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4童谣童话 |浙教版(2014秋)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

小学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

《童谣童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的相同之处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三、教学过程师:我们班上有多少余姚本地请举手,,其他同学都是来自外地的,也许从出生就在余姚生活了,能听懂余姚话吗?我请几个同学说几句余姚话——你吃饭了吗、小朋友、萤火虫、螳螂、蛤蟆——1开始上课,激趣导入:师:不知道同学们对于儿时的记忆有些什么,老师最深刻的童年记忆就是每当暑假的时候,吃过晚饭在室外乘风凉(纳凉),外婆一边给我摇着扇子一边给我唱着童谣,那是我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

你们现在很少有人能感受这种幸福了,大家想不想体验一下?生:想师:好,接下来请大家想象一下现在正是放暑假的时候多么美好啊,刚吃过晚饭,大家正在道地地乘风凉,然后再把我想象成你们的外婆(注意是外婆,不是狼外婆哦。

增加点画面感,如果你觉得画面有点恐怖的话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外婆给你唱的童谣的画面)。

接下来,外婆就要给你唱童谣了哦!师:唱童谣《昆虫记》师:好了,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幸福和快乐啊!每次唱起这首童谣,我就能想起幸福快乐的童年,这就是童谣的魅力。

有好多同学刚才都笑了,是不是这首童谣非常有趣啊,我相信大家在听的时候脑子浮现出了一幕幕有趣的画面,有没有?生:有师:外婆给我唱这首童谣的时候,我总是会浮现出一个画面,于是我就把它画了下来,成了这样一件绘画作品。

童谣配上这样一幅童画就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可爱有趣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感受童谣童画的乐趣引出课题《童谣童画》2走进童谣,了解童谣(1)童谣和童画之间有些什么乐趣呢,比如有这么一首童谣《丁老头》——教师示范(2)定义:童谣是老百姓根据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而创作的一种短小的诗歌,强调格律和韵脚,描述生活中的场景和画面。

小学美术《童谣童画》教案

小学美术《童谣童画》教案
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童谣童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童谣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童谣意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2.教学难点
(1)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技巧表达童谣的意境。
-难点突破:通过示范、练习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
(2)创意思维的激发: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有创意的绘画创作。
-难点突破:提供多种启发性的素材和案例,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想法,激发创意思维。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美术创作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童谣与童画的关系:理解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掌握如何将童谣的意境和情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举例:以教材中的《小燕子》童谣为例,讲解如何将童谣中的形象、动作、场景等转化为绘画元素。
2.童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讲解童画的创作方法,如夸张、拟人、组合等,并示范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结合童谣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以教材中的童谣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童画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表达童谣意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
(2)绘画表现技巧:学习并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提升童画的表现力。
-举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来表达童谣中的节奏感;使用色彩的温度、明暗、对比来营造氛围。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4课 童谣童画》教学设计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4课 童谣童画》教学设计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童谣童画》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了解和掌握童谣与童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童谣和相应的童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童谣和童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将童谣与童画结合起来,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童谣的主题,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并将创意融入童画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童谣与童画的关系,理解童谣的主题。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欣赏他人作品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童谣与童画关系的理解。

2.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运用。

3.童画创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感受童谣与童画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童谣主题,激发创意思维。

3.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创作童画,提高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欣赏他人作品的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童谣和童画作品素材。

3.绘画工具和材料。

4.投影仪、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童谣与童画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童谣和童画之间有什么联系?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童谣《小星星》,引导学生朗读童谣,感受童谣的韵味。

然后展示与童谣相关的童画作品,让学生分析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童谣,分析童谣的主题,并尝试将童谣的主题融入童画创作中。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别化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每组选取一幅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点评,总结童谣与童画的关系,以及创作童画的方法和技巧。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课件2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课件2
通过阅读童话,儿童可以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童话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儿童文学体裁,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童谣和童话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同时,通过阅读童谣和童话,儿童可以学习到许多生活经验和社交技能,例如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了解童谣童话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03
02
01
01
02
04
03
童谣与童话的概述
特点
语言简练、押韵,易于记忆和传唱。
形式多样,包括儿歌、摇篮曲、游戏歌等。
内容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适合儿童欣赏。
定义:童谣是一种口头流传的儿童文学形式,通常以简洁、押韵的语言表达,富有节奏感。
两者都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儿童喜爱。
童谣和童话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童谣和童话的语言表达方式有相似之处,都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童谣与童话的艺术表现
浙美版美术五上第14课《童谣童话》ppt课件2
目录
CONTENTS
课程导入童谣与童话的概述童谣与童话的艺术表现童谣与童话的文化内涵课堂互动与实践总结与作业布置
课程导入
01
02
本课旨在通过欣赏、创作童谣童话主题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童谣童话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童谣童画丨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童谣童画丨浙美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童谣童画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以童谣和童画为主题,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童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童谣童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将学习如何将童谣中的内容转化为画面,运用绘画技巧和构图知识,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童谣童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童谣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童谣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

