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桥边的老人》公开课
人教版选修《桥边的老人》word教案1
《桥边的老人》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简单对话之下蕴涵的丰富意义。
2.掌握叙述视角。
3.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可贵,和平的可贵,战争的残酷性。
教学重点:(1)体会简单对话之下蕴涵的丰富意义。
(2)学生能了解“冰山理论”在作品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导入:人们,往往为了一个正义的口号而发动战争,为了大家的幸福而奔赴战场,然而,置身其中的个人却伤痕累累。
战争到底带给一个普通人什么样的遭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一起感受战争之下的一个普通人的生存。
二、初读感知(一)小说背景提问:《桥边的老人》描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从哪里看出来?明确:共和军与法西斯交战之前,百姓撤离的场景。
课文原文:“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车”“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三角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三、研读课文(一)研读第一段1.齐读第一段2.提问: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大战之前的场景。
参考:忙乱“涌过桥去”“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
”疲惫“尽是尘土”“蹒跚地爬上陡坡”小结:作品开篇通过“戴钢丝边眼睛”、“尘土”、“浮桥”、已经忙着逃命的车辆、人群的各种动作以简单的白描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战争来临前忙乱的极富写实效果的画面。
这种用白描手法来展示战争的场面的手法早在唐朝时早有人运用,展示如下: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杜甫兵车行参考译文: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
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课件
六、回顾旧学 温故知新:语言、细节
1、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 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 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边城》
2、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 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荷花淀》 3、老头儿把手浸在咸咸的海水里 。 老人还想把手在水里多浸一会儿,但他担心大鱼又会突然乱动,于 是站起身来 。《老人与海》
他曾表示要超过莎士比亚,干掉屠格涅夫,把莫泊桑、 司汤达打在地上说胡话。
据说,他是站着写作的。1949年,他的朋友福克纳获诺
贝尔;文学奖,他不服气,匆匆写了一部小说要超过人家,
反遭失败。倔强的他,终于在1954年写出了一部小说,获 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猜猜:他是谁?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读课文 明要素
一样的天空下 流着
一样的鲜血 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
一度满是 战争的伤痕 阴霾的天空下 魔鬼得意的狞笑
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
请让我们齐声呼喊:珍爱和平 远离战争!
八、作业:借你之言 言我心声
今天语文组的领导、同仁,亲临我的教学现场 给我指导,指点迷津!本人心中甚是……
请以我的口吻,对他们说句话!
写作训练 他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
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19岁的他见一意大利士兵负伤,便
冒着奥军的炮击上去抢救,结果自己也被炸伤了腿,但仍 背着伤员顽强前进。这时突然间炮击停止,探照灯大亮, 海明威终于回到阵地。原来,是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奥军 将领,才下令这样做,放他过去。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并分析《桥边的老人》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1.2 掌握并运用相关的文学鉴赏技巧,如描述、分析、比较等。
1.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和关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桥边的老人》的阅读与理解。
2.2 分析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塑造。
2.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如老人是否应该让年轻人先走。
2.4 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传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4 文化探索:通过查找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了解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讨论情况。
4.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4.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
4.4 文化探索报告:评估学生对故事背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桥边的老人》。
5.2 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如历史书籍、文化背景介绍等。
5.3 阅读理解测试题。
5.4 小组讨论报告模板。
5.5 文化探索报告模板。
第六章:教学安排6.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和背景,阅读课文《桥边的老人》。
6.2 第二课时:分析故事情节,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
6.3 第三课时:探索故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6.4 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学生展示文化探索成果。
6.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进行阅读理解测试。
第七章:教学建议7.1 在阅读课文时,鼓励学生做好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疑问。
7.2 在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语文人教外国小说欣赏讲义第一单元桥边的老人第2课时Word含答案
第2课墙上的斑点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人们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像,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作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
1.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赏读:应该记住别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别人的过错。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容易记住别人的过错,记住别人对自己不好的地方;而容易忘掉别人的好的方面,忘掉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赏读:以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美德。
