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合集下载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章节题库(第七讲 新闻法)【圣才出品】

第七讲新闻法一、概念题1.新闻法规[复旦大学2013年研]答:新闻法规是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规定、规则,是国家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

它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保护新闻自由,同时必须防止滥用新闻自由,从而在确保国家利益、公众利益不受侵害的前提下,鼓励新闻媒体满足公众需要,促进国家发展。

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③有些国家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的专用法律条款中。

2.新闻纪律[中国传媒大学2007年研]答:新闻纪律是新闻媒介的控制者(政党、组织、财团等)为维护所属新闻媒介的性质、工作秩序,实现预期的传播目的而制定的工作制度和行为准则。

主要内容包括:履行自己的职责,执行有关的决议和命令,遵守特定的规章制度,保守规定范围内的秘密等。

宣传纪律有三个明显的特征:①强制性,对所辖从业人员有着普遍的组织约束力;②阶级性,具体体现新闻媒介所从属的阶级的利益、意志和追求;③随动性,即随着传播目的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增删和调整。

3.新闻法治[人大2009年研]答:新闻法治是争取民主与自由的产物,同时又是促进民主与自由、实行正当新闻自由的强制性规范。

把新闻活动纳入一定的法理体系,即纳入法的正义与公平,构成新闻法治的理念。

新闻活动的法律规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又称成文法),另一种是在宪法、刑法、民法、保密法、著作权法、判例法等法律中含有适用于新闻出版的法律条款(又称条文法),对媒介行为进行必要的保障和限制。

新闻活动的法治,既是新闻自由的重要保障,也是新闻控制的主要手段。

4.隐私权[南开大学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清华大学2007、2005年研;南开大学2006年研]答: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生活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受他人侵扰、知悉、使用、披露和公开的权利。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一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一章

二、媒介

从另一种角度看符号,它们是信息、知识的载体, 即媒介。 语言是人类的第一种传播媒介,单独使用这种媒 介的历史有数万年。 数千年来,文字以植物纸草、泥板、竹片或木片、 羊皮等作为载体被人工书 写。 其实,当把印刷品视为传播媒介的时候,它承载 的文字本身也是一种媒介; 当把广播电台等视为 传播媒介的时候,它承载的言语本身也是一种媒 介。
要点思考



communication(传播)的双向、共享意义。 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循环传 播模式。 用社会学家米德“主我”、“客我”的观点说明人内传播 (以“阅读”为 例)。 符号能指和所指;语言和言语。 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内涵和外延。 信息(information,港台译为“资讯”)与讯息 (message)的差别。 人类依次经历的语言媒介、文字媒介以及印刷术的发明、 传统电子媒介、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等几个传播发展 阶段的各自特点。
二、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符号所表征的、由人类赋予事物 的认识或含义,并不仅仅意 味着人们通常对讨,更多地集中在语言符号的意义 领域。
在层次上,语言符号有表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之分。 表面意义是指符号的本 义,是符号基本或核心 的意义;引申意义则是符号的暗示或深层的意义。
谁 传播者
说了什么 讯息 通过什么渠道 媒介 向谁说 受传者 有什么效果 效果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1954年,施拉姆在 《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受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 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1916—1991)观点的启 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
第一节 传播的概念、模式与类型

传播学考博-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博传播学考博资料真题考试分析报考人数怎么复习难度-育明考博

传播学考博-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博传播学考博资料真题考试分析报考人数怎么复习难度-育明考博
育明考博,考博辅导课程首选学校 课程咨询 QQ:547063862 TEL:400-668-6978

中国考博辅导第一品牌
全套资料包括: (一)、人大考博英语历年真题及解析(共 12 套) (二)、人大考博英语命题参照院校的考博真题及解析
1.北京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2.清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3.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4.中科院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一套) 5.厦门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6.同济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7.武汉大学考博英语真题解析(一套)

中国考博辅导第一品牌
育明考博,中国考博辅导第一品牌。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教 授于 2009 年创办,并有诸多高校博士加盟。专业致力于考博课程辅导,辅导学员人数及 辅导成绩连续 3 年稳居第一。针对人民大学开设的考博辅导课程包括:人大考博英语辅 导课程、人大新闻学院考博专业课辅导课程、人大考博申请保过课程。
人民大学考博英语全套复习资料真题解析资料复习经验
《2015 年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资料》由育明考博的英语辅导专家组共同编写。该套资 料针对人民大学历年考博英语的真题、考察重点、出题形式、出题范围,并结合了人大考 博英语试题命题组老师的著作、 上课课件以及人大外国语学院考试试题, 从而可以在短期 内有效地提升广大考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资料可以邮寄)
《新闻写作教程》 刘明华、徐泓、张征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传媒经济学教程》 喻国明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国际新闻界》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新闻与传播》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四、人大考博英语复习参考书:
2015 年育明考博编辑整理的“人大考博英语复习资料系列”包括:人大考博英语历 年真题、人大考博英语专项训练模拟题集、人大考博英语优秀作文模 板、人大英语命题参考资料、出题人重点著作和相关教材。 育明考博教研部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考博词汇》, 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 是最为权威的考博英语备考资料。同时也得到 了育明考博学员的肯定和证明,并且每年都会再版更新。可以联系育 明考博购买邮寄,或在全国各大书店及卓越亚马逊及当当网下单。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

