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化疗后引发黑曲霉菌血症的实验诊断和治疗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抗原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抗原和分子生物
学诊断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恶性血液病是一类由骨髓或淋巴组织异常增殖而引起的一组恶性疾病,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由于这类疾病的治疗对免疫系统的抑制较强,患者容易出现感染,而且感染也是恶性血液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中侵袭性
曲霉菌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但其病原学诊断较为困难,早期诊断十分重要,可影响疾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目前,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病人的症状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但这些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情。
因此,寻找早期的曲霉菌感染生
物标志物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抗原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增加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研究内容
1.采集患者样本进行PCR扩增及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
2.通过ELISA、PCR碎片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手段,检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和细胞中相关抗原和分子生物标志物,如曲霉菌特
异性抗体、F-1、H-8等。
3.比较不同标志物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生物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等参数,筛选出最优标志物组合。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为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可行性方案和技术支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同样,本研究技术和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疾病早期的病
原生物学检测。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解析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解析《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解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近些年,血液病治疗中出现越来越多的真菌感染,尤其是接受非亲缘性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日益成为导致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同时大多数临床医生在处理真菌感染方面经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如真菌感染的诊断、治疗时机及疗程等问题。
为此中国侵袭性感染工作组在王爱霞教授和翁心华教授的领导下,于2005年编写了《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2007年专家组对该草案作了进一步修订,从而形成了目前的指南性文件——《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以帮助该领域的临床工作者能够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
该指南是国内第一个关于IFI诊治的系统性描述文件,统一了国内IFI命名,对IFI认识的普及起到标志性的作用,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IFI的诊治奠定了基础。
与国际上发表的其他有关IFI诊治指南比较,新版指南同时结合了中国临床实践的现状和体会,在细节上进行了变动,例如具体易感因素的确定。
欧洲肿瘤治疗与研究协作组(EORTC)制定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指南》中,将发热(体温在38 ℃以上)作为IFI宿主的易感因素,但在该指南中,此点并未列入宿主易感因素,而被列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
美国血液学会则将血液系统患者群分为高、中、低危人群。
对具有不同危险因素人群的诊断倾向不同,但诊断方式与治疗内容无本质区别。
由于我国目前尚缺乏大型、前瞻性的调查资料,因此确定宿主的易感因素更多的是参照国外资料及专家经验。
IFI的分层诊断和定义IFI的分层诊断和定义要考虑三方面因素:宿主因素、临床标准和微生物标准。
该新版指南中,临床诊断依然分为主要临床标准和次要临床标准,尽管近来国外专家组在其指南中取消了所谓的主要和次要临床标准,但中国专家一致认为,考虑到国内医生对真菌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认知过程,区分主要与次要标准有助于辨识真菌感染,从而进行相应的积极治疗,因此指南中仍保留了主要和次要临床标准。
恶性肿瘤化疗后继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表现分析
21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1月 第3卷第21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5年3月—2019年3月的28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继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包含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18~84岁,年龄均值为(53.56±8.12)岁,患者化疗时间均在1~6个疗程时间,平均疗程为(3.22±0.42)个,其中包含卵巢癌患者1例,皮肤癌患者1例,间质瘤患者1例、胰腺癌患者2例,胃癌患者2例,肺癌患者4例,淋巴瘤患者10例,乳腺癌患者1例,食管癌患者1例、喉癌患者1例,鼻咽癌患者1例,白血病患者2例,其余癌症患者2例。
纳入标准: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方式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为成年患者。
1.2 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部平扫,进而进行增强扫描,将扫描范围由颈6-腰1范围内,取患者的仰卧位后,让患者的头部先进入,进而叮嘱患者高举双臂,进行吸气,吸气完成后屏气进行呼吸扫描,扫描应用16排扫描仪,将CT的管电流调整为最低200毫安秒,最高250毫安秒,将CT的管电压设置为最低100千伏,最高120千伏,以512×512矩阵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容积应控制在3毫米之内,重建容积应设置为1毫米,于患者机体内团注对比剂,对比剂应选择碘普罗胺320,每千克体重注射1.5毫升,每秒注射3毫升[1]。
1.3 观察指标对CT影像诊断特征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效果录入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检验行t,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检验行χ2,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经研究,继发性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肺部CT影像表现为范围大小不一的实变影,在CT影像表现下,呈现不规则的形态特征,且肺部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大都以片状、斑片状和模糊结节影形状进行展示。
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1 8 . 6 5 %f 7 2 / 3 8 6 ) . o f w h i c h 5 5 . 5 %f o r r e s p i r a t o r y t r a c t i n f e c t i o n s( 4 0 / 7 2 ) .