2. 如何运用构图知识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特色的童谣童画。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童谣童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童谣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童谣童画的独特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童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将童谣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展示构图和绘画技巧。

4.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首童谣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将童谣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童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2. 创作方法和技巧3. 构图知识4. 创新和个性七、作业设计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首童谣进行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将童谣内容转化为绘画作品。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童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童谣童画的独特魅力。

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运用了观察、分析和实践的能力,将童谣中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具有生动形象的绘画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绘画能力,还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理解童谣和童画中的寓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童谣:学习《小星星》、《小燕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童谣。

2. 童画:欣赏《月亮姐姐》、《小鱼儿》等具有特色的童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背景、寓意及创作方法。

2. 示范法:展示童谣和童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童谣和童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童谣和童画的背景、寓意及创作方法。

3. 示范:展示童谣和童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创作童谣和童画。

5.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童谣和童画的创作水平。

2.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团队协作的表现。

教学资源:童谣、童画教材;绘画工具;投影仪等。

教学时长: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童谣和童画作品,以便进行教学示范和展示。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彩笔、水粉等。

3. 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墙上挂有一些童画作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座位安排:学生座位围成半圆形,以便于互动和展示。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评价学生的作品。

3. 带领学生参观童画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计划:1. 第一个月:学习简单的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的基础绘画技巧。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 童谣童画》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童谣童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童谣童画的作品,涵盖了不同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学生将通过这些作品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并尝试自己创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童谣童画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可能对童谣童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并能够创作一幅童谣童画。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童谣童画,并能够创作一幅童谣童画。

2.教学难点:学生对童谣童画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创作方法和步骤。

3.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创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互动法: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讨论,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2.课件:教师准备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

3.画材:学生创作的童谣童画所需的画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美术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童谣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创作过程,讲解创作方法和步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作实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作心得,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话精选教学PPT课件1浙美版