《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再版陈力丹的专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1999年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220千字,六次以上印刷。

2012年6月该著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再版,255千字。

这次再版正文基本保持原貌,只在第七章第三节中增补了一小节“‘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的本意”。

鉴于书出版于13年前,需要讨论十几年以来传播技术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舆论问题,书前添加了导言一和导言二,导言一主要阐述舆论的基本理念,导言二阐述了web2.0条件下的流言、意见的流通。

添加的一小节:“主动设置议程”有悖议程设置论本意【增补】由于近年来传播学被大力引入,一些传播学的概念在我国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要求传媒“主动设置议程”,就被视为一种传播学理论在我国的实际应用。

这样的简单移植,需要对理论本身理解正确,防止产生谬误。

任何学术的、专业的话语,其能够成立,均有一定的条件或限定的使用范围,否则便成为谬误。

然而根据生活经验,表述越简单的信息,越能够被传播。

某一学术的或专业的话语被普及,常常会被省略掉必要的条件或忽略它得以成立的环境要求,于是产生专业术语的运用“不专业”的现象。

我国强调大众传媒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于是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一些同行想到了“议程设置论”这一理论假设,既然传媒可以对公众的议程产生影响,那么我们“主动设置议程”,不就能够影响到公众想什么和说什么了吗!于是,“主动设置议程”就成为很多论述引导舆论文章的理论依据。

“议程设置论”指的是什么?我们重申一下,郭镇之教授在很早的一篇论文《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中回顾这一理论假设时写道:“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

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

……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

”这里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

这个理论假设论述的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客观产生的传播功能,不是传媒自身的主观的传播功能。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

《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适用专业:文化产业管理课程开出单位:文化传播学院课程的类型与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总学分:3总学时:54理论授课学时:48实验实训学时:6参考教材:[1]胡正荣.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版.[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版.先修课程:无考核方式:考试。

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1、作业2三部分组成,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

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传播类型、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等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媒介素养,了解和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常见的文化传播现象以及运用一般传播理论指导具体的文化传播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传播学时数:31.本章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当了解传播的基本界定及其历史。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及分类标准。

理解: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及其规律。

掌握:传播的含义、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进程及规律。

3.本章教学重点:什么是传播、传播的类型、人类传播演进的六大进程、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4.本章教学难点:什么是传播、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

5.本章实验(训)项目统计:无6.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节传播(一)传播的含义(二)传播的类型第二节人类传播的演进(一)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二)人类传播演进的规律第二章:信息、符号与讯息学时数:31.本章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播的材料(即信息)及载体(即符号)。

2.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符号的类型。

掌握:信息的定义、特征及实质;符号的定义、特征及实质;3.本章教学重点: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与功能;符号的定义及其实质;符号的特征;符号的类型。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一、选择题1 一切“表述”或反映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2 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思考功能。

3 所谓意义,就是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 第一位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

拉斯韦尔。

5 英国传播学家麦奎尔将5W模式画成图式。

6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7 怀特将“把关人”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

8 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

9 人类史上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是广播。

10 电视与原子能、宇宙空间技术的发明并称为“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件大事”。

11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12 库利提出的两个概念:初级群体、镜中我。

13米德提出“主我”和“客我”理论。

14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15 电影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研究开创了以经验调查方式考察大众传播效果的先河。

16 伊里调查采用了精心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是经验性研究的一个典范。

17 “议程设置”研究是经验学派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二、填空题1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2 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

3 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4 语言的产生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传播的开端。

5 人类传播活动区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口语传播时代; 2 文字传播时代; 3 印刷传播时代;4 电子传播时代。

6 传播的历史进程并不是各种媒介依次取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过程。

7 人类的符号体系中既包括信号,也包括象征符。

8 传播过程模式:直线模式、循环和互动模式。

9 传播的五大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10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整理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重点整理

陈⼒丹《新闻理论⼗讲》重点整理新闻理论⼗讲第⼀讲新闻——叙述事实⼀.新闻≠宣传1. 新闻是对客观发⽣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的是让对⽅了解⼀件事,只要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 宣传是运⽤各种符号传播⼀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们的态度、控制⼈们⾏为的⼀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们的态度、控制⼈们的⾏为,所以宣传⾏为的中⼼不是接受者,⽽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宣传分为两类:政治宣传、商业宣传3.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种传播⾏为,可以相互渗透,⽽且有交叉的地⽅。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的是其中⼀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4.从表现⽅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个⽅⾯:⼆.新闻≠舆论1. 舆论是社会中⾃然产⽣的、⾃在的意见形态。

