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童画》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童谣童画》教案

小学美术《童谣童画》教案
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童谣童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童谣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语言表现童谣意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2.教学难点
(1)绘画技巧的运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如何灵活运用所学技巧表达童谣的意境。
-难点突破:通过示范、练习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改进。
(2)创意思维的激发: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有创意的绘画创作。
-难点突破:提供多种启发性的素材和案例,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想法,激发创意思维。
5.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美术创作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童谣与童画的关系:理解童谣与童画之间的联系,掌握如何将童谣的意境和情感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举例:以教材中的《小燕子》童谣为例,讲解如何将童谣中的形象、动作、场景等转化为绘画元素。
2.童画的创作方法与技巧:讲解童画的创作方法,如夸张、拟人、组合等,并示范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结合童谣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以教材中的童谣为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与技巧,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童画作品。
二、核心素养目标
1.美术表现: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绘画语言表达童谣意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作水平。
(2)绘画表现技巧:学习并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绘画技巧,提升童画的表现力。
-举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曲直、疏密来表达童谣中的节奏感;使用色彩的温度、明暗、对比来营造氛围。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第一篇:《童谣童画》教案《童谣童画》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画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童画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配上合适的童画。

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配有童画的童谣课件,配有童谣的童画范作等。

学生准备: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选好自己喜欢的童谣等。

教学设计:1、导入。

(1)学生齐唱《摇到外婆桥》的童谣。

(2)教师为此童谣示范作画。

(3)教师简单讲述创作作品的思路及艺术特点。

(4)揭题:《童谣童画》。

2、欣赏作品。

(1)展示作品——拍手歌。

(2)学生朗读童谣作品。

(3)请同学说说看了此画后的感受?作品采用了那种绘画材料?3、表演童谣。

(1)教师提拱的童谣作品《拍手歌》、《数蛤蟆》、《老鼠偷油》。

(2)学生观察讨论后分组表演。

绘画作品的赏析方法。

4、尝试创作。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童谣作品创作。

(2)学生尝试用不同的绘画材料为童谣创作童画。

(3)注意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作品的创意、构图、画面的整体效果等;尽量表现出童谣的意境。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评价作品。

(1)同学间交流创作思路。

(2)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第二篇:童谣童画教案童谣童画一、教学内容:浙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第九册,第八页,第三课《童谣童画》二、教材分析:童谣是民间艺术家留给孩子的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它既富有童趣,又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同时又是绘画创作极好的素材。

童画则是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中,随意洒脱地创造另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阅读童谣之后,将文学形象转化为绘画的语言形式,将文字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体现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因此,让学生学童谣,画童画,将童画童谣和谐地综合在一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热情。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

2. 童谣和童画的历史发展。

3. 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及表现形式。

4. 童谣和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5. 优秀童谣和童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特点及表现形式。

2. 示范法:展示优秀童谣和童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创作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童谣童画》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等。

3. 参考资料:关于童谣和童画的历史、理论及创作方法的相关书籍和文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童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对童谣和童画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特点及表现形式。

3. 作品欣赏:展示优秀童谣和童画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说。

4. 创作指导: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5.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

6.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8. 拓展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历史发展、特点及表现形式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能力。

3. 学生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交流的积极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2. 邀请专业的童谣和童画艺术家进行讲座和示范,拓宽学生的视野。

3. 组织学生参观童谣和童画展览,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童谣童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喜欢唱歌和画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童谣和童画的乐趣。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在讲授童谣的基本概念时,我尽量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让孩子们感受到韵律的美。看到他们随着节奏摇摆,我知道这种方法是有效的。然而,我也意识到,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将这种感知转化为绘画表达仍然是一个挑战。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他们观察生活中的细节,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内心的想法。
小组讨论环节,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围绕童谣童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观点。我发现,通过小组合作,他们不仅学会了分享和倾听,还能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这一点让我深感鼓舞,也坚定了我继续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决心。
《童谣童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童谣童画》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儿歌与童谣”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1.熟悉并朗读《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等经典童谣;
2.学习童谣中的基本韵律和节奏感;
3.通过观察童谣中的插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童画;
4.结合童谣内容,进行简单的文字识别和书写练习;
5.培养学生对语文、美术跨学科知识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童谣童画》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素养:培养学生对童谣的语言感知力,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美育素养:通过童画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绘画表现力和创造力;
3.思维素养:引导学生从童谣中提炼信息,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理解童谣和童画中的寓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童谣:学习《小星星》、《小燕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童谣。

