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兰》说课稿

合集下载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访兰》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对兰花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感受兰花的美丽和品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高尚的情操。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访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2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结构。

2.3 课文解读:细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兰花的描写和赞美,理解作者对兰花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兰花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兰花产生兴趣,激发学习课文的欲望。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部分。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4.2 课文理解评价: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访兰》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5.2 图片资料:收集有关兰花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增强学生对兰花的直观感受。

5.3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或文章,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个段落,深入讨论并分析该段落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6.2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6.3 创作展示:邀请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表演等方式,展示他们对兰花的想象和理解。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访兰》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这一节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

请看屏幕:幻灯片1――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兰花)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学生畅所欲言) 2、谈话兰花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并且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交流老师安排大家搜集一些写兰花的诗句,大家搜集到了吗?兰花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峭壁兰》郑板桥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4、揭题这一节,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打开课本19课)板书:访兰二、自主学习幻灯片2、出示自学提示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

2、汇报自学情况幻灯片3,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组词。

三、学习课文1、下面我们走进课文,请同学们墨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随父亲山中访兰的一段新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

) 2、这些内容哪些自然段?(2――15)3、师:2―15自然段主要写了“我”随父亲山中,观赏兰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认真读这一部分(2―15),体会野兰花生长的环境,并在文中画一画,“我”随父亲去山中访兰,我们交谈了些什么?分别在文中做上记号。

(学生自主学习)4、野兰花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找生读一读。

(读文后出示幻灯片5:课文野兰花的生长环境)。

其他同学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山空谷,瀑布垂落,优雅的环境衬托了野兰的高雅不俗。

身临其境,老师也仿佛看到了那垂落的瀑布,听到了那轰鸣的水声,也仿佛闻到野兰那浓郁的芳香。

(板书:野兰)5、再找生读第2自然段下面看“我”和父亲交谈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出示幻灯片6,(4―13)段课文,再分析。

6、从“我”和父亲的交谈中,你感受到了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

《访兰》说课稿范文

《访兰》说课稿范文

《访兰》说课稿《访兰》说课稿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访兰》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访兰》说课稿1一、说教材《访兰》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写了父亲带我去空谷僻野访兰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美了野兰为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的品格和气质。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关键句子了解家兰和野兰的特点;能用恰当的语言表现自己读了本文后的感受。

2、技能目标:通过研读课文重点句段,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野生兰草高雅不俗的品格。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培养学生对野兰这一品格的向往,从而懂得做一个有特色的自己,有价值的自己。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句,着重体会野生兰草高雅不俗的品格。

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1、朗读感悟法:结合本课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采用各种阅读法,如学习父亲与“我”的对话部分,采用了分角色表演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好地领悟了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探究法。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很注意这一点。

比如通过对家兰和野兰的对比,感悟做人的道理,强调要做自己,做有价值的自己。

访兰

访兰

《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不要失自己的本色。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型:精讲课教学方法:“学探测”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语:兰花清新淡雅,形态绰约多姿,无数文人墨客盛赞她为“花中君子”,她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2﹑板书课题。

(板书:访兰)3﹑释题:“访”是寻求﹑寻访的意思。

“兰”指的是兰草或者兰花。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自主探究学习:1﹑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结合自学提纲,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tàng pǔ yùn wǎn一趟园圃愠怒惋惜弥漫Pàn pì山野水畔空谷僻野2﹑抢答:(1)谁去访兰?(2)去哪里访兰?3﹑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三﹑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1﹑朗读课文2——15自然段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下几个问题:(1)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一样?(填表格)(2)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这里的“味”指的是什么?(3)﹑说说自己对“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的理解。

思考:野兰的不俗体现在哪里?(4)﹑父亲带“我”访兰的目的是什么?四﹑拓展延伸再读课题,知道课题为什么不是“赏兰”而是“访兰”吗?五﹑达标检测回顾总结1、根据拼音写汉字。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学生们,在我们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让学生们欣赏一些图片。

请看屏幕:幻灯片1-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兰花)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学生畅所欲言)2.交谈兰花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

人们把它和“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并且诗人常以它为题材写了不少诗篇。

3.沟通老师安排大家搜集一些写兰花的诗句,大家搜集到了吗?兰科植物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悬崖兰花郑板桥有一千英尺高的悬崖和天空中的兰花。

4.发现问题这一节,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打开课本19课)黑板写作:对兰的采访二、自主学习幻灯片2。

展示自学技巧1、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圈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借助工具书或上下文理解。

