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鹧鸪天》赏析

合集下载

【精品】陆游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赏析10

【精品】陆游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赏析10

陆游和辛弃疾的鹧鸪天赏析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第一首是辛弃疾在罢官乡居时所做。

第一二句描写了作者在乡间闲游,远看道路两旁的桑树抽出了新芽,近看旁边的蚕卵已经开始孵化。

一个破字写出了桑叶在春风的催东西下,萌发,膨胀,最终撑破了外膜的这样一种力量和速度。

三四句写小黄牛在牛栏里关了一冬,当在被放牧是看到了细草,高兴的鸣叫起来。

第四句“斜日,寒林、暮鸦”这三个意象初给我们一种衰落残败的感觉,但是一个点字使情调发生了变化,“点”字描绘了乌鸦或飞或栖,犹如一个个黑点,这里只是一种写实,没有感情色彩。

上阙主要写景,一二句是近景,三四句是动景。

5、6句有这样一个意思:对于生活在村里的人,路是山区与山区的纽带,是与外界连接的桥梁,人们会觉得路常常会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所以词人对眼前的山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青旗是这家酒店的标志,也许这家酒店就是这样一个作者发现的新的东西,词人决定以酒助兴。

7、8句是写词人在饮酒时看到外面烂漫的荠菜花,于是联想到城市中的桃李花还在由于担心风雨的催伤,迟迟没有开放,虽然艳丽,又有何用?而荠菜花大胆的接受风雨,拥抱阳光,这才是作者所欣赏和追求的。

表现了词人对农村生活的流连和弟城市生活的鄙弃。

我们来看看古人对这两句的评述。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稼轩以城市繁华难久,不如田野之常得安适。

再推言之,则热心功利之辈,常因失意而愁苦,不如无营·无欲者之长乐,此种思想与道家乐恬退·安淡泊之理相合,盖稼轩出仕之时,历尽尘世忧虑,退居以来,始知田野之乐,故见溪头荠菜而悟及此理也。

陆游的鹧鸪天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同样是隐居田野。

一二句,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在第二句中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文学_《鹧鸪天》诗词鉴赏

文学_《鹧鸪天》诗词鉴赏

《鹧鸪天》诗词鉴赏《鹧鸪天》诗词鉴赏1原文: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一:这是一首咏桂词,咏物诗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而本词却一反传统。

试分析这首诗写法这首《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

1:“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这十四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

前句重赋“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咏怀,突出“香”字。

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

常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

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

“暗淡”、“轻黄”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色取悦于人。

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自有情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

以下转入议论。

1:“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

“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

“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

2:“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为第二层议论。

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

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

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

3:“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

传说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

二:结合全词分析,本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虽议论。

但托物抒怀,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通过层层议论展现了词人对貌不出众,色不诱人的桂花由衷的赞美和崇敬,同时抒发了词人要像桂花那样远离都市喧嚣纷扰,享受具有蓬勃生机和无穷乐趣的退隐生活。

诗词鉴赏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诗词鉴赏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诗词鉴赏:《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注释①玉瀣(xiè):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

③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④元:通假字,同“原”,本来。

创作背景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赏析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

”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优美而又纯净。

“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怀。

“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三、四句对仗工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鹧鸪天》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鹧鸪天》

2019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鹧鸪天》
《鹧鸪天》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

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

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赏析】
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作者居住的环境是优美而纯净的,作者的生活是宁静悠闲的,作者贪恋这种吟咏自得,形容狂放,不受拘束的隐居生活,情愿就此终老田园。

随处都能看见让人高兴的事物,为何不随遇而安呢?只有最后两句对这种看似旷达的生活情趣做出解释,流露出闲适之中按捺不住的郁郁不平之气。

正因为前面一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更显得末两句尤其冷隽。

求陆游的《鹧鸪天》诗歌赏析答案

求陆游的《鹧鸪天》诗歌赏析答案

求陆游的《鹧鸪天》诗歌赏析答案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词作鉴赏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

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

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

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

靠近院落,有一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

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

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分明。

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

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

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

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

芙蕖是荷花的别名。

“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

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

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

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

“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

“浮生”二字,化用《庄子。

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

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新凉的喜悦。

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原文及翻译赏析 1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宋朝姜夔京洛风流绝代人。