在⼀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个⼀个⾮常具体的事实,⽽且往往与⼤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但是传媒是否真地代表了舆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般情况下,可以说传媒是“舆论界”。

新闻反应了舆论的时候,就与舆论有了关系,但是新闻也可能没有反应舆论,两者有较密切的关系,但是不是⼀回事,不能等同。

三.欧洲⽂明中“新闻”是指新鲜的信息四.中国历史中对“新”赋予更多的伦理⾊彩五.中国传统的传播体系如何限定“新”的内涵中国传统的新闻传播体系中国古代⽣活传播结构有⼀下⼏个特征:1、信息内敛,⽂化内聚⼒是社会群体⽣存发展的依托。

“传播”定义教学的两个维度传递观与仪式观

“传播”定义教学的两个维度传递观与仪式观

|RADIO &TV JOURNAL 2020.09一、传播学教材中“传播”定义之考察美国传播学家詹姆斯·凯瑞在传播传递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仪式观”,从而构建了双重传播概念。

他的传播仪式观一直深受世界传播学者关注。

传播学在中国是“舶来品”,2005年《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译本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

国内较早提及凯瑞传播仪式观的学者是潘忠党,他在《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种模式》中对传播仪式观进行了阐释。

“传播”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是传播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

查阅以“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新闻传播学”为名称的中国传播学教材20余部,发现在这些教材中对“传播”的定义大都表示信息的传递过程。

如李彬的《传播学引论》(1993)将“传播”定义为“传播是信息的双向流通过程,包括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

使用较普遍的传播学教材,如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1999)将“传播”定义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郭庆光主要强调的是传播的互动性和社会性,以及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需的共通的意义空间,揭示了“传播”的传递性。

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1997)将“传播”定义为一种行为,一种过程。

这些在2005年之前出版的教材从传播的传递角度出发,探讨传播的本质与过程。

2005年后的传播学教材,如张国良的《传播学原理》(2009)将“传播”定义为传受信息的行为,主要探讨的是传播与信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陈力丹和闫伊默出版的《传播学纲要》(2007)将传播界定为“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

许静的《传播学概论》、陈力丹的《传播是什么》、苏克军的《传播学概论》、高卫华的《新闻传播学导论》、段鹏的《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郝雨的《新闻传播学概论》、段京肃的《大众传播学: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成振柯的《传播学十二讲》,这些教材仍然从传播的传递观单项维度对“传播”进行定义。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四章

组织规范诉诸于强制和服从,而组织文化作为一种规范 的力量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作用,以增强成员对组 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统一的组织文化是组织所希望实 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总体组织文化铁板一块地实现对 整个组织的渗透。 然而,过分强调组织文化的凝聚力和共识度,容易滋生 自傲狂妄的习气而失去对自我的省思,并进而使组织文 化故步自封,趋于僵化。与一般文化一样,组织文化是 动态的,并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富有朝气的组织文化, 明显的象征乃是它的开创性与弹性,从持续的外观与内 省中,体察出主客观环境的需求与变数,调整组织运作 的方针与步伐,规划出组织最适当的发展取向。 组织文化并不仅仅限于组织内传播,它也是组织外传播 的重要内容。
二、信息传播
组织内传播的信息交流依照信息流向及特性可分为 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平行传播 除了上述在正式的信息传播之外,组织内还存在大 量的非正式传播。
三、组织的文化传播
循着把组织类比为家庭的人际关系学派和人力资源学派 的思路,出现了探寻影响组织诸因素的整体化阐释理论, 也即组织文化理论。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人格”。 组织文化的传播采取多元化的传播手段,除了正式地通 过媒介反复宣扬、管理者的讲话强调、口号标语的悬挂 张贴、定期或不定期的典礼仪式、日常的组织行为规范 等进行强化和灌输之外,更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组织 故事的叙述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组织故事,即对组织历史上的人物、事件进行故事 化处理和叙述,以宣扬和灌输组织的理念和意识形态。
第一节 认识组织传播
“组织”和“传播”是把握组织传播概念和特点的关键 词。组织传播的研究 发端于20世纪初,形成于20世纪 中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深化形成了诸多研究视角, 为我们理解组织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这里要说明一点, 即现在的组织传播研究者,多数是企业管理学家,以及 一些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心理学家,因而大部分实例都与 企业管理有关。而企业只是 组织的一类,还有政府机 关、政党组织、行业(专业)组织、学术团体、社会兴 趣团体、各种非政府组织、家庭、宗族、宗教组织等。 组织的结构特征差别很大,松散或严密程度差别巨大, 因而组织的内外传播很难用一种统一的模式、规 律来 阐述。企业组织在这里只是一类较为典型的研究范例, 其他组织的传播特点,有待新的研究成果的涌现。

外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赵永华 人大版本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赵永华 人大版本笔记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价值的学科,通过对其深度和广度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和演变。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外国新闻传播史这一主题,并结合陈力丹和赵永华的笔记,共享我们对这个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我们来回顾一下外国新闻传播史的发展。

