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情况撤人制度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是一种企业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采取的一套停产和疏散员工的制度。
紧急情况可能包括火灾、地震、爆炸等各种可能导致员工人身安全受威胁的突发事件。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员工的安全,并避免损失扩大。
该制度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事先准备:企业应该事先制定好停产撤人的计划,并进行培训和演练,以便员工能够熟悉应对紧急情况的程序和方法。
2. 通知系统: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通知系统,以便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通知到所有员工,并传达出相应的指令和安全提示。
3. 员工疏散: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员工疏散路线和疏散点,并采取措施确保员工能够快速有序地离开现场,减少伤亡风险。
4. 停产措施: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员工的安全,企业需要立即停止生产活动,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关闭设备和机器。
5. 后续处理:在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后续处理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恢复生产和修复设备等。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是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企业应该定期对该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员工也应该参与制度的培训和演练,增强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 1 页共 1 页。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矿井是一个危险的工作场所,随时可能发生事故导致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为了保障矿工的安全,矿井必须建立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以处理突发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并及时撤离人员,确保他们的安全。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矿井生产经营行为的必备措施。
该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建立紧急情况应急预案矿井应根据矿井的特点和生产安全风险,制定紧急情况应急预案。
该预案应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型和风险等级、紧急情况的预警和报警程序、应急处理流程、人员撤离和转移方案、物资和器材准备情况等内容。
矿井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演练,提升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设立应急指挥中心矿井应当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和协调紧急情况的处理工作。
指挥中心应配备专业的应急处理人员和必要的设备,随时做好应急响应准备。
三、建立紧急情况通报制度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矿工应迅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情况,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应当向所有在岗员工告知情况,并做好人员撤离准备。
四、启动应急响应当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急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流程,采取相应措施控制事故的发展,确保矿工的安全。
五、实施人员撤离和转移在紧急情况下,矿工应迅速撤离事发区域,按照预定方案有序地转移至安全区域,等待进一步指令。
指挥中心要负责组织和指导矿工的撤离和转移工作,确保每名矿工都安全离开现场。
六、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事故发生后,矿井管理部门应立即展开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切实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同时,要对事故损失进行统计和评估,及时开展善后工作,保障受害员工的权益。
七、维护制度的完善和持续改进矿井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演练,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确保制度的持续有效性。
总之,是矿工安全的保障,是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矿井应当高度重视,加强制度建设和应急预案的编制,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为矿工的安全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范本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矿井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保障矿井设施和设备的完好,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矿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职工、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
三、定义1.紧急情况:矿井发生矿灾、事故、火灾、煤气爆炸等危急情况。
2.停产撤人:发生紧急情况时暂停矿井正常生产,并组织矿井内所有人员安全有序地撤离。
四、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程序1.紧急情况发生后,矿井内部各级责任人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和救援队伍。
2.矿井领导班子应迅速召开应急会议,明确矿井内部应急责任人员及其职责,并指定应急行动组织。
3.应急行动组织应依据预案,尽快组织人员进行矿井内部的紧急疏散和撤离工作。
4.各岗位责任人要保持通讯设备畅通,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情况,并接受指挥和调度。
五、停产撤人流程1.紧急情况发生后,应急组织应立即向全矿内所有人员发出紧急停产撤离的指令。
2.工作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关闭设备和机械,并迅速撤离岗位,按照疏散路线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3.各岗位的负责人应带领所属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按照疏散预案指引矿井内所有人员有序地撤离。
4.矿井内设有疏散警报器和指示器的地方,应依次触动和遵循指示器指引进行撤离。
