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完整word版)浅谈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翻译是人类文化交流最悠久的活动之一,有翻译实践就必然有对翻译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这些探索逐渐形成系统、科学的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历史中,不同学者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对翻译有或深或浅的认识。
特别是二战以后,翻译理论工作者将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文学、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翻译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20世纪后期,特别是最后20年间,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翻译理论研究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其是西方,各种新理论层出不穷,不断涌现,翻译理论家开始打破学科壁垒,纷纷以其他学科的各种理论为依托,建立了各种翻译理论模式,形成了各种翻译研究流派。
但是,由于翻译活动自身的复杂性,理论与理论之间的互相渗透性,而且各种模式之间常常互相借鉴,彼此参照,因此,翻译研究流派其实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存在。
国外的翻译研究,在西方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贺拉斯等人的相关著述。
然而在这漫长的两千余年的时间里,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除个别学者如德国的洪堡、本雅明外,翻译研究者的关注焦点始终没有跳出“怎么译”这三个字。
也就是说,在这两千余年的时间里,西方的翻译研究者所关注的一直就是“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以散文译诗”还是“以诗译诗”这样一些与翻译行为直接有关的具体问题,他们的理论则多出自论者自身翻译实践的经验体会。
20世纪是翻译研究的语言学派得到巨大发展的时期。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翻译学者开始从科学的、现代语言学的视角来讨论翻译问题,他们运用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翻译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开拓出翻译研究的崭新领域。
翻译研究的这一语言学转向是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次质的突破和飞跃,以至于在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翻译甚至被纳入语言学范畴,被当作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义学的一个分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1罗曼·雅科布逊2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Ⅱ)3约翰·卡特福德论翻译转换4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5 巴兹尔·哈蒂姆互文介入:利用翻译中缺省语篇的理论体系6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翻译:一种跨文化活动第二章阐释学派翻译理论1乔治·斯坦纳阐释的步骤2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及对异的考验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3凯瑟琳娜·莱丝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4汉斯·弗米尔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5克里斯汀娜·诺德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第四章文化学派翻译理论12 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13 伊塔玛·埃文—佐哈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14 吉迪恩·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15 安德烈·勒菲弗尔大胆妈妈的黄瓜:文学理论中的文本、系统和折射16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17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及其新范式18 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19 雅克·德里达巴别塔之旅20.保罗·德曼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21.劳伦斯·韦努蒂文化身份的塑造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22.雪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23.劳丽·钱伯伦性别与翻译的隐喻24.巴巴拉·格达德女性主义话语/翻译的理论化25.冯·弗罗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第七章后殖民翻译理论26.道格拉斯·罗宾逊后殖民研究与翻译研究27.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翻译的定位28.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29.埃尔斯·维埃拉解放卡利班们——论食人说与哈罗德·德·坎波斯的超越/越界性创造诗学第八章苏东学派翻译理论30.安德烈·费奥多罗夫翻译理论的任务31.吉维·加切奇拉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原则32.吉里·列维翻译是一个作选择的过程33.安娜·丽洛娃翻译研究的范畴6Roman Jakobson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of Translation”布拉格语言学派创始人罗曼·雅科布逊1959年发表的《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首先将语言学、符号学引进了翻译学,他把语言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三分法理论)。
西方翻译理论
罗曼.雅科布逊Roman Jakobson
原籍俄国,后移居捷克;二战时迁至美国, 加入美籍。作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 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论翻译的语 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之中。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 对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性、以 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详尽的分析和 论述。自1959年发表后,此文一直被 西方理论界奉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尤金.奈达Eugene Nida
因此,如按照英汉两种语言字面上的对等来翻译, 原句译为“他靠传染来思维,象感冒一样获得思 想”,这样,原文的真正意义就无法清楚地表达。 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 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 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 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 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 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 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 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60、70年代,德国译学界受结构主义语言 学的影响,形成了以纽伯特(A. Neubert)、卡德 (O. Kade)维代表的莱比锡派(the Leipzig School) 和以威尔斯(W. 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 (Saarbrücken School)。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 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与可变的 语用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 翻译科学。 功能派翻译理论在这时兴起,针对翻译语言学派 中的薄弱环节,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 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 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目的论影响深 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作者:谢天振编者:谢天振•市场价:¥40.00•卓越价:¥35.20为您节省:4.80元(88折)•VIP 价:¥34.20 SVIP价:¥33.50•全场购物免配送费!•现在有货。
