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解读-开一医
心肺复苏ppt课件
3. 心肺复苏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1. 自动体外除 颤器(AED): 心肺复苏术配 合AED,能在 心脏骤停发生 时迅速电击,
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意识、稳定生命体征,这四
尽快恢复循环和呼吸,以保
个步骤构成心肺复苏术的生
持重要器官的氧气供应。
存链。
心肺复苏术实施步骤
1. 评估现场安全
评估现场安全 在进行心肺复苏术(CPR)之 前,首先评估现场安全。
1. 确认环境:确保现场安全, 避免在不稳定的地方操作。 2. 检查患者:检查患者是否有 意识,如果患者无反应,无呼 吸或脉搏,确认现场安全后, 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术。
器官功能。
4. 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是指心脏 突然停止跳动,无 法泵血至全身。当 患者出现心跳骤停, 需要立即进行心肺
复苏术。
2.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是心肺复苏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呼吸系统的作用是维持氧气在体内 的循环,并排除二氧化碳。呼吸道是呼吸系统的关键通道,能够将空气从鼻腔 和口腔输送到肺部。如果呼吸道堵塞或受损,呼吸将会停止。在心肺复苏术中,
04
4. 3D打印技术:利用 3D打印技术制造定制 化心肺复苏模型,提 高实践培训效果。
2. 心肺复苏术的普及与推广
”
心肺复苏术普及与推广 心肺复苏术已广泛应用于全球,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其普及率在不断提高。自2010年美国心肺复苏术研究 基金会(USCRF)推出CPR30-Years in the Making 项目以来,心肺复苏术培训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 快速推广,并逐渐成为各国公共健康体系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
2021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2021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心肺复苏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1 版心肺复苏指南的发布,为我们提供了最新、最权威的指导,对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脏骤停的识别快速准确地识别心脏骤停是实施心肺复苏的关键第一步。
在 2021版指南中,强调了通过判断患者的反应、呼吸和脉搏来确定心脏骤停的发生。
首先,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喊,观察其有无反应。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应立即呼叫急救系统(如拨打 120)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其次,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同时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受有无呼吸气流,时间约 5 10 秒。
如果患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可判断为呼吸骤停。
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触摸脉搏,因为判断脉搏可能存在困难且容易延误抢救时间。
但对于专业急救人员,仍需通过触摸颈动脉来判断脉搏。
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1、按压频率和深度指南建议按压频率为 100 120 次/分钟,按压深度为 5 6 厘米。
按压速度要均匀,避免过快或过慢,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以保证胸廓充分回弹。
2、按压部位正确的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
施救者应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另一只手重叠在上面,双手十指交叉相扣,保持双臂伸直,利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3、人工呼吸每进行 30 次按压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抬起下颌,捏住患者鼻子,用嘴包住患者嘴巴,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 1 秒,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
4、按压与呼吸的比例30:2 的按压与呼吸比例仍然是有效的,但要注意操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
三、早期除颤AED 的使用对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2021 版指南强调了早期获取和使用 AED 的重要性。
1医1护心肺复苏抢救护士配合流程
1医1护心肺复苏抢救护士配合流程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心跳、呼吸(重呼轻拍,一岁以上触颈动脉、一岁以下触肱
判断意识动脉)
呼叫其他医务人员或嘱其家属呼救
呼救
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医生到达现场后,由医生做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每分钟
大于100次,按压深度:大于5cm。
胸外按压
头偏向一侧,清除口咽鼻腔分泌物;必要时吸痰,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按压/ 通气比为30:2) 畅通气道
1.准备除颤仪,给予心电监护。
患者出现室颤,立即电除颤(单向波非同步电除
颤,能量360J)。
2.准备抢救车。
除颤
3.建立静脉通路,准确执行、记录口头医嘱,即时记录抢救用药(药名、时间、
剂量、用法),并保留空安瓿以便查对
准备气管插管用物及呼吸机;调试呼吸机至备用状态;协助医生气管插管,连接气管插管呼吸机。
与医生交替做胸外心脏按压,每两分钟交换一次;吸痰;遵医嘱用药,监测生命持续胸外按压体征,观察意识、瞳孔、血压;急查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
1.置患者于复苏体位
恢复窦性心律 2.持续监测意识、瞳孔、血压等生命体征
1.清理所用抢救药品、物品,并及时补充
整理用物 2.做好终末处理
及时、准确、客观补记抢救记录(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记录。