5.矿井内设有避难设施的地方,人员应依照预案指示前往,并做好避难准备。
6.矿井领导班子应设定紧急情况下集结的地点,并定期组织演练,以确保人员熟悉地形并掌握撤离技能。
六、紧急情况防范措施1.矿井应设立相应的安全疏散通道,并定期检查维修。
2.矿井应设立疏散标识和疏散逃生指示灯,确保人员能够清晰明了地按指示进行疏散。
3.矿井应设立避难所,提供紧急情况下的避难条件。
4.定期组织紧急情况下的撤离演练,提高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
七、处罚措施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将依据煤矿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严重违法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出现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及时撤人管理制度

出现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及时撤人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采石场生产作业现场,出现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及时撤人的管理工作,提高对事故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事故扩大。
当发生以下紧急情况时,班组长、安全员有权按权限范围下达作业人员停止作撤人的指令。
2适用范围适用于杭州工务段妙西采石场所有生产作业场所,出现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及时撤人。
3紧急情况及时撤人的判定授权从业人员在下列危险情况下的紧急撤离权。
3.1采场边坡岩体发出开裂或被剪切挤压声响。
3.2采场边坡出现明显沉降、变形加速、裂缝增大或贯通、大面积滚石滑落、小型崩塌等滑坡征兆。
3.4运输道路出现大面积非均匀沉降、开裂,路面鼓出或地基鼓起等滑动迹象。
3.5冬季采场路面冻胀开裂产生明显裂缝,或者雨雾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
授权现场管理人员在下列危险情况下的组织紧急撤离权。
3.6当突发气象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预警响应等级为红色、橙色时。
3.7当突发安全生产事故时,除了应急救助被困人员以外的所有人均需撤出危险区域。
3.8采场或采场外因不可抗拒灾害,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需要将生产人员紧急撤离、疏散至安全区域,以确保人员安全。
3. 9其他事故征兆等紧急情况应当停产撤人的。
3.10生产作业场所发生突发事故前时,班组负责人或现场管理人员首先要疏散或撤离离危险源最近的作业人员,现场从业人员应当绝对服从班组负责人或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不得高声喧哗、慌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在第一时间内报告场安全负责人。
4紧急情况撤人的紧急预警信号及使用4.1根据紧急情况撤人警报信号要求,采石场使用同频率爆破警报信号源,警报信号分为预警警报、撤离警报、解除警报等3种信号:①预警警报。
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次。
②撤离警报。
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次。
③解除警报。
连续鸣响180秒。
4.2根据紧急情况时撤人警报信号使用管控要求,采石场主要负责人授予在场的最高职位者,赋予警报的操作,其余人员未经授权严禁启动警报器。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背景在工业生产中,每个企业都希望能够确保安全,提高效率。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或其他紧急事件的发生,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员工的安全。
为了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损失,很多企业都建立了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内容1.制度目的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是为了应对一些紧急事件或灾害,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生产设备的安全,尽可能减少损失,避免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生产环境下突发事件的处理,这些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自然灾害、水源污染、气体泄漏、有害化学物质泄露等等。
3.紧急情况处理当出现紧急事件时,企业需要立即启动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进行处理。
3.1 停产措施对于涉及到员工安全、环境安全和企业设备安全等的紧急事件,在紧急情况下,企业应该停止所有生产活动,及时关闭相关设备,以保障安全,减少可能的损失。
3.2 撤离措施对于发生紧急事件,可能需要紧急疏散员工,撤离可能遭受危险的区域。
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撤离路线和安全区域,以避免员工受伤或搭乘危险交通工具离开工作现场。
3.3 救援措施企业需要根据紧急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救援措施。
救援措施包括疏散、消防、安全抢救等,以维护所有人员和企业设备的安全。
3.4 处理紧急情况企业应该制定紧急情况处理程序,根据情况及时处理。
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化学泄漏、爆炸、供电中断、水灾等,企业需要通过报警、通知、报告机制等方式,及时处理。
4.员工应急程序企业内部所有员工在紧急情况下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应急程序。
4.1 接收紧急通知企业应该向所有员工发送紧急通知,并告知员工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撤离。
4.2 遵守规定员工应该遵守企业制定的应急规定,听从管理人员指挥,及时撤离,并不得随意离开。
4.3 互相帮助员工应该互相帮助,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5.制度保障5.1 停产撤人指挥部企业应该建立停产撤人指挥部,由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所有应急措施。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是指在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为了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立即停产并组织矿工撤离的制度。
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1. 紧急情况发生后,矿井立即停产,并触发紧急救援预案。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按照事先制定的流程进行撤离。
2. 矿井应当设立撤离指挥部,由指挥人员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撤离工作。
指挥部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救援队伍等报告情况,并接受指导和支持。
3. 撤离指挥部应当确立相应的撤离路线和求生区域,并向工作人员发布指示。
