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练习 专题5 课题2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专题五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篇1.(2022河北,4改编,2分)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的气体B.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C.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长时间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答案B2.(2022全国甲,4,6分)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研究发现,经常运动的人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通常比缺乏锻炼的人多。

下列与线粒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时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B.线粒体内膜上的酶可以参与[H]和氧反应形成水的过程C.线粒体中的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的过程需要O2的直接参与D.线粒体中的DNA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答案C3.(2022海南,10,3分)种子萌发过程中,储藏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在酶的催化下生成简单有机物,为新器官的生长和呼吸作用提供原料。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等因素的影响B.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增强,储藏的有机物的量减少C.干燥条件下种子不萌发,主要是因为种子中的酶因缺水而变性失活D.种子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到橘黄色颗粒,说明该种子含有脂肪答案C4.(2022北京,3,2分)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

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图。

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A.消耗的ATP不变B.无氧呼吸增强C.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增多D.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增多答案B5.(2022江苏,8,2分)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的直接转化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ATPD.供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外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答案B6.(2022山东,4,2分)植物细胞内10%~25%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反应,产生NADPH、CO2和多种中间产物,该过程称为磷酸戊糖途径。

高中生物 专题5 必修2总结性高端实时备课(1)

高中生物 专题5 必修2总结性高端实时备课(1)

2010年鲁、琼两省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新课程远程研修文本资料专题5:总结性高端实时备课课程专家:朱正威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参与成员:张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于璇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郭莉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主持人:张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第1学时张华:老师们好,今天我们这一讲的专题名称是针对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和进化》这一模块的某一节课做一次备课的研讨。

首先介绍一下我们参与研讨的嘉宾,首先是国家课程呢个标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研制专家朱正威先生,还有来自北大附中的于璇老师和郭莉老师。

如果我们说基于模块的备课还属于中观的备课的话,我相信很多老师更关心微观的,每一节课的备课,今天我们就将针对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这一节课,和现场的嘉宾探讨一下这样的一节课如何来备课。

首先我想请北大附中的郭莉老师谈一下在实践新课程的时候,在备这样一节课时与你熟悉的内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郭莉:是的,以往教材是大纲为蓝本,学生对遗传的物质基础和减数分裂都比较熟悉了,所以这样看,从逻辑上看是比较顺畅的,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现在,新教材是按照科学史的发展去教学,学生对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一无所知,或者只限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或者初中的内容,这就是我们在一线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于璇:郭莉老师的这个问题,我有同感,我们第一次做教学时,有不少老师仍然难于理解,有时仍然按照旧的讲法。

他们主要有这样的几个考虑,目标定位知识目标,先他们认为这样学生很容易达成知识目标。

第二个角度,就是他们更习惯。

第三,还是理解不透彻,他觉得课标就是这样写的,我们就按课标,很多人还跟我们争论很长时间。

我个人的理解,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达成三维目标,我们遵循历史的规律,先讲孟德尔的定律能更好的达成这个目标。

张华:新课程不是一个教材知识的改变,肯定有一些课程理念在里面。

我想请朱先生,朱先生是国家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研制主要的专家,而且是人教版教材的主编。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高考模拟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高考模拟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选择题1.(2020·海南省高三二模)下图表示细胞内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D )A.a过程中必定有[H]的产生和消耗B.通过a过程,能源物质中的能量大多数可能是以乙的形式散失的C.放能反应一般与图中b代表的反应相联系D.图中c代表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解析】a过程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有[H]的产生和消耗,A正确;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正确;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为图中的b,C正确;图中c代表的反应是ATP的水解过程,可发生在所有细胞中,b代表的反应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D错误。

2.(2020·湖南省长沙高三月考)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若有CO2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不一定发生有氧呼吸,但一定有水产生B.不一定发生无氧呼吸,但一定有能量释放C.不一定有生物膜上进行,但一定有酒精产生D.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但一定有葡萄糖的消耗【解析】有水产生的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有CO2产生,且一定有能量释放,B正确;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CO2产生于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不是在生物膜上进行,也没有酒精产生,C错误;细胞呼吸的底物一般是葡萄糖,但也可以是脂肪或蛋白质,D错误。

3.(2020·上海高三二模)如图是酵母菌呼吸实验装置示意图(BTB溶液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可以用乳酸菌代替酵母菌B.可以用花生油代替石蜡油C.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BTB溶液D.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代替水浴【解析】乳酸菌是完全厌氧型生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在此实验中无法用BTB溶液检测,A错误;装置中的石蜡油起到液封的作用,为酵母菌提供一种无氧的环境,花生油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B正确;溶有二氧化碳后,由于会形成碳酸,BTB溶液变黄,可以检测是否有CO2产生,不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BTB溶液,C错误;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会导致受热不均匀,还有可能导致试管破裂,D错误。

