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海绵状血管瘤确诊金标准

海绵状血管瘤确诊金标准

海绵状血管瘤确诊金标准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血管瘤,通常发生在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

为了确诊海绵状血管瘤,医生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和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以下是海绵状血管瘤确诊的金标准。

1. 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海绵状血管瘤的金标准。

医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或穿刺活检的方式获取病变组织,并进行病理学检查。

在病理学检查中,医生会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并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

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病变组织的性质和类型,从而确诊海绵状血管瘤。

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辅助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和核素扫描等。

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显示病变组织的位置、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以评估病变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组织的特征,从而辅助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3. 临床症状
临床症状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依据。

海绵状血管瘤通常表现为皮肤或肌肉的隆起、肿胀或疼痛,有时还伴有出血或感染。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初步诊断海绵状血管瘤。

4. 其他检查
其他检查方法如血液化验、心电图等也可以为诊断海绵状血管瘤提供参考。

例如,血液化验可以检测与海绵状血管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而辅助诊断;心电图可以评估心脏功能,了解病变组织是否侵犯心脏。

综上所述,确诊海绵状血管瘤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女 ,62岁 ,体检发现肝肿物2年
肝血管瘤-不典型 影像表现
肝血管瘤-不典型影像表现
>不典型血管瘤占20%-40% 。 >原因:
✓ Altered morphology or structure: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 巨大血管瘤;带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 房性血管瘤;血管瘤伴液液平面。
○ 。鉴别诊断 ○

80%
30% 65%
35% 50%
u 肝内胆管细胞癌
u 肝细胞癌 u FNH
u 肝细胞腺瘤
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
> 多发生于50-70岁男性,边界不清,CA199升高。 > 增强动脉期边缘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渐进性强化。
> 内部或周围可见胆管扩张,常伴有胆管结石;远端肝叶萎缩,肝包膜皱缩凹陷。 > 肝门及腹腔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位于肝脏中央的巨大血管瘤可导致胆管扩张。 >虽然肝内胆管细胞癌较常发生胆管扩张,但是所有肝内外占位性病变均可引
起胆管扩张,因此血管瘤不能排除血管瘤的诊断。
形态或结构改变-囊性、多发性血管瘤
>囊性和多房性血管瘤含有一个大的中心腔是非常罕见的。 > 在MRI上,这种不典型的特征是一个或多个肿瘤内囊腔,呈长T1、长T2信号
> 典 型 影 像 表 现 : T 2 明 显 高 信 号 ( 灯 泡 征 );增 强 动 脉 期 周 边 结 节 状 强 化 , 门 脉 期、延迟期渐进性、向心性填充。
>不典型影像表现: ✓ 形态或结构改变 :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巨大血管瘤;带 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房性血管瘤;血管 瘤伴液液平面。 ✓ Unusual flow pattern:快速填充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 ✓ 伴有肝实质异常:血管瘤伴包膜皱缩;脂肪肝浸润性血管瘤;肝硬化背景 血管瘤;血管瘤合并动脉-门脉瘘;血管瘤合并FNH。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介绍: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血管病变,它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临床的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相关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表现:1·CT表现:●平扫表现:脑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呈高密度,有时可出现钙化灶。

有些病例在平扫时可见富血管纹理。

●强化扫描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呈强化,强化程度因病变的不同而异。

2·MRI表现:●T1WI表现: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呈等或略低信号。

富血管纹理可形成“蜘蛛网状”或“星芒状”。

●T2WI表现: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呈等或略高信号。

伴有富血管纹理的病变可呈混杂信号或高信号。

●强化扫描表现: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因病变的不同而异。

3·DSA表现:●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和血管结构,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血管解剖。

二、鉴别诊断:1·脑动静脉畸形(AVM):与脑海绵状血管瘤鉴别的主要依据是AVM的有明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与病变直接相连,而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供血和引流血管是通过脉络丛与病变相连。

2·脑血管瘤:脑血管瘤多数呈均匀强化,且有时可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而脑海绵状血管瘤在动态增强扫描中强化不均匀,无明确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三、辅助检查:1·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和血管结构。

