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与制作
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现代科技发展迅猛,智能电子产品也越来越普及。
设计与制作优质的智能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并分享几个我认为重要的技巧和注意点。
一、需求分析在设计智能电子产品之前,我们需要先进行需求分析。
这包括市场调查,确定目标用户和他们的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和现有产品的特点等。
比如,我们想设计一款智能手环。
我们需要确定这个手环的功能,是单纯的计步器,还是可以监测心率、呼吸等身体指标。
我们还需要确定手环材质、颜色,以及是否需要防水防尘等特点。
二、外观设计外观设计是智能电子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需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在设计外观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风格不同产品需要的设计风格也不同。
如何将产品所需的功能与设计融合在一起,是设计风格的关键。
2.人性化设计我们要考虑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否易于操作,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用户的实际问题。
3.不失品质我们应该放在品质和造型之间平衡,力求让产品在美观和质量上达到完美的平衡点。
三、硬件设计硬件是智能电子产品的核心。
智能电子产品的硬件设计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包括电路设计、材料选择、尺寸与韧度等多个方面。
1.电路设计电路设计是整个整个硬件设计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
它决定了这个智能电子产品的基本功能。
在电路设计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物料的选择选择什么器件来实现电路功能相当重要。
通常来说,我们会选用价格合理、品质过硬、足够可靠的物料。
(2)定义架构首先要考虑要实现的功能。
在根据所需功能来定义电路输入、输出接口之前,我们还要考虑售价、尺寸和性能指标。
2.物料选择我们应该谨慎选择适合电路的物料。
选择的物料不仅影响整个电路实现的难易度,而且还会影响电路整体性能和寿命。
3.尺寸和韧度智能电子产品设计的时候,还要考虑材料的尺寸和韧度。
这样可以增加电子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减少对保护壳的压力。
电子设计与制作100例(第3版)
1.3.2 焊接工具
1.3.4 其他工具 与材料
1 电子设计与制作 基础
1.4 手工焊接技术
1.4.1 焊接基 础
1.4.3 焊接质 量分析
1.4.2 锡焊机 理
1.4.4 手工焊 接
1 电子设计与制作基础
1.5.1 电子元器 件的安装
A
1.5.2 电子制作 的装配技术
B
1.5 电子制作装配技术
1 电子设计与制作基础
1.6.1 电子制作 测量
1.6.3 调试过程 中的常见故障
1.6.2 电子制作 调试
1.6.4 调试过程 中的故障排查法
1.6 电子制作调试与故障排 查
02
O
N
E
2 基本电子元器件
2 基本电子元器件
2.1 电阻器的简 单识别与型号命名
法
2.2 电容器的简 单识别与型号命名
2.5.1 集成电路的型号命 名法
2.5.3 集成电路的封装形 式
2 基本电子元器件
2.5 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
2.5.2 集成电路的分类
03
O
N
E
3 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践
3 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践
3.1 实例1:数显式 大电容测量电路设计
3.3 电路原理图及印 制电路板图绘制
3.5 点阵板及表面贴 装元件手工焊接实践
4 电源 电路制作 实例
4.3 实例9:+5V、 ±12V稳压电源
https:///
4.3.2 元器 件选择
1
2
3
4.3.1 工作原 理
4.3.3 制作 与调试
4 电源 电路制作 实例
4.4 实例10:新颖的 5~16V可调电源
高职《电子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与实施
确本课 程的总体 目标是使 学生具
收 稿 日期 :0 0 l— 8 2 1一 1 2
作者简介 : 殷蔚 (9 0 )女 , 17 一 , 湖南岳 阳人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教研室主任 , 副教授 ; 黄清华 (96 )男 , 16 一 , 湖南岳阳人 , 岳 阳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丁程 系主任 , 副教授 ; 胡微 (9 2 )女 , 18 一 , 湖南岳 阳人 , 岳阳职业技术学 院助理讲师 。
2 1 年第 2期 01 第3 2卷 总 6 6期 3
职业 技术 教 育
V0CAT1 0NAL AND T ECHNI CAL EDUCAT1 0N
No2 2 1 .,0 1
V0 .2 1 3
Ge e a .3 n rlNo6 6
高职 《 电子设 计与制作》 课程设 计与实施
境 中完成。 本课 程教学 内容选 择是 以应
体 ,确 立基本 电子产 品设 计 与制
作 、 片机系统设 计 与制作 、 据 单 数
采集系统设计与制作 3个模块 , 在
课程教 学 中全 程渗透 电子设计 开
发岗位所要求素质的养成教 育。
从事 电子产品设计 与制作 、 检测与
维护 、 生产与管理工作 的高素质技
殷 蔚, 黄清华, 胡 微
44 0 ) 100 ( 阳职 业 技术 学院 ,湖 南 岳 阳 岳
摘
要
基于X作过程 开发《 - 电子设计与制作》 课程 , 遵循 “ 电子产品助理设计” 岗位( ) 简单到复 等 群 从
杂的职业能力累积形成规律 , 以有源音响、 单片机小 系统等真实电子产品或设计项 目为载体 , 确立基本电子 产品设计 与制作 、 片机 系统 设计与制作 、 单 数据采集 系统设 计与制作3 个模块 , 其教 学流程按 “ 设计任务 分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目录
电子产品开发设计与制作目录第一章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 1第一节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的主要参数 1一、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参数 1二、标称值与标称值系列 1三、允许偏差和精度等级 2四、额定值和极限值 2五、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参数 3第二节电阻器、电容器与电感器的选用 4一、电阻器 4二、电容器 6三、电感器8第三节常用半导体元器件的选用9一、二极管9二、三极管11三、单结晶体管12四、晶闸管13五、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14六、场效应晶体管的测量16第四节常用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16一、集成电路命名规则16二、运算放大器的使用18三、TTL集成电路的使用规则19四、CMOS集成电路的使用规则20第五节常用开关与插接件21一、开关21二、插接件21第二章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23第一节电子产品的市场信息23一、信息管理的意义23二、市场信息的种类25三、技术项目信息的价值26第二节电子产品的市场研究27一、市场研究的意义27二、市场研究的内容28三、市场研究的分类28第三节电子产品的寿命周期29一、电子产品寿命周期的四个阶段29二、产品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30第四节电子产品的市场调研32第五节开发产品选题的原则与途径34一、选题原则34二、选题途径35第六节产品的概念与分类36一、产品的概念36二、产品概念的三个层次36三、产品的分类36第七节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37一、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37二、目标功能与基本功能37三、目标值与理想功能38四、功能性评价--SN比38五、开发程序39六、试验39七、技术开发的特性40第八节电子新产品开发40一、新产品的概念和开发新产品的意义40二、开发新产品的方式和应遵循的原则42三、开发新产品的策略44四、新产品开发的程序45第九节电子产品的市场策略48一、市场策略的基本原则49二、成熟期产品的经营策略50三、衰退期产品的经营策略51四、淘汰衰退产品的条件和策略52第十节电子产品的现状与展望53一、现状53二、电子产品的应用领域54三、电子产品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54四、未来电子产品发展趋势55五、电子工业人才需求56第三章电子产品技术文件57第一节电子产品设计技术文件的分类和组成57 