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韩愈
关于韩愈一生的读后感
关于韩愈一生的读后感韩愈一生的主要思想是"存心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主张个人修养和治国理政之道,对于个人修养,韩愈认为要"存心克己"。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问心无愧,诚实守信,自律自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他还强调了"修身齐家"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应该修身以正心,齐家以成人。
他认为只有做到家庭和睦,才能有道德的人,因为一个人要做到独立自主,并且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韩愈提出了"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认为只有国家安定,才能有安居乐业的生活,治国平天下需要有知识和智慧的人,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国家治理好,让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这些思想是对道德或人生价值观的追求,他把个人修养和治国理政结合在了一起,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伦理道德观念。
韩愈在"存心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性恶论"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人天生是自私自利的,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会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
韩愈认为为了控制这种邪恶的本性,需要通过道德教育,才能使人遵循道德准则,成为一个道德感强烈的人。
他强调人的本性是坏的,但人的行为则是可教导的,这折射出了他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道德教育,可以让人改变自私自利的本性,形成道德思想,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韩愈的伦理思想还可以从他的《师说》中得以感悟。
他的《师说》一文,是对"君子不器"的强调,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应当明理传道,用道义教育学生,而不应该是利诱他们。
韩愈认为,一个人得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学习,尤其是在师徒关系中。
他讲的师者负有神圣的责任,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规范的榜样,教导学生为人做事的道理和道德。
通过教化学生,培养出有德有才的人,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韩愈不仅在伦理道德上有着独特的见解,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表现出了杰出的成就。
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
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于是他到任之后,就连续干了四件事。
一是驱除鳄鱼,大除其害。
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
三是赎放奴婢。
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以后不得蓄奴。
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
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州而贬袁州,短短八个月就干了四件事。
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学韩愈读后感
学韩愈读后感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文学和思想事业而奋斗。
他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以议论文为主,尤其是以《师说》、《进学解》、《进学解二首》、《进学解三首》等为代表的文章,是韩愈思想的集中体现。
这些文章无一不是韩愈对社会、对教育、对人性的深刻思考,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重要篇章。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议论文,文章以对师生关系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师生关系的分析,揭示了韩愈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对师道的高度评价。
在文章中,韩愈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观点,强调了师道的重要性。
他认为,师道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核心。
只有师道正,教育才能行,学生才能受益。
韩愈还通过对古代圣贤的教育故事的讲述,进一步阐释了师道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师道的伟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通过《师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韩愈对师道的高度评价,更可以看到他对教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进学解》是韩愈的又一篇议论文,文章以对学习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学习的分析,揭示了韩愈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和对学问的高度评价。
在文章中,韩愈提出了“学者,所以立身、立命、立言也”这一观点,强调了学问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问是修身养性的基础,是立命立言的根本,是人生发展的核心。
只有学问扎实,人生才能有所依托,事业才能有所成就。
韩愈还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学习故事的讲述,进一步阐释了学问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学问的伟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通过《进学解》,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韩愈对学问的高度评价,更可以看到他对学习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读完韩愈的这两篇文章,我深受启发。