院后 第 3 1 天 ,平均 住 院 日为 4 7 . 5 天。 2 - 2 感染 部位 分布 真 菌 感染 以 呼 吸道 部 位 的感 染 最 多 ,占 5 5 . 5 %; 口腔及 泌 尿 系统 感染 次 之 , 占 1 5 . 3 %;泌尿 系统感 染 占 1 2 . 5 %;消化道 感染 占
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i t lc ei e e a dt ndgsv at dbo .T ecl e uto toei c r thr Sm l a ia i (4 7 fs paetb f t n e iet etc n l d h utr sl f ahgnc at i ta tee S oeC dd bc s4 . % )ta r o ncd h i r a o u r s p e b eah W n l n a a hn
在所有病例 中, 5 例送检标本 细菌培养阳性 , 有 1 包括血
・
3 4・ 8
自求 恩军医学 院学报 2 1 0 2年 l 月第 1 卷第 5 O O 期
J r l f e u e i a ei l 0 e v 1 0 N . . c b r 0 2 on t n l r M d a C 1 . o. . o5 O r e. 1 u ao B h M i y t c 1 1 o 2
2 7% . n ls o De p f “ a n e t n h s a h s a e ft l y i a in swi l in n e t p t y d r g t e c e t e a y I i s n fc n 4. Co c u i n e u g li f ci a i h e aa i n p te t t ma g a t mao ah u n h h moh rp . t sa oo e o a - o i s t h h i l s s la i g t h i o l a in n e t n t e e l r ame tt h ai n swi l in th mao ah . e e o e.t e e l ig o i a d a t— e e d n o t e man c mp i to sa d d a h i h a y te t n o t e p t t t ma g a e t p t y Th r fr c r e h n h a y d a n ssn n i r e my e e e i c t e a y h v mp ra tci i a in fc n e u c t mp r h r p a e i o t n l c lsg i a c . i n i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
王立朋;秦榛;夏云
【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近年来由于肿瘤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1〕,临床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病人并使得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免疫力低下的老年病人发生侵袭性曲霉
菌感染后的死亡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中,曲霉菌所导致的感染占
了很大的比例,2000~2008年美国一肿瘤中心发生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比例达58%〔2,3〕。
抽样调查显示,
【总页数】3页(P523-525)
【作者】王立朋;秦榛;夏云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16;山东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检验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
【相关文献】
1.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Real?time PCR及GM试验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临
床应用评价 [J], 王立朋;鲍翠霞;于丽梅;张晓录;于威娟;张霞;李玮;黄葆华;李杰
2.声带曲霉菌感染伴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1例 [J], 朱祥;郭依丹;王蓓娟
3.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临床特征 [J], 张玉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李永红;李宏科;王芳;鲁巧云;徐智鑫
5.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治疗青霉菌感染鼻眶脑型侵袭性真菌性蝶窦炎1例 [J], 张秩荻;谢立锋;李东明;田彦杰;熊姗;朱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五版)
2018年11月25日
7
流行病学
念珠菌和曲霉菌是血液病患者IFD最常见致病菌。 国外研究显示真菌血症以念珠菌多见,念珠菌特别是白念 珠菌感染发生率逐步下降,曲霉菌感染发生率逐步升高, 接合菌属、镰刀菌属呈增多趋势。 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血液病化疗患者IFD的病原菌以念 珠菌为主。 有研究报道,确诊和临床诊断IFD且明确病原学的51例 HSCT治疗者中,曲霉菌占36例(70.6%),念珠菌占14 例(27.5%),毛霉菌仍相对少见[9-10]。
2018年11月25日
16
诊断标准-确诊
真菌血症
血液真菌培养检出霉菌(如马尔尼菲青霉、镰刀霉,不包 括其他曲霉菌或青霉属)、血培养酵母(念珠菌属和隐球 菌属)或酵母样菌阳性,同时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相关致 病菌的感染。
2018年11月25日
17
临床诊断IFD
因素
诊断标准-临床诊断
具体标准
1.近期发生中性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并持续10d以上 2.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3.应用糖皮质激素超过3周(0.3mg· kg-1· d-1以上,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除外) 4.90d内应用过T细胞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肿瘤坏死因子、某些单抗如alemtuzumab)或 核苷类似物 5.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史 6.患者同时患有艾滋病或遗传性免疫缺陷(如慢性肉芽肿或联合免疫缺陷病) CT检查至少存在以下3项之一:致密、边界清楚的病变(伴或不伴晕征),空气新月征,空洞 支气管镜检发现以下表现:气管支气管溃疡、结节、伪膜、斑块或结痂 至少符合以下1项:局部出现急性疼痛(包括放射至眼部的疼痛);鼻部溃疡伴黑痂;从鼻窦侵 蚀骨质,包括扩散至颅内 至少符合以下1项:影像检查提示局灶性病变;MRI/CT检查提示脑膜强化 此前2周内出现念珠菌血症,并伴有以下至少1项:肝/脾牛眼征;眼科检查提示进展性视网膜渗 出 1.