入静则能放松,放松则能思考。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生活奢侈,挥霍无度,还能谈得上对他人、对社会有什么好处吗?一、作家作品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她出生在伦敦的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
父亲的熏陶直接影响着她进行文学创作。
她从未上过学,却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伍尔芙自幼身体虚弱,并有精神病史。
1905年以后,她的精神病经常发作,她不胜折磨,于1941年3月在离家不远处投河自尽。
《桥边的老人》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二、局部阅读(一):环境描写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 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 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 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 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 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第三人称缺点(全知视角):
内容更多是讲述故事而不是显示故事, 不能引发读者思索,故事真实性不够。
14/21
合作探究
主体部分是我与老人谈话,可归结四问。
★三问家
★四问政治
15/21
• 人物形象分析
16/21
老人形象:文中刻画了一个 年老孤苦西 班牙老人形象。他热爱自己故乡,一谈到 自己故乡,老人就高兴地笑了,对故乡热 爱之情溢于言表。他心地善良,充满爱心。 敌人入侵,他不得不逃离故乡,但一直牵 挂他养那几只动物,对这几只动物能否避 过战火,一直放心不下。他不关心政治, 他不了解敌人为何会入侵自己故乡,表示 了对战争厌恶之情和对和平生活向往。
18/21
文章主旨归纳
1、歌颂人性善良——对生命尊重与对和平渴 望;
2、控诉战争给人类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
对战争训斥和对懂政治,也不懂战争,却被卷入战 火之中。老人是个弱者,是个无辜者。海明 威关注不再是英雄,也不再是争议,而是战 争之下弱势群体,这让小说充满了悲悯力量。 让我们在祈祷和平中结束我们这堂课。记住: 生命何其可贵,战争何其残酷。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样 升起》《永别了,武器》 (“迷惘 一代”代表作);长篇小说《丧钟为 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能够 把他毁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硬 汉性格”)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
三、小说的主题
• 考试中如何把握小说相对合理而复杂多义的 主题而不至于被认为是误读呢? • 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把握:一是从小说 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二是联系作品的时 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 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 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 主题的目的;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 作品的主题。
桥边的老人一样的天空下流着一样的血一样的地球早已是千疮百孔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却满是战争的伤痕阴霾的天空下魔鬼得意的狞笑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一样的天空下流着一样的血一样的地球早已是千疮百孔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却满是战争的伤痕阴霾的天空下魔鬼得意的狞笑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桥边的老人海明威学习目标
一样的天空下流着一样的血 一样的地球早已是千疮百孔 拾起人类记忆的碎片 却满是战争的伤痕 阴霾的天空下 魔鬼得意的狞笑 白鸽高举着橄榄枝飞向太阳
1、“我”是谁?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 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 地点。”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 在向埃布罗挺进。”
反法西斯的战士 或战地记者
2、由“我”来讲这个故事, 有什么好处?
(1)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 实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老人的故事,故事的每一 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 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 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老 人的情况是有限的,正因如此,方能使读者进 一步发掘故事内涵,发人深省
“我有一个梦想”
一样的世界上回响着一样的呼唤 一样的是一双双渴望和平的眼睛 罪恶的战争 永远地安息吧 我们呼唤和平,我们拥抱和平 我们渴望着一个平静美丽的新世界 当人类和地球 不再呻吟的时候 我愿意 流尽我所有的血和泪 化作一条和平的小溪永远安详地流淌
一等奖桥边的老人公开课
3、你能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
4、“冰山理论”:“冰山运动之雄伟 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 上。”放在文学写作上,如何理解这 句话?
• 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 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 分之七”。
• 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 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 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 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
对话以外的句子也同样包蕴丰富的 内容,你能找出几处?作出分析。
6、纵观全文,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篇 小说的特点,你会用哪个字?
• 小说的构思的精巧,这篇小说给人的整体 感觉是简洁、朴实、明快,同时又不乏深 度,海明威不愧为著名小说家和记者,一 个“巧”字也许可以尽含其中。这些精巧 之处在海明威的其他小说中都可以找到, 大家有空可以多去阅读。相信海明威的 《桥边的老人》能给我们许多的启迪,关 于战争,关于生命,关于尊重,也关于写 作……
• 资料链接 :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有一 个解释:“如果一位散文家对于他想写的 东西心里很有数,那么他可能省略他所知 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家写得真实, 会强烈的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 者写出来似的。”显而易见,作家在这里 强调的是省略,主张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应该留给读者您去感受。
5、联系小说,细读对话,你还能 更多地感受出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吗?
