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标准(课件)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标准释义】
3、社区、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等辖区健康
教育网络单位
应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有分管领导,有专职或 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接受当地健康教育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培训。
健康教育工作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健康教育活 动资料保存完好,管理规范。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标准释义】
5、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 有健康教育内容。
车站、机场、广场和公园等人群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 应根据所服务对象集中、流动的特点,按照全市健康 教育的总体安排,利用电子屏幕、宣传栏、宣传展板 和电视终端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提高居民的健康文明水平。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
【标准释义】
8、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辖区居民提供健康
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发的《关于做好 2014
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国卫基 层函〔2014〕321 号) 文件精神,做好国家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中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内容。
健康教育服务形式
健康教育评估主要以痕迹为依据。
暗访基本不涉及健康教育指标。
现场技术评估扣分以硬指标为依据。 某项工作或规定工作缺项或原则性错误酌情扣分。 尽量缩小由于主观因素影响带来的偏差。
评分标准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5分
活动开展及内容传播情况 10分 健康素养水平 5分
健康素养水平 5分
健康教育 专业机构
社区
学校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主要内容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主要内容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环境卫生:城市环境卫生方面的标准包括城市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空气质量、噪音污染控制等。
2. 饮用水质量:城市饮用水供应应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包括水源的保护、水处理过程、供水管网的维护等。
3. 疾病预防控制:城市应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报告和处理机制,提供及时有效的疫情预警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
4. 食品安全:城市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应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包括食品加工企业的卫生管理、食品添加剂和农药的使用等。
5. 健康教育和宣传:城市应开展针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
6. 医疗卫生服务:城市应具备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机构的分级设置、医疗资源的配置、医疗质量的监管等。
7. 环境监测和评估:城市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机制,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总之,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完善城市环境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检查标准一、城市规划1. 城市整体布局合理,区域规划科学,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环境优美,城市景观特色鲜明。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合理,道路状况良好,交通流畅,公共交通设施完善,公交车辆充足,交通秩序良好。
3. 城市居住区规划合理,居住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住宅建筑质量优良,房屋安全状况良好。
二、城市设施1. 城市给水、排水、供气、供热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善,运行正常。
2.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完备,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面广,公交车辆充足,运行稳定。
3. 城市环卫设施完善,清扫保洁及时,垃圾处理规范,环境卫生优良。
4. 城市绿化覆盖率高,绿化景观效果良好,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三、环境保护1. 城市空气质量良好,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
2. 城市水环境质量优良,饮用水源安全可靠,水质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3. 城市垃圾处理规范,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设施完善,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4. 城市噪声控制有效,噪声排放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四、医疗卫生1. 城市医疗卫生体系健全,各级医疗机构设施完善,医疗技术水平高。
2.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强,传染病发病率低。
3. 城市居民健康水平较高,人均寿命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指标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
五、食品安全1.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健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证照齐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2. 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高,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低。
3. 餐饮服务单位卫生状况良好,餐具消毒措施落实到位,食品安全保障有力。
六、城市管理1. 城市管理机构健全,管理规范,工作效率高。
2. 城市公共安全有保障,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市民安全感高。
3. 城市公共秩序良好,交通秩序、经营秩序、市容秩序等规范有序。
4. 城市数字化管理能力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七、人民生活1.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优良,幸福感强。
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
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解读第一部分标准概述一、标准出台和修订(一)历次修订情况1.1989年,作为《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通知》附件下发的《国家卫生城市检查考核标准》,分组织管理科学、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市容环境整洁优美、公共场所及饮食行业符合卫生要求和除害防病成绩显著等六部分,提出了16条标准要求,除城市绿化指标外,都没有量化要求。
标准以卫生治本建设为主,重点做好环境整治、城市基础建设、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和除“四害”工作;2.1994年10月,修订并公布《国家卫生城市检查考核标准实施细则(修订稿)》,增加至十部分,将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和环境保护从原来的二级指标调整为一级指标,成为以后标准沿用的基本框架;3.1999年,第二次修订并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考核命名办法》;4.2005年,第三次修订并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及考核鉴定、监督管理》;- 2 -1.- 3 -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率;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全年空气污染指数;7.除害达标情况;8.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9.建成区烟草广告;10.近两年食品安全事故及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11.市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程度。
(三)新旧版标准比较1.瘦身减负,突出重点:从十部分减为八部分,标准从66条减至40条,减少了39.4%。
对不易考核及易造成基层负担的指标进行了兼并整合。
突出了爱卫机构建设和疾控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并丰富了病媒生物防制的内容。
2.依法管理,明确标准:共涉及9部法律法规及多个国家标准;3.关注民生,提高要求:增加了全民健身、控烟;数字城管、生活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管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学校卫生、职业卫生;慢性病防控、精神疾病救治等内- 4 -容。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是根据国家卫生城市建设的需要,结合国内外卫生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实践,通过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而制定的。