2·CT灌注成像(CTP):评估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情况,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3·MR灌注成像(MRP):评估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情况,对病变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4·钳夹试验:通过夹紧供血动脉,观察病灶是否消退,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相关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海绵状血管瘤:由局部脑血管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性脑血管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局限性脑血管扩张,形成了许多血管蜂窝状瘤窝,内充满血液成分。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临床表现
• 好发于中年女性 • 生长缓慢,起病隐匿,压迫邻近眶后结构,逐渐进行性症
状才被发现。 • 常见症状和体征:单侧视物模糊、眶后疼痛、复视、面部
麻木、头痛和眼外肌运动功能障碍。随着肿瘤生长可发生 双侧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球固定。 • 无特异性,不同于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缺少脑内血管瘤常 见的出血和癫痫。 • 上述症状可因妊娠而加重,妊娠终止后缓解。
• Ye J h , Dai J P , Li X , et al . Dynamic enhancement features of 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 hemangiomas on convent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R imaging . AJNR , 2008 , 29 : 577 - 581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征,姚振威 冯晓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杂志,2010 ,16 :185 - 188
谢谢!
部分层面出现血管瘤包绕颈内动脉的趋势。 • DSA:由于供血动脉较细或病灶内血流缓慢以及对比剂稀释等原因,
在鞍旁出现毛细血管期延至静脉窦期的团块状淡染色影(较为特异)。
• 供血和回流:颈内动脉的硬脑膜支和颈外 动脉,血流经岩下窦引流入颈外静脉,同 侧颈内动脉虹吸部管腔受压变窄,虹吸部 开口增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有时可见受 压上抬表现。
• C 型(混合型,少见):同时由桑葚样成分及海绵样成分 构成。
影像学表现
• 形态:鞍旁横向哑铃形或球形为多见, 且后者也多伸入鞍内。发病时 往往病灶较大。
• CT:均匀高密度或等密度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灶内无钙化(主要特点),鞍区、颅中 窝骨质破坏。
• MRI:稍长T1明显长T2 信号 • 脑组织受压推移,瘤周无水肿 • 增强:即刻均匀强化或显著不均匀进行性强化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移位(具有一定特征性):颈内动脉向前下推移,

112海绵状血管瘤医学影像学

112海绵状血管瘤医学影像学

右侧侧脑室后角旁海绵状血管瘤
2 海绵状血管瘤管瘤
小结
1)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幕上多见 2)CT平扫:高密度结节,多无水肿及占位效应; 可有钙化,大量出血少见 3)MR图像,T1/T2“爆米花样”混杂信号;T2 混杂信号周围 “黑环征” 4)MR为首选检查方法;SWI可提高海绵状血管 瘤检测的敏感性,表现为低信号
小结与思考
1.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特点? 2.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表现“黑环征”及“爆
米花征”形成原因?
同学们
下节课再见!
1 影像表现CT
CT平扫: 1 )圆形或类圆形高密度 2)多无水肿、多无明显占位效应 3)可伴钙化(约1/3以上) CT增强: 1)强化程度不一(轻度----明显) 2)与病灶钙化及血栓形成情况有关
右侧尾状核头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
左颞叶海绵状血管瘤
2 影像表现(MR)
1)常规序列信号混杂、边界清楚;特征表现: “爆米花”征,“黑环征” 2)SWI序列呈明显低信号 3)增强程度不一
概述
并非真正的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 的发育异常,约占脑内血管畸形的7%
可发生于脑内的任何部位, 幕上(80%)>幕下(20%) ; 50%以上多发
病理
主要由缺少肌层和弹力层的薄壁海绵状 血窦组成,其间无脑组织,可有胶质增 生,常伴有钙化和含铁血黄素沉积
临床
常无任何症状,少数患者可有头疼、 癫痫发作,脑出血等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摘要】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表现和诊断价值。

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状血管瘤22例,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 检查。

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周围无或轻度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

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钙化占72.7%,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 T2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大都无强化;结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较有特异性,结合CT和MRI可明确诊断。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脑肿瘤;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eranial cavernous angioma,ICA)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病率仅次于动一静脉畸形。

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颅内IC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22例颅内型ICA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11~76岁。

临床无特异表现,其中以运动和感觉障碍(8例)等为主要症状。

10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

CT机使用飞利浦MX8000 dual CT扫描机,常规头颅轴位检查,层厚8-10mm。

增强扫描对比剂用碘海醇,剂量1ml/kg体重,流率3.0 ml/s,注药后延迟18秒扫描。

MRI检查使用东软SUPEROPEN 0.35 T开放式永磁型磁共振,采用SE序列,梯度回波等。

MRI增强检查对比剂为Gd-DTPA,剂量为0.2 mmol/kg体重,注药后即行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检查。

