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m2的1000比例尺地形图控制网布设

合集下载

2020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

2020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

2020年注册测绘师考试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真题(总分:10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0,分数:80.00)1.根据《测绘资质管理规定》,下列关于测绘资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测绘资质证书的正、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B.测绘资质证书的有效期不超过5年C.测绘单位分立的,分立后的单位可以重新申请测绘资质D.测绘单位应当于每年12月底前,报送本年度测绘资质年度报告2.根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下列关于资质等级划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程测量专业分为甲、乙、丙三级B.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分为甲、乙、丙三级C.地图编制专业分为甲、乙、丙三级D.大地测量专业分为甲、乙、丙、丁四级3.某公司申请不动产测绘专业和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甲级资质,对该公司技术人员数量的计算方法是()。

A.两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数量不累加计算B.两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数量累加计算值的50%C.两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数量累加计算值的80%D.两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数量累加计算4.下列不属于不动产测绘专业的是()。

A.房产测绘B.地籍测绘C.市政工程测量D.行政区域界线测绘5.根据《测绘法》,测绘成果质量不合格的行政处罚是()。

A.警告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责令停业整顿6.根据《测绘资质分级标准》对各专业人员规模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级工程测量专业要求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至少为20人B.丙级海洋测绘专业要求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至少为6人C.乙级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要求地图制图或计算机类专业技术人员至少为12人D.丁级不动产测绘专业要求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至少为3人7.申请注册测绘师延续注册时不需要提交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延续注册申请表》B.《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C.与聘用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D.达到注册期内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材料8.下列关于注册测绘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测量技师鉴定理论考试试卷答案(C)

测量技师鉴定理论考试试卷答案(C)

测量技师鉴定理论考试试卷答案(C)一、判断题,共 30 题,每小题 1 分。

对下面的表述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4.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即已水平。

(错,可能在另一个方向还不居中,但考点不在这里,而在视准轴本身是可以而且也要转动的)15.整平和对中交替进行经纬仪的安置方法是用垂球对中,先整平后对中的安置方法是光学对中。

(错,相反)16.用测回法和方向法观测角度时,各测回应在不同的度盘位置观测,是为了减弱度盘分划误差对读数的影响。

(对)17.导线测量时相邻边长比例不能小于 1/3。

(对)18.以 GPS 做控制测量时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

(对)19.测量时,如果背景是明亮的天空,观测时容易偏向暗的一侧;如果背景是树林等阴暗地物时,就容易偏向明亮的一侧。

(对)20.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

(错,应该为后—后—前—前)21.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时产生的高差误差,其大小与前、后视距之和成比例。

(错,前后视距之差)22.经平差后,附(闭)合水准路线的᳔弱点位于观测路线的终点。

(错,中点)23.测量过程中偶然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错)24.已知某点的大地坐标,即可求出所需比例尺的图幅编号。

(对)25.碎部测量中用极坐标法测出的经纬仪水平度盘数是测站点到碎部点之间的坐标方位角。

(对)26.鞍部是两山脊之间的低凹部分,山谷是相邻两山头间的低凹部位。

(错,正好说反)14.是高程相等的点必定在同一等高线上。

(错)15.过椭球面上任一点 P 有两条特殊方向的法截线,方位角为 0°或 180°的法截线就是卯酉圈;方位角为 90°或 270°的法截线就是子午圈。

(错,相反)16.将静止的海水面延伸至大陆内部,形成一个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水准面,叫做大地水准面。

(对)17.测量上所说的高斯投影,投影后长度不变。

(错,角度不变)18.中央子午线也是真子午线,真子午线也是经线。

测绘产品验收报告

测绘产品验收报告

测绘产品验收报告测绘产品验收报告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生产单位:______________验收单位:______________验收报告一、验收工作由我处、部、公司工程师负责组成验收组,并有测绘单位工程师会同参加。

在测绘单位对其成果最终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按《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的规定项目进行了详查,其余进行了概查。