韩愈通过对师道和学问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学习的真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他的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语言简练,逻辑严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韩愈的思想和观点,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读韩愈读后感
读韩愈读后感韩愈,这位在唐代文坛熠熠生辉的大家,他的文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对文学、对人生的认知。
初读韩愈,是那篇脍炙人口的《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开篇之句,简洁明了,却又掷地有声。
他强调了师道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学习路上,良师的指引是何等关键。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师道的尊重并非理所当然,而韩愈却能挺身而出,为师道正名。
他的勇气和坚定,让我心生敬佩。
再读韩愈,是《进学解》。
文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一警句,如洪钟大吕,震耳发聩。
它时刻提醒着我,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努力,而一旦沉迷于嬉戏玩乐,就会荒废;行为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若总是随意而为,必将失败。
韩愈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告诫后人要勤奋治学,不可懈怠。
这种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让我深受触动。
深入研读韩愈的作品,我发现他的文章不仅在论理上严谨深刻,在情感表达上也真挚动人。
他的《祭十二郎文》,情真意切,字字血泪。
文中对侄子的深切怀念,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无奈,透过文字,直击人心。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着最朴实、最纯粹的情感,让人读之潸然泪下。
韩愈的文学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散文,他的诗歌同样有着独特的魅力。
他的诗风雄奇奔放,气势磅礴。
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展现了他虽遭贬谪,却依然心怀国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这种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国为民的精神,令人动容。
韩愈所处的时代,文风浮华,他却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载道,恢复先秦两汉的散文传统。
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他的文章,内容充实,言之有物,摒弃了当时流行的空洞无物、堆砌辞藻的文风。
他强调文章要有思想,要有为而作,这种文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韩愈的人生经历中,我看到了一个文人的坚持与不屈。
他在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多次遭遇挫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他以笔为武器,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抱负和不满,为改变社会现状而努力。
读韩愈读后感
读韩愈读后感说起韩愈,那可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最近读了关于他的一些作品和生平事迹,心里头真是有不少感触。
韩愈生活的那个时代,跟咱现在可大不一样。
但有些东西,不管过了多少年,都能让人产生共鸣。
他一生坎坷,起起落落,可始终怀揣着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就说他的文章吧,那叫一个犀利!观点鲜明,言辞恳切,读起来让人精神一振。
他主张“文以载道”,写文章不是为了卖弄文采,而是要传达真理和道义。
这让我想起咱们现在,好多文章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真该跟韩愈学学怎么写出有深度、有价值的东西。
韩愈这个人,性格也是刚正不阿。
他为了真理,那是不惜得罪权贵。
有一次,皇帝沉迷于佛教,劳民伤财地搞什么迎佛骨的活动。
韩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接上书劝谏。
这得多大的胆子啊!结果可想而知,他被贬到偏远的潮州。
说到潮州,这一被贬,对韩愈来说是磨难,可对潮州人民那可是大幸。
他在潮州虽然时间不长,可干的实事儿那是一件接着一件。
他看到当地鳄鱼为患,百姓苦不堪言,就亲自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还真别说,据说鳄鱼真就少了。
他还重视教育,兴办学堂,让当地的孩子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你想想,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韩愈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一心想着为百姓做事,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我读韩愈,越读越觉得他真实可亲。
他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而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他会因为被贬而郁闷,会因为看到百姓的苦难而心痛,会因为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而焦急。
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抗争。
就拿他的诗歌来说,也是别具一格。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修饰,就是直抒胸臆,把自己的情感、想法一股脑儿地倒出来。
有时候读着读着,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心想:这韩愈也太直率了吧!可仔细一想,这不正是他的可爱之处吗?不做作,不伪装,真实地展现自己。
想想咱们现在的生活,有时候为了迎合别人,为了所谓的面子,把自己藏在一个假面具后面,活得小心翼翼。
