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课文枣儿知识点

九年级课文枣儿知识点

九年级课文枣儿知识点枣儿是九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描述农村女孩枣儿为主线,展现了她坚强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枣儿的成长经历,还能够领悟到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九年级课文《枣儿》中的知识点进行论述。

第一,情感描写。

《枣儿》这篇课文中融入了大量情感描写的语句和句子。

比如在文章开头,就写道:“我家的枣儿聪明伶俐,一心想上学。

”这句话通过形容词的运用,刻画了枣儿聪明伶俐的个性,让读者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除此之外,文章中还描述了枣儿和爸爸的亲情:“爸爸边做事边说:‘枣儿,我们父女俩真是穷苦啊!’”这句话展现了父爱的伟大和深厚,让人们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第二,环境描写。

《枣儿》中对农村环境的描写占据了课文的大部分内容。

比如“大堤道两旁是农田,有的挖坑犁地,有的河边种柳树,还有刚播下的庄稼。

巷子里空气湿润且凉爽。

”这句话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的自然环境,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的环境描写对于增强情感表达、拓宽阅读视野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人物形象描写。

在《枣儿》这篇课文中,枣儿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

比如“她有一张圆圆的、白白的、黑黑亮亮的小脸蛋。

她的眼睛又亮又大,一笑起来可爱极了!她的头发贴到脑门上,好像贴了米粉似的。

”这段描写通过对枣儿外貌特征的细致描绘,使读者对她的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

这种人物形象描写的技巧能够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可读性,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对人物角色的情感投入。

第四,语言运用。

语言运用是九年级语文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枣儿》这篇课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比如“大堤道两旁是农田,有的挖坑犁地,有的河边种柳树,还有刚播下的庄稼。

”这段描写运用了各种动词和形容词,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此外,在情感描写上,作者也使用了比喻手法,如“爸爸边做事边说:‘枣儿,我们父女俩真是穷苦啊!’”通过将父女之间的贫困比喻为“穷苦”,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知识点分析

[精选]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知识点分析

精品资料范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知识点
1. 作者简介
2. 相关背景
3. 主要内容
1作者简介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2相关背景
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

3主要内容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1。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枣儿》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枣儿》课文详解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枣儿》课文详解预习须知一、文题解读“枣儿”既指实物枣儿,又是剧中老人儿子的名字。

它不仅交代了剧情发展的线索,同时又是亲情的象征、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二、作者简介孙鸿,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了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蹑niè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囫hú囵lún:完整,整个儿的。

踌chóu躇chú:犹豫不决。

凝níng视:聚精会神地看。

喃nán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无可奈何: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二、主题概述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枣儿”展开剧情,通过描写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谈,表现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三、写作特色1.采用童谣,前后呼应,深化主题。

剧本的开头和结尾都采用了同一首歌谣,首尾呼应,深化中心,结构严谨。

开头用来渲染气氛,交代背景。

结尾也用了同一首歌谣,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2.耐人寻味的象征手法。

“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精神家园的象征。

“枣儿”代表亲情、故乡,更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它所牵涉的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喻示的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内蕴。

四、思考探究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从中体现了老人什么样的心态?①儿子“枣儿”这一名字的来历;②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自己一脖子;③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④枣树的由来;⑤枣儿掉落吓跑鬼子保护自己;⑥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教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教案一、教材分析《枣儿》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是一篇古代寓言故事。

本文以枣子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枣子的聪明、坚强和勇敢,同时也通过描写枣子与父母、姐妹之间的互动,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爱。

本文对于善于与父母、亲人、朋友交流,抱有积极向上心态,乐于努力奋斗的品质进行了有意义的教育引导。

二、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定义、特征及寓意。

2.理解并能结合文中情节,解释标题《枣儿》所寓意的深层含义。

3.掌握句式“润物无声”的含义。

4.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进一步表达对家人、朋友的关爱之情。

5.运用已学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解释标题《枣儿》的深层含义。

2.掌握“润物无声”的过渡性句式。

3.感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对家人、朋友的关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1.导入(情境连续图)(1)观察前,让学生自主猜测情境,预测故事情节。