该标准的实施,旨在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环境卫生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对城市环境卫生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要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完善,包括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保障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其次,要求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建立健全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加强对环境卫生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再次,要求城市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到位,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卫生素质。
二、城市居民生活卫生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对城市居民生活卫生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首先,要求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整洁,包括居民区、公共场所等,保持整洁卫生,防止各类疾病的传播。
其次,要求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卫生安全,加强对饮用水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居民生活用水的卫生安全。
再次,要求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三、城市公共卫生标准。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还对城市公共卫生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要求城市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覆盖,包括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服务等,保障城市居民的健康权益。
其次,要求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强,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城市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再次,要求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公开透明,加强对公共卫生信息的公开和传播,提高城市居民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四、城市卫生城市标准的落实。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和促进城市各部门和单位认真落实标准要求。
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实施,共同维护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居民的健康权益。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05-16全爱卫发〔2014〕3号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三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
(三十一)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以上。
(三十二)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设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餐厅)、健康主题公园,推广减盐、控油等慢性病防控措施。
(三十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全工作机构,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网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75%以上。
(三十四)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实验室检验设备装备达标率达到90%以上。
(三十五)无偿献血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建成区无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
(三十六)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服务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三十七)辖区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
全爱卫发〔2014〕3号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通知
全国爱卫会关于印发《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的通知全爱卫发〔201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爱卫会:为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爱卫会全体会议精神,适应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需要,全国爱卫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对2010年《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新标准做好卫生城市(区)建设各项工作。
新标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国家卫生区标准》同时废止。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14年5月15日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
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
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卫生城市创建标准
卫生城市创建标准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如下:
1.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80%;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60%;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平方米;
4.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0%;
5.鼠、蚊、蝇、蟑螂有三项达到全国爱卫会规定的标准,另一项不超过国家标准的三倍;
6.有本市爱国卫生工作管理法规或规范性文件;
7.城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
8.近两年无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9.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
10.本市居民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90%。
2012-2014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2012-2014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名单
山西省:孝义市、介休市、原平市、侯马市
黑龙江省:黑河市、海林市
上海市:闸北区、宝山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
江苏省:靖江市、启东市、宿迁市、泰兴市、兴化市、扬中市、盐城市、东台市、徐州市
浙江省:平湖市、温州市、丽水市、台州市、东阳市
江西省:吉安市
山东省:诸城市、肥城市、曲阜市、新泰市、章丘市
河南省:永城市、平顶山市、信阳市、开封市
湖北省:咸宁市、仙桃市、武汉市、襄阳市
湖南省:娄底市、益阳市、永州市、郴州市、资兴市
广东省:湛江市、云浮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柳州市
海南省:琼海市
重庆市:大渡口区、南岸区、万盛地区、九龙坡区、
合川区
四川省:德阳市、广元市、西昌市
贵州省:仁怀市、凯里市
云南省:蒙自市、开远市、普洱市、丽江市、曲靖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林芝地区
陕西省:汉中市、安康市、铜川市、榆林市、华阴市甘肃省:敦煌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docx
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
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
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
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
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八)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
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
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三、市容环境卫生(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
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并正常运行。
202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4)
