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马原辩证关系总结
![马原辩证关系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74355daeaad1f347933f5f.png)
7马原里的概念往往“成双成对”的出现,比如概念“A —B”,其辩证关系主要细分为下面五类,建议在复习时多加注意:/第一类:A决定B,B反作用(影响)A。
比如:•物质—意识•实践—认识•内容—形式(公众号:)•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第二类:A和B相互依存。
比如:•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时空的绝对性—时空的相对性•肯定—否定•本质—现象(公众号:)•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斗争性•实践(认识)主体—实践(认识)客体•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第三类:A和B相互渗透。
比如:•质变—量变•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斗争性—矛盾同一性•矛盾特殊性(个性) —矛盾普遍性(共性)•质变—量变(公众号:)•原因—结果•整体—局部•必然—偶然•可能—现实•内容—形式(公众号:)•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谬误•成功—失败/第五类:A包含B。
比如:•时空的有限性—时空的无限性:有限包含无限(公众号:)•矛盾特殊性(个性) —矛盾普遍性(共性):个性包含共性/第六类:A中有B,B中有A。
比如:•原因—结果•必然—偶然•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公众号:)•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 —相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第七类:AB之间不能调和。
比如:•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
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8a0a621ed9ad51f01df2c4.png)
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出发,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内容表明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无限性。
对此应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的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前进一步,主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这也可以从两方面为理解: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对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总是具有近似的性质。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在这个意义上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在任何情况下每一客观真理都必然具有的两重特征。
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二是它们的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人们对于自然或社会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但在这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在这个限度内它永远不能被推翻,并作为一个稳定的因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所以,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在一种范围和条件下正确的反映,在另一种范围或条件下,变成了不正确的;在某个特殊的范围和条件下变成了绝对的正确反映。
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或约对性的相互过江和相互转化。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精品文档]
![考研政治马原基础资料-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4d8d20f10661ed9ac51f335.png)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考研政治怎么复习?在考研复习中,复习资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中公考研辅导老师为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同时可以为大家提供名师考研政治视频、考研政治复习资料、考研政治真题和考研政治辅导等,助您冲击名校!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客观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就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就是说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
二是指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承认客观真理同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以及唯物主义反映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一切唯心主义都宣扬主观真理论。
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真理;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它们共同的错误都是否定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
但是,这并不表明观点不同的每个人都有真理。
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里,看更多政治资料①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马哲-认识论:真理观价值观自由观
![马哲-认识论:真理观价值观自由观](https://img.taocdn.com/s3/m/556b15cda58da0116c17495e.png)
政治要点归纳:马原第四讲真理观、价值观、自由观A、真理观一、真理客观性(过程)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内容客观,标准客观真理是认识范畴,不是客观实在。
一元性:对于特定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不因主体认识差别变化而变化(绝对性)二、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上的唯物论就真理发展过程及人们认识掌握程度来说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的辩证法1、真理的绝对性(抽象)与相对性(具体):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三层含义: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不依赖于主观,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客观性);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着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可知性);从真理发展而言,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相对真理,承认发展的无限性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三层含义:广度上说,他只是对客观世界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
深度上说,他只是对特定事务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进程上说,他只是对事物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绝对性不可推翻,相对性有待发展。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不可分割。
(类似个性共性关系)两者辩证转化,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从相对真理逼近绝对真理的无限过程3、真理的具体性(有条件性,存在适用范围)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统一,真理是具体的:认识对象是具体的,认识主体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发展阶段的特定条件范围内的。
内容上是多方面总和,多样的统一。
形式上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
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
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b09937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69.png)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真理是客观的,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就是真理观上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不难看出,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所以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
而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恩格斯指出:“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
”①如果我们把社会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对社会的真理性认识同样也是对永恒的、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在本质上也是绝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
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
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992ffc3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e.png)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这里我只能给出一些基本的解释。
在哲学中,真理的绝对性指的是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个人意见、感受或观点的影响。
相对性则指真理是相对于某种角度、立场或者条件来看待的。
对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而且在实际情况中常常是相互依存的。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某个真理是绝对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可能只是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上,这种辩证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并有助于我们建立更加科学的真理认识体系。
关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没有统一的观点。
有些人认为,真理是绝对的,而有些人则认为真理是相对的。
例如,对于唯物主义者来说,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是与人的意见、感受或观点无关的。
他们认为,人类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探究客观真理,并通过实践来验证真理的正确性。
然而,对于唯心主义者来说,真理是个人主观的,是由人的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他们认为,真理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eb351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be.png)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