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4课童谣童话精选教学PPT课件1浙美版
这个乐曲的歌词从何而来?
童谣
古人说:“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 也。”(杨慎《丹铅总录》卷二五)大体说来,童谣 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的歌谣。它的名称 很多,如清人杜文澜在《古谣谚·凡例》中,把“儿谣、 女谣、小儿谣、婴儿谣”等都归入“童谣”一类。此 外,其他古籍中还有称“孺子歌”、“童儿歌”、 “儿童谣”、“孺歌”、“小儿语”、“女童谣”等 的。名称虽不同,内容都是一样的。《列子》中记载 的《康衢童谣》,据说是我国传说中的圣人尧时的童 谣。有人认为《列子》这本书不一定可靠,只承认 《国语·郑语》中记载的《周宣王时童谣》才是真正最 早的童谣。即使如此,童谣也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 童谣汇集了文学之美,声音之美和色彩之美。
我更厌倦了那些人嘲笑我的自哀自怜, 甚至有很多时候,我分辨不清人心的真伪。
然而, 他们离去了,我却又这样的不情愿。 世界上的一切人或事都是容易被轻易遗忘的。 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没有什么是永远不能失去的。
曾经拥有的,我渐渐失去了; 曾经的人,渐渐离开了。
友情与爱情,也败给了伟大的时间。 我们离散在岁月的风里,最后,不见了踪影。 突然,我发现自己也在渐渐遗忘某些人,某些事,渐渐在远离一些人的生活。
安静的走近,安静的离开。 离开·遗忘
我不怕遗忘,只是心里会遗憾, 然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本就无力。 我想,我们都可以,空空的前行.一对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姐妹,几经周折才被一家礼品公司招聘为业务员。 她们没有固定的客户,也没有任何关系,每天只能提着沉重的钟表、影集、茶杯、台灯以及各种工艺品的样品,沿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寻找买主。五个多月过去了,她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处碰壁,连一个钥匙链也没有推销出去。 无数次的失望磨掉了妹妹最后的耐心,她向姐姐提出两个人一起辞职,重找出路。姐姐说,万事开头难,再坚持一阵,兴许下一次就有收获。妹妹不顾姐姐的挽留,毅然告别那家公司。 第二天,姐妹俩一同出门。妹妹按照招聘广告的指引到处找工作,姐姐依然提着样品四处寻找客户。那天晚上,两个人回到出租屋时却是两种心境:妹妹求职无功而返,姐姐却拿回来推销生涯的第一张订单。一家姐姐四次登门过的公司要招开一个大型会议,向她订购二百五十套精美的工艺品作为与会代表的纪念品,总价值二十多万元。姐姐因此拿到两万元的提成,淘到了打工的第一桶金。从此,姐姐的业绩不断攀升,订单一个接一个而来。 六年过去了,姐姐不仅拥有了汽车,还拥有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和自己的礼品公司。而妹妹的工作却走马灯似地换着,连穿衣吃饭都要靠姐姐资助。 妹妹向姐姐请教成功真谛。姐姐说:“其实,我成功的全部秘诀就在于我比你多了一次努力。” 只相差一次努力啊,原本天赋相当机遇相同的姐妹俩,自此走上了迥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不只是这位姐姐,多少业绩辉煌的知名人士,最初的成功也就源于“多了一次努力”。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
3.分层指导,提高绘画技能:针对学生的绘画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丰富画面效果。
4.团队合作,共同成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创新实践,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使学生在欣赏、评价中提高审美能力。
4.写作作业:请同学们用文字描述自己在创作童谣童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对童谣的理解、绘画技巧的运用、团队合作的经验等。字数不限,要求真实、生动、具体。
5.观察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童年元素,如玩具、游戏、风景3.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童谣、讲述童年故事等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童谣童画的兴趣。
2.融入生活,培养观察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童谣内容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童谣的意境和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2.重点: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掌握绘画技巧,丰富画面效果。
难点:针对学生绘画技能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共同成长。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针对童谣童画的特点,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童谣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形象?”“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绘画水平,合理分组,使每个小组都能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童谣主题画作。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童谣元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采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通过童谣童画的创作,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分享、互助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4.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家庭亲情、友谊等主题,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本案例中,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5.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和综合素质。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童谣童话 |浙教版(2014秋) (共16张PPT)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4童谣童话 |浙教版(2014秋)  (共16张PPT)
2、注重作品的创意,构图, 画面的整体效果,尽量表现 出童谣的意境。
谢谢欣赏!
三悠跑马,四悠就算。
问题
1、童谣中明明只有一个人在荡秋千,为什么画面中要画这么多人呢? 2、这幅童画作品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
表 现 形 式
纺线车——剪纸
秧歌——油画棒
小小孩儿会唱歌——颜料
荡秋千——刮画或线描
作品欣赏
刷牙歌
你也刷,我也刷, 小小牙刷手中拿, 上下左右全刷遍, 牙齿雪白笑哈哈。
采藕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采藕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问题
1、这幅画中作者刻画了怎样的一个场景?画面上都有些什么东西? 2、我们来看看画家运用了哪些色彩来表现描绘的对象?
荡 秋
荡秋千

傻大妞儿,好坐秋千,
没人送呀,自己悠儿。

一悠不算,二悠擀面,
采藕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个眼睛四条腿, “乒蹦,乒蹦”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个眼睛八条腿, “乒蹦,乒蹦”跳下水。
童谣童画


简 介
童谣
童谣,又称儿歌,是一种以 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曲,童谣大 多描绘的是我们生活劳动中的场 景与画面,歌词经常可以用儿童 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据记载,童 谣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早也刷,晚也刷, 小小牙刷功劳大, 人人夸我讲卫生, 爱清洁的好娃娃。
摇篮曲 藤摇篮,竹摇篮, 好像一只小小船, 好宝宝,闭上眼, 快快坐船出去玩。 飘大洋,过大海, 不用摇橹不用帆。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说课稿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说课稿

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童谣童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童谣童画》是浙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以童谣和童画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童谣和童画作品,以及相关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童谣和童画的特点,激发他们创作自己的童谣和童画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他们对童谣和童画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然而,学生在创作童谣和童画时,往往缺乏灵感和创新思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传统的创作模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品。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指导他们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童谣和童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评价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创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童谣和童画作品,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指导、反馈等手段,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和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组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教学活动一:欣赏和分析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教学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讨论,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的创作想法。

