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2
什么叫断句?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2010年北大自主招生断句兼翻译
法者,天下之度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犯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其立君也,所以有司,使无专行也;法籍礼仪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于无为。翻译成现代文。----选自《淮南子》
三、借助虚词断句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例18 “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2005年辽宁卷)
分析: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承”译为“承受”“秉承”一类的意思;“年”译为“年成”“收成”一类的意思。如果两个关键词翻译错误,这个题就很难得分。
例19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2005年全国卷Ⅱ)
分析:其中“丧”与“争”是关键词,一个译作“为它治丧”,一个译作“直言规劝”。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文言文断句与翻译一、断句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代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
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二、考点解析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代《考试说明》。
作为一项能力来考查,2005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试题中也出现了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2005、2006全国高考有多个省市考了文言文断句。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代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代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代原意。
古书中就有一些记录断句不当而造成理解错误的材料。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一足,一只脚。
笔者注),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
非一足也。
这个小故事,对于人们认识断句的重要性,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三、高考试题回放(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3分)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人哉参考答案:(1)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年高考广东语代卷第12题)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开课)文言文阅读专题:断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阅读专题:断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断句原则:规律:翻译两个关键点:【专题突破通练】题一:阅读下面文段,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如何?‛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然明③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小人实不才。
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乡校:当时地方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
②子产,名公孙侨,子产是他的字。
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
③然明,郑国大夫,名蔑。
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①损:②克:③信:④信:2.断句并翻译:断句: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3.翻译: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4.这则故事表现了子产的什么品质?〔答案〕:1.①损:减少,消除②克:能③信:的确④信:相信2.断句: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4.表现了子产善于体察民情,充分尊重民意的从政作风。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回来到这里游玩,来议论我们执政的好与坏。
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它,他们憎恶的,我们就改正它。
这是我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稍微疏通,使河水疏导;不如我听到(这些意见),把它们当作药物啊。
文言文断句专题带翻译
【小试身手】
二、用斜线(/)给下面文字断句,并总结断句的基本 方法。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 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 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 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 敏之用岂有常哉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 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 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 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小试身手】 四、用斜线(/)给下面文字断句,并总结断句的基本方 法。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 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 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 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 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 /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 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课内温故】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 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 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方法点拨四】
据文史,定句读:文言文中的 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 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 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 助。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 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 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 弱 以 增 虚 数 乎!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 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 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译文:(魏徵)答复说:“军队是否有用在
于能否统领得法,而不在人数众多。陛下征发 成丁男子中身体健壮的,用合适的方法统带, 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再多征募尚未成丁的男 子,用来虚增人数啊!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 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 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 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 真全不复有初矣
人呢?所以说高大的宫室与放纵的游乐,不被人 们羡慕觊觎,那是太少了。
[译文] 孟子说:“言语浅近而含义深远,这是 善言;操守简约而给予广博,这是善道。君子的言语, 讲的虽是常见的事情,可是道就在其中;君子的操守, 从修养自己开始,从而使天下太平。有些人的缺点就 在于放弃自己的田地,却去锄别人的田地——要求别 人的很重,而自己负担的却很轻。”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 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 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 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 然后能知美恶矣
其前山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 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 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数木大多是 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 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 山。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官职名)陶弘景隐 居的地方。寺的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 方。寺的后面叫做薄崖石,石上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 人(宗奎)住在里面。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专题练习(一) (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一)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时间:120分钟,分值:160分)1.【2017届江西吉安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文言文阅读(20分)卢象升,字建斗,宜兴人。
举天启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历员外郎...,稍迁大名知府。
象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能治军。
象升少有大志,为学不事章句。
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
暇即角射,箭衔花,五十步外,发必中。
六年,山西贼流入畿辅..,据临城之西山。
象升击却之。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
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象升以是有能兵名。
八年,汝、洛告警,贼部众三十余万,连营百里,势甚盛。
先是,大帅曹文诏、艾万年阵亡,尤世威败走。
诸将率畏贼不敢前,象升每慷慨洒泣,激以忠义。
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九年正月,大会诸将于凤阳。
象升乃上言曰:“贼横而后调兵,贼多而后增兵,是为后局;兵至而后议饷,兵集而后请饷,是为危形。
况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又言:“各直省抚臣,俱有封疆..重任,毋得一有贼势即求援求调。
不应则吴、越也,分应则何以支”言皆切中机宜。
大清兵南下,三路出师。
十二月十一日,象升师至蒿水桥,遇大清兵。
象升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
遂战。
夜半,觱篥声四起。
旦日,骑教万环之三匝。
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
象升死时,年三十九。
死后朝廷赠太子少师、兵部尚书,踢祭葬,世荫锦衣千户。
福王时,追谧忠烈,建祠奉祀。
(节选自《明史·卢象升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B.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C.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共刃/遂仆D.象升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砲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员外郎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朝廷各部司的副职长官。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复习课件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虚词就成了明辨句读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过:“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确实如此。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我们看文段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