心肺复苏定义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定义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又叫做心肺复苏术,主要是指通过人工胸外按压、开通气道、人工呼吸等方式来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是对因为外伤、疾病、中毒、溺水或者是电击等原因引起心跳骤停的患者进行的抢救措施,不仅可显著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还可尽量避免患者的大脑及身体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应将患者呈仰卧位放置于平整的硬地面上,是为了在进行胸外按压时,有足够按压深度。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施救者应双手交叉重叠,双臂伸直,找准正确按压点,一般是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按压过程中,施救者的掌根部不可离开胸壁,以免导致按压位置移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肋骨骨折等情况。
胸外按压后需开放患者气道并清理口鼻分泌物,若有活动假牙也需摘除。
另外,胸外按压还需配合人工呼吸,施救者可用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深吸气后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后再吹气,每次吹气时,需注意观察患者胸廓起伏,保证有效吹气。
另外,当施救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心肺复苏术感到疲累时,需及时换人持续进行,才可确保按压深度及力度,保证心肺复苏的效果。
2024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2024版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2024版心肺复苏指南是国际心脏复苏联盟(IHLC)和国际传染病与危
急病组织(ICCAS)联合发布的最新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提供
最佳的心肺复苏措施指导。
该指南在前人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结合大量最新的证据,对心肺
复苏中的关键环节、技术操作和药物应用进行了重点解读和说明。
下面我
们就该指南的内容进行解读。
对AED(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应用也有详细的指导。
成人患者的心脏骤停,如未恢复自主循环,应尽早使用AED进行除颤。
对
于儿童患者,如果可用AED有儿童除颤按钮,则使用AED进行除颤。
如果
没有儿童除颤按钮,应该尽量使用成人除颤按钮。
此外,该指南还对药物应用进行了解读。
例如,在心室颤动或无脉搏
心动过程中,建议早期给予心脏抢救药物,并推荐使用肾上腺素、抗心律
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
对于草率使用高剂量的肾上腺素,该指南提出谨慎
应用的建议。
该指南还提出了许多值得注意的点。
例如,对于心肺复苏的持续时间,医务人员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合理判断,避免过早或过迟中止心肺复苏。
另外,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应该妥善管理患者体温,避免高温或低温对患者
恢复造成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2024版心肺复苏指南是一份权威、全面的指南,为医务
人员和急救人员在心肺复苏中提供了规范和科学的操作指导。
但需要注意
的是,该指南是根据大量临床实践和最新研究得出的结论,仍然需要根据
具体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实施和解读。
第一讲 常见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
第一讲常见急救技能之心肺复苏第一节概述心肺复苏(cardiopu1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抢救呼吸、心搏骤停者生命的医学方法,可以通过徒手、辅助设备及药物来实施,以维持人工循环、呼吸和纠正心律失常。
至今,现代心肺复苏技术已走过50年历程,全球已有3亿多人学习了这项技术,实际应用则超过上千万次,数以百万计的心搏骤停者因CPR而获得新生。
第二节急救医疗服务系统与“生存”概念一、急救医疗服务系统通过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可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这个急救系统实际是由许多急救机构和急救环节结合组成的,包括院前急救中心、急救站和医院急诊科,以及救护员和患者身边人员。
通过以上环节共同构建了现场急救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被打断或者削弱,都会使有效救治的目标无法实现。
我国EMSS由两部分组成:①院前急救承担预防急症发生,识别心博骤停,实施现场复苏及其他医疗救护,将患者转送到相应医疗机构的服务。
②医内急救承担对送来急诊科的患者即刻进行高级生命支持,以及心肺复苏后综合性危重症的持续救治服务。
二、心肺复苏生存链的概念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指南提出“生存链”的基本概念,描述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以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继续强调,有效基本生命支持是高级生命支持成功的基础,复苏开始尽可能减少中断高质量CPR,在数分钟内对室颤/无脉室速的患者进行电除颤并提出新“生存链”的第五个环节即心搏骤停后多学科综合优化救治的重要性。
第三节生存链1.第一环节一一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发现心源性猝死的征兆,如胸痛、气短等。
做好宣教工作,让人们懂得在出现症状时及时向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求救是这一环节的关键。
一旦发生心搏骤停,必须快速采取行动:(1)及时发现患者心搏骤停,出现“无反应、无呼吸、无循环指征”,快速求救EMSS。
(2)通过电话快速呼叫急救医疗小组。
202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2020心肺复苏指南解读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心肺复苏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2020年的心肺复苏指南对于急救措施和操作技巧进行了一系列解读和指导。
本文将对2020心肺复苏指南进行解读,包括指南的主要内容、改动和更新的重点以及对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的启示。
一、指南的主要内容2020年心肺复苏指南主要包括了成人、儿童和新生儿三个年龄阶段的心肺复苏操作指导。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指南对急救措施和操作技巧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提供了最新的科学依据和建议。
指南还强调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提倡急救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以提高抢救效果。