高考生物专题5-食物网中能量的相关计算

高考生物专题5-食物网中能量的相关计算

(三)、食物来源比例发生改变的计算 • 题6: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若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 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该生 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B ) A.1.875倍 B.1.375倍 C.1.273倍 D.0.575倍
四、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确定营养结构、生活 范围及稳定性
1.以生物体同化量的总量为特征的计算(如题 1)
2. 生物量(质量单位)表示法及计算 题2:假设每个营养级的生物从前一营养级的 不同生物处获得的能量相等。则人的体重每增 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水藻 975 kg
变式训练:如果一个人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 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 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 约消耗植物( D ) A. 10千克 B. 28千克 C. 100千克 D. 280千克
典例导悟
1.以生物的同化量为标准的“极值”计算 题1.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总能量 为7.1×109,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从理论上 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C )
A.2.31010
B.7.1108
C. 4.8 107 D5 9 . 5 107
二、能量值的几种不同表示方式及相关计算
四、根据能量传递效率确定营养结构、生活范围及稳定性 五、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能量传递中的极值计算
【理论阐释】 1.含义:这是一类关于能量计算的含有“最多”或“至少” 等字眼的问题。 2.常见题型 (1)已知前面营养级的值,求后面营养级获得的至多或至 少值。 (2)已知后面营养级的增值,求至多或至少需要前面营养 级的值。 3.解题技巧:10%或20%取值法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 专题5细胞呼吸

高考生物真题加练习题专题5 细胞呼吸考点一细胞呼吸的原理考向1 需氧呼吸(2019浙江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13)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阶段A发生在细胞溶胶中,产物只有丙酮酸和ATPB.阶段B产生的物质①中的氧原子均来自丙酮酸分子C.阶段C产生的物质②中的氧原子均来自氧气,产生的ATP最多D.阶段C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中,仅[H]和氧气结合生成水答案C考向2 厌氧呼吸1.(2020届浙江温州9月联考,23)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厌氧呼吸。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中有NADH生成B.1分子葡萄糖中的能量与2分子丙酮酸中的能量相等C.丙酮酸转变成乙醛需NADH提供氢D.乙醛转变成乙醇需ATP提供磷酸基团答案A2.(2020届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13)如图①②③表示厌氧呼吸的不同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于细胞溶胶,过程②③发生于线粒体B.过程①无ATP产生,过程②有ATP产生C.氧气的存在可抑制过程②③D.人体细胞中可发生过程①②③答案C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考向细胞呼吸在实践中的应用1.(2018浙江稽阳联考,12)在面包制作时,先将一定量的酵母加入和好的面团中,后经蒸烤得到松软可口的面包。

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酵母菌进行了乙醇发酵B.酵母菌的细胞溶胶中有CO2产生C.丙酮酸产生乙醇时伴随ATP的生成D.酵母菌线粒体中,特殊分子所携带的氢和电子传递给氧形成水答案C2.(2018浙江绍兴联考,3)下列现象与厌氧呼吸无关的是( )A.久置的大苹果切开后有酒味B.在面团发酵初期,表面会有水珠渗出C.用手长时间举重物时,会感觉手臂酸软乏力D.装满新制米酒的塑料瓶出现爆瓶或打开时酒液喷出的现象答案B方法细胞呼吸类型的判断方法1.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以葡萄糖为底物的条件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高考真题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

高考真题高考生物试题分项解析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含答案

专题05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1.(2018北京卷,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

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D.会产生氧气【答案】D2.(2018海南卷,4)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D.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答案】A【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光合作用中CO的固定2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即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和叶绿体基质中,D错误。

3.(2018江苏卷,18)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A.横坐标是CO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2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浓度,乙表示较低CO浓度22【答案】D4.(2018全国Ⅲ卷,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答案】C【解析】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完整word版)【优选整合】优选同步选修1专题5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解析版)

(完整word版)【优选整合】优选同步选修1专题5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解析版)

选修1专题5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1.在PCR扩增前,需要将下列哪些物质加入微量离心管中?()①模板DNA②模板RNA③DNA解旋酶④耐高温的DNA聚合酶⑤引物⑥PCR缓冲液⑦脱氧核苷酸贮备液⑧核苷酸贮备液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⑥⑧C.②③④⑤⑥⑦D.①④⑥⑦⑧【答案】A【解析】PCR扩增需要的条件是①模板DNA 、④耐高温的DNA聚合酶、⑤引物、⑥PCR缓冲液、⑦脱氧核苷酸贮备液,A正确.2.复性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

变性后温度快速冷却至40~60 ℃,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是( )A.引物是人工合成的B.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了3’端C.加入引物的量足够多而模板链数量少D.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答案】C【解析】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是引物为DNA聚合酶提供了3’端。

故C正确。

3。

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答案】D【解析】A、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B、PCR技术以解开的双链作为模版,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B正确;C、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C正确;D、双链DNA模版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可见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D错误.4.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答案】D【解析】A、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B、PCR技术以解开的双链作为模版,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B正确;C、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C正确;D、双链DNA模版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可见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D错误.5.引物的作用是( )A。

2020高中生物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习(含解析)1

2020高中生物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习(含解析)1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基础全练]1.下列有关PCR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了DNA分子的热变性原理B.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C.PCR过程需要用到DNA模板、2种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和酶D.Taq DNA聚合酶的特性是耐高温解析:PCR利用的是DNA分子的热变性原理,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DNA双螺旋结构解体,双链分开,当温度缓慢降低后,两条彼此分离的DNA链又重新结合成双链,A正确;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B错误;PCR过程需要用到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2种引物、4种脱氧核苷酸和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C、D正确。