•)目录前言第一章语言学派翻译理论1.罗曼·雅科布逊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2.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Ⅱ)3.约翰·卡特福德论翻译转换4.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5.巴兹尔·哈蒂姆互文介入:利用翻译中缺省语篇的理论体系6.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翻译:一种跨文化活动第二章阐释学派翻译理论7.乔治·斯坦纳阐释的步骤8.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及对异的考验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9.凯瑟琳娜·莱斯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10.汉斯·弗米尔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11.克里斯汀娜·诺德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第四章文化学派翻译理论12.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13.伊塔玛·埃文—佐哈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14.吉迪恩·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15.安德烈·勒菲弗尔大胆妈妈的黄瓜:文学理论中的文本、系统和折射16.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17.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及其新范式第五章解构学派翻译理论18.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19.雅克·德里达巴别塔之旅20.保罗·德曼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21.劳伦斯·韦努蒂文化身份的塑造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22.雪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23.劳丽·钱伯伦性别与翻译的隐喻24.巴巴拉·格达德女性主义话语/翻译的理论化25.冯·弗罗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第七章后殖民翻译理论26.道格拉斯·罗宾逊后殖民研究与翻译研究27.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翻译的定位28.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29.埃尔斯·维埃拉解放卡利班们——论食人说与哈罗德·德·坎波斯的超越/越界性创造诗学第八章苏东学派翻译理论30.安德烈·费奥多罗夫翻译理论的任务31.吉维·加切奇拉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原则32.吉里·列维翻译是一个作选择的过程33.安娜·丽洛娃翻译研究的范畴Translation Theory(2007-09-29 14:13:41)标签:学习公社translationenglishtheoryTranslation TheoryBy Juan Daniel Pérez VallejoTranslation teacher,University of Cd. Del Carmen, Campeche, MexicoThe study of proper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is termed as translation theory. This theory, based on a solid foundation on understanding of how languages work, translation theory recognizes that different languages encode meaning in differing forms, yet guides translators to find appropriate ways of preserving meaning, while us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forms of each language. Translation theory includes principles for translating figurative language, dealing with lexical mismatches, rhetorical questions, inclusion of cohesion markers, and many other topics crucial to good translation. Basically there are two competing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In one,the predominant purpose is to express as exactly as possible the full force and meaning of everyword and turn of phrase in the original, and in the other the predominant purpose is to produce a result that does not read like a translation at all, but rather moves in its new dress with the same ease as in its native rendering. In the hands of a good translator neither of these two approaches can ever be entirely ignored. Conventionally,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order to perform their job successfully, translators should meet three important requirements; they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source languagethe target languagethe subject matterBased on this premise, the translator discovers the meaning behind the form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does his best to produce the same mean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 using the forms and structure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Consequently, what is supposed to change is the form and the code and what should remain unchanged is the meaning and the message. (Larson, 1984)One of the earliest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set of major rules or principles to be referred to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was made by French translator and humanist Étienne Dolet, who in 1540 f ormulated the following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La Manière de Bien Traduire d’une Langue en Aultre"), usually regarded as providing rules of thumb for the practicing translator:The translator should understand perfectly the content and intention of the author whom he is translating. The principal way to reach it is reading all the sentences or the text completely so that you can give the idea that you want to say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ecause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of this technique is translating the message as clearly and natural as possible. If the translation is for different countries besides Mexico, the translator should use the cultural words of that country. For example if he/she has to translate ”She is unloyal with her husband” in this country it can be translated as “Ella le pone los cuernos” but in Peru it can be translated as “Ella le pone los cachos”. In