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指示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尽量避免使用可能造成进一步危险的通道。
4. 撤离指挥部应当统计并核实矿工的人数,确保每个人员都被安全撤离,并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通信,随时报告撤离进展和人员安全情况。
5. 紧急情况解除后,矿井应当及时进行安全评估和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以防止紧急情况进一步蔓延和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这个制度对于矿井企业和矿工而言都非常重要,应得到严格的执行和落实。
第 1 页共 1 页。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模版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模版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矿井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停产撤人,保障矿井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包括开拓矿、生产矿等各类型矿井。
三、紧急情况定义紧急情况指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可能对矿井的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瓦斯、矿山塌陷等。
四、停产撤人责任人1. 矿井经理矿井经理是矿井停产撤人工作的责任人,负责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的组织与指挥工作。
2. 安全监督员安全监督员是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工作的执行人,负责执行矿井经理的停产撤人指令,并组织作业人员撤离现场。
五、停产撤人流程1. 接到停产撤人指令当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矿井经理接到报告后需立即下达停产撤人指令。
2. 紧急情况通知矿井经理通过矿井内部通讯系统或其他适当方式向全体作业人员发布紧急情况通知,告知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做好紧急撤离准备。
3. 撤离现场安全监督员组织作业人员有序地撤离现场,确保所有人员安全到达指定撤离区域,并进行人员清点。
4. 停产措施安全监督员负责执行停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切断电源、关闭设备等。
5. 报告上级矿井经理在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后,需及时向上级报告紧急情况的处理情况,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
六、紧急情况演练为保证矿井作业人员熟悉紧急情况停产撤人流程,矿井应定期组织紧急情况演练。
演练内容包括紧急情况通知、撤离现场、停产措施执行等。
七、制度宣传与培训矿井应定期开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宣传,以提高作业人员对制度的了解与认知。
同时,应定期开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培训,提升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八、违反制度的处罚对于违反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行为,依照矿井有关管理规定予以相应的纪律处罚。
九、制度的评估与修订矿井应定期对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上是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模版,旨在确保矿井紧急情况下的及时停产撤人,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撤人制度

应急救援撤人制度概述应急救援撤人制度是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发生危险和遇险的群众进行安全、快速、有效的转移和疏散而制定的规定。
撤人的情形1.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涝、山体滑坡等;2.交通事故,如公共交通工具发生重大事故;3.爆炸事故,如燃气爆炸、火灾等;4.社会安全事件,如恐怖袭击、暴力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
撤人的流程1. 事件发生一旦发生应急事件,需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和撤人预案。
2. 信息收集和评估在应急救援中,信息的获取以及收集和评估非常重要。
需要进行情况了解、研判,并进行合理的排列和部署。
3. 撤离指令下达当收集到相关信息后,需要及时下达撤离指令。
撤离指令应该简明扼要,语言简洁明了,包含撤离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安全信息。
4. 撤离组织撤离组织应该依据预案,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派副组长和抢险救援力量、信息流水线、重点单位协助救援、安全隐患排查等部门完成任务。
5. 具体方案制定和实施制定撤人方案,包括人员名单、撤离路线、撤离时间等具体内容,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6. 撤离结束当撤离工作完成后,需要再次进行总结,包括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完善应急救援管理制度,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水平。
应急救援撤人制度的作用应急救援撤人制度的实施在于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同时,实施撤人制度也有以下作用:1.加强应急救援管理,形成团队合作、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的紧急救援系统;2.机构的合理调配和资源的充分使用,合理地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3.增强了监管者的监督和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提高了社会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结论应急救援撤人制度是紧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我们现在需要积极的动员和组织力量进行,不断完善制度,做好各类应急预案,确保群众安全,保障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是指在发生紧急情况时,为保障员工安全而暂停生产,并组织撤离人员的制度。
紧急情况可能包括火灾、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爆炸等突发事件,因此需要确立适当的制度来应对这些情况。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事前准备和预防措施:公司应事先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理能力。
2. 紧急情况发生时的报警和通知机制:员工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启动紧急报警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达,并组织员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3. 撤离和疏散程序:制定明确的撤离和疏散程序,安排撤离通道和集合点,并确保员工了解和熟悉这些程序。
