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分子和原子子原子(第1课时)7478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 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对化学有一定的了解,包括基本的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等。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物质的构成单位——分子和原子。

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3.学会用化学符号表示分子和原子;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和概念、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理解的深度和准确度。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化学实验器材和试剂、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和写字工具。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入本课主题,例如:“你们知道物质的构成是什么吗?”,“分子和原子有哪些区别和联系?”步骤二:引入(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和概念,比如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是物质的最小构成单位,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步骤三:实验(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实验器材和试剂,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实际情况。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水的电解现象,了解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步骤四:概念讲解(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实验的结果,向学生解释实验现象和分子原理。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水电解实验为水分子的离解过程,同时与学生讨论氢气和氧气的分子结构。

步骤五:总结与提问(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然后提问学生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思考能力。

六、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 一、课程背景-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2. 引入3. 实验4. 概念讲解5. 总结与提问- 六、作业布置- 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实际构成情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分子和原子课题课题分子和原子(1)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知道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难点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

教学用品仪器烧杯。

药品品红溶液、浓氨水、酚瞅溶液其它学案、课件等环节教学问题活动设计二次备课情景导入问题:人们常说:八月桂花遍地香,桂花飘香人团圆。

现在正是农历八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桂花为什么会“飘香” ?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思考、讨论。

板书:课题1分了和原了自主学习问题1: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物质是由哪些微观粒子构成的?问题2: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问题3:为什么会墙内开花墙外香?物体为什么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学生阅读圈划。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及学案自主学习完成情况知识点1:微观粒子是真实存在的问题1实验3 - 1: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观看或演示实验3—1学生实验,观察现象,思考讨论。

让学生感知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培养学生抽彖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

探结论:说明品红是由极小的微粒构成的。

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究问题2微观粒子是不是真实的存在扩散的现彖。

与的呢?观看视频材料:微观粒了是真实存在的。

引导学生建立微粒观,确立交物质确实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小结:分了、原子是真实存流知识点1:分子的基本性质问题1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在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3)糖水是___混__合__物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5.(中考·武汉)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 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 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 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 小药瓶上无瓶塞。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见习题 5 C
2C
6A
3A
7B
4 见习
答案呈现
13 见习题
10 C
14 见习题
11 B
15 A
12 见习题
16 D
1.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的,如__分__子____、__原__子____等。如氧气由_氧__分__子_构成, 液氮由__氮__分__子__构成,水由___水__分__子___构成,二氧化碳 由__二__氧__化__碳__分__子__构成。硅由__硅__原__子__构成。
14.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 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 回答以下问题:
(1)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_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_。 【点拨】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糖块放入水中后,会 逐渐变小;
(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_低____(填“高”或 “低”),此现象说明了__分___子__之__间__有__间__隔___。 【点拨】由于构成糖的分子和水分子运动到彼此的间隔中 去了,所以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低;此 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3.1分子与原子 课件(共1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3.1分子与原子  课件(共12张PPT)
例2.下列实验不能证明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是( B ) A.水中放糖,糖不见了,水却变甜了 B.大米中掺入少量沙子,沙子不见了 C.水中放入紫黑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振荡后水变成了紫红色 D.一杯澄清的食盐水经蒸发析出了少量的食盐晶体

02 分子
新课讲解
1.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例如: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 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联系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
通关训练
例1.氧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氧气的微粒中( D ) A.氧分子不变,氧分子与其它分子发生重新组合 B.氧分子、氧原子都不变,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氧分子、氧原子都变,生成新的分子或新的原子 D.氧分子变,而氧原子只是和别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1 分子与原子
0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新课讲解
1.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2.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看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小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
新课讲解
例1.从化学的视角看,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绿茵场上的足球运动员、青草和足球都是物质 B.任何化学物质都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C.你的身体成长与你摄入的化学物质密切相关 D.看不见的东西都不属于化学物质
例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C ) 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大,原子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 D.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素材新人教版(20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3.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素材新人教版(202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素材一新课导入[情景导入][展示] 一瓶水,一瓶酒精[设问] 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吗?[学生] 通过动手实验得出结论:闻气味鉴别。

[引入] 通过分析为什么会闻到酒精的气味,得出一切物质都是由相应粒子构成的观点.[情景导入][多媒体投影] 1。

为什么在加油站能闻到难闻的气味?2.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心人心脾的花香之中呢?3.水到哪里去了?4.在静置的水中,为什么品红扩散(详见光盘内容)后,液体都呈红色呢?教师引出物质的确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通过投影展示教材中图3-2和图3-3让学生体会到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情景导入]教师打开一瓶香水,并向空中喷洒香水。

师:你们闻到什么气味了吗?为什么会闻到?引出单元课题——构成物质的微粒。

素材二教学建言[建言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在教学中要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

首先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水蒸发、品红在水中扩散等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接着通过学生思考、分析以及活动与探究,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等结论。

[建言2]有关“分子运动的现象”的实验改进(1)品红扩散实验的改进。

在教材品红扩散实验的基础上,将此实验稍加改进多加一个对照实验“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实验。