因何风絮落溪津。

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

与谁同度可怜春。

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译文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有着高超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你为何像风中的飞絮飘落到苕溪呢?从笼鞋露出的鸦头袜可以看出她是风流绝代佳人。

轻启朱唇,露出浅浅的笑,青黛色的眉毛紧蹙在一起,面对这美好的春景,有谁与她共同度过呢?只剩下孤零零一人怎么会习惯呢,只能饱受这相思之苦。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注释京洛:本指河南洛阳,此处借指临安。

风流:品格超逸。

津:码头。

笼鞋:指鞋面较宽的鞋子。

鸦头袜:古代妇女穿的分开足趾的袜子。

红:此处指朱红色的嘴唇。

绿:青黛色的眉毛。

乍:表示时间短暂。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赏析姜夔多次举进士而不第,布衣终身,过着飘泊江湖、寄人篱下的生活,这种十坷的身世使他对遭逢不幸的人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同情。

宋孝宗淳熙十年(1189),姜夔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为一位不幸女子的身世所感动,写下了这首词。

而且,里于他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合肥情事,他不知不觉中将这位不幸女子与其合肥情侣联系起来。

故通皆是对不幸女子的深深怜悯和同情,而毫无轻薄浮浪之语,格调高雅,意境醇正。

京洛,河南洛阳。

周平王开始建都于此,后来东汉的首都也在这里,所以又称京洛。

后人使用此词包括洛阳或京都两种含义。

此处代指南宋都城临安,风流,指品格超逸。

开即写这个妇女出处不凡,她来自南宋的都城临安;她既有超逸的品格,又有举世无双的美貌。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原文、翻译及赏析宋代: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译文及注释译文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青门外种瓜,只希望在打鱼垂钓中送走时光岁月。

双双对对新来的燕子在长满春草的河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轻盈如片片树叶在沙滩上飘落。

歌声是缥缈动人的,迎合着呕哑的船橹声;酒是清纯的,洁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锦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食品,生活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有人问道你将归向何方?我将笑着向他指着船儿说,这就是我的家啊!注释①鹧鸪(zhè... 显示全部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不愿意靠近京城,像汉代初年的邵平那样在长安的青门外种瓜,只希望在打鱼垂钓中送走时光岁月。

双双对对新来的燕子在长满春草的河岸上飞来飞去;远处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轻盈如片片树叶在沙滩上飘落。

歌声是缥缈动人的,迎合着呕哑的船橹声;酒是清纯的,洁白如露,配合上如花似锦的各种各样的鱼类食品,生活真是美不胜收啊!如果有人问道你将归向何方?我将笑着向他指着船儿说,这就是我的家啊!注释①鹧鸪(zhè gū)天:词牌名。

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也是曲牌名。

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

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

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②种瓜: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在青门种瓜。

后因以种瓜代指隐居。

③鸥(ōu):鸥科动物,形色像白鸽或小白鸡,性凶猛,长腿长嘴,脚趾间有蹼,善游水。

④舻(lú):桨。

呕哑(ōu yā):形容声音嘈杂。

⑤鲊(zhǎ):鱼经腌制加丁后所做的食品。

▲参考资料:1、王玲编著,陆游诗词,济南出版社,2014.04,第76页2、陆游著,陆游集,三晋出版社,2008.8,第115页赏析这首词写的是词人闲居生活的怡然自得,其中暗含着词人被罢官之后的百无聊赖。

【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鹧鸪天原文翻译及赏析1只近浮名不近情。

且看不饮更何成。

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醒复醉,醉还醒。

灵均憔悴可怜生。

《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翻译只追求世间的功名利禄而不近酒的人,就算他不喝酒,也未必能有什么成就!我喝了三杯后,渐渐地就觉得远离了尘世;喝光了一斗,更觉得把心头的不平都给浇没了!我酒醒了又喝醉,喝醉了却又醒。