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例如: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举 事 亦 然 为 其 不 可 复 者 也 则 事 寡 败 矣。
6、调整法 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例(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2)古之人不余欺也。 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文言文翻译及断句练习1、将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1)今不问王而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2)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邪?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言断句: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怿矣民之莫矣[注]“辞”,辞令、口才。
“怿”,喜悦。
“莫”,安定。
3、祥符中禁中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远土乃令凿通衢不日皆成巨堑。
4、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子非吾友也5、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6、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7.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陛下不应忧峤而应忧戎8、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9、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10、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给下列语段断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6.发现排比,对偶,反复要注意。俩相同 词语相连,一般中间要断。 7. 题目做完回头念一遍,看上下文语意 是否符合。
• Ps:“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 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 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 提高。
2006年广东卷
总结规律: 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 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 题者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 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 键词,二是特殊句。②借助字音、 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 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 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 断……
•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 更厉害。 • 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 现在哪里呢?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by--wzy
(一)文言文断句
• • • • •
1.通读全文,理解大意,始可动手把句断。 2.联系全文,先易后难。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4.找标志。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 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 •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 后面可断句; •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 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 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 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用“/”给下列文言文段断句。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 矣/ / 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 / / / /至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文言文断句和翻译专题训练一、文言文断句方法及训练(一)断句原则: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断句必先得关注语境)2.先易后难,寻找标志。
3.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二)断句技巧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
名词或代词一般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再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⑵疑问代词:问人--“谁”“孰”/问事--“奚”“胡“曷”“恶”“安”“焉”/“何”可问人也可问事1⑶指示代词:“此”“是”“斯”“兹”“夫”“之”“其”“彼”〖训练1〗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答案: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
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2.找动词,定句读。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形容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训练2〗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羡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文言文停顿与翻译
而/不 知/太 守 之/乐 其 乐 也
练一练: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 解读:
“望晚”是“向晚”、“傍晚”之意, 全句有“望晚”、“日照”、“城郭”三 个意义单位。不可读成“望/晚日/照城郭”。
望 晚/日 照/城 郭
二、语法结构划分法
❖ 根据语言顺序处理停顿,即按照“主 语——谓语——宾语”、“定语——中 心语”、“状语——中心语”、“动补” 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谓之间、动宾之 间、状语与中心语之间、动补之间要作 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常见文
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
❖
(2)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 。
❖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
(4)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
评价,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
赏析。
(5)正确划分朗读节奏并断句。
❖
(6)拓展迁移 。
2014年南通文言文中考试题
的处所,不能读成:山/行/六七里
六、留心形同于现代双音合成词现象的朗 读停顿。
❖ 古代汉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 词,形同于现代的双音节合成词, 朗读时必须分开,不能把古代两个 单音词读成现代的双音合成词。
例1、于是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例2、可以 可/以/已/大风 可/以/一战
例3、妻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语,可以连读,不必停顿。
4、 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一般不停顿。
❖ 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文言句式特点划分法
❖ 要留心文言句式特点,如倒装句(主谓倒 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专题练习答案
文言文断句及翻译专题练习答案1枣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本芒刺也/朿而相戴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物可辨翻译枣和棘很相似。
枣一般独自生长树高且横枝较少而棘则丛生相互交织成林这是他们的区别。
再从字面上来看他们都是从朿字而来本意是芒刺。
朿独生则为枣朿相邻横生则为棘不认识这两物的看字就可看出。
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翻译管宁和华歆一起锄菜园子掘出了一块金子管宁如同没见到一样照常干活华歆将金子拿到手里看了看然后扔掉了。
管宁和华歆一起同席读书门外边有官员的仪仗喧哗而来管宁听而不闻照样念书华歆则放下书跑出去看热闹去了。
等华歆回来管宁已经将坐席割开表示志趣不同要和华歆分座。
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翻译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知道了不解困惑之处才能使自己变的更强更聪明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书经说命篇说“教是学的一半。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翻译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
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
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
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
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翻译名分不正道理就说不通道理说不通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则礼仪等级就不能维持礼仪等级不能维持则刑罚就不公平刑罚不公平则百姓都没有地方放手脚即不知该怎么办了。
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练)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翻译(练)-2017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附解析)训练基础1.【2017届河南南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
守仁天姿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好言兵,且善射。
正德元年冬,权阉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
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
学者翕然从之,弟子盈天下,世遂有“阳明学...”云。
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
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远近惊为神。
十四年,命勘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
守仁急趋吉安,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守仁计取南昌,宸濠惧,尽发南康、九江兵。
丙辰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
诸军殊死战,贼复大败。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初,京师闻变,诸大臣震惧。
王琼大言曰:“王伯安居南昌上游,必擒贼。
”至是,果奏捷。
当是时,谗邪构煽,祸变叵测。
微守仁,东南事几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趣召入朝受封。
思恩、田州土酋卢苏、王受反,乃诏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
乱平,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
行至南安卒,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
诏赠新建侯,谥文成。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龙场万山/ 丛薄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 夷人喜/ 相率伐木为屋以栖/ 守仁穷荒/无书日绎旧闻/B.龙场万山丛薄/ 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 夷人喜相率/ 伐木为屋以栖/ 守仁穷荒无书/ 日绎旧闻/C.龙场万山丛薄/ 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 夷人喜/ 相率伐木为屋/ 以栖守仁/ 穷荒无书/ 日绎旧闻/D.龙场万山/ 丛薄苗僚杂居/ 守仁因俗化导/ 夷人喜相率伐木/ 为屋以栖守仁/ 穷荒无书/ 日绎旧闻/【答案】C【解析】“丛薄”作前句的谓语,“守仁”作前句的宾语。