2.自学报告幻灯片3,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组词。

三、学习课文1.现在让我们进入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随父亲山中访兰的一段新身经历,一种真切感受。

)2、这些内容哪些自然段?(2――15)3.老师:《自然》第2-15节主要写到“我”跟随父亲在山上看兰花。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阅读方式,仔细阅读这部分(2-15),体验野生兰花的生长环境,并在课文中画一幅图。

“我”跟着父亲去山上看兰花。

我们谈了什么?分别标记文本。

(学生独立学习)4、野兰花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找生读一读。

(读文后出示幻灯片5:课文野兰花的生长环境)。

其他同学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山空谷,瀑布垂落,优雅的环境衬托了野兰的高雅不俗。

身临其境,老师也仿佛看到了那垂落的瀑布,听到了那轰鸣的水声,也仿佛闻到野兰那浓郁的芳香。

(板书:野兰)5.找另一名学生阅读第2段下面看“我”和父亲交谈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

出示幻灯片6,(4―13)段课文,再分析。

6.从“我”和我父亲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了加兰和叶兰的不同。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访兰》的内容,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掌握关键词汇及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进行简单的分析。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涵。

3.掌握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2.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教学准备:课文《访兰》、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讨论画中的景物。

通过讨论,引出本课的主题“访兰”,并引导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Step 2 练习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并进行矫正,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通过多次的朗读练习,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Step 3 学习重点词汇和词组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其意思,并完成相关练习。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词组。

Step 4 阅读理解练习将课文分段展示,通过问答和小组合作,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和情节,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5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兰开着门的房子里什么都没有?”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

Step 6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课文中的提示,写一篇关于访兰的文章。

要求文章要连贯、有逻辑,注意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

Step 7 课堂总结通过小组展示和讨论,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Step 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并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以上是一份关于《访兰》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帮助。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

2.
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教学设计
一、引入质疑
1展示有关兰花的绘画作品和实物图片,让学生欣赏,展示有关描写兰花的诗词,让学生朗读。

并思考各诗句着重体现了兰花的什么特点。

2谈话:兰花形态绰约多姿,给人们带来了愉悦的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又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3揭题质疑。

如:为什么用“访兰”而不用“赏兰”?父亲带“我”去访兰的目的是什么?
二、初读知意
1朗读课文。

1读最后一段,说说“不敢”、“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2说说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或感受,谈谈自己今后要做怎样的一个人。

五、背诵
参考资料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花中四君子,梅,冷香四溢,清韵高洁;兰,幽香清远,神静韵高;竹,坚劲挺拔,傲岸坚贞;菊,凌霜自得,潇洒恣肆。

所以梅、兰、竹、菊同有花中“君子”之称。

访兰教案

访兰教案

19.访兰一、导入1、出示兰花图片,并配以空灵的音乐,询问同学们对兰花的了解。

2、师:兰花形态绰约多姿,气味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美得享受。

而它也正因为这种淡泊高雅,与梅、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是何等清妙之美。

(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两遍,并根据题目说说自己有何疑问。

4、师:让我们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同学们,课文讲了几种兰花?(两种:家兰、野兰)家里的兰花是怎样来的?(从野外移植的)那这两种兰花的味道、形态、气质是不是一样呢?我们一起听课文朗读,边听边画出描写家兰和野兰的词语或句子。

2、同桌相互交流所画句子。

3、总结家兰的特点:好看、叶嫩、花繁、样子美、甜、媚4、总结野兰的特点:空谷幽物、盈尺高、香味浓烈、清爽、质朴、有灵性。

5、师:同学们,家兰长在哪里?野兰长在哪里?①家兰因为长的好,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观赏,父亲并不因此得意,反而倒有几分愠色。

这是为什么呢?养花不就是为了让人欣赏吗?(因为父亲认为过多人观看,会让兰花失去灵气,变得庸俗)所以,为了避免人们来打扰,以后他每次进山,就不再带回野生的兰草了。

父亲这样做,告诉我原因没有?只是有一次,父亲要我和他一起“访兰”去。

②“访”是什么意思?拜访、采访。

为什么不说是去山里“赏兰”而要“访兰”?(因为父亲把兰花看做高洁的圣人,每次去山里,就像去拜访老朋友一样。

)③野兰生存环境怎样?(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至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师:这样环境下的野兰,生长情况怎样?(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想起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能闻到了。

)④作者看到这么清妙的兰花,连声叫好,动手挖起一株来,边挖边想:(齐读心理描写的句子)师:父亲同意我的做法吗?他们两个说了什么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访兰阅读教案

