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君王的领导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理论篇:君王的主要工作
这里讲的君王,包括古代的帝王和当代的革命领袖,本文侧重创业之主。既然是君王,就当做好君王的本职工作,而不是取代臣下去做具体事务。
秦始皇紧抓权力,事必躬亲,每天批阅奏章忙到深夜(人的精力有限,再忙又有什么用呢),却在用人方面出现重大失误,以致他刚死,他最信任的李斯和赵高就勾结起来,违背秦始皇本意,立昏庸的胡亥为帝,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
君王要做的,是抓大放小,执掌权柄,决定本集团的目标、战略,做好重大决策,设计好本集团的制度,引进、培养、考察、任用好人才。
1 执掌权柄
顾名思义,君王必须执掌权柄,尤其在战争的非常阶段,君王须有决策权和用人权,方能确保集团的方向,君王无权或是大权旁落,就成了无本之木,不免沦为傀儡。因此即使是为民主理想而奋斗终生的孙中山,也极为强调他个人的领袖地位,甚至曾要求党员宣誓效忠于他。(至于革命成功后推行民主制度,则是另一回事。)
要执掌权柄,君王要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如刘备的爱民礼贤名望和皇室后裔身份、孙中山作为革命先驱和三民主义理论创立者的权威),要得到下属的爱戴,尤其是得到军队的拥护。君王御下恩威并施,既充分关爱,又严加管教,做到公平执法、令行禁止、犯法者虽亲比罚、立功者虽仇必赏,则君王的权威自能确立。若君王能带领本集团取得过辉煌和荣耀,则其在军队臣民中的权威是永恒的,不随权力的丧失而丧失,甚至可以凭借之夺回权力。拿破仑复辟时,身边只有几百士兵,然而由于他的巨大威望,被派来阻止他的法国军队一见他就欢呼雀跃,纷纷倒戈。甚至拿破仑死后几十年,他的侄子,本身并无拿破仑的雄才大略,然而凭借着拿破仑的威望,仍赢得了总统选举进而重新创立帝国。
君王要掌权,必要时也要有授权,并把握好掌权和授权的平衡,君王要带领本集团取得成功,必须充分发挥团队、人才的作用。这就要求君王授予人才一定的权力,以做到人尽其才,发挥其积极性。洪秀全是很好的反例。太平天国初期,杨秀清假借天父下凡,夺取了实权,洪秀全未能及时制止,于是被架空,沦为摆设,几乎被杨篡位成功。杨被杀后。洪秀全走上另一极端,拼命抓权,大封同姓王,牵制石达开,逼得石带精锐出走,自毁长城。此后对李秀成等人才也不能充分信任,处处限制,最终身死国灭。
2 决定大事
做重大决定时,民主的协商和讨论是必不可少的。但真理未必是掌握在多数人手里。尤其涉及到重大改革时,由于人安于现状、求稳的心理,
往往持反对意见者占大多数,他们会列举种种理由来反对。这时候不能简单的用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机制来决定。君王须有主见和决断,要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全局和长远,不被众人考虑的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所蒙蔽。商鞅变法,秦国贵族一片反对,魏孝文帝汉化迁都,大臣们纷纷抵制。然而秦孝公和魏孝文帝坚持改革,排除阻力,终于实现了富国强兵。
当然,力排众议、乾纲独断,并不意味着一意孤行,历史上贤明的君主如刘邦、李世民,都是善于纳谏又不乏主见的。开会讨论,听取大家的意见,可以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而不同意见中,也不乏有可取之处。然而一旦形成了决议,就必须坚决贯彻执行,而不能再犹豫徘徊,陷于无休无止的争论之中。赤壁之战前,东吴分成主和、主战两派,孙权其实是不甘心投降的,但他一开始不露声色,让两派充分讨论,最终主和派所谓的曹军强大的观点被主战的周瑜一一驳倒,这时候孙权作为领导拍板主战,并且拔剑斩断桌角以示决心,一锤定音,从此东吴上下一心,赢得了赤壁之战。
对于不同意见,即使事实证明是错误的,君王也应有容纳的雅量,否则以后谁还敢提意见呢?世界形势千变万化,谁又能保证自己提的意见是百分之百正确呢?赤壁之战后,对于主和的张昭、顾雍等人,孙权并未心存芥蒂,照样敬重之、信任之、重用之。他们也一如既往的尽心辅佐孙权。曹操决定北征乌恒,曹洪等大多数人反对,认为太冒险,最终曹操还是决定出征,得胜回来后,曹操不但不指责曹洪等人,反而奖赏了他们,说:“虽然我这次侥幸得胜,但你们说的是万全之策。以后你们有什么意见建议,尽管知无不言。”相反,袁绍要跟曹操决战,谋士田丰极力劝阻,触怒了袁绍,被囚禁起来,袁绍大败而归,羞于回见田丰,竟杀了田丰。袁绍如此荒唐,其失败是注定的。(然而历史上这种死要面子、不肯自我反省、推卸责任的失败君王其实不在少数。)
3 立制