2021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4)1、在除四害工作中,坚持以()为主的综合防御方针,各项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
(单选题)A. 居民住宅B. 社区C. 环境治理D. 街道办事处试题答案:C2、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是指()(单选题)A. 同时设计、同时改造、同时投产B.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C.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D.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改造试题答案:C3、糖尿病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但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多选题)A. 糖尿病患者的教育B. 自我监测血糖C. 饮食治疗D. 运动治疗试题答案:A,B,C,D4、熟食销售店的切配销售间的温度要保持在()摄氏度以下。
(单选题)A. 0B. 5C. 15D. 25试题答案:D5、需要提交执行情况报告的代办工作有()。
(多选题)A. 企业形象策划B. 公关代理C. 经营场地选址和装饰D. 人事代理试题答案:A,B,C,D6、《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是2004年8月28日由()修订通过的。
(单选题)A. 国务院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试题答案:B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方法种类不少,一般有(),最好都建立在垃圾分类的基础上。
(多选题)A. 垃圾卫生填埋法B. 垃圾堆肥法C. 垃圾焚化法D. 生物发酵法试题答案:A,B,C,D8、《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
(单选题)A. 食品流通环节监督管理B. 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督管理C. 源头水产品监督管理D. 生猪屠宰监督管理试题答案:A9、为了促进大脑发育,应()。
(单选题)A. 多食用乳制品、高蛋白食品B. 减少运动,增加睡眠C. 多吃零食以补充维生素D. 多吃保健品试题答案:A10、骨折紧急处理措施错误的是()(单选题)A. 病人立即停止活动,简单固定骨折部位B. 伤口处包扎止血且压紧C. 不要当场把露在伤口外的骨折端送入伤口内试题答案:B11、位于膳食金字塔顶部的食物为()。
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病媒生物
爱卫会组织、协调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
1
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责,按照“属地管理”原
则,落实单位职责,社会公民积极参与病媒生 1
工作机制、投入 工作机制建 物控制活动
和密度控制水平 (60分)
设
区、街道、社区、单位等有病媒生物控制的
(5分) 专、兼职管理人员
1
疾控中心有病媒生物控制专业人员并具备独 1
立开展业务工作、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的能力
办法,或为实施上级颁布的相应规定或办法而制定 的实施细则。有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 规定》(全爱卫发〔2009〕9号)的文件,相关预 防控制措施在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中得到体现。 (0.5分)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
主要内容:
❖ 全国爱卫会、卫生部于2009年10月29日下发,2010 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工作机制、投入和密度控制水平
(一)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情况 2. 按 照 《 病 媒 生 物 综 合 管 理 技 术 规 范 城 镇 》
(GB/T27775-2011) 的 要 求 制 定 病 媒 生 物 控 制 计 划 , 有实施方案,有定期检查、中期评估、年终总结等。 (1分)
--查看市级计划方案,检查评估和总结 等资料
与等方面综合管理。
标准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城镇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的基本 原则、组织管理架构与任务、管理程序和技术方 法。
❖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的病媒生物综合治理。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的基本原则
❖ 应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群众动 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工作原则。
❖ 纳入社会发展规划。 ❖ 以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学为基础。 ❖ 可持续、环境安全、经济可行和社会可接受。
(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试卷(答案)
××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知识试卷(卫生计生系统)姓名:单位:职务:得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中的8项内容是指:爱国卫生组织管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重点场所卫生、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病媒生物预防控制。
2.国家卫生城市评审为每3年1个周期。
鄂州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评审周期为2015-2017年。
3. 健康素养水平是衡量地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4.《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要求建成区无烟草广告;5.《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要求,社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即《2015版健康素养66条》)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6.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要求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7.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要求近3年未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
8. 灭鼠毒饵盒在外环境中摆放正确位置是沿墙角摆放。
9. 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遵循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
10.医疗机构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规定开展传染病诊疗服务,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须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机关、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推行健康体检制度,至少每年1次为单位职工提供体检,将慢性病核心指标作为必查项目,并对体检发现的慢性高风险人群建立档案,实施健康管理。
(A)A. 2年B.3年C. 1年D. 半年2. 全国爱国卫生月是每年的( C )月。
A.1月B.3月C.4月D.5月3.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遵循( D )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活动普遍化、经常化、科学化、社会化水平。
A.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B.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就近就便C.因地制宜、小型多样、就近就便D.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近就便4.各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达到(C)及以上。
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评估检查标准要求及防制措施
评价其它环境类型蚊虫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表
城市规模
200 万 100 万~200 万 50 万~100 万 10-50 万 10 万
以上人口 人口
人口 以下人口 以下人口
大中型水体(个) 20
15
10
5
3
特殊场所诱蚊(人次) 15
10
8
5
3
评价城镇蜚蠊控制水平的抽查数量表
城市规模 类型
餐饮店
200 万人口以 上
7
75
机场或车站
4
40
3
30
合计
216 2160 161 1620
注:以上各项如有缺项以餐饮店填补。
50 万~100 万 人口
单位 房间
数
数
40
400
20
200
20
200
10
100
6
60
5
50
5
50
2
20
108 1080
10 万-50 万以下 人口
单位 房间
数
数
20
200
10
100
10
100
6
60
3
15
150
10
100
5
50
医院
8
80
6
60
4
40
3
30
1
10
商场超市
15
150
10
100
8
80
5
50
2
20
机场或车站
3
30
3
30
2
20
1
10
1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释义第一部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概述1.1 引言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是指导和评价我国城市卫生环境建设和城市卫生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城市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并对城市卫生环境进行评估和监督,推动城市的卫生环境和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健康保障。