4. 人员聚集点管理:设立安全的集合点,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安抚。
5. 事故后的处理和救援:在紧急情况得到控制后,组织救援人员进行现场处理、伤员救护和善后工作。
6. 各级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各级责任人在紧急情况中的具体职责和义务,并要求他们及时作出决策和行动,确保员工的安全。
7. 事故调查和改进措施:事后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生命安全,并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范文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业的员工安全,合理应对突发事件,及时做好人员疏散,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任何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和生产线停产。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根据紧急情况的性质和程度,制定有关人员疏散和生产线停产的具体措施,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条根据具体的紧急情况和企业特点,制度可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
第二章人员疏散第五条紧急情况发生时,由紧急情况负责人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并按照预定的角色和职责进行操作。
第六条在发生紧急情况后,各部门负责人应当迅速通知本部门全体员工,指导员工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方式,有序疏散到指定地点。
第七条各部门负责人在疏散过程中,要组织好员工的疏散秩序,保证疏散工作的高效和安全。
第八条在疏散过程中,员工应当保持冷静,按照指示集中疏散,不得擅自离开或乱窜,以免造成混乱和意外。
有需要时,可以随身携带个人重要物品和文件。
第九条残疾员工、孕妇员工、老年员工等特殊群体,在疏散过程中应得到特殊照料和保护,由各部门负责人和疏散人员协助。
第十条疏散后,在指定地点,各部门负责人要核对人员名单,确保无人员缺失,并做好人员统计工作。
第三章生产线停产第十一条在紧急情况发生后,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生产线负责人,按照紧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生产线停产程序。
第十二条生产线负责人要迅速关闭相关机器设备和相关设施,确保生产线的安全停产。
第十三条在生产线停产过程中,生产线负责人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停产过程中不发生意外。
第十四条紧急情况结束后,由紧急情况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决定是否恢复生产,并按照恢复生产的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章监督和检查第十五条在紧急情况发生后,企业应当及时成立紧急情况应对的紧急指挥小组,负责紧急情况的处置和相关工作的协调。
第十六条紧急情况指挥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对紧急情况中的人员疏散和生产线停产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修订和完善制度。
井下安全生产紧急情况撤人制度

井下安全生产紧急情况撤人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我矿安全生产工作,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安徽省煤矿井下生产紧急情况撤人规定》、(皖煤监一〔2014〕26号)要求,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当井下发生下列紧急情况时,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撤出受威胁区域:(一)井下发生瓦斯、煤尘、水灾、火灾事故。
撤人范围:井下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立即升井(二)作业地点发现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征兆。
撤人范围:井下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立即升井(三)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和钻孔施工处CH4浓度达到1.5%;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采区回风流中CH4浓度达到1.0%( CH4传感器、便携仪、光学瓦斯检测仪三者不一致时取最大值);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和钻孔施工处CO2浓度达到1.5%。
撤人范围:井下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撤出受威胁区域,直至升井(四)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同一采区和相邻采区有两个及以上瓦斯传感器报警或显示负值。
撤人范围:整个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井下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立即升井;井下某一分站故障时,本检测区域内所有人员撤至全风压供给该区域的新鲜风流中,直至升井;同一采区和相邻采区有两个及以上瓦斯传感器报警或显示负值,该采区所有人员撤至全风压供给该区域的新鲜风流中,直至升井。
(五)矿井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正常通风。
撤人范围:主要通风机停机不能保证正常通风的,井下所有人员立即升井;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该工作地点的所有人员撤至全风压供给该区域的新鲜风流中,直至升井;通风系统遭破坏影响全矿井的,井下所有人员立即升井;影响局部的,撤出局部区域所有人员至全风压供给该区域的新鲜风流中。
(六)发生明火,现场火势不能控制;出现自然发火征兆。
撤人范围:井下所有人员沿避灾路线立即升井。
(七)采掘作业时,发现有透水征兆,或涌水量出现突增等异常情况;存在陷落柱突水威胁的煤矿,井下出现渗水、淋水等情况,水情发生重大变化;井下探(放)积水位置、积水量等情况不明的老空水,涌水量超过采区、工作面排水系统能力;发现井筒突水、出砂;暴雨洪水可能威胁矿井安全。
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

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制度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1.1 目的确保现场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现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现场作业人员。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组织机构成立现场紧急撤人避险指挥部,负责现场紧急撤人避险的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公司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现场负责人组成。
