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集下载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3篇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3篇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3篇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在小学数学一年级的具体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论文,欢迎阅读!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1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1、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1道大门。

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

如,“武瑞思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

”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

1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1些。

1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

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

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

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1边分计算棒1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在进行10几减9的减法学习时,我才刚开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11-9=2、 12-9=3、 13-9=4……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幼儿园的学生,而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则1无所知。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习惯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习惯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良好习惯【摘要】在一年级学生数学课堂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本文首先强调了重视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和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必要性。

然后通过规划有序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课前准备习惯,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参与习惯,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习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最后总结指出,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受益的数学学习态度。

通过重视和培养良好的数学课堂习惯,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数学课堂、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规划有序、课前准备、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合作互助、学习水平、数学学习态度。

1. 引言1.1 重视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重要性重视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

在一年级阶段,学生正处于数学学科基础阶段,良好的习惯对他们未来的学习成就至关重要。

数学是一个需要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学科,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个需要持续练习和反复巩固的学科,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基础,增强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数学课堂的良好习惯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重视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终身受益的数学学习态度。

1.2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必要性在学生数学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律和坚持不懈的品质,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下去,不轻易放弃。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成绩。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刍议论文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刍议论文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刍议《小学数学课程课标》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新课程改革的形势,要求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这样的好处有三:一是能够营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境;二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和想法;三是能够最大程度地活跃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在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受到启发。

今天,笔者就多年的教学,谈谈如何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一、创设和谐的合作学习的心理氛围新生进校,我对学生不了解,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于是,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着手了解这批孩子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学习方法与养成习惯。

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了解,通过与学生交流、谈心,基本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把他们粗线条地划分成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大类,然后,采取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把全班学生按照一个优秀、两个良好、二个较差分成了六人一组的合作小组,每组派送1名学习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合作意识较领先的学生担任组长。

6人分三个方向围坐一起,彼此之间相互友爱,互帮互助,民主平等,内心不失轻松、愉悦感。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班级是由学生个体一个一个组合而成的,学习个体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蔚然成风,省去教师的许多麻烦。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学校,在很多方面不太适应正规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听与说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培养学生听和说的习惯就得很重要。

1、培养一年小学生听的习惯。

听是说的基础,学生的说是以听为起点的,只有学生听清楚了,听明白了,听懂了,才会在脑海中形成思维,才会想到怎么说,因此学生听是学生个体学习习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论文

数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论文

“数学课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专题研究阶段性小结中卫九小孙睿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七、八岁,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在家甚至连饭都要喂呢!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开始可以由上节课的老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

一个月以来,学生在一次次的激励竞争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这群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注意持久性较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指导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提问,认真思考,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开展“谁得的红星多”等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其次是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一年级小朋友刚入学时最大的一个弱点就是当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懂得如何认真倾听。

有的一心想表现自己,边举手边不停地喊“我来、我来”,有的随心所欲地看书,有的甚至跟同学交头接耳,此时,我们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

如果任其自由散漫,课堂的学习效率将大打折扣,而且会滋长某些不良习惯的蔓延。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我就示意发言的同学停一下,并说:“还有几个小朋友没准备好呢!比比谁听得最认真!”“比一比,他的说法跟你是不是一样,欢迎发表不同的意见。

”这样多次及时的提醒与交流评价,学生能逐渐养成认真倾听教师和同学发言的好习惯。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怎样写?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怎样写?

小数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怎样写?【篇一】小数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怎样写?摘要: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 各方面发育都不健全, 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如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倾听习惯, 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 加上对这一学段学生性格特点的了解, 我辅以具体的事例对这些观点加以论述说明。

关键词:激发兴趣、习惯、培养、倾听、应用数学一、注重兴趣的培养(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恰当的导入语言是一堂好课的基础, 它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在进行第一册中的“6和7的认识”教学时, 我在计数器上连续拨上1、2、3、4、5, 边拨边让学生数, 然后问:“5比4多几?”学生回答说:“5比4多1。

”于是我趁机说道:“由于5比4多1, 所以5就站在4的后面了, 那么, 5的后面是几呢?”我又一个一个地拨下去, 还是边拨边让学生数, 并大声地读出来, 因为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了数字, 对这部分内容不太陌生, 所以, 学生齐声答道:“6。