答案:B2.在PCR过程中,双链DNA解聚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结合以及形成新的子链所需要的大致温度依次是()A.72 ℃、50 ℃、90 ℃ B.90 ℃、50 ℃、72 ℃C.50 ℃、72 ℃、90 ℃ D.50 ℃、90 ℃、72 ℃解析:双链DNA的解旋,需要高温(一般需要90 ℃左右)来破坏氢键。

温度下降到50 ℃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此过程为复性。

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新的DNA链,此过程为延伸。

答案:B3.如图表示PCR扩增的产物,请分析它是第几次循环的产物()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D.第四次解析:在PCR反应中,以引物为标记,第一次循环时,以加入的DNA 为模板,两条DNA链可分别由引物Ⅰ和引物Ⅱ与模板链结合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所以形成的每个子DNA中只有一种引物;从第二次循环开始,上次产生的DNA分子又可作为模板参与反应,所以会形成DNA分子两端均含有引物的情况.因此题图中所出现的情况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答案:A4.如图表示DNA的变性和复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由左向右的过程表示热(80~100 ℃)变性的过程B.由右向左的过程为DNA双链迅速制冷复性C.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实质都相同D.图中DNA片段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4个3′端解析:变性后的DNA在缓慢降温后才会复性;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不同、实质相同;任一DNA片段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5′端)和两个3′端.答案:A5.在PCR扩增的实验中,加入一种提取物(一种模板DNA片段),但实验得到的产物中却有两种DNA.其原因可能是()A.扩增时间过短B.Taq DNA聚合酶发生变异C.基因污染D.温度过高解析:发生题中所述状况的原因是基因污染。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五 生物与环境 第2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

第2讲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考纲要求] 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1.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①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X围为食物链各营养级。

②物质循环:元素反复利用、循环流动,X围为生物圈。

③信息传递:往往具有双向性,X围为“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其基础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2.能量流动的“四三二〞(1)4个去向:①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流入下一营养级;③流入分解者;④暂时未被利用。

(2)3个关系式①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②同化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消耗量。

③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分解者分解利用量+下一营养级同化量=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3)2个特点①单向流动: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的吃与被吃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可逆转,因此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②逐级递减: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一部分能量(热能);还有一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递给分解者,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3.可持续发展(1)概念: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2)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想。

(3)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1.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2.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3.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5.心猿意马、飞蛾扑火、花香引蝶都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6.害虫数量对其天敌数量的变化存在反馈调节( )7.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8.受到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节是负反馈调节( )9.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某某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10.基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 答案 1.× 2.√ 3.√ 4.× 5.× 6.√7.×8.×9.√10.×1.农业生态系统除草、除虫的意义: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教师版含解析)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5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1.(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5)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

在DNA 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

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

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C.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D.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在正常细胞中,DNA复制开始后,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当细胞中DNA复制完成后,CDK1的磷酸化水平降低,使细胞进入分裂期,从而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

感染BYDV的细胞中,间期DNA 复制时,CDK1磷酸化水平升高后则不再降低,使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间期,不能完成正常的细胞周期。

由此可推测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

【详解】A、由分析可知,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使其磷酸化水平较高,A正确;B、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会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在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会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C、由分析可知,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可能是通过抑制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而影响细胞周期的,C错误;D、由分析可知,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而停留在分裂间期,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题图信息介绍了CDK1与细胞周期的关系以及感染BYDV的细胞发生病变的原因,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能结合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判断各选项是解题的关键。

人教版试题试卷选修一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含答案)

人教版试题试卷选修一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含答案)

专题5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1.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中,提取鸡血细胞的核物质和析出含DNA的粘稠物的操作过程中均用到蒸馏水,其作用在于()A.前者用来溶解血细胞,后者用来溶解DNAB.前者使血细胞吸水破裂,后者用来稀释NaCl溶液C.前者用来分离细胞核与细胞质,后者用来提取DNAD.前者使DNA从核中分离出来,后者使DNA析出2.为了便于提取鸡血细胞中的DNA,下列所采取的措施中,最恰当的是:向经抗凝剂处理的鸡血细胞液加入()A.蒸馏水B.ATP C.0.3g/mL的蔗糖溶液D.二氧化碳3.下列不适宜作为DNA提取的实验材料是()A.鸡血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人的成熟红细胞 D.菜花4.用过滤的方法得到细胞中的氯化钠溶液后,还要用酒精处理,可以得到较纯化的DNA.这是因为:A.DNA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不易溶于酒精B.DNA不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易溶于酒精C.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更易溶于酒精D.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都不溶于酒精5.在研究DNA的基因样本前,采集来的血样需要蛋白水解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

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血样的目的是()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D.除去血细胞中的的蛋白质,使DNA释放,便于进一步提纯6.在向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A.加快溶解DNA的速度B.加快溶解杂质的速度C.减少DNA的溶解度,加快DNA析出D.减小杂质的溶解度,加快杂质的析出7.在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会被染成蓝色。

A.斐林试剂B.苏丹Ⅲ染液C.双缩脲试剂D.二苯胺8.在DNA提取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试管和烧杯,目的是()A.不易破碎B.减少提取过程中DNA的损失C.增加DNA的含量D.容易洗刷9.DNA的粗提取中,将与滤液体积相等的、冷却的(),静置2—3min,溶液中会出现白色丝状物。