关系原理
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
第二,任何真理都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首先,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其次,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
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c4ce64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6.png)
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是指真理在存在着内在辩证关系的过程
中表现出来的两个反面,即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它们被誉为真理之门中所
包含的秘密,也是经典哲学家们今天依旧探求的理论。
绝对真理,即特定的真理,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其定义是一种不需要
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完善的真理。
如算数的真理,1+1一定等于2,这是一条
绝对真理,不受任何情况的变化影响。
而相对真理,即间接真理,是由外部因素影响而变得不确定性,其定义
是由外部因素所塑造形成的社会真理。
比如,我们说“穷人是没有办法摆脱
贫困的”,而“富人拥有越来越多财富的能力”,一种与另一种的对比,其
真理是有外部因素才能决定的,叫做相对真理。
在具体体现上,上面表示的这种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就是所谓
的真理的辩证关系。
今天真理虽然似乎分裂了,但它其实只是真理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辩证关系,才可以找出真理真正的本质,从而才能从另一个角度认
识宇宙的真正本质。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既不能把它们互相抵触理解,也不能
把它们互相统一理解,二者存在着共同点,只能在辩证思维的基础上,将它
们理性地统一起来,这也正是关于真理的辩证关系的本质意义所在。
总的来看,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的关系与辩证思维是分不开的,
只有通过一种法则,才能让两者有机的统一起来,而这种统一的可能性,也
是认识宇宙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7d2bb4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2.png)
[简答]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答案解析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互相包含、相互渗透。
相对真理中有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中也包含相对真理,相对真理是绝对真理的组成部分,无数相对真理汇成绝对真理的长河。
其次,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转化。
真理是个过程,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绝对真理的一点贡献,正是在认识的发展中,在真理过程的不断推移中,真理由相对不断向绝对转化。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表明此二者不可分。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把已经获得的认识、知识当作万古不变的永恒教条,这是完全错误的。
相对主义则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借口真理是变化的、有条件的,抹煞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模糊真理与谬误的原则界限和否认二者相互转化的客观条件性,这也是完全错误的。
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8a0a621ed9ad51f01df2c4.png)
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出发,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内容表明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无限性。
对此应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的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前进一步,主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这也可以从两方面为理解: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对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总是具有近似的性质。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在这个意义上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在任何情况下每一客观真理都必然具有的两重特征。
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二是它们的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人们对于自然或社会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但在这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在这个限度内它永远不能被推翻,并作为一个稳定的因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所以,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在一种范围和条件下正确的反映,在另一种范围或条件下,变成了不正确的;在某个特殊的范围和条件下变成了绝对的正确反映。
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或约对性的相互过江和相互转化。
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
![根据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原理,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ae8a0a621ed9ad51f01df2c4.png)
从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出发,谈谈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内容表明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无限性。
对此应从两方面来理解: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的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第前进一步,主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承认了绝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具体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这也可以从两方面为理解: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无限宇宙的一个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某些方面、一定程度和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对事物反映的广度和深度也总是具有近似的性质。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或在这个意义上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是在任何情况下每一客观真理都必然具有的两重特征。
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它们的相互依存,相互表现:二是它们的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人们对于自然或社会的每一个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认识,所以,它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但在这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在这个限度内它永远不能被推翻,并作为一个稳定的因素保留在客观真理的体系中,所以,它又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在人类认识的发展中,在一种范围和条件下正确的反映,在另一种范围或条件下,变成了不正确的;在某个特殊的范围和条件下变成了绝对的正确反映。
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或约对性的相互过江和相互转化。
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真理与价值
![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真理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b0c269d1ba1aa8114431d9f0.png)
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真理与价值2019考研分数线部分院校已经公布,此时2020的考生应该进入备考大军中啦!政治中马原的知识点比较杂,提前了解能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下面整理了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真理与价值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0政治考研马原必背知识点:真理与价值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①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a.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b.世界是可知的,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②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a.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b.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于深化;c.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
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d.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
(4)真理和谬误①真理发展的过程,不仅是相对不断趋近绝对的过程,而且还是不断同谬误作斗争并战胜谬误的过程。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生的,人类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难免发生谬误。
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他们是性质对立的两种认识;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③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
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
![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1a0aa3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6.png)
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即在于其发展的过程中,真理的部分性导致真理的相对性,而真理的更细致化和深入探究,则导致它的绝对性。
即在某一特定知识范围内它可以是相对性的,但是在视野得到拓展、周详的探讨后,它可以从某种特定角度来获得绝对性的体现。
如:“当下的某个社会社会经济状况比以前好”,这一结论可以按照特定实例来看是相对性的,但是当我们完整地审视全局,通过拓展我们的视角,同时深入地反省和总结以往的经验,则我们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当下社会经济状况比以前好”是绝对性存在的。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66fb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0.png)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绝对性指的是真理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必然性。