2. 童画:欣赏《月亮姐姐》、《小鱼儿》等具有特色的童画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背景、寓意及创作方法。

2. 示范法:展示童谣和童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 互动法: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童谣和童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童谣和童画的背景、寓意及创作方法。

3. 示范:展示童谣和童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独立创作童谣和童画。

5.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童谣和童画的创作水平。

2.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团队协作的表现。

教学资源:童谣、童画教材;绘画工具;投影仪等。

教学时长: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童谣和童画作品,以便进行教学示范和展示。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彩笔、水粉等。

3. 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墙上挂有一些童画作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2. 座位安排:学生座位围成半圆形,以便于互动和展示。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共同评价学生的作品。

3. 带领学生参观童画展览,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九、教学反思: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

十、教学计划:1. 第一个月:学习简单的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的基础绘画技巧。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童谣和童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童谣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童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童谣和童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4. 欣赏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5. 创作自己的童谣和童画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示范法:展示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分组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的相关资料。

2. 为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3. 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童谣和童画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分类及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3. 欣赏:展示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分组进行童谣和童画的创作,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童谣和童画作品,下节课分享。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概念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4.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童谣和童画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 邀请童谣和童画家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
3.分层指导,提高绘画技能:针对学生的绘画技能水平,进行分层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绘画材料,丰富画面效果。
4.团队合作,共同成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鼓励他们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创新实践,展示评价: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勇于尝试、大胆创新,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使学生在欣赏、评价中提高审美能力。
4.写作作业:请同学们用文字描述自己在创作童谣童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包括对童谣的理解、绘画技巧的运用、团队合作的经验等。字数不限,要求真实、生动、具体。
5.观察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童年元素,如玩具、游戏、风景3.重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难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播放童谣、讲述童年故事等方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童谣童画的兴趣。
2.融入生活,培养观察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大自然和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童谣内容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童谣的意境和情感融入绘画创作中,使之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2.重点: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掌握绘画技巧,丰富画面效果。
难点:针对学生绘画技能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共同成长。

一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优秀教学案例

一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优秀教学案例
2.评价:我将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师评等。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绘画技巧,还关注创作过程、情感态度等方面。同时,鼓励学生用积极的语言评价他人作品,学会欣赏、尊重他人的成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以一首富有童趣的童谣《小燕子》作为课堂导入,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感受童谣的韵律美,引发他们对童谣的共鸣。
3.作业评价:在下节课上,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师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绘画水平。
五、案例亮点
1.创意性:本教学案例以童谣为主题,将绘画与音乐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表达对童谣的理解,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展现个性,培养独特的审美观。
2.情境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快地融入课堂,提高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用画笔描绘出美好的童年,收获快乐、自信和成长。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童谣童画》的学习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在课堂上,我会播放孩子们熟悉的童谣,如《小燕子》、《两只老虎》等,让他们在欢快的旋律中感受童谣的魅力。同时,通过展示与童谣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童谣所描绘的美好世界,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一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童谣童画》是一年级美术上册中的一课,旨在引导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童谣的理解与感受。在我国,童谣是孩子们童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旋律优美,富有节奏感,易于传唱。本节课,我将以孩子们熟悉的童谣为载体,引导他们用画笔描绘出童谣中的美好画面,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童谣和童画的结合,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1.2 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童谣的演唱、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音乐和绘画中感受快乐,发挥想象。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教师示范教师通过演唱童谣、展示绘画作品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激发幼儿的兴趣。

2.2 互动教学教师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参与演唱、绘画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团队精神。

2.3 个性化指导针对幼儿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教师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童谣演唱学习一首简单易懂的童谣,让幼儿跟唱,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3.2 绘画创作根据童谣的主题,进行绘画创作,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童谣的理解和感受。