this case it is really important the cultural words because if the translator does not use them correctly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misunderstood.The translator should have a perfect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from which he is translating and an equally excellent 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 into which he is translating. At this point the translator must have a wide knowledge in both languages for getting the equivalenc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because the deficiency of the knowledge of both languages will result in a translation without logic and sense. For example if you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Are you interested in sports?” as “¿Estás interesado en deportes?” the translation is wrong since the idea of this question in English is “¿Practicas algún deporte?”The translator should avoid the tendency to translate word by word, because doing so is to destroy the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and to ruin the beauty of the expression_r. This point is very important and one of which if it is translated literally it can transmit another meaning or understanding in the translation.For example in the sentence.- “In this war we have to do or die”, if we translate literally “En esta guerra tenemos que hacer o morir” the message is unclear. The idea is, (.) “En esta guerra tenemos que vencer o morir.”The translator should employ the forms of speech in common usage. The translator should bear in mind the people to whom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addressed and use words that can be easily understood.Example. “They use a sling to lift the pipes” if the translation is to be read by specialists we would translate it “Utilizan una esling a para levantar la tubería”. If the text is to be read by people who are not specialists we would rather translate it “Utilizan una cadena de suspension para levantar los tubos”.Flip to Text Version La Trobe UniversityHarry Aveling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1.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There is a continuity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 from Ancient Greece, Rome, the Middle Ages, through to the Renaissance, the Reform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early European nation states. The central language of scholars and other readers was Latin, while the core of this tradition was classicalliterature and Judeo-Christianity. There was a profusion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tacts throughout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 and this must have involved an abundance of linguistic transactions. Nevertheless, Lefevere"s words provide an accurate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position of the subject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In such a culture, translations were not primarily read for information or the mediation of the foreign text. They were produced and read as exercises, first pedagogical exercises, and later on, as exercises in cultural appropriation - in the conscious and controlled usurpation of authority." (Lefevere 1990: 16).2. German Romanticism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 second, more philosophical and less empirical, formation began to open within discourses on translation theory (Munday 2001: 27). This formation was connected, in one direction, with the rise of philology as a university discipline, and in another with the literary movement of Romanticism. Philology provided a range of new and exotic texts and allowed the experts to produce translations aimed primarily at other experts, not the general culture of which these scholars were a part (Lefevere 1990: 22). Romanticism exalted the translator "as a creative genius in his own right, in touch with the genius of his original and enriching the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into which he is translating" (Bassnett-McGuire 1980: 65). The stress on both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the translator as being artists was not part of traditional discourse formations.3. The Early and Middle Twentieth CenturyDiscussion in English of translation theory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ontinued to be dominated by the themes of Victorian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literalness, archaizing, pedantry and the production of a text of second-rate literary merit for an elite minority" (Bassnett-McGuire 1980: 73). In his list of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area of translation theory, Steiner recognises only the names of Dryden, Quine and Pound among English-speakers. Quine and Pound both belong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challenged the dominant discourse. Willard V. Quine (b. 1908), a major American philosopher, wrote on "the indeterminacy of