看看韩愈,人家才不管那么多,想说啥就说啥,想干啥就干啥。
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
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梁衡是当今文坛中个性鲜明、思想敏锐、别具特色的作家,其散文独树一帜,曾引起过极大反响。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读韩愈梁衡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
他的那篇《谏迎佛骨表》,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正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
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
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
他在过蓝关时写了这首著名的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
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
这里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
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
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
读韩愈梁衡
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读韩愈读后感500字
读韩愈读后感500字篇一:读韩愈作品有感读韩愈作品有感“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他的为官之道从侧面可反映出韩愈本人有极高的素养,这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韩愈作品良多,《进学解》和《师说》带给我的影响尤为深刻。
《进学解》一开始,就以精炼明快的语句,说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劳,荒疏在于嬉戏,德行的成就在于深思,毁坏在于因循苟且。
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学习成败的规律,成为大家熟悉的格言,那个“勤”字和“思”字,也曾激励过多少读书人,下过多少功夫而最终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纵观古今有学问有成就人的作为,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就是天道酬勤。
是的,求知识,做学问,来不得半点轻佻,半点浮躁,半点投机。
而必须是忍得寂寞,甘坐冷板凳,一本书一本书地读,一张卡片一张卡片地写,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爬,才幸许有所收获。
韩愈在《进学解》中还列举了不同木材有不同的用途,有良匠可以各尽其材。
不同的药材能治不同的疾病,良医可以用其特性治病,可以药尽其用。
接着列举了古代圣贤虽各有所长,但均未能见用。
说明不论什么样的人都有特长,但材有高低,术有短长,只要有识才之人,就可以用其所长,发挥作用,否则未能见用,不是人才不好,而是不遇明世。
这不仅教会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把自己的闪光之处勇敢地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还有些倡导国家知人善任,善于发现培养人才的意味。
拜读完大家韩愈的《师说》,心中感触颇深。
的确,尊师重教是学问探讨上一个恒久的主题,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
做学问之人必须谨记切不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
文章的一、三两段中韩愈谈到了古人的从师之道,可以总结它的核心为“古之学者必有师”“圣人无常师”,古代的知识渊博之人必定有自己的老师,正如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读韩愈读后感
读韩愈读后感《读韩愈》是唐代文学家苏颂创作的一篇散文。
全文以读韩愈的文章为主线,回忆韩愈的生平和作品,并对韩愈的文学风格和思想进行赞美。
在阅读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对韩愈的文学才华和学识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
苏颂在文章中首先回忆了自己读韩愈文章的经历,他曾经是北宋朝廷的一位官员,工作压力和政治纷争使他倍感压抑。
然而,他却在韩愈的文章中找到了慰藉和力量。
这让我想到了文学的力量,它可以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使我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保持乐观和坚定。
对于韩愈的文学才华,苏颂毫不吝啬地赞美。
他说:“偶然读到韩愈的文章,真是一股清新之气直往人耳中。
那些纷揉好华的文章,哪有让人眼前一亮的”。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韩愈文章的独特之处,他的作品不仅注重具体的表达技巧和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能够打动读者的内心,引起共鸣。
我曾经读过一些韩愈的文章,如《师说》、《进学解》等,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深意。
韩愈对于韩愈的作品中的思想和观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他认为韩愈的作品充满了社会责任和正义感。
“文章所应争取的是世界美”。
韩愈在倡导文学应该具有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他批判了唐代一些作家盲目追求华丽的修辞和形式,而忽视了文学应该起到的社会教育和启迪作用。
这让我想起了现代文学和媒体的发展,我觉得现代的作家和艺术家应该继承韩愈的精神,用文学和艺术来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和人们的价值观。
通过阅读苏颂的《读韩愈》,我对韩愈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认识到文学的力量和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面临着烦恼和困惑,但是文学可以成为我们心灵的一盏明灯,给予我们勇气和智慧。
同时,文学也应该融入社会,发挥教育和引导作用,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正和文明进步。
《读韩愈》这篇文章让我对韩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敬佩。