3.3 手工制作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与童谣相关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4.2 作品评估对幼儿的绘画作品和手工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选用适合幼儿的童谣和绘画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5.2 教具准备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5.3 音响设备需要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童谣和进行音乐教学。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布置教室布置应充满童趣,墙面可以挂上一些可爱的卡通图案,桌椅摆放整齐,为幼儿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6.2 材料准备提前准备好童谣歌曲、绘画纸张、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教具和材料,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第七章:教学进程7.1 课程导入教师以一首欢快的童谣引入课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简短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7.2 教学活动按照教学内容,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童谣,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活动。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针对童谣童画的特点,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童谣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形象?”“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童谣的节奏和韵律?”等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创造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绘画水平,合理分组,使每个小组都能在合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童谣主题画作。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童谣元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采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通过童谣童画的创作,引导学生体验合作、分享、互助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4.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家庭亲情、友谊等主题,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4.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本案例中,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5.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和综合素质。这种多元化评价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激发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童谣和童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欣赏法:欣赏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童谣和童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童谣童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童谣,让学生听一听,感受童谣的韵律和节奏。

(2)展示一幅童画,让学生看一看,感受童画的色彩和形象。

(3)提问学生:你们喜欢童谣和童画吗?为什么?讲授新课 (1)讲解童谣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①童谣的特点:童谣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具有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节奏明快、内容生动等特点。

②童谣的表现形式:童谣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儿歌、谜语、绕口令、游戏歌等。

(2)讲解童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①童画的特点:童画是一种儿童绘画形式,具有色彩鲜艳、形象夸张、构图简洁、富有想象力等特点。

②童画的表现形式:童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水彩画、油画棒画、水墨画、漫画等。

(3)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关系。

①童谣和童画都是儿童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的方式,它们都具有简洁、生动、富有想象力等特点。

②童谣和童画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欣赏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 (1)播放一些优秀的童谣和童画作品,让学生欣赏。

(2)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形象、构图等方面,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3)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些作品吗?为什么?讨论如何将童谣和童画相结合 (1)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将童谣和童画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童谣童画》教案设计

《童谣童画》教案设计

《童谣童画》教案设计《童谣童画》教案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民间童谣的历史及特点,童谣和童话的相通之处。

2、选择合适的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童谣创作作品。

3、体会童画、童谣的综合艺术特点,增强跨学科综合学习的兴趣重点与难点1、重点:能用各种工具材料为自己喜欢的素材配上适合的童画。

2、难点;创作的童画既符合童谣的意境,又能体现出一定的绘画水平。

学习资源1、学生:彩纸、剪刀、糨糊、彩色水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收集选择好自己喜欢的童谣。

2、教师:配有童谣的童画课件。

配有童谣的童画课件等。

3、学生:了解童谣的历史背景、风格及创作情况,4、教师:准备编排童话集。

过程设计本课文教学时间为:2课时一、激趣导入教师打出一则童谣:踢脚绊绊,绊过南山。

南山有雨,雨止沃官。

新官上任,旧官请进。

1、教师:请同学们把这首儿歌读一边遍。

这是一首童谣,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年纪是常常边玩边唱的一首童谣。

是这样玩的,几个伙伴并排坐在一起,同时深出一只脚,有一个人站着,一边念这首童谣,一边用脚点同伴的脚,当念到最后一个字“进”的时候,点到哪一个人,就有这个人站起来边念边点,而刚才点的那个就坐到这个新的空位子上去。

就这样互相轮流着玩。

同学们,你能说说老师当时和他的伙伴们玩这个游戏是的情景吗?如果要我们为这个童谣配一幅童画,你能吗?你所画的将是怎样的一幅画呢2、播放课件《荡秋千》。

教师:请同学们把《荡秋千》读一遍。

教师:同学们荡过秋千吗?荡过秋千的同学请举手。

教师:荡过秋千的同学哪一位来说说你在荡秋千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教师:如果老师要请同学们为这首童谣配上一幅画呢,同学们能画吗?老师相信同学们能画好。

哪一个同学能来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画《荡秋千》?注意要和题目相配合的呀。

教师:要不要老师给同学们示范一下呢?教师:好!现在老师就画一遍给同学们看看。

但老师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画得很仔细了。

(教师在黑板上或较大的画纸上用简笔画示范作画《荡秋千》。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