屈原说自己“众人皆醉我独醒”,可真让人觉得憔悴可怜!他的《离骚》,读来读去也没什么意思,还是像爱酒的诗人阮籍那样痛饮美酒图一醉,才算是最好!注释情:人情,指好饮乃人之常情。

纷华:纷扰的尘世浮华。

块磊:即城垒,胸中的抑郁不平。

灵均:屈原的字。

读杀:读完。

阮步兵:魏晋之间的著名诗人。

赏析这是一首借酒浇愁感慨激愤的小词,盖作于金源灭亡前后。

当时,元好问作为金源孤臣孽子,鼎镬馀生,栖迟零落,满腹悲愤,无以自吐,不得不借酒浇愁,在醉乡中求得片刻排解。

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和心境下产生的。

词的上片四句,表述了两层意思。

前两句以议论起笔,为一层,是说只近浮名而不饮酒,也未必有其成就。

“浮名”即虚名,多指功名荣禄。

元好问在金亡前后,忧国忧民,悲愤填膺,既无力挽狂澜于既倒,乃尽弃“浮名”,沉湎面于醉乡。

其《饮酒诗》说:“去古日已远,百伪无一真。

独馀醉乡地,中有羲皇淳。

圣教难为功,乃见酒力神。

”《后饮酒》诗又说:“酒中有胜地,名流所同归。

人若不解饮,俗病从何医”,因而称酒为“天生至神物”。

此词上片第二层意思,便是对酒的功效的赞颂:“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

”“纷华”,指世俗红尘。

词人说,三杯之后,便觉远离尘世。

然后再用“一斗”句递进一层,强表现酒的作用和自己对酒的需要。

“块磊”,指郁结于胸中的悲愤、愁闷。

词人说,用这种特大的酒杯盛酒,全部“浇”入胸中,才能使胸中的郁愤平复,也就是说,在大醉之后,才能暂时忘忧,而求得解脱。

词人就是要在这种“醒复醉,醉还醒”即不断浇着酒的情况下,才能在那个世上生存。

《鹧鸪天》阅读答案与解析-陆游

《鹧鸪天》阅读答案与解析-陆游

《鹧鸪天》阅读答案与解析-陆游(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鹧鸪天》阅读答案与解析-陆游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陆游《鹧鸪天》译文及赏析

陆游《鹧鸪天》译文及赏析

陆游《鹧鸪天》译文及赏析陆游《鹧鸪天》译文及赏析这首词开头勾画闲居环境,苍烟落照,一尘不染,仿佛与污浊的尘世完全隔离。

接下来由环境而生活,竹林把酒,诗书漫卷,卧看行云,一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后那般闲适惬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陆游《鹧鸪天》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和收藏!鹧鸪天陆游(宋)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译文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别妨碍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注释玉瀣(xiè):美酒。

《黄庭》:道家经典著作,论养生之道。

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元:通假字,同“原”,本来。

赏析鹧鸪天是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醉梅花》等。

因郑嵎(唐朝诗人)有诗句“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而取名。

《鹧鸪天》也是曲牌名,分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

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

宋朝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官宦之家。

他出生第二年,北宋首都汴京被金兵攻陷,即随家人颠沛流离,因此自幼立志杀胡(金兵)救国。

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任宁德县主簿。

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赐进士出身,任夔州通判,两年后投身军旅。

官至宝章阁待制。

这是一首借物寄志的小词曲。

作者过着非常优越的田园诗般的生活,简直像神仙一样了。

但是,这种生活能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吗?作者提出这样的质问,是不是很奇怪,是太贪婪了呢!还是有他的苦衷?请听:第一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一首陆游的《鹧鸪天》,随手描写眼前的生活情景,举重若轻之妙,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首陆游的《鹧鸪天》,随手描写眼前的生活情景,举重若轻之妙,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首陆游的《鹧鸪天》,随手描写眼前的生活情景,举重若轻之妙,表现得十分明显《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上阕开篇用典,秦朝时,邵平得封东陵候,秦二世而亡后,他便在长安青门之外隐居,以种瓜为生并以种瓜为乐,其瓜味道甘美,附近百姓纷纷前来购买,称其为“青门瓜”或“东陵瓜”。