二、改动和更新的重点2020年心肺复苏指南相较于之前版本的指南进行了多项改动和更新。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改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紧急监测和评估:2020指南强调了紧急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性。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之前,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压缩-通气比:指南对心肺复苏操作中的压缩-通气比进行了调整。
在成人和儿童患者中,推荐采用30:2的压缩-通气比;而在新生儿患者中,推荐采用3:1的压缩-通气比。
3.电除颤:指南在电除颤的操作过程中,强调应尽早进行电除颤,提高操作的效果。
同时,指南对于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4.心脏复苏后护理:2020指南对于心脏复苏后护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
心脏复苏后的监测、药物治疗和进一步救治都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具有重要影响。
三、对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的启示2020年心肺复苏指南对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
对于急救人员而言,指南强调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提醒他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心肺复苏操作的知识和技能。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指南强调了早期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关键时刻,能够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总结起来,2020年心肺复苏指南对于急救措施和操作技巧进行了一系列解读和指导,对于急救人员和普通民众都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方法,旨在重建心脏和呼吸系统的功能,以维持患者的生命。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如下:1.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检查患者是否意识丧失、不呼吸或有异常呼吸。
若符合以上条件,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呼叫急救:一医通知急救中心,请求急救人员支援。
同时,一护与另一护开始准备复苏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氧气面罩、呼吸袋等。
3.确保患者安全:将患者放置在稳定平坦的地面上。
如果有危险因素,需要将危险物品移开或将患者转移到更安全的地点。
4.检查患者的反应:用力摇晃患者或呼喊其姓名来判断其是否有反应。
同时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检查是否有脉搏。
5.呼吸道通畅:将患者的头后仰,使用手指划开患者的口腔,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使用呼吸袋或口对口呼吸给患者进行通气。
每次通气应持续1秒,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
6.心脏按压:一医迅速开始心脏按压。
指压点位于患者胸骨下缘约两指宽度的位置,手掌放在指压点上,另一手叠放在上面。
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每次按压应达到5-6厘米的深度,确保胸廓完全复原。
7.AED使用:一护准备好AED,并将其连接至患者身上。
根据AED的语音指导,确认是否需要进行电击除颤。
如有需要,确保患者与周围人员都没有接触到患者的身体,按下电击按钮。
8.持续循环:继续交替进行心脏按压和通气。
每两分钟停下来检查患者的脉搏和呼吸,若有恢复,立即停止CPR并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9.CAB顺序:在进行心脏按压和通气时,应遵循CAB顺序,即先进行心脏按压,再进行通气。
每两分钟进行换岗,以疏通乏氧的血液。
10.坚持直至专业急救到达:坚持进行CPR,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并接管患者的抢救工作。
总之,一医和两护的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主要包括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呼叫急救、确保患者安全、检查患者的反应、呼吸道通畅、心脏按压、AED使用、持续循环、CAB顺序和坚持直至专业急救到达。
ICU“一医三护”心肺复苏模式的应用
C 护士准备气插导管、喉 镜放在 A 护士旁(患者床
头右侧靠近医生处)。
C 予力月西 3mg iv A 护士负责递喉镜、导管。
准备吸痰管,待医生指令 后交予医师口腔内吸痰。 医生插管时辅助医生牵拉 患者右侧嘴角、拔出管芯。 插管成功后放置牙垫、绑 绳固定。气管内吸痰。
A 整理气管插管箱 C 整理抢救车、除颤仪等。
C 抢救,与 A 交替行 CPR。
压吸引器或纤支镜等。
初
A 护士连续胸外按压 5 个循环。
A 护士 CPR5 个循环后检查心电。按压过程中嘱 C
5 个循环后 B 接替
级
心跳未恢复,由 B 护士替换继续
护士建立静脉通道并静推肾上腺素 1mg、阿托品
A 继续 CPR。A 则
心
胸外按压。
1mg 各一次。医师下医嘱除颤,A 予除颤(360J)
象,立即呼激活应急救援系统。如无呼吸,应立即进
行胸外按压。
一、2010心肺复苏指南要点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改为C-A-B
★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
一、2010心肺复苏指南要点
一、2010心肺复苏指南要点
胸外按压的深度:至少5 ㎝
★2010(新):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至少 5㎝ ●2005(旧): 成人胸骨下陷的深度 4㎝-5 ㎝
原因: 胸外按压通过挤压心脏增加的血流量,可 以为脑和心脏提供氧和能量。 尽管建议按压时要 用力按,快速按,从几年来的实际操作情况看, 多数抢救者按压深度还是不够。 此外,现有科学 表明,按压深度至少5 ㎝时比4 ㎝更有效。 介于 这个原因,2010AHA规定了CPR和ECC胸外按 压时的最小深度。
心肺复苏小知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心肺复苏小知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心肺复苏小知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阅读本篇文章之前,本店铺提供大纲预览服务,我们可以先预览文章的大纲部分,快速了解本篇的主体内容,然后根据您的需求进行文档的查看与下载。