”于是我又顺势拨了一个珠子, 问道:“6的后面是几呢?”学生一起回答:“7”, 此时点明课题, 并板书“6和7”。

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 激发了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运用教具激发兴趣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运用数实物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因此, 教学中我投其所好, 以小孩子喜欢的气球作为教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在教学“加减混合”时, 我进教室之前先准备了三种颜色的气球, 然后等到上课时就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讲加减混合, 今天如果谁表现的好就把气球奖励给谁”, 孩子们一听可高兴了。

于是我先在左手里拿着5个粉色气球, 然后在右手里又拿上3个绿色气球, 然后我把两只手顺势合起来问:“现在老师的手里有几个气球?”同学们争抢回答后, 我板书“8”, 接着我把手里粉色气球放下了2个, 又问道:“现在老师的手里有几个气球?”学生们回答过后, 我板书了算式, 又讲了计算顺序, 而且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每次提问孩子们对这节课都记忆很深。

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习惯培养论文

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习惯培养论文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培养本学年我教的是一年级,刚开学真是费了不少力气。

全班50多个学生男生就有37个,一到上课班里总是乱哄哄的,找不到上课的感觉。

对于第三次教一年级的我来说,深知教一年级的学生关键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始于亲子互动——家长大显身手1、教孩子学会倾听。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重要的学习素养之一,也是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孩子回到家里,家长每天就要问问:“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发言了吗?”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有时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出今天学到的题目来考考自己,让孩子当小老师的过程,即是听说互动的过程。

2、教孩子认真细致。

10个阿拉伯数字是数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符,同时也是小学生发生关键错误最多的书写符号。

小学生经常把6看成9、把8写成3,写1时不注意写成7或写0时随意写成6。

为了单纯追求书写的速度,学生的数字或者符号写得潦草,导致下一步算错或看错屡见不鲜。

所以,每天学生放学回家,家长检查评议不能丝毫懈怠,比如数字检查:可以看看孩子书写是否规范(4、8不封口),态度是否认真(不能练笔写),占格是否正确等。

二、良好习惯根植于扎实课堂——教师严格培养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对于一年级新生而言,与其说教给他们“听”的方法,不如说刺激感官、激发兴趣更合适。

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提醒学生认真听讲,如预备铃响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着你伸出的手指报数,一开始是有规律的变化,接着就随意一些,让学生很快从下课的兴奋状态转移到课堂上来。

另外“课中操”也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听的能力,比如不出声看口型猜数字游戏,齐诵数字儿歌等效果都不错。

2、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

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缺乏基本阅读能力,形成审题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然后领着学生一起读题,逐步培养学生耐心阅读算式以及初步理解题意的能力(以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多,适当增加看书的成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探讨论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探讨论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探讨论文小学一年级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探讨论文摘要:我认为一年级刚开始学习的知识点并不难,大部分基础内容在幼儿园都学过。

所以,对于刚开始上一年级的新生而言,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他们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我认为可以重点从以下几点入手。

关键词:培养习惯;一年级新生;一、课前有效预习的良好习惯数学书是孩子们获得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

怎么让一年级学生更加有效的利用数学书预习知识呢?老师首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并教给他们有效的看图方法。

接着,借助家长的力量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老师会根据每一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预习的内容,让孩子们回家通过书或者联系生活中的事物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者一些书上的问题,让家长给孩子们读题,要求孩子们看清书上图画的意思,一些对话提出了什么问题,让孩子们把思考问题的过程说给家长听,或者思考这个问题和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多方面让孩子们在知识和心理上都做好准备,在第二天数学课堂上完整的表述出来,展现自己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长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自然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数学就更加事半功倍,同时也为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书本的学习外,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们多接触有关数学的课外书籍,来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

二、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一年级新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中,他们的思维更具形象性。

大家都知道上课听讲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学生接受新知识多少的首要因素。

一年级学生上课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无意识的注意力占主导地位;(2)意志力和自觉性比较差;(3)思考方式没有逻辑性;(4)动手操作的规范能力差。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以保障数学课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可以做以下方面的引导:(1)首先要让学生们学会倾听,倾听老师的发言,也要倾听同学的发言,要能听懂他人的想法,教师可以时不时要求学生复述老师或者学生的发言,用来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要认真听讲;(2)其次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话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逻辑思维要清晰有条理,学生说完自己的想法后,老师可以用些许词语进行改善让他们重新复述,最后用完整的语言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3)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当发现表现好的学生,教师用真诚积极的言语或者通过鼓掌等举止来表扬他们;(4)在数学具体的教学中,老师会提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中多采用丰富多彩的图画或动画,用一个个小故事连接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新知识的练习,长久下来,学生就会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5)最后,要教会学生教学用具的操作,对于用具要轻拿轻放,每次用学具前要认真听老师提出的明确要求,按顺序进行操作,老师也会在操作过程中检查学生的'行为,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最新6篇)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篇一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