访兰阅读教案

访兰阅读教案教案标题:访兰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文章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来理解文本。

2. 学会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3. 学会进行推理和解释,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 访兰阅读材料(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段对话或其他形式的文本)。

2. 黑板/白板和白板笔。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创造一个与访兰阅读材料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一个问题或引用一个相关的引语,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阅读前活动(10分钟):1. 让学生浏览文章的标题、图片和段落开头,预测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 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激发他们对文章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活动(2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访兰阅读材料,并标记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和关键词。

2.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如扫读、略读和详读,来理解文章的不同层次的信息。

3.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回答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讨论与分析(15分钟):1. 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理解和答案,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意图。

3. 教师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补充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拓展活动(10分钟):1. 学生可以进行进一步的阅读探究,如查找相关词汇的定义、寻找类似主题的文章等。

2. 学生可以进行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访兰体验的文章、写一封感谢信等。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学生在阅读中掌握的技巧和策略。

2.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对本节课的反思和感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继续阅读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扩展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兴趣。

2. 学生可以参加阅读俱乐部或阅读比赛,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阅读体验。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访兰美丽的风景和访兰人的生活特点;2. 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和保护生态的责任感;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细节;2. 学习通过观察和描写,表达对自然风景的喜爱。

教学难点:1. 学习通过文本中的描写,感受美丽的自然风景;2. 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行为,理解访兰人的生活特点。

教学准备:1. 课本《访兰》;2. 教学PPT。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西南地区的兰州市,并引导学生回忆兰州市的特点。

2. 引出新课《访兰》,询问学生对“访兰”一词的理解。

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访兰》,并回答以下问题:a.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b. “黄土高原上的兰州”是什么意思?c. 访兰人为什么对兰州感到自豪?d. 通过描写访兰人的生活细节,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2. 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Step 3:词语理解(10分钟)1. 教师解释生词和词组,并引导学生理解:a. “滔滔”:形容山间的水流声;b. “脱缰野马”:比喻势不可当的力量;c. “密密麻麻”:形容非常密集;d. “杂乱无序”:指事物无条理、没有秩序。

2. 学生跟读并理解生词和词组的意思。

Step 4:品味语言(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描写,感受美丽的自然风景:a. 访兰人对着远山,闲看着远山渺渺的火红。

b. 这些树和花不懂人话,也不招摇,默默地扎根在了这里。

c. 访兰人有的耕田,有的养羊,有的炒菜,也有的拉牛车。

2.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些描写有哪些美丽的意象,体会访兰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Step 5:写作训练(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感受,自由写一段对自然风景的描写。

2. 学生互相交流、欣赏和修改自己的作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访兰》。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兰花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3)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兰花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

(2)如何培养学生对兰花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提问:同学们对兰花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兰花的美丽。

(2)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对兰花的感悟,分享自己的审美体验。

(2)教师引导培养学生对兰花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 观察身边的植物,尝试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描绘。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

2. 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兰花的特征及其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课文中所运用到的修辞手法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5. 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访兰教案

访兰教案

《访兰》教案袁娜教学目标: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

3、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了解作者及写作特色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第19课《访兰》。

作者是......师:贾平凹大家并不陌生。

我想上课前先谈谈大家对他的了解。

(作家生平、代表作及成长背景)师: 回忆以前读过的贾平凹写的散文,(他的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想作者在语言表达和写作方法上有怎样的特点。

(语言以“拙”为美,叠词、长短句、比喻、语言幽玄、语言凝练不拖泥带水、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师总结:全方位了解作家便于大家走进作家心灵深入从而更好的理解其作品的含义。

找到了作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便于我们向作者学习写作方法。

师:好,今天我们再次走进贾平凹,跟随他一起去访兰。

二、品读课文1、师:好的文章越读越有味道,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你读懂了些什么?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兰草?你又有怎样的疑问?课文一开始写父亲爱兰之心不变,养兰之趣未减,然而此后进山,父亲却“不再带回来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下文想与下文的关系)(设置悬念,既激起读者急切的期待,又使行文跌宕起伏,并为下文访兰蓄势。

)师:开篇很见写作功底。

看来好的文章行文跌宕起伏总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再读课文(默读、齐读再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积淀语言相机做朗读指导)行文有事情的交代,还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一点不拖泥带水。