在古代,新闻传播主要依靠口头传播和手抄传播,消息传递的范围非常有限。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报纸等印刷品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但信息传播仍然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随着电报、通信方式、无线电和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信息传递的障碍也逐渐消失。

在陈力丹和赵永华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中,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涵盖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如新闻机构、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技术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新闻传播的起源和演变,以及外国新闻传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将从个人角度对外国新闻传播史进行分析和总结。

在我看来,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对历史上新闻传播的成功和失败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新闻传播环境,提高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提供了一次深度和广度兼具的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探索,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对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研究和思考,不断提升自己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能力,为信息传播做出更大的贡献。

外国新闻传播史是一门非常有趣和深刻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陈力丹和赵永华合著的《外国新闻传播史》人大版本笔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外国新闻传播史的精彩探索,他们详细地介绍了新闻传播的各个方面,从古代到现代的外国新闻传播史。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

转:陈力丹教授推荐的新闻传播学参考书目(博士必读)马克思主义传播观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著,复旦出版社2003年版。

(此书名称叫“新闻思想”,实际包括传播、新闻、宣传思想的研究)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传播学史论3,《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埃弗里特·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中文版。

4,《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彼得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

5,《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德弗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概念7,《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等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范式8,《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闻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9,《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传播的观念》,陈卫星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传播学:危机与范式革命》,胡翼青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传播学研究的几种代表作12,《新闻:政治的幻象》,W·兰斯·班尼特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年中文版。

13,《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格拉斯哥媒介研究小组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4,《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艾英戈、金德著,新华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15,《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16,《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利贝斯著,华夏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作▲17,《交往行动理论》(三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文版。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九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九章

1、信息爆炸和信息过载


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复制和传播形成的量化态势。由 于传播技术的改进,信息总量呈几何形态的增长。每天海 量的信息涌来,而人们接受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从而造成信息过载,以至有些人为躲避过量信息的侵扰而 远离各种现代信息源。 信息过载是相对于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言的。在信息爆 炸的态势下,信息生产的无限性相对于人们处理信息的时 间、精力和能力的有限性,使得人们面对海量信息而无能 为力。原本有利于丰富和完善人们的信息供给的传播现象, 现在变成了对人的一种压迫。大量的信息无序泛滥也给人 们的接收和处理带来难度,对有用信息的寻找如大海捞针, 信息利用率低下,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信息过 载在带来信息丰裕的同时,也导致了新的信息匮乏。
第一节 批判大众传媒

我们所处世界的庞大、复杂与人自身认知能力的有限, 使得我们行为决策的前提——信息的获取——必须有所 依凭。德国学者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 从符号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描述:“随着人们象征性活动 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人们没有直面 周遭的事物,而是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他们把自己完 全包裹在语言形式、艺术形象、神话象征或宗教仪式之 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他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 东西。”在现代社会,这种依凭主要是大众传媒。
1.对物的消费聚焦于物的符号意义

鲍德里亚认为,传统社会对物的消费着重于其功能性目 的,而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是消费社会,对物的消费聚 焦于物的符号意义。这是一个高度符号化的社会,人们 通过消费物的符号意义而获得自我与他人的身份认同。 作为与社会价值相联结的符号意义,通过赋予物的差异 而将人们区分开来。他提出了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概念, 认为消费(符号)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正常运转的核心议 题。整个社会对商品的盲目崇拜转为对符号的崇拜,符 号意义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地位、价值的区分系统渗透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由此,资本主义的社会控制也 更趋全面、系统和隐蔽,符号提供了“一种比剥削要更 为精巧和更为专制的控制与权力结构”。异化现象在当 代消费社会中更加突出和严重。

传播学纲要汇总

传播学纲要汇总

绪论学习目的:1、人类离不开传播,一切传播都是意义的传递。

2、所有知识提供的都是一个看世界和认识你自己的窗口。

3、科学精神,不是臣服,是疑问。

任何科学都是有缺陷的,敞开即遮蔽。

4、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我们为什么存在,怎样存在。

学习目标:1.了解和认识传播。

2.解释大众传媒的工作方式。

3.更有效的传播。

4.探索传媒在总体上对社会和个人的作用和意义。

5.传媒在塑造我们文化方面扮演的角色。

6.成为更敏锐、更有责任感的公民。

学习纲目: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第二章传播学的研究史和流派第三章信息符号第四章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第五章控制研究第六章媒介研究第七章受众分析——传播的受体研究第八章效果分析第九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注:宏观研究:第一、二、四、九章微观研究;第三、五、六、七、八;分别针对内容、传者、渠道、受者来展开。

)《枪毙越共》亚当斯(1969)新闻囚徒的概念:1.职业人与自然人的分裂。

2.新闻专业主义可能在选择的刹那失去对生命的敬畏。

3.新闻人的本分——新闻现场的无限逼近,呈现真实。

4.新闻灵魂:对事实和真相的无限接近。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作为基本问题的传播①信息的重要性:1.科学家们发现,动物对信息的需求有时要强于对食物的需要。

