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PPT

合集下载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完整版)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完整版)

新”的关系,作者运用了
怎样的论证方法?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①②):引论部分,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脉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络
提出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③—⑤):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 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分论点→辨伪去妄→消极方面
课文初读感知
第三部分(⑥):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 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课文全篇探究
(2)第④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 “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⑤段侧重说怀疑思 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也
列举了大量具体的事例。如: 第①段引用程颐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 第②段引用张载的名言“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
分论点
建设新学说 启迪新发明
积极方面
课文整体感知
1.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
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课文整体感知
2.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来写的?提倡什么观点? 作者是围绕“怀疑精神”这个主题来写的,提倡学者应有
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3. 对比论证: 通过将两种完全对立的事物或截然相反的 观点进行对比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 比喻论证: 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 论证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让人易于接受。
预习资料速查

顾颉刚考证《百子图》
识 链
顾颉刚小时候就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
接 上面画着许多小孩,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百子

怀疑与学问优秀课件(共28张PPT)

怀疑与学问优秀课件(共28张PPT)
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 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 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各种各样的 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 ,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 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写了第4段,又 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精读探究
3、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停滞: 儒学大师, 泛指学问渊博的人。
大儒:
文体知识
中心论点
论点:作者对所论述
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分论点

论 论据:用来证明和支 事实论据
文 撑论点的材料。 三
道理论据
证明 或 补充

举例论证(例证法)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 点的过程。
道理论证(引证法)
比喻论证(喻证法)
对比论证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思考: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阐明了怎样的观点? 2、课文开头有什么特点?其作用是什么?
盲(máng)从 颉(jié) 辨伪去妄
不攻自破
词语卡片
虚妄: 没有根据的,荒诞无稽 的。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
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辨别虚假的,去处不合理的。
辨伪去妄: 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流俗: 停下来,滞留不能进行 。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 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 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 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根据你平时的学习积累,举出一两个善于“怀疑” 而创建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事例。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
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这一观点❸从而使作者的 观点更深刻、更全面、更有说服力。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4、课文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都有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的作用❶引用……的话❷论证了……的观 点❸从而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❶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不如无书” ❷论证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
本文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结合上下文,揣摩下 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 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 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 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 说产生。
阅读第三部分(6),思考下列问题。
1、句中的“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 什么?
引名言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①看引用材料是否代表作者观点,如能 体现可代做论点; ②看引用材料是否可以作为理论论据起 证明论点作用,如是也可同做论据。开 头的两句名言既可充当论点充当了论据 的作用。
阅读第二部分(3—5),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第3、4段列举了哪几个事例?有什么作用 2、第四段可分为哪几层?分别讲了什么? 3、课文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都有什么作用? 4、第5段“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 换?为什么? 5、理清第五段的论证思路
(对比论证法、道理论证法)
自读第六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段论点是什么? ②采用哪些类型的论据? ③运用哪些论证方法?④写出本段的论证过程。
本段论点: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论证过程: (分4层)
• 首先提出本段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其次,运用道理论据: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完整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完整

商业领域的怀疑与学问
风险评估
在商业领域中,怀疑与学问的应 用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潜在的风险
和机会。
市场调查
通过市场调查和研究,了解消费 者的需求和行为,从而做出更加
明智的商业决策。
竞争分析
对竞争对手的战略、优势和劣势 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更加有效的
竞争策略。
社会领域的怀疑与学问
社会问题研究
01
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寻找解决方案,可以帮助
怀疑与学问ppt课件 完整
contents
目录
• 引子 • 什么是怀疑 • 学问是什么 • 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 如何培养怀疑精神 • 怀疑与学问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引子
主题的提出
引出主题
本课件旨在探讨“怀疑与学问” 这一主题,帮助大家了解怀疑在 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 确地运用怀疑精神。
实证研究是检验理论和观点是否正确的最有效方法。未来 研究应该加强实证研究,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实用 性。
注重研究的社会应用
未来研究应该注重研究的社会应用价值,关注解决社会现 实问题。通过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展望: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怀疑与学问
在教育领域
在科研领域
在社会生活中
教育应该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 考,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并 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 时,教师也应该抱有怀疑态度 ,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 段。
科研工作者应该保持怀疑精神 ,不断挑战已有的理论和观念 ,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 ,他们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 功底和严谨的科研态度,以确 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共34张ppt).ppt

