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

合集下载

表1呼吸道标本中常见分离菌

表1呼吸道标本中常见分离菌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临床通常将正常人喉以上部位称之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定植有大量的正常菌群,而气管以下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称下呼吸道,通常无菌。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及肺实质感染(肺炎、肺脓肿)等。

病原体有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和原虫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等。

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丝酵母菌等。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有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可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音、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等体症,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因此临床诊断一般不难;细菌学检验能明确感染病原及药敏结果,有助于疾病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的监测。

临床呼吸道标本中常见的分离细菌见表1。

表1呼吸道标本中常见分离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韦荣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其他奈瑟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卡他莫拉菌球菌、其他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其他克雷伯菌微球菌、消化链球菌、消化沙雷菌、变形杆菌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真杆菌、丙酸杆菌、乳酸杆菌百日咳鲍特菌、不动杆菌放线菌、奴卡菌、结核分枝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假单胞菌属白喉棒状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细菌、嗜肺军团菌、气单胞菌、流假丝酵母菌感嗜血杆菌、付流杆嗜血杆菌、梭杆菌一、送检指征痰液标本是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最常见的的标本,但不是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标本。

1.咳嗽咳嗽咳痰是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症状,咳嗽的性质与痰的性状如脓或铁锈样痰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2.咯血喉以下的呼吸道出血为咯血,包括泡沫血痰、鲜血和痰中带血等。

最新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最新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相关临床知识临床通常将正常人喉以上部位称之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定植有大量的正常菌群,而气管以下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称下呼吸道,通常无菌。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及肺实质感染(肺炎、肺脓肿)等。

病原体有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和原虫等。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有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可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音、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等体症,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因此临床诊断一般不难;细菌学检验能明确感染病原,并提供有关抗菌药物对分离菌的抗菌活性等信息,有助于疾病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和医院感染的监测。

临床呼吸道标本中常见分离细菌见表1表1呼吸道标本中的常见分离细菌二、标本米集本室必须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一)采集方法1 •自然咳痰法以晨痰为佳,采集标本前应用清水、冷开水漱口或牙刷清洁口腔和牙齿,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

尽可能在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

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痰液直接吐入无菌、清洁、干燥、不渗漏、不吸水的广口带盖的容器中,标本量应》lml。

标本应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的标本,室温保存w 2h o2•支气管镜采集法、防污染毛刷采集法、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法、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法均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但必须注意采集标本时尽可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

3 •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伸入咽部,小儿经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送检。

幼儿还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

(二)标本验收遇有不合格标本,应及时与临床联系,报告不合格标本拒收的具体理由。

下呼吸道标本验收与拒收见表2o三、实验室检查(一)肉眼观察 观察痰液的颜色、粘度、有无血丝和是否呈脓性,如见有颗粒存在,则应注意可能 与放线菌属及奴卡菌属感染有关。

临床标本的细菌检验

临床标本的细菌检验

痰标本临床通常将正常人喉以上部位称之为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定植有大量的正常菌群,而气管以下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称下呼吸道,通常无菌或仅有少量细菌侵入。

在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中,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由于有正常菌群的存在,不易判断出何为与疾病有关的细菌,进行普通培养无特别意义《插入表上呼吸道存在的正常菌群》。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症,临床常取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以明确感染病原及其药敏结果,有助于疾病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的监测。

痰标本须经上呼吸道排出,常受该处正常菌群的污染,因此,判断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是否有病原菌存在,须对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有所了解。

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有α、γ链球菌、微球菌、拟杆菌、梭杆菌、厌氧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奈瑟菌、嗜血杆菌、棒状杆菌。

标本的验收遇有不合格标本,应及时与临床联系,报告不合格标本拒收的具体理由。

拒收标准:a.肉眼观察痰标本呈水样或唾液样。

b.标本涂片白细胞数<10/低倍镜和鳞状上皮细胞数>25/低倍镜,表示该标本已污染正常菌群,建议重送标本。

c.容器错误标本容器必须符合规定,溢漏、无盖者拒收。

分离培养1.痰标本培养前处理(均质化)2.分离培养(1)一般细菌培养应同时划区接种(痰半定量原则)痰半定量方法:用接种坏将痰液在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上作三区划线接种标本,进行培养。