由于人是能够思维的高级动物,而且具备社会性,所以人只有在同外界进行连续的信息交往的条件下,才能长时间进行正常思考。

2.刺激思维的外界信息联系像食物和热一样必需,同外界完全隔绝是丧失理智的开始。

3.人能够世代积累知识。

人们知道得越多,就越希望了解似乎是实际生活必需范围以外的信息。

4.因此,科学家得出这样的结论:力求获得关于外界最大信息的活生物,最能适应生活,活下去的可能性较大。

5.所以人力求获得信息甚至不是历史所决定的,而是决定于较深的生物学水平。

②人类获得信息的历史努力,即传播史:1.从原始部落到现代社会,一定量的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前提。

2.就像没有水、阳光、空气就不可能有生命一样,没有信息、没有信息的沟通就没有人类社会。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

传播学纲要精讲版第一章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communication)传播的双向、共享意义:(1)传播的双向意义是从指传受双方思想和信息的“交流”、“沟通”,传播双向和互动意味着信息在共享意义上的累加和增值。

(2)传播的共享的基本涵义,表明其本意是双向、互动的。

它指信息、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

比如甲乙两人聊天,双方交谈的过程中,信息在两人之间流动,聊天使得两个人自有信息量都有所增加,甚至发生质的改变,导致双方在思想认识上的变化,体现了传播的双向和共享。

2.(1)拉斯韦尔的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进行顺序化的结构性处理,形成广为人知的“5W 模式”或“斯韦尔模式”即 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该模式对纷繁复杂的传播活动进行了清晰的把握,将其视为五个要素和环节构成的结构过程,为传播研究提供了切入点。

但该模式的解释力因其直线型大打折扣,使传播效果成为一个归宿和终点,从而忽略了传播的环境因素和传播的双向、互动特征。

(2)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传播模式:基于传播过程直线模式的局限,施拉姆收到奥斯古德观点的启发,提出了传播的双向“循环模式”。

该模式认为在传播过程的循环中,传播者和受传者没有主客之分,并且强调了传受双方对信息的编码、释码及译码处理,从而突出了传播的互动性,但该模式忽略了传受双方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性,片面强调二者的平等性不太符合人类传播实际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状况。

从传播类型角度看,该模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际传播“面对面”的特点,但就大众传播而言解释力相对较弱。

3.用社会学家米德“主我”、“客我”的观点说明人内传播(以阅读为例):人内传播也称为内向传播,即人的思维活动,只要具有正常的意识,人内传播活动就在进行。

外界的刺激不断与已有的内在经验、知识相互碰撞,形成思考、判断和“思想斗争”等大脑内部的交流的方式。

第二讲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讲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一篇惊动教育部的小学生作文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到烈士纪 念馆参观,使我很受感动。那些 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 拷打,不怕枪林弹雨,为了穷人 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要向他们学习,做革命的接班 人,长大为人民服务。 我热爱那些为穷人打天下的烈 士,我痛恨那些资本家反动派。 听爷爷说,刚解放那会,日子虽 然苦,但那时当官的一心为老百 姓,不像现在,到处是贪污犯。 我对爷爷说,我长大了就专门抓 贪官,给他们灌辣椒水,上老虎 凳,叫他们把贪污的钱交出来, 分给穷人。


一、传播的概念
“传播”在印欧语系的文字中,是 communication或kommunikation,它源 于古希腊的两个词根,一个是com,指 与别人建立一种关系;一个是munus, 指效用、产品、作品、利益、服务等 等。两个词根合起来,意为“共有”、 “共享”。 古罗马的著名演说家西塞罗(Cicero, 前106-43),将communication定义 为与别人建立一种联系或把握一件事 情。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陈力丹陈力丹闫伊默传播学纲要26万字242页图115张设置基本概念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文艺传播跨文化传播传播控制大众传播批判等九章陈力丹易正林编著传播学关键词北师大出版社2009搜集了关于25个传播学概念的外国学者原始论证对每个概念进行学术梳理
传播学的基本概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陈力丹





姬无命:这有什么区别吗? 秀才:举个例子,但我用我这个代号来进行对话的 同时,你的代号也是我,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是否 意味着,你就是我,而我也就是你? 姬无命:这这,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嘛。 秀才:那就问几个有意义的,我生从何来,死往何 处,我为何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我的出现对这个 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世界选择了我,还是我选 择了世界? 姬无命:够了! 秀才:我和宇宙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吗?宇宙是否有 尽头?时间是否有长短?过去的时间在哪里消失? 未来的时间又在何处停止?我在这一刻提出的问题, 还是你刚才听到的问题? 姬无命:我杀了你! 秀才: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 姬无命:是我杀了我! 秀才:回答正确,动手吧! 姬无命:啊!!(自杀)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传播学纲要 陈力丹 第七章