高考文言文短文断句与翻译
5、(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 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 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断句: (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 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 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 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翻译: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 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 (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 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 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 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 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 人)了。
8、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 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 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人 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唯唯而已复 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 人惶恐惭俯而去。
断句: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 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 人莫之顾。有一人徐问公曰:“亦之书否?”公 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 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翻译: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头裹一块绢, 拄着手杖行走,独自游览山寺,遇见几个人在那 里高谈阔论文史,议论纷纷。王安石坐在他们旁 边,没人注意到他。有一个客人慢慢问他说: “你也懂得文书?”王安石含糊地应答。人家再 问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说:“我姓王,叫 安石。”那群人惶恐,惭愧的低着头离开。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 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 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 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断句: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 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 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 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 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 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 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 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一、用“/”为下面文字断句。
(一)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参考答案】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二)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
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参考答案】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
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虀臼”八字。
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三)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参考答案】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四)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参考答案】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五)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参考答案】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六)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天。
《高中文言文必考知识》 文言文的断句与翻译
题 目 做 完 回 头 看 ,根 据 要 求 细 检 验 。
打 牢 基 础 看 课 本 ,培 养 语 感 读 经 典 。
操 千 曲 ,观 千 剑 ,断 句 也 要 常 实 践 。
1.文段有长也有短,熟 读 精 思 是 关 键。 内 容 大 意 全 理 解,
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 表 示 语 法 关 系 和 语 气,往 往 是 明 辨
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 中 熟 悉 各 类 常 见 虚 词 的 用 法,尤 其
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
1)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 前 面 可 断
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 叹 词,如 “嗟 夫、嗟 乎、呜 呼”等,前 后
文言文习惯上较 为 固 定 的 词 组,不 要 把 它 们 拆 散,可 以 减 少 断 句
失误。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 是 凭 着 模 糊 的 语 感 去 断 句。 我 们 可
以利用语法知识,对 文 言 文 的 句 子 进 行 语 法 分 析,根 据 语 法 分 析
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 词 语 是 属 上 还 是 属 下,有 时 难 以 断
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 主 语 和 宾 语 一 般 由 名 词 或 代 词 充
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 谓 语 又 是 构 成 句 子 的 核 心,我 们
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 位 置 及 和 前 后 词 语 关 系,进 行 推 断,
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天子三朝/诸侯 三 朝/天 子 外 朝 在 皋 门 之 外/诸 侯 外 朝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之 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御 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 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此则止凡 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
(四) 古之圣王为宫室/ 古之圣王为宫室/为宫室 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 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 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 以御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 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仅 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 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 不为也/ 不为也/
(二)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脩从。 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 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 虀臼”八字。 虀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 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 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 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 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 字为好虀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 绝妙好辞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 叹曰我才不及卿乃较三十里
(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 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 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 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 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 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 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 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 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三) 御孙曰/ 德之共也/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 恶之大也/ 同也/言有德者/ 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 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 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 寡欲/则不役于物/ 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 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 罪丰家/故曰/ 德之共也/ 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 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枉道速祸/小人多欲/ 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 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 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 乡必盗/故曰/ 恶之大也/ 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二) 晏平仲婴者,事齐灵公、庄公、 晏平仲婴者,事齐灵公、庄公、 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 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 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 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 诈成辞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 吾欲刺腹绞颈而死, 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 楚王曰: 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译文: 1. 出了城门之后,在路上使那鸿鹄飞跑了, 空手举了个空笼子,心里想着怎么哄骗楚 王。 2. 我想剖腹、上吊自杀,而我又恐怕别人议 论我们的君主因为鸟兽之故让自己的人自 己伤害自己。 3. 楚王说:“好啊,齐王有如此讲诚信的官 员真好啊!”