translation" with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Quine 1960). Ezra Pound (1885-1972) was a poet and critic. Ronnie Apter has argued that Pound made three major innovations to thinking about "the nature and int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on…he discarded the Victorian pseudo-archaic translation diction; he regarded each translation as a necessarily limited criticism of the original poem; and he regarded good translations as new poems in their own right" (Apter 1987: 3).More radical, and more decisive, developments in translation theory took place in Europe. These begin with the Russian Formalist movement, whichfocused on the "what makes literary texts different from other texts, what makes them new, creative, innovative" (Gentzler 1993: 79). One of their answers was that literary texts rely on a process of "defamiliarisation", using language in new and strikingly different ways from ordinary speech. This led the Formalist to focus on "surface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to analyse them to learn what determines literary status" (Gentzler 1993: 79). In so doing, they began the search for descriptive rules, which would help scholars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nd not normative rules, in order to study and assess the work of other translators (Bell 1991: 12). Their work was extended and refined by the Prague school of linguistics, founded by Roman Jakobson, who had earlier worked in Moscow. In his essay "On the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1959), Jakobson expanded traditional discourse of "equivalence" into the theme of "equivalence in difference". In so doing, he argued that words should be seen within their (arbitrary) semiotic context, and that "the grammatical pattern of a language (as opposed to its lexical stock) determines those aspects of each experience that must be expressed in the given language" (Venuti 2000: 114).4. Translation StudiesThree factors worked to limit this sharp focus on descriptive linguistics as the major form of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The first was the questioning of Chomsky"s linguistic theories by linguists themselves. The second was the development of a number of new and dynamic fields within linguistics, such as "discourse analysis, text 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prototype semantics, and other assorted wonders" (Pym 1992: 184). These "wonders" took in prior fields such as British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America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contemporary and parallel developments in philosophy,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orie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machine transl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ideas of socio-semiotics as developed within French structuralist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ought (Nida 2001: 110). The sense increased that: "Language is not the proble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re…" (Lefevere 1990: 26). This has led to a separation between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in the last quarter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For some translation scholars, indeed, it has seemed that "strictly linguistic theories have been superseded, [as] translation has come to be considered in its cultural, 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context" (Woodsworth 1998: 100).Basic Knowledge of Translation TheoryI.Translation1.Definition1)The definition in the old daysl“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pre-语言学派
“描写理论”:他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级阶与范畴语法” (Scale and Category Grammar)来描写翻译。他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可分为“完全翻译(total translation)”和“受限翻译 (restricted translation)”。
就语言结构的等级而言,可分为“级受限”翻译和“级无限”翻译。
➢ (三)翻译的对等问题。: (1)文本对等(textual equivalence),指在特定情况下目标文本与特定源文本的对等; (2)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指目标文本的语法范畴与源文本的语法范畴在各自 语言中所占有相应的位置。 ➢ (四)翻译转换。 指把源文本变成目标文本时偏离形式对应。 转换主要分两种: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 ➢ (五)翻译的限度。 翻译中有两种类型的不可译: (1)语言方面的不可译现象有双关语、歧义语法结构。 (2)文化方面的不可译性是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不同时代背景等非语言因素引起的。
还有学者认为西方语言学派开始对翻译进行“科学” 研究的标志是美国著名学者尤金·奈达于1947年发表的《论 (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
代表人物
语言学派在地域上分布较广,其代 表人物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 伦敦学派的卡特福德、纽马克、哈蒂姆等。 除此之外,捷克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雅 各布森,前苏联的费道罗夫,法国的乔治穆楠,以及德国的威尔斯、斯奈尔一霍恩 比等,也都是当代国外语言学派的突出代 表人物。
Peter Newmark翻译理论研究
➢ 翻译类别
纽马克把翻译主要分成四类:交际性翻译,语义性翻译,直译,死译(逐行逐字对照翻译)。 ➢ 关于翻译性质