2、现实的人后天习得文化。
文化具有传承性,但不是生理的遗传,而是后天的学习。 人拥有何种文化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3、既定的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生活中言语、行为的进行都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并且 这种规范 是先验的,很少有人凡事去问个为什么、去深究。
4、文化是动态的。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崇尚人的个性和自由,强调独立意识,认 为个人的权利、利益不可侵犯;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保 护和捍卫个人的权利,集体的存在为的是维护个人的利益; 鼓励个人奋斗、个人成功、个人为决策负责任;在这种文化 氛围中人一般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感情上不会依赖于组织 或机构;追求平等,每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具有同等意义而 不分高低贵贱。 “集体主义”文化中,“我们”的意识强烈,“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强调个人利益从属于集体利益;个人融于集体, 与集体合而为一,不提倡突出个人,通常将个人的成功归于 集体,当然相反的情形则是“一人飞天,仙及鸡犬”;讲求 集体和谐,不惜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社会等级分明,成员各 安其位,以维护集体的稳定。
二、爱德华·霍尔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即传播的“背景”,是传播活动的时空环境以及社会
文化环境。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语境在文化中的突出倾向,将文化分为高
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又译作强势语境和弱势语境)。他 认为:“强环境交流突出按预定程序传输的信息,这样的信 息储存在受信者身上和背景之中;传达的信息中只包含极少 量信息。弱环境交流则与之相反: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 传达的信息之中,以弥补环境中失却的信息(包括人体内和 人体外的信息)。”

一、跨文化的语言传播

人大推荐书单

人大推荐书单

基本书单罗列如下:关于新闻传播史论(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传媒经济学五门学科):《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著《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等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传播学纲要》陈力丹《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传媒变革力》喻国明《传媒新视野——中国传媒发展前沿探索》喻国明《传媒的语法革命——解读web2.0时代传媒运营新规则》喻国明《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1》陈力丹(每年一本,各位童鞋请注意2012年的,大约五月就会上架)《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关于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四门学科):《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编辑案例教程》蔡雯,赵劲,许向东《新闻采访教程》张征《新闻采访学》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新闻评论案例教程》马少华,刘洪珍关于杂志期刊:《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新闻与写作》关于各书目大致介绍:(1)《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是新闻传播考研学子必读首选教材,更是各位跨专业考生的入门之作,因其浅显易懂,案例丰富,故而大家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也会由此产生些许对新闻传媒业的兴趣哈。

这本书是陈力丹老师于2008年所著,而从2009年开始,便已有考研试题皆出自此书,而且所占分值均不少。

所以,能够熟读、精读此书,对于考研拿分甚为划算,对于你建构对于这个行业的基本认识也善莫大焉。

在下以为,这本书请细心看过5遍以上,对于每一讲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在考试前应做到烂熟于心。

(2)《新闻理论教程》:这本书是杨保军老师苦心孤诣之作,因其学习哲学出身,故而重视逻辑思维,故学科框架脉络较为清晰。

但这本书较为抽象深奥,且与新闻工作一线联系不甚密切,案例也不甚丰富,故而阅读起来常觉枯燥难耐,但对《新闻理论十讲》不失为较好的补充,相信看过此书,你不会再认为新闻无学哈,这本书请至少认真阅读一遍。

戏曲从舞台到银幕的跨媒介视角研究——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例

戏曲从舞台到银幕的跨媒介视角研究——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例

079[摘 要] 戏曲和电影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具有各自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成功地将传统戏曲元素与电影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呈现方式。

影片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利用蒙太奇手法打破传统戏曲的线性叙事结构机制,删改情节突出主线,通过多线叙事在人物形象特征上进行创新性转换,画面巧妙处理“虚与实”的关系,实现从舞台到银幕的叙事、人物形象及虚实的转换。

从戏曲到电影的转换过程中,两种媒介形式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与融合,电影《白蛇传·情》为戏曲从舞台到银幕的跨媒介转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对于进一步推动传统戏曲艺术的发展和传承、探索戏曲与电影相互影响的艺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戏曲;跨媒介;电影;粤剧;《白蛇传·情》戏曲从舞台到银幕的跨媒介视角研究——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例张文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运用电影特效、4K 全景声等视听技术,以中国写意美学统摄全篇,突破了戏曲电影的传统表现手法,实现了戏曲从舞台到银幕的跨媒介转换。

这种跨媒介的实践既延续了戏曲的传统魅力,又注入了现代电影的视听冲击力。

一、从舞台到银幕:传播媒介的差异性媒介是信息、知识的载体。

当下文化与社会的媒介化趋势日益明显,艺术也呈现出明显的跨媒介趋势,中国许多传统艺术经典在不断通过跨媒介实践来求得新的发展。

戏曲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在传播媒介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戏曲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通常在舞台上进行,注重舞台表演、唱腔、音乐伴奏等元素,通过演员的表演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每一场演出都是独特的、一次性的,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技巧性。

演员在舞台上实时呈现故事,利用特定的动作、手势和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和表现角色特征,与观众产生即时的互动,观众的反馈也会影响演员的表演。

