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对比元素
浅析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的对比手法
环 境 是 人 们 活 动 的 场所 .描 写 环 境 是 为 了衬 托 人 物 在 《 乡 》 , 者 用 了不 少 笔 墨 来 描 写 故 乡 的 景 物 , 故 中 作 目的 是 为 了
衬 托 故 乡 的 人 。作 者在 《 乡 》 为我 们 描 绘 了 记 忆 中的 故 乡 故 中
言 的 。这是 “ ” 时 记忆 的 苏醒 .似 乎看 到我 美丽 的 故 乡 了” 我 儿 “ 。
现实 中的故乡景物是 “ 气 又阴晦 了 . 风吹进船 舱中 . 天 冷 呜 呜 的 响 … …苍 黄 的天 底 下 . 近横 着 几 个 萧 索 的 荒 村 . 远 没有
一
比 。 闰 土 憨 厚 朴 实 , 于命 运 . 受 封 建 剥 削 之 苦 , 尚未 觉 安 深 他 醒 .他 不 但 自 己事 事 按 规 矩 办 .而 且 要 后 代 老 老 实 实 地 做 奴
和“ ” “ 识 ”讲许多 “ 奇 的事”还送 “ ” 毛等东 西。 我 很 熟 . 稀 . 我 鸟
小 ” “ 大 ” 个 形 象 的对 比 ,狂 人 日记 》 和 高 两 《 中那 “ 人 ” “ 吃 与 被 吃 ” 种 人 物 的 对 比等 . 一 不 是 在 对 比 中 塑 造 人 物 形 象 . 两 无 在 对 比中展 示 作 品 主 题 对 中显 示 出文 章 的 艺术 特 色 。 在 比
“ 黄瘦 些 。 上 没 有 银 项 圈 ” 闰 土 已 无 力给 儿 子 套 上 银 项 圈 . 颈 。 而 只 能 向 别人 讨 取 香 炉 和 烛 台 . 希 望 寄 托 在 神灵 的保 佑 上 把
人 物 对 比手 法 在 《 乡 》 充 分 发 挥 了它 的 作 用 , 故 中 由于 用
戚之 , 少年闰土和 “ 情真意切 , 我” 亲密无间。二十年后 ,我” “ 和
以《故乡》为例,浅谈鲁迅小说中对比手法的妙用
以《故乡》为例,浅谈鲁迅小说中对比手法的妙用作者:尚样勤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04期摘要:鲁迅的文章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且对比强烈、鲜明,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品中的对比方式多种多样,有同一个人物不同时期的对比,有不同人物间的对比,也有景物环境间的对比等等。
对比使人物特征鲜明,突出了文章主题。
关键词:对比手法鲁迅人物描写环境描写《语文教育与美学论》指出:“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并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语言艺术。
”《故乡》之所以成为鲁迅小说的名篇,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刻画了两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闰土和杨二嫂,儿时的记忆里,他们都是十分美好的,但经过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这两个人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来的。
而鲁迅在人物描写时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以下两种:一是通过同一个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变化,来体现不同时段思想性格上的差异,从而丰富人物形象。
最典型的就是《故乡》中闰土前后二十年的鲜明对比。
二十年前的少年闰土,在我的记忆中简直就是个精灵!你看,他有一副“紫色”的圆脸,脖子上带看“明晃晃”的“银白”色项圈,“头戴小毡帽”,“红活圆实的手”,是一个多么健康、可爱的孩子。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少年闰土在一个“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无事不知、无事不晓的神奇人物,他所知道的都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稀奇事,懂得又多,简直就是一个神奇的小英雄。
也正是这样的闰土,让我一再的记挂着,希望再一次见到他。
然而,记忆中总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可是,当你真正面对它时,却未必能留住那份美好的感觉。
就在我对闰土哥的到来充满了莫名的期待时,他已变成了:“灰黄”的脸色,“很深”的皱纹,“肿的通红”的眼睛,“破旧”的毡帽,“极薄”的棉衣,“瑟索”的身体,“粗笨开裂”的手……一系列色彩词、形容词的运用,让我无论如何都无法从外貌上与那个活泼、健康的少年闰土联系到一起,眼前的这一幕刺的我心痛。
论鲁迅《故乡》的对比艺术
论鲁迅《故乡》的对比艺术〔关键词〕对比艺术;审美价值;写作能力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只有达到一定的强烈程度,才能激动读者并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
而应用对比艺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方法。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在艺术构思上通篇采用了对比手法来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展现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
下面从三个方面作一些分析。
一﹑景物描写的对比小说常通过对立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
请看《故乡》中两段景物描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两段景物描写,色彩迥然不同。
前者展现的是一幅阴晦悲凉萧条败落的景象,令人心灰意冷;后者描绘的是一幅美丽明朗、生机盎然的西洋式版画,令人心驰神往。
这两幅不同色调的画面,形成极强烈的反差,体现了不同的审美价值,显示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第一幅画面是现实中的故乡,它既写明“我”离家二十余年,“我”这个辛苦辗转在异地谋食的知识分子非但没有兴旺起来,反而要使老屋“易主”,可见当时知识分子的处境;同时,也深刻说明了二十年来故乡凋敝不堪,正是当时农村经济日趋破产的写照;另外,也反映故乡的颓败,一方面使我的心悲凉,一方面也促使“我”由关切故乡风物的变化转到更关切故乡人的状况,促使我去寻找改造旧社会,探索新生活之路。
第二幅画面,是美丽神奇的田园风光图,是“我”理想中的故乡。
它既烘托了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来和中年闰土“木偶人”对比,又借幻想中的圆月、蓝天、绿地,来象征和谐美满的社会和人生;并以此为背景,表露出了作者对踏出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希望之路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二、闰土形象的今昔对比在现实生活中,同一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下内在性格的变化,常常处在不协调的矛盾状态中。