心肺复苏小知识(大纲)一、心肺复苏(CPR)概述1.1心肺复苏的定义1.2心肺复苏的重要性1.3心肺复苏的适用场景二、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2.1评估现场安全2.2判断意识2.3呼叫求助2.4进行胸外按压2.5开放气道2.6人工呼吸三、胸外按压技巧3.1按压位置3.2按压深度3.3按压频率3.4按压与吹气的比例四、开放气道的方法4.1仰头抬颏法4.2双手托颌法五、人工呼吸技巧5.1口对口呼吸5.2口对鼻呼吸5.3检查呼吸六、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6.1避免过度通气6.2避免按压中断6.3遵循正确的按压与吹气比例6.4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七、心肺复苏的培训与普及7.1心肺复苏培训的重要性7.2心肺复苏培训的内容7.3心肺复苏普及的途径八、心肺复苏相关法律法规8.1我国心肺复苏相关法律法规8.2心肺复苏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九、心肺复苏的未来发展趋势9.1心肺复苏技术的改进9.2心肺复苏设备的普及9.3心肺复苏培训的拓展与深化一、心肺复苏(CPR)概述1.1 心肺复苏的定义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旨在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恢复受害者的心跳和呼吸功能。
当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至关重要,因为这将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机会。
心肺复苏知识要点
心肺复苏知识要点心肺复苏(CPR)是一种应急救援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心肺复苏知识的要点:1.心肺复苏的目标是维持血液循环,补充氧气,直到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3.检查患者的意识反应。
轻轻摇动患者的肩膀,大声呼唤他们的名字,以确认是否有反应。
4.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5.手部位置应正确放置在患者胸骨正中间的位置上。
交叉放置双手,掌心朝下,掌指交叉。
6.使用身体的重量而不是肌肉力量进行按压,每分钟大约100-120次,压缩深度为约5-6厘米。
7.胸外按压的目标是将心脏压缩推动血液流向体循环,以供应各个器官的氧气。
8.在按压之间,停顿时给予两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头部后仰,捏住鼻孔,进行口对口或口对面罩的人工呼吸。
9.每次人工呼吸应持续约1秒,使患者胸廓抬起,然后松开嘴巴以允许呼气。
10.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比例是30:2、即每进行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
11.在CPR期间,如果有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应尽量尽快使用。
AED能够监测心律,识别是否需要电击复苏。
12.如果所有操作都正确执行,CPR应该是持续的,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脏复跳或医护人员的到达。
13.合作与分工是非常重要的。
CPR应该在多人情况下由至少两个执行者完成,一个负责按压,一个负责人工呼吸,并在需要时轮换。
14.心肺复苏的执行者需要维持专注、精力充沛和有恒心,因为CPR 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并需要较大的体力消耗。
15.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每分钟的早期心肺复苏能将生存机会增加10%以上。
16.CPR不仅适用于心脏骤停的患者,还适用于窒息、麻醉过量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停止。
17.定期受过心肺复苏培训和更新的人员可以提高CPR的执行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18.及早进行CPR是至关重要的,每分钟作用时间的延迟可能导致脑损伤和不可逆转的心脏损伤。
19.心肺复苏是一项紧急医疗技术,必须在医疗人员到达之前进行。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疗操作,用于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跳和呼吸。
通常由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进行操作,以确保尽快恢复患者的生命体征。
第一步:检查环境和安全性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之前,一医两护需要先检查环境和安全性。
这包括注意是否有任何危险物品或物体,以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
第二步:判断患者是否有反应一医两护需要先尝试唤醒患者,并检查他们是否有任何反应。
他们可以摇动患者或用声音刺激来试图唤醒他们。
如果患者没有任何反应,他们将被认为处于心脏骤停状态。
第三步:叫急救人员一医两护在确认患者处于心脏骤停状态后,应立即叫急救人员,以确保患者得到更进一步的医疗救助。
第四步:一医按压胸骨一医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平面上,然后跪在患者旁边。
他们应握住两只手,并将手掌交叉放在患者的胸骨正中间。
一医需要用身体的重量向下压,以使胸骨下沉到约5厘米的深度。
他们需要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
第五步:两护进行人工呼吸两护一个站在患者头旁,另一个留在胸部旁边。
一个护士将掌握好患者的下巴,并向上抬头以打开气道。
他们将用自己的口将嘴对准患者的嘴,并提供两次快速、连续的人工呼吸。
每次呼气需要大约1秒。
第六步:按压和呼吸的交替进行一医持续按压胸骨,并确保按照正确的频率和深度进行。
两护则交替进行人工呼吸,每次提供两次。
按压和呼吸应该交替进行,以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和胸腔的血液循环。
第七步: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医两护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跳、呼吸和血压。
他们应该持续关注患者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按压和呼吸的强度和频率。
第八步: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一医两护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急救人员的到来。
急救人员可以提供更进一步的医疗救助,包括电除颤和药物治疗等。
心肺复苏操作是一项关键且紧急的医疗操作,他们的目标是尽快恢复患者的心脏骤停和呼吸。
一医两护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快速、准确和有效地进行按压和呼吸,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护理和治疗。