陆游用邵平的故事领起全篇,一则奠定了隐逸的基调,二来“青门种瓜”只作为陪衬,并不为词人所取,相较于邵平对旧国都的眷守。

词人宁愿归乡隐居,由此突出“渔钓”的主题。

“只将”二字则尤其突显“渔钩”为生活乐趣的唯一性,表现出词人对此中乐趣的钟情。

“送年华”三字把词人坦然自信的姿态展现出来,在年华的流逝中,词人没有丝毫的志忑不安,只是乐在其中。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是对“渔钓”环境的描绘:一对对初归的燕子在湖水边齐齐掠过,自由自在地飞翔着,成群的沙鸥游弋于夕阳落照之中,而后栖落在沙洲上。

词人所处的环境祥和、温暖、静谧,其心情的闲适畅快就不难想象了。

下阕对“渔钓”生活作了进一步的铺展。

“歌缥缈,糖呕哑”,此两句为静态的视觉画面加人动态的听觉元素,令整篇作品显得更加生动,富于动感,令人仿佛能听到歌声与摇槽声夹杂一处合成的交响乐,此外应还有划水声的加入,更显场面之明快,景色之清丽,再者,骤然响起又连绵不绝的歌声,还能为全篇增添几分情趣。

“酒如清露鲜如花”,该句流露出日常生活的气息,在游乐之外更见朴实。

“酒”、“鲜”指饮食,此处具体为酒和下酒菜,值得深味的是,“酒”之意象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化含义,在此作中则隐藏着词人畅达豪放的情怀,而“鲜”这一下酒菜,乃作者辛勤劳作所得,以此佐餐,更显自得与惬意。

至于将“酒”比作“清露”,把“鲜”比为“花”,则是借用“清露”与“花”的特质表现“酒”与“鲜”带给人的美学享受,“清露”澄澈甘冽,“花”既美且香,一言以蔽之,就是表达“渔钓”之乐,以及词人乐在其中,不疲于此的隐逸情趣。

陆游《鹧鸪天 送叶梦锡》阅读答案及赏析

陆游《鹧鸪天 送叶梦锡》阅读答案及赏析

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阅读答案及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鹧鸪天·送叶梦锡①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②,平生豪举少年场③.
十千沽酒青楼上④,百万呼卢锦瑟傍⑤.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⑥.
君归为报京华旧⑦,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
①叶梦锡:词人的朋友.
②东吴:今浙江东部绍兴一带,为古吴国东部.帝乡,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③平生句:一生最豪放的举动是少年结伴欢游.
④沽酒青楼上:在妓院饮酒作乐.青楼,妓院.
⑤百万句:美人陪伴一次赌博输赢百万也毫不在乎.呼卢,古代一种睹博方式.锦瑟傍,锦瑟旁.锦瑟,琴之美称.此代指歌女.
⑥尊前句:借酒浇愁更觉凄凉.尊前,酒杯前,此指借酒浇愁.
⑦为报京华旧:请为我告诉京城的老朋友.两鬓霜:两鬓斑白.
〔解〕送友还乡之际,忆昔思今,为自己年华老去,一事无成深感悲伤.
相关试题及阅读答案
(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参考答案】:“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2)词人说“限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参考答案】: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

(每点2分)
(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对比(2分,答“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

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十阙《鹧鸪天》赏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十阙《鹧鸪天》赏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十阙《鹧鸪天》赏析!鹧鸪天是词牌名。

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也是曲牌名。

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

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

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南国多倩多艳词,鹧鸪清怨绕梁飞”,一阙《鹧鸪天》,一份情款款。

《鹧鸪天·桂花》【宋】李清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咏物诗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

李清照的这首咏桂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

咏物既不乏形象,议论也能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

】《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

柳塘新绿却温柔。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

相思重上小红楼。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

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而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鹧鸪天》【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

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此词是词人早年从京师返回洛阳后所作,故题为“西都作”,体现了词人早年淡泊情致。

年轻时期,他一直隐居在洛阳的山水之间,过着神仙般逍遥快活的生活。

】《鹧鸪天》【宋】刘著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

倒流河汉入杯盘。

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一首短短的小令,包含无限深情,传达如此的情意,长短句的语言艺术功能发挥得可称是淋漓尽致。

