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预习学案
高一语文 琵琶行学案及答案 新人教版
)景物描写。
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悲凉苍茫的气氛。
“别
【探究思路】研讨遣词造语的方法。
在汉语中,动词是最富有主动性、活泼的因素。
文章要现场画面。
动词的使用,能增强诗句的硬度与力度,产生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人物的心理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绘制出一幅
乐,即以关于音乐的各种传说来表现音乐的效果。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家和爱的温暖,
,在“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江头,听到了琵琶声,
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
“轻声”
去打断琵琶的弹奏
【明确】
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这是诗的主体部分。
先用叙事引入,然后浓墨重彩地写她演奏的内容,以证明她技艺的高超。
由此自然转入琵琶女自
人觉得李凭之演技高超绝伦。
高中语文 第6课(琵琶行并序)预习 新人教版必修3 学案
【预】人教必修3第6课《琵琶行并序》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某某白居易字号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朝代唐代籍贯祖籍某某,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平简介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X禹锡并称“X白”。
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后担任太子左赞善大夫,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X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
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
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某某某某)司马。
818年冬,被任命为忠州(今某某市忠县)刺史,819年到任。
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后官至秘书监、刑部尚书。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作品风格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二、文本知识1.关于“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行与歌、引、谣、吟、曲无严格的区别。
这种体裁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
《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时白居易四十五岁,任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元和十年以前先是任左拾遗,后又任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
藩镇势力在朝中的代言人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的“反侧”之心。
这时白居易挺身而出,坚决主X 讨贼,认为否则国将不国。
白居易这种主X 本来是对的,但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
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学案.doc
琵琶行学习目标:1.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2.掌握文中相关文言常识;3.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课文意境。
4.背诵默写课文。
学习重点:掌握文中相关文言常识。
学习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整理掌握文言知识点。
2、背诵课文。
一、回顾预习熟读课文二、自主合作探究一词多义〔①感斯人言(1)言+②凡六百一^六言(话、字、说)〔③自言本是京城女学习指导结合课下注释看课文,解决字音和词义。
(2)命<[①遂命酒②命曰《琵琶行》〔③奉命于危难之间(准备、命名、使命)(①满座重闻皆掩泣(3)「(哭、泪)、②座中泣下谁最多使快弹数曲首先独立思⑷数<一曲红绡不知数(几、数量)考,然后小组讨论。
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A:明年秋(第二年)B:铮铮然有京都声(十分清脆) C:穆曹二善才(琵琶师)D:年长鱼衰(脸色)E:委身为贾人妇(嫁给) F:使快弹数曲(让)H:曲罢悯然(完)J:因为长句(于是写)M: 2L六百一^六言(共)三、当堂达标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之后的第二年。
圉为长句古义:于是写。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铁骑宋申刀枪鸣古义:突然出来。
今义:指(物体表面)鼓出来或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
曲终收拨肖心画古义:中间。
今义:小心,留神。
擊颈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小 弦切切 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 珠小珠 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 纪律、作风等)。
四、总结提升:(名句默写)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____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_____________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_____________⑪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_______________五、拓张延佻1, 做《同歩》 2、 默写课文。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
学习重点】
1、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2、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知识梳理】
1、找出关键句,概括诗歌叙事内容.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4、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
作者写了三次听闻琵琶声,第一次送客江边,,这里一笔带过;第二次是琵琶女,这次可以分为四个环节,第一小节,作者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琵琶声珠圆玉润,清脆悦耳;第二小节,作者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音乐渐渐低沉;第三小节,写琵琶声暂停,而听众仍然觉得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第四小节,作者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暂停之后的突然爆发,给人金戈铁马之声,至此,琵琶声戛然而止.第三次是略写,只用描写琵琶声之悲切,是侧面烘托。
【诵读感知】
1、诵读入境,感知诗意。
【质疑探究】