引发学生对童谣童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童谣和童画的定义。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经典的童谣童画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童谣童画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经典的童谣童画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童谣童画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第二章:童谣的基本概念与创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童谣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童谣的创作技巧。

2.2 教学内容介绍童谣的定义和特点,如简单易懂、富有韵律等。

引导学生掌握童谣的创作技巧,如重复、对仗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童谣,引导学生了解童谣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童谣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童画的的基本概念与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掌握童画的创作技巧。

3.2 教学内容介绍童画的定义和特点,如纯真、夸张等。

引导学生掌握童画的创作技巧,如夸张表现、色彩搭配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示例童画,引导学生了解童画的定义和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童画创作练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四章:童谣童画的结合与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童谣童画结合的方式和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童谣童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童谣童画结合的方式,如童谣配图、童画插图等。

引导学生通过童谣童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4.3 教学活动教师展示一些童谣童画结合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结合的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童谣童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展示学生的童谣童画作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展示学生的童谣童画作品。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和绘画技巧的掌握。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童谣《小星星》学习童谣的歌词和节奏。

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2. 第二课时:学习童画《画小鸟》教授画小鸟的基本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小鸟的绘画实践。

3. 第三课时:学习童谣《小兔子乖乖》学习童谣的歌词和动作。

引导学生进行合唱和动作表演。

4. 第四课时:学习童画《画花朵》教授画花朵的基本技巧。

引导学生进行花朵的绘画实践。

5. 第五课时:学习童谣《小猪佩奇》学习童谣的歌词和节奏。

引导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童谣的动作和童画的绘画过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合唱和绘画实践来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谣的掌握程度,包括歌词记忆和节奏感。

2. 学生对童画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 童谣教材和音频资料。

2. 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色等。

3. 投影仪和屏幕,用于展示童谣动作和童画绘画过程。

六、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教室墙壁上贴有童谣和童画的相关的图片和作品,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画纸、画笔、颜色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童谣,引导学生跟着节奏一起拍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童谣:教师教授童谣的歌词和节奏,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合唱。

3. 学习童画:教师展示童画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合唱和绘画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唱和绘画实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一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美术上册《童谣童画》教案、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美术学科方面,学生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色彩感知能力,但对童谣的理解和创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富有童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促进同伴间的相互学习。
5.拓展延伸,激发潜能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鼓励他们将童谣与绘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家庭为单位,创作一幅亲子童谣绘画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6.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以提高童谣绘画教学的有效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充满童趣的童谣绘画作品,配合欢快的童谣音乐,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美术与音乐的结合。接着,我会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吗?你们觉得童谣和绘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童谣与绘画的关联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与技能训练
-讲解童谣的基本特点,如韵律、节奏、趣味性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进行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的讲解,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3.小组合作,实践创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童谣作为创作主题,共同讨论绘画表现手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童谣绘画作品。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第一章:童谣童画的定义与价值1.1 介绍童谣和童画的概念1.2 探讨童谣童画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1.3 分析童谣童画对儿童认知、情感和创造力发展的影响第二章:童谣的选择与运用2.1 介绍选择适合儿童学习的童谣的标准2.2 分析童谣的语言特点和音乐特点2.3 探讨如何运用童谣进行教学活动,如唱歌、舞蹈、游戏等第三章:童画的创作与欣赏3.1 介绍童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3.2 分析童画的特点和风格3.3 探讨如何引导儿童欣赏和评价童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第四章:童谣童画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设计4.1 介绍童谣童画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设计原则4.2 分析如何将童谣和童画融入教学活动,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3 分享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案例,如童谣演唱、童画创作、童谣童画展示等第五章:教学实践与反思5.1 分析童谣童画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5.2 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提高教学效果第六章:童谣童画教学的不同年龄段策略6.1 分析幼儿、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在童谣童画学习中的特点和需求6.2 探讨如何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6.3 分享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案例,展示如何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学习者第七章:多元智能理论在童谣童画教学中的应用7.1 介绍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7.2 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在童谣童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7.3 探讨如何通过童谣童画教学活动培养儿童的多元智能,如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等第八章:跨学科整合教学在童谣童画中的应用8.1 介绍跨学科整合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8.2 分析如何将童谣童画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科学等相结合8.3 分享具体的跨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展示童谣童画教学的广泛应用和价值第九章:童谣童画教学的评价与反馈9.1 探讨童谣童画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标准9.2 分析如何通过观察、作品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9.3 分享有效的教学反馈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第十章:教案编写与教学资源的开发10.1 介绍教案编写的基本结构和要素10.2 分析如何编写符合童谣童画教学特点的教案10.3 探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童谣、童画材料、多媒体资源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童谣童画的定义与价值难点解析:理解童谣童画对儿童认知、情感和创造力发展的具体影响。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

