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藻类污染与健康(一)

合集下载

养殖环境里常见有害藻类成因及危害分析

养殖环境里常见有害藻类成因及危害分析

伴随着气温的回升,北方的水产养殖业迎来了崭新的一年。

除了养殖动物都已各就各位,不请自来涌入池塘里的还有部分赤潮藻类。

蓝藻大部分蓝藻易出现在淡水养殖池塘,但近两年来蓝藻在海水池塘中频频亮相,以反面教材的形象引人关注。

近些年来东港海域蓝藻首次出现的时间在2014年6月,因其体积较小,几乎不活动在当时被误以为是杂质。

确认为藻类后,因其引起水质发黄,透明度急剧下降而再次被误以为是金藻或是黄藻。

最后被归纳为蓝藻门隐球藻属已经是当年8月份了。

蓝藻的繁殖对于温度很敏感,在温度17℃以下时不易大量繁殖且对养殖动物危害较小,温度达到25℃以上时,由于其他藻类繁殖受到限制,同时又被养殖动物大量摄取,竞争营养的藻类减少从而使得蓝藻形成优势种群并在池塘内爆发。

蓝藻喜欢偏碱性水体,一般在pH值8.0—9.5间水体中易形成种群优势。

蓝藻既可以利用水中的氮元素,但对磷元素的利用率更高。

含磷比较高的富营养化池塘可能导致蓝藻的大量繁殖,因蓝藻与其它藻类构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养殖池塘提供了近八成的溶解氧,因此这些生产者除了参与池塘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也影响着养殖动物的生存。

海域蓝藻赤潮的形成大致分四个阶段:休眠期,复苏期,繁殖数量增加,蓝藻上浮。

上浮后形成蓝藻赤潮,继而出现转水现象。

【蓝藻的危害】蓝藻会改变膨压,高温强光照环境下聚集水体表层吸收大部分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正常繁殖,蓝藻的繁殖不断向水体分泌有毒的代谢物质,从而影响浮游生物的种族演替和繁殖周期,还可以引起浮游植物的大量死亡危害养殖动物。

蓝藻颗粒很难被养殖动物消化,大量繁殖后很快形成优势种群,蓝藻既可以和其它藻类形成竞争,也会在同类竞争中导致蓝藻大量死亡。

当蓝藻成为池塘中唯一优势种群后,便成为池塘溶解氧的主要来源,它的交替死亡会使得池塘溶解氧供应严重不足,死亡后的蓝藻自身分解也会消耗大量溶解氧,释放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在缺氧和有毒物质聚集的环境下养殖动物极易出现死亡。

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哪些破坏

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哪些破坏

水体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哪些破坏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如今水体污染却成为了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给生态系统带来了诸多破坏性的影响。

首先,水体污染会对水生生物造成直接的危害。

许多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化工废水等,进入水体后,会在水生生物体内积累。

这些有毒物质可能导致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阻,繁殖能力下降,甚至直接死亡。

比如,重金属汞在鱼体内积累,会影响鱼类的神经系统,导致其行为异常,无法正常觅食和躲避天敌。

而且,一些污染物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的遗传物质,导致基因突变和物种变异,破坏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其次,水体污染会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

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

但水体污染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

例如,藻类的过度繁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常见表现。

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水体,使得藻类迅速生长。

一方面,藻类的过度生长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导致其他水生生物缺氧死亡;另一方面,当藻类死亡后,它们的分解过程也会消耗更多的氧气,并产生有毒物质,进一步恶化水体环境。

这种生态失衡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

再者,水体污染会影响水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污染物质可能会改变水的酸碱度、温度和透明度等。

例如,酸性废水的排入会使水体酸化,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

而水温的变化也会影响水生生物的代谢和活动规律。

透明度的降低则会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此外,水体污染还会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间接的影响。

河流、湖泊等受污染的水体在流动和渗透的过程中,会将污染物带入土壤和地下水中。

这会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对生长在土壤中的植物造成危害。

一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在陆地生物体内积累,对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动物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水体污染还会对水资源的利用造成严重阻碍。