(4)按国家:中国小说、外国小说 (5)按题材:言情 武侠 科幻 魔幻 侦探 历史 纪实…… (6)表现手法:诗体、书信体、章回 体、意识流
• 人物描写手法: 按内容: 语言动作 肖像神态 心理 细节 环境(景物) 按技巧: 工笔 白描 侧面 正面等
• 环境:自然与人文(社会) • 情节模式:
完整模式: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 局 尾声 一般模式: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以《桥边的老人》为主题,通过分析桥边老人的形象、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人性、道义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教学目标(1)了解《桥边的老人》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分析桥边老人的形象特点,认识其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3)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题思想。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故事梗概《桥边的老人》讲述了一位在战争年代,发生在桥梁旁边的悲剧故事。
老人在桥边等待着已经失踪的儿子,经历种种磨难,在战争的残酷中离世。
2.2 人物分析(1)老人:善良、坚韧、充满爱心,代表了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
(2)战争:残酷无情,摧毁了人类的美好生活。
2.3 象征意义(1)桥:连接着过去和未来,象征着希望和绝望。
(2)老人:代表着战争中的弱势群体,象征着人性的光辉。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战争与人性讨论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人们在战争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
3.2 道义与抉择分析作品中所涉及的道义问题,如老人是否应该离开桥梁,以及战争双方的行为是否符合道义等。
第四章:批判性思维训练4.1 作品中的矛盾分析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矛盾之处,如老人与战争的对立,战争双方的行为矛盾等。
4.2 批判性思维训练让学生针对作品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对战争、人性、道义的思考。
5.2 课程拓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战争、人性的文学作品,如《活着》、《平凡的世界》等,扩大阅读视野。
第六章:作品深入解读6.1 文本细节分析通过深入分析文本中的细节描述,如语言、动作、心理等,来进一步理解老人角色的复杂性以及战争对人物的影响。
6.2 文学手法探讨探讨作品中使用的象征手法、讽刺手法等文学技巧,以及这些手法如何加深读者对战争和人性的理解。
《桥边的老人》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桥边的老人》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3、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4、掌握有限视角中第一叙述人称的运用,并能试着以第一人称写一段人物内心独白。
教学重点:通过情节的探讨把握小说的主旨。
教学难点:感知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简单了解本模块内容(一)《外国小说欣赏》属于“小说与戏剧”系列。
《外国小说欣赏》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欣赏外国小说以及初步感知小说这一文体的基本特征。
与此同时,适当地勾勒外国小说史的轮廓,简单介绍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以及诸种流派,最终目的是了解小说艺术,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人生境界。
(二)《外国小说欣赏》分为八个单元,按小说的基本元素来设定,分别为“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桥边的老人》。
首先让我们走近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
二、介绍与作者相关的情况1、海明威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历险:他当过战地记者,打过仗,负过伤;在和平年代也不安分:斗牛、狩猎、捕鱼、驾驶巡逻艇和飞机。
他年少的时候就因为痴迷拳击而导致一只眼睛永久失明;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
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
2、主要作品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 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教案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据统计,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只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一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人类战争史。而战争的根源,说到底,就是人类中极度自私、贪婪、残暴之本性所铸成,所以战争是应该诅咒的,而更应该诅咒的则是人性中的顽劣与丑恶。因而,人类对于战争的书写,不能总是去歌颂战争的雄壮及其最后的胜利者,更不能总是流于战争表面的生死搏杀的历史记录,而更需要通过战争的残暴、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中人们关系的极端复杂性,来烛照人性中常常隐藏着的那些正面与负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
作者推介:海明威---硬汉性格的自我塑造者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体”,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桥边的老人》公开课
局部阅读(一):环境描写
浮桥:亦称战桥,因架设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 常被用于军事。军用浮桥的架设,作为一种临时 性的交通工具,一般是为了通过军队、辎重。
局部阅读(一):环境描写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 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 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 着推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 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 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讨论:分析这几段文字对于人物塑造及主 题表现的作用?
