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故事二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 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 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 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 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 是可以言谈往还的朋友。惠子真的像《惠 子相梁》里那样无耻吗?庄子和惠子的关 系究竟怎样?另一则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解 决这个问题,即“匠石运斤”的故事(出 自《庄子· 徐无鬼》)。
惠 胜
讨论明确
庄子与惠子的辩论表明: 惠子着重知识论的判断。
认知的态度不同:庄子偏于美学上的观赏, 性格上的相异:庄子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惠子则带有逻辑家的个性。
思路的对立:
一个超然物外,但又返回事物本身来观赏其美;
一个走向独我论,即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 第三者的心状态。
拓展延伸 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运斤成风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 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 , 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 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 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释】(1)郢:楚国的国都。郢人,是位尼水匠人。垩: 白灰。漫:涂。(2)匠石:人名,木匠。斫:砍。(3)斤:斧。 (4)失容:失色。(5)宋元君:宋国的国君。(6)质,质对, 对象。
请你积累点石成金 《庄子》有许多内容已演
化为寓言和成语,保留在现代 汉语中。下列寓言和成语都出 强聒不舍 自《庄子》: 栩栩如生 真知灼见
越俎代庖 迎刃而解 沉魚落雁 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捉襟见肘……
练习说明
一、朗读课文,注意表达人物的语气,并 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讲故事用意是什么? 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将惠子比 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 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 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 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 不尽的效果。
课堂小结
这两则故事集中表现了庄 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 言的特色,想象丰富,气势壮 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 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 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庄子的名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庄子: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庄明 子胜 :实 输
(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 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 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 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 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惠子:我非子 我非子固不知子 子非鱼固不知鱼
庄子以乌龟自喻,宁愿在荒 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 这则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庄子清高 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 惟恐不及的态度。
第二课时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 在 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 悠闲自得 怎么能知道 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 怎么能知道 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
问题研究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 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
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
(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 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 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 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 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 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 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 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译文
起因
惠子为相 庄子看望 受人挑拨 搜捕庄子
主动往见 奇鸟为喻 巧妙讽刺
惠 子 相 梁
经过
结果
出 欣喜 人 意 料 疑心 , 富 从容 有 趣 味
蔑视
人 物
惠子: 醉心于功名富贵 对朋友薄情寡义 庄子: 清高自守 机智幽默
对 比 鲜 明
比喻:
鹓雏---- 自已
鸱----
惠子 腐鼠---- 功名利禄 梧桐、练实、醴泉---- 高洁的志趣
它讲的是庄子路过惠子墓前,向学生 慨然感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 谈话的知己了。庄子的话很深沉,也 很动人,在整部《庄子》里都是少见 的。可见,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 得的知己。那么,“惠子相梁”的故 事完全是虚构吗?也不全是。惠子可 能确实比较热衷于功名富贵,但不大 可能做出伤害朋友庄子的事来。
尖锐深刻 巧妙贴切 余味无穷
既表明庄子淡薄功名利禄的态度,又
极其辛辣地讽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 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
品味文章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富有趣味。




情节出人意料 (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 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 比喻巧妙贴切 (巧借鹓雏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 描写生动传神 (鸱卫护“腐鼠”,丑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
我想试一试
自主阅读《庄子钓于濮水》,借助 注释,读懂原文,完成思考题。
我来做一做
庄子钓于濮(pú )水,楚王使大夫二人 往先焉(请他做官,‚焉‛,到那里。 ),曰:“愿以境 内(国内的事务)累(劳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锦缎,丝 织品,用作动词)笥(sì 古时盛饭或装衣物的方形竹器,用作动词) 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宁可、宁愿)其死 为留骨而贵(显示尊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 (tú 泥泞 )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 问题思考: 1、庄子讲枯死的神龟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中。”庄子曰:“往矣(请回吧),吾将曳尾于涂 2、庄子说话技巧给了我们今天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中。”
庄子墓碑
庄子之墓
教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 知识。 2.感受两则故事的趣味性,理解庄 子的志趣。 3.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 经典的了解。
庄子 (约前369- 286)
庄子,名周,战国人。道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 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 称为‚老庄‛。平民哲学家,一 向不慕功名,无意于仕途,追求 一种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主张 君王‚无为而治‛。 代表作品《逍遥游》《庖丁 解牛》等,所著文章,内容丰富, 气势磅礴,笔锋犀利,寓意深刻。 后人辑为《庄子》一书,亦称《 南华经》,共33篇。其中有许多 奇特有趣的寓言故事。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 代,做过漆园吏。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 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 被其拒绝。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 子》一书。与老子并称为道学之祖。
补充注释
惠子相 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 去 有人 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 取代,动词,做宰相 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 国都、京城
1、解释红色的字:
顾谓从者曰
2、翻译句子:
回过头
宋元君闻之
听说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 自从惠子离开了Fra Baidu bibliotek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 矣。 了!‛
①惠子是自己唯一的知己。 3、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庄子借助匠石的故事表 ②交朋友要找志同道合(或志趣相投)的人。 达了
什么意思?
固然 本来 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 哪里能知道 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 已经
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 “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 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 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 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 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 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 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 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 的桥上知道的。”
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
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
出发,起飞 从 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 到
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 得腐鼠, 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今子 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语气词,吗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 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 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 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从南海起 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 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 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鸟从它面 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 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 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 境?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大 意。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 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二、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相,宰 相,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 饮。 止,停止,这里是栖息的意思。 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庄子》 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内篇7篇为 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 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其文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 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 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晚周诸子之作, 莫能先也”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 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 实在是绝无仅有。” 因而他的作品被人 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