一、设计文件的分类57二、设计文件的组成58三、整机装配常用文件59第二节新产品的设计技术文件60一、技术任务书60二、技术设计书61第三节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62一、工艺62二、工艺文件62三、新产品试制的工艺编制62第四节产品图样设计文件的编号63一、十进制分类编号方法(摘自SJ1580-80) 63二、隶属编号方法(摘自ZB/TJ01 035·4-90) 65 第五节产品图样的标题栏与技术说明65一、标题栏的组成65二、技术说明66第四章标准化设计制图68第一节标准化设计制图的一般规则68一、标准化设计的意义68二、图纸幅面及其格式68三、图线和字体69四、简图的绘制原则71第二节电路图组成及分类74一、电路图的基本组成75二、电路图的分类77第三节电气原理图的设计78一、原理图的设计79二、绘制原理图及注意事项79第四节电路接线图的设计81一、绘制接线图的原则81二、绘制接线图的方法82第五节逻辑电路图85一、常用逻辑符号85二、逻辑图的绘制方法86三、逻辑图的化简87第六节产品工艺图87一、实物装配图87二、印制电路板图88第七节绘图软件Protel 99 SE简介88一、Protel 99 SE 的主要功能88二、Protel 99 SE的设计组件89三、Protel 99 SE的启动89四、Protel 99 SE的主窗口界面89五、创建和关闭设计数据库90六、Protel 99 SE的关闭91第八节Protel 99 SE设计电路原理图92一、进入电路原理图编辑器的方法92二、Protel 99 SE的原理图编辑工具栏及画面调整93三、电路原理图设计方法95四、将原理图生成报表文件100第九节Protel 99 SE设计印制电路板图101一、PCB图的设计流程101二、新建或打开PCB文档102三、PCB编辑工具栏102四、规划印制电路板103五、手工布局106六、手工布线110七、自动布局112八、自动布线113第十节分析电路图的方法与技巧115一、分析电路的一般步骤115二、分析技巧116三、电路分析举例116第五章电子产品的设计120第一节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程序120一、设计的概念120二、设计的特点120三、设计程序120第二节电子产品设计的要求与方法122一、产品设计的要求122二、产品设计方法123第三节电子产品的优化设计126一、优化设计126二、优化设计的基本步骤126三、优化设计的方法126第四节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设计127一、可靠性的概念127二、可靠性定义127三、可靠性的度量指标128四、可靠性设计的原则129第五节电路设计的内容与方法130一、电路设计的基本内容131二、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131第六节电路设计的步骤132一、课题分析132二、设计方案论证132三、总体方案的选择133四、单元电路的设计133五、电子元器件的选用134六、电路的参数计算135七、实验136八、总电路图画法137九、审图137十、产品设计报告与使用说明书138第七节分立元件电路设计举例139一、设计题目:电力系统大功率直流电源主电路的设计139二、主电路的设计139第八节集成电路设计举例142一、设计题目:人体脉搏测量仪的设计142二、技术指标、内容及要求142三、脉搏测试仪概述143四、脉搏测试仪的单元电路设计与计算144五、脉搏测试仪的总体电路149六、脉搏测试仪的调试方法150七、脉搏测试仪的使用方法150八、脉搏测试仪的讨论151第六章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及应用152第一节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概述152第二节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157第三节等精度频率计的设计165第七章整机造型与商标设计172第一节整机的造型设计172第二节面板的造型设计175第三节电子产品的商标设计176第八章电子产品的制作178第一节整机的结构与制作工艺178第二节电子元器件的老化工艺180第三节印制电路板的设计180第四节印制电路板的制作185第五节元器件的插接与焊接工艺187第六节电子产品的安装技术193第七节整机装配技术195第八节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197第九节分立元件电路的调试202第十节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调试205第十一节电子产品的质量检验208第十二节电子产品的干扰与抗干扰措施211第十三节电子产品的故障检查法216附录219附录一常用电阻的主要参数219附录二常用电容的主要参数219附录三常用二极管的型号、用途、性能参数220 附录四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型号、参数222附录五中外晶体管置换表225附录六74系列TTL国内外型号对照表226附录七常用运算放大器国内外型号对照表227 附录八常用CMOS(CC4000系列) 229附录九常用电子公司网址230附录十常用电子工程手册230。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2)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课程概述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是一门涉及硬件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程序编写和产品外观设计等多个方面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和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业精神。
本文档主要介绍本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内容。
课程设置本课程是一门面向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程,建议选修学生为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控制等专业的学生。
本课程设置的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验教学32学时。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电路元器件的特性和选择;2.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单片机原理、C语言编程、外设接口等;3.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外形设计、结构设计、用户体验等;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5.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业精神。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电路设计基础包括电路元器件的分类、特性和选型、电路分析与设计方法、常用电路的设计和仿真等内容。
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包括单片机原理、C语言编程、外设接口等内容。
产品设计基础包括产品外形设计、结构设计、用户体验等内容。
实验教学包括电路实验、嵌入式系统实验和产品实验三部分内容。