品味《故乡》一文中的对比手法
品味《故乡》一文中的对比手法《故乡》是中国作家鲁迅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比手法,鲁迅运用对比来揭示故乡的变迁和人们的苦难。
在文章中,鲁迅在描写两个时期的故乡的巨大对比,通过对比来展示了旧时代和新时代的巨大差异和冲突。
鲁迅通过描写旧时代故乡的景象来营造一种怀旧的氛围。
他描述了昔日故乡的静谧、古朴的风景,如“绿豆花竞开”、“瘦黄牛守着空荡荡的稻草地”等,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田园诗般的美好景象。
在这里,人们过着宁静平和的生活,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固定而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份内事,生活似乎是安逸而美满的。
这种旧时代故乡的描写给人们一种浓烈的怀旧感。
鲁迅接着描写了新时代故乡的景象,通过对比突显了旧时代与新时代的裂痕。
他写道:“我远远望见头发花白的人坐在破房子门口的台阶上”,这个描述让人们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贫困与困苦。
在这个新时代,故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人们过着贫困和艰苦的生活。
他们失去了旧时代的安逸和美好,也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希望。
通过对比旧时代与新时代的不同,鲁迅揭示了旧社会的底层人民在新时代下的痛苦与困境。
除了对比旧与新时代的不同,鲁迅还通过对比来揭示旧社会的黑暗与文明之间的冲突。
他写道:“当时有府,有县,有县学,有许多的武生全国修满论,还有许多不愿意受此教育的人都去受”,这个描述揭示了旧时代故乡的教育水平低下。
在这个新时代,人们普遍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与之相对应的是,新社会的教育与科技发展迅速,鲁迅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通过对比旧与新时代的教育水平差异,鲁迅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与落后。
鲁迅还通过对比来表达他对旧社会人们自卑、封闭的不满。
他写道:“人怕他快抬脚,表明自己并不是书生”。
在旧社会,人们对知识和教育抱有一种畏惧和压抑的态度,自卑感油然而生,不敢展现自己的文化修养。
而在新社会,这种自卑的情绪已经被人们摒弃,人们勇敢地展示自己的知识和才智,拥抱新生活。
通过对比人们的态度和心境的差异,鲁迅表达了他对旧时代自卑和封闭的强烈不满。
鲁迅小说比较阅读
鲁迅小说比较阅读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人物的变化揭示主题。
鲁迅的小说经常运用对比比较来塑造人物和揭示主题。
在短篇小说《故乡》,是反映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文章中运用对比比较有力的刻画了人物,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二十年前——“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这时,他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生活无忧无虑,他的知识全是在生产实践中获得,又用于生产实践,这是生活在一个有饭吃、有衣穿、有活干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
请看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还被沧桑岁月刻下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显然,这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旧中国广大劳苦民众的代表,他在社会的最底层艰难地挣扎着,以至于生活“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闰土这样大的变化?少年闰土刚见到到“我”——“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他常常向“我”讲许多趣事,“我们”还哥弟相称,在他眼里,“我们”年龄“仿佛”,可以无话不谈,其实,“我们”都拥有一颗金子般的童心,有的是人性的善,有的是感情的真,在这块未被封建礼法玷污的净土里孕育着天真烂漫的童年,这种纯真的友谊是多么可贵!二十年后见“我”——“老爷……”使我顿感惊异,少年时平等、纯真的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
那么,又是什么使“我”和闰土前后的关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照闰土的话说“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为什么少年“不懂事”的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纯真友善的少年,而中年“懂事”的闰土却成了一个愚纯麻木的“木偶人”呢?闰土所说的“懂事”的“事”,实际是旧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等级观念。
在这种等级观念的束缚下,儿时在童心无忌的状态下建立的平等、友好、纯真的朋友关系,只能在孱弱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温暖的、幸福的回忆。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对比研究(论文)
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对比研究张敏(湖北理工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摘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代热血青年接受“五四”运动先进思潮,白话文掀起一阵旋风。
白话文的兴起带动中国幽默讽刺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入了喷涌式发展新时期,中国幽默讽刺文学也由此在现代大放异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构成一幅异彩纷呈的瑰丽画卷。
优秀代表执戟荷枪的孤独“战士”——鲁迅。
他的作品讽刺艺术的思想真实而又揭示矛盾,文学创作风格更赋予创造性。
关键词:讽刺艺术;真实;创造性;0引言鲁迅的小说创作于中国白话文的兴起时期,并在当时中国“五四”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处于内忧外患的民国初期,当时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不仅受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与剥削,还受到封建地主、官僚、军队的层层盘剥,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思想上对他们进行麻痹。
鲁迅的作品正是这样真实而深刻地诞生于当时的政治背景之下,从而他的作品更赋予真实性色彩,从他的各种讽刺技巧中可以找到他的内心呐喊与彷徨。