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 (共34张ppt).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课程导入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 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进。
——宋·陆九渊
学习 目标
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 要意义。 2.学习本文论证方法,把握
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本文逻
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积累 运用
认识作者
【顾颉(jié)刚】(1893— 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 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间文艺研究 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 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分析 论证
分析论证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
①“学者先要会疑问。”——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提出论点,使文章庄重典雅,引起读者兴趣。作为道理论 据证明作者的观点。
分析论证
道理论证
③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数”。 ④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人们便尊称他为 皇;神农是农业之神,教民 ,采
撷庄稼,还尝百草,创
学,便被尊称为 皇。
燧人氏 伏羲氏 神农氏 钻木取火 天 结网捕鱼 地 耕种 医人
拓展训练
2.你是否赞成文章的论点?如果赞成,请再举出相关的名 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反之,请说明理由并辅以相关名言警 句和典型事例。 3.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具体事例。
正音正字
虚妄( wànɡ) 墨守( mò ) 折扣( zhé )停滞( zhì ) 塾师( shú ) 程颐( yí ) 譬如( pì ) 顾颉刚(jié ) 腐草为萤(yínɡ)
当堂检测
1.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难(nàn) 步骤(zhǒu) 顾颉刚(xié) B.大儒(rǔ)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譬如(pì) 不打折扣(zhé) D.视察(chá) 盲从(máng) 辨伪去妄(wǎng)

《怀疑与学问》PPT优秀课件

《怀疑与学问》PPT优秀课件

自主学习
02 夯基础
(2)词语解释
因循守旧,不知改进。( 墨守 ) 没有事实根据的。( 虚妄 ) 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辨伪去妄 ) 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不攻自破 ) 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
自主学习
03 识文本
1.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有什 么作用?
重点探究
(3)对照论证
①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 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 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②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 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 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 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1.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学则须疑”)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2.文章是怎样提出中心论点的?有什么作用?
引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 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重点探究
1.本文有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个分论点: (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分论点之间是递进关系。
8.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1)明白浑厚 (2)通达流畅 (3)简洁准确 (4)长短相宜
课堂总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总结
中心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学则须疑”)

《怀疑与学问》(共22张PPT)

《怀疑与学问》(共22张PPT)

第5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 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 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 第6段课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论述了什么分论点?怎样论述的?
❖ 课文承上启下,归结了第3、4、5段课文分论点 后,提出第6段课文的分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 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顾颉刚
1、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 2、从议论文的角度整体感知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及 作者的论证思路。(重点) 3、理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及求学中要善于“疑”的 道理。 (难点)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 原名诵坤,字铭坚,是现代古史辨学派的创始 人,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是中国 近代学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学者。“解放前, 日本学者,特别是名牌大学如东京、京都、帝大教授, 都看不起中国学者,惟对于顾颉刚先生和陈垣先生, 则推崇备至 。
第6段课文第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论述了什 么分论点?怎样论述的?
❖ 首先作道理论证:对别人的话不假思索,那是惰性的表 现,是不能治学的,只有在不断发问中,学问才会丰富 起来(“反面”—“正面”)。其次举例论证:戴震事例 说明发问求解的重要性。再次,从正面阐述一切学问家 做学问都要抱怀疑的态度,又从反面阐述“墨守前人旧 说”的恶果。这样,有力的论述分论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4段可以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 “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对于传说的 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 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 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 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 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 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 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2张PPT)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2张PPT)

举例论证
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 条件。
道理论据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张载
引用论证
论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引用论证
论证“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 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 索而辨别是非”。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 妄的必要步骤。
3~5自然段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 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 本条件。
第6自然段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3、4自然段
“传说”
对于现实的传说,“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 据”;对“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要“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 随随便便就信了”。
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 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找出本文事实论据,并分析运用的哪些论证方法?
例:
我们听说古代有三有三皇 五帝 ,便要问:这是谁说的话? 最先见 於何书? 最先见于何书? 书是何时人著的? 书是何时人着的? 著者 何以知道? 著者何以知道?(举例论证)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环境是丰富多彩和不断变化的,学生学习不仅受教师 “教”的影响,教学情境、教学组织、师生互动等变量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教师的“教”不能等同于学生的“学”,“学习结果”更不能等同于“学习过 程”。教师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除了测量学生掌握知识领域外,还要反思为学生 认识、感知、体验、探究自己的生活世界,是否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路径和独特
论点
论据
中心论点·分论点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
论证方法
阅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

