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4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提升课件(14张)

合集下载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PT完美课件(共71张)

第4章 第2节 课时1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PPT完美课件(共71张)

双 基



预 习

性逐渐减弱
·
标 随

关 键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
检 测
能 力

性质 性、还原性
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心 突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科 素
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层 作 业








·
32
·
·

备 知 识
(3)Na 、 Mg 、 Al

H2O
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为由易到难。
课 时


( )层
学 科 素 养
(4)HClO、H2SO3、H3PO4、H2SiO3 的酸性依次减弱。 (

)业
应 用
[答案] (1)× (2)× (3)√ (4)×





·
23
·
·


知 识
2.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
6
·
·


知 识
2.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
双 基


主 预
3~10 号

·
标 随
Li Be B C N O F Ne


元素

检 测


核 心
原子半径 152 89
82
77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27张PPT)

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27张PPT)

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Cl>S>P>Si
(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置换出H2,金属性越强; ②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 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与H2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即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非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跟冷水剧烈反应滴 Na 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2Na+2H2O=2NaOH+H2↑
比与水反应剧烈
Mg
与冷水几乎不反应,加热表面出 现较多气泡, 溶液变为浅红色
Mg+2H2O(沸水)=Mg(OH)2+H2↑
反应剧烈
Al
冷水不反应,加热少量 气泡,溶液不变红
反应较缓
结论:金属性: Na > Mg > Al
◕活动二、探究Na、Mg、Al金属性强弱——NaOH、Mg(OH)2、Al(OH)3碱性强弱
【练习】
1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Na、Mg、Al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B.N、O、F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C.P、S、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D.Li、Na、K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练习】
2、下列说法能证明钾元素比镁元素金属性强的是( AB )
A.金属钾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冷水几乎没有现象。 B.KOH的碱性比Mg(OH)2强 C.金属钾与MgCl2的水溶液反应可置换出金属镁 D.在化学反应中,钾失去1个电子,镁失去2个电子
【练习】
3、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高中化学版新教材必修1第4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精品课件 (共33张PPT)

高中化学版新教材必修1第4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 第1课时》精品课件 (共33张PPT)
(2)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_由__1到__8___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一、1~18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
(2)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__由_大__到_小_____的周期性 变化。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铝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1)钠、镁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①该实验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了少量无色气泡, 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 酞溶液变为_粉__红__色。该实验说明镁与_冷__水__几乎 不反应,能与热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M__g_+__2_H_2_O_=_=_=_=__=_M_g_(_O__H_)_2+__H__2↑___。 ②由上述实验可知,镁和水反应不如钠和水反应__剧__烈__。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2)镁、铝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①实验甲中a、b两支试管中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完全 消失,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A__l(_O_H__)3_+__3_H__+_=_=_=_ _A__l3_+_+__3_H__2O___、_A_l_(O__H_)_3_+__O_H_-__=_=_=_A_l_O_- 2__+__2_H_2_O_。 由上述反应可知Al(OH)3为_两__性__氢氧化物。
2.根据
推测该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数值。
提示 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
一、1~18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在水溶液中,YOn3-和 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YOn3-+3S2-+6H+===Y-+3S↓+3H2O (1)YOn3-中 Y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5_价。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课件(52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课件(52张)

方程式为_2_N__a_+__2_H_2_O__=_=_=_ _2_N__a_O_H__+__H_2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9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加热前,镁条表面附着少 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能与
量无色气泡,加热至沸腾 热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向一支试管中 白色沉淀溶解,溶液变澄
AlCl3 溶液,然后滴加氨水,直 滴加 2 mol/L 清。离子方程式为
到不再产生白色絮状 Al(OH)3 的盐酸,边滴 _A_l_(O__H__)3_+__3_H_+__=_=_=_A__l3_+_
沉淀为止。将 Al(OH)3 沉淀分 加边振荡
_+__3_H__2O_______________
为止。将 Mg(OH)2 沉淀分装在 加边振荡
_M__g_2_+_+__2_H__2O_________
两支试管中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23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 离子方程式
②向试管中加入 2 mL 1 mol/L MgCl2 向另一支试管中
溶液,然后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 滴加 2 mol/L 的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B不正确;C.阳离子
半径小于同元素的原子半径,C正确;
D.应为Se2->Br->S2-,D不正确。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6
3.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 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C.原子序数:d>c>b>a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1元素周期律(共26张ppt)

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4.2.1元素周期律(共26张ppt)