(2)观察后,由学生描述图片,以此引入故事情节。

2.预习导入(1)定义“寓言”、特征及寓意。

(2)预习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3.课文学习(1)第一遍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并回答问题:枣子是怎么被栽种的?枣子为什么要喊救命?父母和姐妹们的反应是什么?(2)第二遍阅读,理解文中文化常识。

“润物无声”是什么意思?父母对枣子的多次提醒有什么意义?(3)第三遍阅读,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为什么枣儿能够成长为一株强壮的树?文章的标题《枣儿》有什么寓意?4.情感表达(1)了解枣子与父母、姐妹之间的感情互动。

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亲人之间的相处情况,表达年少时的感悟和愧疚之情。

(2)以《葡萄柿》、《菊花的告别》等课文为例,了解寓言故事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5.语言运用(1)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借代句及过渡性“润物无声”等句式,理解语言的演绎路径。

(2)仿写:学生运用已学知识,仿写寓言故事,加深对文学形式和寓意的认识。

6.课堂练习(1)单词拼写:千万别“落枣下车”。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说课稿教师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说课稿教师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说课稿教师版一. 教材分析《枣儿》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小男孩枣儿为了生活所迫,被迫离开家乡去城市谋生的故事。

通过枣儿的经历,课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贫困和人民的苦难。

在教材中,这篇课文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我国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现在生活的美好,从而更加珍惜当下。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他们对于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认知。

但同时,他们对于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课文中所揭示的深层含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结合现实生活进行对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枣儿》,使学生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理解课文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枣儿》,使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激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枣儿》的故事情节,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2.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引导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阅读理解:让学生通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检验他们对课文情节的理解。

3.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矛盾冲突,探讨人物性格特点,深入揭示课文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优秀教案

19枣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角色朗读,了解剧本内容。

2.掌握欣赏剧本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理解剧本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掌握欣赏剧本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1.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2.理解剧本的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老师展示图片: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有一筐枣及散在地上的枣儿数颗,树下还有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作呼喊状,一个小男孩双手作喇叭状呼喊……老师画外音: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来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声。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呢?这枣儿,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呢?(板书课题:枣儿)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童谣.(yáo)竹匾.(biǎn)蓦.然(mò) 掸.去(dǎn)羡.慕(xiàn) 囫囵..(hú lún)钢盔.(kuī) 踌躇..(chóu chú)愣.住(lènɡ)(2)词语释义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踌躇:犹豫不决。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九年级语文枣儿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枣儿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枣儿知识点一、诗歌鉴赏九年级语文中,《枣儿》是一首名篇,通过对枣儿的描写,表达了对亲情和生命的热爱。

了解《枣儿》这首诗歌的背景和主题,对于提高诗歌鉴赏水平非常重要。

1. 背景介绍《枣儿》是中国现代作家朱自清所写,是他的成名之作。

朱自清以枣儿为象征性的人物,通过对枣儿的情感描写,表达了对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批判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 诗歌主题《枣儿》以枣儿为主题,表达了对家庭亲情和生命的感悟。

诗中描述的枣儿作为一个具象的形象,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

二、文言文阅读九年级语文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学会阅读和理解文言文,对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这里介绍几个与枣儿相关的文言文知识点。

1. 古代农耕文化《枣儿》中提到“斤斤计较”,这个词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对待事物非常计较,相当于现在的小气或吝啬。

这是反映了古代农耕文化中珍惜粮食、爱惜物品的观念。

2. 典故的应用文言文中经常会运用各种典故来表达意思。

例如,文中提到“枣出红花破晓时”,这是暗指按照古代传说,枣树是太阳神树,黎明时分,太阳从枣树中升起。

这种运用典故的方式能够丰富文章的意象,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三、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和理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排比修辞《枣儿》中有一句“家中只有她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采用了排比修辞手法,通过反复强调“一个人”来加强对家庭亲情的感受,使读者更加感同身受。