真理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受人们的喜好或反感所左右,它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和事实。
真理具有普遍性,不受时间、空间和个别条件的限制,适用于所有的人、地区和时代。
真理也具有必然性,真理的存在和发展遵循着自然规律和客观机理,是不可逆转和不可选情的。
相对性指的是真理的相对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真理存在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受到社会、文化、科技、阶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在具体情境中去认识、表达和运用真理,不能简单地将一些真理套用于不同的情境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另外,真理具有发展性,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改进的。
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和科技的进步,原来的真理可能被修正、超越或废弃,新的真理不断产生,真理呈现出不断前进的状态。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存在于真理的本质之中,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
首先,真理的绝对性是相对性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没有真理的相对性。
只有真理具有普遍的价值、适用的规律和必然的结论,才能成为相对的、个别的、特定的真理。
其次,真理的绝对性在相对性中得到具体表现和实践。
真理必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化,才能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
通过实践的认识过程,真理得以具体化、发展和完善。
最后,真理的相对性又推动了绝对性的深化和扩展。
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不断追求更加完善的真理,改进和超越过去的真理。
通过科学实践和理论思考,真理逐渐深化和扩展,最终达到更高的境界。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我们认识真理、改造世界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理论研究中,我们不能停留在表面的片面认识上,而要通过对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关系的思考,更加全面地把握真理的本质和特征。
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僵化地套用一些真理,而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判断和决策。
只有通过综合考虑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佳的策略和方向。
马原:真理
![马原: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435a78a26925c52dc5bf07.png)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与客体相符合的认识,即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
⏹(一)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与客体相符合的性质,它是真理的最根本的属性。
⏹第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
⏹其次,真理的思想内容是客观的。
⏹最后,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但必须注意:⏹1、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2、真理是一元的。
⏹(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内容,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区别,都不能被推翻。
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在广度、深度等方面的有限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真理都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相对性和绝对性是同一个真理的两重基本属性。
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之中有绝对。
⏹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辨证转化的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观。
⏹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2)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主义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的真理性认识,对待马克思主义真理必须采取坚持和发展相统一的正确态度。
(三)真理与谬误⏹真理和谬误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1)它们之间的对立: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认识,各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确定的界限;以真理为指导的实践活动和以谬误为指导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dcd654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2.png)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包含。
方法论:宣称真理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须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一切真理,既必须反对绝对主义,又必须反对相对主义。
ps: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图为麦哲伦)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个基本属性,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①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的。(详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含义) ②绝对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相对真理又是统一的。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的。
其一,从认识的广度来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客观世界某些
领域、某些事物和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的正确反映。 其二,从认识的深度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 物在一定程度、一定层次上的近似的正确反映
简而言之,相对性是指在整个很长的
历史阶段,人们的认知是有局限的,所以
对真理的把握也只是有局限的。但是在这 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真理又是无限 的接近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因此真理 又具有绝对性。
一方面,相
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颗粒,绝对真理寓于
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要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 真理之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其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辩证转化的。真理的发展是一
个过程,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转化和发展的过程。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任何
焦尔达诺· 布鲁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哲学家、数学家 、天文学家。尽管被监禁了8年,布鲁诺始终拒绝放弃自己的信 念。最后在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在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 上被处以火刑。(图为焦尔达诺· 布鲁诺)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 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
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 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
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
快10倍。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 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然而伽利略
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有不依赖于 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认 了客观真理,也就等于承认了绝对真理。 其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
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
件的、绝对的。
启示是:大多数情况下,一般人都会迷 信权威。现在许多人都喜欢盲目眼风, 象许多炒股的人买股票要听股评的推荐。 股评家说某某股票有潜力就立马买进, 结果亏损了。权威们说的并不一定全都 是对的,也会有错,不能盲目迷信权威, 要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在实践中追求 真理。
资料收集: 张佳妍 丁璇 艾洁 短剧剧本:邓俣 方思怡 视频剪辑:王珺月 短剧表演:章忆敏 徐开敏 方思怡 邓俣 资料整理&PPT: 蒋奕容 PPT演讲:王珺月
“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的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
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 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马,在这两 匹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 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 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 2+5=10000吗?”
真理性的认识,都是属于由相对真理转化为绝对真理的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③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
科学哲学角度上,没有“正确”和“真理“,人 类只能不断逼近“正确”和“真理”而不能得到它。 一个理论总是暂时有效,然后等着被证伪。尽管没有 100%正确的理论,但是总有比之前的方法正确率高 几个百分点的理论。所以即便理论早晚被推翻就像生 命早晚会终结一样,但我们并不会因为生命早晚会终 结就不去选择更好的生活。即使理论迟早会被推翻, 我们也要去寻找更好的理论。
提出了疑问。
演员:
张忆敏 徐开敏 邓俣 方思怡 饰 饰 饰 饰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围观群众A 旁白
场景一: 时间:公元前384~前322年 地点:古希腊
人物:亚里士多德
场景二: 时间:1590年 地点:伽利略的实验室 人物:伽利略
场景三: 时间:1590年 地点:比萨斜塔 人物:伽利略,围观者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