成像参数:TlWI:TR 360ms,TE 11 ms;T2WI:TR 6090ms,TE 192ms,层厚5-9mm,间距1mm。

2 结果8例CT增强扫描发现3例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其余无强化。

本组中16例行MRI检查,其中5例为CT检查后又行MRI检查确诊,多数病灶表现为混杂Tl、T2信号,呈“桑葚状”,其中12个病灶在稍长T2信号周边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包绕,周边多呈长T2信号区。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需定期监测。
04
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手术治疗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是全切病变以减 少复发和出血风险。
手术方法包括显微手术、神经内镜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等。
手术治疗的效果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 因素。
手术治疗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缺失等,需 在术后密切观察和康复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1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放疗和基因治疗等, 主要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
2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栓塞病变血管来减少出血风 险,放疗用于控制病变生长和减轻症状,基因治 疗仍处于研究阶段。
3
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和验 证。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 评估。
临床表现
头痛、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 症状,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症状。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需要病理 学检查。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X线平片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X线平片上通常 无阳性表现,但有时可见颅骨内板下 弧形或蜂窝状骨质吸收。
脑血管造影
已较少用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但对于了解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仍有一定价值。
肿瘤分布
海绵状血管瘤可单发或多发,可在颅内不同部位同时出现。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与 遗传因素有关。
肿瘤信号与强化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肿瘤信号
在MRI上,海绵状血管瘤通常表现为T1 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肿瘤 可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发低信号。 • 增强扫描可明显强化,也可强化不明显,这与其
内血栓形成及钙化有关。
精品文档
脑血管造影
• 海绵状血管瘤为隐匿性血管畸形,即使采用数字减 影技术也很难发现。
• 其原因可能是: ①病灶内的小血管血流速度慢。 ②病变的血管腔内常发生血栓形成。 ③没有扩大的供血动脉或早期显影的引流静脉。
• 在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或并发脑内血肿者可见无血 管区和正常血管移位的占位效应。
精品文档
脑出血的CT表现
• 超急性期 :稍高(55-60HU)。 • 急性期 :高 (90HU) • 亚急性期 :密度逐渐减低。 • 亚急性早期 :周边向中心的顺序。 • 亚急性晚期 :19天左右,等密度。 • 慢性期:低密度。
精品文档
201310-10 MR平 扫 +SWI
精品文档
201310-10 MR平 扫 +SWI
精品文档
海绵状血管瘤为红色圆形或分叶
状血管团,形似草莓或桑葚,切 面如海绵状。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桥脑海绵状血管瘤
精品文档
39岁,右侧放射冠区单发海绵状血管瘤
精品文档
鉴别诊断
• 动静脉畸形 • 发育性静脉异常 • 毛细血管扩张症 • 淀粉样脑血管病(CAA) • 高血压脑出血 • 颅脑外伤性疾病(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精品文档
脑出血的MRI表现
• T2WI
• 超急性期 :

• 急性期
:

• 亚急性期
• 亚急性早期 :

• 亚急性晚期 :

• 慢性期
:

T1WI
等 低
低 高 低
精品文档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概述]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g)是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大多发生于20—40岁。

海绵状血管瘤的肉眼形态为椭圆形或有分叶的实性肿瘤,呈暗紫红色,外有薄的纤维膜包裹,切面呈海绵状、多孔。

组织病理学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境界清楚,有纤维性包膜包裹,一般不浸润眼外肌,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构成,内有红细胞。

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

视力一般不受影响,少数肿瘤压迫视神经,可有相应的视野缺损。

[影像学表现]CT表现:海绵状血管瘤大多(约83%)位于肌锥内,其次位于肌锥外,有少数位于眶骨内或眼外肌内。

海绵状血管瘤一般为单个肿瘤,少数可有多个病灶。

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肿瘤有分叶,边界清楚,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与眼外肌等密度,密度均匀,少数肿瘤内可见小圆形高密度钙化,其实质是静脉石形成有些作者认为肿块内的钙化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但是海绵状血管瘤内有钙化的比例太小。

CT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即在注少造影剂后立即扫描的CT图像上可见肿瘤边缘有结节状强化,强化明显,在随后扫描的CT图像可见强化范围逐渐扩大但密度降低,10分钟后由于造影剂流出,密度明显降低变为等密度,CT显示强化范围就不清楚,因此,CT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不理想,而且由于一些原因,CT可能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无强化而导致误诊,鉴于以上原因,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及“渐进性强化”征象采用MRI 较好。

MRI征象: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与眼外肌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玻璃体信号相等,信号均匀,这主要是由于海绵状血管瘤内流动缓慢的血液和间质内有较多的液体形成,此征象有一定特征,但是其它肿瘤如神经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神经鞘瘤及淋巴管瘤等均可有此征象,因此,此征象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

有文献报道海绵状血管瘤的T2WI信号随TE值升高而升高可能为海绵状血管瘤特有,但根据我们观察,含丰富液体的病变如淋巴管瘤、囊性神经鞘瘤和囊肿等都有此特点,并不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

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表现目的:通过试验探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的表现,评估两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CT检查,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在CT及MRI上的表现情况,评估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

结果:在CT影像中,所有患者脑内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病灶部位明显可见。

其中16例患者病灶表现为高密度小结节,占40%,20例均匀增强,占50%。

在MRI影像中,21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低信号影,占52.5%,28例平扫脑内病灶在增强MRI上表现为轻中度增强,占70%。

结论:海绵状瘤在CT及MRI上的表现无特异性,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增强后亦有多种表现形式。

但以CT上的高密度灶及MRI上的低信号影为多见,尤其MRI低信号影更为多见,两者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标签:海绵状血管瘤;CT;MRI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静脉畸形,可以发生在颅内,头颈部及手部等,病灶儿童时期可以长大变形,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1]。

本次研究中,我们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CT及MRI上的变现。

目前,临床上还不能通过CT及MRI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确诊海绵状血管瘤。

本次研究,通过试验探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的表现,评估两者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判断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性提供新的思路,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检查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4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CT及MRI检查,分析他们的CT及MRI表现,评估两者的诊断价值。