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观点都非常独特和深刻,他的作品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通过这篇文章,我更加意识到文学的力量和价值,也更加懂得了追求美与义的重要性。
读韩愈读后感
读韩愈读后感韩愈是唐代文学家,他的诗文以清新俊逸、朴实无华而著称。
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抨击社会黑暗、反映现实矛盾为主题,深受后人喜爱。
读了韩愈的作品后,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赞赏。
韩愈的作品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对官场腐败、社会不公的指责和抨击。
他的《进学解》中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他认为应该以人才为本,而不是以考试为本。
他的《师说》中更是对当时的教育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教育应该以立德为先,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
这些作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韩愈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也让我对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除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韩愈的作品中还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的《马说》中,通过对马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
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匹马,需要奋发向前,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他的《师说》中更是对人生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他认为人生应该追求真理,追求道德,而不是追求名利和权力。
这些作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韩愈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读了韩愈的作品,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他的作品,我对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我相信,韩愈的作品会继续影响着后人,让人们在追求真理、追求道德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读韩愈
我读韩愈——读梁衡《读韩愈》有感“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翻开市面上的古诗集,你会发现李白的诗作数量居首,其次是杜甫,而韩愈远远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他也写诗文,只不过没有李白那么多痴话、没有杜甫那么多忧国忧民——他的不幸与挫折,却远比李白杜甫多。
文中作者对韩愈的评价甚高。
不但详细地介绍了韩愈的种种经历,又对他的作为做出了详细的评述。
韩愈本人正直,“肝脑涂地”地直接向唐宪宗“陈利害表决心”,不料宪宗丝毫不领情,还将他贬官千里,这已算是一桩挫折;当他到了潮州后,却发现这里还残余落后的文化和陋习,然而韩愈仍不忘将自己的能力付诸一方水土,心系百姓,这真是“难能可贵了”。
他两次犯上直言,又倡导古文运动,身处逆境却不屈不挠,不依不服,这正是他生命中的韧劲所在。
“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落第”,如此看来韩愈并不是一个向挫折低头的人。
身处逆境,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他认为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在历史上,他的作为也许称不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足以令后人为之敬佩、为之称道。
韩愈所受到的挫折,究竟是他的个性决定还是掌朝的宪宗皇帝造成的?文中作者认为无关紧要。
他认为重要的是人对待自己不幸的态度。
他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或是挫折,跟韩愈在仕途上所遭的不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更何况韩愈内心深处所隐藏着的奋斗精神并未随着一次次的碰壁而消失殆尽,他倔强的力量换来的是一方百姓的精神文化素养提升。
我读《读韩愈》,读到的是他曾并不为我所了解的人生经历;我读《读韩愈》,读到的是他不畏挫折的倔强力量;我读《读韩愈》,读到的是他孤独却坚强的人生写照,我读韩愈,读到的是他那种“奉献于民,求成于心”的高尚品格。
读韩愈读后感
读韩愈读后感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读完韩愈的诗文,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韩愈的诗文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著称,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示。
首先,韩愈的诗文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达对当时社会黑暗的不满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他的《马说》一文中,通过马的口吻,表达了对人性的批判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让人深思。
他的《师说》一文中,以老师的身份,对学生提出了关于人生价值观和修养的建议,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反省。
其次,韩愈的诗文表现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他的《进学解》一文中,对当时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对教育改革的建议,表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怀。
他的《祭妇言》一文中,对妇女地位的呼吁和对家庭和睦的渴望,表现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人民幸福的期盼。
最后,韩愈的诗文展现了对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的追求。
在他的诗篇中,常常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优秀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追寻。