2. 比喻修辞文中提到“枣儿不像柿儿那样长丰满”,通过比喻手法将枣儿与柿儿进行对比,来表达对生命的思考。

比喻修辞常用于文学作品中,通过把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表达意境。

四、写作技巧除了理解文言文和鉴赏诗歌,写作技巧也是九年级语文的重要内容。

下面介绍几个与写作技巧相关的点。

1. 文章结构写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有良好的结构。

文章可以分为引子、承接、转折和总结等部分。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枣儿》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枣儿》一篇。

主要内容包括:戏剧的背景介绍、人物分析、情节梳理、主题思想探讨等。

详细内容涉及戏剧第一幕至第三幕,重点分析枣儿与奶奶、爸爸、妈妈之间的亲情关系,以及枣儿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戏剧的背景、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分析枣儿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学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3. 掌握戏剧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传达的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枣儿这一角色的性格特点,理解戏剧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主题思想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亲情的故事短片,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戏剧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环境。

3. 情节梳理: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戏剧,梳理第一幕至第三幕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关系。

4. 人物分析:以枣儿为中心,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剖析其性格特点,理解其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

5. 例题讲解:针对枣儿与奶奶、爸爸、妈妈之间的亲情关系,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戏剧中的象征意义,并进行课堂讨论。

7.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从戏剧中体会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探讨作者传达的思想观念。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戏剧背景、人物关系图。

2. 黑板右侧:情节梳理、主题思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枣儿在故事中的成长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家庭的影响。

2. 答案:枣儿在故事中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明理懂事的孩子。

这种变化使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也让家人认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部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枣儿》文本解读

部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枣儿》文本解读

部编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枣儿》文本解读《枣儿》文本解读《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它是新时期戏剧百花园中一朵盛开的小花。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的主要艺术特点就是它的象征性,象征是现代戏剧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本剧所具有的丰富深厚的思想内涵,是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的。

这个话剧小品的思想内容,具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的双重性,以及内涵的多样性。

因此,剧本的思想内容可以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多样化的理解。

创意说明质疑+点拨教学预设一、整体感知默读课文,然后为《枣儿》这个话剧小品设计一段演出海报中的剧情介绍。

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二、理清思路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请理出剧本的结构图。

事情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开场的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男孩因“捡枣”而与老人邂逅;老人请男孩吃“枣儿”;算命先生给老人的儿子起名,以及儿子小时候尿尿的事情,都离不开“枣儿”;老人给男孩讲“枣树”的来历,以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闹灾荒时爷儿俩靠“仅剩的八十一颗枣儿”活命的故事,也都离不开“枣儿”;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以“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场相呼应。

结构图如下:童谣开场枣枣儿来历呼感儿老人念儿子枣儿尿脖子唤动为男孩与老人邂逅枣儿尿树亲亲线藏枣留父亲人情索枣儿思父亲吃巧克力童谣收场三、质疑点拨设想:①怎样认识剧本的人物形象?(不管是出现的还是未出项的)全剧只有两位人物出场:老人和男孩。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说课稿学生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说课稿学生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说课稿学生版一. 教材分析《枣儿》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肖复兴的作品。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枣儿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生活变迁。

课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亲情、友情、爱情等多种人际关系。

同时,课文还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暗示了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的变革。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他们对文学作品有较高的兴趣。

但同时,九年级的学生在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需要一定的思考和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美好情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2.原因:课文中的象征手法丰富,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和挖掘,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写作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实践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课文中所展现的人际关系的理解。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部编九下语文优质教案19课《枣儿》

部编九下语文优质教案19课《枣儿》

部编九下语文优质教案19课《枣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19课《枣儿》。

全文围绕一颗枣树,讲述了枣儿与主人公的深厚情感,以及枣儿所引发的家族纷争。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词句含义,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并运用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感悟作者对枣儿的深厚感情。

2. 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家乡、亲人的关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预习资料、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枣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导入新课。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枣儿的情感,了解故事情节。

3. 内容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词句含义,探讨枣儿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4. 写作手法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并举例分析。

5. 实践环节: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6.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的典型例句,分析其描写手法及作用。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对课文中的其他句子进行分析,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儿》2. 课文结构:引子起因经过结果3. 描写手法:对比、排比、拟人等4. 课堂小结:家乡、亲人、描写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某某”为题,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写一篇作文。