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来表现老人对家乡的热爱,同 时也表现了对家乡遭遇战火的无奈,从而表现出战争对于普通 老百姓所造成的创伤,点明主旨。
“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 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把握叙事艺术,领略海下冰山
海明威
授课教师:黄艳丽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一个得过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 一个以保卫西班牙共和国为己任的战士, 一个跟随秘密队伍走遍法兰西各地的战地记者, 一个老渔夫, 一个漂亮的拳击家, 一个能打飞鸟的优秀射手, 一个惟一活着阅读过自己的讣文和唁电的人。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 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 的主要代表作。
■ 30、40年代他转而塑造摆脱迷 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战斗 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 《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 谁而鸣》。
■ 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 “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 “硬汉性格”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边的老人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创作风格;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3、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掌握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教学方法】
课文内容的研习、互相讨论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预习全文
2、了解海明威相关资料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
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
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1954年,“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老人与海》之中,以及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
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啦!”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
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
美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在一篇文章里也称海明威为“这头老狮子”,以“老狮子”的称号,生动地概括了海明威性格中刚毅、勇敢和坚韧的一面,给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二、课文研习
(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与题旨
1、本篇文章的写作思路?
A、第一自然段:首段进行场面描写,介绍故事发生的环境;
B、主体部分由对话构成情节,通过对话,将老人的内心之痛刻画入微;
C、最后一段交待结局,既是对背景的再次点明,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2、在这三部分内容中,最重要的就是中间的主体部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问题予以解决:一问“家乡”:
“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
”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
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
(老人提到故乡便暂时忘记了眼前艰难凶险的处境并微笑了起来的这一细节,告诉我们他是多么爱他生活的家园。
“微笑”——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而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对这些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说明他对它们是多么不舍,离开自己深爱之物,让它们被炮火摧残,这种被迫与无奈,内心和气苦涩和悲哀。
)
二问“动物”:
“各种各样,”他摇着头说,“唉,只得把它们撇下了。
”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
“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
不用为它担心。
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嗯,当然会飞。
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
”他说。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从这些唠叨的话里能感觉出什么?
①表现了老人的生活现状,老人的孤独。
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
生活很凄凉。
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
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痛。
③表现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己的逃命中,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
④表现了老人内心的痛苦,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
⑤表现了他的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
他顾及动物不关心自己,不想走。
)
三问“家”: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
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
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
(“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
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
四问“政治”:
“你的政治态度怎样?”我问。
“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76岁了。
我已经走了12公里,再也走不动了。
”
(挑起战争的是政治家,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挑起战争的
政治家。
)
此外还有哪些句子写了老人的命运?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他为什么不对着我讲了?
☆或许以中断谈话的方式来谢绝年轻人的好意;
☆或许他不再期待别人来分担他的忧虑;
☆或许表明他决定听天由命,不再逃亡了。
这个句子中重点是哪个词?
“只是”:隐藏着对战争的控诉。
3、主旨提炼:《桥边的老人》实在是一篇小品:仅由一幅画面、一段对话构成,格局之小,笔法之简练,在宏大战争主题的小说林中,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以小见大地揭示出战争的残忍、罪恶,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桥边的老人》关注的不是英雄、正义,也不是“主义”、政治,而是战争中的小人物和弱者。
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
残酷的战争来了,将家园、亲人都无情地撕碎。
在这里,战争成了作者的谴责对象,对生命价值的珍视更令小说充满了悲悯的力量。
(二)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他认为作家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
他的理由是,所有这一切被省略的东西,读者会通过自己的想像加以联接与弥补的。
(三)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
1、“我”是谁?
“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察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
”
“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
“我”:可能是个战地记者,也可能是个士兵。
2、由“我”来讲这个故事,有什么特点?
(1)由“我”这个小说中的人物来讲述故事,给我们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步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的身份、他的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
总结:有限视角——小说发展到现代,越来越多的小说家在叙述上逐渐讲究遮蔽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
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每个链条,使读者的能动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从而使读者变得不再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还必须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
通常用第一人称。
与此相对的是全知视角——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
如莫泊桑的《项链》。
她也是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
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了婚。
她不能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
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通常用第三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