2.2 职责现场紧急撤人避险指挥部负责以下工作:(1)制定现场紧急撤人避险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2)组织现场紧急撤人避险的指挥和协调;(3)负责现场紧急撤人避险资源的调配;(4)组织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后的善后工作;(5)定期检查现场紧急撤人避险设施和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紧急撤人避险预案3.1 预案制定现场紧急撤人避险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紧急撤人避险的组织和指挥体系;(2)紧急撤人避险的信号和程序;(3)紧急撤人避险的路线和集结地点;(4)紧急撤人避险的设施和设备;(5)紧急撤人避险的培训和演练;(6)紧急撤人避险的资源调配和保障;(7)紧急撤人避险的善后工作。
3.2 预案演练现场紧急撤人避险预案应定期进行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演练结束后,应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四、紧急撤人避险的实施4.1 信号和程序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应采用明确的信号和程序,确保现场人员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现场。
4.2 路线和集结地点现场紧急撤人避险的路线和集结地点应事先确定,并告知现场人员。
撤离过程中,现场负责人应负责引导和指挥人员撤离。
4.3 设施和设备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如疏散指示牌、应急照明、消防器材等。
设施和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4 培训和演练现场紧急撤人避险应定期对现场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矿井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矿井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管理,确保员工人身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风险。
适用于本企业全部矿井的生产和管理工作。
二、定义1.紧急情况:指矿井发生威逼员工安全的事故、祸害、技术故障或其他紧急情形。
三、紧急情况停产撤人流程1.紧急情况发生后,矿井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应立刻启动紧急预案,组织应急小组进行应急处理;2.矿井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应立刻向上级报告事发情况,并依据上级指示调度资源、协调救援;3.矿井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应依照预案要求,快速组织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4.在紧急情况中,矿井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有权利暂时停止矿井的生产和作业活动,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5.紧急情况解除后,矿井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应立刻组织调查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归档备案;6.对于在矿井紧急情况下不按规定撤离的人员,将依法进行严厉处理。
四、矿井紧急情况撤离次序1.矿井负责人或安全负责人应依据紧急预案规定的优先级,布置矿井人员的撤离次序;2.优先撤离的人员包含:–伤员和生命体征不正常的人员;–被困或受伤的人员;–无法自救的人员,如年老体弱或行动不方便的人员;–其他按预案规定的优先级执行的人员;3.撤离过程中,负责撤离的人员应全程使用安全通道,并严禁使用电梯或其他有风险的通道。
五、矿井紧急情况注意事项1.在撤离过程中,人员应保持冷静,听从指挥,快速有序地撤离,不得乱挤乱闯,以免造成人员伤亡;2.紧急情况下,如遇到煤炭自燃、瓦斯泄漏等特殊情况,应依照预案规定的步骤进行灭火或封堵;3.在矿井内,禁止随便堵塞通道、挪动标识牌、破坏安全设施等行为,如发现此类违规行为,应及时上报,严厉处理;4.紧急情况撤离过程中,人员不得擅自返回作业区域,等待上级布置撤离次序和时间。
六、矿井紧急情况培训和演练1.为提高员工应急处理本领,定期组织矿井紧急情况的培训和演练,确保员工熟识预案内容和撤离流程;2.培训和演练应包含矿井紧急预案、疏散通道、紧急撤离次序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员工对紧急情况的应对本领;3.演练结果应及时总结并进行风险评估,不绝完善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
2024年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2篇)

2024年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____年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引言: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紧急情况和灾难,例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危机、战争等。
这些紧急情况往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因此,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确保人们的安全,有时不得不采取停产撤人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____年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并分析其对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重大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如地震、洪水、疫情等。
这些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紧急情况应对措施,并在必要时采取停产撤人的措施。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标准,每次紧急情况发生时,各地的应对措施和撤离程序都不够有效和顺畅,导致许多人的生命和财产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____年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应运而生。
该制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人们的安全和减少紧急情况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具体而言,该制度通过建立统一的紧急情况应对标准、加强应急准备和资源调配、改善撤离手段和程序等途径,提高紧急情况应对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设计原则____年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该制度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和各方利益,建立一套适用于不同情况和地区的应对方案和标准。