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

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

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篇二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

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

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

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

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

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

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三内容摘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施教,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愉悦地学习,轻松地学习,快乐地体验,并逐渐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来提高课堂成效。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5篇(试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5篇(试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5篇试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摘要: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试论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能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在数学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开展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个好的学习习惯通常应该从主动动脑、主动发现和主动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

优秀的学习习惯不只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而且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习惯能对一个人的成长方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个小学生,只有建立良好的习惯,才能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甚至重于传授知识,这也是新的教育理论所提倡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建立系统而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其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成绩和学习的强度都是大大优于以往的,因而,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主动动脑的习惯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大多还是基于模仿的学习,很少有学生是通过主动的思考来开展学习的。

要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将教师和课本上的知识复制到自己的大脑中。

培养学生建立主动动脑学习的习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从小学阶段就能养成主动动脑学习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是有着决定性影响的。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在培养小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中,数学教师第一要做的是想办法调动起学生主动思考的欲望,教师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建立主动思考的习惯。

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通用6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通用6篇)

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通用6篇)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论文篇一刚担任一年级的数学科时,翻开教材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以下是本人从教一年级将近两年的一点点体会: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二、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

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

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

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

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

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却胆怯怯的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论文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论文

初探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养成;表扬;鼓励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214-01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

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他终身受益,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在教数学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容忽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觉得可以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好习惯。

一、培养孩子课堂常规的习惯1、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在家过着小皇帝的生活,生活的独立性,自控性极差,而在学校里,往往会出现找不到学习用品,上课铃声响了还在自由说话的现象。

为此,在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课,我们就要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在课间休息做好下一节课的准备。

2、将常规要求放在首位,反复提醒学生开学时,不要太早着急学习课程,要把常规放在首位。

如果学生有一项常规没做好,就要反复的提,反复的练习,严格把关,直到做好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让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看看谁坐的最端正,夸夸他们,并在每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习惯。

二、培养孩子认真听讲的习惯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

专心听讲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一年级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年级学生是小学阶段的新晋小学生,他们面临着开始学习数学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这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成绩和数学兴趣的培养。

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着重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本文将从数学学习中培养良好习惯、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自我管理等角度进行浅谈。

数学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性思维和严谨性的学科,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在一年级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做作业认真、独立思考和动手解决问题等。

通过这些习惯的培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家长和老师在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家长需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而老师则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老师还可以在课堂中设置数学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形成。

学生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制定学习计划、有条理地学习、克服困难和挑战等。

学习数学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只有学生能够自我管理,才能真正的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教研论文 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研论文 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研论文一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是一个人内在的极其重要的品质。

如果一个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将轻松地步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会独立学习、认真思考,分辨是非,找出要点,学有所成。

反之,不良的习惯将阻碍他们正常、优秀的发展。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他们的学习观念淡薄,还不知道知识和学好知识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尚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方面,他们已经习惯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玩玩乐乐、跳跳蹦蹦;另一方面,刚过了两个月的暑假,娇惯自由。

因此,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觉得,我们一年级的教师得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孩子们渐渐步入正轨,逐步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着重培养以下几个方面的好习惯。

一、培养学生课堂常规的习惯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难免改变不了幼儿园的习惯,课堂上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所以做好小学生的常规,就显得有些困难,怎样才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应做到:第一,不要太早着急学习课程,要把常规放在首位,因为如果你不把常规搞好,小学生就会很不守纪律,在班上乱跑、乱叫,所以只有把纪律搞好了,你才能正常上课,才能引导学生认真的学习知识。

第二,如果有一项常规没做好,就要反复的提,反复的练习,严格把关,直到做好为止,例如坐姿不端正,就让他们安静的坐在椅子上五分钟,看看谁坐的最端正,夸夸他们,并在每节课上都反复练习,时间一久,就会养成习惯。