19 怀疑与学问 课件(共28张PPT)

19 怀疑与学问 课件(共28张PPT)
三、价值目标 对文中的论证逻辑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顾颉刚(1893-1980),名诵坤,字铭坚,号颉(jié)
刚;小名双庆,笔名有余毅、铭坚等: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 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 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 对古史传说经历的考察和研究。
环节二 梳理文章的结构
1、文章标题为“怀疑与学问”,请找出能阐明“怀疑“与“学问“关系的句子。并思考其包含几层关系, 明确中心论点,填写下表,梳理文章结构。 引用 中心论点:学则须疑(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分论点1: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 伪去妄的必需步骤
分论点2: 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 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所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 面所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 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 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入, 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童年的瓦特体弱多病,胆子又小, 常喜欢一个人玩,但爱动脑筋。
有一天,他看见水壶里的沸水忽然 掀起壶盖,发出“噗噗”声,就好奇地问 奶奶:“为什么壶盖会跳动?”奶奶告诉 他,这是壶里水蒸气的力量。小瓦特心里 想,蒸汽的力量可真大,要是能利用它就 好了!这件事启发了他对蒸汽机的发明。
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 问,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有“水开了, 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 力量;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 ,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这些创造都是 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 系呢?今天让我们来研读一下著名历史学家顾 颌刚的《怀疑与学问》,就会明白治学为什么 要有怀疑精神,什么是我们要提倡的怀疑精神 ,这对于培养开拓创造精神很有益处。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6张ppt).ppt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6张ppt).ppt
8
局部探究
(一)整体把握内容结构
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参考 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要会 疑”,或“学则须疑”)。 两个分论点:(1)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须步骤;(2)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 明的基本条件。
9
局部探究
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各部分大意,明确文章论证结构。
12
课堂总结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 出中心论点。第3-5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6段再从 积极方面作论证。这样,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传说的怀 疑,进而扩大到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的怀疑, 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及从积极方面建设 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 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 的阐述。
26
局部探究
第⑪⑫句分别是从那什么方面论述的? 参考:第⑪句是从正面论述,第⑫句是从反 面举行论述。
27
局部探究
第⑩句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
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参考:(1)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 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 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流俗: 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7
整体感知
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归纳各自然段的段义。
第1段:“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第2段:“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第3段:传说不一定可靠,但做学问有时只能靠它。 第4段:论述对于传说,无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5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 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6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 条件。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9张PPT)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49张PPT)
(2)这段文字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
顺 序 不 能 调 整 。 因 为 这 四 个 “ 常 常 ……” 是 “ 一 切 学 问 家 ” 对 “ 流 俗 传 说”“过去学者的学说”从“怀疑”到“修正”的认识发展过程,是符合逻辑的,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严谨的特点。
塾师(shú)
大儒(rú)
√B.譬如(bì)
C.折扣(zhé)
盲从(máng) 怀疑(yí)
视察(shì) 载重(zài)
D.流俗(sú)
启迪(dí)
步骤(zhòu)
不攻自破(gōng) 墨守成规(mò) 停滞不前(zhì) 腐草为萤(yíng)
B项“譬如”(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知识链接
总结论证思路与技巧
1.划分层次。 2.概括层意。 3.合理表达。 首先,提出……观点或先举……事例(引用……名言)引出…… 观点;接着,用……的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 论证了……道理或引发了……的思考)
当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虚妄(wàng)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
(2)
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举例论证(例证法)。通过列举典型事例, 具体有力地证明论点,增强说服力。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
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
(3)
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
基础梳理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程颐( yí )
(9)腐草为yínɡ ( 萤 )

九上19 怀疑与学问 课件(共26张PPT)