痰半定量培养的临床意义三区划线法:首先用无菌棉签挑取痰液的脓或血性部分(或将接种坏通过火焰灭菌,冷却后挑取标本少许,尽量取有脓或血部分)然后将其涂布在平板第一区,并作数次划线,再在二、三区依次用接种环划线,每划一个区域,应将接种环烧灼一次,待冷却后再划下一区域。

1)血平板(5%CO2环境)适用于分离肺炎链球菌和其他细菌。

2)巧克力平板(5%CO2环境)适用于分离嗜血杆菌。

3)麦康凯/中国蓝平板(需氧环境)适用于分离革兰阴性杆菌。

(2)分离培养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置5%CO2环境,麦康凯平板/中国兰平板置普通孵箱,35℃孵育。

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实验室检测
细菌培养
01
02
03
04
培养基选择
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适宜的培 养基,如血琼脂、巧克力琼脂 等。
标本采集
采集呼吸道分泌物、痰液、肺 泡灌洗液等作为培养样本。
培养条件
菌落鉴别
在恒温(35-37℃)条件下进行 培养,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根据菌落的形态、染色特性、 生化反应等指标鉴别细菌种类 。
药敏试验
分子生物学检测
细菌学快速检测
采用自动化仪器和试剂盒进行细菌学 快速检测,如免疫分析仪、干式生化 分析仪等。
利用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病原 体核酸,具有快速、敏感的优点。
05
结果报告与解读
结果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检验结果
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结果, 应详细记录。
检验报告单
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送检标本类 型、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及结论等。
事故应急处理
制定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在发 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
对。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检验报告时间
应在规定时间内出具检验报告,并 注明报告时间。
结果解读与临床意义
解读依据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临床意义
为医生提供细菌种类、耐药性及 感染部位等信息,指导临床用药 和治疗方案制定。
结果报告的注意事项
准确性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误差和误报。
样本稀释
将采集的样本进行稀释, 以便后续的细菌分离和培 养。
样本预处理
对稀释后的样本进行预处 理,如添加抗菌药物,以 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SOP

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SOP

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二)适用范围及操作人员:呼吸道标本培养和涂片检检查;检验科工作人员。

(三)支持性文件:《WST805-2022临床微生物检验基本技术标准》、《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操作指南》、《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四)标本类型:痰、咽拭、支气管肺泡灌洗吸出液、支气管冲洗液或刷子、肺穿刺液等。

(五)标本采集时间: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

(六)标本采集方法:1、咳痰:适用于肺部感染患者,特别是重病监护室(ICU)及住院的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肺脓肿(咳痰非最适标本)、可疑细菌性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患者。

咳痰前,患者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指导患者咳出深部痰,勿留取唾液和鼻咽腔分泌物。

2、气管吸出物:仅当气管插管的患者出现肺炎症状时(如发热或浸润),可采集气管吸出物标本。

从气管中吸痰,用无菌容器留取送检。

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向小支气管和肺泡中注入无菌生理盐水灌洗,在40mL~80mL回收的灌洗液中包含约1mL支气管末梢和肺泡中的分泌物;弃去前段可能污染的部分,收集其余部分后立即送检。

4、保护毛刷标本: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亚段支气管可疑感染部位,经支气管镜刷检孔推出双层套管中的毛刷(远端填塞聚乙二醇),刷取脓性分泌物,采样后将毛刷回收入双层套管并退出纤维支气管镜,用无菌剪刀剪断毛刷,置于含lmL生理盐水的无菌容器中(仅供需氧培养),快速送检。