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考点剖析】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剖析

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考点剖析】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剖析

专题五细胞的生命历程——高考生物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考点19 细胞周期和细胞的有丝分裂4颗星(1-5题,21-24题,31题)考点20 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3颗星(6-8题,25题,32题)考点21 细胞的分化和全能性3颗星(9-12题,26-27题)考点22 细胞的死亡(衰老、凋亡、自噬) 4颗星(13-19题,28-30题,33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种药物能诱导胃癌细胞中p53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周期阻滞在间期和分裂期之间。

下列关于p53蛋白功能的推测最合理的是( )A.促进纺锤体形成B.抑制有关分裂时期蛋白质的合成C.促进着丝粒分裂D.抑制细胞中央出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D结合并激活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和激酶6(CDK4/6),CDK4/6激酶给肿瘤抑制蛋白RB1、RBL1和RBL2添加磷酸基团,从而推动了细胞分裂。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显微镜下观察大多细胞都处于分裂期B.细胞周期蛋白D结合并激活CDK4和CDK6对肿瘤细胞的持续分裂有利C.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有细胞周期D.使用CDK4/6激酶抑制剂可延长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2.培养获得二倍体和四倍体洋葱根尖后,分别制作有丝分裂装片,镜检、观察。

下图为二倍体根尖细胞的照片。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需要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四步B.应在显微镜下找到单层、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C.①②③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间期和前期D.四倍体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②中的4倍3.如图是有丝分裂有关的某一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轴代表核DNA分子数,则bc段都存在染色单体B.若y轴代表核DNA分子数,则ab段进行DNA复制,染色体加倍C.若y轴代表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则d处于后期D.若y轴代表一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则d点核DNA分子数等于a点核DNA分子数4.下图是某高等动物的细胞有丝分裂某些时期的图像。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一教学案:专题5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片段版含答案生物

2020-2021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一教学案:专题5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片段版含答案生物