当观察到热水中品红迅速扩散的现象时,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分子不断运动,并且为后面的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内容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2)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

用盛胶囊透明塑料板(如图)代替原实验中的小烧杯,分别在小凹槽内滴入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既节约了药品,现象又明显,且不会有很大刺激性气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明确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例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同时,本节课也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和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讲解和区分。

•分子和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和关系的说明。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进行准确理解和区分。

•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具: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棒、显微镜玻片等)、实验材料(盐、纸屑等)•备课资料:课堂展示PPT、实验操作步骤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教师展示一张盖有透明玻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图片是由什么构成的?背后有什么奥秘?通过一系列的导入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2.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分子在物质中有自由运动的能力。

2.2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粒子,是物质的最小不可分的单位。

•原子包含有电子、质子和中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核结构。

3.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3.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小块盐和一些纸屑。

3.2 实验操作步骤1.取一小块盐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人教版
活动与探究二:微粒的特征
问题思考: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 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湿衣服上的水“跑”哪儿去了?
推论一:分子的特性
1、分子等微粒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类比说明:人们常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比喻事物或物质的如芝麻之小。可是在微观世界里芝麻的小却无法与分子比拟的,芝麻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细胞由无数个分子组成,分子还有更小的微粒原子构成。50万到100万分子一个紧挨着一个排成长队,也只有一根头发的直径长。
2 、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和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发展目标: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100 mL水+100 mL酒精=200 mL液体
正确吗?等式“1+1=2”会成立吗?
A组实验:
100 mL水+100 mL酒精
50 mL一杯黄豆+ 50 mL一杯芝麻
新课教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读古诗,品自然,通过趣味实验切入学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演示实验:氨水使“树”上沾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设疑:一汪“清水”,习习“微风”吹开了“桃花”的笑脸?
激发:看来桃花并非只开在春风里。今天是桃花盛开日子,用你们智慧头脑,灵巧的双手,映红课堂这一片“桃花”。

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

九年级上册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
➢ 化学 ➢ 生活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课题
当你走到桂花树旁,香气扑面而来; 糖放在水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宏观现象
使用完酒精灯,如果没有盖上灯帽, 一段时间后,不容易点燃;
引发思考
出示课题 展示目标
陈述事实,感知微观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构成的
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点:
利用微粒的一些特性解释某些日常现象; 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 教法与学法
问题情景引入 实验探究与实验启发 多媒体辅助
合作探究法 分析归纳法 练习运用
五. 教学程序


生活
探 悟 练 结
结 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学生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表达出来,与其它同学相互 交流,在交流中既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也把本节的内容做 了梳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是可以构成物质的 两种粒子。
有分子构成的物质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3.1分子和原子
分子和 原子
分子的基本性质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The mystery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
提 纲
教法与学法
教学程序
教学反思
一. 教材分析
1. 课标摘录及理解 2. 教材地位及作用 3. 教学目标
1. 课标摘录及理解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 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 2.认识分子、原子等微粒的基本特征。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金属元素是铝。人体细 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一些饮用 水等商标上注明的钙、铁、锌等常指元素。 4.元素周期表: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共七个周期,每一 个纵行叫作一个族。每周期开头一般是金属元素,再过渡到非金属 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呈现周期性变化。
(4)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中子数。 1 碳-12原子实际质量× 12
某原子的实际质量
3.离子: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的带电粒子。带正电荷 的离子叫阳离子,其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 的离子叫阴离子,其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由离子构 成的物质主要是含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一类化合物,如 + - 2+ 2- 氯化钠(NaCl)由Na 和Cl 构成,氧化镁由Mg 和O 构成。 三、物质的宏观构成 1.元素的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 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的元素 有不同的质子数。 2.元素分类及特点 (1)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在化学反应中 易失去最外层的电子,形成阳离子; (2)非金属元素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H、He、B例 外),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3)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一般=8(He为2), 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二、物质的微观构成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如铜、铁等由原 子构成,水、二氧化碳等由分子构成,氯化钠、氧化镁等由离子构 成。 2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不带电的中子和带正电的质 子构成。 (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原子不显 电性。 (2)同种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如氢原子。

《分子和原子》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第1课时)

《分子和原子》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第1课时)

再见
可爱的同学,找资料眼 睛累了吧!长时间屏幕,眼 睛会干涩、酸痛、疲劳的。
不过现在教同学们一个 小办法,左边我为大家准备 了一张视力保健“远眺图” ,看看图就能缓解眼疲劳, 起到远眺解乏的作用。
远眺图是利用心理学 空间知觉原理,在一张二维 空间平面上,强烈显示出三 维空间的向远延伸的立体图 形,远视和视力良好的人在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情况下引 起的视力疲劳,可以通过此 种方法获得一定的缓解。
课堂达标
1.微粒构成物质,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成了丰富多彩
的物质世界,以下关于微粒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D〕
A.微粒有大小
B.微粒有质量
C.微粒间有间隔
D.微粒不运动
2.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 往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就不 敢靠近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 B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较大
《分子和原子》物质构 成的奥秘PPT课件(第1课
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 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运动的观点解释生产、生活 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3.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 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
气体,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分子 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讨论交流: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
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样 的性质?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总结
1.分子很小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气体>液体>固体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常见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