示例答案:家乡的橘子在我心中,家乡的橘子是最美的。

每当秋天来临,橘子树上挂满了金黄的果实,宛如一串串珍珠,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与其他水果相比,橘子独具风味,酸甜适中,汁水丰富。

在我家乡,橘子不仅是美味的水果,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作业答案解析: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比、排比、拟人等,对家乡的某一事物进行描写。

九年级下册十九课《枣儿》精品课件

九年级下册十九课《枣儿》精品课件

九年级下册十九课《枣儿》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主要围绕第三章节“枣儿与数学”展开,详细内容涉及分数的乘除法运算、比例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2. 理解比例的概念,能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比例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比例问题的解答方法。

2. 教学重点:熟练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并应用比例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关于枣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枣儿与数学的关联。

讨论:同学们,你们知道枣儿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吗?2. 讲解: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以及比例的概念。

3. 例题讲解:讲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步骤,以及如何解决比例问题。

例题1:计算3/4 × 2/5例题2: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占2/5,女生有多少人?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分数乘除法和比例问题的练习题。

5. 互动:邀请学生上黑板解答问题,并对解答过程进行点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5/6 ÷ 2/3(2)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为120元,打8折后,现价是多少?2. 答案:(1)5/6 ÷ 2/3 = 5/6 × 3/2 = 5/4(2)现价 = 120元× 0.8 = 96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和比例问题的掌握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1)探讨分数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比例问题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地理、物理等。

板书设计:1. 《枣儿与数学》2. 内容:(1)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2)比例问题解答方法(3)例题及解答步骤(4)作业题目及答案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准定位与组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枣儿》《音乐之声(节选)》知识讲解
考题例析 1.(201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①孝、尊老、幸福、和谐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②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
2.B 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理解成语,不仅要理解含义,还要理解用法、具 体的语境和感情色彩。“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是褒义词。不符合 语境。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2.人物形象丰满。 文中对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进行了描写。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 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 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拍额头、拔 腿跑、捡外衣、惊呼等动作描写,从外在形象上表现了她纯真快乐、无拘无束的性格。 3.音乐具有艺术感染力。 剧本中,玛丽亚的内心独白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歌唱,富有喜 剧风格。二者都体现了《音乐之声》这一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音乐故事片是以音乐为重要表演形式的故事片,它在欧美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早已是一种 相当成熟的电影艺术类型。《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音乐故事片的杰作。在这部影片中,音乐是 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 于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2.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 相遇、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 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 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 牵涉的老人与男孩子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 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 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 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 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 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 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 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 描写还有很多。 《音乐之声(节选)》 1.画面富有诗意。 第一个场景描写诗情画意。例如: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树林中不时传 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 般,摄人心魄。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说课稿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说课稿尊敬的教师们,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

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小说《枣儿》的情节与主旨;2.了解现代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方法;3.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4.学会如何欣赏现代文学作品;5.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现代小说《枣儿》的情节与主旨,分析小说中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2.教学难点:学会如何欣赏现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阅读兴趣。

三、教学内容1.新课导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和描述,慢慢引入《枣儿》这个故事,预测故事情节。

2.文本理解: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情节,有选择性的分析每一个人物,带领学生思考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3.文章欣赏:阅读小说,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小说中的内容,学习欣赏现代文学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4.词汇语法:学习并掌握小说中的生词和常用成语,了解小说的语言技巧和写作方法。

5.写作训练:通过文学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小说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导入新课件通过PPT或视频来引入《枣儿》这个故事的情节,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理解阅读《枣儿》这部小说,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并通过思考和解读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3.合作探究法采用小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由学生自行分析和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4.情景模拟法通过让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模拟故事情节,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

五、教学评价1.日常评价: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日常评价。

2.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在整个学期内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参加活动情况等方面。

3.学生评价:让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反馈和评价,了解教师教学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 复习要点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枣儿 复习要点