也可以采用多提醒,常抓不懈。

第三,让他们养成上课看黑板的习惯,努力吸收黑板上的知识,以便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二、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已从被动的学习转向自主的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学生学会求知的重要途径。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是每个一年级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因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他们之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首先,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实践操作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可以用数学游戏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周围的数学应用,使他们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会慢慢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组织和布置。

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学习资料和练习题,确保课堂上的学习有条不紊进行。

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学习环境,如整洁的教室和书桌。

这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并降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分心和懒惰。

第三,及时给予学生及鼓励和肯定,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良好习惯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此时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例如,当学生做对一个练习题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正确的答案。

这种积极的反馈和肯定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激发他们持续学习的热情。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年级的学生通常依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来完成学习任务。

然而,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需要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解决问题和思考方式的意识。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如小组合作学习、角色扮演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额外的练习和阅读,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自学能力。

最后,家长的参与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告知他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家长的支持。

家长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监督他们的学习进度。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论文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对其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会教,还要懂得如何科学地指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更主要的是教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下面就谈谈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树立教师形象,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从模仿中学习,然而,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画直线要用直尺,教师在讲课时却徒手在黑板上画直线;要求学生写正确规范的字,自己却在黑板上龙飞凤舞;试问,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只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二、养成课前准备的习惯课前准备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有的学生学习效率低,原因就在于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求摆学具、或出示习题时,没有做好准备的学生会手忙脚乱地找学具、找练习本等,他们的时间就这样白白地浪费了。

此外,他们因为找东西而错过了操作或练习,势必影响到后续学习的质量。

因此,上好数学课,课前准备非常重要。

每当笔者接一年级时,从入学教育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如摆放好学习用品,提前到座位上坐好,保持教室卫生、安静等。

这不仅是为了上好这节课,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做事要有计划、有准备。

三、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上往往不能专心致志地听讲,据调查,学生每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1、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

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

如,“关琳静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

”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

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

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

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

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1边分计算棒1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

另外,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如在进行10几减9的减法学习时,我才刚开讲,有的学生就叫起来:11-9=2、12-9=3、13-9=4……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幼儿园的学生,而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则1无所知。

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1样的,有的算法清晰,有的则仅是形式上会背出答案而已,而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等并不是很清楚。

于是我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来11-9=2、12-9=3、13-9=4……你能当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不得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关于10几减9的相关知识。

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10几减9的学生我则引导:“同学们,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减法算式,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

”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

之后,我再请小老师说说自己的算理、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3、大胆发言的习惯。

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我在课上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但1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

有的学生按捺不住,提意见:“老师,怎么不喊我呢?”我向孩子们解释:“1节课老师不可能让全班所有的小朋友都起来回答问题,但敢于举手的小朋友都是爱学习的勇敢的孩子,老师都看见了,这节课老师喊不到你,以后的课老师会尽量喊你。

上课的时候如果你来不及跟老师说你的想法,下课还可以告诉老师呀。

”于是,1些课上没有来得及回答问题的学生会在下课以后跑到我跟前说自己的想法,适时的表扬仍让他们心满意足。

另外我也注意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且清晰,那是再好不过了。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1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就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如有1次遇到这样1道题目:“小红的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1排1共有几个人?”学生有的说是8个,有的说是9个,于是我请答案是8的1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答道:“小红前面5个人,后面3个人,5+3=8,所以应该是8个人。

”我又请了答案是9的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大家最后都明白应该是9个人。

想想1些高年级的学生不喜欢回答问题,恐怕就是因为怕回答出错挨批评。

“你的回答错了,坐下,听别人怎么说的。

”“不对,你也好好想想再举手呀。

”诸如此类生硬的批评话语,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我们还是应该慎重1些。

4、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

动手操作是儿童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儿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接经验,在“做中想,想中学”。

我深信:只有学生确有“感受”,才能真正“理解”。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数一数”等大量的动手操作活动。

学生在直观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能够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而这些经验是无法教会的,必须由学生自己体验。

例如,在教学“分与合”时,教师让学生借助学具,将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1盘放1个,另1盘放3个;1盘放2个,另1盘也放2个;1盘放3个,另1盘放1个。

有了这1操作的过程,再抽象成数的分与合就有了清晰的表象,实现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过渡。

总之,一年级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征,光靠老师的工作是不够的,家长的力量不可忽视。

所以,我借助每一次家长会向家长渗透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和家长交流一些辅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争取家庭辅导与学校教育达到和谐统一。

只有多渠道、坚持不懈地抓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有用人
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