在他的小说人物描写中,通过对几个人物形象的刻画,鲁迅笔下的农民阿Q 、祥林嫂、闰土和爱姑,他们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除了上述四位作者刻画得鲜明突出的人民形象外,作者还刻画了七斤、阿长等等,这类人物形象相对于阿Q 、祥林嫂等人来说是简单了些,但他们的命运同样充满悲剧色彩。
鲁迅曾经和农民有过接触的,对农民的生活是有一定了解的,农民当中也许不乏智识者,但他偏偏选择去刻画一系列带悲剧性的农民形象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他笔下的阿Q 、祥林嫂、闰土的出现,使我们第一次听到了人民的声音。
通过一些讽刺性刻画人物特写,展现了社会矛盾的一面,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对当时各个阶层国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形象责备。
这和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创作时的心态,和当时启蒙主义和文学革命的需要,以及现代审美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从讽刺的艺术上讲,鲁迅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他秉承了《儒林外史》的嘲讽当世腐朽,讥讽时弊的传统,一改之前谴责小说的玩弄辞藻,笔无藏峰,失去批判节制的黑幕展示,跳出了题材模式。
故乡对比手法及作用分析
《故乡》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故乡》与《孔乙己》选自鲁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这两篇小说的构思代表了鲁迅先生早期小说的特色,下面就简单的进行分析对比。
1、线索基本相同《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情节,《孔乙己》以“我”的所见所闻作为线索。
2、深刻揭示了社会根源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回忆说:“鲁迅在弘文书院的时候,常常和我讨论下列三个相关的大问题:一是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生?二是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是它的病根何在?他对这三个问题的研究,毕生孜孜不懈。
”鲁迅去世前不久写的一封信中,比较了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国民性,他说,我们民族“历史上满是血痕,却竟支撑以至今日,其实是伟大的。
但我们还要揭发自己的缺点,这是意在复兴,在改善”。
这一段话有助于我们对鲁迅的理解的:他毕生孜孜不懈地研究国民性,他后来在许多文章中揭发中国国民性的缺点,目的仅仅在于促进中国的复兴和改善。
《故乡》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旧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
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产的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孔乙己》成功地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冷漠麻木的精神状态,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的病态。
《故乡》和《孔乙己》分别从旧中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角度揭示了封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
3、突出的语言形式鲁迅在小说中用了大量的省略号,通过这样的语言形式展现主人公的心态。
《故乡》中用了二十八次,少年闰土有四次,“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写出了少年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
中年闰土的一句“老爷……”,这一声称谓里蕴涵的极为深刻的人生悲哀和心灵悲剧,深刻揭示了“我”与闰土的隔膜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造成的。
《故乡》中的对比艺术手法
《故乡》中的对比艺术手法对比这一表现手法以其鲜明强烈的表达效果而被广泛使用。
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大量地运用对比,今昔相映,虚实相生,构成一幅幅反差极大的画面:对比一:碧绿的瓜田与萧索的荒村小说一开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深冬时节故乡令人悲凉的景象:“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由眼前之景,小说自然地引出记忆中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怎样好呢?小说没有直接地作一番全景式的描述,而是匠心独运,以简洁地笔墨,用一幅瓜田图来表现故乡的美丽:“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一方面是色彩明丽、情调恬美、生机盎然的画图,一方面是色彩灰暗、情调凄凉、死气沉沉的荒村,两相对照,故乡的今不如昔便不言自明了。
这一组对比性的画图,突出了故事情节的背景,给小说定下了一个低沉的基调;而情调上的巨大落差又暗示人物“我”内心产生的一种压抑之情。
对比二:隆重的祭祀与易主的老屋小说在展示故乡的现状这一全景后,把镜头缩小到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之状:“我们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共同卖给别姓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
这个封建大家族已经分崩离析,如同瓦楞上的枯草永远地死去了。
而三十年前,“我家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那年家族的祭典也是那么的隆重,“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很多”。
由此可以想见这个封建大家族当年的盛况,可如今这热闹繁华已不复存在,这在“我”的内心又添一层伤感之情,这一对比也使人们领悟到封建经济已经彻底地崩溃了。
对比三:清闲的“西施”与贪小的“圆规”杨二嫂在小说中不是主要人物,但作品用于这一人物的笔墨倒也不少,显然这不是作者的闲笔。
杨二嫂原是开豆腐店的,当年“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她面擦白粉,只是“终日坐着”,可见其生活的无忧无虑。
而十年后的今天,这位当年的“豆腐西施”已今非昔比了,她那瘦削不堪的形体,圆规式的站相“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和拿了“狗气杀”飞也似的跑掉这种不体面的行动,以及口口声声的阔呀钱呀的语言等,都无不表露出她的生活的窘迫。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鲁迅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各具特色,生动地表达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本文将对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鲁迅的文学艺术和思想内涵。