九上19 怀疑与学问 课件(共26张PPT)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 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 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 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 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创造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 学习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2、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么对 于我们学过的课文,你有没有对哪篇文章产生 过怀疑呢?请将你由“怀疑”“思索”到“辨 别”的过程课后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谢谢倾听
第3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举的例作论用证。举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有各种传说 ①举的..例...子.的,例具子体,有力地论证了传说不一定可靠,不 ②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段观点)的观点,进而论证了本 文的能中随心便论相点信,,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 ③使说论服证力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七、练·作业
1.以下词语中划横线字注音错误一项是( A )
A.程颐(yíng) 步骤(zhòu) 停滞不前(zhi) B. 大儒(rú) 思索(suǒ) 腐草为萤(yíng C.塾师(shú) 暨如(pi) 辨伪去妄(wàng) D. 懒惰(duò) 墨守(mò) 流俗传说(sú)
[解析]“颐”应读“yí”。
事实论据
①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 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年轻的伽利略 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 深思熟虑,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用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几乎 同时落地的实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事实论据
②从古希腊时代到十六世纪之前,“地心说”在欧洲一直占据着统治 地位。直到十六世纪中叶,哥白尼大胆地对“地心说”提出怀疑,他 通过长期天象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球大小的精确计算,提出了“日 心说”,并为后来越来越多的观测事实所证实。虽然受当时科学发展 水平的影响,哥白尼的“日心说”也存在缺点和错误,但他的大胆质 疑却推动了天文学的变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共37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共37张PPT)

本文的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
论述的问题:怀疑与学问的关系(怀疑对于治学的作用)
中心论点:做学问必须会提出疑问
分论点(一)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1、(3-4段)对于传说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
信了,要查出事实和根据。【例证法】 2、(5段)对“书本、学问”要提出疑问,也不要随便盲从或 迷
理清论证层次:
第一部分(1-2段) 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引论】
第二部分(3-6段) 用分论点阐明总论点。 这是本文的论证部分。【本论】
品味探究:
本文的论题:怀疑与学问的关系 (怀疑对于治学的作用)
第一部分(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引论】 1段是一句引用:“‘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2段也是一句引用:“‘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
18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城东中学 陈界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 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 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有的人收效好 ,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无论历史与现实,都存在 这种情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 学习的收效好些呢?《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 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 、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 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 ——《怀疑与学问》。
自主学习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联系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圈画文中的关键语句,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简要说
出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层次)。 提示: 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个别 的在文章中间,有时文章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审题后整体感知: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人类 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 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 达列夫(原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 物一生都在怀疑,在探索”。书上说的, 难道还要怀疑吗?怀疑与学问有什么关系 呢?今天我们学习《怀疑与学问》, 就是 要阐明“怀疑”与“学问”的关系问题, 即“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为了论证中心论点,作者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分论
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递进
两个分论点: ①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②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第三段: 1、这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如何?怎样划分层次?
因果关系
①②③︱④
2、第三句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从第三段顺利过渡到第四段,体现了说明文结构语言的严密。)
第4段
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 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
第4段
第一层 (从开头到“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
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 具体说明了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 学派创始人,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 拓者、奠基人。
❖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大学、 中山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复 旦大学、兰州大学等大学教授。1949年后曾任中 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著有《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等。
怀疑与学问
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
读书要有怀疑精神,通过怀疑而明辨是非,从而建 设起新的学说。
师板书“怀疑”“学问”,就这二者的关系,请同 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 看看作家是怎样阐述怀疑与学问之间的关系的。
❖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
举例论证。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9课《怀疑与学问》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⑥读书易,思索难,两者缺一,便都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学习了本文后,相信你对怀疑精神在学习研究方面的重要性又有 了新的认识,请你以《读书贵有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看看他是
如何论述怀疑精神的。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程颐( yí )
虚妄(wànɡ)
步骤( zhòu)
懒惰( duò )
停滞( zhì )
词语解释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化为萤火虫。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做学问的人首先
中心论点: 要学会怀疑。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在学习的时候,对于应该怀疑 的地方却不怀疑,就等于没有 学,学习必须要有怀疑的精神。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什么是怀疑精神?
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作者所说的怀疑精神指的是对于传说的话,都要经过“怀疑”“思索
”“辨别”三步,这样就不会盲从和迷信,这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
正反对比论证: 使观点更深刻、 更全面、更有说 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 名言,使论证更 有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 基本条件”的,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事实论据 戴震读朱子《大学章句》的典故
反:对于别人……不能做学问
正:只有常常……学问才会进步
道理论据
笛卡尔也说:“我怀疑,所以我 存在。”
思考探究
(2022湖南衡阳)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C.A项打名开言科论学述大的门是的按钥时匙复,习无对疑于是学一习个的问重号要。性—,—不李能四支光持“治 学必D.须提有出怀一疑个精问神题”往这往一比观解点决。一其个他问三题项更均重可要支。持—这—一爱观因点斯。坦故选 A项。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6张PPT)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课件(共26张PPT)
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 推翻错误的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杰出贡献。 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从怀疑亚里士多德、托勒 密的天动学说开始提出了地动学说,那么,怀疑 与学问和创造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今天就让我 们通过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来一探 究竟。
1、了解作者 2、积累字词知识
作用:
引出论题,开门见山地亮明观点;作为道理论据, 有力地论证论点。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研读3—5段 1、在3-5段中,为证明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 要步骤,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事实论据),引用了 哪些名言(道理论据)? 2、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事实论据: (1)国难危机时的口头消息; (2)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3)听说“腐草为萤”。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 坤,字铭坚,号颉刚,江苏苏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 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长 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于怀 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著有 《古史辨》《汉代学术史略》《中 国疆域沿革史》等几十部著作。
jié
道理论据: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连。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3)铺石奠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研读第6段 1、第6段第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2、这句话分别从什么角度指出“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 本条件”? 3、第一个分句说:“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 骤”,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有哪 几步? 4、第6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作分析。
材料二:袁隆平多才多艺:他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他擅长游泳, 差点进了国家游泳队;他爱好开飞机,曾考上过空军飞行员;他会 拉小提琴,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照片在网上疯传。他还会骑马,喜 欢打麻将、打排球等,是一位很有情趣的科学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怀疑与学问
学习目标
1.理清思路,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层 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的方法。 2.明确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把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常 见的论证方法。 3.品味论证语言。 4.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性。
作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绍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 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古史辨派代表 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1920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 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 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 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 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著有 《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 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1980年 12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87岁。
强文章的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话、以及人们公认的
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
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
比中证明论点。 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让人
印象深刻)
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 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 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 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 作用: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 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 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 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 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流俗: 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 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 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 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5.词语辨析
盲从 追随
两词都有“跟随、随从”的意思。“盲从”是指盲目 地附和随从,含有贬义;“追随”是指积极地效仿前人的 事迹,含有褒义。
知识链接
议论文 定义: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 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即以议 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 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要求:①要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②用充足有说 服力的论据。③要言之有理,合乎逻辑。 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 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 材料。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检查预习
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
程颐( yí ) 腐草为萤( yínɡ)
盲从(mánɡ)
譬如( pì ) 虚妄( wànɡ) 停滞( zhì )
2.多音字
( ) zhé 折叠 ( ) biàn 便装 (折 ) zhē 折腾 ( 便 ) pián 便宜
()
( )shé 折本 ( ) xiè 姓谢 (解 ) jiě 解题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 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 强。
3.对下面语段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的理解,下面几种看法哪 种是正确的?为什么?
jiè 押解
3.形似字
( 险 )xiǎn 凶险 ( 辨) biàn 分辨
( (

