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童画》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谣童画》教学反思
在选定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便对这课进行了解和研究。在把这堂课定位为“欣赏课”后,便进行初步的设计。《童谣童画》是小学美术五年级的课程,这个年级段的学生能够运用一些造型方式来表现自己所观察到的对象。但是也会有学生,对表现缺乏信心。
在教学准备中,我选择了两幅童画做详细讲解,以此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解读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从而创作出以童谣为素材的童画。在教学设计中,我试图将童谣和童画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差异等理论性的知识穿插进课堂教学内。使学生能够通过这堂课了解什么是童谣,童谣和童画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点都在我的课上能够完整的呈现出来。在上课的过程中,整体的流程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却显得有些平淡,缺少高潮部分;在最后学生创作时,我发现了课堂最大的问题:很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将童谣用童画的形式诠释出来,这也是这堂课最大的难点。在这个问题上,课后我做了反思,认为应该对课堂内容进行调整。比如:
1.在导入时,用了《数蛤蟆》接龙来导入童谣的主体,原本的设计是想以游戏的形式激起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但是由于数蛤蟆接龙游戏本身存在着数学难度,使之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如果把《数蛤蟆》接龙换成儿歌《数蛤蟆》来带入主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本课题的兴趣。
2.在开始的时候,老师提问:童谣是什么?这个问题改为直接由老师讲解,而不是作为问题来呈现。对于五年的学生而言,这个问题难度偏大。在总结童
谣的特点的时候,如果把直接呈现教师总结,改为引导学生来总结更佳。这样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也能够调动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
3.联系上面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之后,在讲解“童谣童画的相通之处”时,可以由教师直接出示“文学之美、韵律之美、色彩之美”,调整为,先出示“文学之美、韵律之美”之后,提问学生:“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童谣,还能体现出另外一种什么形式的美?”由学生来回答出“色彩之美”更能够让学生重视在童画中色彩的重要性。
4.最后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不够理想。构图很小,整个画面感不理想。呈现出来的作品最多的就是模仿黑板上的范画。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做个大改动。在介绍第二首童谣的时候,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地进行童谣童画化。可以加入一些环节,除了让学生发现童谣中可以画进童画里的事物,如果能让学生描绘出该画在学生眼中的画面,在使学生的画和课件里的画进行对比,能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将童谣创作成童画的步骤和要点,让学生掌握方法,如此能降低学生在最后创作时降低难度。
5.课堂的最后,在时间的掌控上,没能最终展示拓展内容是非常遗憾的,这也是我在课时的安排上需要改进和注意的。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珍贵的礼物,它不仅有趣还能体现出不同地区的特色,能够很好的向学生传递民族文化风情,同时有事一个很好的绘画素材。这堂课极具开放性,在表现形式应该丰富多彩,扩大学生的想象力。
这堂课及评课让我了解到自己的优缺点,这使我在以后备课时,能够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更详尽的了解教材,使课堂更加完整更加饱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