一、主人公的形象鲁迅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往往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反抗精神的人物。
比如,在《狂人日记》中,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被压迫的小人物,他与社会的矛盾和无奈感让读者对他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孔乙己坚守自己的尊严,嘴上不屈服于社会,但他的命运却被社会的压力所摧残。
通过孔乙己的形象,鲁迅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命运的悲惨和社会体制的不公。
另一个鲁迅小说中的典型形象是“阿Q”。
《阿Q正传》中的“阿Q”是一个深受社会歧视和挫折打击的人物,他内心充满了自卑和仇恨。
阿Q表现出了一种形式上的反抗,但这种反抗并没有真正改变他的处境,反而使他逐渐堕入更深的绝望之中。
通过塑造阿Q的形象,鲁迅揭示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对弱者的压迫。
二、次要人物的形象除了主人公形象外,鲁迅的小说中还塑造了丰富多样的次要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在小说中起到了衬托和烘托主题的作用。
比如,在《故乡》中,作者通过小说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展示了当时乡村社会的封建习俗和封建礼教给人们带来的困境和苦闷。
其中的“祥子”和“辜负了祥子的女人”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农村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塑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不满和对个体命运的担忧。
这个形象形象既是个体受压迫的代表,也是对于社会不公的直接抗争者。
这些次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得整个小说更加鲜活,深入人心。
三、反面人物的形象在鲁迅的小说中,还有一些反面人物形象,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谈,鲁迅展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陋。
比如,在《狂人日记》中,孔乙己的对手赵太爷是一个残忍、贪婪且好色的地主,他完全没有任何人性的底线。
鲁迅小说浅析
鲁迅小说浅析1917年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竖起了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
这其中,小说与诗歌取得了斐然的成就,绽放出了绚烂的光芒。
`在小说这块领域,鲁迅可以被当之无愧的看作是“先行者”。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这篇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相比无论是在语言上、思想内容上,还是在结构上、行文风格上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写作模式。
首先,在语言上,鲁迅率先采用了白话文叙述的,这是当时胡适、陈独秀等人所提倡的。
其次,在思想内容上,鲁迅描写了当时病态的中国人,对当时残余的封建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抨击与批判,小說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横着看,竖着看,上面所写的都是吃人两个字”,这就非常明确的表明了鲁迅的写作态度与写作思想。
在结构上鲁迅的这篇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注重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用完整的故事和情节展开的写作模式,他采用了日记体的格式,用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进行描写,让读者在诵读时有一种置身其中的真实感觉,在这种感觉下人们能更真切,更真实的直截了当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这样人们就能充分理解鲁迅对麻木不仁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触。
最后在行文风格上他摒弃了古典小说的写作方式通篇采用白话文写作方式把他那另类的、独特的的表现方式含蓄、节制、简约、简练的给复制出来。
鲁迅的小说在现代文学中不仅是开山之作,也是砥柱中流。
他的另一篇小说《孔乙己》的成就与地位也是相当突出与重要的,《孔乙己》中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形象,一个落魄的,穷困的,寒酸的,迂腐的落地秀才,他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
然而小说的主人公孔乙己却深陷其中,茫然不知所措,麻木不仁。
他的心中却还残余着“读书致仕、光耀门楣”的腐朽思想,他还固执的坚持着读书人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是孔乙己个人的自我价值观念,正是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酿造了他的悲剧。
鲁迅在写着篇小说的手法上也是非常独特,非常另类的。
谈谈《故乡》中的对比
谈谈《故乡》中的对比作者:何育锋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2009年第01期《故乡》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也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
从艺术特点上看,对比手法的运用是这篇小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一、人物形象的对比1.闰土一家三代人的对比三十年前,闰土的父亲在生活重压下,把希望寄托在后代身上,怕儿子死去,给他起名为闰土,“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那时的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热情、纯真的少年。
三十年后,闰土在更沉重的生活压迫下,生活比父亲更惨苦了,他已无力给儿子套上明晃晃的银项圈,香炉、烛台是他希望的寄托。
闰土的儿子水生又长成闰土当年的模样,所不同的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
这组形象对比揭示了故乡没有变,“闰土”们依然在黑暗的制度下挣扎,依然遭受经济上的剥削、政治上的压迫、精神上的摧残,重复着同样的命运;故乡是变了,剥削变得更重了,压迫变得更深了,摧残变得更烈了,因而劳动人民的命运也一代比一代悲惨了。