心肺复苏术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术名词解释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旨在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以维持患者的生命。
下面是对心肺复苏术相关术语的解释。
1.心肺复苏术(CPR):一种紧急救治措施,包括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以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到达患者的身体器官,维持患者的生命。
2.心脏按压(Chest compression):通过施加压力在心脏区域进行压迫,刺激心脏收缩,维持血液循环的过程。
常用手法是在胸骨下部进行推压。
3.人工呼吸(Artificial respiration):通过向患者的口腔或鼻腔注入氧气,以代替患者的呼吸功能。
常用的方法有口对口呼吸和面罩呼吸。
4.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一种用于检测和纠正心脏异常节律的设备。
它通过电击心脏,恢复正常节律,重新启动心脏。
5.呼叫急救(Call for help):在发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协助和指导。
6.开放气道(Open the airway):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包括头后仰和下颌抬高,以便空气从口鼻进入肺部。
7.检查脉搏(Check for pulse):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或股动脉来检测有无脉搏。
如果没有脉搏,表示心脏骤停。
8.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心脏停止跳动的状态,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导致机体各个器官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气。
9.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简称ECG):一种用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图形表现,可用于判断心脏是否处于正常节律。
10.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指血液中血红蛋白载氧能力的百分比。
检测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可以了解患者的氧气供应情况。
11.复苏药物(Resuscitation drugs):用于恢复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的药物。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
中国心肺复苏指南(初稿)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组肺复苏(CPR)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VF),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以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一、成人基本生命支持(ABLS)(一) 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应症1. 呼吸骤停很多原因可造成呼吸骤停,包括溺水、卒中、气道异物阻塞、吸人烟雾、会厌炎、药物过量、电击伤、窒息、创伤。
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原发性呼吸停止后1分钟,心脏也将停止跳动,此时做胸外按压的数分钟内仍可得到已氧合的血液供应。
当呼吸骤停或自主呼吸不足时,保证气道通畅,进行紧急人工通气非常重要,可防止心脏发生停搏。
心脏骤停早期,可出现无效的“叹息样”呼吸动作,但不能与有效的呼吸动作相混淆。
2. 心脏骤停除了上述能引起呼吸骤停并进而引起心跳骤停的原因外,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重型颅脑损伤、心脏或大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失血、药物或毒物中毒、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或低血钾等。
心脏骤停时血液循环停止,各重要脏器失去氧供,如不能在数分钟恢复血供,大脑等生命重要器官将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二) 现场复苏程序BLS的判断阶段极其关键,患者只有经准确的判断后,才能接受更进一步的CPR(纠正体位、开放气道、人工通气或胸外按压)。
判断时间要求非常短暂、迅速。
1. 判断患者反应当目击者如非医务人员,患者没有呼吸、不咳嗽、对刺激无任何反应(如眨眼或肢体移动等),即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并立即开始CPR(如图1)。
2. 启动EMSS拔打急救电话后立即开始CPR。
对溺水、严重创伤、中毒应先CPR再电话呼救,并由医生在电话里提供初步的救治指导。
如果有多人在场,启动EMSS与CPR应同时进行(如图2)。
3. 患者的体位须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上,如果患者有头颈部创伤或怀疑有颈部损伤,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能移动患者,对有脊髓损伤的患者不适当地搬动可能造成截瘫。
心肺复苏流程归纳
心肺复苏流程归纳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患者将很快丧失生命。
心肺复苏流程简单易学,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挽救生命。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心肺复苏的流程。
1. 发现意识丧失者:当你看到有人突然倒地,没有任何反应时,首先要确认对方是否丧失意识。
你可以摇动对方的肩膀,并大声呼唤对方的名字,同时观察对方是否有呼吸。
2. 紧急呼救:如果对方没有意识和呼吸,立即呼叫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助。
在呼救电话中,务必说明清楚发生的情况,包括对方的病情和所在位置。
3. 执行心肺复苏:在等待医护人员的过程中,你可以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将对方放在硬而平坦的地面上,打开对方的衣服,并清除口腔内的异物。
4. 进行胸外按压:将一只手的手掌置于对方胸骨的下半部分,另一只手叠在上面,用身体的重量进行按压。
按压的速度应该是每分钟100-120次,持续至医护人员到达或者对方苏醒。
5. 进行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按压后,要进行2次人工呼吸。
首先用手捏住对方的鼻子,让对方的嘴张开,吹气进入对方的口腔,让胸部起伏。
每次呼吸的时间应该控制在1-2秒钟。
6. 持续循环:在医护人员到场前,你要持续进行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循环。
千万不要停下来,直到对方恢复呼吸或者医护人员接替你的急救工作。
7. 接受专业救治:一旦医护人员到场,他们会接替你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