条件 变化规律
气态 氢化物
热稳定性 变化规律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

酸性 变化规律
结论
Si 高温
P
S
Cl
磷蒸气与H2能反 应
需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 发生爆炸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与氢气化合越来越__容__易____
SiH4 很不稳定
PH3 不稳定
H2S 受热分解
HCl 稳定
随着核电荷数增加,气态氢化物越来越__稳__定____
预测: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实验比较: 实验一:取一小段镁条,用砂纸除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到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
2 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观察现 象。与钠和水的反应相比,镁和水的反应难易程度如何?生成了什么物质?
Al(OH)3+3H+=Al3++3H2O Al(OH)3+OH-=[Al(OH)4]钠、镁、铝是金属元素,都能形成氢氧化物。NaOH是强碱,Mg(OH)2 是中强碱,而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这说明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 的非金属性。
教学过程
2.Si、P、S、Cl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与氢气 反应
教学过程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实验探究——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问题讨论: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推测出该周期元素金属 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吗?
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由左向右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依 次减小,失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强,
实验二:向试管中加入2 mL 1mol/L AlCl3溶液,然后滴加氨水,直到不再产生 白色絮状Al(OH)3沉淀为止。将Al(OH)3沉淀分装在两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2 mol/L盐酸,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 mol/L 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观察现象。

化学课件《元素周期律》优秀ppt14 人教课标版

化学课件《元素周期律》优秀ppt14 人教课标版
126.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127.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12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129.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编排原则: ⑴ 按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⑵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周期) ⑶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
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1 2种元素
2 8种元素 短周期
横的方面 (7个横行)7个周期 周
3 8种元素
4 18种元素
ds区:IB、IIB族——(n-1)d10ns1~2
最外层电子数皆为1~2个,均为金属元素 。
f区:镧系和锕系——(n-2)f0~14(n-1)d 0~2 ns2
最外层电子数基本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思考题:
1、为什么s区、d 区和ds区都是金属?
2. 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 3.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主要集中在右 上角三角区内(如图)?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4.处于非金属三角 区边缘的元素常被 称为半金属或准金 属。为什么?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4-2 元素周期律 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4-2 元素周期律 教学课件
第十五页,共四十八页。
技能素养 目标一 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应用 [例 1] X、Y 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主族元素,如果 X 原子半 径比 Y 的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的比 Y 的强 B.X 的非金属性比 Y 的强 C.X 的阴离子比 Y 的阴离子还原性强 D.X 的气态氢化物比 Y 的稳定
逐渐 增强
逐渐 减弱
的 性 质
主要 化合价
一般,最高正价: +__1_→__+__7_, 负化合价: _-__4_→__-_1_
最高正价数= _主__族_序 __数__(O、F 除外), 负化合价=主__族__序__数__-8
化 最高价氧 合 化物对应 物 水化物
酸性逐渐__增__强____ 碱性逐渐__减__弱____
(8)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
素。( × )
第十页,共四十八页。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 1 到 8 重复出 现 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正价从+1 到+7 重复出现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低负价从-7 到-1 重复出现 D.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低负价从 -4 到-1 重复出现
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
【解析】 X 原子半径比 Y 的大,说明 X 在 Y 的左边,原子序数 X 比 Y 小,X 的非金属性比 Y 的弱,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X 比 Y 的弱,X 的阴离子比 Y 的阴离子还原性强,X 的气态氢化物不如 Y 的稳定。
【答案】 C
第十七页,共四十八页。
状元随笔 金属性、还原性的区别 1.金属性:指元素原子失去电子能力大小的性质。 2.还原性:还原性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或离子)的失电子能力,还 原性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性与金属性的区别是前者指物 质的性质,后者指元素的性质。

人教版元素周期律ppt精品教学2

人教版元素周期律ppt精品教学2

B.Si
C.S
D.Cl
解析: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逐渐减小,
所以 Na 的原子半径是最大的。
答案:A
2.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
元素
N
S
O
Si
原子半径/10-10 m 0.75 1.02 0.74 1.17
根据以上数据,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
A.1.10×10-10 m
B.0.80×10-10 m
自上而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
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答案:D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由+1→+7→0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
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以原子序数为 1~18 的元素为例,探究元素化合价的变 化,图示如下: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 周期性 变化,即每周期:最高正价: +1→+7 (O 无最高正价、 F 无正价),负价: -4→-1 。
1.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A.Na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 呈现 由 1 到 8 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呈 现 由大到小 的周期性变化。
[提醒] 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是指同一周期第ⅠA 族~ 第ⅦA 族之间的变化规律,不包括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
(自左至右) (自上而下)
金属性
减弱
增强
非金属性
增强
减弱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有三种金属元素 A、B、C,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 C 的盐溶
液中置换出 C。则这三种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B )
A.A>B>C
B.B>A>C
C.B>C>A
D.C>B>A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解析:根据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方法及题意可知,由于 B 的最 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 A 的强,所以元素 B 的金属性比 A 的强; 由于 A 可以从 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 C,所以 A 的金属性比 C 的强。
碱性强弱 _____N_a_O__H____>___M__g_(_O__H_)_2__>___A__l_(O__H_)_2___
结论
金属性:_N__a_>_M__g_>_A__l _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4.Si、P、S、Cl 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Si、P、S、Cl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题组训练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下列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C )
A.N
B.O
C.Na
D.Cl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下图表示 1~18 号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随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该图中
纵坐标表示( B )
金属性逐渐 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课件(53张)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第一册 第4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课件(53张)