周颐《蕙风词话》论金词云:“金源人词作爽清疏,自成格调。

”以词情看,言情之缠绵徘恻,又喻之豪宕真情,对后世满族词人纳兰性德也产生一定影响。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赏析

陆游《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赏析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陆游懒向青门学种瓜。

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渺,舻呕哑。

酒如清露鲊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赏析】公元1163年(宋孝宗隆兴元年),张浚以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抗金军事,陆游表示庆贺。

次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张浚以右丞相、江淮东西路宣抚使,仍都督江淮军马,视师驻节,颇受知遇;张浚旋卒,年底宋金和议告成。

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陆游调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

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不久后写下的。

另有两首词意思与此词大体相同,也是同时所写下的。

陆游自从任枢密院编修官然后再任通判镇江,后又被调任隆兴,最后被免职,他一再受到主和派的打击,心情抑郁,所以在乾道二年免职前所写的《烧香》诗中有“千里一身凫泛泛,十年万事海茫茫”之慨。

罢官后如《寄别李德远》诗的“中原乱后儒风替,党禁兴来士气孱”,另一首《鹧鸪天》词的“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既愤慨抗金志士的遭受迫害;而又一首《鹧鸪天》词的“插脚红尘已是颠”,“三山老子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又自嘲对仕途进退认识的浅薄。

在这种心境支配下,词的上片“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二句,表示不愿靠近都城学汉初的邵平那样在长安青门外种瓜,只愿回家过清闲的渔钓生活。

但隐身渔钓,并非作者的生活理想,这样做只是作者在无可奈何之下的一种自我排遣而已,读“送年华”三字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感喟之情。

这时候,作者迁居山阴县南的镜湖之北、三山之下,湖光山色,兼擅其美。

在作者的诗人气质中本来就富有热爱自然的浓烈感情,所以当他面对这种自然的美景时,人事上的种种失望和伤痛,也因此自会暂时得到冲淡以至忘却,所以后面的二句:“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即就写镜湖旁飞鸟出没的情况,写出那里的风景之美。

[陆游鹧鸪天赏析]鹧鸪天陆游

[陆游鹧鸪天赏析]鹧鸪天陆游

[陆游鹧鸪天赏析]鹧鸪天陆游鹧鸪天陆游篇(1):鹧鸪天陆游阅读答案鹧鸪天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玉瀣:美酒。

②《黄庭》:道家经典。

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1.描写了诗人读书、饮酒、竹林漫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喜欢过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

(“生活场面”和“生活态度”各2分)2.这两句诗表面是说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一回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

(“深意”和“作用”各2分)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鹧鸪天陆游篇(2):陆游的经典诗句汇总陆游的经典诗句汇总1、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沈园二首》2、水流云散各西东。

——《临江仙·离果州作》3、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4、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春游》5、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金错刀行》6、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秋思》7、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关山月》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9、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1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陆游)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陆游)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陆游)赏析|全诗|原文翻译懒向青门学种瓜(陆游)原文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鮓如。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公元1163年(宋孝宗隆兴元年),张浚以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抗金军事,陆游表示庆贺。

次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张浚以右丞相、江淮东西路宣抚使,仍都督江淮军马,视师驻节,颇受知遇;张浚旋卒,年底宋金和议告成。

公元1165年(乾道元年)夏,陆游调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通判;二年春,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被免职归家。

这首词就是这一年归家不久后写下的。

另有两首词意思与此词大体相同,也是同时所写下的。

陆游自从任枢密院编修官然后再任通判镇江,后又被调任隆兴,最后被免职,他一再受到主和派的打击,心情抑郁,所以在乾道二年免职前所写的《烧香》中有千里一身凫泛泛,十年万事海茫茫之慨。

罢官后如《寄别李德远》诗的中原乱后儒替,党禁兴来士气孱,另一首《鹧鸪天》词的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既愤慨抗金志士的遭受迫害;而又一首《鹧鸪天》词的插脚红尘已是颠,三真堪笑,见事迟来四十年,又自嘲对仕途进退认识的浅薄。