在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刷取物、窦吸取物中发现至少以下1项提示霉菌感染:发现 真菌成分显示为霉菌、培养提示霉菌 2.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培养新型隐球菌阳性或经直接镜检/细胞学检查发现隐球菌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感染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H h — i EZ i j e ( e at n f atr raH ma lg D pr met s nA e e t oy—o cl , eCvl optl f uh u S z o 10 2 JaguPoic , hn ) oE e o n o g t i s i zo ,uh u2 5 0 ,ins rvne C ia o h y iH ao S
AbtatObet e T net aeteciia dt fh si laq i difcini ainsw t ma ga t src : jci oivs gt h l cl aao opt cur net n pt t i l n n v i n a e o e 疗后 恶性 肿瘤 患 者感 染 因素 分 析 , 临床 合 理 用 药提 供 依据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 了 为
恶性 肿 瘤患 者 感染 的 好发 部 位为 呼 吸道 、 消化 道 、
我 院近 5年 5 6例化疗 后发 生感 染 的肿瘤 病人 资料 。结 果
泌尿 道 、 等 , 血液 导致感 染病 原 菌 以革 兰 氏阴性 菌 为 主 , 6 .% , 染 病 原 菌依 次 为绿 脓 杆 菌 、 雷伯 菌 、 占 15 感 克 大 肠埃 希 菌 、 皮葡 萄球 菌 、 黄色 葡 萄球 菌及 真 菌等 。结论 恶性 肿瘤 患 者化疗 感 染时 , 表 金 在应 用强 有力 广谱抗 生素 药物 治疗 同时 , 防止患 者合 并真 菌感染 , 应 应用 粒细 胞集 落刺激 因子 促进 白细胞 恢 复 , 加强 支持 治疗 。
关 键 词 :恶 性 肿 瘤 ; 院 感 染 ; 疗 医 化
中 图分 类号 : 7 R3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0 6—1 5 2 0 0 10 9 9(0 7)9—0 8 0 7 9— 2
肺癌合并曲霉菌感染例分析
病例启示
曲霉菌感染的严重性
曲霉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尤其对 于肺癌患者来说,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和死亡 。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对于肺癌患者,如果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 症状,应及时进行诊断,排除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 。
治疗策略的针对性
针对肺癌合并曲霉菌感染的患者,应采取抗 真菌药物联合支持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疗程
治疗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而定,一般为2-4周,视患者恢复情况而 定。
治疗结果
1 2 3
病情改善
经过治疗,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症状 明显缓解,肺部占位性病变也有所减小。
不良反应处理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但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轻了不良反应症 状。
康复出院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康复 出院。
治疗期间,医生定期进行CT检查以监控患 者肺部病变情况,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能 、血常规等指标。
治疗开始
医生决定采用联合药物治疗,使用伏立康 唑和泊沙康唑口服。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均为抗真菌药物,对曲霉菌有较好的抗菌活 性。
静脉滴注
调整后的治疗方案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可直接将药物输注到血液 中,提高药物疗效。
霉菌感染。
针吸活检
03
通过细针穿刺获取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肺癌及
曲霉菌感染。
03
诊断结果与讨论
确诊结果
患者症状
咳嗽、咳痰、气促、发热、乏力等。
影像学检查
胸部CT显示肺癌病灶,同时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
病原学检查
痰液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存在曲霉菌感染 。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葛鹏【摘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IFD的发生率.目前间接试验方法(包括放射方法)均无法明确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需结合不同的诊断方法及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但即使未得到明确的IFD诊断证据,对符合条件的患者仍需进行早期干预治疗.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结果、药物药理学特性和患者经济负担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拟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IFI的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18(045)016【总页数】5页(P854-858)【关键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侵袭性真菌病;诊断;治疗【作者】葛鹏【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检验科,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300060【正文语种】中文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移植手术中需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等制剂,会导致患者免疫功能的严重降低甚至短暂缺失,罹患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的风险较高,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