2.闰土、“我”、杨二嫂三人的对比闰土世代做奴隶,“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至于苦在哪里,又为什么这样苦,却“又形容不出”。
他没有醒悟,还是“辛苦麻木”地生活着,不但自己事事都按奴隶的“规矩”办,而且要自己的后代也老老实实地做奴隶。
“我”是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闰土苦难的景况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希望改变旧社会,为下一代创造“我们未经生活过的新生活”,也认识到实现希望的艰巨性,为实现希望而“辛苦展转”地生活着。
杨二嫂是一个既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
她自私刻薄,对上层阶级既憎恨又羡慕,完全为着自己而“辛苦恣睢”地在生活的旋涡中挣扎。
这一组人物形象的对比,以闰土为中心,通过闰土三十年前后形象的巨大变化,深刻的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日趋破产和农民的悲惨生活,以激起读者对造成这一切社会根源的愤恨。
杨二嫂形象的刻画,既有力地衬托出闰土所处现实环境的严酷,也揭露和控诉了剥削阶级的罪恶,猛烈地抨击了当时腐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风尚,同时也用她的自私、刻薄反衬出闰土的淳朴、善良。
识别修辞手法鲁迅小说中的比喻与拟人
识别修辞手法鲁迅小说中的比喻与拟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丰富的修辞手法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小说中,比喻和拟人是他常常使用的修辞手法之一,它们为他的作品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深刻的意义。
本文将通过分析鲁迅小说中的比喻与拟人,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学创作。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来传达特定的意义或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中,比喻常常用于描述人物和环境,以便更好地展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悲哀。
例如,在《狂人日记》中,鲁迅比喻中国社会为“疯人院”,暗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们的迷失。
这个比喻既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社会的状况,又通过与疯人院的对比来突显社会的荒诞和扭曲。
此外,在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他用比喻来揭示人物性格和社会境遇。
他描述了主人公孔乙己的相貌,说他“脸色枯黄,瘦削无比,皱纹织成了一张网”,形象地描绘了孔乙己的病态和憔悴。
这个比喻不仅传达了人物的外貌,更深入揭示了孔乙己所处的贫困和艰难境遇。
除了比喻,拟人也是鲁迅小说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拟人是将非人物的事物或概念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便更好地抒发情感或传达思想。
在《阿Q正传》中,鲁迅通过拟人来描述群众的心理状态。
他描绘了阿Q刚胜利时群众对他的称赞和追随,“悲欢交集的呼声就逼得阿Q太仓皇了”,这个拟人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群众对阿Q欢迎的程度,以及阿Q在这种情况下的慌乱和无措。
此外,在鲁迅的小说《药》中,拟人被用来抒发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愤怒。
他形容社会为“邪恶的魔鬼”,将其拟人化,生动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憎恶和愤怒。
这个拟人形象不仅突显了社会的黑暗一面,更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反思。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鲁迅小说中的比喻与拟人是他用来传达思想和意义的重要手法。
通过比喻,他能够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而通过拟人,他能够抒发情感和传达思想。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让鲁迅的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思想和对社会的关注。
从对鲁迅的批评中看鲁迅小说世界里的二元对立
从对鲁迅的批评中看鲁迅文学世界的二元对立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内容摘要]:近年来,对鲁迅批评之风越来越盛,对鲁迅的重新定位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甚至出现了对鲁迅全盘否定的观点。
本文从当下对鲁迅的批评与定位出发,探讨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的鲁迅创作的动因是改良人生,但他又有着对这种可能性的彻底的怀疑,正是这种对人生的态度,让鲁迅的文学世界里呈现着冷与暖、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
[关键词]:鲁迅;批评;文学世界;二元对立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一度被人们作为宣传工具,一度被神化,毛泽东也曾给他极高的评价。
然而实际上,对鲁迅的“批评”一直存在,而近来,批评鲁迅的声音似乎格外多起来。
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丧失了名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
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
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这样的显像也说明了鲁迅以及鲁迅文本精神在过去的时间里对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或许这样的否定,也带有一定的政治或者功利性,在民主化的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民主的、多元化的语言环境与自由。
近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
一种原因是过了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也腻味了继续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
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
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却没有看到鲁迅想要借此达到的社会效用。