1、“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2、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拓展练习】
1、比较李贺《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不同之处。
《琵琶行》学案及答案
《琵琶行》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诗歌基本内容,了解白居易和琵琶女两人身世的相似性;2.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3.欣赏诗中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课前预习案】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贞元年间中进士,官至左拾遗。
元和年间,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揭露社会黑暗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白居易一生诗作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主要作品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等。
有《白氏长庆集》。
写作背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拥兵自重的藩镇军阀派遣刺客刺杀了宰相武元衡。
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并非谏官,但他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
没想到却遭到一些朝臣的嫉恨,并被诬称不顾忌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事实写“新井”和“赏花”的诗,最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
江州在当时是“蛮瘴之地”,江州司马也是一个闲散职务,这对怀有国计民生之心的白居易来说,是一种屈辱和嘲讽。
因此他满怀郁愤,干预政治的热情大大减退。
次年,白居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由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顿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于是创作出《琵琶行》这一传世名篇。
预习拓展“歌行体”是古代诗歌的体裁之一,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歌行体”为南朝宋时的鲍照所创。
鲍照模拟和学习汉魏乐府,经过充分的消化吸收和熔铸创造,不仅得其风神气骨,而且自创格调,发展了七言诗,创造了以七言为主的歌行体,代表作是《拟行路难》。
《琵琶行》学案2
排版及编辑要求:1、标题用小三号宋体。
如:《张衡传》“问题化生态课堂”2、程序性文字用小四号宋体,如:贵州省首届。
重点字加粗,如【知识与能力】3、不出现单位名称。
4、所有要求学生做的,都要“问题化”。
5、所有问题都要有参考答案,并用小四号仿宋体,如:庶子身份。
贵州省首届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化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2013A11)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琵琶行》“问题化生态课堂”学案【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品背景及有关“歌、行”的知识;2.诵读文本,初步感知。
疏通小序,积累相关的文言字词;3.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体会运用比喻、摹声等手法描摹音乐的技巧;【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相关知识;2.在合作学习中读懂文章和欣赏文章,学习音乐描写的技巧;3.在合作探究中提高鉴赏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音乐中的情感。
【难点突破】1.音乐的描写技巧;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文情怀。
【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在古诗词教学中,以诵读为主,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度不大。
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结合注释,读懂文章,以鉴赏为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品味,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将古诗文上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与鉴赏诗歌艺术美相结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教学策略】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朗读法为主,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基本内容;第二课时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长诗的基本内容及写作特色;第三课时在品读的基础上,赏析诗歌描写声音的高超技巧,同时在比较阅读中进一步加深对本诗的理解。
【设计特点】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
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
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琵琶行》预学案
第6课
退回(原处)坐下。 (8)却坐:
(9)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10)谪: 降职外调。
导记·晨读晨练
第6课
【佳句熟背】 1.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必曾相识! 3.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 中无限事。
第6课
答: 省略句,“湓浦口”前省略“于”。译为:(我)在湓浦口送客
介词结构后置句。译为:曾经跟姓穆和姓曹的两位著名 答: 琵琶师学习弹琵琶。
(3)歌以赠之。 答:宾语前置。译为:作歌并赠送给她。
导记·晨读晨练
4.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 (1)一词多义 : 话,名词 感斯人言 . :字,名词 ①言凡六百一十六言 . 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 .
导记·晨读晨练第6课 Nhomakorabea6.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7.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 不通声暂歇。 8.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 小珠落玉盘。
导读·边学边思
第6课
一、词句梳理 1.古今异义 (1)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 .. 古义: 第二年。
导记·晨读晨练
【语言识记】 1.字音识记 (1)湓 浦( pé n ) . (4)慢捻 ( niǎn ) . (2)迁谪 ( zhé ) . (5)霓 裳( ní ) . (8)幽咽 ( yè ) . (11)收拨 ( bō ) .
第6课
(3)钿 头( dià n) . (6)银篦 ( bì ) . (9)乍 破( zhà ) . (12)裂帛 ( bó ) .