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为常规的检查手段存在一些弊端,如真菌培养耗时过长、放射学检查未提供特异性信息等,所以很难做出早期诊断[2]。
IFD的一般临床特征为发热、气短或胸痛等。
此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能未出现发热症状,“典型的”放射学征象(如“晕征”)为晚期感染的特征,并且在粒细胞减少的患者中未出现[3]。
通常在真菌侵袭组织之后,出现临床体征与症状之前的这段期间为临床开展抗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治疗较好的时间节点,并可能得到良好的预后效果[4]。
肺癌合并曲霉菌感染3例分析研究
肺癌合并曲霉菌感染3例分析研究标签:肺癌;曲霉菌;感染近年来,深部真菌尤其是曲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疾病之一[1-2]。
众所周知,真菌感染多数为机会性感染。
真菌感染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手术患者、入住ICU、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粒细胞缺乏及肿瘤患者等。
对于肿瘤患者,其感染曲霉菌常常是因为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引起,但最近在我院发现的3例曲霉菌感染患者均是白细胞正常、未进行过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患者。
且该3例患者均是通过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诊断的曲霉菌感染患者,但随后通过经皮肺活检、胸水化验等进一步检查证实这些患者同时患有肺癌。
其中有1例口服了伏立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而另外2例均未进行抗真菌治疗。
这3例患者全都进行了全身静脉化疗。
目前,这3例患者的情况均较稳定。
笔者希望通过对上述3个病例的介绍,使自己对曲霉菌感染有一个新的认识并对肺癌合并曲霉菌感染的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研究。
1 临床资料患者1,男,71岁,因间断咳嗽,2个月余,发热4 d入院。
有40余年吸烟史,每日1包。
患者缘于2个多月前无诱因出现咳嗽,咳少许白黏痰,同时感胸闷不适,曾在新干县医院住院,发现左肺不张并左侧胸腔积液,治疗后效果欠佳而转入我科住院,入院后行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主支气管新生物,管腔闭塞,活检病理检见曲霉菌菌落,后行经皮肺活检及抽胸水送检均未见癌细胞及抗酸菌,故诊断侵袭性肺曲菌病,给予伏立康唑口服治疗近2个月,治疗后患者时有咳嗽,精神尚可,4 d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症状加重,痰不易咳出,在当地给予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症状无好转,今日复查肺部CT示左肺不张并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为进一步治疗再次入院,起病以来,精神、饮食及睡眠一般,大小便均无异常。
入院后因患者复查肺部CT示左肺不张无好转,故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左主支气管仍有新生物,较服用伏立康唑之前有所缩小,再次取活检,刷片及病理结果确诊为小细胞肺癌,故该患者诊断为小细胞肺癌合并真菌感染。
胃癌患者化疗后引发黑曲霉菌血症的实验诊断和治疗
Exp e r i me nt a l d i a g n o s i s a nd t r e a t me nt o f As pe r g i l l u s n i g e r i nf e c t i o ns i n pa t i e nt wi t h s t o ma c h c a nc e r
s t r u n l e nl wa s us e d t o c ul t u r e t he bl o o d. A f t e r t he mi c r ob i a l p os i t i ve a l a r m ,c o mb i n i n g t h e s e r ol o gi c a l r e s u l t s o f G M ,GK T , s CRP , PCT a nd ot h er me t ho ds,t he s p e c i me n o f b l o o d c u l t u r e we r e i no c ul a t e d i n Sa b our a u d me di u m t o d o f ung a l c ul t ur e. Ac c o r di n g t o t h e b a c t e r i a l c ol ony a nd m or ph ol og i c a l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u n de r t he mi c r os c op e t o i d e nt i f y t he p at h og e ni c f u ngi . A nd t he n e m pl oy t he MI C
Yi n Xi u y u n , ( ? h e n Ji a n k u i , Ze n g L i j l z n , Wa n g L i n , Y u No n g , S o n g S h i p i n g , Li n Li , ( ? h e n Y i f e i , Hu a n g Y u a n , - 『 i n Xi n , Zu o Xi a n g h “ n‘
胃癌患者化疗后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论 著
胃癌 患者 化 疗 后 真 菌感 染 的临 床诊 断 与 治疗
李刚 , 段 玉 霞。 ,吴芳。
( 1 . 温 州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 一 医 院 放 化 疗 科 2 . C T室 3 . 消化 内科 , 浙江 温州 3 2 5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胃癌 患 者 化 疗 后 侵 入 性 真 菌 感 染 的 临 床 诊 治 情 况 , 以 期 更 好 治 疗 真 菌 感 染 方 法 选 取 2 0 0 8