5、气管穿刺法在环甲膜下穿刺抽取痰液,收集标本,适用于厌氧菌培养。

6、棉拭采集法用无菌棉拭子轻轻擦拭病人鼻咽部黏膜,留取标本,置无菌试管内送检。

(七)标本拒收标准:1、申请单姓名、科别、床号与标本的标签不符。

2、痰标本呈水样或唾液样。

3、痰涂片白细胞<10/低倍视野,上皮细胞>25/低倍视野。

4、标本容器溢漏,无瓶盖。

5、痰标本留取放置时间太长,超过2小时。

20呼吸系统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20呼吸系统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
规范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呼吸道标本培养和涂片检查。
3
3.1
3.2
3.2.1
3.2.2
3.2.3
3.2.4
3.2.5
3.3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4
采集标本后立即送到实验室,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4
4.1
4.2
4.3
5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3
6.3.1
6.3.2
6.3.3
6.3.4
6.3.5
7
8
8.1
8.2
9
9.1
9.2
9.3
10
上呼吸道标本培养生长的细菌是否与疾病有关,需各方面综合分析,排除常居菌后,才可作出正确的判断。下呼吸道的痰液应是无细菌的,而经口腔咳出的痰带有多种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如草绿色链球菌).若从病人痰标本中查见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提示可能有呼吸道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是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儿童细菌性肺炎多为流感嗜血杆菌所致.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属和肠杆菌属细菌等。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嗜肺军团菌引起军团菌病,肺部厌氧感染大多是脆弱类杆菌及梭杆菌属的细菌等。疑典型形态细菌所致肺部感染时,常先做痰液和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镜检(如肺部结核痰液徐片、抗酸染色,镜检找抗酸染色阳性结核分枝杆菌),有助于细菌培养检查。
11
如查出抗酸杆菌阳性,则应及时向临床报告并作出传染病报告。
编写:审核:批准:
日期:年月日
6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近年来,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不断增加,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确保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快速、准确、可靠的检测和诊断,制定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将有助于提高检验水平和工作效率,本文将针对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一、检验前准备1. 确定样本种类:本次检验需使用的下呼吸道标本种类有:痰、咽拭子或喉拭子等。

2. 样本采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样本采集,采集时要求患者咳嗽并咳出深部痰液,若患者不配合,则可采用吸痰管等工具进行痰液采集。

同时也可以采用喉拭子或者咽拭子进行标本采集。

3. 样本处理:对采集的样本,应及时送到检验室进行处理,加工前需要做出相应的标签,记录样本采集时间、采集标本证号、病人基本信息等。

二、操作流程1. 样本处理(a) 痰液标本处理方法:对于痰液标本,先进行分液处理,即分离痰液中的黏液、脓液、红细胞和有机杂质等。

然后以0.9%氯化钠溶液洗涤一次,摇匀后进行离心(5000r/min,10min)。

(b) 咽拭子或喉拭子标本处理:将采集的咽拭子或喉拭子样本转移到含有0.9%氯化钠溶液的离心管中,然后离心(5000r/min,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下一步检验。

2. 检测**(a) 涂片制备:将上述处理后的纯化液采用无菌钢丝圈或无菌载玻片刷取标本并均匀涂在两张干净的干燥擅菌片上,干燥后送至乙醇固定。

(b) 染色:采用Gram染色方法进行染色,首先用碘酒凝固后,将菌片在床头火上迅速脱色,用80%乙酸洗去多余的碘酒和颜料,再冲洗水清洗,细心观察染色质量,必要时要反复染色。

(c) 细菌形态观察:观察染色后菌的形态。

非典型革兰氏染色细胞如需观察需通过进一步检验的手段,如选择恰当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等。