琵琶行的预习方案(2)
琵琶行的预习方案(2)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
转轴拨弦(22) 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动琴动琴 (调音)三声两声没弹奏 (就) 含深弦弦掩抑(23) 声声思(24),似诉平生不得志。
(一) 低沉抑郁(的乐声)(一) 愁思好倾一能低眉信手(25)续续(26)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着头随连续拨伤心的事情分析: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
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
轻拢慢捻抹复挑,(27) 初为《霓裳(1)》后《六么(2)》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先弹奏弹奏分析: 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
大弦(3)嘈嘈(4)如急雨,小弦(5)切切(6)如私语。
粗如同(降临的)急雨细在低声私语分析: 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
嘈嘈、切切,象声词,采用对比手法。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7)交错间杂弹奏(好象) 在里分析: 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8),幽咽(9)泉流冰下难(10)。
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宛转流利像冰下泉水幽幽咽咽冷涩艰难分析: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
"幽咽",见《石壕吏》"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这是诗人想象中听到的声音。
其特点: 如泣如咽,似断似续。
冰泉冷涩弦凝绝(11),凝绝不通声暂歇。
像冰下的泉流寒冷滞涩,弦声渐缓似要断绝凝结不通弦声暂时停歇分析: 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
学案-《琵琶行》
1.课前导入:
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并讨论“琵琶行”是什么,它又与什么有关系。
2.课文阅读: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全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标记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和困难的词语。
3.课文理解:
提问学生,诗人通过《琵琶行》这首诗表达了哪些思想和情感?
4.诗歌形式:
让学生探讨《琵琶行》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它的诗歌形式有哪些特点?
5.生词学习:
针对学生标记的困难词语,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或者给出词义解释。
6.诗句鉴赏:
挑选一些诗句,让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境、情感等。
7.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可以是用现代的方式表达琵琶行的主题。
8.课堂总结:
总结学生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感受,提醒他们在课后继续思考。
9.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其他与古代音乐和诗歌有关的作品,例如《天净沙·秋思》、《登鹳雀楼》等,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
10.作业:
请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感受。
《琵琶行》预习学案 (教师版)
《琵琶行》预习学案(教师版)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熟读课文,落实重点字音及本学案列出的重点文言知识一、作者简介: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诗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二、文题背景:“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解释说:“古诗或名曰乐府,谓诗之可歌也。
故乐府中有歌有谣,有吟有引,有行有曲。
”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云:“体如行书曰行。
”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其创作背景作者在诗序中已经大体说明,需要补充的是作者被贬的原因。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6月3日,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
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
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
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大逆不道。
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前此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像《卖炭翁》等,得罪了很多权贵。
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
琵琶行预习及第一课时
1、诗前小序有什么作用?找出诗歌中和序相 呼应的地方。(《创》)
1、诗前小序有什么作用?找出诗歌中和序相 呼应的地方。(《创》)
元和十年,予左迁(降职)九江郡司马。明年(第二年) 秋,送客湓浦口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铿锵 悦耳地)有京都声(京城乐曲的声调)。问其人,本长安 倡女 (歌女),尝学琵琶于曹穆二善才( 乐师) ,年长(年龄增长 )色衰(容颜衰老),委身(嫁给 )为贾人 (商人)妇。 遂 (就 )命酒(叫手下人摆酒),使快(畅快)数曲。曲罢(弹 完)悯然(忧郁的样子), 自叙少小(年轻)时欢乐事,今漂 沦( 漂泊沦落)憔悴,转徙(辗转迁徙 )于江湖间(各地)。 予出官(京官外调)二年,恬然(淡泊宁静)自安,感斯人言 (被这人的话感动了 ),是夕始(才)觉有迁谪意(被贬谪的 失意之情 )。 因(于是)为(写)长句(七言诗),歌(作歌 )以赠之,凡(共)六百一十六言(字),命(命名)曰(叫 )《琵琶行》。
(5)整顿 衣裳起敛容 .. 古义:________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3)似诉平生不得志 .. 古义:________ 今义:志愿实现,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4)铁骑突出 刀枪鸣 .. 古义:________
(3)称心如意 (4)突然发出 (5)整理
今义:鼓出来;超过一般