a n d t r e a t me n t me a s u r e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 RES ULT S He mo p t y s i s ,c o u g h, a n d e x p e c t o r a t i o n we r e c o mmo n i n t h e g a s — t r i c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 wi t h i n v a s i v e f u n g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a f t e r t h e c h e mo t h e r a p y ;t h e b o n e ma r r o w l i k e h y p e r p l a s i a wa s a c t i v e ,t h e f u n g a l G t e s t wa s p o s i t i v e ,t h e i ma g i n g s h o we d l a r g e o p a c i t i e s o f l u n g s ,a n d b o t h l u n g s we r e i n f e c t e d .
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患者感染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郭凡【摘要】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常常发生感染,面感染诱发的脓毒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及预后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在感染的早期找到一些可靠的指标来辅助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感染监测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C反应蛋白、血培养及红细胞沉降率等,这些监测指标有其局限性,不足以满足临床需要.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证实降钙素原、内毒素、(1-3)-β-D 葡聚糖是感染监测的重要指标,其适宜在实验室开展并能指导临床用药.【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4(020)009【总页数】3页(P1571-1573)【关键词】恶性肿瘤;感染;降钙素原;内毒素【作者】郭凡【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R73恶性肿瘤患者的继发性感染不可忽视,对这些感染及并发症进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问题。
早期诊断重症感染对于指导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用药具有关键作用。
降钙素原对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脓毒症等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而内毒素、(1-3)-β-D-葡聚糖是鉴别细菌与真菌感染的重要指标。
现就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降钙素原1.1 降钙素原的来源以及生物学活性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体,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1]。
正常人降钙素原的血浆水平<0.5 μg/L,其主要在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内合成。
降钙素原的生物学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物质[2]。
当人体发生病理改变时,多种实质细胞都可能分泌降钙素原,如肝、肺、肾上腺等组织的细胞,但其主要来源于外周血单核细胞。
有实验证实,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可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大量分泌降钙素原,其中细菌毒素是诱导降钙素原生成的最主要的刺激因子[3]。
降钙素原的生成非常快,Danclona等[4]的研究证实,于健康人静脉注射小剂量内毒素2 h后,即可在血浆中检测到降钙素原,6~8 h后迅速上升,12~48 h达峰值,2~3 d后恢复至正常。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张其兵【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3(016)004【总页数】3页(P459-461)【关键词】胃肿瘤; 化疗; 院内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作者】张其兵【作者单位】223700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仁慈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5.2R378近年来,由于大量广谱抗菌药物的经验性使用、频繁的侵入性医疗操作,耐药细菌不断增多,并且在患者及医务人员间的传播,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而且随着细菌耐药的变迁,经验用药不再适应疾病的发展,临床医生要不断结合细菌谱和耐药菌的变化,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达到经济、高效的治疗效果。
胃癌临床常见,术后化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尤其是对中晚期胃癌患者[1]。
但是胃癌患者的抵抗力常常低下,加上化疗对患者免疫力等方面的影响,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增高。
本研究观察509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特点,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509例胃癌术后行化疗的患者,均符合WHO中的胃癌诊断标准[2],并均应用规范的化疗。
其中男301例,女208例,年龄37~79岁,平均56.2岁。
1.2 细菌培养对于院内感染的患者留取分泌物送培养,全部病例均由经培训后的专业人员统一取痰,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经气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送培养。
1.3 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2(IL-12)的检测方法患者均抽取外周血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IL-6和IL-12的检测。