(d) 培养:将涂片标本在含有相应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以进行分类鉴定。

常用的培养基及相应的菌种分类可参见《常用细菌分类鉴定表》。

痰及呼吸道标本检验程序

痰及呼吸道标本检验程序

可从送检的标本中分离出多种细菌,确定哪一种分离细 菌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这对临
床诊断与治疗感染性疾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9.1.1 上呼吸道栖居正常菌群:α γ 链球菌、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拟杆菌、梭杆菌、厌氧球
菌、奈瑟菌(致病菌除外)、嗜血杆菌(致病菌除外)、棒状杆菌(致病菌除外)。
9.1.2 病原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厌氧球菌、结核分枝杆
不透明、表面呈皱纹状,形似菜花状)进行抗酸染色、 镜检,阳性及时报告。同时保留菌种为今
后进一步鉴定与研究做准备。
7.2.4 嗜肺军团菌培养:将均质化的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巧克力琼脂和 BCYE 琼脂平板上,置 350C
5%CO2 环境中培养。若在上述培养基中 48 小时内有细菌生长,此菌则不是军团菌。如在 BCYE(缓 冲活性炭酵母琼脂)平板上 72 小时后生长(细小、灰白、圆形、湿润有光泽、菌落边缘透明), 而血琼脂平板 和巧克力 平板上不生 长,此菌 可能是军 团菌。进一 步鉴定包 括:气味 (酸臭味)、 Chimene’s 染色、革兰阴性纤细杆菌、军团菌凝集试验。还可进行 16S rDNA 序列鉴定到种。 7.2.5 厌氧菌培养: 方法参见厌氧菌检验程序。 7.2.6 百日咳鲍特菌培养:将鼻咽拭子直接接种鲍-金二氏琼脂平板上,亦可采用咳碟法接种。由 于此菌生长缓慢,往往需要 3~5 天,饱和湿度对其生长有利,故将培养皿置于盛有少许水份的容 器内进行培养,350C 48~72 小时后观察结果。 7.2.7 白喉棒状杆菌培养:将拭子接种于血琼脂,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和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上, 370C 培养 18~48 小时分别观察各种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进一步进行鉴定。 7.2.8 脑膜炎奈瑟菌培养: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置 5%~10%CO2 350C 24~48 小时培养,观 察其生长情况。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有肺炎
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军团菌、肺 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等。医院获得性肺 炎常见的病原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 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假丝酵母菌等。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有发热、咳嗽和
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可伴有胸 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音、白细胞总数 及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 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等体症, 严重时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因 此临床诊断一般不难;细菌学检验能明确 感染病原及药敏结果,有助于疾病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和医院感染的监测。临床呼 吸道标本中常见的分离细菌见表1。
油镜下观察细菌形态、排列和染色特 性,可初步推定菌属(或种),涂片中所 见细菌的量及吞噬细胞内是否有细菌等, 如发现酵母样菌孢子、菌丝或放线菌、奴 卡菌等,应予相应报告和继续检查。
(三)分离培养
痰标本培养前处理 不含或含粘液很 少的合格标本,可直接接种,遇有含大量 粘液的标本,应加入等量的液化剂(如 pH7.6的10g/L胰酶溶液等),放置35°C 待充分液化再行接种。也可加液化剂后用 旋 转 混 匀 器 搅 拌 混 匀 , 3000r/min 离 心 10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接种。
下呼吸道感染细 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临床通常将正常人喉以上部位称之为
上呼吸道,上呼吸道定植有大量的正常菌 群,而气管以下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 称下呼吸道,通常无菌。下呼吸道感染包 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 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及肺实质感 染(肺炎、肺脓肿)等。病原体有细菌、 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 和原虫等。
(二)标本验收与拒收

下呼吸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下呼吸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常见呼吸道重要致病菌 链球菌 苛养革兰阴性菌 革兰阴性双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 葡萄球菌 革兰阳性杆菌
链球菌 Beta-溶血、触酶阴性呈链状或成对排列的球菌 化脓链球菌(PYR+)任何数量都要报告 患儿标本检查有小溶血环并鉴定B群-溶血链球 菌,任何数量都要报告 优势菌时,有意义数量的Beta-溶血链球菌 不要报告小菌落的beta-溶血链球菌或F群链球菌, 因为这些菌是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当培养少量,涂片也见到时报告 肺炎链球菌,报告药敏 流感嗜血杆菌,报告beta-内酰胺酶
当培养达到有意义数量时,即使不 卡他莫拉菌
是优势菌,也报告
脑膜炎奈瑟菌
只对住院患者报告:
铜绿假单胞菌,报告药敏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不动杆菌,报告药敏
伯克霍德菌,报告药敏
检测
病原菌
当培养达到有意义数量,并且是 优势菌,特别是涂片提示多形核
气管镜标本 (由肺科医生或受训后医生采集)支气管 肺泡灌洗液(BAL)支气管灌洗液,保护 性毛刷标本(PSB),支气管穿刺活检标 本
支气管灌洗液-BAL-PSB-穿刺活检标本
标本运送
无菌杯 条码 1-2h内送检
超时,苛养菌如肺炎链球菌减少,口咽部 正常菌群将过度生长
标本拒收规则
• 不接受48h内重复送检培养的标本 • 拒收以下标本申请做下呼吸道感染诊断:
直接试验
革兰染色 注明细胞、细菌量以及评价结果 见表3
胆汁溶菌试验 革兰阳性双球菌
表3 痰涂片革兰染色结果解释
指征
解释
每个低倍镜视野发现>10个鳞状上皮 标本含有唾液和上呼吸道分泌物,报告
细胞
“>10个扁平上皮细胞/低倍视野,提示
标本被唾液污染,将不再进行培养”

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下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1. 下呼吸道标本培养常见病原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脑膜炎奈瑟氏菌
化脓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肠杆菌科细菌
结核分支杆菌
非发酵菌
白喉棒状杆菌
嗜肺军团菌
假丝酵母菌
2.标本收集:
2.1下呼吸道标本采集的基本要求是采集深部的痰液,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自然咯痰法 2.气管镜采集法
3.小儿取痰法
4.气管穿刺法
5.胃内采痰法。