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可能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不同的威胁,因此,应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2. 预防为主原则:该制度应重点关注紧急情况的预防工作,通过加强监测预警、完善防灾设施和减灾措施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情况的发生和影响。
只有在预防工作无法阻止紧急情况发生时,才需要采取停产撤人的措施。
3. 统一指挥原则:该制度应建立统一的指挥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协调机制。
学校紧急撤人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确保学校师生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建立健全学校紧急撤人制度,明确撤人原则、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和应急处置流程。
2. 提高学校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安全地撤离。
3. 保障学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制度内容(一)撤人原则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则。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
2. 快速反应、有序撤离原则。
学校各部门、各班级要迅速行动,按照预案要求,有序、安全地撤离。
3.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预防突发事件发生。
(二)组织体系1. 学校成立紧急撤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紧急撤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各部门、各班级成立紧急撤人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紧急撤人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职责分工1. 学校紧急撤人工作领导小组:(1)制定紧急撤人预案,并组织实施。
(2)组织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协调各部门、各班级开展紧急撤人工作。
2. 各部门、各班级紧急撤人工作小组:(1)贯彻落实学校紧急撤人预案,组织实施本部门、本班级紧急撤人工作。
(2)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及时上报突发事件和紧急撤人情况。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紧急情况发生时,学校紧急撤人工作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部门、各班级紧急撤人。
2. 各部门、各班级紧急撤人工作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组织师生撤离。
3. 撤离过程中,确保师生安全,避免拥挤、踩踏等事故发生。
4. 撤离完毕后,各部门、各班级紧急撤人工作小组向学校紧急撤人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撤离情况。
四、制度保障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使师生掌握紧急撤人知识和技能。
2. 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是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当出现可能危及矿山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为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及时采取停产撤人的措施,以避免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制定、执行、监管和培训等方面,以及其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制定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制定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矿山实际情况,明确紧急情况的范围、停产撤人的程序和措施、责任分工等内容。
1. 明确紧急情况的范围紧急情况的范围应当包括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设备故障、环境污染等可能导致矿山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
例如,矿山发生火灾、透水、顶板事故、瓦斯爆炸等,或者矿山周边发生地质灾害、暴雨洪水等,都应当纳入紧急情况的范围。
2. 明确停产撤人的程序和措施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应当明确停产撤人的程序和措施,包括:(1)矿山调度中心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下达停产撤人命令;(2)矿山各生产单位接到停产撤人命令后,立即停止生产,组织职工安全撤离;(3)矿山各生产单位在撤离过程中,要确保职工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4)矿山各生产单位在撤离后,要组织人员对矿山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认矿山安全后方可恢复生产。
3. 明确责任分工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应当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执行停产撤人措施。
二、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执行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的执行应当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矿山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停产撤人措施。
1. 矿山调度中心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下达停产撤人命令。
2. 矿山各生产单位接到停产撤人命令后,立即停止生产,组织职工安全撤离。
3. 矿山各生产单位在撤离过程中,要确保职工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4. 矿山各生产单位在撤离后,要组织人员对矿山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认矿山安全后方可恢复生产。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范文(二篇)

紧急情况停产撤人制度范文紧急情况发生时,停产撤人是一项重要的制度。
该制度旨在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爆炸、地震等突发事件,及时停产撤人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停产撤人制度至关重要。
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员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迅速地撤离工作现场,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转。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照制度规定的程序进行停产和撤离。