一、PCR扩增的原理和过程 (阅读教材P58~62 )1.细胞内DNA复制的条件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模板2条DNA母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引物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2.PCR扩增的原理及条件(1)PCR(多聚酶链式反响):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它能以极少量的DNA 为模板,在短时间内复制出上百万份的DNA拷贝.(2)原理:DNA的热变性原理,即:(3)扩增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4)条件①模板:DNA .②引物:能分别与DNA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物质 .③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④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一般用Taq DNA聚合酶.⑤其他条件:需要稳定的缓冲溶液和能自动调控温度的温控设备.(5)引物一小段DNA或RNA ,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用于PCR引物的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 .3.PCR的反响过程(1)变性:温度上升到90 ℃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2)复性:温度下降到50 ℃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3)延伸: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合成新DNA链.二、实验操作及DNA含量的测定(阅读教材P62~63 )1.实验操作程序准备―→移液―→混合―→离心―→反响.2.DNA含量的测定(1)原理:利用DNA在260_nm的紫外线波段的吸收峰曲线来测定相应含量.(2)计算公式:DNA含量(μg/mL)=50×(260 nm处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读数)×稀释倍数.注:在标准厚度为1 cm的比色杯中,OD260为1相当于50 μg/mL的双链DNA .[共研探究]多聚酶链式反响简称PCR ,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这项技术中DNA复制的过程和细胞内DNA复制的过程是类似的.请结合已学过的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相关知识,答复以下问题.1.PCR技术(1) PCR的原理:在80~100_℃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将解体,双链分开,这个过程称为变性.当温度缓慢降低后,两条彼此别离的DNA链又会重新结合成双链.(2)子链扩增:需要引物,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3)条件①模板:DNA .②引物:分别与DNA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小的核酸片段.③原料:A、T、G、C四种脱氧核苷酸.④酶:耐热DNA聚合酶,一般用耐高温的Taq_DNA聚合酶.⑤其他条件:需要一定的缓冲溶液和能严格控制温度的温控设备.(4)PCR扩增中的重点解读①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 ,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因此扩增DNA 时应参加两种引物.②PCR扩增DNA过程中不需要解旋酶.③利用PCR技术扩增1个DNA分子n次,所得DNA分子中,不含引物的脱氧核苷酸链所占的比例是1/2n .含引物的DNA分子所占的比例是100% .2.PCR技术的过程(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 ℃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2)复性温度下降到50 ℃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3)延伸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 ,T ,C ,G)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合成新的DNA链.3.PCR扩增的理论计算PCR扩增时,DNA数目呈指数形式扩增.假设只有一条DNA模板,那么复制n次后有2n条DNA;假设一开始有a条模板,那么复制n次后有a×2n条DNA .[总结升华]生物体内的DNA复制与PCR反响的比较体内DNA复制PCR反响不同点时期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体外随时进行场所活细胞内微量离心管内酶解旋酶、DNA聚合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细胞提供能量,局部解开加热至||90 ℃以上时,双链全部解开,不需解旋酶引物一小段RNA可以是RNA也可以是单链DNA分子片段合成子链在引物根底上,一条链连续合成,另一条链不连续合成分别从两条链的引物的3′端开始,都是连续合成,控制温度在72 ℃左右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存复制体外迅速扩增循环次数受生物体自身控制30屡次产物完整DNA DNA片段相同点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A、G、C、T)复制原理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半保存复制模板以DNA母链为模板引物都需要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1)DNA母链的3′端对应着子链的5′端,即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2)解旋酶的作用是使DNA两条链的氢键断开,DNA聚合酶、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3)DNA聚合酶是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单链片段的3′端上,需要模板;而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条DNA片段的缺口,不需要模板.(4)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响,并且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会与引物Ⅱ结合,进行DNA的延伸.这样,DNA聚合酶只能特异地复制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呈指数形式扩增.[对点演练]1.近20年来,PCR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响)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实验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存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 ,在短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从而使实验室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1)加热使DNA双链间的__________键完全翻开,称为________;而在细胞中是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的.(2)如果只需要大量克隆模板DNA中间的某个特定区段,应该参加________种特定的引物.当温度降低至||55 ℃时,引物与两条 "舒展〞的模板的特定位置结合,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只能在引物的________端连接脱氧核苷酸,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________________ .(3)PCR技术的必需条件,除了模板、原料、酶之外,至||少还有三个条件,即液体环境、适宜的________和________ ,前者由________自动调控,后者那么靠________来维持.(4)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如果将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入试管中,以14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四次之后,那么15N 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比例是________ .解析:(1)PCR技术利用热变性原理使DNA双链之间的氢键断裂,称为解旋,而在细胞内是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使氢键断裂.(2)PCR分为三个根本反响步骤:变性(95 ℃)、复性(55 ℃)、延伸(72 ℃) ,其特异性依赖于与靶序列互补的引物,引物是两段与待扩增DNA序列互补的片段,两引物之间的距离决定扩增片段的长度.由于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那么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3)PCR技术与细胞内的DNA复制不完全相同,除了需要模板、原料、酶以外,还需要液体环境(稳定的缓冲溶液)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 .(4)一个DNA分子连续复制四次之后,形成16个DNA分子,15N标记的DNA分子有2个,那么15N标记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总数的比例为1/8 .答案:(1)氢解旋解旋(2)两3′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3)温度酸碱度PCR仪缓冲液(4)1/8[共研探究]PCR是在PCR仪中完成的,经过屡次的循环使DNA片段得以大量地扩增,这个过程有严格的操作规程.1.结合下面实验操作过程,答复以下问题:(1)实验操作过程准备:按照PCR反响体系的配方将所需试剂摆放于实验桌上↓移液:用微量移液器按照配方向微量离心管中依次参加各组成成分↓混合:盖严离心管口的盖子,用手指轻轻弹击管的侧壁↓离心:将微量离心管放在离心机上,离心约10 s ,使反响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反响:将离心管放入PCR仪中进行反响(2)本卷须知①防止外源DNA污染:所用离心管、缓冲液、蒸馏水等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②缓冲液和酶分装成小份,并在-20_℃储存.③每添加一种反响成分,更换一个移液器上的枪头 .④混匀后离心处理,使反响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2.实验中DNA含量的测定理论上DNA呈指数增长,但实际可能会有诸多因素影响DNA含量,所以需要对DNA 含量进行测定.(1)原理:DNA在260 nm的紫外线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峰值的大小与DNA的含量有关,可以利用DNA的这一特点进行DNA含量的测定.(2)过程①稀释:取2 μL PCR反响液,参加98 μL蒸馏水,即将样品进行50倍稀释.②对照调零: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260 nm 处,将紫外分光光度计的读数调节至||零.③测定:取DNA稀释液100 μL至||比色杯中,测定260 nm 处的光吸收值.④计算:DNA含量(μg/mL)=50×(260 nm的读数)×稀释倍数.[总结升华]1.PCR过程用到的重要仪器(1)PCR仪:该仪器能自动调控温度,实现DNA的扩增.如果没有PCR仪,可用3个恒温水浴锅代替,操作时按程序在3个水浴锅中来回转移PCR反响的微量离心管.(2)微量离心管:总容积为0.5 mL ,实际上是进行PCR反响的场所 .(3)微量移液器:用于向微量离心管中转移PCR配方中的液体.2.PCR技术的应用(1)医学上用该技术分析人的精液,对细菌、病毒感染进行早期诊断.(2)对单细胞中的DNA进行扩增,用于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并在此根底上进一步制备无突变的DNA片段供遗传病患者基因治疗时使用.(3)法医学用此技术来鉴别罪犯或进行亲子鉴定.(4)古生物学用此技术分析古生物化石样品,追溯其生存年代或迁徙踪迹.(5)在农业生物技术中,可运用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经成功导入目标生物等.[对点演练]2.以下对PCR的实验操作顺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准备→移液→混合→离心→反响B.准备→移液→离心→混合→反响C.离心→移液→混合→反响D.移液→离心→混合→反响解析:选A PCR的实验操作中,首||先是准备,即按照PCR反响体系的配方将需要的试剂摆放在实验桌上;其次是移液,即用微量移液器按照配方在微量离心管中依次参加各组分;然后是混合,即盖严离心管口的盖子,用手指轻轻弹击管壁,使反响液混合均匀;接着是离心,即将微量离心管放在离心机上,离心约10 s;最||后是反响.1.PCR技术扩增DNA ,需要的条件是()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耐热的DNA聚合酶⑤mRNA⑥核糖体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⑥解析:选A PCR技术扩增DNA需要DNA模板(目的基因)、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和耐热的DNA聚合酶等.2.以下有关PCR技术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PCR技术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B.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C.PCR技术需在体内进行D.PCR技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个阶段解析:选C PCR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响的简称,是在体外快速大量复制DNA片段的一种新技术.3.DNA的复制需要引物,主要原因是()A.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B.引物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C.引物的5′端有助于DNA聚合酶延伸DNA链D.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解析:选D DNA聚合酶不能从5′端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4.PCR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因为样品中DNA含量太低而难以对样品进行研究的问题,而被广泛应用,与细胞内的DNA复制相比,PCR可以快速扩增所需的DNA片段,请分析答复以下有关问题:(1)体内DNA复制过程中用解旋酶翻开双链DNA ,而PCR技术中的解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过程需要一种Taq DNA聚合酶,该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中别离的 .(3)与普通DNA聚合酶相比,Taq DNA聚合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 .(4)与体内DNA复制相比较,PCR反响要在________________中才能进行,并且要严格控制________条件.(5)PCR中参加的引物有________种,参加引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PCR技术中用高温使DNA分子中的氢键翻开,从而解旋,其原理是DNA的热变性原理.(2)Taq DNA聚合酶是从水生耐热细菌Taq中提取的.(3)与普通DNA聚合酶相比,Taq DNA聚合酶在90 ℃以上的环境中不变性,具有耐高温的特性.(4)PCR反响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因此PCR反响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并需要严格控制好温度条件.(5)PCR需要两种引物,引物的识别位点决定了PCR扩增的DNA片段.PCR中参加的引物是小段单链DNA或RNA ,作用是引导DNA复制,可以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之结合形成磷酸二酯键,成为DNA复制的起点.答案:(1)DNA的热变性原理(2)水生耐热细菌Taq(3)耐高温(4)一定的缓冲溶液温度(5)2作为DNA复制的起点。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1 课后限时作业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 含答案