1.2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内涵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包含了城市卫生环境的各个方面,从城市环境卫生、饮用水卫生、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病媒生物控制、工业卫生、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等方面对城市卫生进行了全面的要求和考核。
这些要求和考核涉及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卫生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是对城市卫生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部分: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详解2.1 城市环境卫生城市环境卫生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涉及城市的环境清洁、噪音污染、环境卫生设施等方面。
要求城市建立完善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城市环境卫生的监督和督促,确保城市环境清洁、整洁,并减少噪音、霾等污染物的释放,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2 饮用水卫生饮用水卫生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对城市的饮用水源、供水设施、水质监测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要求城市建立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供应体系,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供水设施完善,水质达标,保障市民饮水安全。
2.3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重点关注点,要求城市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减少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市民健康。
2.4 垃圾处理垃圾处理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另一重要内容,要求城市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的制度,减少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2.5 病媒生物控制病媒生物控制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要求城市加强对蚊蝇、鼠类等传播疾病的病媒生物的防控,减少疾病的传播风险。
完整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完整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1.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2.辖区内各级XXX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XXX独立或相对独立设置,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3.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4.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5.广泛开展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6.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
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7.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
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
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8.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
开展XXX、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
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三、市容环境卫生9.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
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并正常运行。
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无乱扔、乱吐现象,废物箱等垃圾收集配置齐全,城区无卫生死角。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
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指导手册五、重点场所卫生【标准原文】(二十一)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手续齐全有效,从业人员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
【标准释义】97.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掌握本地公共场所单位基本情况。
制定卫生许可流程并对外公示,审批程序规范,档案资料齐全。
98.根据本地实际,结合国家和省确定的专项行动和重点抽检计划,制定并实施本地年度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计划和专项行动方案,工作有总结。
99.按要求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制订量化分级方案、标准,实施等级评定、等级公示工作。
100.公共场所监督监测工作符合公共场所相关卫生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档案资料齐全。
检测频次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检测结果符合《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GB9665~9673-1996) 要求。
101.公共场所经营场所应在醒目位置公示卫生许可证、卫生信誉度等级和一年内的卫生检测报告。
102.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
103.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管理档案齐全,内容应当包括以下方面:(1)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度;(2)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质、采光、照明、噪声的检测情况;(3)顾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换及检测情况;(4)卫生设施的使用、维护、检查情况;(5)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消毒情况;(6)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查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7)公共卫生用品进货索证管理情况;(8)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
104.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本标准适用于除直辖市以外的设市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辖区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列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立法权的城市应当制订本市的爱国卫生法规,其他城市应当制订市政府规范性文件。
城市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二)辖区内各级爱卫会组织健全,成员单位分工明确、职责落实。
爱卫会办公室独立或相对独立设臵,人员编制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爱国卫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街道办事处及乡镇政府配备专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社区居委会及村委会协调做好爱国卫生工作。
(三)制订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有部署、有总结。
积极开展卫生街道、卫生社区、卫生单位等创建活动。
辖区范围内建成不少于1个省级以上的卫生乡镇(县城)。
在城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教育宣传活动。
(四)畅通爱国卫生建议与投诉平台,认真核实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对卫生状况满意率≥90%。
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五)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卫生事业发展规划要求。
(六)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各主要媒体设有健康教育栏目。
车站、机场、港口、广场和公园等公共场所设立的电子屏幕和公益广告等应当具有健康教育内容。
社区、医院、学校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
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
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八)深入开展禁烟、控烟宣传活动,禁止烟草广告。
开展无烟学校、无烟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等无烟场所建设。
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臵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
三、市容环境卫生(九)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容貌标准》要求。
建成数字化城管系统,并正常运行。