(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掌握分子的性质。

【难点】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点一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性质【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48~49页,并分组进行实验活动,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__分子__、__原子__等构成的。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__小__。

3.填写“探究”实验报告:__不断地运动____高____剧烈__4.分子之间存在__间隔__。

同一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时的分子间隔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__气体__分子间的间隔>__液体__分子间的间隔>__固体__分子间的间隔。

【教师点拨】1.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改变,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但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

如热胀冷缩现象、瘪的乒乓球置于热水中鼓起等。

2.分子的性质能用来解释微观现象,不能用来解释宏观现象。

【跟进训练】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C )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D.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D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B )A.水受热蒸发——水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做扩散运动知识点二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50~51页,完成下列填空:(1)分子的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__化学性质__的最小粒子。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案组长签字: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员: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1)看法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庞大粒子构成的。

(2)认以分子是坚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看法原子是化学变化小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构成分子。

重点难点1.树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并初步体会它与微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如何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分子和原子间的区别和联络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微妙分子和原子请下生依据日常生活阅历思索以下效果:1.盛放在敞口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增加,假设受热会增加得更快,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走到花园或酒店的左近,往往会闻到花或酒的香气?3.湿衣服为什么经太阳晒会变干?4.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逝,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缘由?分子和原子质量很小,体积很小。

一、分子的存在及其特点请大家细心观察以下实验[实验3-1]向盛行水的小烧杯小参与大批品红,静置,观察发作的现象。

[可观察到的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分散,但较长时间后才分散平均。

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分散呢?(1)假设物质都是由不延续的粒子组成的,那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庞大粒子向水小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分散的现象。

迷信技术的提高早巳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庞大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如今我们经过先进的迷信仪器不只可以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

(2) [说明]图3-2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图像鲜明地显示了苯分子的六元环结构。

图3-3是中国迷信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讨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的手腕,经过用探针拔出硅晶体外表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体外表构成的图形。

[总结]这两幅图说明了分子和原子的真实存在,从而也证明了迷信家的想象。

[总结]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需用比拟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干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十分小的粒子。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分子和原子》教案.doc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通过折粉笔实验模拟、高镒酸钾在水中扩散的实验观察分析,认识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通过氨分子的扩散实验,认识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通过计算一滴水的分子数目,体验分 子很小;看原子、分子图片,感受分子间是有间隔的,说出生活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实 例。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体验化学在牛•活中无处不在,热爱化学,生活更精学习过程: 环节一:阅读课本第48-4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物质是由 ______ 、 _______ 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________ :分子之间有一定的 __________ ,且分子之间的间 隔受热 ______ ,遇冷 ________ :分子不停地 _______ ,且温度越高运动 ________o 3•你能设计实验证明构成物质的粒子在温度高吋,运动快吗?环节二:深化上述第3题的问题,为学习控制变量法进一步铺垫。

教师演示折粉笔实验和高 猛酸钾溶解实验,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最主要目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师生探索,体验分子(原子)等微粒的特性。

活动1 ,观看分子、原子的图片,说说分子、原子的特性。

彩。

老师引导实验,体 验粒子构成物质 看图片说分子或原子 的特性练 习反馈活动2,投影“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大约是3X10 26千克,2滴水(通常,20滴1毫升),请计算一滴水中水分子的数目。

”计算后交流心得。

活动3,完成氨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学牛•展示,说出实验现彖并解釋。

活动4,深入探究,教材的探究实验中还要不要加入C烧杯(盛清水》,作对比试验?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老师总结。

环节四:练习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屮的现象,完成习题。

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屮的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难点)
【课前知识积累】
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
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情境导入】
王安石《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
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物质的微粒性 【阅读】教材第48页至49页,图3-2、3 完成实验3-1 归纳
★ 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的粒子—— 、 和 等构成的,它们都是 ,微粒间 。

知识点2:分子的性质
1、通常分子的 和 都很小。

你能用数字来说明吗?
【实验探究】
2、构成物质的分子会不会运动(P49页探究实验作适当修改)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现象: 说明 实验二
所以,分子总是在 。

【思考】水能蒸发,受热后蒸发加快,这是为什么呢?
3、[补充演示] 将50mL 水与50mL 酒精混合的实验。

现象:
所以,分子间是有 的。

【交流讨论】
1.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一般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

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

试用分子的观点对此进行解释。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氨水与酚酞溶液反应 浓氨水 酚酞溶液
氨分子的扩散实验 浓氨水
酚酞溶液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1-5为必做,6为选做,7为思考)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

B. 100mL 酒精和100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

**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 D.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

3.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不断的作无规则运动
4.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香远益清,阵阵花香,沁人心脾。

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5.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6.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运动速度越快。

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
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氨分子(NH 3)和浓盐酸接
触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图中 处(填A 、B 、C ),理由
是 。

7.根据如下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 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


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

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______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

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预习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B A
C 甲:浓氨水 中点 乙:浓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