19 枣儿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馋威严囫囵(húlún)凝视蓦(mò)然踌躇(chóu ch ú)
咀嚼(jǔjué)翘(qiáo)首喃喃自语蹑(niè)手蹑脚
无可奈何
二、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剧本》,作者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本剧描写了一位老人和一个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至爱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四、知识点
1、线索明晰,行文紧凑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故事发生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男孩因“捡枣儿”而与老人邂逅;老人回忆儿子幼时的几件趣事,都与“枣儿”有关;男孩要把“枣儿”带回家,留给父亲吃;结尾“枣儿甜,枣儿香……”的童谣,与开头相呼应。

全剧的结构、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2、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丰富内涵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是对当今社会变革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和象征。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也都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性的迷失。

又如,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与“枣儿”具有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

第19课《枣儿》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理解课文,分析作者通过对枣儿的描绘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 学习并运用本文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的语言特色,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展示课文内容、例题和随堂练习。

2. 学生准备:课文阅读、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家乡的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进而引入本课。

a. 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b. 作者通过对枣儿的描绘,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中的某一段落进行仿写。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乡的特色水果或食物,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故事。

六、板书设计1. 第19课《枣儿》2. 主要内容:a. 课文梗概b. 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c. 作者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某物”为主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2. 答案示例:我的家乡有一种美味的水果——枇杷。

它色泽金黄,形状圆润,宛如一颗颗小小的黄金珠。

枇杷的皮薄肉厚,汁水丰富,味道酸甜适中,让人回味无穷。

每当枇杷成熟的季节,家乡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淡淡的果香,让人陶醉其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深入了解家乡的文化,收集相关资料,为下一节课的分享做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践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枣儿》这篇课文不仅描述了枣儿的形态和生长环境,还蕴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第19课《枣儿》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9课《枣儿》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9课《枣儿》。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寓意。

具体章节内容为:全文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体会作者通过对枣儿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寓意,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重点: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枣儿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精讲课文:分析课文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家乡的印象和思念之情。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课文理解的题目,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关于课文分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枣儿2. 人物形象:爷爷、奶奶、我3. 故事情节:枣儿成熟、采摘枣儿、思念家乡4. 课文主旨:热爱家乡,思念亲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答案要求:不少于200字,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家乡的作品,如《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分析:对课文《枣儿》的深入理解,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寓意的分析。