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2.4±2.4)岁。

临床表现主要以运动和感觉障碍,癫痫症状为主。

具体海绵状血管瘤类型及部位分布情况见表1。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

CT机使用GE 16排螺旋CT扫描机,常规头颅轴位检查,层厚5~10 mm,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优维显,注药后立即扫描。

影像学诊断-消化影像:第一节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学诊断-消化影像:第一节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多囊肝,多囊肾
CT平扫(A~D)示 肝实质内布满大小 不等之圆形、类圆 形低密度灶,病灶 之间可见明显囊壁 及分隔;双肾实质 内可见许多类圆形 低密度灶,并有少 许高密度钙化影。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肝囊肿、肾囊肿
MRI平扫示双肾 及肝脏内布见多个圆 形囊性病灶,T2WI (A、B)呈均匀高 信号,T1WI(C、D) 呈均匀低信号,边缘 光整,增强扫描(E、 F)囊壁强化
多数为弥漫性浸润,少数可局限于肝脏的某一叶或段。 大体病理见肝脏体积增大,颜色变黄,油腻感。镜下肝细 胞内出现脂肪空泡,也可见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潴留。
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较严重的可有肝大、肝区疼痛, 严重者最后发展为肝硬化。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第四节 脂肪肝(Fatty Liver)
【影像诊断】
二、MRI检查 1,自旋回波序列对脂肪肝的敏感性低,诊断价值不如CT。 2,T1WI和T2WI图像上仅少数病例可见信号轻度改变。 3,利用脂肪抑制扫描序列可使脂肪呈低信号,在鉴别诊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第二节 肝脓肿(Liver Abscess)
【影像诊断】
三、MRI检查 1,MR平扫示脓腔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即T1WI为低信 号,T2WI为高信号。 2,脓肿壁的信号稍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 3,Gd-DTPA增强后脓肿呈环形强化,脓腔不强化。 4,MRI对脓肿周围的水肿显示敏感性高于CT,呈T1WI略 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称谓“晕环征”。 如果发现环形强化和在脓腔内有气体影,为典型肝脓 肿表现。
肝脏病变影像学诊断
肝右前肝脓肿
MRI平扫示肝右前一 不规则异常信号区, T2WI(A、B)呈等高混 杂信号,T1WI(E、F) 呈低等混杂信号影,边界 不清晰;增强扫描(N、 O)病灶强化更加明显, 部分病灶呈环形强化,中 心液化、坏死区无强化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影像诊断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眼眶海绵状血管瘤(orbital cavernous hemangioma,OCH)➢眼眶内血管瘤是良性肿瘤,其中以OCH最常见,因肿瘤内富有较大的血管窦,呈海绵状而命名。

➢约占眶内肿瘤的4.6%~14.5%,多见于30~50岁,平均发病年龄38岁,女性占52%~70%,多单侧发病。

•上壁:额骨、蝶骨小翼•下壁:上颌骨、颧骨、腭骨•内壁:上颌骨、泪骨、筛骨和蝶骨体•外壁:颧骨、蝶骨大翼•眶后壁:大部由蝶骨组成。

有眶上裂作眶顶壁和外侧壁的分界,眶下裂为眶下壁与眶外侧壁分界。

1.眼球2.晶状体3.视神经4.内直肌5.外直肌6.泪腺7.视神经管8.眶外壁9.眶内壁10.眶上裂11.下直肌12.眼上静脉13.眼动脉14.眶下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表现为眼球突出,多为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为轴性眼球突出,且不受体位影响。

➢视力一般不受影响,但肿瘤压迫视神经可造成视野缺损。

➢近于眶尖者早期出现视力减退,肿瘤较大时刻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肉眼观察:肿瘤多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实性肿块,暗紫红色,大部分有包膜,多数位于肌锥内。

肿瘤切面暗红色,待血液排除出,切面为海绵状。

光镜下观察:海绵状血管瘤境界清楚,由纤维性膜包裹。

肿瘤由大小不等和形状不规则的血窦所构成;窦壁内衬扁平的内皮细胞。

血窦由不等量的纤维结缔组织所间隔。

(间质组织内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部分间质粘液化或脂肪堆积存在等等)CT:•约83%位于肌锥内,少数位于肌锥外,偶可位于眶骨内或眼外肌内•瘤体与眼外肌等密度•多为单个,少数多发•肿瘤与眼外肌等密度,密度均匀➢动态增强:渐进性强化影像表现病例1男,60岁。