实验教学以实践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和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模式;2.实验:通过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路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和产品设计,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及方法;4.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的产生。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作实验报告班级:电信10302班指导老师: XXX 小组成员: 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2年11月6日项目一:红外线电路设计一、电路工作原理常用的红外线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直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红外线而不会死可见光。
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线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线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二、电路原理图设计元件清单表三、电路设计与调试(1)各小组从指导老师那里领取元器件,分工检测元器件的性能。
(2)依据电路原理图,各小组讨论如何布局,最后确定一最佳方案在洞洞板上搭建红外线发射\接收电路图。
(3)检查电路无误后,从信号发生器送入适应电压。
(4)调节可调电阻R3的阻值,观察发光二极管LED是否出现闪烁现象,如果出现说明有发射和接收,如果没有检查电路。
(5)实验完毕,记录结果,并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注意事项(1)发光二极管的电流不能天大(小于200mA);(2)在通电前必须检查电路无误后才可;(3)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峰峰值1.5~2.5V。
项目二:定时电路的设计一、电路原理图与工作原理555组成的调谐振荡器可以用作各种时钟脉冲发生器,上图电路为占空比可调的时钟脉冲发生器。
其介入两只二极管D1、D2后,电容C的充放电回路分开,放电回路为D2、RB、内部三极管T及电容C。
二、电路设计与调试(1)各小组从指导老师哪里领取元器件,分工检测元器件的性能。
(2)依据电路图,各小组讨论如何布局,最后确定最佳方案在洞洞板上搭建电路图;(3)检查电路无误后,从直流稳压电源送入5伏的电压;(4)记录结果,并写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设计制作实战指南
电子电路设计制作实战指南第1章电子电路设计基础 (3)1.1 基本概念与原理 (3)1.1.1 电路与电子电路 (3)1.1.2 电压、电流和电阻 (3)1.1.3 基本电路定律 (4)1.2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4)1.2.1 电阻器 (4)1.2.2 电容器 (4)1.2.3 电感器 (4)1.2.4 二极管 (4)1.2.5 晶体管 (4)1.3 常用电路分析方法 (4)1.3.1 等效电路法 (4)1.3.2 支路电流法 (4)1.3.3 节点电压法 (5)1.3.4 瞬态分析 (5)1.3.5 频率响应分析 (5)第2章设计工具与软件应用 (5)2.1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 (5)2.1.1 EDA工具概述 (5)2.1.2 EDA工具的主要功能 (5)2.1.3 常用EDA工具简介 (5)2.2 常用电路仿真软件 (5)2.2.1 电路仿真原理 (5)2.2.2 常用电路仿真软件概述 (5)2.2.3 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实例 (6)2.3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软件 (6)2.3.1 PCB设计基础 (6)2.3.2 常用PCB设计软件 (6)2.3.3 PCB设计软件的应用技巧 (6)第3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6)3.1 传感器概述 (6)3.2 常用传感器及其特性 (6)3.2.1 热敏电阻传感器 (6)3.2.2 光电传感器 (6)3.2.3 压力传感器 (7)3.2.4 磁敏传感器 (7)3.3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7)3.3.1 信号放大电路 (7)3.3.2 信号滤波电路 (7)3.3.3 信号调理电路 (7)3.3.4 信号转换电路 (7)3.3.5 抗干扰设计 (7)第4章放大器电路设计 (7)4.1 放大器基本原理 (7)4.1.1 电压放大器 (8)4.1.2 电流放大器 (8)4.1.3 功率放大器 (8)4.2 运算放大器电路设计 (8)4.2.1 反相放大器 (8)4.2.2 同相放大器 (8)4.2.3 电压跟随器 (8)4.3 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8)4.3.1 甲类功率放大器 (9)4.3.2 乙类功率放大器 (9)4.3.3 甲乙类功率放大器 (9)第5章滤波器与信号处理 (9)5.1 滤波器基本概念 (9)5.2 有源滤波器设计 (9)5.3 信号处理与调理电路 (9)第6章模拟数字转换与数字模拟转换 (10)6.1 模拟数字转换原理 (10)6.1.1 采样与保持 (10)6.1.2 量化与编码 (10)6.2 ADC电路设计 (10)6.2.1 ADC芯片选型 (11)6.2.2 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11)6.2.3 转换控制逻辑设计 (11)6.3 数字模拟转换原理与DAC电路设计 (11)6.3.1 数字模拟转换原理 (11)6.3.2 DAC芯片选型 (11)6.3.3 后端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11)6.3.4 控制逻辑设计 (11)第7章数字电路设计 (12)7.1 数字逻辑基础 (12)7.1.1 数字逻辑概述 (12)7.1.2 逻辑门电路 (12)7.1.3 数字逻辑表达式的化简 (12)7.2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12)7.2.1 组合逻辑电路概述 (12)7.2.2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12)7.2.3 组合逻辑电路的时序分析 (12)7.3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12)7.3.1 时序逻辑电路概述 (12)7.3.2 常用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12)7.3.3 时序逻辑电路的定时分析 (13)7.3.4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13)7.3.5 异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13)第8章电源电路设计 (13)8.1 电源概述 (13)8.2 线性稳压电源设计 (13)8.2.1 线性稳压电源原理 (13)8.2.2 线性稳压电源主要参数 (13)8.2.3 线性稳压电源设计步骤 (13)8.3 开关电源设计 (14)8.3.1 开关电源原理 (14)8.3.2 开关电源主要参数 (14)8.3.3 开关电源设计步骤 (14)第10章电子电路调试与优化 (14)10.1 调试工具与技巧 (14)10.1.1 调试工具 (14)10.1.2 调试技巧 (15)10.2 电路故障排查与修复 (15)10.2.1 故障排查方法 (15)10.2.2 故障修复 (15)10.3 电子电路优化与改进措施 (15)10.3.1 优化措施 (15)10.3.2 改进措施 (16)第1章电子电路设计基础1.1 基本概念与原理电子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领域的重要环节,涉及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第一篇:《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摘要:针对目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方案。
首先从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习效果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然后给出了课程的具体实施流程。