没有制度或制度不完善,大家无所适从,随意行事,无所约束,必然一片混乱。好的制度,能事半功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的同时,监督不良不轨行为。秦国通过变法,奖励耕战,而其它六国变法不彻底,制度上的优势使得秦国转弱为强,最终统一了天下。
制度订好了,要坚决执行。多数人的心里,更注重公平性。制度再严厉,只要秉公执法,大家一视同仁,其实怨言也不会太多,严厉的制度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诸葛亮虽然不是蜀国的君主,但他在刘备死后,事实上扮演了君王的角色(当然他对于后主刘禅是忠贞不二的),蜀
国法律严酷,诸葛亮又连年征战,几乎适龄男子要服兵役,然而蜀国上下对他衷心爱戴,蜀国军民更视他为慈父严父,任劳任怨,毫无怨言,原因就在于诸葛亮秉公执法,并且自己带头遵守,马谡失街亭,尽管马和诸葛亮私人关系极好,但诸葛亮还是依照军法挥泪斩了马谡,他自己也主动引咎降职,承担责任。众人无不口服心服,诸葛亮的威望不但不因兵败而降低,反而增强了。
当然,制度的改革,往往引起人们暂时的不适应。制度也不可能完全兼顾到多数人的利益,难免触动既得利益者。这就要求君王有足够的权力、智慧、自信以及魄力去推动改革。
4 用人
用好人才,虽然是老生常谈。然而,如何用人,大有学问。
首先是用才的标准,是用人唯贤,还是德才兼备。理想中的人才当然是德才兼备了,但是人无完人,再说什么是“德”也很难判断,有些人就伪装得很好。因此还是以有无才能作为用人的主要标准,适当考虑其才德和忠诚度。关键在于制度,激励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机制有问题了,再好的人,也可能在利益的驱使下产生二心,或是被某些有野心的人煽动利用。如赵匡胤,身居要职,掌握举国兵权,无人能制衡,一旦被部下拥戴,黄袍加身,他就算不想做皇帝,也身不由己了。
这就涉及如何用人,尤其是如何驾驭能人。能人有两个问题,一是容易恃才傲物,这相对好办,君王有容人之量,做好调解工作就是了,第二则是容易有野心,这比较棘手,要求君王自身具有能人不具有的东西(如血统、如权威、如团队),并且恩威并施,防范未然,所谓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只能是针对君子,问题是如前所言,有德之人未必有才,有才之人未必有德,君王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臣下不会反叛上,而要做到使臣下不能反叛不敢反叛。
刘邦将将是很好的例子。韩信在项羽帐下只是小兵,刘邦却能发现其才能并任用其为军事统帅,这是刘邦的知人之明。韩信在刘邦危难时刻,不但不及时救援,还趁机讨价还价要求封王,刘邦忍住而满足其要求,后面又封官许愿,终于让韩信出兵而打败了项羽,这是刘邦的容人之量。项羽一灭,刘邦马上夺了韩信的兵权,防患于未然,这是刘邦的防人之道。韩信评价刘邦不善带兵,但是善于将将(驾驭将领)。君王在这一点确实要学习刘邦,牢牢掌握大权,但又充分授权,让韩信发挥其军事才能,不干预韩信的军事决策。这一点毛泽东也是如此,国共内战时,他负责方针战略和人事安排,确保大权不失,具体的军事指挥则由林彪、粟裕等将领自由发挥。相反,蒋介石总喜欢干涉将领
的军事决策,甚至直接越权指挥具体部署,政出多门,又朝令夕改,以致下面的军人无所适从。毛胜蒋败,用人之道是一大原因。
如果能人本身不但具有能力,又有威望甚至具备某种当君王的资质,这时候就不轻易放纵他了。更使皇帝刘玄时,刘縯、刘秀兄弟功高震主,论能力,刘玄远不如刘縯刘秀,刘玄能当上皇帝也不过是因为他的皇族血统,然而刘縯刘秀同样具备皇族血统,威望还比刘玄为高。为了保住皇位,刘玄杀了刘縯。按道理,刘玄既然杀了刘縯,即使不斩尽杀绝,那也要牢牢控制住刘秀,他居然还相信刘秀,派刘秀这样具备和自己争夺皇位资质、并且和自己有仇的能人去招抚河北,放虎归山,愚蠢之极!于是,刘秀迅速壮大了势力而自立。
二 实践篇:刘备是怎样从一介布衣到开国君主的
三国群雄中,曹操起家早,又有庞大的家族势力支持;袁绍四世三公,门公故吏遍布天下;孙权则直接继承了父兄的基业。相比之下,刘备虽名为皇族后裔,但不过布衣出身,基础最薄弱,创业过程中充满了坎坷,屡次兵败地失,几番寄人篱下,但刘备总能败而不亡,并抓住机会重新崛起,最终取得了三分天下。刘备的成功之道有以下几点:。
1 有大志。刘备从小就有帝王之志。刘备集团则树立了“复兴汉室”的目标和奋斗方向,这是一面很好的旗帜,将很多有志于恢复国家秩序,又不满曹操残暴做法的人吸引、凝聚到刘备周围,这是其成功的政治基础。
2 得人心。刘备待人宽厚仁爱,又善于宣传,因此仁义名满天下。曹军南下时,荆州十多万老百姓自愿扶老携幼追随刘备逃难。刘备占据公安后,曹军所属原荆州地区的很多军民,纷纷投奔刘备。刘备的仁义是发自真心的,并不是如有些人所说的伪装出来的。这是其成功的民意基础。