二、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三、质量统计:1.控制网布设①良好②符合规定2.标志、标石埋设①清除、稳固、端庄、正规②正确3.观测方法①严谨细致②正确4.各种原始手簿的记录和注记①整齐、正规、计算正确、清除②符合规定5.观测限差:详查率_______%(应不小于10%)①各项误差有50%以上小于限差的二分之一②符合规定6.放样后的检测:详查率_______%(应不小于10%)①各项误差有50%以上小于限差的二分之一,其余全部合限②符合规定7.所交资料①齐全、完整、美观②整饰良好四、验收结论:该测绘产品综合评定为:1. 优等品2. 优良品3. 合格品五、其他意见和建议:第二篇:测绘产品验收报告 2700字数字测绘产品验收报告产品名称:XX香江XX铝土矿区地形测绘测区名称:XX县锦屏山矿区新安县马行沟矿区伊川郭沟矿区生产单位:XX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调查队验收单位(盖章):XX香江XX铝业有限公司20XX年6月28日目录1.验收工作概况1.1仪器设备1.2人员组成3.检查的技术依据3.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4.验收结论5.其他意见及建议1.验收工作概况XX省地质局第一地质调查队承担了XX香江XX铝业有限公司的铝土矿区地形测图任务。

具体矿区为XX县锦屏山矿区(面积1.22km2)、新安县马行沟矿区(面积6.32km2)和伊川县郭沟矿区(面积10.6km2)。

目的是为香江XX铝业有限公司提供符合国家测量《规范》要求的1:1000比例尺地形图,在合同签订之日起75天内提交地形图纸质和数字光盘成果。

测绘等级标准

测绘等级标准
-4-
大地测量专业标准
专业范围
1.卫星定位 测量 2.水准测量 3.三角测量 4.天文测量 5.重力测量 6.基线测量
考核标准 人员规模
仪器设备
考核内容
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1.卫星定位 测量
2.水准测量 3.三角测量
4.天文测量
5.重力测量
6.基线测量
全球导航卫 星系统接收
机 水准仪
全站仪
天文测量设 备
测量 4.水利工程
测量 5.建筑工程
测量 6.线路桥隧
测量 7.地下管线
测量 8.矿山测量 9.变形形变
精密测 量
10.工程测 量监理


考核

内容

甲级
乙级
考核标准
丙级

员 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人



60 人,其中高级 30 人,其中高级 3 人、中级
8 人、中级 17 人、 10 人、注册测绘师 2 人
重力仪
基线测量设 备
技术能力
甲级
考核标准
乙级
60 人,其中高级 8 人、中级 17 人、注册测 30 人,其中高级 3 人、中级 10 人、
绘师 5 人
注册测绘师 2 人
10 台 (5mm+1ppm 精度以上并配有扼流圈天线)
6台 (5mm+1ppm 精度以上)
10 台套(标称精度不低于 DS1 级) 10 台
具备独立完成作业限额范围内相应 等级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整体的设 计、测量和数据处理能力
备注
作业限额
无限额限制
1:C 级以下; 2~4:三等以下; 5:专业重力测量; 6:不得承担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3.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3.1.1大比例尺地形图(指1:500、1:1000、1:2000地形图)是城市规划、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和土地管理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为指导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3.1.2本要求主要对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做出规定,测绘过程的技术要求将在随后的章节详细说明。

3.1.3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在《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以下简称《规范》)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中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规范》和《图式》是我院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依据。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规范》、《图式》中未作说明的地物,还有部分地物、地形要素的测绘未作详细说明。

为确保大比例尺地形图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和其他用户的要求,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要求,作为对《规范》、《图式》中未详细说明有关事宜的补充。

3.1.4本规定未明确规定的,按如下标准执行1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2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3.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格太原市大比例尺采用40cm×50cm矩形分幅,图幅按太原市地形图编号方法进行编号。