实践结果证明方案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17-0144-02Abstract:Aiming at the current Shortcoming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 curriculu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eaching design and practice scheme on it.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esigns the teaching concept,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resources and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then presents the detailed implementing procedure of this course.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eacher and students are improved grea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Key words: electronic product design and making,Teaching Design,Teaching Practice,Teaching Process《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前期所学的电子技术、单片机、EDA等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能力课程。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技术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技术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涉及到了电子元器件选择、电路布局、信号传输、电路板制作等方面,对于电子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在电子线路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然后根据这些指标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集成电路等。
接下来,通过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例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等)绘制电路原理图,进行电路的连接与布局。
在电路板制版技术中,首先需要将电路原理图转换成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文件。
然后,通过使用PCB设计软件对电路板进行绘制,包括元器件的布局、连线、孔位的确定。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电源与地的分布、信号传输的路径优化、布线的最短路径等因素。
设计完成后,可以通过PCB布局和线路自动布线功能,对电路进行自动优化。
接下来,根据PCB文件制作出电路板。
首先需要通过光敏感材料制作出底片,然后通过紫外线曝光将电路图案转移到覆铜层板上。
曝光结束后,通过化学腐蚀或电镀的方式去除不需要的铜层,从而形成电路图案。
之后,通过钻孔、沉铜、喷锡等工艺,完成元器件的安装。
最后,需要进行电路的测试和调试。
可以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如示波器、万用表等)对电路的各个功能进行验证和校准,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如果出现问题,需要进行调试和修复,直到电路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为止。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电子产品的集成度和性能,也提高了电子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技术将继续发展和完善,促进电子产品的创新和应用。
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技术的发展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中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功能不断增加,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电子线路设计与制版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推动着电子产品的创新与应用。
在电子线路设计过程中,电子工程师们需要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课程标准(原教学大纲)
目录2017级信息技术公共课课程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办公应用》(课程编码XXXX)课程标准1《大学语文》(课程编码XXXX)课程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7级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课程编码XXXX)课程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注意:目录格式按照上面格式,课程编码各系部提供。
《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课程代码: (系部查询)课程名称: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课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48学时实训学时:16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 2017级智能化楼宇专业、2017级交通专业先修课程:无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及地位1、课程性质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是楼宇及交通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它建立在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之上,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使用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以及印制板电路图,为以后的学习和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定位《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对学生毕业后从事电子电路辅助设计岗位起着重要支撑作用。
本课程设计通过设计智能电子产品实物方式,采取项目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电子线路的组装调试能力、软件编程能力、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及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及前修课程《电子技术》、《传感器及自动检测》和《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融到实际项目开发系统中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后继课程《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对实际项目的综合设计、开发及应用能力。
为以后就业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提供较强的动手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是一门集电子技术及设计理论为一休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这两个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