在这种心境支配下,词的上片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二句,表示不愿靠近都城学汉初的邵平那样在长安青门外种瓜,只愿回家过清闲的渔钓生活。

但隐身渔钓,并非作者的生活理想,这样做只是作者在无可奈何之下的一种自我排遣而已,读送年华三字可以明显看出作者的感喟之情。

这时候,作者迁居山阴县南的镜湖之北、三山之下,湖光山色,兼擅其美。

在作者的气质中本来就富有热爱自然的浓烈感情,所以当他面对这种自然的美时,人事上的种种失望和伤痛,也因此自会暂时得到冲淡以至忘却,所以后面的二句: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即就写镜湖旁飞鸟出没的情况,写出那里的风景之美。

句法上既紧承渔钓,又针对镜湖特点;情调上既表景色的可爱,又表心境的愉悦:脉络不变,意境潜移。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①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②贪啸傲,任衰残。

③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④【注释】①苍烟落照间:意即山野村落,以景色指代空间环境。

尘事:世俗之事。

②玉瀣 (xie)酒名。

明冯时化《酒史》卷上:“隋炀帝造玉瀣酒,十年不败。

”后泛指美酒。

斟残:倒尽,喝完。

黄庭:道家经典,是一种养生之道的著作,《云笈七签》有《黄庭内景经》等三种。

③啸傲:啸傲自适的生涯。

陶潜《钦酒》诗有“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句。

④元知:即原知。

造物:大自然。

古人用词大抵又指冥冥中操纵人事命运际遇的不可测知的神秘力量,即所谓的上苍、上天。

【译文】安家置身于山野朝夕烟岚缭绕的环境里,世上的尘俗杂事我丝毫也不想去关心。

喝完了美酒就散步漫行翠竹林问,读罢《黄庭经》则卷起书籍横卧枕边远眺窗外山景。

在贪恋啸傲自适的生涯中流连度日,听它两鬓斑白渐渐衰老而去:只要自在自得,我正不妨随时随处而又随意地开怀怡然自乐,开颜笑对人间。

对上苍的厚彼薄此的别具用意的命运安排,我是心照不宣地深有感受的,所以,空怀壮志,岁月空逝,投闲置散而老去也无所谓了,算不了什么一回事!【赏析】壮怀激烈与乐天知命原是乖隔相背,难以融同的情思,然而陆放翁在此词中却辛酸地将其统一了,即以知命放达的情态茧裹起一颗壮志难展的赤忱心。

这令人想起乐极而生悲和伤心之至却纵情狂笑的那类心境。

所以,这词绝非一般所说的写出了闲散生活的乐观心情,究其实,仍还是用闲淡之笔抒述沉郁悲慨之思,是别一种摧刚为柔的血泪文字。

当年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嫌放翁词浅直,似不尽公允。

写春意的鹧鸪天诗词

写春意的鹧鸪天诗词

写春意的鹧鸪天诗词原文:《鹧鸪天·春日平原荠菜花》春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

牛栏西畔有桑麻。

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一、衍生注释:“荠菜”是一种常见野菜,春日里在平原上生长繁茂。

“青帘”指代酒旗,古时酒店外挂的旗子,看到青帘就知道有酒可买。

“蚕生”即蚕孵化之时,“外家”是指娘家。

二、赏析:这首词描绘了春日乡村的景象。

上阕先写春日平原上荠菜花开,新耕的土地在雨后有群鸦落下,动静结合,很有画面感。

而“多情白发春无奈”一句,将自己的愁绪与春日相连,白发之人面对大好春光却有无奈之感,接着写在晚日下,酒旗飘扬之处酒容易赊到,似是想借酒消愁。

下阕着重写乡村生活细节,人们有着闲适的意态,过着细致的生活,牛栏西畔种着桑麻,还有身着青裙白衣的女子赶在蚕生之时回娘家,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出乡村春日的宁静与美好。

三、作者介绍:作者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

他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

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既有豪迈奔放之作,也有清新婉约之篇,他的词风多样,在词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他以词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壮志未酬的悲愤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等多种情感。