3.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应执行以下要求。

3.3.1图根点、测站点精度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基本等高距。

3.3.2地形图平面精度地形图平面精度应符合下表3.3.2的规定。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概要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概要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2.应有足够的精度
控制网的精度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确定。作 为国家大地控制网骨干的一等控制网,应力求 精度更高些才有利于为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 料。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3.应有足够的密度
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 的大小而定。
各种比例尺航测成图时对平面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测图比例尺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每幅图 要求点数 3 2~3 1 每个三角 点控制面积 约150km2 约50km2 约20km2 三角网 平均边长 13km 8km 2~6km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对于三角网而言边长与点的密度(每个点的控制 面积)之间的近似关系为
s 1.07 Q
将上表中的数据代入此式得出
s 1.07 50 8(km)
s 1.07 150 13(km)
s 1.07 20 5(km)
5
因此国家规范中规定,国家二、三等三角网的平 均边长分别为13km和8km。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2.应有足够的精度
3.应有足够的密度
4.应有统一的规格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学院
2.1.1 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先以精度高而稀疏的一等三角锁尽可能沿 经纬线方向纵横交叉地迅速布满全国,形成统 一的骨干大地控制网,然后在一等锁环内逐级 (或同时)布设二、三、四等控制网。

阿城市红星水库测量技术总结

阿城市红星水库测量技术总结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目的、任务为满足哈尔滨市东方城市建设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阿城市红星湖旅游区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对红星湖及周边拓展区约10 km2进行1:2000数字地形图测量。

黑龙江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研究所,承担此项任务,于2006年6月完成内外业全部工作。

本次地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1.利用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E级GPS基本控制网,为红星湖建设规划以及今后的规划建设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控制点。

控制面积约12km2。

2.在E级GPS网点的基础上,在测区范围内布设图根控制点,采用为本次数字化地形测图提供足够的测图数据。

3.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的计算机辅助成图技术,测绘1:2000比例尺地形图约10km2,形成完整准确的地形图数据文件。

4.提供测区1:2000地形图,等高距2m,同时提供1:5000地形图。

第二节测区概况阿城市红星湖距哈市42公里,测区中心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27°08′,北纬45°34′,测区位于小兴安岭的张广才岭余脉,群山连绵,重峦叠嶂,测区北起小北苇沟,南至大庙西沟,西起姚家屯,东至谭家屯,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

测区地势呈四边高中间低,周围是山,中间为湖。

测区内树木繁茂,沟壑多,通视条件较差,测量工作难度大。

区内平均海拔高程约为220m,最高点海拔为366m,最低点海拔为172.1 m。

湖深度约9m,测区内有一条水泥路,多为大车路、乡村路、小路,交通比较方便。

第三节已有资料的利用一、平面控制资料利用已有的1991年编绘1:50000的地形图及1999年6月航测,2005年5月调绘1:10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

由于测区附近国家控制点均被破坏,委托方也不能提供起算数据,故测区采用近似1980 西安坐标系,施测E级GPS点网,其成果可直接作为图根控制的坐标起算元素。

上述平面成果为高斯3°带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6°。

控制网的布设

控制网的布设




二、国家三角控制网的布设
1、国家一等三角锁的布设方案
沿经纬线布设 成纵横交叉的

三角锁。

锁段长度: 200km;

边长:25km;

测角中误差:

0.7″;

起算边精度:
1/350000;
最弱边精度: 1/150000;
2、国家二等三角网的布设方案
填满一等锁环
三角网 平均边长
等级
1:50 000 1:25 000 1:10 000
3 2~3
1
约150km2 约50km2 约20km2
13km 8km 2~6km
二等 三等 四等
第一节 国家控制网的布设
一、控制网的布网原则
4、应有统一的规格;

《城市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范》
制 网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等

内的空白。

边长:3km;

测角中误差:

1.0″;
布 设
起算边精度:
1/350000;
最弱边精度:
1/150000;
2、国家二等三角网的布设方案
布设方案: 20世纪60年代前:在一等锁环内,先沿经
纬线纵横交叉布设二等基本锁(平均边长约
15~20km,测角中误差小于±1.2″),将一等
A级网一般为区域或国家框架网、区域动力学网; B级网为国家大地控制网或地方框架网; C级网为地方控制网和重大工程控制网; D级网为中小工程控制网; E级网为测图网。
国家GPS网的布设
国家军测部门建立的国家GPS一、二等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km2的1000比例尺地形图控制网布设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地形测量的目的、任务为满足阿城市红星水库规划管理和工程建设的需要,为了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红星水库的开发建设规划,拓展区约10 km2进行1:1000地形图测量。

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如果承担此项任务,计划于2006年6月完成内外业全部工作。

本次地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1.采用先进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建立E级GPS基本控制网,为红星水库建设规划以及今后的规划建设施工提供可靠的测量控制点。