鲁迅以笔为武器,为了唤醒麻木的中国人民,用冷峻的文字批判中国人民“国民性”,但他的笔不只是单纯的指向中国民众,而是在看与被看的大众世界里,用自己的“冷”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冷”唤起中国民众的“暖”。
品味《故乡》一文中的对比手法
品味《故乡》一文中的对比手法
《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通过对主人公家乡的描写,展现了社会上腐败、黑暗的现象以及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在小说中,鲁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小说的主旨,表现了主人公的变化和对他所处环境的感受。
首先,鲁迅巧妙地对比了主人公在南方和北方的生活情况。
在南方,主人公的生活是封闭的、落后的,没有希望和未来,而在北方,主人公看到了繁华的城市和文明的生活。
这一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不同经历,同时也呈现了南北的差距。
鲁迅在小说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人民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其次,鲁迅对比了主人公对南方乡村和城市的感受。
在南方,主人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感到无法忍受,而在城市,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先进的生活方式。
这一对比体现了城乡差异,也呈现了主人公心理的变化。
他从无力改变南方现状,到拥抱新的生活方式,表现了主人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和变化的不同态度。
最后,鲁迅对比了主人公对家乡的不同看法。
在南方,主人公看到了他那一代人的懦弱和无能,对家乡充满了愤怒和不满,而在北方,主人公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对家乡充满了怀念和眷恋。
这一对比反映了主人公的成长和变化,也让读者看到了不同情感态度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
品味《故乡》一文中的对比手法
品味《故乡》一文中的对比手法《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对比手法摄人心魄,展现出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无尽怀念与无尽感慨。
对比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是十分普遍的,但是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于对比手法的运用却是极为淋漓尽致,引发了读者对于家乡的种种情感的共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故乡》中的对比手法。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这种差异既表现在物质生活上,也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
在城市中,一切都是新的、洁净的、高端的,而在农村中,一切都是旧的、陈旧的、落后的。
这种对比使得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加深了读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写道:“家乡近了,我也想着家乡老的父亲。
看着眼前那半幅破布破纸贴了缝补的草房子,便觉得老子瞒天过海,品行可悲。
”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之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对于家乡的怀念之情。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生命的轮回。
在小说中,主人公回到家乡后,发现家乡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连他自己也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
这种对比使得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和无常带来的无限感慨,加深了读者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在小说中,鲁迅先生写道:“我正睡得香,分明听得说有人拾东西。
我睜开眼,只见旧院中的月光立了一团黑一团白,看不出什么。
再睡去,梦见爬不到船上了。
”通过这句话,读者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的生命的轮回和无常所带来的无限感慨,加深了读者对于生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故乡》以其独特的对比手法展现了鲁迅先生对于家乡的深刻怀念与无尽感慨,引发了读者对家乡的种种情感的共鸣。
通过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鲁迅先生将家乡的美好与残酷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深沉。
相信每一个读过《故乡》的人都会深深地被其对比手法所感染,对家乡充满了无限的留恋和思念。
分析鲁迅小说两种模式
分析鲁迅小说两种模式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速者、研究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现代知识分子。
鲁迅极富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文学创作,则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
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是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这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现象。
而鲁迅小说的独特性体现在《呐喊》、《彷徨》里:就演化为“看/被看”与“离去一归来一再离去”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
一面“看别人”,一面“被别人看”,由此构成了“看/被看”的二元对立。
初中语文课上《孔乙己》,一句“窃书不能算偷”总觉得孔乙己可笑稍加些可怜,看了视频后才觉得孔乙己可悲,而看客们则更是无情与麻木不仁。
许多人在看《孔乙己》时只会把目光锁定在孔乙己这一个身上,把孔乙己当做一个饭后闲谈的笑料或冷嘲热讽的对象——实际上就已经在现实中重演看客了。
正如钱理群在赏析《孔乙己》时说:“看戏(看别人)和演戏(被别人看)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看与被看成了基本的生存方式时就不止是在戏楼里喝着大碗茶看“失空斩”那么简单了,而转变为杀人与被杀人。