4.教学活动三:教师示范创作过程,指导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实践。

5.教学活动四: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

《14 童谣童画课件》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16992.ppt

《14 童谣童画课件》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上册16992.ppt

采藕 采,
秧歌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五月天,六月天, 哪有闲人在路边,
人人都有秧在手, 口唱山歌不怕天。
荡秋千
傻大妞儿,好坐秋千, 没人送呀,自己悠儿。 一悠不算,二悠擀面, 三悠跑马,四悠就算。
数蛤蟆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个眼睛四条腿, “兵磞、兵磞”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个眼睛八条腿, “兵磞、兵磞”跳下水。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找不着, 找到小松鼠。 松鼠有几个, 让我数一数。 数来又数去, 一二三四五。
小白兔, 白又白, 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爱吃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门前大桥下 , 游过一群鸭 ,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小老鼠,
上灯台, 偷吃油, 下不来, 喵喵喵, 猫来啦, 叽哩咕噜滚下来。
采藕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来, 我走来, 采了两筐家走来。
小小孩儿会唱歌
小小鸟儿飞上天,小小鱼儿游江河。 小小斧头劈大树,小小孩儿会唱歌。
种莲子
种莲子,开荷花,
种花籽,结大瓜。
返回
不种它,哪有它。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花花绿绿过新年。返回点点窝窝来自点点窝窝,白菜三棵。返回
开花花,结果果。
1.最喜欢哪首童谣,打算如何创作?
2.选择一首童谣创作一幅有创意的童 画。(单独一幅或连续多幅都可以)
3.尽量表现童谣的意境。

浙江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童谣童画》课件

浙江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童谣童画》课件
童 谣 童 画
诵唱童谣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花花绿绿过新年。
荡秋千
傻大妞儿,好坐秋千, 没人送呀,自己悠儿。 一悠不算,二悠擀面, 三悠跑马,四悠就算。
小小孩儿会唱歌
小小鸟儿飞上天, 小小鱼儿游江河。 小小斧头劈大树, 小小孩儿会唱歌。
纺线车
纺线车,一摇拉, 哼呀哼呀纺棉花。 纺成线,织成布, 你做褂子我做裤。 也有单,也有棉, 花花绿绿过新年。
• 荡秋千
• • • • 傻大妞儿,好坐秋千, 没人送呀,自己悠儿。 一悠不算,二悠擀面, 三悠跑马,四悠就算。
• 数蛤蟆
• • • • • • • 一个蛤蟆一张嘴, 两个眼睛四条腿, “乒蹦,乒蹦”跳下水。 两个蛤蟆两张嘴, 四个眼睛八条腿, “乒蹦,乒蹦”跳下水。 ……
给喜欢的童谣配一幅童画
• 猴拉车
• 猴拉车,狗帮坡, • 白兔一边打号歌, • 车上拉个大萝卜。
• 拉罗罗
• • • • 拉罗罗,扯罗罗, 麦子熟,蒸馍馍。 你一个,我一个, 给宝贝留下一簸箩。 蒸多大,这么大。
• 排排坐
• 排排坐,吃果果, • 你一个,我一个, • 冬冬不在留一个。
• 小小孩儿会唱歌
• 小小鸟儿飞上天,小小鱼儿游江河。 • 小小斧头劈大树,小小孩儿会唱歌。
• 采藕
• • • • • • 采, 采, 采藕来; 你出• 五月天,六月天, 哪有闲人在路边, 人人都有秧在手, 口唱山歌不怕天。
童谣童画优秀作品欣赏

《童谣童画》(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童谣童画》(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童谣童画》(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童谣的内涵、类型和特点,理解童谣与童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童谣为童画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童画是童谣内容的视觉呈现。

掌握根据童谣内容创作童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画面构图、角色塑造、色彩搭配以及如何用画面表现出童谣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童谣和童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能力,锻炼学生将文字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童谣和童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热爱之情,体会童谣和童画中蕴含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通过童谣童画的创作,让学生重温童年的美好时光,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童谣的特点和内涵,把握童谣所传达的情感、氛围和故事情节,例如欢快的童谣所具有的节奏明快、用词活泼的特点,叙事性童谣中的人物、事件和发展脉络。

学会依据童谣内容进行童画创作,重点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场景、人物和道具来表现童谣,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营造出与童谣相契合的氛围,使童画能生动、准确地诠释童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童画创作中,突破文字的局限,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童谣的深层含义,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避免画面的单调和刻板。

在创作过程中,要处理好画面元素的主次关系和细节表现,既要突出童谣的核心内容,又要保证画面的整体和谐,使观众能够通过童画迅速理解童谣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丰富的童谣和童画资料,制作PPT。