控制面积约12km2。

2.在E级GPS网点的基础上,在测区范围布设一级导线控制网,为本次地形测量及今后开展地形图更新和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提供足够的起算数据。

3.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的计算机辅助成图技术,测绘1:1000比例尺地形图约10km2,形成完整准确的地形图数据文件。

4.提供测区1:1000地形图,等高距1m,同时提供1:2000地形图。

测区概况阿城市红星水库距哈市42公里,测区中心东经127°08′北纬45°34′ 测区位于小兴安岭的张广才财岭余脉,群山连绵,重峦叠嶂,测区北起小北苇沟,南至红星公社敬老院,西起姚家屯,东至北大门,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

测区地势呈四边高中间低,周围是山,中间为水库。

测区内树木繁茂,沟壑多,通视条件较差,测量工作难度大。

区内平均海拔高程约为220m,最高点海拔为308.6m,最低点海拔为172.1 m。

水库深度约9m,测区内有一条水泥路,多为大车路、乡村路、小路,交通比较方便。

已有资料的利用一、平面控制资料测区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施测E级GPS点网,其成果可直接作为一级导线的坐标起算元素。

上述平面成果为高斯3°带投影,1954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6°。

二、高程控制资料利用测区较近的水准点作为本次高程控制的起算数据,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的方法施测。

测区内及附近有四等水准成果的E级GPS点或一级导线点,可进行四等水准联测以资检核。

上述水准点的高程成果为56年黄海高程系。

三、图纸资料测区内有黑龙江省测绘局1996年12月航测、1999年4月调绘的1:10000地形图,可作为本次控制网设计、选点,以及图幅划分、作业分组等的工作用图。

本次地形测量工作执行的作业技术依据如下:1、国家建设部部颁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以下简称《规范》;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3月5日发布,2001年9月1日实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以下简称《GPS规范》;3、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5年9月15日发布,1996年5月1日实施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4、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4年1月14日发布,1994年10月1日实施的《**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GB14912—94),以下简称《机助制图规范》;5、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1997),以下简称《数字化规范》;6、《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以下简称《设计书》。

一、地形测量工作主要步骤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2、收集测区已有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3、组织人员,成立项目部,设立技术组及质量检查组;4、准备各类测绘仪器及器材,制作测量标志等;5、进行控制测量;6、进行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各地物点、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7、内业计算机数据处理,成图及各种资料整理;8、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

二、人员设备配置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本次地形测量任务,根据工作量、作业难度、作业时间要求,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给出应投入的人员设备数量:1、控制网选点埋石阶段:8人分成2组选埋一级导线点。

2、控制网测量阶段:8人分成2组,一组用4台GPS接收机进行一级导线GPS测量。

3、图根控制测量与外业数据采集阶段:40人分成10个测图小组,用10台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

4、数据处理、图形编辑阶段:共计用10台计算机,采用同一图形数据处理、图形编辑软件,按《图式》、《规范》、《制图规范》、《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图形编辑。

5、图形输出、外业巡查阶段:40人分成10组,对绘出的纸图进行外业巡视检查,同时,用全站仪实测地形地物检查点。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这一阶段还应在项目部组织下进行自查、复查。

这一阶段结束后,结束整个外业测量阶段。

6、资料整理阶段:数据处理中心投入5人,用5台计算机依据《数字化规范》进行图幅数据加工;项目经理与技术负责人将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成果表、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材料整理完善,对图面进行100%检查,最终提交图件资料、文字资料及数据光盘。

整个工程项目从头至尾,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都应担负起组织领导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经常向主管领导汇报工程进展情况,根据作业进度计划和实际作业进度及时调整人员及设备配置,确保最终工程质量优良。

三、工作进度计划本次规划区地形测量,计划于2006年5月25日施工人员进入测区开展工作,具体工作时间安排如下:1、2006年5月25日~6月5日完成GPS及一级导线测量;2、2006年6月6日~6月10日完成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工作;3、2004年6月11日~6月15日完成图幅数据加工、资料整理工作;4、2004年6月20日前完成检查验收、质量评定工作,全部成图成果资料汇交阿城市规划管理处。