四、运用片段:在那个春日的午后,我漫步在乡间小道,就如同辛弃疾词中所写“春日平原荠菜花。

新耕雨后落群鸦”,眼前的田野里荠菜花开得正盛,刚下过雨的土地湿漉漉的,一群乌鸦在田间起落。

我看到不远处有个小酒馆,心想是不是也能如词中那般“晚日青帘酒易赊”,进去小酌一杯呢?这时,一位身着朴素衣裳的姑娘匆匆走过,莫不是像词里“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正赶着回娘家去看蚕宝宝孵化?这乡村的春日,满是生机与故事。

原文:《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嫩绿重重看得成。

曲阑幽槛小红英。

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

春婉娩,客飘零。

残花浅酒片时清。

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

一、衍生注释:“酴醿”是一种花,花白色,有香气。

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诗歌鉴赏题(附答案)

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诗歌鉴赏题(附答案)

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诗歌鉴赏题(附答案)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诗歌鉴赏题(附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

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陆游《鹧鸪天·送叶梦锡》诗歌鉴赏题(附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鹧鸪天·送叶梦锡》陆游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十千沽酒青楼上,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恨难忘,尊前赢得是凄凉。

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

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

(每点2分)(3)对比(2分,答“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

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注〕①叶梦锡:词人的朋友。

②东吴:今浙江东部绍兴一带,为古吴国东部。

帝乡,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③平生句:一生最豪放的举动是少年结伴欢游。

④沽酒:1、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2、卖酒。

⑤百万句:美人陪伴一次输赢百万也毫不在乎。

呼卢,古代一种睹博方式。

锦瑟傍,锦瑟旁。

锦瑟,琴之美称。

此代指歌女。

⑥尊前句:借酒浇愁更觉凄凉。

尊前,酒杯前,此指借酒浇愁。

⑦为报京华旧:请为我告诉京城的老朋友。

两鬓霜:两鬓斑白。

〔题解〕送友还乡之际,忆昔思今,为自己年华老去,一事无成深感悲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鹧鸪天陆游·南宋
【原文】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②《黄庭》③卧看山。

贪啸傲④,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元⑤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释】①玉瀣(音“泻”):一种美酒的名称,陆游在诗中不止一次写到过这种酒。

②卷罢:活用作动词,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③《黄庭》:一种道经,是道家谈论养生之道的书。

④啸傲:放歌长啸,傲然自得。

⑤元:同“原”,本来。

【背景】陆游的这首鹧鸪天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当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接着乘机进行起义活动,整首诗歌塑造了陆游的歌咏自得、旷放而不受拘束的形象。

陆游四十二岁时因言官弹劾被免职,始卜居镜湖之三山。

这首词和其他两首《鹧鸪天》,都是这时候写下的。

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然按捺不住,在篇末终于流露出来。

【简介】字务观,号放翁,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以诗的成就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诗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陆游作品风格有三类,一是激昂慷慨,二是飘逸高妙,三是流丽绵密者,这首《鹧鸪天》是陆游飘逸高妙类的代表作。

【翻译】我家住在有着苍茫如烟的云气和夕阳晚照的乡间,与世上的事情毫不相关。

喝完了玉瀣就散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观赏山中美景。

贪图的是任意放纵,蔑视世俗的生活,任凭自己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中衰老不妨自己的处处开心,本来就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就是使英雄无所作为地衰老就像是对待平常是一样。

【赏析】上阕开头二句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优美而又纯净。

“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田园意境,“苍烟”即青烟,字面已包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

“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色彩的字,但有夕阳色彩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

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

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

一二句写居处环境的优美,三、四句对仗工整,写自己生活的闲适,体现了作者惬意的生活。

下阕开头中“啸傲”指作者歌咏自得,形容旷放而不受拘束的样子。

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能见到使自己高兴的事物,为何不随遇而安呢?下阕前三句可以说是在心境上旷达到极点也在仕途上消沉到了极点。

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处境作出了解释。

词人说原本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无情,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

这既是在怨天时不利,同时也是在抱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使得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与词人在前几句超脱尘世的表白相比,篇末这两句尤显冷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