A.右眼眶扩大,内外壁弧形受压,右眼球后见一分叶状肿物,动脉期后部斑片状强化;B.延迟扫描整个肿块均见强化。

影像表现病例2MR:•T1WI呈等信号(与肌肉相比)•T2WI呈高信号•压脂序列:鲜明对比,边界更清•增强:“渐进”强化MR401476女,56Y,发现左眼肿物5年MR401476女,56Y,发现左眼肿物5年鉴别诊断AB影像表现:占眶内肿瘤的1%~6.4%,主要起源于感觉神经(眼神经及其分支)临床表现:慢性进展性眼球突出•X线:眶腔密度增高,眶上裂扩大•CT:球后肿块,可位于肌锥内、外间隙,以上直肌上方的肌锥外间隙居多与颅内沟通时形成哑铃形,密度稍低,呈中度强化•MRI: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强化不均匀伴不强化低密度区•多见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以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或低级CT:视神经条形增粗,边界别星形细胞瘤多见,成人有恶变倾向•15%~50%伴发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神经纤维瘤病Ⅰ型中有5%~15%合并视神经胶质瘤•临床:视野盲点、视力减退、眼球突出、视乳头水肿或萎缩光整,密度均匀;视神经管扩大轻度均匀强化MRI: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明显强化的肿块向颅内延伸➢超声检查:特征性诊断价值•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多而强,分布均匀•缺乏彩色血流•此瘤往往为单发,局限性,增长缓慢,不向颅内蔓延。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病因及病理特征
典型的脑内CA多认为是起自脑内毛细血管水平的血 管畸形,由丛状薄壁的血管窦样结构组成,管壁由菲薄的内 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缺乏弹力纤维和肌层,窦内血流 压力低,流动慢,没有明显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窦腔内 常有血栓形成,窦腔间有神经纤维分隔,无正常脑组织。
CT 和MRI 表现 脑外型CA 由于颅中窝脑膜的阻隔作用,
使得肿瘤仅局限于中颅窝,很难突入前和后 颅窝,所以多数情况是向颞叶和鞍内“爬入” 性生长。
2020/4/3
21/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CT 和MRI 表现
CT 表现为位于中颅窝近海绵窦的外大内小椭 圆形或哑铃型病灶,边缘光整,呈等密度或略高密 度,可伴有蝶骨的骨侵蚀;增强后呈均匀或环状明 显强化。
2020/4/3
37/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2020/4/3
38/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2020/4/3
39/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2020/4/3
40/49
2020/4/3
41/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2020/4/3
42/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2020/4/3
10/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病因及病理特征
由于脑内CA的血管壁薄且缺乏弹性,因而易 出血,病灶内有时可见数目不等的片状出血、钙 化、胶质增生及坏死囊变灶,病灶周围可见含铁 血黄素沉着或有机化的血块。
2020/4/3
11/49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病因及病理特征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影像表现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影像表现