被污染的水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经过复杂且昂贵的处理过程。

景区水体藻污染治理综述

景区水体藻污染治理综述

40魁科■技2021年•第1期篆区形佑秦污皐滲理傑述◊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泽华周沁宇陈立明申泰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去景区游玩的人数增多,更多的垃圾被随意丢弃,过量给水中鱼类投食,由于人工引入水体环境狭小、流性差、自净能力弱等特性,水中氮磷等元素堆积,藻类过度繁殖成为了治理景区水体污染的首要难题,新型混凝除藻技术比传统方法更为先进,本文对景区水体藻污染治理方法进行论述。

1藤类污染的危害裸藻难消化,利用率低,鱼类不喜摄食;裸藻大量死亡时容易败坏水质,分泌的物质还对鱼、虾、蟹类产生毒害作用。

蓝藻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情况下,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

藻类及其分泌的有机物质对水源造成污染,藻类的体积较小,其带负电荷,对处理过程中的过滤、混凝效果会产生不利影响。

在处理污染水体的消毒工序中,藻类会与氯作用生成复杂的氯化消毒副产物,若直接接触含藻毒素的水也会造成皮炎和结膜炎等;藻类中的蓝藻是嗅味物质的重要来源,2-MIB和Geosmin,GSM最为常见%藻类过度繁殖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体产生大量臭气,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蓝藻属中对人危害最大的是微囊藻,能在水中裂解后产生微囊藻毒素(MC),其同种异构体有60多种。

动物实验证明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小鼠胎儿发育,造成胎鼠肝炎和贤受损。

目前已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而且可能影响儿童肝功能;MC与肝炎病毒和黄曲霉毒素协同作用则可引起肝癌。

1996年巴西血液透析中心126名病人用了MC污染的湖水透析,发生中毒性肝炎,死亡55人。

目前各地的螺旋藻产品的生产方式都无法做到軽分离瞬藻和微囊藻毒素。

2景观水体蕭污染治理方法2.1气浮法除藻工艺气浮法是一种净化低温,低浊度富藻水体的高效便捷的固液分离技术,其也有不利的方面。

气浮法在污水处理的应用中有较高的SS去除率駕比如在造纸白水中,普遍可达到95%,甚至99.5%以上,但在处理藻污染的问题中存在以下问题:微粒的去除效率与微粒的表面的性质有关;去除效率和絮凝条件也有关;清除率还和原水的接触程度有关;清楚率和气浮方法的分离部分表面电荷也有关;清除率还和刮渣形式和条件有关。

2024年水环境污染与健康(3篇)

2024年水环境污染与健康(3篇)

2024年水环境污染与健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024年,我们面临的水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更加紧迫,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2024年的水环境污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工业污染,特别是化工、冶金、造纸等行业的废水排放。

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果不经过适当处理,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其次是农业污染,农田和养殖场的农药、化肥和养殖废物等排放物都可能进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

此外,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也是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水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直接的威胁。

首先,水污染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细菌病毒,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都有损害。

例如,污染水源可能导致肠胃疾病、呼吸道感染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其次,水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繁殖和生长,甚至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

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

首先,我们必须加大工业废水的处理力度。

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动企业建立和实施科学的废水处理设备和管理制度。

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农业环保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鼓励农民采用无公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并加强对污水排放的监管,确保城市废水得到适当处理。

同时,公众和个人也应发挥自己的作用来减少水环境污染。

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做起,避免乱倒垃圾和废弃物,减少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

个人也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避免使用过多的化学产品,合理使用洗衣机和洗碗机,减少洗衣粉和洗涤剂的使用量。

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及其生态影响

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及其生态影响

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及其生态影响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然而,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藻类是指一类植物性生物,它们在自然水体中广泛存在,但当其大量繁殖并进入自来水管道系统后,就会对水质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问题以及相关的生态影响。