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应用SAS 6.12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共108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2%。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观察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的临床观察张学忠;苏定雷;张秀群;苏爱玲;张磊;戴丹;徐燕丽【摘要】目的观察伏立康唑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出现侵袭性曲霉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血液病合并侵袭性曲霉病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GM试验临床诊断,使用方法为:伏立康唑第1天400 mg/次,12 h静脉滴注,第2天起200 mg/次,12 h静脉滴注的方案治疗,并根据病情10~15 d后改为口服维持治疗,剂量200 mg,每天2次,疗程4~12周,根据临床疗效标准,综合评价该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8例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平均退热时间为4.5 d,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伏立康唑口服和静脉给药均有很好的抗真菌活性,在临床上可作为侵袭性曲霉病的一线用药,或用于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的补救治疗.【期刊名称】《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年(卷),期】2010(010)005【总页数】4页(P385-388)【关键词】血液病;曲霉;伏立康唑【作者】张学忠;苏定雷;张秀群;苏爱玲;张磊;戴丹;徐燕丽【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10006;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血液科,2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5%R519近年来,由于血液病患者长期或反复使用化疗药物、广谱抗生素以及干细胞移植等,导致侵袭性真菌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在高危人群中,曲霉病的病死率高达80%,常规治疗中,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大且无口服剂型,伊曲康唑生物利用度低且耐药性不断增加,这些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白血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治疗
白血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治疗王俊【摘要】曲霉菌是血液科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且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合并曲霉菌感染使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更加复杂,及时准确的抗真菌治疗非常重要.通过病例报告,介绍曲霉菌感染的诊治体会.【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1(025)007【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曲霉菌;血液病;病例报告【作者】王俊【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15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5肺曲菌病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感染性疾病,近年来,由于化疗、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的普遍使用,以及环境污染,肺曲菌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白痰或血性痰、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
影像学表现也比较复杂,典型表现为晕轮征、胸膜下结节、空气新月征。
病例:患者中年男性,2010年3月初因“发热待查”来我院就诊。
当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查体:T 38.5℃,其余无明显异常体征。
骨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B淋系表达,染色体正常核型,融合基因阴性。
4月1日起给予CDOLP方案化疗。
化疗期间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首先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粒缺期预防性使用氟康唑,后因大肠埃希菌败血症使用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治疗第26天时体温再次升高,考虑到宿主因素和高危因素,改用卡泊芬净经验性治疗真菌感染,同时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之后患者体温逐渐恢复,粒细胞也逐渐恢复,卡泊芬净共治疗45天。
术后病理提示:曲菌球伴肉芽肿反应,确诊肺部曲霉菌感染。
患者骨髓一直处于缓解状态,并且有一个HLA全相合无关供体,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移植时,口服伏立康唑进行真菌感染的二级预防。
GM试验 Biw筛查曲霉菌抗原,患者移植前GM阴性。
5天后,出现高热,咳嗽咳痰,胸部CT 示两肺广泛多发的球形病灶,GM:阳性1.0。
给予静脉伏立康唑+脂质体两性霉素B(3 mg·kg-1·d-1),同时加强抗细菌治疗,6天后患者出现肾功能损害,肌酐最高180 μmol/L。
曲霉感染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曲霉感染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
骆志成;王端礼
【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1999(13)1
【摘要】随着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的逐步开展及艾滋病的迅速增多,机会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在免疫抑制患者中曲霉感染的发病率已仅次于念珠菌感染,列居第二位[1],已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真菌界的重视。
然而,曲霉感染发病隐匿...