(5)整顿 衣裳起敛容 .. 古义:________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预习检测——文章脉络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 叙述一位琵琶女“年长色衰”后沦落 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 中的凄凉心境。能高度凝练诗歌主旨 的两句诗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识”。 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 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 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 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成衬。 诗中主 要运用比喻手法写乐曲的抑扬顿挫, 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一、前言《琵琶行》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唐代优秀文学代表之一。
本学案旨在通过学习《琵琶行》这首诗,了解唐代文学特色和古代音乐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
二、课堂学习1. 概述《琵琶行》《琵琶行》是一篇长达1200多字的诗篇,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琵琶师在广陵城街头演奏的故事。
这首诗以其雄奇的气势、清丽的语言、动人的情节和婉转的音乐节奏而著称于世。
本作是唐朝苏轼在《赤壁赋》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古风之中的一颗闪亮明珠,堪称是唐代文学中的传家宝。
2. 分析《琵琶行》(1)审美价值《琵琶行》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生动:白居易以自然、简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官场、深宫的情景,揭露了人情世故等。
•故事生动:《琵琶行》中的情节构思新颖独特,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音乐精彩:在有关琵琶师的叙述中,采用了丰富的音乐形象,与音乐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凄婉感人的节奏。
(2)文学特色《琵琶行》的文学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派情调:白居易的《琵琶行》属于自然派情调,语言自然、朴实,叙述自然、真实。
•简洁明快:文笔简洁,语言明快,意境深邃,让人读来清新而低婉。
•篇幅长大:《琵琶行》是唐代叙事诗的杰出代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描写和描绘手法,使得诗篇显得有厚度。
3. 学习任务本次学习任务和活动有:(1)语言训练通过诗篇的内容和音乐的韵律,让学生学会运用诗歌语言,感受到诗人的用词精准度和美感。
(2)文化传承通过学习《琵琶行》描写音乐文化的手法和方式,传达古代音乐文化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和文化的关系和内涵。
(3)综合素养通过学习《琵琶行》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三、课后延伸1.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通过《琵琶行》这首古诗,让学生深入了解唐代的文学和音乐文化,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学习者在诗歌理解和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加强。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导学案使用说明:一、自己完成预习目标二、学习目标要先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准备课上交流展示预习目标:一、了解有关文化常识二、自读课文,(正音、断句及标划注释)一、文化常识1、关于歌、行、吟:(有关作者的见非常学案)歌、行、吟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一般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2、古代官职任免升迁: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 除:授予官职.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调.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的地区. 黜:免去官职.去:解除官职.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二、【自主学习】湓.浦口()贾.人()荻.花()霓裳..()六幺.()银篦.()裂帛.()幽咽.()浔.阳()慢捻.()荻.花()悯.然()舫.船()虾蟆..()..陵()呕哑嘲哳..()阑.干()琴弦.()红绡.()钿.头()自评预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习研读目标:一、小序和文章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请依次概括。
同时指出小序和诗歌哪些段落分别照应?小序:⑴⑵⑶⑷⑸二、声音无形,摹声最难,诗人在表现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技巧时用了哪些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诗文举例分析。
三、诗人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你能看出作者与琵琶女有哪些地方“同是”吗?四、结尾诗人为什么“青衫湿”呢?请结合全文说出你的理解。
五、诗歌往往少不了景物的描写,本诗前后贯穿了几处景物描写的文字?找一找。
你能说出这些景物描写的诗句在诗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吗?①②③④自评预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相关链接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注:蜀僧濬即蜀地的僧人名濬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注:绿绮:琴名)2、(注:一:助词,用以加强语气。
[最新]《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自主预习一、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描写音乐的技巧。
3.体会诗歌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自读课文,完成以下预习检测。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5分)贾.人()荻.花()霓裳.()六幺.()铁骑.()裂帛.()蛤蟆..()阑.干()呕哑..()..()嘲哳2.对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六百一十六言凡:总共。
B.别.有幽愁暗恨生别:另外。
C.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
D.凄凄不似向.前声向:朝着。
3.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全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①因为..续续弹..长句,歌以赠之②低眉信手③铁骑突出..刀枪鸣④整顿..衣裳起敛容⑤暮去朝来颜色..嫁作商人妇..故⑥老大⑦去来....江口守空船⑧梦啼妆泪红阑干A. ①③⑦⑧B. ②④⑤⑥C. ①③④⑤D. ②⑤⑥⑧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古诗又称“古风”,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
B.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易自然。