而电影是一种录制媒体,通过影像、音效、剪辑等技术手段来呈现故事,通过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创造出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共鸣,注重画面、音效的表现和影片的叙事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跨文化的非语言传播
语言传播是人基本的传播方式,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非



语言传播方式。语 言传播之外的所有传播方式,都可以 称为“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传播的意义存在于传播过程中。 非语言传播可以单独使用。 非语言传播在配合语言传播使用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首先是补充,第二是重复,第三是否定。 对某些非语言传播现象做一些补充论证:1.沉默;2.颜色; 3.图画;4.艺术;5.花语;6.气味
跨文化传播不仅表现为不同种族、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跨文化传播
除了语言和其他符号的理解、使用的差异直接影响跨文化传
播外,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对跨文化传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从价值观的角度,学者们总结了一系列文化模式,并探讨了 这些模式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本节讨论的各种文化模式, 都是在民族、种族、国家的群体宏观意义上的。若分析实际 生活中的跨文化传播现象,不能简单套用。因为没有一个人 能够完全体现或代表一种文化的所有 方面,每个人都同时 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没有一个文化群体的系统能够完全决 定具体的人的价值观。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发现其与 所属文化的某些宏观 的表现不完全一致。因为人是一切社会 关系的总和,人并不是文化的机器。
二、爱德华·霍尔的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语境,即传播的“背景”,是传播活动的时空环境以及社会
文化环境。 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看,文化就是最大的语境。
美国学者霍尔根据语境在文化中的突出倾向,将文化分为高
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又译作强势语境和弱势语境)。他 认为:“强环境交流突出按预定程序传输的信息,这样的信 息储存在受信者身上和背景之中;传达的信息中只包含极少 量信息。弱环境交流则与之相反:大多数的信息必须包含在 传达的信息之中,以弥补环境中失却的信息(包括人体内和 人体外的信息)。”
第七章 跨文化传播

在原始社会,当不同部落的人相遇时,跨文化传播就开 始了。我国与西方之间的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 等,从另一个角度看,同时也都是跨文化传播活动。当今全 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日常 的传播现象。
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一、“文化”的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Tylor,1832—1917)认

2.“不确定性规避”的差异
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人们面对外界的变动会感觉不
舒服,因而以明 确的规章、制度、典礼、仪式等规范来规 避甚至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一般不 喜欢变动,讲求井然有序、整齐划一,希冀一切都确定无 疑。面对突然而至的变动,人们会感到不知所措。 低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人们乐于接受世界的变动,对 不确定性容忍度较强。处于这种文化氛围中的人,喜欢新奇、 刺激,思想较为多元,不定于一统。他们喜欢冒险和尝试新 的做法或事物,变通性较强。他们不喜欢过多的规则,对专 家的依赖有限,相信自己,凭直觉行事。
4.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在男性特征的文化里,性别角色比较突出;认为社会由男性
主导,男性应该勇敢、坚强、自信、重物质;而女性则应该 谦逊、温柔、重感情;在这种文化中崇尚竞争、进取,男性 负责在外打拼,是家庭的支柱和守护神;而女性则是家庭的 港湾,相夫教子,负责感情的慰藉与呵护。 在女性特征的文化里,强调理解、关心别人的行为;其价值 观主张男性无须行事果断,也应当担负起照顾别人的角色; 主张性别平等,其性别角色与男性特征的文化的社会相比, 容易变化;认为人与环境的和谐很重要,男性与女性都应该 懂温柔、重感情,女性与男性的分工并不具有特别的意义。
心理,表现 为兴奋、焦虑、不安、惊奇、气愤、失落、疲 惫、无力等感觉。在同一篇论文中,奥伯格还分解了“文化 休克”的心理演变过程(U形曲线):蜜月期、沮丧期、调整 期、适应期,
蜜月期,是指新的环境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兴奋阶段。人
们来到一个陌生的、一切都迥异于自己熟悉的环境,一切 看起来都很新鲜,这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理。 的阶段。文化适应问题提上日程,由此带来了失落、失望 和焦虑等消极心理。在新的环境,生活中处处不顺,语言 不通、风俗不解、饮食不惯、文化隔阂等带来的冲击令人 们心力交瘁。
文化虽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在与外部交流过程中 通 常会缓慢地演变(特殊情况下也会急遽变化),在与异文化 交流、互动的过程 中吐故纳新。
总之,文化是一个具有共同历史传统的象征系统。 文化首先是一个系统。
其次,文化是共享的系统,共同的历史和传统帮助每个人回
答“我是谁?”这个首要的问题。 最后,文化这个系统由各种象征符号构成。
二、跨文化传播