一、自来水中的藻类污染藻类污染是指自来水中存在大量藻类生物或其生物代谢物质,导致水呈现不正常的颜色、气味和味道。

藻类污染通常发生在自来水管道系统的水源地或水处理过程中。

以下是引起藻类污染的主要原因:1. 自来水源地污染:水源地受到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污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藻类生物过度繁殖。

2. 水处理不当:水处理厂未能有效去除水中的藻类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导致藻类污染进入自来水管道系统。

3. 管道污染:管道内的水质长时间停滞或存在藻类污染源,使藻类生物有条件滋生。

二、藻类污染的生态影响藻类污染不仅仅对自来水的品质造成影响,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

以下是藻类污染的生态影响:1. 损害水生态系统:藻类大量繁殖会消耗水体中的氧气,造成水中富氧环境缺氧,导致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破坏水生态平衡。

2. 影响饮用水安全:某些藻类生物产生毒素,如蓝藻毒素等,摄入这些毒素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问题等。

3. 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生物大量繁殖会使水体富含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进而加速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引发水华等问题。

4. 影响自然景观:藻类大量繁殖形成的水华会使水体呈现不正常的颜色,破坏自然景观,影响游客的观赏体验。

三、应对藻类污染的措施为了解决自来水中藻类污染的问题,以下是几项应对措施:1. 水源地管理: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减少农业和工业污染的输入,控制水生态系统中藻类生物的过度繁殖。

2. 加强水处理工艺:在自来水处理厂中引入更加先进的处理工艺,如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以有效去除藻类生物和其代谢产物。

藻类对供水质量的影响及防治

藻类对供水质量的影响及防治

2012.No420cm~40cm。

根据船的长度而确定竹竿的根数,一般7根左右,立竿上、下端设置横竿,将立竿连接成竹排。

布药完成后,多艘警戒船由爆破点向外呈扇形排开,船上派专人按从第一根立竿敲到最后一根,再由最后一根敲到第一根的程序往复敲打竹竿。

船向爆点以外开出约2000m,直到爆破完毕。

3.2.4 加强了望,发现白海豚立即停止起爆,采用声墙驱赶法,对中华白海豚进行驱赶,直到赶离爆破中心2000m以外后才能起爆。

4 环境保护与施工安全措施4.1 环境保护4.1.1 根据国家海洋局对海洋水质等监测数据表明(参见大连港大窑湾港区拋石基床爆夯试验环境影响监测),水下爆炸采用零氧平衡的乳化炸药时,对海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1.2 严格遵守当地政府与有关部门对环保的规定,每次放炮后,利用交通船和警戒船对爆后漂浮物进行处理,防止对施工海域(包括航道、停泊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环境污染。

4.2 施工安全措施4.2.1 根据装药范围划定距装药区外边界500m以外的爆区警戒线。

4.2.2 爆夯前利用电话、对讲机和海上警戒船通知等方法,加强与业主、边防派出所、附近施工单位和村委会的联系,确保海上作业人员、施工船舶和周边单位及人员的安全。

4.2.3 爆前清理在爆区警戒线以内的与爆炸作业无关的人员、机械设备,由警戒人员在警戒线外设岗。

4.2.4 爆夯前必须将计划起爆时间报告监理工程师,经批准后,在规定时间内起爆。

进入爆破现场施工的人员禁止携带火种和易燃品。

4.2.5 在大雾、大雨等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和在黄昏、夜晚时,禁止水下爆炸作业;遇雷雨时停止爆破作业,已连接好的爆破网络应拆除起爆雷管,并迅速撤离至警戒区外。

4.2.6 爆破作业前,爆破技术负责人根据爆破布药区的水位、流速、流向、风浪等海况布置爆破作业。

4.2.7 利用船舶作业平台进行水下爆炸作业时,堆放药包的船舱应清理干净并不得有尖锐突出物;尽量避开风高浪涌的较恶劣的海况,船只和爆破器材必须避免剧烈的颠簸和撞击。