当代西方主要翻译流派及其理论家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主要翻译流派及学者语言学派翻译理论Roman Jakobson 罗曼·雅科布逊原籍俄罗斯,后移居捷克,最后加入美国国籍Peter Newmark 彼得·纽马克J. C. Catford 约翰·卡特福特,英国Eugene Nida尤金·奈达,美国Basil Hatim巴兹尔·哈蒂姆Mary Snell-Hornby玛丽·斯奈尔—霍恩比阐释学派翻译理论George Steiner乔治·斯坦纳,英国Antoine Berman安托瓦纳·贝尔曼,法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Katharina Reiss 凯瑟琳娜·莱斯,德国Hans Vermeer 汉斯·弗米尔,德国Christiane Nord 克里斯汀娜·诺德,德国文化学派翻译理论James Holmes 詹姆斯·霍姆斯Itamar Even-Zohar伊塔玛·埃文—佐哈,以色列Gideon Toury 吉迪恩·图里AndréLefevere安德烈·勒菲弗尔Susan Bassnett苏珊·巴斯奈特,英国Theo Hermans西奥·赫曼斯,荷兰解构学派翻译理论Walter Benjamin瓦尔特·本雅明,德国J. Jacques Derrida 雅克·德里达,法国Paul de Man保罗·德曼,美国Lawrence Venuti劳伦斯·韦努蒂,美籍意大利翻译理论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Sherry Simon雪莉·西蒙,加拿大Lori Chamberlain劳丽·钱伯伦Barbara Godard 巴巴拉·格达德,加拿大Luise von Flotow 路易斯·冯·弗罗托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Douglas Robinson 道格拉斯·罗宾逊,美国Tejaswini Niranjana 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印度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盖亚特里·斯皮瓦克,印度裔美学Else Ribeiro Pires Vieira埃尔斯·丽贝罗·皮尔斯·维埃拉,巴西苏东学派翻译理论安德烈·费道罗夫吉维·加切奇拉泽吉里·列维安娜·里洛娃。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5、关联翻译法:原作或译语文本的语言越重要,就越要紧贴原文翻译。
6、翻译批评:就翻译批评的目的、标准、步骤与方法提出见解,见《翻译入门》、《翻译教程》。
(三)交际理论派与奈达
奈达(Nida) ◆ 语言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述极丰,其理论对西方当代翻译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 伦敦学派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语言。认为语言的意义是由言语使用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语义 理论不仅要规定语法范畴和语法关系,而且要说明文化环境对语义情景的影响。该派观点反 映到翻译领域,即译文的选词是否与原文等同,必须看它是否用于相同的言语环境中。
• 卡特福德 (Catford):著有《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从翻译性质、类别、对等、转换、限度等 方面着重阐述了“什么是翻译”这一中心问题。
◆ 翻译理论和思想主要见于《论翻译的原则》一书。该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 第一部专著。
◆ 优秀的译作必须使读者领略原作的优点,并得到“同样强烈的感受” 。
◆ 翻译三原则: ◆ 1、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和原作属于同一性质; ◆ 3、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二、 翻译的语言学派
4、首次提出对等概念,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称。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的对等信息。
5、所有语言都具有同等表达能力。如果语言中出现词汇不足,可通过借词、造词或释义等方法对 语言进行处理。
6、语法范畴是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这对于存在时态、性、数等语法形式变化的语言,尤其复杂。
(二)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
• 纽马克(Peter Newmark) 1、从语言意义入手,将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中某一语言单位或片段,即文本或文本的一部分
翻译的语言学派
12
纽马克 (1916 ---):英国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他提出 交际翻译、语义翻译和关联翻译。他的观点大多反映 在近二十年来发表的论文中。
4
欧洲任何其他语言学团体都没有像Prague学会 那样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Dwight Bollinger
Prague 学派曾影响到美国语言学的每一项重要 发了音位学(phonology)。
他们对语言的基本观点是:
1. 语言是一个价值系统,不是千千万万毫不相干 的孤立现象的汇合。因此,要分析语言成分 与其他成分的关系,考虑语言成分在交际中的 功能,这样才能更好理解和评价成分。
该学派把对语言所持的观点御用到翻译研究上。 他们对翻译的主要观点是:
6
1. 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各种功能,如认识功能、 表达功能、工具功能等;
2.翻译必须重视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和文 学体裁方面的比较;
该翻译观在Prague学派的主要成员Jacobson和 后来的穆南、维内、马尔勃兰克、列维等重要 的翻译理论家的著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3. 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
8
首次提出了翻译中的对等概念。 在语际翻译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是符号与符号 之间的对应(即逐词对应),而且也关注符号与 符号组合的对等。
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符号的对等信息,因此 他把翻译定义为:
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解释语言符号
他认为双语符号之间不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对 等关系存在于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际翻译 不是符号转换。而是信息转换。
3
有学者对翻译的语言学派做了起止时间的划分, 认为是从1959年Jacobson发表他的著名论文 《翻译的语言观》开始到1972年结束的。
(第三讲)(语言学派)
1 雅各布森翻译理论的简介 2 奈达翻译理论的简介 3 纽马克翻译理论的简介
雅各布森 (Roman Jakobson), 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 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最有影响的 翻译理论家,他1896生于莫斯科, 原籍俄国,后旅居捷克斯洛伐克, 二次大战期间移居美国,加入美国 国籍。他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 现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 of Translation)一 文中。该文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 对语言和翻译的关系、翻译的重要 性及其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了非常 精辟的论述。
一般认为,西方语言学派开始对翻译进行“ 科学”研究的标志是美国著名学者尤金·奈达于 1947年发表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语 言学派在地域上分布较广,其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 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卡特福德、纽马克、哈蒂 姆等。除此之外,捷克布拉格学派的雅各布森,前 苏联的菲奥多罗夫,法国的乔治·穆楠,以及德国 的斯奈尔一霍恩比,也都是当代国外语言学派的突 出代表人物。
雅各布森对翻译问题的论述
(三)准确的翻译取决于信息对等
对一个词做语内翻译,可以选用同义词,也可以采用迂回 表示法。但一般说来,同义词不可能是完全对等的词。同样, 在语际翻译中,符号与符号之间一般也没有完全的对等关系。 例如cheese这个英语词及其俄语对译同义词cuIp并不完全对等 。而要做到准确地翻译一个词或相当于一个词的词组,就必须 采用多个词的意义对等的组合,即采用相等信息。而且,人们 通常不是用一种语言的信息来替代另一种语言中的单个的符号 ,而是用信息替代信息。译者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译成信号, 然后又发出去。因此可以说,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中 的对等信息。
尤金·奈达(EugeneA.Nida) 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 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 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 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 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尤金于 1943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后长期 担任美国圣经协会翻译部的执行 秘书,主持翻译部工作,并曾任 美国语言学会会长。
翻译定义
1. 前苏联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说:“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2. 前苏联文艺学派翻译理论家索伯列夫说:“翻译的目的就是把一种语言中的内容和形式移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3.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成另一种语言产物的过程。