学习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课程之前,应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通信所需的相关技术。
以解决显性知识及默会知识、必备知识及拓展知识、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融会贯通为目的,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从而模拟真实工作过程,实施项目引导、任务驱动。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总结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总结学了三年半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也做过很多课程设计,参加过许多的实践。
参与这次创新计划,是我的荣幸同时我也感觉有很多收获。
我感觉最基本的电路知识和模电知识非常重要。
在原来好多东西学过了,都只当做书本知识来记,根本没想过如何应用,然而实际工程中真正碰到了才明白原来当初学这东西是这么个作用。
比如电路中RCL电路的特性,比如模电中三极管的应用和运放的应用,都很有用。
就来说说我的实训总结吧。
经历了这次创新计划我觉得经验很重要,许多电路不管简单还是复杂,第一次搭建、调试的时候总是让人相当恼火,但是有过一次经验就好了,以后再碰到类似的电路就熟练得多。
所以每当搭建、调试一块新的电路的时候,都要尽量把它弄懂弄通,每一个元件的作用、输入、输出关系等等。
调的电路多了,以后经验就越来越丰富,学习工作起来也就越得心应手。
对于初学者的我们,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情况,就是心里想老着这样的接法可以行得通,但实际接上电路,总是实现不了,因此耗费在这上面的时间用去很多。
常常会面对一个电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别急,要有耐心,多想多问。
好多问题你没遇到过就根本搞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是一旦懂了,它就变得很简单,从此再也不会找你麻烦。
多动手也很重要,不要只对着图纸或者资料上的电路看,好多电路要亲自调试一遍才弄得懂。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怕麻烦是不可取的,多动手多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得多了经验就多了。
硬件工程师往往就是这样,经验越多越值钱。
在阙大顺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整个创新计划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进行,无论哪个阶段,我们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期间我们遇到过挫折,遇到过麻烦,因为某些外因而使创新进程延误过,但我们不畏困难,及时的纠正错误,调整策略,严格保证创新计划的科学有序进行。
整个活动下来,我感触颇深,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好多。
只有竭力全力,才能更接近完美。
这次创新计划,渗透了我们这个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血。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2.课程代码:3.课程类别:实践教学环节4.课程性质:必修课5.课程属性:独立设课6.电子技术课程理论课总学时:256总学分:16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学时:3周课程设计学分:37.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各专业8.先修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CB电路设计一、课程设计简介实验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大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验课是着眼于实验验证课程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的初步实验技能;毕业设计是针对本专业的要求所进行的全面的综合训练;而课程设计则是针对某几门课程构成的课程群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群中所学到的理论学以致用,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包括设计方案的选择、设计方案的论证、方案的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板电路(即PCB)设计、元器件的选型、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安装与焊接,电路的调试,撰写设计报告等实践内容。
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实践操作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讨论和研究相结合为辅的方式进行,着重就设计题目的要求对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的形成、电路调试和参数测量等展开讨论。
由指导教师下达设计任务书(学生自选题目需要通过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共同审核批准),讲解示范的案例,指导学生各自对自己考虑到的多种可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并进行论证,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电子产品,撰写设计报告。
需要注意是,设计方案的原理图须经Proteus软件仿真确信无误后,才能进行印刷电路图的制作,硬件电路的制作,以避免造成覆铜板、元器件等材料的浪费。
电路系统经反复调试,完全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后,再完善设计报告。
设计的整个过程在创新实验室或电子工艺实验室中完成。
二、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教学目标:1、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升从事工程设计的能力。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教案
情境4
3.手工焊接工艺 (1)常用电烙铁及选用
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
• 选用电烙铁功率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 在印制线路板上焊接小型电子元件,一般用20W内热式或25~ 30W外热式电烙铁。 • 在印制线路板上焊接较大的元器,一般用35~50W内热式或 45W~75W外热式电烙铁。 • 在金属底盘上焊接地线和大型元件,一般用75W以上内热式或 100W以上外热式电烙铁。
情境4 二、任务讲解
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
1.收音机基本原理
收音机是由输入回路将广播电台传送的高频调幅信 号接收下来并选择出要接收的节目,通过变频级把外 来电台的高频信号变换成465kHz的中频信号,经中放 电路放大后,由检波级还原出原来的音频信号,再送 入低频放大(包括前置和功率放大)电路放大,最后 推动喇叭发声。
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
接收频率范围:收音机所能接收的频率范围。中波收音机:不窄于535~1065kHz。 中频频率:变频级输出的信号频率,我国调幅广播中频频率是465kHz。 灵敏度:收音机接收微弱无线电信号的能力。中波接收灵敏度大约是1mV/m。 选择性:收音机挑选电台的能力。好一点的收音机选择性一般大于20dB。
情境4
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
10. 安装耳机插座、连线