属性越强
(×)
(7)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
2.X、Y两元素是同周期的非金属主族元素,如果X原子半径比Y的
大,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的比Y的强
B.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X的阴离子比Y的阴离子还原性强
D.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3.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分类 碱性强弱
结论
NaOH 强碱
Mg(OH)2
Al(OH)3
中强碱(属于弱碱)
两性氢氧化物
NaOH>Mg(OH)2>Al(OH)3 金属性:Na>Mg>Al
4.Si、P、S、Cl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Si
P
S
Cl
判断依据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
同周期 (从左到右)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增强 减弱
同主族 (从上到下)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减弱 增强
内容
氢化物
最高价氧化物 的水化物
稳定性 还原性
酸性 碱性
同周期 (从左到右)
增强 减弱 增强 减弱
同主族 (从上到下)
与氢气反应
由难到易的顺序为_______S_i<_P__<_S_<_C_l_______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的水 化物的酸性
结论
H2SiO3: 弱酸
H3PO4:中强酸
H2SO4:强 HClO4:强


酸性:____H__C_l_O_4_>__H_2_S_O__4>__H__3_P_O_4_>__H__2S_i_O_3______

【新教材】2021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全章课件

【新教材】2021版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4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全章课件
• 5.紧扣特征·得规律
• 依据元素周期律,结合元素周期表,根据“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 得出元素的性质。
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 原子结构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回顾初中所学原子结构知识,了解核 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学 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习,培养微观探析、证据 2.依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推理和模型认知的意识和 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会书写简单
1
1 836
点拨:质子或中子的相对质量等于一个质子或中子的质量与 12C 原子 质量的112(1.66×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 2.质量数
• (1)概念: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
核内所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
• [学法指导] • 1.微观分析·练规范
• 微观分析原子的组成,掌握原子的书写标准,知道原子中各种微粒的关 系。通过类比的方法,对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进行辨析,加深理 解。
• 2.理解本质·重应用
• 结合第3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通过对教材中元素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等各项内容的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 出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2
18
• 3.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年代 模型
观点或理论
道 尔 顿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 1803年 模型 心球。
汤 姆 孙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 1904年 模型 电子,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卢 瑟 福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Leabharlann 值叫做质量数质。子中子

2023年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3年高中化学第4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课堂达标验收
1.镭,元素符号Ra,是一种具有很强的放射性的元素,在化学元
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第 ⅡA族。1898年12月,玛丽·居里和皮埃
尔·居里从沥青铀矿提取铀后的矿渣中分离出氯化镭。下列关于镭元素单
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错误的是
( CD )
A.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
B.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 C.单质镭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解析:(1)由主要化合价和原子半径知A为Mg,B为Al,C为S,D为 Cl-,E为O。
(2)B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ⅢA族。 (3)C、D的简单离子分别为S2-、Cl-,半径大小为S2->Cl-。 (4) 最 高 价 氧 化 物 对 应 的 水 化 物 分 别 为 Mg(OH)2 、 Al(OH)3 、 H2SO4、HClO4,其中HCIO4酸性最强。 (5)S与O形成的化合物有SO2和SO3。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大多数位于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
素的交界线附近
B.农药中常含有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区域内
C.构成催化剂的元素通常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方区域内
D.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找作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的元素
解析:构成催化剂的元素为过渡金属元素,在周期表过渡元素中寻
找,故选C。
要点归纳
课堂素能探究
知识点 元素的性质、结构及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问题探究: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以推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有何必然联系?
2.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原子结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原子有个电子层,元素就位于第几周期;主族元 素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几个电子,元素就位于第几主族。 2.主族元素最高正价与其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密切相 关,等于其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