”4. 尤金?奈达说:“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Tran slation consists in 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to the message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meaning , and secondly in style.《中国翻译辞典》(林煌天主编,1997)在引用了数位前苏联学者和尤金?奈达对翻译下的定义后,尝试着给翻译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定义: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language community)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这个比较完备的定义甚至不如《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辞典》的定义更句概括力。
George Steiner在其《通天塔之后》After Babel——Aspects of Translation说:“按适当的理解,翻译是一个特定语言之内任何一次成功的言语行为所包含的交际过程。
”…translation, properly understood, is a special case of the arc of communication which every successful speech-act closes within a given language.” (After Babel P. 49)尼兰贾娜(Tejaswini Niranjana):翻译自始至终是个政治行为。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
03
西蒙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转换 活动,更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因此 ,她主张在翻译中要考虑文化、政治 和社会背景,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差 异和共性。同时,她还倡导一种“文 化间性”的翻译策略,即尊重不同文 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并通过翻译 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07
总结与展望
各流派之间的比较与融合
05
解构主义学派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学派概述
01
解构主义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后结构主义的 重要组成部分。
02
该学派主张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揭示文本内在的 复杂性和矛盾性。
03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认为翻译 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写过程。
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
主要观点
文化学派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 是一种文化现象,涉及到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 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研究方法
文化学派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关注翻译作品在 目标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文 化因素。
安德烈·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
理论框架
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认为翻 译是一种文化改写行为,受 到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01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是解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 翻译观对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02
德里达认为,翻译是一种“延异”(différance)的过程,即语言在 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和变化。
03
他主张打破原文和译文之间的二元对立,强调译文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04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观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推动了 翻译理论的多元化发展。
西方翻译理论
A
11
尤金.奈达Eugene Nida
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 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 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
“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 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 , P67) ,也就是将源语
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 例如:“He thinks by infection , catching an opinion likea cold. ”“人家怎么想他就怎么想,就 像人家得了伤风,他就染上感冒。”(刘宓 庆,1998 ,P122)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 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 藏在字里行间里。
A
14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关于理解、解释及其方法论的学 科,它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希腊神话中, 赫尔墨斯(Hermes)是负责解释、翻译神旨、传达神谕的 使者。
古希腊时期的阐释学主要用于逻辑学和辩论术以及一些 宗教、文学经典著作的解释,其目的不外乎消除文本的 歧义和误解。
A
17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德国译学界受结构主义语言 学的影响,形成了以纽伯特(A. Neubert)、卡德 (O. Kade)维代表的莱比锡派(the Leipzig School) 和以威尔斯(W. Wilss)为代表的萨尔派 (Saarbrücken School)。前者立足于转换生成语 法,在翻译中严格区分不变的认知因素与可变的 语用因素;后者是奈达学说的追随者,主张建立 翻译科学。
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普通语言学理论,标志 这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也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各 种语言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西方翻译理论中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之浅析
西方翻译理论中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之浅析摘要:语言翻译理论的研究离不开语言翻译学派的影响。
语言学派对于语言翻译的繁荣、发展和国际上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笔者列举了西方翻译理论家中几个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浅析了他们的主要翻译观点并比较了这些观点之间的异同,以便我们对西方的语言学派有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更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翻译理论;语言学;代表人物一、引言20世纪初,索绪尔提出普通语言学理论,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诞生,为当代翻译研究的各种语言学方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界摆脱了持续两千余年经验式翻译研究的藩篱,出现了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从20世纪末开始,翻译研究更加多元化,前沿的语言学理论——包括语用学、篇章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这些理论给翻译带来了新鲜的活力。
而提到西方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学派,众所周知有一些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布拉格学派与雅各布森、伦敦学派与卡特福德和纽马克、交际理论派与奈达、德国功能学派与诺德等等。
西方译论的语言学派以语言学作为翻译研究的重心,长期以来把翻译定义为语言学的一个下属分支,采用语言学的方法与目的进行翻译研究。