城市主次干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情况,无乱扔、乱吐现象,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臵齐全,城区无卫生死角。
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洁,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平方米。
城市功能照明完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
(十)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完善,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容器、车辆等设备设施全面实现密闭化,垃圾、粪便日产日清。
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6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
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
待建工地管理到位,规范围挡,无乱倒垃圾和乱搭乱建现象。
(十一)生活垃圾、污水、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餐厨垃圾初步实现分类处理和管理,建筑垃圾得到有效处臵。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实现生活垃圾全部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和集中处理;其他城市和直辖市所辖行政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十二)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臵标准》、《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等要求,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
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机场、港口、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十三)集贸市场管理规范,配备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
临时便民市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保证周边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和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臵与管理规范》要求的农副产品市场比例≥70%。
(十四)活禽销售市场的卫生管理规范,设立相对独立的经营区域,按照动物防疫有关要求,实行隔离宰杀,落实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对废弃物实施规范处理。
(十五)社区和单位建有卫生管理组织和相关制度, 卫生状况良好,环卫设施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公共厕所符合卫生要求。
道路平坦,绿化美化,无违章建筑,无占道经营现象。
市场、饮食摊点等商业服务设施设臵合理,管理规范。
(十六)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配备专人负责卫生保洁,环卫设施布局合理,垃圾密闭收集运输,日产日清,清运率100%。
有污水排放设施。
公厕数量达标,符合卫生要求。
路面硬化平整,无非法小广告,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现象。
无违规饲养畜禽。
四、环境保护(十七)近3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十八)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或空气污染指数(API)不超过100的天数≥300天,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贯彻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杜绝秸秆焚烧现象。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
(十九)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安全保障达标率100%,城区内水环境功能区达到要求,未划定功能区的无劣五类水体。
(二十)医疗废弃物统一由有资质的医疗废弃物处臵单位处臵,无医疗机构自行处臵医疗废物情况。
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
五、重点场所卫生(二十一)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工作。
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手续齐全有效,从业人员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
(二十二)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小歌舞厅、小旅店等经营资格合法,室内外环境整洁,硬件设施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要求,从业人员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
(二十三)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食堂(含饮用水设施)、宿舍、厕所等教学和生活环境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相关规定。
加强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控制工作,设立校医院或卫生室,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兼职保健教师。
开展健康学校建设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
(二十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要求,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
近3年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六、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二十五)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十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外环境卫生整洁,无交叉污染,食品储存、加工、销售符合卫生要求。
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的食品摊贩实行统一管理,规定区域、限定品种经营。
(二十七)餐饮业、集体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率≥90%。
食品从业人员取得有效的健康合格证明。
落实清洗消毒制度,防蝇、防鼠等设施健全。
(二十八)牲畜屠宰符合卫生及动物防疫要求,严格落实检疫程序。
(二十九)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市政供水、自备供水、居民小区直饮水管理规范,供水单位有卫生许可证。
二次供水符合国家《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标准要求。
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出厂水、管网末梢水、小区直饮水的水质检测指标达到标准要求。
七、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三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要求。
(三十一)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
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接种单位条件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以上。
(三十二)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
实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设健康步道、健康食堂(餐厅)、健康主题公园,推广减盐、控油等慢性病防控措施。
(三十三)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健全工作机构,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网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75%以上。
(三十四)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臵合理,人员、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实验室检验设备装备达标率达到90%以上。
(三十五)无偿献血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
建成区无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
(三十六)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服务人口设臵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设臵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三十七)辖区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
八、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三十八)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建立政府组织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定期开展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活动,针对区域内危害严重的病媒生物种类和公共外环境,适时组织集中统一控制行动。
建成区鼠、蚊、蝇、蟑螂的密度达到国家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标准C级要求。
(三十九)掌握病媒生物孳生地基本情况,制定分类处理措施,湖泊、河流、小型积水、垃圾、厕所等各类孳生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四十)开展重要病媒生物监测调查,收集病媒生物侵害信息并及时进行处臵。
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