2.2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2.1标本采集以晨痰为佳,咳前应充分嗽口,减少口腔正常菌群的污染。

2.2.2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以防某些细菌在外环境中死亡。

做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培养的痰液如不能及时送检,应放入4℃冰箱,以免杂菌生长。

3.检验步骤:
3.1一般细菌涂片检查挑取痰液的脓性或带血部分放在两张玻片中,置室温自然干燥,经火焰固定后,做革兰氏染色,另一张根据检验需要做抗酸染色或其他染色。

如标本中每个低倍视野内鳞状上皮细胞多于25
个,脓细胞又少于10个,并找不到病变部分,表示标本来自唾液,标本不合格,不必进一步检查,要求重新送检。

3.2分离培养一般细菌培养分别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巧克力平板,巧克力应置于CO2环境中35℃培养18~24小时。

4.报告结果:检出细菌,应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V1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V1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V1正文: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一、前言下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疾病,在临床中必要时需进行细菌学检验。

准确、规范的检验操作能够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规范是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践理念,依据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及操作规程,对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进行规范。

二、样本采集1. 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应在晨起后采集,因为上呼吸道分泌物可能污染下呼吸道样本。

2. 检验前禁食禁水:样本采集前应禁食2-3小时。

3. 涂片制备:应该选择新鲜样本制作涂片,将样本从气管插管或支气管导管中采集,避免口咽部分泌物污染。

用无菌取样管采集后制作涂片,将涂片空气干燥并标记好患者姓名及编号。

4. 样本保存: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避免长时间储存,同时应保持样本的温度和湿度。

三、实验室检验1. 样本处理:接收样本后应先进行标本登记,然后进行样本处理。

将样本进行深部咳痰涂片和培养,同时进行革兰染色和氧化酶试验等检验。

2. 培养条件:样本应在充足的氧气供应下进行培养,同时应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培养。

3. 培养基选择:根据感染细菌科类别,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4. 取样及分离:分离出完整菌落后,应进行鉴定。

不同菌种应进行适当的检验,如荚膜、氧化酶及糖发酵等试验。

5. 结果解释及报告:根据结果及时进行结果解读,避免结果误判和报告失误。

四、实验室质量控制1. 内部质控:实验室应制定内部质量控制程序及相应的质控标准,并按时进行检验。

2. 外部质控: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外部质量控制项目,及时反馈质量问题并进行改进。

3.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相当重要,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保养,避免操作失误和仪器损坏。

五、安全措施1. 实验室人员应严格遵守规范操作,如戴手套、口罩,保证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

2. 避免细菌感染和交叉污染,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

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

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

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
一、标本类型:下呼吸道标本包括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

二、检验项目:
外观:观察标本的颜色、性状、有无血丝、脓性分泌物等。

细胞学检查:计数白细胞、红细胞、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等,了解炎症程度和细胞类型。

微生物学检查:检测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抗原检测:针对某些特定病原体,检测其抗原成分,以明确诊断。

抗体检测:检测血清中针对某些病原体的抗体,了解感染情况及免疫状态。

细菌培养:对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菌培养,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结核分枝杆菌检查:对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明确诊断。

其他特殊检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其他相关的特殊检查,如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三、报告形式:下呼吸道标本结果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出具,包括检验项目、结果、参考值、结论等内容。

如有异常
结果,应在结论中注明,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处理方案。

四、报告时限:一般情况下,下呼吸道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细菌培养等项目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培养和鉴定,因此报告时限可能会有所延长。