C.《琵琶行》选自《白氏长庆集》,写于元和十一年秋。
因为写了一系列针砭时政的讽谕诗引起了权贵们的忌恨,此前一年,白居易被寻隙贬为江州司马。
D.《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
诗歌叙述诗人与一位琵琶女的邂逅相遇,琵琶女弹奏琵琶以及她的身世遭遇,意在表达对琵琶女等下层人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
5.下面对诗前序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前的序文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琵琶女的遭遇与诗歌的写作缘起。
B.担任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傍晚,白居易到湓浦口送客时听到有人在夜弹琵琶,根据交谈时的口音,发现琵琶女是京都人。
C.琵琶女的身世极为不幸。
在京都做歌女时,她曾有过一段欢乐的生活,后来嫁给了一位商人,从此开始孤独落寞的漂泊生活。
《琵琶行》学案
《琵琶行》学案《琵琶行》学案一、学习目标:1、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3、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和朗读背诵能力。
二、知识链接《琵琶行》原作《琵琶引》。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
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白居易: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
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
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
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白居易生平与诗作时期生活特点诗歌特点前期(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
代表作品为《卖炭翁》后期(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揉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
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
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闲适诗:却多达观适意、明哲保身之作。
吊白居易唐宣宗李忱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赏析】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一位诗人作悼亡诗,这在古代是非常罕见的。
由此可见唐宣宗李忱对白居易其人的器重、对其诗的喜爱,也从侧面表现出了白居易卓越的才能。
诗的首联运用比喻,巧妙概括了白居易一生的艺术成就。
缀玉联珠是形容他诗文的艳丽光彩,而六十年,则指他的创作生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预习学案【知识导学】1.白居易,中唐着名_______诗人,字______,晚年号________。
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
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
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后被贬为江州司马。
着有《________》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______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着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与元稹合称。
2.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
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___________,富于变化。
【预习检测】(一)注音1、湓()浦口2、铮()铮然3、商贾()4、悯()然5、转徙()6、迁谪()7、荻()花8、幽咽()9、虾()蟆()10、红绡()11、钿()头12、银篦()13、春江花朝()14、呕()哑()嘲()哳()15. 霓裳()16.转轴()17.慢捻()(二)重要词语注释〔1〕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2〕明年秋。
明年:〔3〕善才:〔4〕委身为贾人妇。
委身:〔5〕遂命酒。
遂:〔6〕使快弹数取。
快:〔7〕曲罢悯然。
悯然:〔8〕感斯人言。
斯:〔9〕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是:始:〔10〕因为长句。
因为:〔11〕歌以赠之。
歌:〔12〕凡一百一十六言。
凡:言:〔13〕命曰《琵琶行》。
命:〔14〕循声暗问。
暗:〔15〕添酒回灯重开宴。
回灯:〔16〕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思:〔17〕低眉信手。
信〔18〕颜色故。
故:〔19〕又闻此语重唧唧。
重:〔20〕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21〕为君翻作琵琶行。
为:〔22〕却坐促弦。
却:(三)古今异义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明年:古:今:②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古:今:③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古:今:④因为长句。
因为:古:今:⑤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古:今:⑥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古:今:【预习思考】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2.小序有什么作用3.读诗,找出诗歌中和序呼应的地方。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段“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段“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段4.仿照第1节“江头送客闻琵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节诗的内容。
琶行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文言基础知识2.感悟诗歌对琵琶声的描摹,欣赏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知识链接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60首,与杜甫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同为着名的诗史。
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显明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2.背景:《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写的。
元和三年,白居易任“谏官”;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
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无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