他的《原道》一文中,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结和阐发,提出了对人生道德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他的《师说》一文中,对人生修养和品德修养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高尚品德和优秀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追寻。
通过阅读韩愈的诗文,我深刻体会到了他的情感真挚、思想深刻和语言优美,受益匪浅。
他的诗文对当代人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希望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韩愈的优秀传统,努力追求高尚品德和优秀人格,为社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拓展阅读:读韩愈(梁衡)
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关于韩愈一生的读后感
关于韩愈一生的读后感1. 哎呀,读了韩愈的一生,我就想啊,这人咋这么牛呢!他小时候肯定也是个爱学习的主儿,就像咱班上的学霸小明似的,天天抱着书啃。
韩愈那时候条件哪有咱现在好呀,可他还是那么刻苦。
有一回我瞅见小明在课间都不出去玩,就闷头做习题,我就问他:“你咋不出去玩呀,累不累呀?”小明说:“我得像韩愈学习呀,他那么艰苦都能学好,我这算啥。
”嘿,我这一听,可不是嘛,咱得向韩愈看齐,学习可不能偷懒呀,不然咋能有出息呢!2. 韩愈这人可真不容易呀!他一生起起落落的,就跟坐过山车似的。
我记得有次我和小伙伴们去游乐园坐过山车,那心情,一会儿害怕得要死,一会儿又兴奋得不行。
韩愈当官的时候,肯定也有这种感觉吧,一会儿被重用,一会儿又被贬官。
我就琢磨着,要是我是韩愈,碰到那些倒霉事儿,会不会就直接哭鼻子不干了呢?可人家韩愈不呀,他还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继续努力做事。
就像我爸说的,遇到困难可不能轻易放弃,得像韩愈那样有骨气,不然啥事儿都干不成啦!3. 哇哦,读韩愈的一生,感觉他就像一盏明灯呀!照亮了好多人前行的路呢。
就好比我们小区里那个老伯伯,每天晚上都会在花园里摆个小桌子,免费教我们这些小孩子写字画画啥的。
有次我写不好字,正着急呢,老伯伯就笑着跟我说:“孩子呀,别着急,慢慢来,就像韩愈写文章一样,那也是经过好多磨练才写得那么好的呀。
”我一听,对啊,韩愈那么有名的大文学家,文章都不是一下子就写得完美的,我也得加油呀。
哼,我就不信我练不好字啦,我得像韩愈那样有耐心才行呢!4. 嘿呀,韩愈这一生可真够精彩的啦!感觉他就是个超级勇敢的大侠呀,啥困难都敢去面对。
我跟弟弟在家玩角色扮演的时候,我就扮成大侠,说要去拯救世界呢。
可弟弟问我:“要是遇到很厉害的坏人,你怕不怕呀?”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韩愈,我说:“我才不怕呢,韩愈被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都不怕,我这算啥呀。
”然后我就雄赳赳气昂昂地继续我的“拯救世界”之旅啦。
哈哈,咱就得有韩愈那种勇敢劲儿,不管啥困难,往前冲就对啦!5. 哎呀妈呀,读了韩愈的一生,我觉得他太有个性啦!他才不管别人咋说呢,就坚持自己的想法。
读韩愈读后感
读韩愈读后感提起韩愈,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他那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
读韩愈,仿佛是在与一位穿越千年的智者对话,让我沉浸在他的思想世界里,感受着他的喜怒哀乐。
韩愈的文章,有一种力量,能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被他的观点所吸引,被他的情感所打动。
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能直抵人心,让人深思。
就说那篇《师说》吧,在当时那个“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下,韩愈挺身而出,大声疾呼:“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他毫不留情地批判了那些轻视师道的人,为教师这一职业正名。
我仿佛能看到他奋笔疾书时那坚定的眼神,听到他内心深处对教育的呐喊。
他的观点在如今看来,依然是那么的正确和重要。
韩愈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与波折的。
他多次被贬,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他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勇士,哪怕前路艰难,也依然勇往直前。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被贬潮州的那段经历。
当时的潮州,可谓是一片蛮荒之地,环境恶劣,文化落后。
韩愈初到潮州,面对的是重重困难。
但他没有被吓倒,而是积极地投入到当地的建设中去。
他关心民生,致力于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
他看到潮州鳄鱼为患,严重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于是亲自写下了那篇著名的《祭鳄鱼文》,责令鳄鱼在限定的时间内离开。
这看似有些天真的举动,实则饱含着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据说,在他做完祭鳄仪式后,鳄鱼还真的就渐渐减少了,当地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下来。
他重视教育,在潮州兴学育才。
他深知教育对于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大力倡导办学。
他亲自找地方,筹资金,聘请教师,让那些原本没有机会读书的孩子能够走进学堂。
我能想象到,他在简陋的教室里,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知识的场景。
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他忘却了所有的疲惫和困难。
他还积极地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在他的努力下,潮州的经济逐渐有了起色,百姓的生活也一天天好起来。
韩愈在潮州虽然只待了短短八个月,但他所做的一切,却给潮州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韩愈观后感
韩愈观后感篇一韩愈观后感嘿,朋友们!最近我读了关于韩愈的一些东西,感受颇多啊!韩愈,这位大佬在文学史上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我一开始接触他,可能就觉得不就是个古人嘛,能有多厉害?但深入了解之后,我发现我大错特错啦!他的文章,那叫一个牛!文字犀利得像把刀,直接就戳中要害。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写点文章嘛,有啥了不起?可你想想,在那个时代,能有这样的勇气和才华,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写出来,难道不值得佩服?我觉得他就像一位超级战士,在文字的战场上冲锋陷阵,为了真理和正义而战。