具体时限应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会在24-48小时内出具报告。

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相关医生或患者。

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检验

呼吸道感染的微生物检验
•胸部X线检查:炎性浸润阴影也可出现肺叶实变、空洞形成、胸 腔积液。
•病原学检查: *痰或胸水涂片检查,培养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连做2、3次。 *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检测血清病原菌的 抗原或抗体。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原体。
•血液检查:细菌感染者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升高, 可有核左移。
• 不可接受的标本包括唾液样痰、24h收集的痰和拭子。临床医生应当 督导患者咳出合格的痰标本,而非唾液。
• 下呼吸道标本应在采集后立即(20min内)送至细菌室,并于1h内 接种,室温下放置超过2h会降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 这是由于定植于上呼吸道的非致病菌过度生长所致。特别需要注意的 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养菌不喜低温,此类下呼吸道标 本勿冷藏。
(2)确诊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结核、肺癌、肺吸虫病等;(3)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
如何提高诊断水平
• 一、临床医生应当注意标本的正确取材。
• 采集合格标本对细菌的诊断尤为重要 • 送检指征:凡是发热、咳嗽和咳痰,痰呈脓性、粘稠或血性,并伴有胸痛、气急、肺部闻及湿罗
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X线检查提示肺部有炎症性浸润或胸腔积液,
什么是呼吸道感染
• 呼吸道感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感染性炎症。呼吸道以环状 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喉,其感染称上呼吸道感 染。下呼吸道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叶、段支气管直至肺泡,其感染称下呼吸道 感染。
•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细菌和病毒
•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等微生物及较少见的原虫、吸虫、绦虫等寄生虫。
耐甲氧西林菌株: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学检验操作规范1. 检验前准备检验前要检查所需器材是否齐备,且有使用期限、试剂是否过期。

根据标本性质准备适当的试验室和器材,如培养基、消毒剂、培养皿、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2. 标本的采集下呼吸道感染标本需由医生经过特殊训练后采集。

标本采集应在患者用药前进行,避免影响细菌培养。

应采集晨起的第一口咳痰标本,或在空腹情况下采集医生所要求的标本。

标本采集应该避免因细菌其他来源被污染。

3. 标本的存储和运输标本应在采集后尽快送至检验室。

标本在送到检验室的途中应密封,并且避免被震动或过热过冷。

气管切开标本应立即进行培养,对于咳痰标本应在收到后的半小时内进行处理。

4. 标本的处理将留有量行的痰液用橡皮塞挤入干净的西门子杯内,有时也可采用锡制雾化器或喷雾器快速将痰液或分泌物喷在玻片上。

用火焰或消毒器对冷凝吸入性肺炎标本进行消毒,尽可能在细菌沉淀区进行采样。

迅速挤压蓝色鼻咽拭子并置入培养皿内。

标本处理时要注意避免散播细菌。

5. 涂片染色将涂片涂上标本,然后进行染色。

无需特殊之处,可以参照常规的涂片染色法。

6. 培养用普通、选择性和不同的富集培养基进行培养。

常用的培养条件和相关的检测菌株如下:a. 长链球菌–用5%的羊血琼脂培养,将其置于CO2孵育箱中。

b. 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用血精灵琼脂培养。

c. 肺炎链球菌–用富集培养基,如VP培养基、耐苯唑芥庚烷琼脂(PBG琼脂)等。

为了纯化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还可以选择使用灭菌的吞噬细胞进行富集,例如照片长杆菌(F. tularensis.)。

d. 泡沫状微生物和厌氧菌–分别用PPLO或厌氧和普通琼脂培养。

7. 鉴定和鉴别根据培养结果和临床表现,可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

在进行鉴定过程中,应遵循规范化的步骤,选择正确的API、鉴定手段等,并在鉴定手册中查找相关鉴定概念、流程、依据以及最近的病原学方面的知识,避免误判或漏判。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评估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评估
量和可追溯性。
03
标本处理
处理方法
采集
通过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途径采集下呼吸道标本。
保存
将采集的标本放入无菌容器中,并立即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预处理
在实验室中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包括离心、去沉淀物、稀释等步 骤。
处理注意事项
01
02
03
避免污染
采集和保存标本时应严格 遵守无菌操作,避免外界 细菌污染。
对标本进行预处理,包括离心、去沉淀物 、稀释等步骤。
对预处理后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 验等检测分析,以确定病原菌种类和药物 敏感性。
04
评估指标
评估标准
01
准确性
评估结果应与实际感染情况相符, 误差小。
敏感性
评估结果应能及时反映感染情况, 避免漏诊。
03
02
可靠性
评估结果应稳定可靠,不受其他因 素干扰。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评估
目录
• 引言 • 标本采集 • 标本处理 • 评估指标 • 评估结果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评估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背景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诊断依赖于对标本的准确评估。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标本的评估要求也越来越高。
特异性
评估结果应能准确区分感染与非感 染情况,避免误诊。
04
评估方法
1 2
实验室检测
通过细菌培养、涂片镜检、免疫学检测等方法进 行评估。
临床诊断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评估。
3
流行病学调查
了解患者感染来源、传播途径等信息,为评估提 供参考。

怎样的呼吸道标本才会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指标?