一.预习部分(一)注音1、湓()浦口2、铮()铮然3、商贾()4、悯())然5、转徙()6、迁谪()7、荻()花8、幽咽()9、虾()蟆()10、红绡()11、钿()头12、银篦()13、春江花朝()14、呕()哑()嘲()哳()15. 霓裳()16.转轴()17.慢捻()(二)重要词语注释〔1〕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2〕明年秋。
明年:()〔3〕善才:()〔4〕委身为贾人妇。
委身:()〔5〕遂命酒。
遂:()〔6〕使快弹数取。
快:()〔7〕曲罢悯然。
悯然:()。
〔8〕感斯人言。
斯:()〔9〕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是:()始:()〔10〕因为长句。
因为:()〔11〕歌以赠之。
歌:()〔12〕凡一百一十六言。
凡:()言:()〔13〕命曰《琵琶行》。
命:()〔14〕循声暗问。
暗:()〔15〕添酒回灯重开宴。
回灯:()重:()〔26〕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思:()〔17〕低眉信手。
信()〔18〕颜色故。
故:()〔19〕又闻此语重唧唧。
重:()〔20〕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21〕为君翻作琵琶行。
为:()〔22〕却坐促弦。
却:()〔23〕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三)通假字①曲终收拔当心画()②钿头银篦击节碎()(四)古今异义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明年:古:()今:()②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古:()今:()③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古:()今:()④因为长句。
因为:古:()今:()⑤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古:()今:()⑥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古:()今:())(五)一词多义(1)言①感斯人言()②凡六百一十六言()③自言本是京城女()(2)命①遂命酒()②命曰[琵琶行] ()(3)为①因为长句()②初为【霓裳】后【六幺】()③为君翻作【琵琶行】()(4)暂①凝绝不通声暂歇()②如听仙乐耳暂明()(5)幽①别有幽愁暗恨生()②幽咽泉流冰下难()③野芳发而幽香()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6)语①琵琶声停欲语迟()②今夜闻君琵琶语()(7)暗①寻声暗问弹者谁()②别有幽愁暗恨生()③偏听则暗()(六)词类活用①闻舟中夜弹琵琶者()②遂命酒()③歌以赠之()④商人重利轻别离()(七)文言句式①转徒于江湖间()②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③问其人,本长安倡女()④送客湓浦口()⑤使快弹数曲()⑥沉吟放拔插弦中()⑦感斯人言()(八)名句填空1.〖1983全国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2.〖1986上海卷〗。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3.〖1988全国卷〗从白居易《琵琶行》中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
4.〖1999上海卷〗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5.〖2002全国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6.〖2003北京春考卷〗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7.〖2003北京卷〗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2004上海卷〗未成曲调先有情。
9.〖2005江苏卷〗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10.〖2006上海卷〗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1.〖2006浙江卷〗往往取酒还独倾。
12.〖2006四川卷〗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13.〖2007山东卷〗,幽咽泉流冰下难。
14.〖2007广东卷〗。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15.〖2007重庆卷〗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16.〖2008山东卷〗似诉平生不得志。
17.〖2008江苏卷〗座中泣下谁最多。
18.〖2008安徽卷〗千呼万唤始出来,19.〖2009上海春考卷〗寻声暗问弹者谁20.〖2009辽宁卷〗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21.〖2010山东卷〗,相逢何必曾相识!22.〖2010安徽卷〗此时无声胜有声。
23.〖2011江苏卷〗去来江口守空船,。
24.〖2011湖北卷〗《琵琶行》中“”,情景交融。
25.〖2011广东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26.〖2012辽宁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7.〖2012北京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28.〖2012天津卷〗此时无声胜有声。
29.〖2012江西卷〗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二.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1.小序有什么作用答:—————————————————————————————————————。
2.《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答:—————————————————————————————————————。
3.请用简短句子概述每节内容。
答——————————————————————————————————————————————————————————————————————————4.诗中塑造了几个主要形象答:5.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这句话可视为本诗的诗眼。
答:6.是什么把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答:7.共有几次音乐描写,那一次最精彩答:。
(二)具体赏析简析第一次音乐描写: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1.时间(摘录表明季节的词语):2.地点是:3.演奏句子是:4.表现手法是:答:5.环境构成的意境特点是:6.情感:琵琶女:诗人:简析第二次音乐描写请阅读“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句子1.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
(1)“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3、这节诗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4.演奏精彩原因探究(填上有关诗句并简析)早年:晚年:赏析析第三次音乐描写1.描写音乐的诗句是:答:2.作者及客人的反应是:答:3.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巳经湿透了。
情感为何如此请从上一节次寻找答案。
①为官历程(抄写诗句):②为官地方环境(抄写诗句):③诗人心境是:答:(三)小结: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