老师机械地讲解《祝福》时都会问:“祥林嫂是被谁杀死的呀?”答案也机械地说“黑暗的社会”云云,诚然如此,可这么说不觉得很抽象吗?祥林嫂一个农村妇女又是如何惨遭社会的毒手呢?丈夫和阿毛的死给了祥林嫂心灵上的致命一击,当祥林嫂反复向鲁镇的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时,一开始人们还会“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可看客们“叹息一番”过后却“满足的去了”。
可知看客们一开始并不是出于安慰、同情和理解的目的去听祥林嫂的故事,而是抱着一种猎奇的心理,出于满足自己的好奇感的目的,这也以至于祥林嫂再到后来向人们倾诉时,“一听到就厌的头痛”,这也就是祥林嫂死因的具体体现——是鲁镇的看客们“集体”杀死了祥林嫂。
“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也称为“归乡”模式。
《祝福》里其实也有一个“我的故事”,或者说,小说存在着三个视点,即“我”、“祥林嫂”与“鲁镇”,从而构成了三重关系:“祥林嫂与鲁镇”的关系是读者普遍关注的,它所展开的是“儒、释、道传统吃人”的主题;读者往往忽略了“我”与“鲁镇”的关系,其中正蕴含着“离去——归来——再离去”的模式。
浅析鲁迅小说《社戏》的曲折和对比艺术
重地 心忽而 轻松 了,身体 也是似 乎舒 展到 说不 出 的大 ”,
融洽 关 系 , 对未 来 美 好 生 活 的 向往 和追 求 。也通 过 这 两
叙事 时 ,行 文 曲折 , 善设波 澜, 一波 三折 ,回转 曲折 的艺术 多么高兴啊 ! 可是 “ 在 早一 L 就 叫不到船 ”。此为 一折 ; “ 央 技巧, 令人 叹为观止 ,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 社戏》中曲折的艺术手段,主要表现在 以下两个方面: 人 到邻村 去 问, 也没有 ”,盼星星 、盼 月亮, 好 不容易 盼到 了, 竟因无船 去不成 , 使 “ 愿望 ”变成 失望, “ 愿望 ”落空
候 在 赵 庄 看 社戏 的经 过 和 感受 。前 半 部分 反 映 了 当 时 昏
了转 机 。 “山重 水复 疑无路 , 柳暗 花 明又一村 ”,没有船 , 不能去, 现在 船有 了, 这 “ 愿 望 ”可 总算能够实现 了,“ 我”
精神 为 之一 振 , 对看 社戏 充 满 了希望 ,心 情也 变得 轻 松愉 暗混 乱 的社 会环 境 ,批 判 了人 们 的 自私冷 漠 :接下 来 则 快起 来 ,此 为 二 折 :然 而 外 祖 母 和母 亲 的 “ 迟 疑 ” 又 为
《 孔 乙 己》 《 故乡》 《 从 百草 园到 三 味 书屋 》 《 祝 福》 等作 品中都成 功运 用 了对 比的艺术手 法 。 《 孔 乙 己》 中在情 节上 以酒店 中众人 的四次哄 笑浪潮 ,反衬 看客 们的
浅析 鲁迅 小说 《 社 戏 》 的 曲折 和 对 比 艺术
《故乡》中对比手法及作用
《故乡》中对比手法及作用《故乡》是鲁迅先生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对乡村与城市、农民与知识分子、传统与现代等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封建旧制度的批判和对进步的渴望。
首先,在《故乡》中,鲁迅运用了乡村与城市的对比,突出了乡村的落后和城市的先进。
小说开头,主人公回到了故乡。
他在故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乡村的衰败和贫困令他痛心疾首。
相比之下,城市则更加繁荣和富裕。
通过对乡村与城市的对比,鲁迅揭示了乡村社会的落后和困苦,进一步强调了封建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故乡》中,鲁迅巧妙地对比了农民与知识分子。
主人公和他的姐姐回乡时,遇到了一个农民。
农民的言谈举止和行为举止都与主人公姐弟俩大不相同。
通过这种对比,鲁迅揭示了知识分子与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农民对传统的执着和顺从使主人公感到难以理解,而主人公姐弟俩则一直追求知识和进步。
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知识分子的进步性和开放性,也暗示了封建传统束缚下的农民的落后和困境。
此外,在《故乡》中,鲁迅还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对比,表达了对传统封建制度的批判。
小说中,主人公姐弟俩回到了故乡,发现一切都已经变得陌生和颓废。
乡亲们对主人公姐弟俩的态度也十分冷淡。
乡亲们依然沉浸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守旧而保守。
而主人公姐弟俩则追求着现代的知识和生活方式。
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对比,鲁迅揭示了传统封建制度的惰性,进一步强调了进步和革新的重要性。
最后,在《故乡》中,鲁迅运用了其他一些对比手法,如乡村与城市的对比、乡亲家与主人公家的对比等。
这些对比手法的有效运用,更加真实地描绘了乡村社会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突出了故事中的主题。
总的来说,通过对乡村与城市、农民与知识分子、传统与现代等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鲁迅在《故乡》中成功地表达了对传统封建制度的批判和对进步的渴望。
这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小说更加生动,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弊端,深刻地触动了读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对比在小说中的作用初探
的对 比描写 , 以及有类似 对比 的文 学作 品 , 从温 故知 新、 调动课 堂 、 求 同 辨异三个方 面进行辩说 。讲读小说 , 无外乎 人物的性格 , 故 事情节 , 环 境
描 写 。纵 观 小 说 创 作 的共 同特 点 , 这 三 点 几 乎 都 有 对 比 因 素 在 增 强 小 说
己在酒客嘲笑他有偷窃行 为时 , 为什 么硬撑着作 “ 你怎 么这样凭 空污人
清 白”、 “ 窃书不能算偷 ” 的无力强辩 ?为何范进能 “ 手里 插个草标” 在 大 庭广众之下“ 东张谣望”寻人卖鸡 。 范进懦弱猥琐 , 甘受屈辱 , 脸 自卑 相; 孔乙 己虽穷 困落 魄, 却 用 初 探
@ 郭薇
摘要 : 在 小说教 学中, 采用纵 向、 横 向对 比阅读的教学法是培养学 生
学习兴趣、 提高记忆效果和提高 学生理 解 能力 、 分析 能力 的一种行 之有
效的方法。
灵魂的麻木正是鲁迅 竭尽毕 生精力 去鞭挞 的。胡屠 户和酒 客掌 柜也是
条的变形写意 , 信 手涂抹出人物 令人作 呕的脸谱 , 如写胡屠 户“ 横披 了衣
服, 腆 着肚子 出去 了”, 写范进 “ 头 发都散 了, 两 手黄泥 , 淋淋 漓漓一身 的
水” ; 鲁迅则如一雕刻家 , 对孔 乙己作 的是多层次 的精 细的雕刻 , 如“ 他 身
材高大 ; 青 白脸色 , 皱 纹间 时常 夹些 伤痕 ; 一 部 乱蓬蓬 的花 白的胡子 ” , “ 孔 乙己便涨红 了脸 , 额上 的青筋条 条绽 出…”, “ 他脸 上黑而且 瘦 , 已经 不成样 子; 穿 一件破 夹袄 , 盘着 两腿 , 下 面垫一 个蒲 包 , 用 草绳在 肩上挂 住 ”, 凸现 的是人物可憎可哀 的神韵 。《范进 中举》 里“ 十几层地 狱” 的笑 谈, “ 洗下半盆猪油 ” 的戏谑 , 无不体现出艺术放大式的夸 张; 而咸亨酒店 掌柜与酒客不 紧不慢 的问话 , 也显示 出鲁迅 自然 圆熟 的技巧 。又如孔 乙 己给酒 钱时的一 “ 排” 一“ 摸”, 如两个令人 回味的慢镜 头 , 引起 的是观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对比元素