童谣资料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如游戏类、生活类、民俗类)的童谣文本和音频;童画资料涵盖各种风格(如写实、卡通、装饰)的以童谣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PPT中展示童谣与童画的示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和相互转化的方式,同时介绍童谣的历史文化背景。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4课童谣童画》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14课童谣童画》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童谣和对应的童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的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童谣和童画应该不陌生。

但是,他们在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时,可能还缺乏一些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童谣的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去分析和欣赏童谣和童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

2.通过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从童谣的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去分析和欣赏童谣和童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童谣童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在视觉上得到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童谣,引导学生进入童谣的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欣赏和分析童谣和童画:让学生分组欣赏教材中的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从内容、形式、色彩等方面去分析和欣赏,理解童谣和童画之间的关系。

3.实践创作: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审美原则和绘画技巧,结合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童谣童画作品。

4.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童谣童画》教案

浙美版五年级上册《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加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1.教具:相关美术课件、范作2.学具:各种作画工具材料、童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播放《外婆的澎湖湾》童谣动画视频,示意学生跟着一起唱,然后提问:“你们喜欢这首童谣吗?”生:喜欢。

2.教师介绍:这首童谣不但歌词写得优美动听、俏皮可爱,而且描绘了很深的情感,让人忍不住想让人把这些画面都保留下来。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画面保留下来呢?生回答。

3.你们想不想尝试着画一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谣童画》(二)游戏探究1.教师活动: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画这一幅画呢?画一些什么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歌里都有哪些景物。

有:海浪、沙滩、椰林、矮墙、夕阳、外婆、脚印、仙人掌、老船长等,真多呀!要全部画出来吗?太多了,画面都挤不下了,老师跟你们玩一个画画的小游戏:找一找,画一画。

选出你觉得可以组成一幅画的景物把它们放进画框里。

2.学生活动(三)分解探究1.出示图片,这幅画让你联想到了哪首童谣?《丢手绢》2.同学们还记得小时候的哪些童谣吗?学生回答:《两只老虎》、《数鸭子》等。

这些童画让你们联想到了哪首童谣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学生活动。

(四)尝试创作1.教师活动:欣赏完这些有趣的童谣和童画后,我们也来尝试着位童谣配配画,好不好?(可以把童谣内容写到画面当中去)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评1.教师出示评价建议。

(1)能基本表达出童谣的意境。

(2)色彩、构图、画面具体氛围等。

(3)选用工具材料丰富多彩。

2.师生共同评价。

板书:童谣童画找一找画一画作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童谣进行创作。

2022年9月浙美五年级上第14节童谣童画教案

2022年9月浙美五年级上第14节童谣童画教案

第十四课童画童谣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美术四大教学领域中的“造型·表现”领域,注重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文学素养能力的提升。

童谣字词简练,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题材包罗万象,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要。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可以从童谣中,获取新的经验和知识,增强了联想及叙述的能力,陶冶情操,也挖掘学生活泼、爽朗、优雅、天真的性格。

通过欣赏名家、同龄人的童谣作品,提升学生的绘画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经过之前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他们学习了色彩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平面和空间的造型训练,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和立体造型,也能大胆的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五年级是学生开始向理性思维认识转变的阶段。

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在画面中运用构成技巧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思考和认知。

在美术材料方面应该更自由的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表现。

三、教学目标1.了解童谣的历史和特点,寻找童谣与童画的相通之处,学会举一反三,通过大胆的联想,采用平面和立体的造型方式直观表达童谣,提升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和文学素养。

2.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3.体验把童谣转化为童画的乐趣,敢于创新和表现,提升学生对童谣学习的持久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深入学习童谣中的字、词、句,通过大胆的联想,采用平面和立体的造型方式直观表达童谣。

难点:用童画表达童谣,图文结合的构图方式。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吸铁石、油画棒(24色)、马克笔(24色)、多色卡纸、学生作业展示板学具:8开卡纸2张、超清黏土(24色)、马克笔(24色)双面胶酒精胶七、教学过程(一)“说一说,画一画”互动导入法(预计用时2分钟)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老鼠。

学生活动:用褒贬不一的词语来形容老鼠教师活动:在黑板上简单的勾勒一只老鼠的形象学生活动:在小纸片上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下一只自己刚才描绘出的老鼠形象。