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默瓦(Larry A11en Samovar, 1935— )的定义是:“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 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 变交流事件。” 人们因分属不同群体或阶层而形成的各种亚文化之间的交流, 也会不同于所在亚文化内的交流,形成“事件”。在某种意 义上,同一种文化中的亚文化之间的传播,也可以视为跨文 化传播。
为别人与自己一样,“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从而形成传 播障碍。按照自身文化的价值观、信仰、模式、风俗等规范 去要求别人,当所期望的事实没有发生时就会产生挫败感。
2.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社会认知的一类,指人们对某



个社会群体以及社会事物的一种简单而固定的看法,是对 认知对象的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刻板印象来自于社会个体的经验。 刻板印象是一种认知,是对社会事物的一种简略的概括, 它仅仅局限于认知对象的 总体特征,而忽略了大部分的 真实状况以及区分个体。 刻板印象不会完全一成不变,但通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 情绪化特征,一经 形成很难根本改变。 消除僵化的刻板印象,跨文化传播才容易顺畅进行。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的障碍和冲突类型
一、文化休克
跨越文化进行交流时,原本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陌生起来,
心理上的种种不适也随之而来,这种情形被称为“文化休 克”。 1960年,美国人类学家奥伯格(Kalervo Oberg,1901— 1973)首次在一篇论文中提出“文化休克”的概念。
“文化休克”是一种文化不适之症,其影响主要诉诸于人的
沮丧期,是指人们对异文化熟悉之后,心理上的兴奋消失
调整期,是指人们对异文化努力适应的阶段。面对现实,
适应是上策。既来之,则安之。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习惯, 强迫自己去吸纳、适应异文化的种种规范。 文化的阶段。
适应期,是指人们经过文化的பைடு நூலகம்整,逐渐认同或接受了异
二、跨文化传播的障碍
1.认识误区 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因缺乏对异文化的敏感而下意识地认

一、跨文化的语言传播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不仅反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语言也在建构文化。 词作为语言的基本材料,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理解诸如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只是进行跨文化传播
活动的前提,语 用规则对顺畅传播的影响或许更大。 人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模式、逻辑结 构。 语言不仅是传播的工具,它还携带着特定的文化信息。
2、现实的人后天习得文化。
文化具有传承性,但不是生理的遗传,而是后天的学习。 人拥有何种文化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
3、既定的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无形向导和规范。
生活中言语、行为的进行都在遵循着一定的规范,并且 这种规范 是先验的,很少有人凡事去问个为什么、去深究。
4、文化是动态的。
1.人性导向


三种价值观导向:恶;善恶论;善 2.人与自然导向 三种价值观导向:人类从属于自然;天人合一 ;人类控 制自然,是自然的主人 3.时间导向 三种价值观导向:“过去导向”;“现在导向”;“将来 导向” 4.行动导向 三种价值观导向:“正在发生”导向;“正在变化”导向; “实践”导向 5.社会关系导向 三种价值观导向:权威主义导向 ;集体主义导向 ;个人 主义导向
四、东西方两大文化的宏观差异

东方文化 人事浑然 来龙去脉,模糊语境 喜欢用“心” 人际关系 历史意识 中庸、含蓄、自我中心 情、理、法
西方文化 人事分明 语感直观,寓意明确 喜欢用“脑” 工作关系 现代科技意识 直白、外露、自我实现 法、理、情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的方式
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复合整 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 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化作为社会遗产为人类所特有。

动物的协作在于条件性反射的不断积累,而人却用语言 和思维加以协调,正是人发明了语言、文字等工具,人类的 文化才得以传承。
在跨文化传播的情境下,来自高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
的人,视制度性的东西为行为的圭臬,形式的东西甚至超 越了意义。而来自低度不确定性规避的文化中的人,在决 策上喜欢冒险,当机立断,有时仅仅是靠直觉的非理性决 策。
3.“权力距离”的差异
在权力距离较大的文化中,人们承认权力的天然存在,人
生而不平等,安于自己在社会等级秩序中的位置。因此, 在该文化中,权力高度集中,人们崇尚权力的威严,领导 决策倾向于独断专行。不同等级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领 导与下属都较看重权力,他们之间的关系较为正式。 在权力距离较小的文化中,人们也承认权力的存在,但权 力并不是不可企及。人们通常认为,权力只是为方便社会 组织而发挥作用,社会应该有保障每个人获取权力的机制。 由于不同等级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因而人们总体的权力 意识较弱,关系较为随和。
1.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文化崇尚人的个性和自由,强调独立意识,认 为个人的权利、利益不可侵犯;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更好地保 护和捍卫个人的权利,集体的存在为的是维护个人的利益; 鼓励个人奋斗、个人成功、个人为决策负责任;在这种文化 氛围中人一般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感情上不会依赖于组织 或机构;追求平等,每个人的存在对于世界具有同等意义而 不分高低贵贱。 “集体主义”文化中,“我们”的意识强烈,“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强调个人利益从属于集体利益;个人融于集体, 与集体合而为一,不提倡突出个人,通常将个人的成功归于 集体,当然相反的情形则是“一人飞天,仙及鸡犬”;讲求 集体和谐,不惜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社会等级分明,成员各 安其位,以维护集体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