《童谣童画》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理解它们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童谣和童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童谣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童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童谣和童画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4. 欣赏和分析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5. 创作自己的童谣和童画作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欣赏法:欣赏和分析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童谣和童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等内容。

2. 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用于欣赏和分析。

3. 画纸、画笔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创作童画使用。

4. 录音机、童谣歌曲:用于播放童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欢快的童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3. 欣赏和分析经典童谣和童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创作自己的童谣和童画作品。

5. 展示和评价:各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感受。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课堂内容。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搜集一首自己喜欢的童谣,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品丰富多彩,体现了童真童趣。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可以适当延长实践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童谣和童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的掌握程度。

《童谣童画》(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童谣童画》(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童谣童画》(五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童谣的内涵、类型和特点,理解童谣与童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童谣为童画提供丰富的创作题材,童画是童谣内容的视觉呈现。

掌握根据童谣内容创作童画的方法和技巧,包括画面构图、角色塑造、色彩搭配以及如何用画面表现出童谣的意境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童谣和童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和想法的能力,锻炼学生将文字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童谣和童画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热爱之情,体会童谣和童画中蕴含的童真童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通过童谣童画的创作,让学生重温童年的美好时光,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童谣的特点和内涵,把握童谣所传达的情感、氛围和故事情节,例如欢快的童谣所具有的节奏明快、用词活泼的特点,叙事性童谣中的人物、事件和发展脉络。

学会依据童谣内容进行童画创作,重点掌握如何选择合适的场景、人物和道具来表现童谣,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线条等美术元素营造出与童谣相契合的氛围,使童画能生动、准确地诠释童谣。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童画创作中,突破文字的局限,充分发挥想象力,挖掘童谣的深层含义,创作出富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避免画面的单调和刻板。

在创作过程中,要处理好画面元素的主次关系和细节表现,既要突出童谣的核心内容,又要保证画面的整体和谐,使观众能够通过童画迅速理解童谣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丰富的童谣和童画资料,制作PPT。

童谣资料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如游戏类、生活类、民俗类)的童谣文本和音频;童画资料涵盖各种风格(如写实、卡通、装饰)的以童谣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PPT中展示童谣与童画的示例,分析它们之间的关联和相互转化的方式,同时介绍童谣的历史文化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谣童画》教案
教案:《童谣童画》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对童画的理解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童谣和童画的创作。

教学准备:
1. 《童谣童画》的童谣和童画材料。

2. 彩色纸、彩色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介绍《童谣童画》的背景和意义,解释童谣和童画的定义
和特点。

2. 展示一些经典的童谣和童画,让学生感受其韵律和色彩。

学习童谣:
1. 选择一首简单的童谣,如《小星星》或《两只老虎》,向学生朗读。

2. 分析童谣的韵律和押韵规律,引导学生一起朗读童谣。

3. 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首童谣,要求包含押韵和韵律。

4.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童谣,全班一起朗读。

学习童画:
1. 展示一些经典的童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其中的色彩、线条
和形状。

2. 引导学生讨论童画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童画的理解和
感受。

3. 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幅童画,可以选择一个童谣作为主题,或者自由发挥。

4.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童画,全班一起欣赏。

综合创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创作一首童谣和一幅童画。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和决定童谣和童画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创作过程和意义。

总结反思:
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童谣和童画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拓展活动:
1. 鼓励学生继续创作童谣和童画,可以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创作的童谣和童画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