人教高中生物选修1 课后限时作业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 含答案

专题5 课题2(建议用时:30分钟)考点基本目标发展目标1.多聚酶链式反应(PCR) 1,2,3,4 11,12,13,2.PCR的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及评价5,6,7,8,9,1014,15[基本目标]1.下列关于PC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体外复制DNA的技术B.PCR过程中只需要一个模板DNA、两种引物分子、大量脱氧核苷酸原料C.Taq DNA聚合酶是一种热稳定的DNA聚合酶D.PCR利用的是DNA双链复制原理B[解析]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除需要DNA 分子双链作为模板、两种引物分子、大量脱氧核苷酸原料外,还需要酶等适宜条件;Taq DNA聚合酶是一种耐热的DNA聚合酶;PCR和DNA的体内复制原理相同,都是半保留复制。

2.PCR技术中,引起DNA变性的因素是()A.pH过高B.pH过低C.升高温度D.加入酒精C[解析]PCR中引起DNA变性的因素是升高温度,在80~100 ℃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会解体,双链分开。

3.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主要有两点不同,它们是()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②PCR过程不需要DNA聚合酶③PCR过程中DNA的解旋不依靠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④PCR过程中,DNA不需要解旋,直接以双链DNA为模板进行复制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C[解析]PCR过程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较,主要有两点不同:①PCR过程需要的引物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②PCR过程中,DNA解旋不依赖解旋酶,而是通过对反应温度的控制来实现的。

4.标准的PCR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步需要的温度可能依次是()A.92 ℃、50 ℃、72 ℃B.72 ℃、50 ℃、92 ℃C.50 ℃、92 ℃、72 ℃D.80 ℃、50 ℃、72 ℃A[解析]当温度上升到90 ℃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称为变性;当温度下降到50 ℃左右时,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称为复性;当温度上升到72 ℃左右时,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Taq 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称为延伸。

高考生物 第5章 第2讲 染色体变异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 第5章 第2讲 染色体变异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

高考生物第5章第2讲染色体变异挑战真题新人教版必修21.(2010·江苏)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

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 )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解析】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培育形成的新个体是四倍体,由此判断A项错误;用被γ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的新个体是单倍体,由此判断B项错误;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的新个体是二倍体,由此判断C项错误;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2个染色体组)释放极体(1个染色体组),然后培育形成的新个体是三倍体,由此判断D项正确。

【答案】D2.(2009·广东)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

大蒜是二倍体生物,在低温诱导情况下,染色体加倍会产生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A项错误。

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一般达不到100%,B项错误。

多倍体细胞形成的原理是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细胞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或由于内部因素的干扰,纺锤体的形成受到破坏,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细胞两极,于是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所以,这样的细胞分裂无完整的细胞周期,C项正确。

多倍体形成过程没有增加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因为非同源染色体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项错误。

【答案】C3.(2009·江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导学案:专题5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讲 生物的进化