他们以语言共性论作为研究的基础,认为语言是相通的,翻译既是可实现的又是有一定限度的。
二、语言学家的翻译研究1、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克布森作为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对翻译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 1959 年发表的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他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角度来论述语言、符号与翻译,翻译的分类以及可译性等问题。
他认为任何单词或词组都是确定的语言和符号事实。
通过把难理解的语言符号翻译为易被理解、易被接受的语言符号,才得以实现语言符号的意义。
他的一大贡献是他从符号学的立场把翻译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
他认为语言层面的词法和句法是导致各种语言具有强制性的主要原因;词汇层面由于词义空缺导致了词汇的不对等;语法范畴中的性、体、语义也影响着语际翻译。
西方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对比分析
西方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对比分析西方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对比分析一、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历史翻译是人类一项古老的文化活动。
无论xxxx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实践都有着几乎和语言一样悠久的历史。
古代不同部落、民族在交往和发生冲突时,都少不了翻译。
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产生理论,翻译理论也不例外。
西方的翻译活动自古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整个西方发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回顾两千多年来的西方翻译理论史,特别是回顾构成西方翻译理论体系的上述主要发展路线,我们不难发现:从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近代,再到现代,虽然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发展高峰,但就整体而言,自20世纪中期、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当代则可视为迄今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的最高峰。
二、西方翻译理论思想派别分类谭载喜曾说道,如果从思想流派的层面来研究和探讨西方翻译理论,特别是现当代的西方翻译理论,也许更能反映出新时期西方翻译理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西方的翻译理论体系主要是由两条清晰可见的路线串联起来的。
一条是文艺学翻译理论线,另一条是语言学翻译理论线。
西方的翻译理论从一开始就表现出了两种倾向,在后来还出现了文艺学派与语言学派之争。
本文意在抓住此两条理论线,也即两派翻译论点进行比较分析。
三、文艺学派译论与语言学派译论述与分析1.两派人物代表及其理论主张文艺学派在20世纪上半叶以前一直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其代表有古罗马西塞罗、英国的德莱顿、泰特勒和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
在苏联国家,文艺学派翻译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楚科夫.斯基、卡什金、索伯列夫、加切奇拉泽等。
楚科夫.斯基在其《崇高的艺术》一书中,用大量的翻译例子论证了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
由此说明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文艺创作的一种形式,属于美学的范畴。
在20世纪下半叶,语言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 成为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的研究方向。
语言学派的出现早在古罗马后期奥古斯丁等传统语言学或语文学派人物开始,一直延伸到20及21世纪形形色色的现代语言学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
翻译的语言学派之交际理论派交际理论派(Communicative Theory)是翻译的语言学派中的重要派别之一,它是由丹麦语言学家路迪·杨森(Louis Hjelmslev)提出的一种语言学理论。
交际理论派的基本观点是,语言是一种交际系统,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动力和功能,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其目的是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交际理论的核心概念交际理论派对翻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提出了一系列核心概念:交际交际是指在社会环境中,通过语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理解的活动。
交际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同时还包括交际双方的互动和合作。
文化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翻译过程中,交际双方的文化会对翻译产生重要影响,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文化差异。
上下位关系交际理论派认为,语言中的词汇和结构之间存在上下位关系。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的上下位关系,以保持信息的连贯与准确。
动态对等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交际理论派提出的一种翻译方法。
它强调翻译应该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表面上的语言转换。
翻译的交际理论派的方法和策略在翻译的交际理论派中,有一些重要的翻译方法和策略:目的导向翻译交际理论派认为,翻译的目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注重目的导向,根据目标读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方式。
上下位关系的处理在交际理论派中,翻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中的上下位关系,并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
这需要翻译者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对原文的深入理解。
文化因素的考虑文化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交际理论派强调翻译者需要了解并考虑文化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误解和歧义。
动态对等的运用在交际理论派中,动态对等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它强调翻译应该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而不仅仅是对原文进行字面上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翰· 卡特福德 John C. Cartford
• 1965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描写研究 “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 替换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 (“对等”是关键)
约翰· 卡特福德 John C. Cartford
(董广才,孙海燕,2005:57)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四、语法范畴(词法和句法)是翻译中最复杂
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有时态、性、数等语法 形式变化的语言来说更是如此。语法范畴 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突出表现在诗歌的表达 方式中。 他指出,诗从定义上来说是不可译的,只有基 于认知经验上的创造性移位才是可能的。
(王静,2002:53)
尤金· 奈达 与彼得· 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
不同点:
5) 奈达注重读者反应, 主张用接受语的表达习 惯代替原文中外国文化的表达方式, 也就是 主张/ 归化翻译; 纽马克则坚持翻译要忠实 于原文文本, 保留域风味, 这样做有利于促 进文化交流。 6) 尽管二者都考虑了读者因素, 但纽马克只是 在交际翻译中强调读者反应, 而奈达则把读 者反应对等作为评价翻译成功与否的唯一 标准。
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Outline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约翰· 卡特福德 John C. Cartford 尤金· 奈达 Eugene A. Nida 彼得· 纽马克 Peter Newmark 巴兹尔· 哈蒂姆Basil Hatim 玛丽· 斯奈尔—霍恩比 Mary Snell-Hornby
(穆雷,1990:42)
尤金· 奈达 Eugene A. Nida
