则一是无平等对话可言,二是无深层领会可言,因为它拒绝了与教材(作者)的交流、碰撞,存在着明显的距离,且是居高临下,在未深入阅读、思考之前先宣判阅读价值的死刑。同样举鲁迅例,有人只走马观花地读了几句、几篇,觉得没有明媚的春光、动人的风景,就说鲁迅作品语言“阴阳怪气”,表现的是“阴暗的心理”等,总之是“不喜欢”,听听似乎也有道理,但只要认真地去读鲁迅作品,我们就会发现,这实在是天大的冤枉。 举以上的例子,无非是想说,要“平等对话”,必须基于尊重和理解,任何一方都不能有“优越感”,不能有“打倒”的想法;也即,如前所述,阅读教学所实现的是各方思想的融和、文本深层意义的领会,而这是无法在心理拒斥的前提下得到的。 “平等对话”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更多的探索,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该是探索路上所不可避免的,我们希望,在长期的努力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实现真正的 “多重平等对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