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与不典型)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良性肿瘤的84%好发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4-6;30-60岁多见生长缓慢,病程长达数年以上;90%为单发,10%多发直径从2mm-20cm不等,超过5cm称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多为偶然在体检中发现,巨大肿瘤可出现上腹部胀痛不适,肿瘤破裂可引起出血肝动脉供血;门静脉和肝静脉周围支引流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概述组织病理学分型◆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由扩张的异常血窦组成,内衬单层的血管内皮细胞,血窦间由纤维组织不完全分隔形成海绵状结构,血管间隔大,纤维结缔组织成分少,典型小于3cm◆毛细血管瘤(16%): 血管间隔小,纤维结缔组织多,常小于1cm◆硬化性血管瘤(少见):病变中心血管腔闭塞,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系肝血管瘤退变的结果,也被称为血栓形成或玻璃化血管瘤,平均3.7cm海绵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影像表现肝海绵状血管瘤-典型影像表现CT:边界清楚,等/低密度,类似血管MRI:长T1长T2,类似脑脊液,且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T2信号也随之增高,形成所谓“灯泡征”增强扫描: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强化,后期缓慢渐进性向心性填充,延迟期等/稍高信号(与肝实质相比);“早出晚归”女,62岁,体检发现肝肿物2年肝血管瘤-不典型影像表现肝血管瘤-不典型影像表现不典型血管瘤占20%-40%原因:✓Altered morphology or structure: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巨大血管瘤;带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房性血管瘤;血管瘤伴液液平面✓Unusual flow pattern:快速填充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Associated liver abnormalities:血管瘤伴包膜皱缩;脂肪肝背景血管瘤;肝硬化背景血管瘤;血管瘤合并动脉-门脉瘘;血管瘤合并FNH形态或结构改变-血管瘤伴中央瘢痕巨大海绵状血管瘤通常不均匀,可能伴有中央瘢痕,增强无强化 在病理上,疤痕是由粘液瘤样变性、血栓形成、纤维化或坏死组成形态或结构改变-血管瘤伴内部分隔内部分隔在T1、T2均为低信号,与存在纤维化成分有关形态或结构改变-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巨大海绵状血管瘤:直径>5m,密度/信号不均匀可出现肝脏肿大,腹部不适CT:病灶呈不均匀低密度,中心密度更低MRI:长T1长T2,内不信号不均,可见裂隙状低信号增强:典型的早期周边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延迟期出现渐进性向心性填充,但不会完全填充形态或结构改变-带蒂血管瘤罕见,可以无症状,合并亚急性扭转、梗死可出现相应症状强化方式同典型海绵状血管瘤病灶通过一个细蒂附着在肝脏上,有时定位困难,需要与胃及肾上腺去肿瘤鉴别,多平面重组可以帮助确定病灶来源,强化方式有助于鉴别诊断形态或结构改变-血管瘤伴胆管扩张位于肝脏中央的巨大血管瘤可导致胆管扩张虽然肝内胆管细胞癌较常发生胆管扩张,但是所有肝内外占位性病变均可引起胆管扩张,因此血管瘤不能排除血管瘤的诊断形态或结构改变-囊性、多发性血管瘤囊性和多房性血管瘤含有一个大的中心腔是非常罕见的在MRI上,这种不典型的特征是一个或多个肿瘤内囊腔,呈长T1、长T2信号与血栓形成和陈旧性出血有关;周边典型强化方式仍然存在形态或结构改变-血管瘤伴钙化血管瘤的钙化可以在中心或周边,多发为静脉石引起,但也可能是纤维化和营养不良性变化的最终结果女,28岁,体检发现肝血管瘤形态或结构改变-血管瘤伴液液平面很少见血管瘤内可见叶液平面,代表停滞或缓慢流动的血液随着红细胞在相关部位的沉淀,上层由血清组成,下层含有未凝结的沉积红细胞✓上层CT低密度,T1等信号(与肌肉相比),T2明显高信号✓下层CT高密度,T1高信号(与肌肉相比),T2轻度高信号肝脏内液平面是非特异性征象,良恶性肿瘤均可见部分学者认为CT/MRI可见液平面,超声未见,提示血管瘤不典型强化方式-快速填充的血管瘤快速填充血管瘤并不常见,占16%对应的病理为毛细血管瘤,小的血管间隔、大量的结缔组织快速填充型血管瘤较常见于2cm以下的血管瘤,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这些血流动力学的不同可能与构成血管瘤的血管通道的大小有关不典型强化方式-硬化性血管瘤罕见,被认为是血管瘤退化的终末阶段血管间隙被大量胶原纤维组织所代替,使其失去典型的影像特征 需要病理确诊CT平扫病灶相对于肝脏呈高密度或等密度(易漏诊)增强周边结节状强化,后期渐进性填充,部分病灶在动脉期可能为相对低密度 有时CT可以在血管瘤周围看到致密的晕,对应无脂肪浸润的肝组织可能是由于压迫而导致病灶周围动脉优先流入和/或由于门脉血流减少而引起的MRI检查具有优势,尤其是同反相位肝硬化背景下血管瘤少见,CT占0.6%,明显低于无肝硬化背景的血管瘤尽管肝实质变硬,血管瘤通常保留典型的影像特征在少数肝硬化晚期,由于肝脏纤维化,血管瘤会失去典型强化方式,病灶体积缩小,T2信号减低女,53岁,右上腹痛2天血管瘤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肝动脉-门静脉瘘通常与肝脏恶性肿瘤相关,尤其是HCC原因尚不明确,可能因血管瘤有粗大的动脉供应,呈高压力状态,因此需要建立宽大而快速的引流通道,血管瘤与门静脉形成瘘或瘤周间隙扩大而使门脉早显,即动静脉瘘可能是肿瘤适应高流入、快流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的结果表现为动脉期病变的早期强化伴门静脉早显女,61岁,体检发现肝多发占位半年余血管瘤合并FNH较常见,约20%肝脏血管瘤合并FNH目前认为二者伴生并不是偶然,有一定的联系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FNH为 肝脏局部动脉血流增加引起增生反应,类似血管瘤,均为血管源性病变女,72岁,右上腹痛10天男,50岁,体检发现“右肝占位”5年80%30%50%35%鉴别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肝细胞癌◆FNH◆肝细胞腺瘤65%鉴别诊断-胆管细胞癌多发生于50-70岁男性,边界不清,CA199升高增强动脉期边缘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门脉期持续渐进性强化内部或周围可见胆管扩张,常伴有胆管结石;远端肝叶萎缩,肝包膜皱缩凹陷 肝门及腹腔内、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鉴别诊断-肝细胞癌多有乙肝、肝硬化病史,可有AFP升高边界清楚,可见假包膜(TIWI、T2WI均呈低信号,延迟强化) 增强呈“快进快出”;常有血管侵犯(癌栓形成)鉴别诊断-FNH年轻女性多见CT:等或稍低密度;MRI:T1等/稍低信号,T2等/稍高信号,中央纤维瘢痕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显著均匀强化,中央瘢痕无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稍高密度(信号),中央瘢痕延迟强化肝胆期呈等、稍高信号鉴别诊断-肝细胞腺瘤年轻女性多与口服避孕药有关,男性与糖尿病、使用类固醇激素有关 边界清楚,有完整包膜密度/信号多不均匀,出血、坏死、脂肪变性常见肝海绵状血管瘤-小结肝脏最常见良性肿瘤,通常无症状,30-60岁女性多见典型影像表现:T2明显高信号(灯泡征);增强动脉期周边结节状强化,门脉期、延迟期渐进性、向心性填充不典型影像表现:✓形态或结构改变:血管瘤伴中央瘢痕;血管瘤伴内部分隔;巨大血管瘤;带蒂血管瘤;血管瘤伴胆管扩张;血管瘤伴钙化;囊性或多房性血管瘤;血管瘤伴液液平面✓Unusual flow pattern:快速填充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伴有肝实质异常:血管瘤伴包膜皱缩;脂肪肝浸润性血管瘤;肝硬化背景血管瘤;血管瘤合并动脉-门脉瘘;血管瘤合并FNH谢谢!。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颅内海绵状⾎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颅内海绵状⾎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为先天性脑⾎管畸形之⼀,约占⾎管畸形的1.9%-6.0%。