3 坚忍不拔。为了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刘备屡败屡战,纵然在曹操号称百万大军紧逼、自身兵微将寡的危急时刻,也从未想过向敌人投降。即使在寄人篱下的年代,也念念不忘胸中抱负。他在荆州依附刘表时,过了几年远离战争的日子,他发现自己因多时未骑马征战,大腿上的肥肉又长起来(髀肉复生),感叹功业未建,虚度光阴,黯然泪下,丝毫不留恋于当时的安逸生活(相反,刘表刘璋张鲁之流,满足于短暂的安逸现状,不思进取,最终一一覆灭。诚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一次他结毦(即编织,刘备年少时织席贩履,编织是其爱好)解闷,诸葛亮看到了,很严肃的批评他“明公您应该要有远大志向,怎么能做这种无聊事。”刘备马上接受,并与诸葛亮商量起招兵强兵的军
国大事。
一个领袖能意志坚强,百折不挠,一个集团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精气神,就有了凝聚力,属下自能舍命相随,共同奋斗,刘备早年多次兵败地失,但其集团的基本骨干关羽张飞糜竺糜芳孙乾简雍以及后来的诸葛亮等,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和他不离不弃。
磨难是把双刃剑,它摧毁意志薄弱者,却磨砺意志坚强者。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经历千辛万苦。经受住考验、逆境中尚能坚强乐观的人,时运一到,往往否极泰来,顺风顺水。如刘备,赤壁之战前几乎濒临灭亡。但他坚持住了,并成功联合东吴打赢了赤壁之战,此后便扶摇直上,一发而不可挡,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人才纷纷归附,地盘和势力急剧扩大。又如春秋晋国的重耳,历经磨难周折,流亡十九年才回国为君,在他主政下,晋国迅速强大并称霸。相反,意志薄弱者,往往一受挫折便一蹶不振,如官渡之战失利后的袁绍,本来地盘还在,实力仍不可小视,但他却就此消沉,终至覆亡。
4 善于用人。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不计前嫌重用多年来与他处处作对的刘巴。(三顾茅庐其实不仅仅是请出一个诸葛亮,而是向外界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广告,彰显了刘备礼贤下士的态度和求贤若渴的心情,重用刘巴也不仅仅发挥了刘巴的作用,更是得益州后笼络稳定人心、凸显刘备爱才和胸怀的高招。)刘备善于发现人才,也注重培养人才,他破格将汉中太守要职的重任交给后起之秀魏延,而不是简单论资排辈用张飞。(此后魏延在汉中的布防极为成功,替蜀汉守住了几十年国门。)对人才,他既不忘物质奖励,又注重精神激励。高层次的人才,固然也有物质追求,但更注重事业、理想、个人价值等精神层面的东西。曹操用高管厚禄美女笼络关羽,刘备和关羽联系的纽带则是深厚的感情、义气和共同的理想、事业。关羽身在曹营身在汉,一得知刘备下落,马上毫不犹豫的离开曹营,回到刘备身边。
5 善于抓住机会并迅速行动。刘备眼光锐利,行动迅速。得知袁术投奔袁绍,刘备即请命出征急行军(曹操后悔时已追之不及),从此摆脱了曹操的控制。获悉曹操北征乌丸,他即建言刘表乘虚攻取许都。一找到借口,他马上向刘璋开战并夺取了益州。
刘备身上还有很多闪光点,如喜怒不形于色(成功者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刘备爱哭善哭的形象是小说杜撰出来的)、重情重义、有血性(怒鞭督邮其实是刘备而不是张飞所为)、敢于冒险(为了孙吴联盟,只身到东吴成婚)。刘备的做法和奋斗经历,对于弱小集团如何生存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激励和借鉴意义。
三 百家篇:古今中外关于帝王术的重要论述及点评
1 韩非子的帝王术
韩非子认为人性本恶,主张帝王要用法(即制度)、术(权术)、势(权势)来统治,以奖罚手段驾驭臣下。他指出君王和臣下利益、立场并不完全一致,君王不能被臣下蒙蔽。这些都有可取之处。
但法家太严酷,缺乏温情,其实严刑重罚的同时也要施以仁爱,另外权术弄多了也会弄巧成拙,造成上下不信任。《韩非子》可谓中国帝王学的最重要著作,值得一读。
2 老子的无为而治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但无为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而是要求统治者遵循大道(即自然规律),不妄为,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引申之,即前文所说的,抓大放小,执掌权柄,决定大事,立制用人,而不事事亲为,依照规律办事,自然事半功倍。
3 《三略》的政略
主张君王要刚柔相济,礼贤下士,与众同好。同时提出“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的驾驭手段。