安装耳机插座: 耳机插座可以不用,用的话看清三个端子,焊好; 焊接导线: 长度合适、电池负极线要长 。
情境4 焊接完的线路板
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
情境4
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
11. 机械器件安装、完成总装 仔细检查整个安装,元器件无误后,装 上音量、调谐转盘(注意方位,不要错了
电子产品的整机装配
• 电阻:从色环读出的电阻值与图中要求相符,必要时用万用表测
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工作总结
电子元器件设计与制造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投身于电子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工作。
这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任务,它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技术技能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都一一克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电子元器件的设计阶段,我深知这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需要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这包括了解市场的需求趋势、客户的特定要求,以及与其他相关产品的兼容性等方面。
例如,在设计一款新型的电阻器时,不仅要考虑其电阻值的精度和稳定性,还要考虑其在不同温度、湿度和电压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为了实现这些设计目标,我广泛地查阅了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献,借鉴了行业内的先进设计理念和方法。
同时,还运用了各种专业的设计软件和工具,如 CAD 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仿真软件进行性能模拟和验证等。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设计参数,最终得到了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
在制造环节,面临的挑战则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首先是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品质,因此需要与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同时,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以杜绝不合格的材料进入生产线。
生产工艺的制定和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可能需要不同的制造工艺,如印刷电路板的制作、芯片的封装、电阻器和电容器的制造等。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芯片封装过程中,需要控制封装材料的温度和压力,以及封装的精度和密封性,否则可能会导致芯片性能下降甚至失效。
在质量控制方面,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的检验到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再到成品的终检,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
同时,还运用了统计过程控制(SPC)等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教案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训》教案第一章: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原则。
使学生掌握电子产品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定义和意义电子产品的分类、特点和应用领域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流程和原则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原则。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电子产品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过程和技巧。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认识。
第二章: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检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功能和特点。
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原则和检测方法。
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识别和使用的技能。
2.2 教学内容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和功能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原则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功能和特点。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和识别实践。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电子元器件选择和使用案例。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和功能的了解。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电子元器件检测和识别实践中的表现。
第三章:电子产品电路图设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产品电路图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使学生掌握电路图的绘制工具和技巧。
培养学生对电子产品电路图设计和修改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电子产品电路图的设计原则电路图的绘制工具和技巧电子产品电路图的修改和优化典型电子产品电路图的设计案例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产品电路图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和修改实践。
创意电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高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课件PPT
布线规则:线宽要与电路相匹配、信号线尽量 不要出现回环走线……
电路板印刷
焊接调试
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程序烧写
“超声波控制的微景观灯光”实操
项目简介: 以Arduino为主体,结
合超声波测距模块等元件, 设计出一款能使用在微景 观的作品。当手接近微景 观时,灯光会慢慢亮起; 当手离开的时候,灯光会 逐渐熄灭。
创意电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一年级 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课件PPT
年 级:高一年级 学 科:综合实践(人教版)
导入
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 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站在世界前沿的5G芯片 以及承担着走向深蓝任 务的航空母舰无一不是 科技的杰作。
问题1:你们知道电子产品 是怎么设计和制作出来的吗?