三、紧急情况分类根据紧急情况的性质和危害程度,我们将紧急情况分为三类,分别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1. 一级紧急情况:指非常严重的事故或灾害,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直接威胁,需要立即停产撤离。
2. 二级紧急情况:指较为严重的事故或灾害,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潜在威胁,需要及时停产撤离。
3. 三级紧急情况:指一般事故或灾害,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有一定威胁,需要尽快停产撤离。
四、紧急情况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级别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一级紧急情况:当发生一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触发停产撤人机制。
负责人应立即向所有员工发出停产撤离的指令,并确保员工有序撤离。
2. 二级紧急情况:当发生二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触发停产撤人机制。
负责人应向关键岗位员工发出停产撤离的指令,并指定相应的撤离路线和集合点。
3. 三级紧急情况:当发生三级紧急情况时,应立即触发停产撤人机制。
负责人应向所有员工发出停产撤离的指令,并指定相应的撤离路线和集合点。
五、员工责任作为员工,我们有责任遵守停产撤人制度,确保自身安全和组织财产安全。
具体责任如下:1. 熟悉紧急情况应急预案,掌握停产撤人的程序和方法。
2.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停止工作,按照预定的撤离路线撤离到指定的集合点。
3. 维持秩序,不慌乱,保持冷静,互相帮助,确保安全撤离。
六、负责人责任作为负责人,我们有责任组织员工停产撤人,并确保他们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紧急情况撤人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对事故的应变和控制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事故扩大。
当发生以下紧急情况时,班组长、安全员、瓦斯检查工、调度员有权按权限范围下达井下现场作业人员停止作业,停电撤人指令。
一、调度员撤人权限范围
1、井下出现突水征兆或井下涌水量短时间内突然明显增大,明显大于正常涌水量时,危及
职工生命安全及矿井安全时。
突水征兆,挂红挂汗,有嘶嘶水声、空气变冷雾气增大、有害气体增加、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水色发浑、有臭鸡蛋味。
2、非计划停电或供电系统故障停电,短时间内无法恢复供电,影响井下安全供电时。
3、矿井主要通风机或局部通风机发生非计划停风或故障停止运转,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的,
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不能保证矿井正常通风时。
4、煤层自燃发火或发现明火。
5、井下工作面地点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定的。
6、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他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的
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生产,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 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7、采掘工作面有冒顶征兆,采取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或采掘工作面受冲击挤压威胁,采取
措施后,仍未解除冲击挤压危险的。
冒顶征兆:片帮煤增多,顶板掉渣,出现离层,漏顶,有淋水。
8、汛期本地区气象预报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遇暴雨、恶劣天气、确认有灌井危险或井
口附近有山体滑坡危险,威胁井下作业人员安全的。
9、采掘工作面发现瓦斯异常涌出时,或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火灾、冲击、挤压等事故时。
10、公司检查发现存在重大隐患,责令立即停产撤人时,或上级政府要求必须立即停产
撤人的。
11、有其他危及井下人员安全的险情。
二、煤矿安全员、瓦斯检查工、班组长现场撤人权限范围
1、井下作业现场出现煤与瓦斯突出征兆时;
2、井下作业现场出现透水征兆或井下涌水量出现突增并有异常情况时
3、井下作业现场出现冒顶征兆,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不能有效控制时;
4、井下作业现场出现冲击地压征兆时;
5、采掘工作面停风或风量急剧减小,不能正常通风时;
6、现场作业当班没有跟班队长时;
7、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流瓦斯浓度》1.0%,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1.5%、一氧化
碳》24ppm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
8、发生火灾,依靠现场力量无法进行直接有效扑灭时;
9、矿井其他区域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透水、火灾、冲击地压等重大事故时;
10、出现危及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其它紧急情况时。
三、紧急撤人汇报程序
当发现重大隐患预兆或重大事故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受威胁现场作业人员至井下安全地点,并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当调度室接到矿井发生紧急事故情况或预警信息后,立即向调度室值班主任、值班矿领导、总经理及副值班人员汇报,同时通知领导小组成员到调度室待命,由值班矿领导下达紧急撤人指令,调度室接到指令后,应立即通知井下人员撤离升井(泵房、变电所人员最后撤离),同时向上级调度室汇报。
四、撤人时注意事项
1、各采、掘、开施工人员得到调度室撤人命令后,在当班现场负责人带领下组织本区域内
所有人员有秩序地按照避灾路线撤离至就近的安全出口。
2、到安全出口附近后,当班负责人向调度室请示,在得到上井指令后,各单位撤离人员在
现场负责人的带领下有秩序的沿安全出口上井。
3、安监员要维护现场撤离秩序,杜绝乱挤乱哄现象,当撤离人员全部撤离后,维持秩序的
安监员方可撤离上井。
4、人员在井筒内撤离前应将自身配带的矿灯、自救器、便携式瓦检仪等必备的安全用具佩
戴牢固,其它容易洒落的物件(如工器具、工具包)不得随身携带,防止在爬行过程中所带物件滑落伤人。
5、井下各变电所、泵房的值班人员不得私自撤离,应在各自岗位电话处等待指令。
听从调
度室的一切指挥,当接到撤离命令后方可沿就近的避灾路线撤离到安全出口升井。
6、井底主泵房的值班人员在接到调度室撤离命令时,应将通往主泵房的所有防水闸门关闭
好后,方可撤离。
7、变配电操作工、水泵司机在撤离前,应将各自岗位内的电器开关全部操作至“零位”,
并闭锁。
8、调度室下达井下人员沿井筒撤人命令后,应及时通知护卫队、安监处等相关科室到主、
副井口清点落实升井人数。
9、调度室、井口信息站应配合各单位迅速核实实际下井人数。
各单位应立即真实准确地向
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各单位井下出勤人数。
10、为便于核对人数和组织抢救,各单位的当班电工,局部通风机司机、水泵司机以及
瓦检员升井后不准离开,到各自单位值班室集结待命。
11、只有经过矿井发生紧急情况撤人领导小组确认隐患已彻底清除后,方可恢复正常生
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