20148203 陈沁怡
鲁迅,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和小说家,开创了中国近现代小说的先河。
在他的作品中,大量的对比的元素也值得反复推敲。
他运用的对比手法充斥在他对环境,人物甚至是叙事结构的安排中。
炉火纯青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是为小说主旨的体现增色良多。
鲁迅的小说中一直有大量的环境描写,它塑造了人物,也撑起了整个情节。
而鲁迅利用大量对比是的环境描写更为丰富生动。
首先是环境中的色彩和明暗的对比突显了觉醒者的悲剧性。
《狂人日记》中的“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和“今天晚上,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
”两句话的对比,环境的明亮和昏暗在这里有着更为深刻地象征意义。
在全篇小说中,月光作为一个意向,象征着启蒙和觉醒。
而环境的明暗对比直指狂人的觉醒和周遭环境的灰暗,周围人的麻木。
在《药》中,夏瑜的母亲特意去祭奠他时,“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箭也似的飞去了。
”最后一段阴冷的环境描写中,乌鸦叫声的动态和周围静态的死寂成为对比,更加深了当时死寂的气氛和夏瑜生命的悲剧。
这里乌鸦的叫声如同鲁迅的呐喊,以声衬静,更添悲凉。
而在环境中大量运用的反衬的描写,也是对比手法里的一大特色,凸显出了“被吃者”
的命运悲剧性。
《孔乙己》中的社会环境和孔乙己生命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予读者更为直观强烈的体验。
“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在这里利用笑声和孔乙己的悲凉做对比,更体现出孔乙己命运的悲剧。
这种对比的手法虽没有正面对孔乙己进行肖像描写,却用环境对比进行反衬。
同样出现的还有《祝福》中的开头和结尾。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开篇描写的是除夕夜放爆竹辞旧迎新的热闹景象,作者却用了“灰白色”“沉重”这一系列的词,爆竹声音虽响,但向后读去却能发现祥林嫂的悲剧也在除夕这个如此祥和热闹的节日发生。
这个放爆竹的场景和祥林嫂的悲剧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祥林嫂的命运的悲剧,更添悲凉。
在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鲁迅更是在行为,语言和肖像上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达到更为生动的效果。
首先是人物的外貌和肖像描写上,利用对比凸显了人物阶级的划分。
在孔乙己中,“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没有这样阔绰。
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喝。
” 在这里,鲁迅运用代表性的“长衫”和“短衣”的对比,赫然划分出了严密的阶级制度。
在《阿Q正传》中,阿Q在被审问时曾与革命党有过对峙。
“满头剃的精光的老头子”“站着一排兵,两旁又站着十几个长衫人物” 和前文对阿Q的“瘦伶仃”“头顶的癞疮疤”等的描写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一胖一瘦的对比,能够突出阿Q和老头之间明显的等级差距,而后文中阿Q 死的不明不白却心甘情愿,更体现了阶级制度下底层人民的愚昧和悲哀。
其次,在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上,也可见诸多的对比。
鲁迅此举更是凸显了不同人的个性特征,深化矛盾冲突。
在狂人日记中有这样一段对话:“吃人的事,对吗?”“不是荒年,怎么会吃人?”“不对,他们何以竟吃?”“也许有的,这是从来如此……” 鲁迅在狂人的日记中设计了这样一段觉醒的狂人和吃人者的对话。
没有过多的描写,这段对话通过语调的强硬和心虚,直
接体现了吃人者的否认到敷衍的态度,和狂人的五四精神的惊天一问”从来如此,便对吗?”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中国大多数人的愚昧和麻木残忍,激化矛盾。
在《阿Q正传》也有这样类似的对比。
“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身不由己的蹲了下去,而且终于趁势改为跪下了。
‘奴隶性!……’长衫任务又鄙夷似的说,但也没有叫他站起来。
” 在这里鲁迅设置的动作和语言的对比发人深省。
阿Q明明听见了不要跪的命令,却出于习惯跪了下来,底层人民的奴隶性一览无余;而长衫人物虽鄙夷的骂阿Q的奴隶性,却没有让他再站起来。
虽然已经革命,但这些长衫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充满了矛盾性,体现了他们革命只是表面而已,真正的内心却是万分矛盾的。
和阿Q的奴性再进行对比,三重互现,中国人民的愚昧,怯懦,肤浅一览无余。
鲁迅的小说中,叙事结构是一大特点。
每一篇小说都有自己的叙事特色,而鲁迅在叙事结构中也非常擅于运用对比,这种事件或场面的平行放置非常利于主旨的深化。
在《狂人日记》中,开头的文言文和后文白话文的两种文体的形成非常鲜明的对比。
与其说是文体和文体的对比,倒不如说是两个世界的对比。
小序中是大家都能理解的正常世界,狂人最后的结局是“赴某地候补矣。
” 在这篇小序中,狂人自己对于自己的病也是感到荒谬。
“则本人愈后所题。
”表明了《狂人日记》之名也是狂人自己所填。
所有人对这种病症都持着不以为然的态度。
狂人的态度更是和后文中的态度相撕裂。
后文的日记则更为混乱,浅显,无秩序,这是狂人的世界。
他从觉醒,到内心的挣扎,到结尾的“救救孩子……” 都是有些混乱的语言,并且是一个人的日记体,更添亲近感和代入感。
在这里,日记体也是底层人民文化的乡镇。
两种文体的对比也是鲁迅想要突出的狂人日记的主旨:中国五千年的吃人文化,和少数人觉醒所带来的痛苦。
五千年的迂腐在文言的小序中被写的淋漓尽致;而日记体中又随处可见狂人觉醒后与世界格格不入的痛苦。
在《药》中,则是两段平行的叙事结构。
明线上是华家求治痨病的药;暗线却是夏家的夏瑜牺牲的故事。
在老栓去买药时,“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在小栓吃药时:“焦皮里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 这两段看似在写小栓和老栓的故事,实则是对于夏瑜牺牲的点明和哀鸣。
就这样,一明一暗两条线互相交织,到最后的墓地上,两条线终于交汇。
夏瑜牺牲的无意义和华家的愚昧在叙事结构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体现革命者的悲剧性。
在孔乙己中,鲁迅别出心裁地挑了鲁镇酒店里的一个小伙计作为叙事者,却将他的叙事过程中的语气形成对比,体现看客的同化性。
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喜欢”,到后面的“不耐烦”“懒懒的回答他”。
有一个明显的转变过程。
作者正是抓住了这样的转变。
突出了看客的同化力之强,之可怕。
鲁迅的小说常常被评价为“简洁凝练”,这与他常用的对比元素也不无关系。
大量的对比使得他不用太多直白的语言去抒写自己的情感,而是在小说的环境设置,对人物的形象描写和叙事结构的设置中处处利用对比,增强其文章的含蓄性,也使得其小说成为当时时代的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