你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并提供对方的相关病史和急救过程。
你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将对方送往医院。
心肺复苏流程虽然简单,但在紧急情况下却至关重要。
只有及时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希望每个人都能掌握心肺复苏的技能,为他人的生命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心肺复苏流程归纳】完。
第二篇示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挽救心跳骤停的患者。
在心脏骤停时,大脑、心脏和其他重要器官将停止正常运作,这时如果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就能够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血液输送给身体各部位,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增加生存几率。
现场急救之心肺复苏术
一、心肺复苏术
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呼吸停止后分分秒秒都是活命的 关键: ·心脏停止跳动10秒即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心脏停止跳动10秒即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10秒即意识丧失 ·心脏停止跳动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心脏停止跳动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60秒则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心脏呼吸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心脏呼吸停止3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心脏呼吸停止8分钟出现脑死亡。 心脏呼吸停止8分钟出现脑死亡。 而此时,心肺复苏术就是帮助恢复心跳、呼吸最好的 方法。
心肺复苏术(CPR)详细步骤及操作 心肺复苏术(CPR)详细步骤及操作
4、胸外按压的要点: 胸外按压的要点: 1、按压部位;2、姿势;3、按压与放松间隔相等;4、幅度及频 率;5、按压/ 率;5、按压/通气比率 如何确定胸外按压的部位? 如何确定胸外按压的部位? 方法1 方法1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处,即为心脏按压部位。 方法2 方法2 适用于确定女性患者的胸外按压部位。
一、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CPR)术: 心肺复苏(CPR)术:
亦称基本命支持(basic lifesupport,BLS),是 亦称基本命支持(basic lifesupport,BLS),是 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 针对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在4~6分钟内所必 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 。目的在于尽快挽救脑细胞在缺 氧状态下坏死(四分钟以上开始造成脑损伤,十分钟以 上即造成脑部不可逆之伤害),因此施救时机越快越好。 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 事件造成之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之状态。
一、心肺复苏术
猝死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min;而严重 猝死的最佳抢救时间是4min;而严重 创伤的最佳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不管 创伤的最佳抢救的黄金时间是30min。不管 是发生猝死还是严重创伤,第一目击者如 果在这两个时间内正确施救,做好“ 果在这两个时间内正确施救,做好“ 院前 急救” 急救”那么伤患者救活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否则,就算送到了医院,医院里的设备再 好、医生医术再高明,病人也难以起死回 生。
2020 AHA心肺复苏指南解读(一)——概述
2020 AHA心肺复苏指南解读(一)——概述2020 AHA心肺复苏指南解读(一)——概述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心肺复苏领域的了解和应用也在不断发展。
近期,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即2020 AHA心肺复苏指南。
本文将对该指南的概述进行解读,以便让读者对这一重要的健康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肺复苏的定义和重要性。
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技术,用于在发生心脏骤停时恢复心脏功能,并维持血液流动,以防止患者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和死亡。
心脏骤停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冠心病、呼吸衰竭、骨折等紧急情况。
因此,及时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对于增加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2020 AHA心肺复苏指南是基于系统性评价和分析最新研究结果的结果,旨在提供最新的证据支持和指导。
该指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早期急救措施的重要性。
它强调在心脏骤停发生时,首先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置于患者身上。
AED可以检测心脏节律并提供除颤电击,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机会。
此外,2020 AHA心肺复苏指南也提供了对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的详细指导。
BLS指的是在没有专业医疗人员的情况下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的急救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
与此相反,ALS是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实施的复杂急救措施,包括心脏除颤、药物治疗和通气插管等。
新指南还强调了早期使用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胸外按压是指在心脏骤停时用手掌按压胸骨,以维持血液流动。
该指南建议在BLS过程中,应该以至少100-120次/分钟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并确保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