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交会对接
“超声波控制的微景观灯光”实操
Arduino由一块具备简单I/O功效的电路板 及一套程序开发软件组成。
超声波测距模块通过发送和接收反射回来 超声波,利用时间差和声音传播的速度, 可以计算出模块到前方障碍物的距离。
“超声波控制的微景观灯光”实操
“超声波控制的微景观灯光”实操
收集制作所 需的材料与 配件
学习目标
1.掌握创意电子作品设计与制作的通用流程。 2.完成“超声波控制的微景观灯光”电子作品的设计和制作。
创意电子作品设计制作通用流程
创意设计
原理图绘制
PCB布局布线
程序烧写
焊接调试
电路板印刷
创意设计Biblioteka 内容指标做出来是干什么的? 作品的功能是否完善?
用到什么器件?
技术路线是否简洁?
实现的步骤是什么? 作品能不能真正做出来?
创意设计
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实训报告
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要求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次实训要求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产品,要求产品具有一定的功能,并能够实现最基本的使用需求。
二、实训过程和步骤本次实训的具体过程和步骤如下:1.需求分析:对所设计的电子产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目标,确定所需的硬件和软件。
2.设计和原理图绘制:根据需求分析,进行电子产品设计和原理图绘制,包括电路连线、元器件布局等。
3.PCB设计和制作:根据原理图,进行PCB设计和制作。
使用相应的设计软件进行布线和钻孔,然后通过打样或者委托生产等方式制作出实际的PCB。
4.焊接和组装:将制作好的PCB进行焊接和组装,安装各种元器件和连接线,完成整个电子产品的搭建。
5.软件编程和调试:根据产品功能需求,进行软件编程和调试。
通过编写程序,使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并实现相应的功能。
6.测试和优化:进行产品的测试和优化。
测试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满足需求,修复存在的问题,并适时进行优化。
7.产品调整和改进:根据测试和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调整和改进。
对产品的性能、外观等进行优化,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体验。
三、实训成果和经验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电子产品设计和制作的知识和技能。
在实际操作中,我对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焊接和组装技巧,以及软件编程和调试的方法。
在设计和原理图绘制方面,我学会了使用相关的设计软件,能够进行电路连线和元器件布局,合理规划PCB的布局和连接方式。
在PCB设计和制作方面,我学会了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进行布线和钻孔,同时也了解了PCB的制作过程和相关规范。
通过实际制作PCB,我对电路的连线和布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软件编程和调试方面,我通过编写代码实现了产品的功能和使用需求。
通过调试,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修复和优化,使产品性能更加稳定和可靠。
电子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电子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电路图,并进行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
3. 让学生了解电子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要求,提高电子产品的制作质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仪器进行电子元件的安装与调试。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一个电子设计与制作项目。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电子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对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提倡绿色设计与制作。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电路设计,如声光控制开关、温度控制器等。
2.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和仪器进行电子元件的安装、调试和检测。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设计与制作项目。
4. 学生能够关注电子产品的环保问题,提倡绿色设计与制作,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子元件基础知识:介绍常用电子元件的原理、功能及使用方法,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2. 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习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如等效电路、节点电压法等,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电子电路设计。
3. 电子制作工艺:了解电子制作过程中的焊接、装配、调试等工艺要求,提高电子产品的制作质量。
4. 实践项目:安排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电子设计与制作项目,如声光控制开关、温度控制器等。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电子元件基础知识,包括教材第一章内容;第二周: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教材第二章内容;第三周:电子制作工艺,包括教材第三章内容;第四周:实践项目一,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进行设计与制作;第五周:实践项目二,结合教材第五章内容进行设计与制作;第六周:总结与评价,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并进行作品展示与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位置开关 行程开关,位置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的 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小电流主令电器。 行程开关符号