2. 教学目标的确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并培养相关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重点 《枣儿》 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
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 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 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 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 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 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 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 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 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 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 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 可爱的天性。 5.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 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 变化。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三语文
《音乐之声(节选)》 课文节选的是剧本的开头部分,分两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在萨尔茨堡的野外,写玛丽亚的纵情歌唱,快乐游玩。 第二个场景:在修道院内,主要写众嬷嬷对玛丽亚的议论。
写作特色 《枣儿》 1.个性化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感情。 剧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真实自然,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例如,老人的语言亲切朴实,富有
2.全剧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全剧以“枣儿”为线索贯穿剧情,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 相遇、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呼唤。剧中写的是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发 生的一段交往,但其内涵却是对当今社会状态以及各代人生存状态的一种隐喻,一种象征。“枣儿”所 凝聚的老人的感情和经历,代表的是亲情和历史,也代表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方式;“枣儿”所 牵涉的老人与男孩子的情感困惑,以及老人与儿子、男孩与父亲等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的缩 影,喻示的是社会转型期人们普遍面对的现实: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情感心态、思想观 念、生存方式、精神归宿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 深刻的社会内涵。 剧中有不少台词和情节富有象征意味。 例如,老人说:“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其中“慢慢 吃才能吃出个甜味”一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 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男孩说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吧?”这“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又如, 男孩谈起父亲会给他带回巧克力,在这一细节中,“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 涵,“枣儿”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巧克力”则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在剧本中,诸如此类的台词和细节 描写还有很多。 《音乐之声(节选)》 1.画面富有诗意。 第一个场景描写诗情画意。例如: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树林中不时传 来云雀的歌声,婉转悠扬。高高的山巅上尚未化尽的点点残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温润的白玉 般,摄人心魄。山风呼啸,松涛阵阵,和着乐声,回响在旷野上。
解析:1. ①孝、尊老、幸福、和谐等,符合画面主题即可。 ②画面内容完整,有情景,语言生动连贯。
2.B 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理解成语,不仅要理解含义,还要理解用法、具 体的语境和感情色彩。“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是褒义词。不符合 语境。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枣儿》 全剧围绕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 亲的深切思念,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音乐之声(节选)》 作者运用多种手法,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少女玛丽亚的形象,表现了她热爱歌唱、心灵美好、活泼 自由、纯真快乐的特点。
理清结构 《枣儿》 背景:枣树下、童谣声、亲情 老人:老一辈农民,富有亲情、爱心 枣儿 人物: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枣儿:象征亲情、故乡、精神家园
知识积累 《枣儿》 1.喃喃自语:连续不断地小声自言自语。 2.蓦然:猛然。 3.津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 4.囫囵:完整,整个儿。 5.开怀大笑: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地大笑。 6.踌躇:得意的样子。 7.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 8.翘首:抬起头来望。 《音乐之声(节选)》 1.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2.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3.遐思:悠远地思索或想象。 4.按捺:压下去;控制。 5.肃穆:严肃安静。 6.老成持重:阅历多,办事稳重。 7.伫(zhù)立:长时间站着。 8.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9.款步:缓慢地步行。 10.顶礼膜(mó)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11.峥嵘(zhēngróng):高峻,突出。 12.皎洁:(月亮)明亮洁白。
考题例析 1.(2015•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下列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B.个别人爱占便宜,碰到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总是当仁不让,通常不会受欢迎。 C.“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浓阴中。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三语文
《枣儿》《,靖江青年剧作家。她创作的话剧小品《枣儿》在戏剧权威刊物《剧本》1999 年第 1 期 上发表,同年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 员奖。作品入选《靖江戏剧小品选》。 在社会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寻找新的天地,老人和孩子 留守家园。老人留恋故土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期盼父母早日回到家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 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化的新生活。在这一背景下,到城里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 情感的迷失,精神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会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期盼中浸透困惑,道 德、伦理、亲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必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音乐之声(节选)》 勒曼,全名厄内斯特·勒曼,美国剧作家。 《音乐之声》是根据百老汇一出上演四年而盛况不衰的歌舞剧改编的。该剧取材于 1938 年发生在 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萨尔茨堡地方有个冯·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个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 师的妻子,在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之后,组成了家庭合唱团,到处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这个 故事曾被摄成德国影片《菩提树》。1960 年“二十世纪福斯公司”以一百万美元购得歌舞剧的改拍权, 拍摄工作从 1963 年开始。影片上映后,在北美首创最高的票房价值。影片获得五项奥斯卡奖。到 1971 年,《音乐之声》仍然脍炙人口,在美国历年来票房收入最多的影片中列第三位。
2.人物形象丰满。 文中对玛丽亚的唱词和动作进行了描写。玛丽亚的歌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不仅表现了她对音乐 的热爱和天赋,而且展露了她丰富的情感、美好的心灵,揭示了她自由活泼的天性。 玛丽亚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一会儿穿过小树林,一会儿又奔到小溪旁……拍额头、拔 腿跑、捡外衣、惊呼等动作描写,从外在形象上表现了她纯真快乐、无拘无束的性格。 3.音乐具有艺术感染力。 剧本中,玛丽亚的内心独白式的纵情歌唱,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众嬷嬷对白式的歌唱,富有喜 剧风格。二者都体现了《音乐之声》这一音乐故事片的特色。 音乐故事片是以音乐为重要表演形式的故事片,它在欧美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早已是一种 相当成熟的电影艺术类型。《音乐之声》被誉为“新风格”音乐故事片的杰作。在这部影片中,音乐是 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表演形式和剧情发展的重要表现手段。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在 于其音乐的艺术感染力。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三语文
13.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14.山麓:山脚。 15.鳞次栉(zhì)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16.涟漪(liányī):细小的波纹。 17.嬷嬷(mómo):这里是对年长的修女的称呼。 18.弥撒(mísa):天主教的主要宗教仪式。
2020-2021 年 部编版 初三语文
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 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 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以这首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 “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 境。结尾用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 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