《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水生生物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案例主题藻类既是“青山绿水”的“功臣”,也是“水体污染”的元凶二、结合章节第一章藻类综述三、案例意义藻类既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天然活饵料,也是水体保持“绿水”的主角,它们是自然水体重要的初级生产力。

然而,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导致水体大量输入氮、磷等污染物质,一些有毒有害的藻类(如蓝藻)在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频繁爆发,扮演着水体污染的“元凶”。

本案例通过将我们学习的对象——藻类与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藻类在健康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鼓励大家运用所学知识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而努力。

四、案例描述(1)教学内容:本案例从藻类的利与弊两方面开展教学:1.藻类作为水体的供氧者,也是鱼类等水生动物的食物源(如绿藻门/硅藻门/裸藻/隐藻),是水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不同的藻类种类具有不同的色素,因而不同藻门的种类能形成不同的水色,水体修复的目标即是去除水体中过多的有毒有害藻类(蓝藻/甲藻),留住有益的藻类,还水体于清净。

3.藻类也有有害的一面,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的时候,蓝藻等有害藻类就会“肆虐”水体,降低水质,危害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

(2)教学方法:采用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线上主要给出经典的有益与有害藻引起的案例以及参考网站等资源进行预习,线下则采用讲授国际与国内经典案例故事,如河流硅藻保持水体清澈透明,蓝藻水华引起无锡市饮用水污染事件等。

五、案例反思学生们对于该案例并不陌生,而且对于案例故事容易掌握,但是他们在学习之前并不知道水色与藻类之间的联系。

无论是有益藻还是有害藻,同学们绝大多数会有一个浅显的认识,但是对于其原因及过程并不能领会。

因此,本案例需要从藻类的内部结构特征和功能等方面通过典型例子向同学们讲授内容,调动学生主动思考,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六、育人效果与反馈通过本案例的实施,学生能将藻类与其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功能及扮演的角色联系起来,对于藻类的利与弊认识更加透彻,有助于理解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藻类毒素与健康

藻类毒素与健康

②机制: 机制: a.通过激发磷酸化控制大肠细胞内钠的分泌而引起腹 a.通过激发磷酸化控制大肠细胞内钠的分泌而引起腹 泻。 b.通过抑制PP1和PP2A使蛋白激酶 激活, 通过抑制PP1 使蛋白激酶C b.通过抑制PP1和PP2A使蛋白激酶C激活,导致细胞增 而且可逆转由癌基因介导的细胞转化, 殖,而且可逆转由癌基因介导的细胞转化,根据转化作 用物或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起到促癌或抑癌的作用。 用物或细胞类型的不同,可以起到促癌或抑癌的作用。 ③临床表现 潜伏期:30分钟至数小时 分钟至数小时。 潜伏期:30分钟至数小时。 特点:腹泻、恶心、腹痛、寒颤, 特点:腹泻、恶心、腹痛、寒颤,长期食用可引起 消化系统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4)食用安全浓度 20μg/100g软组织 软组织。 20μg/100g软组织。 3.记忆缺失性贝毒 记忆缺失性贝毒( 3.记忆缺失性贝毒(amnesic shellfish ASP) poisoninig, ASP)
① MCYST可明显提高SHE细胞微核率的形成,并呈 MCYST可明显提高SHE细胞微核率的形成, 可明显提高SHE细胞微核率的形成 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反应关系。 ② 不仅具有促癌性还具有致癌性 (4)胚胎及发育毒性 与胚胎死亡率发育畸形率呈剂量—反应关系。 与胚胎死亡率发育畸形率呈剂量—反应关系。 (5)其他毒性 ① 抑制免疫功能 ② 损伤神经系统 ③ 影响心功能 三、研究方向 1.找有效生物标志物 1.找有效生物标志物 2.中毒机制 2.中毒机制 3.防治手段 3.防治手段 (1)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游客在太湖内的蠡湖观赏落日景观
游客们在太湖鼋头渚景区游览




太湖边部分水域积聚了大量的蓝藻
美丽太湖远比GDP增长重要 增长重要 美丽太湖远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