高中语文精选 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为下面文字断句。 用“/”为下面文字断句。 为下面文字断句
(一)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 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 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 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一)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 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 始构榱桷/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 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 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 中活/阔字/ 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三)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 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 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 淳于髡仰天大笑。王曰: 驷。淳于髡仰天大笑。王曰:“先生少 之乎? 髡曰: 何敢! 王曰: 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 岂有说乎? 髡曰: 今者臣从东方来, 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 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 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 祝曰: 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祝曰:‘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 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五) 二十一日,宗元白: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 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 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 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 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常好言论, 为文章,甚不自是也。 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 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卜 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六)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 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 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 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 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 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 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 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尊通/可 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 与卑穷者/其唯信乎!信而又信,重 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 袭于身,乃通于天。以此治人,则 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 膏雨甘露降矣,寒暑四时当矣。
(五)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 人不亲信立则虚言可以赏矣虚 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为己府 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制之而不 用人之有也制之而用之己之有 也己有之则天地之物毕为用矣
(五)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 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 谁人不亲/信立/ 谁人不亲/信立/则虚言可以赏 虚言可以赏/ 矣/虚言可以赏/则六合之内皆 为己府矣/信之所及/ 为己府矣/信之所及/尽制之矣 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 /制之而不用/人之有也/制之 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 而用之/己之有也/己有之/则 天地之物毕为用矣/ 天地之物毕为用矣/
(七)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 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敬 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千里 之地文王再拜稽首辞曰愿为 民请炮烙之刑文王非恶千里 之地以为民请炮烙之刑必欲 得民心也得民心则贤于千里 之地故曰文王智矣
(七) 文王处岐事纣/ 文王处岐事纣/冤侮雅逊 朝夕必时/上贡必适/ /朝夕必时/上贡必适/祭祀必 纣喜/命文王称西伯/ 敬/纣喜/命文王称西伯/赐之 千里之地/文王再拜稽首/ 千里之地/文王再拜稽首/辞 愿为民请炮烙之刑/ 曰/愿为民请炮烙之刑/文王 非恶千里之地/ 非恶千里之地/以为民请炮烙 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 之刑/必欲得民心也/得民心/ 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 则贤于千里之地/故曰/文王 智矣/ 智矣/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 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白璧十双,车马百驷,髡辞而 至赵。赵王与精兵十万, 行。至赵。赵王与精兵十万, 革车千乘。楚闻之, 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 去。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楚闻之,
(六)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 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 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 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 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 与为终可与尊通可与卑穷者其唯信 信而又信,重袭于身, 乎!信而又信,重袭于身,乃通于 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 天。以此治人,则膏雨甘露降矣, 寒暑四时当矣。 寒暑四时当矣。
译文: 1. 我见他所拿的东西那么少,可他想得到的 东西却那么多,所以我才笑他。 2. 楚国听说了这件事,连夜就带兵离开了。
(四)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 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 诈成辞,往见楚王曰: 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 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 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 出而饮之,去我飞亡。 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 颈而死, 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 令士自伤杀也。 毛物, 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 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 吾欲买而代之, 王也。欲赴他国奔亡, 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 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 楚王曰: 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 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厚赐之,财倍鹄在也。
பைடு நூலகம்
1.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 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谋也, 谋也,君可以有功 2.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 2.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 卜者出 验其辞于王前
译文: 1.您为什么不替齐王谋划攻打魏国的事呢? 如果取胜,那么这就是您的谋略。您就可 以凭着这而有功了。 2.占卜的人出了市场,于是派人逮捕了替别 人占卜的人,也到齐王面前,验证他的卜 辞。
(八)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 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 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 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 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 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八)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 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 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 以补其短/故假人者/ 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 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 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 不知/尚矣/ 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而 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1.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既相齐,食不重肉, 既相齐 2.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 2.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 其在朝 即危行 3.国有道,即顺命;无道, 3.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国有道
译文: 1.做了齐国的国相之后,吃饭绝不两顿吃肉, 而且告诉家里的女子绝不穿丝织品。 2.他在朝廷上,君主的话说到哪里,他就使君 主的话郑重其事地执行;君子的话如果没说 到,他就用自己的行为使君主的话得到执行。 3.国家太平的时候,他就听从君主的使命;国 家不太平的时候,他就保持着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