4.2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4.2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课件【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水,直到不再产生白色胶 均溶解
状Al(OH)3为止。然后将氢 氧化铝分装在两只试管
中,分别滴加2mol·L-1稀盐
Al(OH)3 + 3H+=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探究】硅、磷、硫、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非金属 性比较
判断 方法
④与同种变价金属反应,金属被氧化的程度越大,非金 属性越强。 ⑤非金属的置换能力:Cl2 置换出 Br2,Br2 能置换出 I2, 则非金属性:Cl>Br>I
⑥阴离子的还原性:一般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非 金属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如:还原性:S2->Cl-,则非金属性:S<Cl。
第四章 物质的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原子序数)的递增
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
结果
结构 决定 性质
一、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最外层 电子数
得失电子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3.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
是( )。
D
A.氢化物沸点:W<Z
Y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新课探究
3.结构与性质的互推 (1)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 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则该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电子。 (2)若某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得电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若某元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电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备用练习
(3)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但也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 )
[解析] 锗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既具有金属性,
也具有非金属性。
(4)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RO4,则其气态氢化物为
H2R。
(√ )
(5)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 )
就越剧烈,所以与水反应,Cs比Na剧烈,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项正确;
元素的非金属性F>Cl,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因
此与H2反应,F2比Cl2容易,可以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项正确;
备用练习
3.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D )
A.与水反应,Cs比Na剧烈 C.碱性:NaOH>Al(OH)3
答案提示:第四周期第ⅣA族。
问题2:若要选取合适的催化剂可以消除汽车尾气的污染,应在元素周期表 的什么区域寻找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提示:过渡元素。
问题3:根据周期表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分析:什么元素的 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
答案提示:铯的金属性最强,氟的非金属性最强,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 的左下角和右上角。
[解析] 地球上元素的含量分布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无关。
备用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①④ B.②③
C.只有①
D.只有④
【解析】选A。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与Al同族,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增大,元素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
性逐渐增强。故①④正确。
2.我国科学家陈竺院士获得了一项国际大奖——美国血液学会颁发的欧尼斯
特·博特勒奖,该奖是为表彰他利用砒霜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T>Q 【解析】选B、D。由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可知R为F,由周期表 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X为S、T为Cl、Z为Ar、Q为Br。由于Z(Ar)为稀有气体,不能 比较其非金属性,A错误;R的核外电子数(即原子序数)为9,Q的核外电子数(即原 子序数)为35,35-9=26,B正确;氟、氯、溴三种元素位于同主族,同主族元素从上 到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 性依次减弱,C错误,D正确。
专题提升课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 应用
【归纳整合】 1.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三大规律推断元素 (1)最外层电子规律
最外层 电子数(N)
元素在周期表中 的位置
3≤N<8
ⅢA族~ ⅦA族
N=1或2
N>次外层 电子数
第ⅠA族、第ⅡA族、 第二周期(Li、Be
第Ⅷ族、副族、0族 除外)
元素氦
(2)“阴三、阳四”规律 某元素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该元素位于第三周期;若为阳 离子,则位于第四周期。如S2-、K+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则S位于 第三周期,K位于第四周期。 (3)“阴上、阳下”规律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若电性相同,则位于同周期,若电性不同,则阳离子位于 阴离子的下一周期。如O2-、F-、Na+、Mg2+、Al3+ 电子层结构相同,则Na、Mg、 Al位于O、F的下一周期。
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
B.砷元素是第5周期的主族元素
C.砷原子的第3个电子层含有18个电子
D.与砷同主族的上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为25
3.(双选)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其中R单质 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ⅦA HR R2O7
HRO4
Hale Waihona Puke 【典例示范】 【典例】(2019·全国卷Ⅱ)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 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确定其化合物的化学式 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主族序数后,根据化合价规律就可以写出它的化合物的 化学式,例如(用R代表元素):
氢化物 最高价 氧化物 最高价 含氧酸
ⅣA RH4
RO2
H4RO4 或H2RO3
ⅤA RH3
R2O5
H3RO4 或HRO3
ⅥA H2R RO3
H2RO4
【思维建模】主族元素“位-构-性”问题解题思路:
【母题追问】(1)某短周期主族元素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分别为0、2、4、 6,则可能是哪些元素? 提示:若为0,则为H、C、Si;若为2,则为N、P;若为4,则为S;若为6,则为Cl。 (2)X3+与Z3-中,哪者的离子半径大? 提示:Z3-大。Z3-比X3+多一个电子层,Z3-半径大。
【素养训练】
1.(2020·寿光高一检测)近年来,我国在超导研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铊(Tl)是超导
体的组成成分之一,铊位于第六周期ⅢA族。下列对铊的性质推导可能正确的是 ( )
①铊是易导电的银白色金属 ②T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③Tl3+的氧化能力比Al3+的强 ④单质能跟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