好发于中年(30-50岁),男⼥⽐例⽆差异。

多发⽣于脑实质内,发⽣于脑室内的罕见。

临床表现:常⽆明显症状,可有头痛、视乳头⽔肿、癫痫发作。

⼤体标本上CA呈深红⾊界限清楚的团块状病灶。

显微镜下由缺乏肌层及弹⼒层的海绵样⾎管窦构成,其间⽆脑组织,瘤内可见出⾎及钙化,常有含铁⾎黄素及胶质增⽣。

⽆供⾎动脉和引流静脉的异常和增粗。

边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等-⾼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或出⾎。

增强可有轻度到中度增强,强化程度与病灶内⾎栓形成和钙化有关,典型表现为不均匀的斑点状增强。

病灶周围⼀般⽆⽔肿,⽆或仅轻度占位效应。

MRI呈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周围有完整的低信号含铁⾎黄素环,病灶呈“爆⽶花”状,具有特征性。

病灶内含有不同阶段的出⾎是信号不均匀的原因;T1WI呈⾼信号,是海绵状⾎管瘤的特征。

增强可明显强化,也可强化不明显。

⼩提⽰:87%⽤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凡是本⽹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400-1199330)。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性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旳CT特性: ﻫ平扫图像显示瘤巢多数呈略高密度,边界大多清,瘤巢内可见“颗粒”征,即在略高密度背景内具有数量不一旳颗粒状高密度和低密度影,文献报道前者为钙化,后者为血栓所致,颇具特性。

“瘤周水肿征”在提示瘤内有新鲜出血具有一定意义。

无“占位效应征”也是海绵状血管瘤旳又一重要特性。

增强后CT扫描,瘤巢明显强化边界也显示清晰。

ﻫﻫ海绵状血管瘤旳MRI特性:
T1WI上瘤巢多数呈等低混杂信号,好似“冻豆腐”样体现。

多数瘤巢周边均显示呈黑色低信号旳含铁血黄素环。

在T2WI上,瘤巢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信号,系由许多大小不等旳点状高下信号混杂而成,即“桑椹”样体现,瘤巢周边黑色低信号环较T1WI显示得更加清晰。

增强后扫描,T1WI上瘤巢呈明显强化旳高信号。

图1、
2 mri平扫示右侧鞍旁一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边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旳重要鉴别诊断:
动静脉畸形(AVM):AVM在CT平扫图像上大多形态不规则,少数呈圆形而易与海绵状血管瘤相混淆。

MRI 图像能清晰显示AVM 旳畸形血管瘤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星形胶质瘤:周边往往伴有较大范畴水肿区,并且占位效应明显。

实变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区,应与该区旳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两者均可浮现钙化,但形态与大小却大相径庭,后者钙化常呈点状,前者多呈小片状或包壳状,颅咽管瘤外形光滑,占位效应明显,在MRI 矢状位图像上能清晰显示视交叉抬高或蝶鞍受压扩大等征象。

【病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1例CT及MR影像附十种鉴别诊断

【病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1例CT及MR影像附十种鉴别诊断

【病例】鞍旁海绵状血管瘤1例CT及MR影像附十种鉴别诊断病史简要患者:女,55 岁。

头痛。

CTMRIMRI 增强病理结果: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较多的血窦,窦内壁为内皮细胞,间质含纤维组织及少量平滑肌。

HE 染色海绵状血管瘤,也称海绵状血管畸形,是血管畸形的一种,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分为2 种不同的病理亚型,即明显囊性者的 A 型和含实质成分较多的 B 型:A 型由大量的薄壁血管窦组成,其毛细血管只有单层内皮结构,在血管的腔隙之间,只有很少的结缔组织;B 型则呈桑葚样外观,其血管壁厚,肿瘤间质成分较多,含有较多的弹力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多发生于脑内及脊髓内。

发生在颅内脑外的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中年女性多见,多发生于鞍区。

CT 表现:通常较复杂,平扫可呈团块状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也可呈等高混杂密度,甚至极少数可仅表现为不均质的钙化灶。