2、师:作者跟随父亲进山,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二自然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师:作者用整整一个自然段的文字来浓墨重彩地描写景色,此处的作用是什么?(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本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3、师:到底野兰美在哪里?到底家兰与野兰区别在什么地方?文中“两个味儿”指的是什么?请默读“我”与父亲对话的段落,边读边勾画、批注。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见风使舵,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教学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本节课时:第2课时一、课始检测1.默写生词,小组互改,老师点评。

2.孩子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亲种植的兰花很美,家兰虽然很美丽,可是作者为何还是更钟情于野兰呢?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文中,到文中去找寻答案吧。

二、阅读质疑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认真读课文2——16自然段,看“我”随父亲去山中访兰,我们交谈些什么?找出有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整理出你们提出的问题。

问题梳理:a文中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b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c“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儿”中的“两个味儿”有什么含义?d最后一段“不敢”和“后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和人生态度?三、合探解疑问题一:文中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ft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1.指导学生读出源自自然的美。

2.对兰草生长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问题二:家兰和野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野兰:清妙、清爽,“兰草是空谷的幽物……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文章中的原意。

•能够熟练运用读懂这篇文章中的汉字和词语。

2.能力•熟练理解并掌握《访兰》这篇语文文章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故事。

•能够和同学合作进行本篇文章中的语文学习,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3.情感•引导学生体会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掌握其中的用意,学习诗意的表达方式。

•多人互动,合作进步。

2.难点•了解兰儿姑娘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理解文意的高端词汇。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1.知识传授•课堂语文短期训练-汉语老师光盘。

•《访兰》历史故事的讲述(包括文化背景)。

2.思维启发•运用泛读式的思维启示,提高读懂汉字和词语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访兰》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含义,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观看视频/讲解•观看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访兰》相关视频并听取老师讲解,加深对访兰一文的理解和解读。

•调研古代文化、人文思想和诗歌艺术,对兰儿姑娘的文化背景进行剖析。

4.合作学习•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访兰》这篇语文文章中的内容分工,一起讨论、交流和解决问题。

•在小组中进行互动,相互提供帮助,不断进步,提高口语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5.练字练习•练习访兰一文中字的写法,熟悉字的结构和书写规范,提高人的错误率。

四、教学工具与材料•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学生作业本。

•活页笔记或说故事卡片。

五、教学评价•课后布置在家演练访兰文章,关键是熟记住文章的一切内容。

六、教学反思•对领悟兰儿姑娘纯真美好的品格和体现诗意和人情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提醒;强调注重学生思维启发与互动式合作学习。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

《访兰》的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访兰》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丁玲及其作品背景。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及其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兰花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勇于追求真理的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向学生介绍课文《访兰》的作者丁玲,以及作品创作背景。

简述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2 课文解读:通过深入阅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兰花的赞美之情。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兰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兰花的美丽和品质。

引出课文《访兰》,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3.2 课堂讲解与讨论: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3 实践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对兰花的认识和感受。

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朗读,体会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访兰》的读后感。

通过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丁玲的其他作品,如《莎菲女士的日记》等。

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5.2 主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友情、追求真理等主题。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6.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展示兰花图片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

《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

《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访兰》教案及《访兰》说课稿19访兰(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重点)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野兰的品质,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3.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谈话激趣1.孩子们,有一种花,享有“花中君子”的美誉,请欣赏----出示兰花图片2. 诵读了解:梅:凌寒独开,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独守情操,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宁折不弯,坚韧不拔,清雅澹泊,是为刚毅之士;菊:傲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今天我们就要和作家贾平凹一起去“访”兰!出示课题:访兰了解作者:出示作者简介设疑自探:同学们,当你看到题目时,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呢?请亮出你的勇气大胆提出来?问题梳理:1.文章写谁去访兰?到哪里访兰?为什么要去访兰?2.访兰的经过如何?兰草有什么特色?访兰后对访兰人有什么启示?3.课题为什么要用“访”字,“访”字能否改成“赏”?解疑合探一:自探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边读边思考刚才梳理的问题,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

3.在小组内讨论,小组长总结,做好发言的准备。

小组展示已经能解决的问题:作者同他的父亲一起到深山去访兰。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还未解决的问题吧!解疑合探二:出示自探提示1:.按照提示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一)访兰缘由---(二)深山访兰---(三)访兰后的感想.品读“深山访兰”“访兰后的感想”两部分:找出描写野兰生长环境的句子用----画出来并读一读,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找出描写野兰生长状态的句子,用()括出来,并抓关键词说说野兰的特点。