)jiǎn

捡拾
检 jiǎn 检查
( (
辩)


biàn 辩论 biàn 辫子
()
()
( 儒) rú 儒家 ( 滞) zhì 停滞
( 孺) rú 孺子牛( 带) dài 带动
折 rú 濡湿
缔 dì 取缔
4.重点词语 腐草为萤: 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 没有事实根据的。 不攻自破: 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不如无书: 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
第(10)句从正面论述,第(11)句从反面论述。
内容探究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 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 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 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 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 本条件。 3. 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递进
4.论述第一个分论点,分哪几个层次?
分为两层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层(3-4)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第二层(5)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敢于怀疑。
5.论述第二个分论点,按怎样的思路?
论据类型:
①事实的材料作为论据的事实材料,可以是具体的事 例、概括的事实、统计数字。
②理论的材料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人的经 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 规律等等。
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
的事例证明论点;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主论点或分论点),增
第(2)(3)(4)(5)句是用道理去论证第(1)句提出的 论点。第(2)(3)是第一层:从反面说理,指出没有怀疑精 神永远不能治学。第(4)(5)是第二层:从正面说理,指出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第(6)(7)(8)(9)是用事例去论证第(1)句提 出的论点。 第(6)句是第一层:提出一个小论点。第 (7)(8)句是第二层:用大学问家戴震的事例来证明第 (6)句的小论点和第(1)句的全段论点。第(9)句则 是由点到面证明。
运用:(1)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不是锋芒毕露的 他凭借着一腔热血毅然抛弃了一切去_____自己的信仰, 宁肯马革裹尸也不愿回头。(2)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 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_______,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答案:(1)追随(2)盲从
整体感知
1.文章提出了什么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 为了论证这一论点,提出了几个分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