他的那种坚持和执着,让我反问自己,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能有他一半的勇气吗?可能够呛!还记得他被贬潮州的时候,那环境恶劣得让人想哭。
但他愣是没有放弃,反而在那里做出了一番成绩。
这难道不是告诉我们,逆境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先认怂?不过,我也在想,他这么拼命,是不是有点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得罪那些权贵。
但也许,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信念。
总之,了解韩愈之后,我心情那叫一个复杂,既佩服又有点心疼他。
这一路了解他的过程,真好!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篇二韩愈观后感哎呀妈呀,说起韩愈,我这心里头可真是五味杂陈!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心里还犯嘀咕:韩愈是谁呀?能有多厉害?可当我真正走进他的世界,我才发现,我简直就是个无知的小菜鸟!你瞧瞧他写的那些文章,什么《师说》啦,《马说》啦,简直就是文学界的宝藏!那词句,那寓意,就像一把重锤,一下一下敲打着我的心。
我就想问,他咋就这么有才呢?有人说他性格太直,不懂得圆滑,所以才会被贬。
可我倒觉得,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啊!在那个充满虚伪和谄媚的时代,他能保持这份真实和刚正,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吗?也许换做是我,早就被现实磨平了棱角,跟着大家一起混日子了。
他被贬到潮州的时候,那地方条件艰苦得要命。
我就在想,他会不会也有那么一瞬间想要放弃,想要妥协?但他没有,他努力为当地百姓做实事,改变他们的生活。
读韩愈读后感
读韩愈读后感在我阅读了韩愈的作品之后,我被他那磅礴大气的文风所折服。
他的文章通常简洁明快、力求言之有物,有时又气势磅礴、庄严激昂。
从他文章中透出来的自信与积极向上的精神,无疑是后人值得学习的榜样。
《进学解》是韩愈的一篇开篇之作,是他对于当时的士人教育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文章提到“士者,天下之贵任也,人死则已”。
文章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通过诗词描写,让人们深刻理解到读书教育的重要性。
韩愈主张读书应该为人民服务,要有人生的志向和人们的期望。
文章中还提到:“若为前世准备,生知所贵,孳孳以勤恪,阶级以决敏”。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主张学习应该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韩愈的《原道》是一篇让人生活的文章。
韩愈以自己看到的事实为基础,提出要“循道而广”,所以他主张大家要行正道,不要偏离正义,不要去抱怨社会不公平。
文章写得很有冲击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很大的警醒意义。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名篇,他从儒家的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地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制度的合理性。
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夫以子之不画而骂师,加之不莅诸侯而称制。
夫骂师,所学者也”。
他认为学生之所以骂师是因为学生没有认识到师者的尊严和力量,所以韩愈主张要对师长要敬重有加。
韩愈认为教育是一种终生的事业,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自己,做到内外合一。
《石城县祝舞者出宫文》是韩愈的一篇骈文,通过诗词描写,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韩愈追求真理的决心和勇气。
文章中写道:“丽质金琐,艳丽偷光。
全谛严规,处乱闻鼎。
磊落豪俊,中愆良平”。
这说明韩愈在文学上追求真实,反对虚伪和假装。
韩愈的文学思想具有古文正的特色,他主张文以载道,主张庄重既往,向人们传达深沉的思想。
他认为文学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要有社会责任感。
他不仅主张文学修养,还主张文学改变现实,改变个人和社会。
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散文和诗歌上,《感遇四首》是他的律诗集之一,这是一首写爱国主义的诗作,表达了韩愈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故国的热爱之情。
《读韩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
《读韩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读韩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韩愈》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韩愈》读后感1通过阅读文言课文《师说》,并且通过译文的理解,我有了很多感触,也深受启发。
《师说》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就连圣人也有不懂不明白的地方。
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不懂的时候,就应该不耻下问,不要觉得问别人好像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
《师说》当中的一个核心句子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意思就是说,但凡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师的存在。
按照最新的翻译来说,就是只有一定领域空间的地方,就有这个领域的能手。
是的,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奥秘无穷,领域繁多的。
尽管一些人在一定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可是在其他领域毕竟存在生疏不懂的地方。
当面临了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候,就要懂得去请教其他领域的能手。
而那些士大夫非常保守昏庸,而且好面子,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可是他们正因为耻于下问正一步步成为废材庸才,他们最终难逃遭淘汰的命运。
总的来说,《师说》绝对是一篇经典的文言课文,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领悟其中真意。