这是因为研究表明,较高频率和较深的胸外按压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2020 AHA心肺复苏指南还介绍了最新的除颤方式。
它强调了除颤电击的有效性,并鼓励医疗人员及时使用AED进行除颤。
此外,指南还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医疗人员识别需要特殊关注和特殊处理的患者群体,如孕妇、儿童和心脏病患者等。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2.心肺复苏准备: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一医两护团队应准备工作。
护士1负责准备急救箱,包括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气囊面罩、呼吸囊、导管和输液器材。
护士2负责准备药品和其他辅助设备。
医生将协调团队成员的工作和指导复苏过程。
3.评估患者:一医两护团队到达患者身边后,医生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如果患者没有意识或没有正常呼吸,即刻开始CPR。
4.AED使用:如果有AED可用,护士1应立即准备并连接AED,然后按照AED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AED会监测患者的心跳,如果需要,会自动给予除颤电击。
6.确保通畅气道:医生应立即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使用气囊面罩和呼吸囊,向患者施行人工通气。
7.心肺复苏按压:医生指导护士1和护士2同时进行心肺复苏按压。
按压位置为胸骨下缘的中央,使用合适的力道(约为5厘米)和频率(约为100-120次/分钟)进行均匀的按压。
每隔2分钟进行一次按压前的评估。
8.继续心肺复苏:医生指导护士1和护士2进行心肺复苏按压的同时,尽早安全地进行明确的心电图监测,并确保至少一名团队成员有心电学培训。
9.给予药物: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判断,决定是否需要给予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胺碘酮等。
护士2负责准备并输药,确保药物的正确剂量和给药途径。
10.持续监测和评估:医生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脉搏、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复苏措施。
11.观察血管通路:如果患者没有已经建立的静脉通道,护士2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液和药物给予。
12.寻找可能原因:医生应对患者发作心肺骤停的原因进行评估,尽量排除可逆转的原因,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呼吸道阻塞等。
13.持续心肺复苏和转运: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直到分级护理人员或急救车队到达现场,并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和转运。
总结而言,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涉及团队协作、设备操作和药物给予等多个环节。
每一步骤都至关重要,正确而迅速的操作能够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的几率。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治措施,用于在心跳或呼吸骤停时维持或恢复心脏和肺部功能。
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如下:1.确认情况:首先,一医两护应该立即确认患者的心跳和呼吸情况。
如果患者无心跳、无呼吸或无反应,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3.打开气道:一名护士应该迅速后仰患者的头颈部,以打开气道,确保通畅。
同时,另一名护士可检查患者口腔和喉咙,清除任何异物或阻塞物。
4.人工呼吸:一名护士应该为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或面罩呼吸)。
他们应该用口覆盖患者口腔,并用鼻子夹住患者鼻子,然后吹气进入患者口中,直到胸部有明显的起伏。
5.胸外按压:另一名护士应该进行胸外按压。
他们应该将手放在患者胸骨中线上的下半部分,交叉叠放,然后用体重施加压力向下,压紧胸骨。
胸外按压的频率应该是每分钟至少100-120次,每次按压的深度应该是至少5厘米。
6.轮换操作:由于胸外按压会使胸肌疲劳,需要定期轮换操作。
一医两护应该每2分钟轮换一次,以确保操作的持续和有效性。
7.持续观察: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一医两护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和反应。
如果胸部起伏不明显或呼吸仍未恢复,应该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8.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自动体外除颤器可用,一医两护应该尽快将AED置于患者胸部,并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AED将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根据需要给予除颤电击。
9.继续操作直到专业人员到达:一医两护应该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
他们会接管操作,并提供进一步的急救措施和抢救措施。
10.文档记录:在抢救结束后,一医两护应该立即记录抢救过程的详细情况,包括开始时间、药物使用、除颤电击等。
这些记录对后续的医疗保健和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总结:一医两护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是一个紧急且需要密切协作的过程。
通过及时行动、正确的操作和有效的注视,一医两护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基本的生命功能,并增加其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设备:进口有创呼吸机7台、CRRT1台、除颤仪8 台、监护仪30余台等。
• 设置:急诊门诊包括内科、外科、神经内科、神 经外科、急诊药房和检验科。夜间妇科、皮肤科 、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设有急诊病房、 EICU、留观室、手术室及夜间输液室等。年门诊 量超过10万人次。
•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之后,可持续胸外按压(至少 100次/分),不必与呼吸配合
CPR的人员技术构成分布图
急救知识培训
单人操作现场心肺复苏
➢ 判断意识和呼吸(无或不 正常)—呼叫轻拍
Ø高声呼救
急救知识培训
立即摆心肺复苏体位
➢单侧上臂伸直
Ø双侧上臂伸直
急救知识培训
心肺复苏体位
➢保 护 颈 部 翻 身
开一医明天更美好
向关心和支持急诊医学发展的 领导和兄弟科室致敬!
向支援急诊值班的医生致敬!