奈达的三个发展阶段:亦即描写语言学阶 段、交际理论阶段以及社会符号学阶段。 1964年他出版了一本里程碑式的重要专著, 即翻译科学探索(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他的翻译思想: 一是奈达指出,翻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种 技巧,还是一门科学。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二、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符的对等信息。
双语符号之间不存在完全对等的关系,对等 关系存在于符号所承载的信息。因此,语际 翻译不是符号转换,而是信息转换。 三、探讨了翻译中可译与不可译这一翻译理 论和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一方面,他认为,各种语言都有同等的表达能 力;另一方面,如果语言形式也表达意义,如诗 歌和双关语等,可译性就受到了限制。
(王静,2002:53)
尤金· 奈达 与彼得· 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
共同点: 1) 传统的翻译方法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 奈 达和纽马克都从新的视角提出了新的翻译 方法, 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2) 奈达与纽马克都注重译文的接受者, 即读者, 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
(王静,2002:53)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不足之处:
2、作为他的理论基础的意义的符号学定义也 有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必要。 3、雅可布逊研究的重点是语言和语言学,在翻 译研究上,他并没有象专业学者那样,对翻译 过程,翻译的具体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 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个不小的遗憾。
(董广才,孙海燕,2005:58)
(陈小伟,2012:108)
尤金· 奈达 Eugene A. Nida
二是他认为翻译就是交际,因而在翻译研究 中,还运用了通讯论和信息论 。并指出翻 译质量评判的标准,首先要看它的可读性, 能否有助于读者和作者进行信息情感等的 交流这是奈达翻译思想体系中最大的一个 特点,也是其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一、从符号学角度将翻译分为三类: 2.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or translation proper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ome other language. 语际翻译,是指在两种语言之间即用一种语 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即严 格意义上的翻译。
(谢天振,2008:14)
彼得· 纽马克 Peter Newmark
局限: • 首先,他把翻译理论归属于语言学的范畴,尤其 是语义学的一个分支,这有一定的片面性。 • 其次,他的理论仍然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翻译 实践中主要还是以原文为中心。 • 最后,他的理论反应的主要是印欧语系之间的转 换规律,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还须有适当的取舍, 更须进一步进行检验和修正,特别是他对“贴近” 和语义翻译的论述。 (《圣经》翻译)
(陈小伟,2012:108)
尤金· 奈达 Eugene A. Nida
四是奈达指出翻译应该为读者服务。这是从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的交际功能的角度来阐 述翻译的功能读者的反应是判断一本译作 质量的衡量标准。 五是说到翻译过程,奈达提出了分析转语 (即传译)重组和检验的四步式理论。
(陈小伟,2012:108)
不足: 三、卡特福德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单向的线性过程, 只能从原语到译语,他没有把翻译当作一种交际手 段来考虑,过分注意原文与译文的本身,因而忽视了 译文的接受者,或者说忽视了译文及其读者之间的 关系。 四、特福德的理论注重环绕原语和译语在语言结构 方面的差异对翻译原则进行探讨,但是,卡氏在其理 论中所举例证,多为日耳曼或斯拉夫语系里各语言 之间、或日耳曼与斯拉夫语系之间各语言的对译, 这样,其理论就难以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
《论翻译的转换》Translation Shifts 转换是:在从源语到目的语的过程中偏离了 形式上的对等。 转换分为层次转换(level shift) 和类型转换 (category shift)。
约翰· 卡特福德 John C. Cartford
层次转换(level shift)指源语中处于某一语言层次 的成分,在目的语种的对等物却处于另一个不同 的层次上。例如原文中用语法层次表现的意义, 由于在译文中缺乏确切的对应语法形式,就必须 转向词汇层次,用词汇手段来表现应该表达的意 义。 类型转换(category shift)是翻译对形式对等的偏离。 可分为结构转换(structure shift)、类别转换 (class shift)、单元转换(unit shift)和系统内转 换(intra-system shift)。 (谢天振,2008:25)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一、从符号学角度将翻译分为三类: 3.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or transmutation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signs of nonverbal sign systems. 符际翻译,是指用非语言符号系统解释语 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 比如把旗语或手势变成言语表达。
(陈小伟,2012:108)
尤金· 奈达 Eugene A. Nida
三是奈达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观,这是他 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观点。动态翻译指的是 翻译要在指导下翻译交际理论,即 从语义 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贴近原文的自然对 等语再现源语信息之后的第三阶段,奈达 以功能对等取代动态对等,从而使其含义 更清楚。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贡献: 1959 论文《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罗曼· 雅科布逊 Roman Jakobson
一、从符号学角度将翻译分为三类: 1.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or rewording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verbal signs by means of other signs of the same language. 语内翻译是指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 释另上些语言符号,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 “改变说法”。
尤金· 奈达 与彼得· 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
不同点: 1) 奈达的理论可总结为功能论( effectoriented) ;纽马克的理论则是文本论( textoriented) 。 2) 奈达强调读者反应和贴切、自然; 纽马克则 强调忠实, 既忠实于读者, 又忠实于原文和 原文作者。
(王静,2002:53)
(穆雷,1990:40)
约翰· 卡特福德 John C. Cartford
不足:
一、卡特福德认为翻译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这种 观点比较片面。 翻译主要与语言有关,因此翻译研究与语一言研究有关。但 是翻译涉及两种语言,涉及与两种语言有关的大量非语言问 题,还涉及翻译活动中的心理和思维过程等。因此,翻译理 论不能只研究语言间题,还要研究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的 对比,研究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中的心理 机制和思维过程,研究翻译中的艺术等问题。 (穆雷,1990:41)
约翰· 卡特福德 John C. Cartford
贡献:
一、卡特福德用普通语言学的理论详细 解释了翻译中的转换现象。“转换的 方法是翻译实践最基本的方法。 ‘翻 译’这个同本身就是指把一种语言转 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也就是说把一 种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等 系统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各个系统。 (穆雷,1990:40)
尤金· 奈达 与彼得· 纽马克翻译理论对比
不同点: 3) 奈达把形式和意义看作是翻译中两个对立
的部分, 因此他反对形式对等, 主张功能对 等; 纽马克则把形式和意义看做不可分割的 统一体, 因此两者同等重要。 4) 奈达虽然提出有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 但他 真正主张的是功能对等的翻译, 而且适用于 所有文本类型; 纽马克则把文本分为不同类 型并依此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 或语义翻译, 或交际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