《读韩愈》读后感2生活中没有绝对的愚者和圣人,一个人总是存在着好的方面和不够完美的方面,只是这两方面所占的比例在各个人的身上有所不同而己。
古代的孔子被后人尊为圣人,他的思想观点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呢?我们是否就该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诺诺,对他的思想观点照搬不误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我们就成了韩愈在文章中所反对的“官盛则近谀”了。
我们都知道,这样做是过于绝对化的。
我们对于圣人的思想和观点也要客观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从。
例如,孔子对从事耕作的劳动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们就不该支持他的这种观点。
对农人那种大地般淳朴、宽厚和善良,我们很有必要好好学习,不管它是不是圣人、官人。
高中生读《读韩愈》读书心得体会
高中生读《读韩愈》读书心得体会《读韩愈》选自高中语文课本,作者从维熙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以前,我对韩愈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而读完这篇文章后,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韩愈的一生伴随着无数挫折,正如文章所说,“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面对这些挫折,韩愈没有放弃他的人生准则,依然尽其所能为民办事,真正地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有这样的官员,只能赞叹民族甚幸,百姓甚幸!
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个人利益真的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我们到底会怎么做?由此我想到了前不久的军训生活。
军训的苦,不堪回味,但是阅兵式上,强烈的使命感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此刻,无论有什么苦,你都要咽着,你所能做的,就是气宇轩昂地正步,纹丝不动地站着,这就是个人利益无条件服从集体利益。
韩愈另一点打动我的,就是他面对逆境的态度,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只有逆流而上的鱼,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实力。
人生的逆境真的无处不在,如果被逆境打败,那么只能说明自己不够坚强,唯有历经千锤百炼之后,才能从挫折中成长。
韩愈或许普通,或许卓越,但他一生的经历,绝对可以为我们做一楷模。
1。
读韩愈梁衡
读韩愈梁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
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
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
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
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
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
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
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
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
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
所谓“文死谏,武死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
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
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
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
(“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
”)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
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
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
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韩愈
——读梁衡《读韩愈》有感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
”这是作家梁衡对韩愈的评价,是韩愈为官的写照。
翻开市面上的古诗集,你会发现李白的诗作数量居首,其次是杜甫,而韩愈远远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他也写诗文,只不过没有李白那么多痴话、没有杜甫那么多忧国忧民——他的不幸与挫折,却远比李白杜甫多。
文中作者对韩愈的评价甚高。
不但详细地介绍了韩愈的种种经历,又对他的作为做出了详细的评述。
韩愈本人正直,“肝脑涂地”地直接向唐宪宗“陈利害表决心”,不料宪宗丝毫不领情,还将他贬官千里,这已算是一桩挫折;当他到了潮州后,却发现这里还残余落后的文化和陋习,然而韩愈仍不忘将自己的能力付诸一方水土,心系百姓,这真是“难能可贵了”。
他两次犯上直言,又倡导古文运动,身处逆境却不屈不挠,不依不服,这正是他生命中的韧劲所在。
“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落第”,如此看来韩愈并不是一个向挫折低头的人。
身处逆境,他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踏踏实实做好他认为是他应该做的事情。
在历史上,他的作为也许称不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也足以令后人为之敬佩、为之称道。
韩愈所受到的挫折,究竟是他的个性决定还是掌朝的宪宗皇帝造成的?文中作者认为无关紧要。
他认为重要的是人对待自己不幸的态度。
他的思想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或是挫折,跟韩愈在仕途上所遭的不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更何况韩愈内心深处所隐藏着的奋斗精神并未随着一次次的碰壁而消失殆尽,他倔强的力量换来的是一方百姓的精神文化素养提升。
我读《读韩愈》,读到的是他曾并不为我所了解的人生经历;我读《读韩愈》,读到的是他不畏挫折的倔强力量;我读《读韩愈》,读到的是他孤独却坚强的人生写照,我读韩愈,读到的是他那种“奉献于民,求成于心”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