小组合探展示:品读描写“野兰生长环境”的句子:(读)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

访兰教学设计(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访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学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联系上下文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2、抓住描写兰的关键词句,通过对比以及联系实际等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父亲以及作者对野兰的喜爱、赞叹和敬佩之情。

2、感悟兰的品质,使学生懂得,做人要不失自己的本色,不随波逐流,要勇敢面对挫折,不在挫折面前低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比,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2、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句、图片等资料。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型:精讲课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二课时一、谈话激趣1、出示兰花图片孩子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所了解的兰花,好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老师也搜集了一些 PPT2、揭题。

兰花形态绰约多姿,幽香清远,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贾平凹先生笔下的兰花。

(板书课题:访兰)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PPT4、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请看课题。

读。

再读。

读了课题,你想从文中了解什么?(谁去访兰?为什么他们要去访兰?到哪去访访到了什么结果怎样明明是观赏,作者为什么说“访兰”)二、初读感知1、、带着你想了解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时间到。

文章写作者与父亲访兰,那他在课文中提到了几种兰花。

哪几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父亲种植的家兰虽然很美,可是作者为何还是更喜欢野兰呢?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走进文中,到文中去找寻答案。

下面咱们来听一段课文录音。

请同学们勾画出描写家兰和野兰的句子。

访兰教案及配套说课稿

访兰教案及配套说课稿

《访兰》教案及配套说课稿《访兰》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兰与野兰的不同特点。

(重点)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野兰的品质,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3、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兰花的名言、诗歌、图片等资料。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谈话激趣1、孩子们,有一种花,有“花中君子”的美誉,请欣赏----出示兰花图片2. 诵读了解: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今天我们就要和作家贾平凹一起去“访”兰!出示课题:访兰了解作者:出示作者简介设疑自探:同学们,看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解决呢?请亮出你的勇气大胆提出来?问题梳理:1.文章写谁去访兰?到哪里访兰?为什么要去访兰?2.访兰的经过如何?兰草有什么特色?访兰后对访兰人有什么启示?3.课题为什么要用“访”字,“访”字能否改成“赏”?解疑合探一:出示自探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在小组内讨论刚才梳理后的问题:小组展示已经能解决的问题:作者同他的父亲一起到深山去访兰。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还未解决的问题吧!解疑合探二:出示自探提示1:.按照提示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一)访兰缘由---(二)深山访兰---(三)访兰后的感想.品读“深山访兰”“访兰后的感想”两部分:找出描写野兰生长环境的句子用----画出来并读一读,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找出描写野兰生长状态的句子,用()括出来,并抓关键词说说野兰的特点。

小组合探展示:品读描写“野兰生长环境”的句子:(读)那里有一道瀑布,从几十丈高的山崖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的响声。

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丽的虚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中的托物言志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婷婷执教的《访兰》一课,说得不当之处望大家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用几句诗来评价蒲老师的这节课: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环节——枝一叶总关情,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效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这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的过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有热情的鼓励,体现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

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贯穿了三课制的理论,体现了童趣课题理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学习还给了学生,把快乐还给了学生。

一、唤醒童真,激趣导入,由“形”到“情”感受童趣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运用梅花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创设情境,诵读关于梅花的诗句,让学生联想到梅花的品质,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为本节课学习内容做了铺垫,为揭示本节课学习主题“托物言志”起到了引领作用,从而让学生明确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二、开启童蒙,有趣学习,由“情”到“理”巩固童趣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学中蒲老师采用导学互动的教学模式,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在学习《访兰》一文时,蒲老师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学习描写家兰和野兰的语句时,以读代讲,以读促学,通过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比如通过对家兰和野兰的对比,感悟做人的道理,强调要做自己,做有价值的自己。

以表格的方式,找出物和志的共通之处,让学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指出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以前学过的《胡杨赞》就是这种写法。

这种写法的特点是先写某物的特点,再赞扬它的品格。

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学习方法,为后面几篇文章的学习做铺垫。

2、在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后,《新叶》、《梅花魂》的学习,蒲老师通过一个阅读提示,让学生通过自学、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感知,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了新的知识与能力,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三、放飞童心,志趣提升,由“悟”到“用”升发童趣
《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还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本课的教学,蒲老师通过一系列的“找、勾、析、悟、填”,让学生习得了学习方法,从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最后,蒲老师设计了小练笔,通过写法的指导,开拓学生的思路,真正的做到了读写结合。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流畅,学生从文本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带着感悟解读文本,自主性、积极性被调到起来。

在理解内容之后,回归文本,得言得意又得法!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谢谢各位领导、老师的聆听!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