【总页数】4页(P40-43)
【关键词】曲霉感染;实验室诊断;组织病理学;免疫学
【作者】骆志成;王端礼
【作者单位】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04
【相关文献】
1.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现状及实验室研究进展 [J], 刘华(综述);贺湘玲(审校)
2.曲霉感染实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J], 王莉;郝飞;叶庆佾
3.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实验室非培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J], 左向华;陈建魁;金欣
4.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实验诊断新进展 [J], 高东田;刘利华;申爱华;孙寅
5.联合检测半乳甘露聚糖和(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 黄晓鸥;刘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 着 现 代 肿 瘤 治 疗 学 的 发 展 ,手 术 治 疗 和 靶 向 药 物 治 疗 等 现代治疗技术的应用,使 许 多 癌 症 患 者 得 到 了 有 效 治 疗,提 高 了生存率。但在其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免疫功能常常受到损 害 而成为侵袭性 曲 霉 菌 感 染 的 高 危 人 群 ,严 重 者 可 危 及 患 者 生 命。本研究从 化 疗 后 胃 癌 患 者 的 血 培 养 标 本 中 ,检 出 黑 曲 霉 菌。临床医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给予药敏试验敏感的 伏 立康唑足量全程抗真菌 治 疗,使 感 染 得 到 及 时 控 制,患 者 治 愈 出 院 ,现 报 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62岁,无 明 显 诱 因 排 出 大 量 黑 便 ,无 鲜血,无黏液脓血,排 便 后 出 现 恶 心、呕 吐,呕 吐 物 为 咖 啡 色 样 物质就诊。胃镜检查 提 示:胃 多 发 溃 疡 型 肿 物;病 理 提 示:(胃 角)低分化黏液 腺 癌 浸 润,部 分 呈 印 戒 细 胞 癌 ;(贲 门 口 下 方 ) 中-高分化腺癌浸润。随后在全麻下行 胃 癌 根 治、全 胃 切 除 术; 行2周期辅助化疗后出 院。 后 因" 消 化 道 出 血" 行 肝 动 脉 栓 塞 术止血治疗。近来出现上腹部不适加重,伴小便疼,反复发 热,
鉴定。
关 键 词 :胃 癌 ; 化 疗 ; 黑 曲 霉 菌 ; 血 流 感 染 ; 伏 立 康 唑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3.22.037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673-4130(2013)22-3022-02
Experimen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spergillus niger infections in patient with stomach cancer* Yin Xiuyun1,Chen Jiankui1△ ,Zeng Lijun1,Wang Lin1,Yu Nong1,
of Academy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071,China;3.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measure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caused by Aspergil- lus niger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after the chemotherapy.Methods The BacT/Alert 3Dfull-automatic blood culture in- strument was used to culture the blood.After the microbial positive alarm,combining the serological results of GM,GKT,sCRP, PCT and other methods,the specimen of blood culture were inoculated in Sabouraud medium to do fungal culture.According to the
*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 项 目(2012YQ18011708);国 家 科 技 重 大 专 项 课 题 资 助 项 目 (2013ZX10004203)。 作 者 简介:尹秀云,女,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学实验诊断工作。 △ 通讯作者,E-mail:pla307lab@126.com。
bacterial colony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microscope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ic fungi.And then employ the MIC