发生在鞍旁较大的海绵状血管瘤呈类哑铃状,靠外侧部分较大,靠内侧部分较小。

MRI 表现:T1WI 等或低信号、T2WI 高信号肿块,有时信号不均匀,无血管流空信号。

增强扫描后均匀强化。

由于其缺乏真正的异常增生肿瘤细胞和增生的肿瘤血管,决定了其 DWI 呈稍低及等信号,水分子扩散不受限,ADC 值则明显高于正常脑实质, 在灌注像(PWI)上表现为等及低灌注。

波谱成像(MRS)上无 NAA、Cr 和 Cho 峰,与肿瘤远离正常脑组织,且无明显肿瘤细胞增生,只有部分脂肪组织等间质成分的病理情况完全相符。

需与以下鞍旁疾病相鉴别:1、脑膜瘤:多发于成人,女性多见;鞍旁脑膜瘤多见,单纯起源于蝶鞍底部脑膜瘤少见,约为 15% 的脑膜瘤发生在鞍旁海绵窦,较小的鞍旁脑膜瘤成类圆形或圆形,较大的鞍旁脑膜瘤常形态不规则,约2/3 的鞍旁脑膜瘤伴有邻近骨质硬化,是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鞍旁脑膜瘤常沿脑膜向周围生长,向前可达眶尖,向后可达斜坡和小脑幕,向外可沿中颅窝底延伸,向内可累计鞍内垂体。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典型海绵状血管瘤MR信号特征: T1加权像上呈较均匀的稍低信号,在T2加 权像和质子密度像上表现为高信号;SWI可见 低信号影;注射Gd—DTPA后病灶明显强化。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主要与脑膜瘤、神经鞘瘤等 混淆。
对中年病人,尤其是女性,有海绵窦区占位症状, 影像学证实为富含血管的肿瘤,应高度怀疑脑外型海 绵状血管瘤的可能。
海绵状血管瘤在T1像上表现为等或稍高信号, 在T2像上表现为显著的高信号。而脑膜瘤一般在 T1和T2像上均表现为等信号或略低信号。
由于肿瘤被硬脑膜包裹,因此边缘比脑膜瘤更 光滑、锐利,周围脑组织无水肿征象。
神经鞘瘤在T1WI上呈不均匀低信号,在 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坏死、囊变常见, 增强扫描表现为囊壁明显强化,可与海绵状血 管瘤相鉴别。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又称为脑实质内海绵状血 管瘤,是起自脑内毛细血管水平的血管畸形。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常见于中颅窝底、鞍旁等 部位,由于与硬膜关系密切,又称为“硬膜型海 绵状血管”。
典型的病理形态改变为肉眼呈紫红色或深红色 的血管性团块,内部血供较低,血流缓慢,管腔 内常有血栓形成。
显微镜下见病灶由密集而扩大的血管构成, 管壁由菲薄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缺 乏弹力纤维和肌层,管腔内充满血液,管腔之 间无正常组织。
鞍区海绵状血管瘤 的影像诊断
T2
T1
T2 水抑制
DWI
SWI
轴位 增强
增强 冠状位
增强物标本”: 海绵状血管瘤
概述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属 先天性隐匿性血管畸形,可发生于任何部位,约 占脑血管畸形7%左右。
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的CT特征:
平扫图像显示瘤巢多数呈略高密度,边界大多清,瘤巢内可见“颗粒”征,即在略高密度背景内含有数量不一的颗粒状高密度和低密度影,文献报道前者为钙化,后者为血栓所致,颇具特征。

“瘤周水肿征”在提示瘤内有新鲜出血具有一定意义。

无“占位效应征”也是海绵状血管瘤的又一重要特征。

增强后CT扫描,瘤巢明显强化边界也显示清楚。

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征:
T1WI上瘤巢多数呈等低混杂信号,好似“冻豆腐”样表现。

多数瘤巢周围均显示呈黑色低信号的含铁血黄素环。

在T2WI 上,瘤巢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信号,系由许多大小不等的点状高低信号混杂而成,即“桑椹”样表现,瘤巢周围黑色低信号环较T1WI显示得更加清楚。

增强后扫描,T1WI上瘤巢呈明显强化的高信号。

图1、2 mri平扫示右侧鞍旁一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边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鉴别诊断:
动静脉畸形(AVM):AVM在CT 平扫图像上大多形态不规则,少数呈圆形而易与海绵状血管瘤相混淆。

MRI 图像能清楚显示AVM 的畸形血管瘤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星形胶质瘤:周围往往伴有较大范围水肿区,而且占位效应明显。

实变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区,应与该区的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两者均可出现钙化,但形态与大小却大相径庭,后者钙化常呈点状,前者多呈小片状或包壳状,颅咽管瘤外形光滑,占位效应明显,在MRI 矢状位图像上能清楚显示视交叉抬高或蝶鞍受压扩大等征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