【设计意图】以说一说,画一画的互动的方式导入,让同学们回忆起脑海中老鼠的形象,为接下来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童谣童画
浙美版第九册
一、教学内容:
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童谣童画》
二、教材分析:
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童谣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因此,让学生学童谣,画童画,将童画童谣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教材选取了我国众多优秀的民间童谣中的9首,并提供了与之对应的童画作品,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范本。

提问部分则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童谣、童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本课教学极具开放性,在作画材料上不作任何要求,在评价标准上只要求学生在创作时能表现出童谣的意境即可。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课前准备: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

(教师)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童谣朗诵导入
1、课件播放学生熟悉的童谣《数蛤蟆》(贴题目——童谣)(2分钟)
一只蛤蟆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乒乒、乓乓”跳下水。

两只蛤蟆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乒乒、乓乓”跳下水。

师:刚才,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生:一首歌。

师:这是一首由童谣《数蛤蟆》改编的歌曲。

(贴题目:童谣)
师介绍童谣: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没有乐谱的歌谣。

她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们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童谣吧!
生齐读童谣。

师: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回答
生:她读起来很顺口。

2、引入课题(1分钟)
师:读了这首童谣,如果让你给这首童谣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什么?
生:……
师:有位同学读了这首童谣后,把她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画了下来。

让这首童谣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课件出示童谣童画。

师:觉得他画的蛤蟆怎么样?
生:……
师:为了突出蛤蟆,她把蛤蟆画得很大,色彩也做了特殊处理,把蛤蟆画成了橙色,蛤蟆的腿是弯曲的,有动起来的感觉。

师:这幅童画很美,像这样根据童谣画出来的画我们叫童画。

(贴题目:童画)
二、欣赏童谣童画,
1、欣赏分析作品(5分钟)
,《小老鼠上灯台》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手法。

师:这儿有一首我们熟悉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有几位同学为她配上了童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画出了童谣中的哪些内容。

生自由回答。

(贴:构图饱满主题突出色彩丰富想象力丰富表现形式多样)
2、根据童谣说说童画
《数鸭子》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咕嘎咕嘎真呀真多呀,
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鸭,
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鸭。

三、欣赏书中作品
师:很多民间大师也为童谣配了很多童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纺线车:剪纸。

色彩明快(师:为什么要用明快的色调来表现?生:纺线织布做衣服很开心。

)图案的寓意(师:观察一下纺线阿姨衣服上的图案是什么?生:花,铜钱。

师:寓意美好和富足的生活。


点点窝窝:喷画。

色彩对比强烈。

(师:哪两种色彩进行了对比?生:红和绿。

师:红和绿是对比色,放在一起对比很强烈。


种莲子:剪纸。

主体物突出。

师:为了突出莲花,把莲花画得特别大。

采藕:水粉和油画棒。

色彩丰富。

师:采藕是江南的风俗,作者用丰富的色彩来表现江南水乡少女采藕的快乐场景。

补充:对呀。

很多人都出来采莲藕了,而且每个人都采了两筐。

但画家为什么在画面上只画了一个人呢,而且只画了她怀里抱着的一筐呢?
小结:有时画多了反而会使画面显得乱而不好表现。

所以我们在画画时也要选择最能表现内容的一个场景进行描绘。

这样才能更好地描绘童谣中的主要内容,又能使画面更加集中而富有表现力。

荡秋千:线描。

布局合理。

用曲线来表现动感,旁边有马儿陪衬。

补充:《荡秋千》画面展现了一个小女孩从下面往上荡秋千的一个过程。

作画者用连续的几个人表现同一个人的动态过程,非常特别。

画面以橙色为主的色调,具有热烈的气氛,充分表现小女孩开心的心情。

所以,我们在画画的时候,要根据所画的内容的要求来选择颜色。

秧歌:油画棒。

色彩明快,突出欢快的气氛。

师:大家都很忙,有人在收割,有人在插秧,忙得不亦说乎。

每个人的嘴巴都长得很大,在干什么?生:在唱快乐的歌。

小小孩儿会唱歌:水粉。

画面饱满,色彩丰富。

想象力很丰富,小孩都快乐地飞起来了。

小鱼也跟小鸟一起在飞呢!
四、学生创作
接下来我们也要根据童谣来画一画童画
1、教师出示几首童谣,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一首童谣,并讲讲自己将如何创作童画。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谣,运用各种绘画形式进行创作,能表现出童谣画意就好了。

画完后,四人小组推荐画得最棒的作品展示到我们的《童谣童画》里来。

五、评价交流
优秀作品展评。

评价标准:1、能基本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2、色彩、构图、画面具体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