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导学案:专题5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第2讲 生物的进化
(2) 在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发现细菌的多种性状都出现了新的多种表现型,说明 基因突变具有__不__定__向___、__随__机_____的特点。
(3) 现 代 生 物 进 化 理 论 认 为 , 细 菌 耐 药 性 形 成 的 内 在 实 质 是 __菌__群__中__抗__药__性__基__因__频__率__增__加____。
3. 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 (1) 理想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种群足够大、自由(随机)交配、 无迁入迁出、不发生突变、不发生选择,基因频率不变。 (2) 公式:(p+q)2=p2+2pq+q2=1,其中 p 代表基因 A 的频率,q 代表基因 a 的频率,p2 代表 AA 的基因型频率,2pq 代表 Aa 的基因型频率,q2 代表 aa 的基因型 频率。
考向 3 结合遗传变异和种群等考查生物进化 (2019·安徽安庆期末)甲、乙、丙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同一营养级的三种生物
(其竞争能力是甲>乙>丙),被生活在同一环境的另一种群丁捕食,关于丁捕食的食 物,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 )
A.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甲 B.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乙 C. 丁会更多捕食种群丙 D. 丁捕食甲、乙、丙是随机的,无明显规律
【解析】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一 定会引起生物的进化,A 错误;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会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会经过 生殖隔离,B 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环境的生存斗争 而实现的,C 错误;一般而言,自然选择导致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上升,控制不 利性状的基因频率降低,所以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 正确。
(2019·芜湖 5 月模拟)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 基因突变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 当某瓢虫种群数量剧减时,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加 C. 在某农作物选择育种过程中,其种群基因频率可发生定向改变 D.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没有新物种形成就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5 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增殖和受精作用

7
疑难点拨 1.动植物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 (1) 细胞种类的识别 ①图像呈方形或图像中有细胞板结构,若无中心粒结构,可 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若有中心粒结构,可判断为低等植物 细胞。 ②图像呈圆形或图像中有中心粒结构,无细胞板结构,以 缢裂方式平分细胞,可判断为动物细胞。 (2) 细胞分裂时期的识别 图像在具备同源染色体的前提下还有下列特点之一, 便可判 断细胞分裂所处的时期:
考向 2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 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 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
4
2.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 不同点 比较 间期: 是 细胞 否复制 中心粒 前期: 末期: 细 纺锤体 胞质分 形成机 裂方式 制不同 不同 间期 末期 相同点
5
两级 高等植 物细胞 ↓ 无 纺锤丝 ↓ 纺锤体
染色 染色 体完 体平 成复 均分 制 配
6
两组中心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 粒 (复制 凹陷,把细胞缢裂 动物 细胞 于间期 ) 成两部分 有 ↓ 星射线 ↓ 纺锤体 染色 染色 体完 体平 成复 均分 制 配
;第三种情况是 2 个细胞 。
11
核心考点·题点突破
考向 1 下图中,甲、乙、丙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
(1) 甲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________ ,理由是 a.________,b.________。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有________条,DNA 分子有________个。 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 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有________条。 (2)乙图细胞处于________期。 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辨认分裂图像的关键是识别同源染色体。一般情况下,同源染 色体是形态、大小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相当于数学中的两个“全 等形”,其中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常用不同颜色表示, 如图 C、D 所示)。A 组两条染色体大小不同;B 组两条染色体的 形状(着丝点位置)不同,因此 A、B 两组中的染色体都不是同源 染色体。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生物高考二轮专题强化训练专题5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微专题1遗传的分子基础1.(2022·江苏南通大联考)在探索遗传物质的道路上,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人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格里菲思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判断S型菌的DNA是否导致R型菌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通过观察菌落的特征判断R型菌是否向S型菌转化C.赫尔希和蔡斯通过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差异推测侵入细菌的物质D.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最终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 A解析格里菲思通过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判断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R型菌转化成S型菌,A错误;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中,分别将特异性去除S型菌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菌混合培养,观察菌落的特征判断R型菌是否转化为S型菌,从而确定谁是遗传物质,B正确;赫尔希和蔡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以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差异推测侵入细菌的物质,从而确定遗传物质,C正确;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一步步排除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干扰,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2.(2022·江苏南京调研)叶绿体DNA分子上有两个复制起点,同时在起点处解旋并复制,其过程如下图。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脱氧核苷酸链的合成需要RNA或DNA引物B.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相同C.两起点解旋后均以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D.子链合成后即与母链形成环状双链DNA答案 A解析DNA复制需要引物,故脱氧核苷酸链的合成即子链的合成需要引物,在体内引物常是一段RNA,在体外如PCR时引物是一段DNA单链,A正确;新合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序列互补,方向相反,B错误;由题图可以看到,两起点解旋后均以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子链,C错误;DNA连接酶能连接两个DNA 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故子链合成后需DNA连接酶催化连接成环状,D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专题5 细胞呼吸(含模拟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专题5 细胞呼吸(含模拟题)

【聚集高考】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专题5 细胞呼吸考点1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原理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D )A.葡萄糖→丙酮酸→水B.葡萄糖→丙酮酸→氧C.葡萄糖→氧→水D.葡萄糖→丙酮酸→CO2解析:葡萄糖的有氧呼吸分三个阶段,葡萄糖中氧的转变过程为C6H12O6→丙酮酸→CO2。