第二章控制测量一、坐标系统的选择根据第一章第三节对测区已有资料的分析,为保证测绘成果的统一,本次地形测量的平面系统拟采用高斯3°带投影,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26°。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即与原有成果的测量基准保持一致。

二、控制网布设方式结合测区已有资料的分析和测区情况,整个测区布设一级导线网,作为测区的首级平面控制网,以E级GPS点作为起算元素,用GPS快速静态定位测量。

首级控制网应覆盖整个测区范围,控制面积约12km2。

拟对大多数一级导线点进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以四等水准点“Ⅳ莱水3”、“Ⅳ莱水5”作为本次高程控制的起算数据。

一、一级导线的布设一级导线布设一般沿规划区主要道路,并形成网状。

所选点位应宜于长期保存,相邻点应尽量保持通视良好。

二、一级导线点的编号一级导线的编号可用阿拉伯数字分别按顺序编排,编号从2002年一级导线点最大号加1开始。

一级导线点点号前冠以大写英文字母“A”,如A276、A277,表示第276、277号一级导线点。

三、一级导线点的埋设一级导线点均应设置长久牢固的标志。

位于软质地面上的点位应埋设普通标石标志;沥青路面上的点位,可用长度不小于18cm,直径不小于15mm的钢钉。

钢钉的顶面正中应刻一“+”字或钻一直径1.5mm的小孔作为点位标记。

一级导线点点位设置好以后,应做详细的点之记,并在点位周围明显的地物上(如电杆、墙角等)用红油漆做好标记,以便利用查找。

按照《GPS规范》,一级GPS点的点位选择与埋设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点位周围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宜超过15°;2、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3、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等);4、交通方便,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扩展和联测;5、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6、位于软质地面上的点位均应埋设符合规格的普通标石。

埋设要求按《GPS规范》附录B 附图B4(i)执行。

标石周围的土层应夯实;7、位于沥青路上的点位,应在沥青路面上打入长度为20cm、直径为15mm的钢钉,打入后钢钉表面与路面基本齐平,钢钉中间应钻一直径1mm的小孔作为点位标记;水泥路因路面太硬无法打入钢钉可刻十字为标记,十字长宽各为10cm×10cm。

8、所有点位的设置应遵守长期保存、方便使用的原则,埋石结束后,应做详细的点之记,以利今后查找使用。

四、一级导线GPS网的观测观测前,应根据测区地形和交通状况、采用的GPS作业方法设计的基线的最短观测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制观测计划表,按该表对作业人员下达相应阶段的作业调度命令,并按照实际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

本次一级导线网观测,拟采用4台LI-80双频GPS接收机,按《GPS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进行。

基本技术要求规定见表2.2.1。

表2.2.1 一级导线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卫星截止高度角(°)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有效观测卫星总数观测时段数快速静态定位,双频全波,时段长度(min)快速静态定位,采样间隔(s)快速静态定位,双频全波,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长度(min)≤15 ≥4 ≥4 ≥1.6 ≥30 5~15 ≥20设站时,应使用对点器准确对点,在对点器上正确安置GPS接收机天线,并准确量取标石至天线的高度,读数至毫米。

五、一级导线GPS网数据处理1、每天GPS网观测结束后,首先应将接收机内存数据文件通讯至微机,然后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进行GPS网基线解算,同时分析观测数据的各项精度是否符合《GPS规范》要求。

对于不满足表2.2.1规定的观测数据,有关成果应及时补测。

2、整个GPS网观测结束,所有基线处理合格后,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FILLNET进行GPS网平差。

在基线向量检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GPS网的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须提供各点在WGS-84系下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

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可靠观测量,在选用的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

平差结果应输出在相应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其相应的精度信息。

平差后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相对于起算点)不得超过5cm。

应打印出平差计算资料,装订成册。

本测区高程基本控制,拟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的方法建立。

联测所有的一级导线点,并构成网状。

采用徕卡405全站仪,测前对仪器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检验。

三角高程网平差计算,可采用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编制DJC数字测绘软件,在微机上进行。

平差后每公里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应小于±10mm,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应小于±2cm。

平差结束后,应打印计算资料并装订成册。

图根控制测量在一级导线点的基础上加密图根导线点,图根导线一般按附(闭)合导线形式布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