怎样的呼吸道标本才会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指标?

怎样的呼吸道标本才会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指标?呼吸道标本是临床细菌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中,呼吸道感染可分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感染。

不同部位的感染病原菌差异较大,规范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对其操作流程的充分了解有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进而确保检验准确可靠。

因标本容易受到口咽部菌群的污染,致使送检标本不合格,而不合格的标本可导致错误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因此,本文就怎样的呼吸道标本才会给临床提供可靠的指标做如下报道。

1.规范、正确采集呼吸道标本的原因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是病原学诊断,只有详细了解了病原学和药敏结果,才能真正做到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及合理用药,同时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最终可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而病原学诊断结果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标本质量。

标本质量直接决定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只有前期进行及时规范的标本采集,后期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才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只有规范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才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指标,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1.呼吸道标本有哪些上呼吸道标本有口咽拭子、鼻咽拭子以及鼻咽吸取物等;下呼吸道标本有气管吸取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痰液等。

3.呼吸道样本的正确采集方法3.1口咽拭子先用生理盐水漱口,将试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瞩患者放松,采集时嘱患者头部后仰30°,发“啊”声,以暴露咽喉部,将压舌板插入口咽部压住病人舌前2/3,涤纶或藻酸钙拭子适度用力,来回擦拭双侧扁桃体,然后再擦拭咽后壁3-4次,并保留10-15秒,拭子进出口腔时需避免触及舌部、悬垂体、口腔粘膜和唾液;采样完毕后取出后置采样管,将拭子头沿标记折断,使拭子浸入至采样液中,旋紧管盖。

一般情况下,不单独选用咽拭子标本诊断上呼吸道感染,鼻咽拭子或鼻咽吸取物联合检验以提高呼吸道感染的病原检出率。

3.2鼻咽拭子嘱患者尽量保持头部后仰70°,将试子缓慢转动并插入病人鼻孔至颚部,切记不可太用力,沿鼻腔壁伸入鼻咽部直至感到一定阻力时,转动数次,停留数秒吸取分泌物,轻轻旋转取出拭子,将采样管标记部位塑料棍折断,试子浸泡至采样液中,旋紧管盖,并及时送达实验室。

呼吸道标本的培养与鉴定

呼吸道标本的培养与鉴定

呼吸道标本的培养与鉴定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常居的细菌群,下呼吸道是无菌的。

上呼吸道常居菌主要有:草绿色链球菌、α、β链球菌、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拟杆菌、梭杆菌、口腔厌氧球菌、奈瑟菌(致病菌除外)等。

1.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因感染部位而有所差异。

(1).咽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A群链球菌;(2).喉炎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3).中耳炎常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及口腔厌氧菌;(4).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卡他莫拉菌、化脓性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嗜肺军团菌、诺卡菌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社区获得性、进行性、坏死性肺部病变;(5)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容易受到侵袭性真菌的感染。

2.检验方法与程序通常用鼻咽拭子采集标本。

痰和支气管灌洗液用无菌痰杯留取。

应由临床医生指导留取。

痰标本及上呼吸道拭子标本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

3.涂片检查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痰液标本每低倍视野上皮细胞应小于10个,白细胞应大于25个。

还可以初步判定是否有病原菌存在及病原菌的种类。

比如,念珠菌可直接在高倍镜下检查孢子及菌丝。

4.细菌培养通常采用分区划线接种的方法进行标本的初次接种。

①血平板适用于分离各类细菌,特别是β溶血性链球菌②巧克力平板于5%co2环境下分离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或淋病奈瑟菌③中国蓝/麦康凯平板用于分离革兰氏阴性杆菌④沙氏平板用于分离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或真菌⑤厌氧血平板放厌氧环境,分离厌氧菌⑥罗-琴培养基或米氏7H10培养基,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

35℃培养18-24小时,观察细菌菌落形态及特点,呼吸道标本中的常居菌群不用鉴定,培养后生长于平板第二区或第三区的中等或大量细菌,或仅在第一区生长的纯种细菌,都是需要鉴定的细菌。

若无致病菌或呼吸道正常菌群生长,可能提示正常菌受抗菌药物的抑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1.检验目的
规范呼吸道标本细菌学检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呼吸道标本培养和涂片检查。