第三阶段产生的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

2.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试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

下列叙述中与试验结果不符合的是( D )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其次、三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其次、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该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3.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的是( B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①是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

②和③表示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④表示A TP的合成和利用,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4.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改变的相对值如下表。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CO2释放量O2汲取量a 100b 8 3c 6 4d 7 7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解析:种子有氧呼吸,汲取O2与放出CO2相等,无氧呼吸时不汲取O2但是放出CO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汲取O2小于放出CO2,可知a条件下只进行无氧呼吸,植物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很少产生乳酸且二者不会同时存在;b条件和c条件下既有有氧呼吸又有无氧呼吸;d条件下只进行有氧呼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5课题2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DNA的复制需要引物,主要原因是()
A.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
B.引物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
C.引物的5′端有助于DNA聚合酶的延伸DNA链
D.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解析:选D DNA聚合酶不能从5′端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

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2.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
C.PCR技术需在体内进行
D.PCR技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个阶段
解析:选C PCR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在体外快速大量复制DNA片段的一种新技术。

3.下列属于PCR技术的条件的是()
①单链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引物②目的基因所在的DNA片段③脱氧核苷酸④核糖核苷酸
⑤DNA连接酶⑥耐热的DNA聚合酶
⑦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⑥
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④⑤⑦
解析:选B PCR技术的条件:模板,本题为第②项;引物,本题为第①项;原料,本题为第③项;酶,本题为第⑥项。

4.下图是PCR反应过程中哪次循环的产物()
A.第一次循环B.第二次循环
C.第三次循环D.第四次循环
解析:选A在PCR反应中,以引物为标记,第一次循环时加入的DNA为模板,两条DNA链可分别由引物Ⅰ和引物Ⅱ与其结合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所以形成的每个子DNA中只有一种引物;从第二次循环开始,上次产生的含引物的DNA分子单链又可作为模板,形成的DNA分子两端均含引物。

5.右图表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右的过程为加热(50~60 ℃)变性的过程
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迅速致冷复性
C.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实质相同
D.图中DNA片段共有8个游离的磷酸基、8个3′端
解析:选C DNA体外的变性同体内的解旋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使氢键断裂,DNA双螺旋打开,只是体内需解旋酶,体外是高温条件。

6.PCR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各种试剂时,只需一个枪头
B.离心管的盖子一定要盖严,防止液体外溢
C.用手轻弹离心管侧壁的目的是使反应液充分混合
D.离心的目的是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提高反应效率
解析:选A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各种试剂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枪头必须更换,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离心管的盖子一定要盖严,防止实验中液体外溢;离心约10 s的目的是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提高反应效率。

7.下列有关PCR技术中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物是一小段DNA分子或双链RNA分子
B.扩增一个DNA分子至少需要的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子链数目
C.两种引物之间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D.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5′端连接脱氧核苷酸
解析:选B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分子或单链RNA分子;在DNA分子扩增时,需要两种引物,由于新合成的子链都需要引物作为复制的起点,则扩增一个DNA分子至少需
要的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 子链数目;两种引物分别与DNA 母链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并不是两种引物之间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NA 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从而使子链DNA 分子的复制方向只能是5′端→3′端。

8.复性温度是影响PCR 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

变性后温度冷却至40~60 ℃,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

PCR 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 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不包括( )
A .由于模板DNA 比引物复杂得多
B .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
C .加入引物的量足够多而模板链数量少
D .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
解析:选D 复性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解旋后DNA 分子变成单链,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冷却后仍可以进行复性。

二、非选择题
9.在进行DNA 亲子鉴定时,需大量的DNA 。

PCR 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可以使样品DNA 扩增,获得大量DNA 克隆分子。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DNA 的半保留复制,在试管中进行DNA 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图中黑色长方形是引物)。

(1)图中的变性、延伸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PCR 反应中的DNA 模板为P ,第一轮循环的产物2个子代DNA 为N 1,第二轮的产物4个子代DNA 为N 2,N 1、N 2中分别含有模板DNA 单链的DNA 分别有________个、________个。

若继续循环,该DNA 片段共经过30次循环后能形成________个DNA 片段。

(3)某样品DNA 分子中共含3 000个碱基对,碱基数量满足:A +T G +C =12
,若经5次循环,至少需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不考虑引物所对应的片段)
(4)若下图为第一轮循环产生的产物,请绘出以a 链和b 链为模板经PCR 扩增的产物。

解析:(1)变性的实质是DNA 双链解旋;延伸的实质是以DNA 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的过程。

(2)由于PCR原理为DNA双链复制,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无论复制几次,模板链一直存在于2个DNA分子中。

DNA复制的数量变化是指数式增长方式。

(3)由(A+T)/(G+C)=1/2可知A∶T∶G∶C=1∶1∶2∶2,所以A的比例为1/6,在一个DNA分子中的数量为3 000×2×(1/6)=1 000个,5次循环的DNA数为32个,所以以原料合成的DNA数相当于32-1=31个,至少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31×1 000=31 000个。

(4)画图的关键是注意引物A、B的位置和所对应的模板链。

答案:(1)模板DNA双链解聚形成单链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原料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新的DNA链(2)22230(3)31 000
(4)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