要注意的是所谓“谋臣亡”,并不是说灭亡谋臣本人,而是夺取谋臣将领的权力尤其是兵权,刘邦朱元璋搞大杀功臣那一套,其实是对鸟尽弓藏的错误理解。而刘秀、赵匡胤在立国后通过怀柔手段收回将领权力,皆大欢喜,这才是英主仁主的正确做法。
4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该书指出人类许多劣根性(如“人们伤害自己爱戴的人比伤害自己畏惧的人顾忌更少”),认为“君主除了从事战争、训练和军事制度以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标和思想,也不应该把其他事务当作自己的专业”,认为君王要兼具狐狸与狮子(狡猾又有威慑力)的特点,主张为达目的可不择手段(如盟约遵守有利时,就守约,不利时则可不守约,同时又要表现得“守信、仁慈、值得信任”。
该书揭示了人性恶的一面,其提倡的做法,听起来虽骇人,但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却很实用,事实上最后胜出的往往也是不择手段又善于伪装的人。当然,目的纯正是前提,不然违道而行,必遭天谴。非常手段很必要,但非常时刻才用。《君主论》值得一读。
5 罗贯中的英雄论: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借曹操之口,以龙为喻,说出其英雄观:“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中,隐则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而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英雄要像龙一样,能伸能屈,时机未到时善于潜伏,时机来临时则乘时趁势而动。)“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须有大志、大智、大气
魄。)
6 李宗吾的厚黑学
指出成大事者,要面厚心黑(这和狐狸狮子有异曲同工)。
厚,指能忍,能伪装。黑,指不择手段,无毒不丈夫。厚黑的本质,其实也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李并以三国的例子说明,指出曹操心黑,刘备面厚,孙权厚黑兼有而不彻底,司马懿集厚黑之大成,所以最终天下归于司马一家。又以楚汉之际刘邦项羽的例子,说项羽妇人之仁(即不黑,鸿门宴不忍杀刘邦),匹夫之勇(即不厚,兵败后其实还有翻身资本,却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杀),相反刘邦能忍能狠,终得天下。
厚黑本身只是手段,并无贬义,关键还是目的要纯正。厚黑学有独到之处,然而未免以偏概全,成大事者,除了厚黑,还要有很多必备的素质或能力,如占领道义制高点,如会用人等。曹操对董承、孔融这些政敌,满门操斩,黑固黑矣,但他也是没办法,因为这些人和他势不两立,不由得他不心狠手辣,相反,对于以后能和自己合作的人,哪怕是杀死其亲子侄子的张绣、辱骂其祖宗三代的陈琳,曹操都能不计前嫌,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之重用之。刘邦对功臣固然黑矣,但对天下黎民却又是至仁,他得天下后休养生息,减轻赋税,国家黎民都因此受益。相反,项羽对朋友对故人甚至对敌人刘邦是够仁义的,但却是小仁小义,他坑杀投降的二十万秦军,火烧咸阳,比起这些暴行,他的小仁小义又算得了什么呢。
7 毛泽东“老粗出人物”论
毛指出:“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他妈的,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毛本人的功过暂且不论,但他熟读中国历史,深谙历代为君统治之术。所谓老粗,往往出身下层,有草莽气概,做事能放开手脚,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又善于听取意见,并当机立断。如刘邦,如朱元璋。(相反,“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人往往缺乏霸气,做事前瞻后顾,考虑周全,结果反而畏手畏脚,难有决断,因此历史上的知识分子适合当君王的智囊参谋,而不适合当驾驭全局的领军人。历史上如张良、萧何、刘伯温这样的优秀知识分子,也自我定位为辅佐帝王的角色,最终明主贤臣,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改写了历史。)
结语:
人无完人,历史上成功君王,也难免有不完美的一面,本文论述的君王
的做法和素质,实践中未必都要做到。但是一个成功的君王,总是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理论往往是知易行难的,关键是行动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