way to do drug sensitive test of fungi in vitro.Results The vitro tests showed that the MIC of voriconazole and caspofungin to the aspergillus niger isolated from the specimen of culture blood were relatively lower,they were 0.25μg/mL and 0.06g/mL respec- tively.Voriconazole was chosen as treatment drug and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Conclusion Through blood culture,combining the GM and GKT tests and other serological methods,plus sCRP and PCT infection index,all of these could help to guide the i-
Song Shiping1,Lin Li2,Chen Yifei3,Huang Yuan1,Jin Xin1,Zuo Xianghua1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2.Cancer research center of PLA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 3022 ·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1月第34卷第22期 Int J Lab Med,November 2013,Vol.34,No.22
·临床检验研究论著·
胃癌患者化疗后引发黑曲霉菌血症的实验诊断和治疗*
尹秀云1,陈建魁1△ ,曾利军1,王 琳1,于 农1,宋世平1,林 莉2,陈祎霏3,黄 媛1,金 欣1,左向华1 (1.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 100071;2.全军肿瘤中心,北京 100071; 3.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19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1月第34卷第22期 Int J Lab Med,November 2013,Vol.34,No.22
· 3023 ·
万古霉素,给予伏立康唑200mg静 滴 2 次/日。1 周 后 复 查 检 验结果:真菌 GM 试 验 降 至 正 常 (0.16ng/mL)、hs-CRP 降 至 30mg/L、PCT 较前明显下降(4.04ng/mL),且 患 者 情 况 较 前 明显改善,检验结果提 示 感 染 较 前 明 显 好 转,说 明 抗 真 菌 感 染 治疗有效。2周 后 患 者 一 般 状 况 较 好,相 关 检 验 结 果 无 异 常, 患 者 出 院 继 续 服 药 巩 固 治 疗 。1 个 月 后 复 检 ,已 治 愈 。 1.2 试剂 与 仪 器 培 养 基 购 自 英 国 Oxoid 公 司,BacT/Alert 3D 和配套血培养瓶均购自美国 ORGANON TEKNIKA 公司。 1.3 方 法 1.3.1 标本采集 在 患 者 寒 颤 或 高 热 时,双 侧 胳 膊 无 菌 操 作 抽取静脉血4套,每瓶10mL,迅速注入专用血培养瓶中,混 匀 后立即送检。 1.3.2 病原微生物培 养 及 分 离 血 培 养 瓶 在 BacT/Alert 3D 全自动血培养仪中进行培养,当仪器报警 提 示 阳 性 时,立 即 转 种血琼脂平板、麦康凯 平 板 和 巧 克 力 平 板 行 细 菌 培 养 ,同 时 接 种于沙堡弱培基(SDA)和马铃薯培基(PDA)行真菌培养,且 将 标本涂片行革兰染色镜检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初步结果。用 小培养法(钢圈法)观 察 真 菌 形 态 学:培 养 基 用 PDA,25 ℃ 培 养 7d,乳 酸 酚 棉 蓝 染 色 观 察 结 果 。1.3.3 真 菌 鉴 定 和 药 敏 试 验 根 据 真 菌 培 养 的 菌 落 特 点 和 镜 下 形 态 鉴 定 致 病 真 菌 ,采 用 MIC 方法进行真 菌 药 敏 试 验。 病 原 菌 培 养、鉴 定 和 药 敏 试 验 严 格 按 照 《全 国 临 床 检 验 操 作 规 程 》进 行 。 2 结 果 2.1 真菌学检查结果 (1)直接镜检:血培养仪器报警后 取 出 培养瓶,用注射器 抽 取 标 本 涂 片 可 见 透 明 、呈 45°角 的 分 支 菌 丝。(2)培养检查:菌落特征,在 SDA 培养基上菌落 生 长 快,表 面黑色,粉末状。显微 镜 特 征,小 培 养 (钢 圈 法)镜 下 可 见 分 生 孢子头顶囊球形或近球形,小梗双层,第1层粗大,第2层 短 小 呈放射状排列,布满整个顶囊,黑色,顶囊有链形孢子。根据 以 上 特 征 ,该 真 菌 鉴 定 为 黑 曲 霉 菌 。 2.2 细菌学检查结果 仪器报警后血培养瓶中取出的标本 直 接镜检和培养检查均无细菌。 2.3 真 菌 药 敏 试 验 4 种 抗 真 菌 药 的 结 果 为:伏 立 康 唑 0.25 μg/mL,两性霉素 B 4.0μg/mL,伊曲康唑0.5μg/mL,卡 泊 芬
摘 要:目的 探讨黑曲霉菌引起胃癌患者血流感染的实验诊断方法和治 疗 措 施。 方 法 采 用 BacT/ Alert GM、G 试验、sCRP 和 PCT 等血 清 学 结 果,将 标 本 转 种 于 沙 氏 培 养 基 行 真 菌 培 养 。 根 据 其 菌
落特点和镜下形态等特征鉴定真菌种类,采用 MIC 方法进行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从该患者血培养标本中 分 离 出 真 菌 并 鉴