3.标本采集与运送
3.1 采集时间以晨痰为好。

3.2 采集方法
3.2.1 自然咳痰法用清水反复漱口后从气管深部咳出痰,吐入无菌容器内。

3.2.2 气管镜下采集法在病灶附近用导管吸或用支气管刷直接取得标本。

3.2.3 气管穿刺法在环甲膜下穿刺抽取痰液,收集标本,适用于厌氧菌培养。

3.2.4 呼吸机采集法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可利用呼吸机吸取深部痰入专用采集器内送检。

3.2.5 为了明确扁桃体炎、会厌炎、鼻咽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原体,可以采集拭子送检。

首先拭子用无菌生理盐水沾湿,然后用力在感染部位擦拭,采集标本与无菌管送检。

3.3 标本运送
3.3.1 采集标本后立即送到实验室,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

3.3.2 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冰箱保存(疑为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苛氧菌感染除外),以免杂菌生长,但必须在24h内处理。

3.3.3 对可疑烈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患者检验标本,在采集、运送及保存过程中必须注意生物安全防护。

4.检验步骤
4.1接种:用无菌拭子蘸取脓性部分,接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第一区,再用一次性接种
环分区划线接种。

4.2 涂片在接种的同时进行涂片。

用铅笔在磨砂部位编号,每片只涂一份标本。

4.3 培养:血平板、巧克力平板置35℃二氧化碳培养箱培养18-48h。

4.4 涂片染色镜检:涂片革兰染色,自然干燥后镜检。

先用低倍镜浏览整片,计数平均每个低倍视野WBC、上皮细胞的数量。

标本合格与否参考表1,合格标本再用油镜观察,主要观察片中主要细菌类型、WBC内吞噬什么细菌等,以作为看板时决定什么细菌要做的依据。

表1 痰液标本分级
4.5 培养结果观察
4.5.1 口咽部正常寄生的需氧菌主要是腐生的奈瑟菌、草绿色链球菌,
4.5.2 有明确意义的病原菌: A群溶血性链球菌(咽炎)、流感嗜血杆菌(b型5y以下儿童急性会厌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链球菌(急性支气管炎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大叶性肺炎)、百日咳鲍特菌(咳嗽、支气管扩张)、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军团菌(肺炎)、白喉棒状杆菌。

4.5.3 机会致病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细菌、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博克霍尔德菌、星型诺卡菌、衣氏放线菌、卡他莫拉菌等。

机会致病性真菌:球孢子菌(明确的致病性真菌)、曲霉菌、毛霉菌、卡式肺囊虫、酵母样真菌。

4.5.4 结合痰涂片,对于合格的痰,做如下处理:
4.5.4.1 镜下未见明显优势菌的,血平板正常菌群生长、巧克力上无嗜血杆菌生长,可延长培养至48h,或做DNA酶筛选卡他莫拉菌。

如DNA酶阴性,48h培养板无有明确意义病原菌生长,报告“正常菌群生长”。

4.5.4.2 镜下见WBC内有吞噬菌的,分离相应的细菌鉴定药敏。

4.5.4.3 镜下见革兰阳性球菌,矛头状,注意观察血平板有无肺炎链球菌,分纯可疑菌落,并在一区贴OPTORCHIN纸片。

4.5.4.4 镜下可见革兰阴性小杆菌,多形性,巧克力平板可见较多的透明、湿润革兰阴性杆菌,做卫星试验。

血平板卫星+,MH卫星-,报告“流感嗜血杆菌”;血平板卫星+,MH卫星+,报告“副流感嗜血杆菌”。

4.5.4.5 血平板上机会致病菌生长,超过2+,分离相应的细菌鉴定药敏。

4.5.4.6 镜下见较多酵母孢子和假菌丝,血平板有3+的真菌生长,分离真菌显色鉴定,与临床医生联系商量要不要进一步做药敏。

4.5.4.7 镜下可见有隔菌丝和/或曲霉头部结构,血平板有较多曲霉生长,联系临床医生要不要进一步鉴定。

4.6 特别提示
4.6.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常规培养不出,需要特殊培养基。

4.6.2 百日咳鲍特菌生长慢,需鲍金培养基培养,偶可在新鲜配制的巧克力平板生长。

4.6.3 结核分枝杆菌普通培养不能生长,需特殊培养。

4.6.4 痰培养不做厌氧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