行程开关按其结构可分为直动式、滚轮式、 微动式和组合式。 1:推杆 2:弹簧 3:压缩弹簧 4:动 断触点 5:动合触点
6
3、水银开关
水银开关内有一定量的水银,和两个金属触点,是利用 水银的导电性工作。当开关处于一个水平位置时,两个金 属触被水银浸泡,触点间连通,开关倾斜或倒置时,水银 流动,两个金属触点未被水银浸泡,触点间断开。
⑵、霍尔接近开关
霍尔元件是一种磁敏元件。利用霍尔元件做成的开关, 叫做霍尔开关。当磁性物件移近霍尔开关时,开关检测面 上的霍尔元件因产生霍尔效应而使开关内部电路状态发生 变化,由此识别附近有磁性物体存在,进而控制开关的通 或断。这种接近开关的检测对象必须是磁性物体。
10
⑶、光电式接近开关
利用光电效应做成的开关叫光电开关。将发光器件与 光电器件按一定方向装在同一个检测头内。当有反光面 (被检测物体)接近时,光电器件接收到反射光后便在信 号输出,由此便可“感知”有物体接近。
⑴、电容式接近开关
这种开关的测量通常是构成电容器的一个极板,而另 一个极板是开关的外壳。当有物体移向接近开关时,不论 它是否为导体,由于它的接近,总要使电容的介电常数发 生变化,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使得和测量头相连的电 路状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便可控制开关的接通或断开。 可检测导体,绝缘的液体或粉状物等。
电子设计与制作
设计电路框图
信 号 放 大
信号输 入
数 据 处 理
显 示
2
TCL7135的主要性能特点
1、输入阻抗达109Ω以上,对被测电路几乎 没有影响; 2、自动校零; 3、有精确的差分输入电路; 4、自动判别信号极性; 5 6、采用位扫描与BCD码输出。
3
4
开关系列:
8
二、电子开关
1、接近开关 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
性能特点
在各类开关中,有一种对接近它物件有“感知”能力 的元件——位移传感器。利用位移传感器对接近物体的敏 感特性达到控制开关通或断的目的,这就是接近开关。
功能:
主要用于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量和控制
种类
9
因为位移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原理和不同的方法做 成,而不同的位移传感器对物体的“感知”方法也不同, 所以常见的接近开关有以下几种:
12
5、光电开关
光电开关(光电传感器)由于光电开关输出回路和输入回 路是电隔离的(即电缘绝),所以它可以在许多场合得到应用。
6、霍尔开关
霍尔开关的输入端是以磁感应强度B 来表征的,当B 值达 到一定的程度(如B1)时,霍尔开关内部的触发器翻转,霍尔 开关的输出电平状态也随之翻转。输出端一般采用晶体管输出, 和接近开关类似有NPN、PNP、常开型、常闭型、锁存型(双极 性)、双信号输出之分。
4、干簧管开关。
干簧管(磁簧管、舌簧管)是一种磁敏的特殊开关。它的
两个触点由特殊材料制成,被封装在真空 的玻璃管里。 只要用磁铁接近它,干簧管两个节点就会吸合在一起,使 电路导通。因此可以作为传感器用,用于计数,限位等等。
5、继电器:
7
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 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加上额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电流,衔铁 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 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触点闭合与断开在电路中接通 和断开电路,起到控制作用。
⑷、热释电式接近开关
用能感知温度变化的元件做成的开关叫热释电式接近 开关。这种开关是将热释电器件安装在开关的检测面上, 当有与环境温度不同的物体接近时,热释电器件的输出便 变化,由此便可检测出有物体接近。
11
2、模拟电子开关
CD4051 :8选1模拟开关,CD4052:双4选1模拟开关。 特点:速度快,有接触电阻,有几十到几百欧。
6、接触器。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交流接触器利用 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执行控制指令。主接点一般只 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 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
7、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又称自动开关,俗称“空气开关”也是指低压断 路器,它是一种既有手动开关作用,又能自动进行失压、欠压、 过载、和短路保护的电器。 高压断路器又称高压开关,它不仅可以切断或闭合高压电路 中的空载电流和负荷电流,而且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继电 保护装置的作用,切断过负荷电流和短路电流。它具有相当完 善的灭弧结构和足够的断流能力。
7、光耦
光电耦合器就是我们所说的光耦,它的原理是通过发光二 极管照射三极管从而使得三极管导通和关断,通过调节二极管 电压大小调节发光强度,从而使流过三极管的电流变化,常常 用光藕是来反馈用。
一、机械开关: 1、常用钮子电路开关。单刀开关、单刀双掷开关,双刀开 关,双刀双掷开关。多刀多掷开关。即波段开关。 特点:单刀开关,有两个接线端。一进一出。 单刀双掷开关,有三两个接线端。一进两出。或两进一 出。 双刀开关,相当于单刀开关并联。 双刀双掷开关。相当于单刀双掷开关并联。 波段开关属于立体开关,一个旋钮控制多组开关。 用途:单刀开关完成通断功能。各种小功率电源开关。 单刀双掷开关还能完成通断转换。大小功率转换或两处单控。 波段开关完成多组通断功能转换。功能或范围选择控制。万 用表的应用。 防爆开关,防尘、防水、防静电、防易燃等开关。
3、固态继电器
用隔离器件实现了控制端与负载端的隔离。固态继电器 的 输入端用微小的控制信号,达到直接驱动大电流负载。 固态继电器有三部分组成:输入电路,隔离 (耦合)和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 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 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 可控硅分为直流可控硅和双向可控硅。 无触点开关,可控硅一个关键用途在于做为无触点开关。 在自动化设备中,用无触点开关代替通用继电器已被逐步应用。 其显著特点是无噪音,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