概
述
心肺脑复苏( CPCR )是临床医学最困难、最 具有挑战意义的课题,是危重病抢救的重要组 成部分,复苏医学已成为急诊医学的重要分支. 近10年来在CPCR的基础研究、复苏技术等方 面均有了较大进步,现仅就2010版心肺复苏指 南进行解读,不妥之处请指正。
1956 Zoll 电除颤 1958 Safar口对口
1957 1960 Kouwenhoven 胸外按压
紧急情况。成人约90%循环先停 (VF,VT,无脉电活动和静止状态)。呼吸先 停常见窒息、溺水和中枢抑制。活人
• 猝死:病人出人意料地突然因潜在病死亡。 死人
强调胸外按压
2010年推荐
2005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如果旁观者未接受CPR培训, 实施徒手按压(单纯按压), 并强调在中胸部“用力快压” 或在EMS调度指导下进行。
•2005年指南中并未指出培 训过或未培训的差别,但 有调度员指导未培训人员 可以实施单纯按压的CPR
急救知识培训
心肺复苏体位
Ø上臂平放于身体两侧
急救知识培训
单人操作现场心肺复苏
➢救护体位: 使伤病者仰卧在 坚硬得平面上。
➢准备按压姿势: 双膝跪地靠近伤 病者肩与腰之间。
急救知识培训
Circulation—胸外心脏按压
l频率:100次/分 l按压通气比: 30: 2 l连续5周期后重新 评估呼吸、循环体 征。 l如有呼吸脉搏,置 于复原体位;如无 继续以30:2的比 例实施心肺复苏。
•医务人员进行 BLS 同上
按压速率:至少100次/分钟
2010年推荐
2005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按压速率至少 100 次/ 分钟
•医务人员进行 BLS 同 上
•按压速率 “大 约”100次/分钟
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cm
2010年推荐
2005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新推荐的按压深度:胸 •按压深度:胸骨下移 骨下移深度至少5 cm 4-5 cm •医务人员进行BLS 同上
• 明确宣布心肺复苏的措施包 括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Circa 1960 里程碑
自1970’s……
• EMT和第一反应人除颤 • 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s) • 公众辅助除颤 • 调度员指导的 CPR
复苏指南
2000
2005
2010
2010成人心肺复苏指南
基础生命支持
• 继续强调高质量 CPR 的重要性 • 从A-B-C 的顺序变更为 C-A-B
一、2010针对所有施救者的
主要问题总结
按压和通气哪一个更重要?
➢ 大多数成人心脏骤停,胸外按压恢复循环最为 重要 ➢成人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为心源性病因
➢ 对于心脏骤停的儿童患者来说,人工呼吸更为 重要 ➢儿童心脏骤停患者大部分因窒息所致,因此 需要通气与胸外按压同时进行,以达到最佳 结果
先呼叫还是先复苏?
二、非专业施救者成人心肺复苏 2010
• 简化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后图) • 改进了“骤停识别后的启动与复苏” • 从BLS 流程中去除了“看、听和感觉呼吸”等步
骤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简化流程
摒弃“看、听和感觉呼吸”
2010年推荐
2005年推荐
基础生命支持(BLS)
•BLS 摒弃“看、听和 •BLS 包括“看、听和 感觉呼吸”等步骤 感觉呼吸”等步骤
➢ 有目击者猝倒的院外心脏骤停 ➢先呼叫、同时开始 CPR 和尽快 AED 除颤
➢ 溺水者 ➢先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完成一个周期后再呼 叫
2010 CPR未变更内容
单人施救者对成人、儿童和婴儿 (除新生儿之外) 施 行急救:
• 按压-通气比率仍为 30∶2,通气的持续时间大约 为1秒
• 人工通气通气间隔为6-8秒,通气频率为8-10次/ 分钟
胸外心脏按压姿势
急救知识培训
Airway—开放气道
•观察并清除口腔异物。 解开伤领带腰带等。 •意识丧失者可因舌后坠 而阻塞气道。 •压额提颏法打开气道。
人工呼吸方法
人工呼吸(Breathing)方法: Ø操作者一手提颏,一手举额,捏鼻孔,深吸一口气, 口对口完全包住吹气; Ø吹气的同时注视患者胸廓有无起伏,周而复始;
• 山东中医药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 青岛市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 青岛市医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委
急诊科
“国医堂”新大楼面貌
新大楼内共有11层为住院 病区,病房宽敞明亮,所 有病区都设有无障碍病房、 无障碍通道等设施。
急诊科设置
急诊规模
• 床位:住院床位66张、EICU6张、留观30张、移 动床20张,共122张。综合内科42张
1947年 Dr. Claude Beck发明了 首台人类除颤器
概述
James Elam
Peter Safar
1957-61介绍了现代心肺复苏共同创造了口对口人工
呼吸法
Kouwenhoven, Knickerbocker 和Jude
• “胸外按压不仅产生血压而 且有助于血流和自主循环的 恢复”,
急救知识培训
心肺复苏2010解读
赵德民简介
• 开发区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 主任医师
• 青岛大学临床医学 硕士研究生导师 教授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委员
• 中国人道救援医学会第一届委员会 常务委员
• 中国执业医师协会急救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